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2016-10-02 09:40:5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共6篇)《论语》中关于诚信和信任的语录《论语》中关于“信”的语录学而篇第一 1巧言令色,鲜仁矣。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1乎。传不习乎。(交友)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2,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治国治民)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3,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供大家学习参考。

《论语》中关于诚信和信任的语录
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第一篇

《论语》中关于“信”的语录

学而篇第一 1巧言令色,鲜仁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1乎。传不习乎。(交友)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2,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治国治民)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3,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行谨慎)

5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4。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交友)

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5,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7有子曰:信6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言行一致) 为政篇第二

1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治学态度) 3子曰:人而无信7,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里仁第四

1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言行谨慎)

2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言行谨慎)

公冶长第五

1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表里一致)

2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8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9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10之,少者怀之。

雍也篇第六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述而篇第七

1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9。(教育内容)

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5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泰伯篇第八

1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10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

豆之事,则有司存。

3子曰:笃信11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4狂而不直, 侗而不愿,而不信12, 吾不知之矣。

子罕篇第九 1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2子曰:主忠信13,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颜渊篇十二 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14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15不立。

2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3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4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16,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5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子路篇第十三

1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17,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治国治民)

2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3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18,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宪问篇第十四

1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19,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不能随便华裔和盲目信任) 3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君臣相处)

4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卫灵公十五

1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20,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21以成之,君子哉。

季氏篇十六

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诚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

柔,友便佞,损矣。(交友)

阳货篇十七 1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22、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23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治理国家)

2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24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加强学习)

子张篇十九

1子张曰:执德不弘,信25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子夏曰:君子信26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治国治民)

尧日二十

1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27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治国治民)

《中庸》中关于“诚”的语录

1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2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

《大学》中关于“诚”的论述

1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论语》中关于“诚”的语句

1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论语》中关于“忠”的论述

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篇》3.19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5,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篇第一》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8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4主忠信, 徙义, 崇德也。颜渊篇:

5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子罕! 篇:

6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篇)

7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20,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8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1乎。传不习乎。

1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9。(教育内容)

12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学而篇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参读森,舆,骖也,参亦可读骖。孔子尝曰:「参也鲁」。然勤能补拙,人一能之己百之。夫子之道,终由曾子一以贯之。

此章叙曾子为学之工夫,每日以三事省察自身。一省为人办事是否尽忠。忠者尽其全力也。二省与朋友交是否言而有信。信即不欺朋友,亦即不欺自心。三省传习,受师之传,行之也否?传授生徒,先自温习否?忠信传习三事不阙,方能安心就寝。传不习乎之习字,与前章学而时习相映。忠信是学习之要点。【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雪公讲义】

【考证】礼大学篇: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本篇: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述而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按】道德仁义礼乐,以及修齐治平诸端,均须以忠信为主施行之。具此笃纯始得其成。学亦如之。仍与崇仁求学互映。至「日」字、「三」字,各注纷然,要在省身,余不拘泥求异。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此说国家大事。道,包咸注作治字讲。乘,音胜,兵车也。古时能出千辆兵车,谓之大国。治大国有五种要道。敬事者,事为国事,敬为谨慎。信者诚信。为国者必须举事敬慎,与民诚信。财物出自民间,必须节用。大学云:「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此为理财之要。爱人者,知民之疾苦,爱养之也。使民以时者,农工商民各有忙时,不在其忙时使之也。敬事而信,则民悦服。节用物力则足食。爱人、使民以时,则足兵。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具此五者,方能治国。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求学之人,学必有师,故称弟子。所求之学有其先后。孔子以四科施教,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首为德育,先正其心也。后为文学,游于艺也。

入则孝。此说在家庭必须孝养父母,身心俱安,而养心尤为重要,贫士菽水承欢,即是

尽孝。

出则弟。弟亦作悌。读替音,又读第音。出外求学,或作他事,则行弟道。皇疏:「善兄为悌。」邢疏:「弟,顺也。」在家能孝,自能善事兄长,敬顺兄长,以顺亲心。是谓之弟。出外,推此事兄之道,以待年长于己者是为出则弟。

谨而信。行为谨慎,言而有信。竹氏会笺引周易乾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以证信属言,谨属行。

泛爱众。博爱众人也。与众人交往,注重博爱,以养其平等容众之德,是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仁。择仁者而亲近之。泛爱众,无选择。此从仁者学习,故须选择。

行有余力二句。行是实行孝弟等五事。行此五事以外,即是余力。弟子求学,当先以此五事为本。行此五事,非无余力学文,是言学文先求其本,无本之文不可取。故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文,马融注:「文者,古之遗文。」邢昺疏:「注言古之遗文者,则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也。」

【雪公讲义】

【考证】程子曰: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

张南轩曰:非谓行此数事有余力而后学文也;言当以是数者为本,以其余力学文也。

【按】张语较程语义达,可遵也。陆陇其松阳讲义,载于论语集释,可参考之,则知今之教育与今之学风矣。

(陆陇其松阳讲义:大抵人之气禀虽有不同,然亦差不多;只是从小便习坏了。气禀不好的,固愈习愈坏,即气禀好的,亦同归于坏。童蒙之时,根脚既不曾正得,到得长大时,便如性成一般,即能回头改悔,发愤自新,也费尽气力;况改悔发愤者甚少,此人才所以日衰,皆由蒙养之道失也。后世为父兄者,有弟子而不教,固无论矣;即有能教者,又都从利禄起见,束发受书,即便以利禄诱之,不期其为大圣大贤,而但愿其享高官厚禄;这个念头横于胸中,念头既差,工夫必不能精实,只求掩饰于外,可以悦人而已。教学如此,人才安得而不坏哉。为人父兄者,胡不一思,而甘使子弟为俗人也。)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此章说伦常之义。伦者五伦,常者不变也。此为人伦之学,时代有变迁,此学不能变。

