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

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

2016-10-12 10:13:0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共9篇)淮上与友人别诗词阅读答案淮上与友人别(4分)郑 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23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①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②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③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淮上与友人别诗词阅读答案》

淮上与友人别(4分)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①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②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③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④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24.(2分)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

答: ▲

23.D(是握别诗)(2分)

24.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 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一点1分,共2分)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 _____

请同学们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出卷者:玉海实中八年级语文组

本卷满分100,基础70分(含书写3分),作文30分。

一.积累与应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追溯(sù) 狭隘(ài) 翘首(qiào) 前赴后继(fù) ....

B.谦逊(xùn) 星宿(sù) 坎坷(kě) 锐不可当(dānɡ) ....

C.静谧(mì) 呜咽(yè) 惬意(qiè) 妄自菲薄(fěi) ....

D.自诩(xǔ) 惩罚(chénɡ) 允许(rǔn) 津津有味(jīn) ....

2.以下句子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2分

A、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打比方)

B、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列数字)

C、画家们爱于无声处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打比方)

D、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作诠释)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① 人家在何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僵卧孤村不自哀, 。

⑤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

⑥《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 。 ⑦《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 。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

便要还家。___________ 欣然规往。_________ _ 不独亲其亲。 ...

尝贻余核舟一。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其两膝相比者。 ...

5、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2分)

A.太 守 / 即 遣 人 / 随 其 往 B.山 / 不 在 高,有 仙 / 则 名

C.感 时 花 / 溅 泪,恨 别 鸟 / 惊 心 D.吏 呼 / 一 何 怒,妇 啼 / 一 何 苦

6.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2 分)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

7.完成下列以“桥”为话题的综合实践活动(4分)

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2)仿照示例写句子:

例子:知识是人类从无知走向文明的“桥”。

仿句: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13分)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

③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其实微信相当于另一个QQ。但是不同于QQ的是,它在交友这块表现的更具时效性,也更强大。不论是塞班、安卓还是苹果的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了微信,就可以进行跨手机平台的畅通聊天。

④而微信交友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独特,那么微信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交友的?微信怎么用?微信的使用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的。它与所有的即时聊天软件一样,需要注册与登入。但相对于其它即时聊天软件,微信的注册和登入更加的方便。QQ微信注册账号:如果你拥有QQ帐号,就可以不需要注册而直接使用QQ帐号登入微信。如果你不想使用QQ帐号登入的话,可以用手机号码进行快捷注册。只要选择好自己所在的国家,然后填下手机号码与登入密码就可以了,非常方便,10秒钟就能搞定。注册成功之后,你就将拥有一个微信帐号,你下次除了使用QQ帐号、手机号码登入之外,还可以使用微信帐号登入。

⑤说完微信注册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微信都拥有什么独特的交友方式吧。

⑥一:查看附近的人。微信将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找到附近同样开启这项功能的人,使用户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他们。这个距离在100-1000米之内,只要是开启了查看附件的人的微信用户,都能在列表中看到。也许,就因为这个功能,你就找到了心目中的TA。二:摇一摇。摇一摇是微信最独特也是最强大的交友方式。支持通过摇一摇手机找到同时也在摇手机的朋友。只要是在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微信用户,不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非常强大。三:漂流瓶。微信支持扔漂流瓶匿名交友。相信大家对于漂流瓶都不会陌生,就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然后放入瓶子,将它扔进水里,等待有缘人拾取。微信还支持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漂流瓶可以让你将自己想说的话装进瓶子,扔进大海,等待有缘人拾取。基本上,微信的交友方式就是这三大类别了。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搜索对方的微信号进行添加。

⑦除了这几个给力的交友方式,微信还拥有很多辅助功能,比如QQ离线助手,微博私信助手等等。

⑧对于喜欢交友的朋友来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8.阅读全文,“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9.文段④主要运用了作比较来说明什么?(2分)

10.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⑥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微信还支持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

11.根据文意理解⑧段中画线句子“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中“神器”的含义。(3分)

(二)秋天的黄昏(12分)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

13. 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3分)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

14.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3分)

15.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分)

16.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3分)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淮上与友人别(5分)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7. 诗歌中“ ”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2分)

18.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 3分)

答:

何陋轩记 (10分) 【明】王守仁

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

19.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就其 地 为 轩 以 居 予

20.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人以为陋( ) (2)因名之曰 “何陋”( ) (4)记之以俟来者:( )

21.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四.作文:(30分)

桥,是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它像一条远方的长虹出现在渴望者的心上。不只是江河沟渠,就是在生活的其它领域,当你要摆脱困难,跨过厄运时,你一定期望眼前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顿入光明之地的“桥”。这也许是“心桥”、“智慧之桥”、“财富之桥”、“命运之桥”„„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文体自选;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尚市中心学校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命题人:陈海霞

胡小聪

佘小芬

一、积累与运用(

29

分)

1.

