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有关键的句子

有关键的句子

2016-04-05 13:34:5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有关键的句子(共3篇)关键句子关键句子练习1、句式变换(1)一天,我一不小心扯坏了小红新买的衣服。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有关键的句子》,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关键句子》

关键句子练习

1、句式变换

(1)一天,我一不小心扯坏了小红新买的衣服。

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悬挂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星。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颐和园中大海棠树争奇斗艳地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们看书。(至少扩三处)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郑和出使西洋。(至少扩三处)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没有太阳,世界上还会有动物和植物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不就是养花的乐趣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不能同情像狼一样的恶人。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三亚落日,形奇色艳,谁都说它美。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见到叶圣陶这么有名的大作家,我很激动。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张先生已等候在门口。

改变词序,但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因为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加倍地珍惜它。

改成果在前,因在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瓦尼亚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

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鸟儿飞翔。

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1)我买了柿子、葡萄、桃子、苹果和许多水果。

(2)凛冽的寒风几乎把我的手全冻僵了。

(3)王静和李宁是好朋友,每天都去约他上学。

(4)老师的脸上铺满了皱纹。

(5)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6)除夕的夜晚,明月如盘,群星闪烁。

(7)这部彩电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攒来的。

(8)解放军叔叔的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9)今天,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历史博物馆。

(10)不管谁无故缺席,就会受到批评。

(11)抗洪精神使我受到了巨大鼓舞和无穷力量。

(12)我们一定要改掉不必要的缺点。

(13)我们中国的人口素质普遍增加了。

(14)斯帕拉捷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15)清澈的泉水把晚霞映得一片金黄。

(16)春天来了,桃花、杏花、菊花竞相开放。

(17)我们要正确运用和理解所学过的成语。

(18)今天,妈妈带回了两个爷爷买的西瓜。

(19)他诚实地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20)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美满的回答。

3、加标点

(1)泥水匠 马车夫 磨刀人 油漆工 修车工等 在他的笔下栩栩如

生 他用四年工夫画了一幅画 轧钢工人 轰动了全国

(2)巴金爷爷写了许多书 有 家 春 秋 寒夜 他写的书 我都爱看

(3)真没想到 动物睡觉还有这么多学问 小明惊奇地说

(4)白天 战士们坚守在自己的阵地 夜里 战士们向敌人的阵地进行猛烈的攻击

(5)最近 我们班级办起了小图书角 图书角里的书很多 有 格林童话 小学生作文 十万个为什么 还有 体育画报 小美术家 儿童文学

(6)我们吃的粮食 蔬菜 水果 肉类 都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7)这座山不但有金矿 也有铜矿 铁矿和锡矿 所以被称为 百宝山

(8) 保尔·柯察金 这部电视剧太感人了

4、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语句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中前后呼应的两个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炳用琴声告诉人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三句有关真理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怎样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

怎样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

(江苏省射阳县中学

蔡明)

纵览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对现代文中关键语句的检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关键语句的提取,二

是关键语句的复位,三是关键语句的解说。现分类述之:

一、关键语句的提取

提取,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是指认提取,二是概括提取,三是选择提取。

例1.下边文段的中心句是:

①大概是因为古来文人因袭之风大盛罢,所以较进步的文艺批评家都赞美“自成一家”的“独创”。②然

而此种赞美也只限于文艺的形式方面,小自用字练句,大至所谓“风格”。③至于思想方面的“独到”,就受

到大大的限制了。④倘若尚不离乎“中庸之道”,那批评就是“好与人立异”,这已经是褒少贬多的口气;倘

若跳出“中庸之道”的圈子,那批评就会说它是“怪癖”,而且意在“惊骇世俗”了。⑤最后一着,是把“离

经叛道”的罪状加于思想上太“独到”的人们。

答:____

例2.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

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

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又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

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合,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衔接。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

的现象。

例3.人的时间知觉,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客观时间并没有因人的主观知觉而变快或变

慢,这是肯定的。但是,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人对时间的心理反映是很有趣的。在观念上,有关键的句子

人们对待时间确有

态度之不同,快慢之差别。

]“怨人觉夜长,壮士嗟日短”,“人逢喜事日子快”,“人到愁时,度日如

年”,这些都反映了人的处境所造成的时间知觉的快感和慢感。„„

选哪一句填在方括号内最恰当?

