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反语例句

反语例句

2016-09-08 09:17:1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反语例句(共5篇)反语一反语的定义故意使用与本意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辞格叫做反语,也叫“倒反”或“反话”例子(1):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於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 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例子(2):教育局长说要把不达语文基准的教师调任为图书馆主任,果然够勇!例子(3):差不多先...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反语例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反语
反语例句 第一篇

一反语的定义

故意使用与本意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辞格叫做反语,也叫“倒反”或“反话”

例子(1):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於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 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

例子(2):教育局长说要把不达语文基准的教师调任为图书

馆主任,果然够勇!

例子(3):差不多先生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二反语的效果

运用反语手法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例如:

①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反文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国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②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

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三反语的用途

主要有:

① 直接表达禁止和压制时,以反话表达正面的意思。

② 面对荒谬不硬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极端放大而

达到归谬目的。

③ 正面语言难以表述强烈情绪时,以及语表达加强效果。

④ 通过颠覆既定习惯,产生幽默。

四反语的主要形式

①反话(正话反说)②反饥(反说正说)③骂话(以写示爱、明褒暗亵)④气话(明褒实贬)⑤俏皮话(反规则的幽默)等等。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有“第三风耳朵”捕捉弦外之音,尤其是反话,才能免于被动。

正话反说的“荒谬放大镜”

有些话绝对不允许你说出来,为了避免尴尬,不妨从其反面说起。须知真理再向前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反面的话稍加引申,就可能走到反面的反面。

楚庄王的一匹爱马死了,他非常伤心,下令以上等棺木,行大夫礼节厚葬。文臣武将纷纷劝阻也无济于事,最后楚庄王还下决心说:“谁敢再劝阻,一定要杀死他。”

很明显,不论怎样改头换面,只要一说“不”,必是自取其辱。优孟知道了,直入宫门,仰天大哭,倒把庄工弄得异常纳闷,迫不及待地问是怎么回事。优孟说:“那马是大王最喜欢的,却要以大夫的礼节安葬它,太寒酸了,请用君王的礼节吧!”庄王越发想知道理由了,优孟继续说:“请以美玉雕成棺……让各国使节共同举哀,以最高的礼仪祭祀它。让各国诸侯听到后,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啊。”至此庄王恍然大悟,赶紧请教优孟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终于将马付于庖厨,烹而食之。

以优孟地位之微,如果直陈利弊,凛然赴义,固然令人肃然起敬。然而他正话反说,力挽狂澜,所作所言岂更不令人击节吗?

反语是语言艺术中的迂回术,是更为极端的迂回术。正话反说便是以彻底的委婉,欲擒敌纵,取得合适的发话角度,达到比直言陈说更为有效的说服效果。

更多例子:

(1)参加八国联军打败中国,迫出庚子赔款,又用之于“教育中国学生”,从事精神侵略,也算一项“友谊”的表示。(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

(2)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

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3)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显出一点进步了。(鲁迅《拿来主义》)

(4)几个女人很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

(5)老旦进场,玩笑旦出场,大观园的人才着实不少。(瞿秋白《人才易得》)

(6)原来在将军弯腰上肩的时候,小李趁机偷偷把绳子往后移了半尺多。这个“舞弊”的做法被将军发觉了,他扭回身抓住绳子往前移过来,不满地说:“这,这不行。”(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7)我们的反人民的英雄们根据这种分裂方针所准备采取的步骤,有把他们自己推到绝路上去的危险。(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8)善于治国平天下的人物,真能随处看出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来,四川正有人以为长衣消耗布匹,派队剪除;上海又有名公要来整顿茶馆了,据说整顿之处,大略有三:一是注意卫生,而是制定时间,三是施行教育。(鲁迅《偶成》)

(9)安装电话,除了斗智斗勇以外,完全是遵守规则的一种耐力和韧性的考验。(张宇《垃圾问题》)

(10)国民党当局对作家格外“优待”,几乎每个作家都有个特务“保护”着。一来二去,作家就被“护送”到监狱或集中营去“享受”毒刑与杀戮。(老舍《十年百花荣》)【反语例句】