关于诚信的句子
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第二篇

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司马光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推诚而不欺,守认而不疑。——林逋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冯梦龙

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为而不矜,作而不恃。——皮日休

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同王公于堂皇中显渺小,贤达则在谦虚中见伟大。——雪莱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图大者,当谨于微。——吕近溪

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李嘉诚

【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

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况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想摘玫瑰花的人必须注意刺。——波斯谚语

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王永彬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

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苏尤里郁达列夫

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温和、谦逊、多礼的言行,有时能使人回心转意。——萨迪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夸美纽斯

【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

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

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卢梭

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您必须保持诚实人的立场,这时常是冒险的人需要的勇气。——奥斯特洛夫斯基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毛姆

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约克拉克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爱因斯坦

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罗斯福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哈代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贝多芬 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绪儒斯

谁穿上谦卑这件衣裳,谁就是最美最俊的人。——蒙哥马利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孔丘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淮南子缪称训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哈伯特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契诃夫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应该顺其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李大钊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畅泉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读书笔记论语中的诚信
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第三篇

论语中的诚信

王翔 2014级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 18091526056

《论语》是一部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然而在过去我们对论语的了解只局限于片言只语,没有整体认识。即使能够熟读成诵,也不能理解其深刻的人生哲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们需要的人生智慧也愈发高深开阔,于是再度翻来书卷,品味经典,向先贤求索处世之道。

《论语》包涵了诚信的思想,将诚信作为修身治国的重要德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诚信”二字不可缺,《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促进作用。今天我们便从《论语》中汲取养分,学习书中的诚信思想,在学习、生活、交往中恪守诚信,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我分别从三个方面思考书中的诚信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治学方面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每天都接受许多知识,这并没有让我们满足于学到了多少,而是让我们知道自己是多么无知。但这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应当有实事求是、诚信治学的态度,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待人方面,孔子本身是个情感真挚的人,提倡君子要真诚的交往。孔子对鲁国太史左丘明非常敬重。他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与人交往,首重真诚,在说话表情、态度方面不必刻意讨好,因为朋友之间必须平等相待,否则难以持久。至于内心怨恨一个人,却还与他交往,那实在是太虚伪了。所谓真诚就是表里如一,内外一致。我若心中对人有怨,应该先反省自己。孔子认为“匿怨而友其人”是可耻的行为,其内心是不坦诚的、阴暗的。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见其对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诚信是多么重视。的确,诚是立人之本,诚心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戴,拥护,信任。正如孔子所说“信则人任焉”,诚信就能获得别人的任用。而孔子对失信也是相当痛恨的,在“子见南子”时,便对自己的学生子路许下了“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的毒誓,保证自己会遵守礼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诚信,不知道他怎样在社会立足。孔子在这方面言传身教,希望人人都能以诚待人,做一个坦坦荡荡的君子,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在言行方面,孔子讨厌“巧言令色”。宰予是一位反应机敏,口才出众的学生。他向孔子请教过“井有仁焉?”的问题,很会说话,使孔子相信他在认真修德。后来孔子发现宰予并不是一个好学修德的人,因为他白天也在找机会睡觉。古人的生活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非生病,白天不能进寝室。孔子很不高兴,就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杌也。于予与何诛。”“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过去孔子听到别人的话便相信其行为,现在听到别人的话却要考察其行为。从宰予事件以后,孔子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一个人光靠聪明是不够的,做人处事最重要的是诚心,宁可少说多做,也不要说的太美好,最后根本做不到。有诚心,就会脚踏实地,而不会卖弄口才,使人厌恶。“言而有信,虽未学,吾必谓之学”孔子将诚信这一道德的培养放在了几乎与学习知识相同重要的位置。诚信的人才有能力、有资格做好学问,对于宰予这样言行不一致的“朽木”,表面上似有治学的能力,其实是成不了大器的。“言行一致”这是为人的一项行为准则,读论语之后不仅要认识到,还要用行动去践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誉,就好像这个车子有了横木也是虚架上的,没有关键的木销,不就无法行走了吗?对一个人来讲,信誉是什么呢?是你行走于世界最基础的那个保障。也就是说,只有靠信誉,才能把人生这辆车驱动起来。只有信誉,才能够让我们不管穿越什么样的风险、坎坷,都能一路前行。就是因为有信誉,才让我们始终是一个完整的人,可以立得起来。要是没有信誉,就缺少了安身立命最根本的条件。这便是我重读论语后关于诚信的一点思考。

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
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第四篇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

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9、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中精辟的句子
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第五篇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中精辟的句子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朝闻道,夕死可矣。

8、见贤思齐焉,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1、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中精辟的句子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1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0、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中修身的句子
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第六篇

1、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中修身的句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中修身的句子

10、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2、当仁,不让于师。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5、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6、仁者,其言也讱。

17、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关热词搜索:论语中关于诚信 以论语中的诚信问题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66786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