A.我国古代有许多诗词、谚语也说明时间有快慢之分。

B.但是,人们的时间知觉是有快感和慢感之分的。

C.首先,不同的人对时间的态度是有区别的。

D.时间知觉的快感和慢感往往同人们的情绪联系在一起。(87年广东22题)

以上是检测对文中关键语句把握的提取题。一般情况下,在表达方式相同的语段中,中心句分布在文段中

的首尾或中间。多种表达方式混用的语段,中心句往往是议论、抒情性强的语句。而真正要解答这类题目,最

主要的方法是分析每一句话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或指认或概括或选择。就例1来说,属于对文中中心语

句的指认提取,细看文段,一共五句话,1、2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要表达的意思是“批评家只赞扬形式上

的独创”,目的是在于引出第3句,对思想上的独创却受到了大大限制。其中“至于”一词很重要,表明另提

一方面,有强调提醒作用。而4、5两句又分明是针对第3句而言的,指出所以受到限制的情形和原因。如此

一分析,便会发现,第3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关键句。前两句是为了引出第3句,后两句又是为了证明阐释第

3句,可谓前呼后拥,鹤立鸡群,中心地位显赫。这是解答这类题目的最基本的方法,姑且称为“主从分析法

”。

相比而言,例2是关于文中的一个重要语句的概括提取题,但要准确作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在

形式上要通过对原文相关语句的概括处理,并不是直接从原文中找出现成的语句加以认定;二是这种概括提取

仍然要借助于对文中关键语句的把握才能顺利完成。通读全文,该段是以“新风气和旧传统”为话题展开论述

的,旧传统不肯变,但又不得不变;新风气一方面要强调自己的崭新,一方面又要表示自己有来头。这样便有

了文中的两个比喻。“暴发户”、“野孩子”是新风气的喻体,老传统被喻为“谱牒”、“父

亲”,而“造”

、“找”正是二者关系的形象描述。因此两个比喻正是对关键句“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的形象

表达,同是又为了引出下文。反之,关键句又是对两个比喻句的喻意的简明解说。从概括题的要求看,只需从

上文提取“新风气”与关键句组合拼装在一起,就能圆满地答题。

例3是选择提取。将文段中的某一关键句抽掉,然后要求考生在已经提供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一项。

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常常在语法、修辞、逻辑、语流、生活事理等多方面设置干扰。解题办法是,当然也要从

整体上把握语段大意,但最主要的是要搞清干扰在什么地方,然后结合文意逐一排除。例3,首先应该排除B

和C,从语流上看,并不转折,B不能入选;C和前面的结句表意没有多大差别,显得重复,也不能入选。A

和D两项从上下文的语流来看都是贯通的,问题是A句对下文的领起是表面的、浅层次的;而D项的领起才是

实质的、深层次的。

二、关键语句的复位

有关键的句子

关键句的复位主要指统领句的复位、总摄句的复位、过渡句的复位和阐释句的复位四种。解答的关键在于

搞清所复位的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然后阅读具体语段,凭借语感、语流、语脉,找出断裂之处,并将复位句代

入验证。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这种解答方法叫做“定性补缺法”。

例4.①稍具动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哺乳类和鸟类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类群的动物,哺乳动物属于哺乳动

物纲,鸟类属于鸟纲,这两个纲的动物无论在形态结构上还是在生理特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②从起源上说,

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源于爬行动物。③然而,哺乳动物起源于3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一支,而鸟

类则起源于2.6—2.4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另一支,这一支除了进化成今天的鸟类,还进

化成今天的蜥蜴、蛇和鳄等动物。④因此,鸟类和蜥蜴、蛇、鳄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而与哺乳动物却没有直