五反语的类型

①以正当反 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意思。例如:

但衣角会被踹住,可见穿的是长衫,即使不是“高等华人”,总该是属于上等的。(鲁迅《推》)

“高等华人”的人格实际上是非常低劣的,在这里表达了对穿长衫者的讽刺。

②以反当正

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面的意思。例如:

小陶气愤地说:“这些死人!只管看着干什么,还不把你们的雨衣扔过来。”(徐怀中《西线轶事》)

“死人”是气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见到战友时的亲切感。 六运用反语要注意的问题伍的,要区别对待,必须防止滥用 1、反语有对待敌人的,有对待同盟者的,也有对待自已队

如:党八股也就是一种洋八股。„我们为什么又叫它做党八股呢?这是因为它除了洋气之外,还有一点土气。也算是一个“创作”吧!谁说我们的人一点“创作”也没有呢?这就是一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各种修辞例句
反语例句 第二篇

各种修辞及例句

一、修辞: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掌握并学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引用、对比、借代、反语也应有所了解。

2.能简要分析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表达效果的作用。

二、应掌握的几种修辞方法

【反语例句】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 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 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慧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反语例句】

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比喻:

1. 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5.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6.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7.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8.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9.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10.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1.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2.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13.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14.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反语例句】

15.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16.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17.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18. 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19. 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20. 露似珍珠月似弓。

拟人: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7、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0、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12、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13、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5、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16、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17、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18、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

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19、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20、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夸张句

1. 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2.球球跌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

3.圆圆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钢板制成的……

4.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5.天空中下起了豆大的雨点。

6.精妙世无双。

7. .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9.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12. .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反语例句】

1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4.他家穷得快揭不开锅了。

15.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16.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17.伸手取弓,那箭早已呼啸着射中目标。

18.我的心像刀绞一样。

19.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20.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排比:

1、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2.痛苦——

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

3.愚蠢——

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4.谎言——

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5.阴险——

阴险,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干着不见天日的勾当;阴险是善良的公敌,嫉妒的朋友;阴险是一座心灵的冰山,让人透过清澈感到的是阵阵的寒意。

6.自私——

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

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7.爱心——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8.美——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设问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4.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5.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在 沁园春·长沙

6.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9.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0.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2.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反问句:

1、 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2、 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3、 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4、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5、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6、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7、 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8、 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9、 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10.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10、 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11、 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吗?

12、 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13、 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14、 我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15、 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16、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7、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方望一望呢?

18、 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19、 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对偶句: 1.东风恶,欢情薄。

2.浮云富贵,粪土王侯。

3.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4.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夜饮客吞杯底月,春游人醉水中天。

8.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载素冠。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10.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11.人去堂空朝雨暮云难见影,琴调弦绝高山流水少知音。

12.竹径萧条平生壮志三更梦,云山缥缈万里秋风一雁哀。

13.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14.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15.菱花镜孤哉惨听秋风吹落叶,锦机声寂矣愁看夜月照空帏。

16.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17.我们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谚语)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楹联)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三国演义》四十三回标题)

反复句:

1.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纪念刘合珍君》)

2.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3.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借代句:

(1)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 茅盾《现代化的话》 “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

(2)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 徐怀中《西线轶事》 “有线”“无线”分别借代“有线班的战士”、“无线班的战士”。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例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比喻句 拟人句排比句反语句
反语例句 第三篇

比喻句

1.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2.食堂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3.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4.淡红色的番茄,一只只挂在人字棚架上,像一盏盏彩灯。

拟人句

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3.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4.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排比句

1.关爱是一个眼神,给学生无声的祝福;

关爱是一缕青风,给学生身心的舒畅;

关爱是一场春雨,给学生心田的滋润;

关爱是一句问侯,给学生春天的温暖。

2.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3. 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您不是泉水,却带来了生命的甘甜;

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

4.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

反语句

1.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2.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4.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5.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7.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8.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9.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10.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2.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1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 ?