接的共同祖先。

下面的句子是从这段文字中摘出来的,指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

传统的动物进化理论告诉我们,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关系,远不如鸟类和爬行动物那样密切。

A.本段①句前

B.①句和②句之间

C.②句和③句之间

D.④句后面

例5.①“没有共同语言”是我们生活中的日常事实。只是这一现象过去经常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而今更

经常地发生在同代人之间,发生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②有时是因为出现了新的语汇,有时则因为同样的语汇

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媒体与信息空前发达,促使原语汇的含义更快地发生变化或更丰富,同时也加速了新语

汇的出现,“交往”与“对话”空前艰难。③我们似乎正在面对一个听起来有点荒唐和夸张的局面:在说话之

前,必得先清理和说明各自的词汇和句法,否则就难以沟通。“这人太保守”,这话几年前听起来刺耳,现在

听起来就未必。“这人是精英分子”,这话几年前听起来很动听,今天听起来就有几分嘲讽。④

下面这句话是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抽出来的,如果将它复位,应该放在文中的哪一处?

语义的变化中隐含的是价值的转移,深究起来,这种价值的转变体现着人们对政治和社会的态度的变化,

而后者显然是社会变迁的一个有机部分。

A.①

B.②有关键的句子

C.③

D.④

例6.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说的总要有一些感情,如果对此毫无感情,勉强敷演公事地把

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感情,就会兴会淋漓,全神贯

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A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中的一大难关。B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C这个

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错误的。D有许多话

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先说?哪个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重点?

“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这个句子是从第二段中摘出来的,找出它的原来位置,把字

母标示的A、B、C、D填在括号里。(

)(87年全国题)

例4所需复位之句分明是文中关键的领起句。明乎此,再看原语段文句间的衔接关系,寻找有无断裂之处

。1句从动物学知识方面说明哺乳类和鸟类区别较大,引出话题。第2、3句构成转折关系的句群,从起源上

比较哺乳动物、鸟类与爬行动物的亲疏关系。第4句是对第3句作出的结论。这样2、3、4句构成一个不可

分的整体。1句和2、3、4句之间,似乎有不连贯之感,因而排除C项。再看抽出的句子恰是文章的总领句

,能统率1和2、3、4,放在引出话题的1句前不妥,放在段末又缺乏总结性的词语,故排除A、D,而选

B。

例5所需复位的句子是阐释性的语句,是对所举之例的引申发挥。结合原语段,可以看出先写的是语言发

展变化的速度加快了;接下来就写这种变化带来的多种现象,很显然,在列举现象之后,缺少深层次的阐发,

亦即没有点明实质或给人的启示。而所需复位之句,正与此合。答案即为D项。其实就阐释句来说,远不止举

例的这一种,常见的有说明性阐释、证明性阐释、引申性阐释,例5属于最后一种。但不管是何种,首先要先

定性,明确是何种阐释,然后再着手解答。

例6,分析一下需要复位的语句,从写作角度看,“意思来得多”本是好事,何来“问题就复杂起来”的

呢?于是发现,这是一个过渡性语句复位题。从原文意思看,上节说的意思不断涌现,下节“这是写作中的一

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重点落在“难关”上,接着说“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

等,似乎是围绕“难关”阐述的,并无断裂,然而从对抽出之句的分析,我们便会发现,这是个复句,如果放

在A处,承上句似乎说得通,但与下句却无法衔接,因为“问题也就复杂了”跟“这是写作的一种乐境”矛盾

。放在B处,对上文来说是解释原因,“因为问题复杂化了”,所以“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对下文来

说,则起统领作用,下面各句所说的正是“复杂化”、“难关”的种种情况,正好补充了这一断裂之处。其余

各句衔接紧密,放上去反而显得累赘。

至于总摄性语句的复位,通常情况下比较明显,这里就不再举例。但要提醒两点:一是注意区别总摄功能

的大小,即是整个段的总摄句还是某段中某一小层的总摄句。二是将总摄性语句与阐释性语句区别开来。一般

篇三:《第五讲 如何寻找文章中关键句子》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班

第五讲 如何寻找文章中关键句子

悠悠古韵

次北固山下有关键的句子

王湾 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及赏析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未过新春已来。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别绪乡思。次北固山下虽是写羁旅乡愁,但只有淡淡一缕,更多的显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心境。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第三联脍炙人口,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两句紧承颈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总之,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的感情。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5、请描述加横线的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

6、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美文阅读

如何寻找文章中关键句子

考题类型1.找过渡句

(1)什么是过渡句?

过渡句是连接上下文,由一个内容过渡到另一个内容的句子。

(2)过渡句的特点:

前半部分总结上一层意思,后半部分总领下一层意思。

小结:从内容上看:连接上下两部分内容

从结构上:承上启下

试试看:

问题:如果要写一只猫,前一段写的是猫长得讨人喜爱,后一段写捕捉老鼠的本领很强。请你用一句话把这两段连接起来,让读者读起来不生硬。

例句1:我家的猫不但长得好看,还是捉老鼠的高手。

例句2:我家的猫长得好看,捉老鼠的本领也强。

前一段说竹子的作用大,后一段说竹子的生命力强。

(3)试题展示

竹子

1.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2.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3.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

4.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5.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岁寒三友”: 、 、 。

2、“花中四君子: 、 、 、 。

3、用“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2分)

4、作者从竹子可以作为 , ; ; ; 来说 明竹子“全身是宝”。(5分)

5、把第四段中表示竹子生长过程的动词找出来,写在横线上。(2分)

6、问题。(3分)

竹子的品格是 。从竹子的品格而想到我们每个人需要的是 , 精神。

考题类型2.找中心句

(1)什么是中心句?

中心句是文章或段落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能够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内容(或写作目的)。

(2)中心句的特点及作用:

示例1:青蛙最喜欢吃昆虫。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问题设置:这段文章有没有中心句?是那句?为什么?

位置:段首 作用:概括、总说

示例2:操场右边围了一些同学。这些同学早跳绳。一个女同学的绳子甩的飞快;另一些同学在跳花样,像燕子一样上下翻飞。

位置:中间 作用:承上启下

示例3: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小草儿钻出泥土,鹅黄的树叶儿从枝头伸出脑袋,桃花纷纷绽开笑脸。春天真美啊!

位置:结尾

作用:归纳、总结

小结:中心句的特点及作用:

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起(述)作用。

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拓展训练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shèn);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máo),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yōng)肿的根。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攒(cuá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下) 、有关键的句子

问:本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②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③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zhì)。

问:本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题类型3.找照应句

俗语说前后呼应波澜生,写文章也要注意照应。照应就是文章中在前后相应的部位上的观照、呼应,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以不作详细叙述,只作简单交代。然后,在后面的适当地方,对于前面的伏笔加以点明或详述。

这一伏一应,形成了文章的前呼后应,使全文的内在线索伏而不露、明断暗续、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

照应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1.题文照应。这是指文章或全篇或部分与标题相照应。题目常常被人们称为文章之眼,作品之窗。文章内容或是借题发挥,或是紧紧围绕着题目所明示的人、事、景、物、情、理进行叙写、辨析、抒情。题目与正文照应,犹如日月合璧。

2.首尾照应。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或开头交代起因,结尾告知结果;或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回答;或开头抒发情怀,结尾深化主题。"开难起,结难收。"一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起笔和收笔。

3.前后照应。它是指行文中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唤和照应。有了前后照应,前后内容的联系就会变得紧密,行文就会自然,文章就会结构严谨,脉络畅通。

拓展训练

赏 画

(1)小客厅里鸦雀无声,几名美术爱好者目不转睛地望着墙上挂着的那幅油画。

(2)画很小,用一个精致、镶有金边的画框嵌着,这是一幅很奇怪的画,画面上看不到山岗、树林、河流和人物,只有一团团黄黄绿绿的色彩。可是油画的主人、美术学院的苏老师却一再说明,这是一幅世界名画。