浅谈反语及其语用理解
反语例句 第四篇

浅谈反语及其语用理解

九中教师 李锦江

论文关键词:反语 语用特征 反语原则

论文摘要:本文尝试从意义的角度对反语进行了分类及例举,并在语用学的框架下运用Grice, Levinson及其Leech对反语的研究成果浅析了反语的使用与理解。

反语irony,源自希腊语eironeia,解释为"a method of humorous or subtly sarcastic expression in which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the words used is the direct

opposite of their sense"。中文可理解为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或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一般而言,反语有表里两层意义,表面上一层是词语本身固有的,而骨里的一层是由它的特定上下文所赋予的,而作者或说话人真正的表达意图就在骨子里这层意义上。因此反语常被用于讽刺和自嘲,它是一种富有幽默感或精妙的挖苦或自嘲的表达方式。适当地将其运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会话中可以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语言变得更为深刻,富有感染力。

一、反语的意义分类

关于反语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标准。常见的有按意义分类:即反意正说,正意反说;有按功能分类:即褒贬反语、讽刺反语、趣味反语、亲热反语和强调反语;按语言形式分类:有词语反语、情景反语和引语辞反语等等。不同的分类标准自然各有侧重,各有所长。然而,由于本文将从理解句意的角度运用语用学对反语本质及特征进行分析,故我们不妨以意义为分类标准对反语的实际运用做出介绍。

(一)反意正说,即以褒代贬的反语

1.在文学作品中多用于讽刺和嘲弄,借以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①“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队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在这个例子里,鲁迅先生把反动军队对爱国学生无耻卑鄙的屠杀与“伟大,伟绩,武功”等褒义词相提并论,将反语表达方式运用到极致,入木三分的辛辣讽刺,作者愤怒淋漓尽致的体现给读者留下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

2.当然这类反语也可以用于一些特定场合, 是一种间接的,避免公开谴责的修饰手法或表达形式.

② Mother: How about Tom's study?

Teacher: Well, he is diligent and seldom reads more than an hour per month. 此句中的“diligent”是虽不带讽刺意味,但却是对Tom的一种间接批评。

(二)正意反说,即以贬代褒的反语

1.这一类反语多用于表达亲切、喜爱等感情;有时有自谦、解嘲的意味。 ③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孙犁《荷花淀》)

Disappointed and rather upset, each woman was secretly laying to blame on her

heartless brute of a husband.

④ 姚大婶听人夸奖闺女,心都开了花,故意装作厌烦样子,皱着眉说:“罢了,有什么福好享? 有个豆腐,不知哪辈子该下她的,折磨死人了。一个大闺女家,不说在家里学个针头线脑的,天天跟她爹一样去上班。这也罢了,谁知又交上了那个朋友,闹起自由来了。于今时兴这个嘛,咱老脑筋,看不惯也得看。这不是,眼看要出门子了,连针线都拿不起来,还得我给她操劳着赶嫁妆,不对心事还挑眼,累死也不讨好!”(杨朔《三千里河山》)。

2.正意反说的反语在某些情景中也可用于创造轻松活泼的气氛。

⑤ 这个“四十条”去年以来不吃香了,现在又“复辟”了。(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

These forty articles went out of vogue last year but are now staging a “come back”.

“复辟”一般指反动统治者恢复原有的地位或被消灭的反动制度复活,是件坏事,而句子中的“复辟”是指恢复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这可是件好事。这里的“复辟”以贬代褒,把严肃认真的事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读者在微笑中接受谆谆教诲,不禁体会作者的用心良苦。

二、反语的几点语用思考

以上的例子可以让我们清楚的意识到反语作为一种特殊手段与一般的语言表达方式相比有着自身独有的语言特征。无论是反意正说,还是正意反说,对其理解绝非仅限于字面,并且对语境有很大的依赖性,故我们可以说反语是典型的“利用语境来推断意义”的语用型修辞手段。为了更好的从深层次阐述反语的本质,了解其语用特点,我们不妨先从句意角度进行分析。Grice的语用学区别了句子的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前者通过语言符号来表达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即字面意义;后者是句子在不同语境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特定交际功能的意义,指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义或意图。从第一部分可以看到从意义这一角度来看,反语纯粹表达的是非自然意义,即作者或说话人的表达意图完全忽略句子的自然意义,强调的是非自然意义。那么我们不禁能够要问,虽然事实上反语表达的是非自然意义,但句子的自然意义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反语的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关系如何?我们如何从句子的自然意义来确定其非自然意义? 这里需要提及Levinson在信息原则中的“常规范型”,“常规范型”指社会集体意识认同的一系列事物,即当我们提及一事物,我们就会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例如谈及锁就联想到钥匙,谈及白天就想到黑夜,概括地说就是许多事物在人们意识中处于同一范型中,当然包括相对立的事物,比如“白”、“黑”这两个对立概念根据这一理论处于同一范型。听似有些迷惑,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体现。例如一个人不加防护长时间处于冰天雪地,就极易患上雪盲,视力严重受损,最终什么也看不到,一片黑暗。因此在反语中,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实质正是同一语义场的两极。根据Levinson的理论,即两者同处一个常规范型之中,相反相成,当用反语谈及“冷”时,自然而然就应确定其真实意图是传达“热”的概念;谈及“勤奋”,实为“懒惰”,谈及“喜欢”,实为“厌恶”等等,而这些反义语义场的共存正是反语赖以生存的基础。

赏析句子大全例句
反语例句 第五篇

优美句子赏析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例句3:“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3: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4: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例句5:“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赏析:作者捕捉到大海清波微漾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多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的几种情态。用“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来比喻海浪声的轻柔;用“情人的蜜语”来比喻海浪声的甜美;用“落花飘零在水上”来比喻海浪声渐闻渐远,直至杳然无声的情态。这种多角度的设喻,将落潮时大海的轻柔、静谧刻画得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

例句6:“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度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例句7:“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赏析:文章首尾照应,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使文章结构谨严。 例句8:“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赏析:小草比树木高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是借用地势;而树木凭的是自身的优势,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地下森林的欣赏之情。

例句9:“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赏析:以大海周围的景物岛、山、星星为衬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静美”推进一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幅清丽、温柔、恬静的“海睡图”

例句10:“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例句9:“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11: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么?峡谷莫非不明白? 赏析:作者用两个反问一个设问表达了对阳光不公的抗议,“莫非”一词更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怨恨之情。

例句l2:《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文章最后写道:“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

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赏析:“卖”是卖弄,“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极其狂妄自大,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贬词褒用,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

例句13:《鼓神》 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 (b) 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赏析.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例句14:“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赏析:这是描写最初地质突变时的情景,一句话一种景象,字虽不多,形象生动,让人如临其境,同时也交代了峡谷的来源。

例句15:“你似乎深不见底,宽不可测,没有人见过你的全貌。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多么不公平啊,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赏析:作者用第二人称手法,面对面地直接抒发感情,强烈表达了自己对峡谷的关切、同情、抱不平以及无限的敬意。

蒙蒙细雨中,那聚集在电线上的雨点,恰似五线谱上的全音符,一串串地排列着,又像晶莹的珠子在其间滑行,慢慢地向右边移动,倏忽又转到左边。

赏析:这个句子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细雨中雨点的形状和动态美,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句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几分钟之后,也许又会大雨如注,也许是丝丝细雨飘下,也许是阴云密布,整个海面又被大雾封锁??千变万化的自然美景,是你的眼睛应接不暇,不到基隆来,是很难领略到的。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语势,写出了基隆的天气千变万化,基隆的雨来得急、来得快,表达出作者对这一自然美景的赞美。

你会听见雨点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山涧里流水的声音,海面上山洪暴发似的声音,它们合奏着雄壮而优雅的交响乐。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中的的各种声音交融在一起比作雄壮优雅的交响乐,形象写出了雨的声音极大,给人以震撼,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句中流露出作者的喜欢之情。