(3)画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大家都在思索着„„

(4)风度潇洒的吕林对这幅画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他是一个西方画派的崇拜者。只见他一只手抱在胸前,另一只手托着下巴,不时地点点头,发出啧啧啧的声音。他发现大伙都在注意他,便得意地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点燃一支烟。①

(5)“谁能谈谈体会?”苏老师问,眼睛里闪耀着狡黠的光芒。

(6)没人回答。大家把目光移向卢华,他是颇有成就的美院学生。

(7)卢华涨红了脸,讷讷地说:“我还没有看出什么来。”他镇静了一下,又坦然地说:“真的,我没看懂,——我甚至有点怀疑这是幅画„„”

(8)“什么,这不是幅画?”吕林几乎从沙发上跳起来。

(9)“那就请你谈谈对这幅画的理解。”卢华诚恳地说。

(10)“外国人有惊人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11)“我只请你谈谈这幅画!”卢华截断吕林的话。

(12)“这是一幅新印象派的画,”吕林滔滔不绝地说着,“这幅画色彩之灿烂、强烈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颜色,这就充满了想象。这是一幅绝妙的画。真是太美了,多么深刻的思想呀!”

(13)“我还是看不懂。”卢华轻轻地说。

(14)苏老师微微一笑,走上前去,不慌不忙地取下画,倒过来再挂上。②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那并不是什么“新印象派”,而是大家熟悉的世界名画:《狂风中的橡树》。

试题设置

请找出文章中照应段落

考题类型4.画出生动描写的句子:找到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句子:

方法1:找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的句子。

方法2:找有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语的句子。

方法3:找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夯实基础

数字成语

1. 成语计算,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数字使等式成立。

( )言为定+( )鸣惊人=( )全十美

( )亲不认+( )触即发=( )窍生烟

( )体投地+( )手遮天=( )神无主

( )令五申+( )平八稳=( )步之才

( )通八达+( )望无际=( )湖四海

2. 在括号内填上数词,尽量不重复。如(三)心(二)意

( )马当先 ( )刀两断 ( )干( )净 ( )零( )落 ( )死( )生 ( )拿( )稳 ( )年树木,( )年树人

3. 算式成语。

例如:七手八脚×一帆風順=七上八下

( )天揽月+( )鼓作气=( )拿九稳

( )亲不认-( )无所知=( )花八门

乱( )八糟-( )嘴八舌=( )敲碎打

( )干二净×( )海为家=( )通八达

( )全十美-( )言九鼎=( )牛一毛

( )光十色-( )清二楚=( )通八达

独( )无( )×( )生有幸=( )头( )臂

( )霄云外÷( )更半夜=( )姑六婆

( )折不挠×流芳( )世=( )世师表

4. 填数字写成语。

( )面楚歌+( )视同仁=( )体投地

( )湖四海+( )往情深=( )神无主

( )折不挠×( )全十美=( )钧一发

( )丝万缕×( )有八九=( )古长青

5. 数字成语竞猜

例:12345609 (七零八落)

9寸+1寸=1尺( ) 2、4、6、8 ( ) 1000( )1256789( ) 11111111 ( ) 3.5 ( ) 5 10 ( ) 0 ( ) 1 × 1=1 ( )333 555( ) 123456789……1

9999 ( ) ( ) 24小时 2( ) 10002 =100×100×100 ( ) 8 9 10 ( ) ( ) 124356789 ( ) 1234567 ( 7÷2 ( ) 1+2+3 ( )

1

100 ( ) 12345 ( )

0+0=1 ( )

7

8 ( ) 0000( )

23456789 ( )

成语盘点

 一:一言九鼎 一心一意 一马当先 一目十行 一落千丈 一举两得 一如既往 )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有关键的句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家的句子 描写家的句子
  • 1、家的含义的句子(2016-05-01)
  • 2、关于家的距离的句子(2016-05-02)
  • 3、家的句子大全(2016-05-18)
  • 4、什么是家的句子(2016-05-27)
  • 5、关于写家的句子(2016-10-01)
  • 6、赞家的句子(2016-12-07)
  • 7、年到的家没有的句子(2016-12-20)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关键的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关键的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3382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