栖息在树下的小鸟振一振两翼,“刷”的一声向远处飞去了。

赏析:这个句子抓住小鸟展翅远飞的动作进行描写,准确写出了雨后动物生机勃勃的样子,给暂时平静的绚丽画面平添了动感,流露出作者欢快、喜悦的心情。

那一艘艘泊在港湾的舰船,像神话中的龙船。漆黑的海面闪耀着无数灯火,水中流光溢 彩,如同龙宫。

赏析:这两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夜晚基隆雨景的神秘、多彩,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句子流露出作者喜爱、赞美之情。篇二:修辞格例句赏析 修辞格例句赏析

文献一览

[1]索拉,我没有资格说辛苦[j].女友,2011,(1):31【反语例句】

[2]张汉熙,高级英语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50-156

[3]玉公子,偷偷融化的糖[j].人生伴侣,2011,(6):19

[4]积雪草,父亲的牵挂是我一生的财富[j].现代家庭,2011,(5):49

[5]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7

[6] 李明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76-77

[7]丁礼明,纪蓉琴,英美文学欣赏[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

48-52

[8]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171

[9]丁礼明,d.h.劳伦斯诗歌赏析[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134

[10]秦赤军,评雪莱的《西风颂》[j].时代文学,2008,(6):58

1.夸张(hyperbole)

夸张是一种故意言过其实,或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品格,鲜明地表达思想情感的修辞方式。例如:

十年前认识常琦的时候,她就很苍白,很瘦削。“原来累得跟鬼似的,没有一点儿血色。”常崎夸张的形容自己。(索拉,2011:31)

例句中常琦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自己的外表。“鬼”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像一个骷髅,而人不仅有骨头,还有血有肉,因此无论怎么瘦也不能与“鬼”相提并论。而常琦却利用她丰富的想象力,夸张地把自己说成劳累之后瘦的跟鬼似的,目的是突出强调她瘦削的身材。同时也暗示了我们,制片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常人难以想象,所以她才会累的枯瘦如才,像一个鬼似的。此外,“没有一点儿血色”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作为一个活人是不可能没有一点儿血色的,常琦这样形容自己是为了突出强调她在拍完众多片子之后非常劳累,脸色显得很苍白。通过运用夸张的手法,常琦形象具体地塑造出了自己瘦削苍白的形象,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同时还启发了人们关于鬼的联想,创造了一种幽默的气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2.头韵(alliteration)

头韵指的是在两个或多个相邻的词中,重复出现开头或中间的辅音的一种修辞手段。例如:

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 sleepy, 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 at home. (张汉熙,1995:153)

例句中连续的slow, sleepy, 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五个单词都是以字母s开头的,构成了头韵,这使得整个句子的音韵显得很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产生乐感,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难忘的印象,便于记忆。同时,由于此类语言有很强的节奏感,连续朗读时还能增强语势,更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此外,该例句很特殊,因为它翻译成中文后“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呆子都呆在家里”仍然是押头韵的,保留了它的音韵美。这是一个语言非常优美的句子。

3.明喻(simile)

明喻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对两个不同种类对象之间的相似点所作的比喻。其表达方式是:a is b(a像b)。例如:

回忆我小时候,对他们来说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记得我小时候酿造的诸多甜蜜,完全不介意这种重复的回忆意味着他们在一天天苍老,他们乐此不疲,把我用天真酿造的甜蜜一遍遍拿出来品尝,像含着一块总也不会融化的糖。(玉公子,2011:19)

例句主要讲述的是作者身边的人常拿他小时候因为天真而闹出的笑话来寻开心,这种过程就像嘴里含着一块总也不会融化的糖,其乐无穷。例句中的本体不是很明显,不过句中的“像”字很明显的告诉我们这里运用的是明喻的修辞手法。“回忆我小时候用天真酿造的甜蜜”与“含着一块总也不会融化的糖”有一个相似点,那就是其中的乐趣都是无穷无尽的,人们会乐此不疲。但前者是抽象的,而后者是很具体的,人们很熟悉的事情,作者通过明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回忆他童年往事时心中的乐趣,语言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4.隐喻(metaphor)

隐喻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隐喻又称暗喻。表达方法:a是b。例如:

父亲的牵挂是我一生的财富,我很富有,也很知足。(积雪草,2011:49) “父亲的牵挂是我一生的财富”运用的是隐喻的手法,因为它没有用比喻词,而是用“是”来表达的比喻的关系。“牵挂”和“财富”本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事物,“牵挂”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凭内心去感受,而“财富”相对而言更加具体,通俗易懂。作者把“父亲的牵挂”比喻成“我一生的财富”,使“牵挂”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化了,更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他认为父亲对他的牵挂让他觉得自己拥有幸福,他很知足,从而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父爱的珍惜和感激之情。

5.反语(irony)

反语是利用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表现形式,从对立意义上来使用词义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

„this is, in some way, an admirable solution„(杨立民,2003:3)

例句中的“admirable ” 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表面上是在褒扬这是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实际上却是在讽刺《圣经》中提出的这种不可行的解决办法。因为它主张是我们不为穷人的存在而感到内疚的方法是让现世遭受贫穷的人顺从,甘心忍受贫困带来的痛苦,而不是想办法让自己去摆脱贫困。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愚昧的做法,它根本不能解决穷人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此处“admirable solution”实际上是一种最糟糕的解决办法,它只是一种帮助富人躲避良心谴责的方法,而对穷人无济于事。这里反语的使用达到了一种讽刺的效果,同时,作者正话反说,更足以表达他内心的不满,使语言更具力量。

6.拟人(personification)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的一种手法。例如:

full many a glorious morning have i seen ,

flatter the mountain-tops with sovereign eye,

kissing with golden face the meadows green,

gilding pale streams with heavenly alchemy;

(李明强,2008:76)

例句中的“a glorious morning”指的是“朝阳”,而诗人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flatter, kissing, gilding这三个动词的使用赋予了它人的动作,把无生命的朝阳当成人来描写,使朝阳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将一副灿烂的朝阳初上山顶,金色的阳光洒向青碧的草场,把黯淡的溪水镀成一片黄金的美丽景色呈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前两个动词“媚悦”和“吻”赋予了朝阳以人的感情,使句子生动、活泼、有趣,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

7.对比(contrast)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

crafty men contemn studies, simple men admire them, and wise men use them; (丁礼明、纪蓉琴,2008:49)

例句中 “crafty men”,“simple men”以及“wise men”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对读书的三种不同态度即contemn, admire和 use形成了对比。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这三者之间的对比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只有明智之士对于读书的态度才是正确的,而有一技之长者和无知者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这样一来,唯明智之士的形象就更加鲜明突出了。作者通过对比使读者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对待读书的态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8.反复(repetition)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例如: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吴伟仁,1990:171)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我”在一个雪夜赶路,途经一片树林,被树林的幽深、寂静吸引,暂时忘记了行程,但最后还是催促自己继续赶路。最后出现两次的“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巧妙地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诗人反复咏叹“沉醉前还有一段路要走”,增强了语言的渲染力和说服力,表达了诗人强烈的使命感,他还不愿意就此在雪夜的林边永远驻步,生命的路程远未完结。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9.排比(parallelism)

排比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的修辞手法。例如:

thought is the welling up of unknown life into consciousness,

thought is the testing of statements on the touchstone of the conscience, thought is gazing on to the face of life, and reading what can be read, (丁礼明,2007:134)

例句中连用了四个thought is„的主谓结构的句子,构成了排比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使文章结构紧凑,同时让人感觉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增强了语势,使语言更具说服力。劳伦斯运用排比句,旨在阐释思考的定义和本质。四个thought is„的句子,条理很清楚告诉我们,思考是了解未知的生活,检查良心做出的判断,解读可知的事理和总结所经历的事情。通过周密的排比句,劳伦斯充分彻底地说明了“思考是什么”这一复杂的事理,深化了中心,有效的表达了他对思考的独到见解。

10.反问(rhetorical question)

反问是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的一种手法。例如:

如何赏析句子

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那么,赏析句子的角度有哪些呢? 考卷中对语言赏析类试题的提示,可以归纳为:看语言表达,看内容 情感, 看写作方法等,且都必须说明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反语的作用 反语歌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反语例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反语例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6244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