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流利。(3分)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

长也。

——《礼记

学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阻遏(è) 寒噤(jìng) 应届(yìng) 荡然无存(dàng)

B.地窖(jiào) 闷热(mèn) 诘问(jié) 无动于衷(zhōng)

C.孤孀(shuāng) 屏风(píng) 琐屑(xiāo) 大庭广众(tíng)

D.尴尬(gà) 取缔(dì) 骷髅(lóu) 草长莺飞(yī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金榜题名 吊唁 暗哑 张惶失措 B.重蹈覆辙 丘壑 嶙殉 铤而走险

C.谈笑风生 蟠龙 狼藉 巧妙绝伦 D.险象迭生 繁衍 蟾蜍 变本加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B.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嫩枝满也,翩翩起舞,仿佛在

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的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

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蓝根、车河草配制而成的。 B. 忧位伟人曾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时间,其实无异谋财害命。‛这句话尽管说得严重了一些,但还是恰如其分的。 C.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D. 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静一点,静一点……‛ C.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7.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 ——法国 B.《雷电颂》—— 《屈原》 ——郭沫若—— 现代 C.《陈涉世家》—— 《史记》 ——司马光—— 东汉 D.《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 茨威格——奥地利 8补写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2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9、下列一段话的语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②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③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⑤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A.①②④⑤③ B.①②⑤③④ C.④⑤①②③ D.④②①③⑤ 10.名著填空(4) 却说A与祝融夫人并孟优、带来洞主、一切宗党在别帐饮酒。忽一人入账谓A曰:‚丞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特令我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公今可速去。‛A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B曰:‚公今服乎?‛A泣谢曰:‚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 (1)概括上述故事情节(五字以内): (2)另写一个与人物B相关的故事情节: (3)概括人物B的性格特点(至少用两个词): 1

11.古诗词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计6分)

① 会当凌绝顶, 。

② ?眉眼盈盈处。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④ ,何时复西归?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⑥谁家玉笛暗飞声, 。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 《淮上与友人别》,完成第12~13题。(6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2.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3分)

答:

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

13.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B.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C.‚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D.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二)阅读《郑同北见赵王》,完成第14~16题。(9分)

郑同北见赵王

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

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

‚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

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

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天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

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之以理则不可,说之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

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注释】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③孟贲:战国时

著名的武士。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 ..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 ..

C.休祲降于天 时宿于野 ..

D.若士必怒 王若无兵 ..

2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16.郑同是如何成功劝谏赵王的?初中课文中哪一篇用到这种劝谏方法?(写一篇课文名称即可)(2分) (三)阅读《银杏》,完成第17~19题。(9分) 银 杏 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但在以后的岁月中,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由盛而衰,渐渐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退出生物界的历史舞台。只有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l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3000多岁了。直到今天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 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舍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茵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银杏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它的果实叫白果,果肉软滑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在园林方面,银杏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城市马路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几分优越性。银杏的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橙黄色,非常娇艳可爱,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作者 佚名 文章有删改) 17.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

18.文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 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选自《中国教师报》,作者张彩虹有改动)

19.请概括出银杏树长寿的原因。(2分) 20.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四)阅读《难忘的一躬》,完成第20~23题。(17分) 21.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探究句后问题。(6分)

难忘的一躬 (l)‚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将孙老师比作‚活教材‛好在哪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里?

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2)‚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换成‚留‛好不好?为什么?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课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铃打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22.文章倒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有必要?为什么?(3分)

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去。‛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23.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一个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4分)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

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 三、作文(50分)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24. 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关注多彩的人生时;当你倾心于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当你走近灿烂的文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出了车祸,正在医院学名著,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

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要求: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②文体不限,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

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支

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明天继续。‛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休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3 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答题卡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9分)

1.书写。(3分)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

2. (2分)( ) 3. (2分)( ) 4. (2分)( )

5. (2分)( ) 6. (2分)( ) 7. (2分)( )

8.(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分)( )

10.(4分)(1) (2)

(3)

11.古诗文默写。(6分) (1) (2) (3) (4) (5) (6)

二、短文阅读。(41分)

(-)《淮上与友人别》(6分)

12. (4分)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 ) (二)《郑同北见赵王》(9分) 14.(3分)( ) 15.(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16.(2分) (三)《银杏》(9分) 17.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4分) 19.(2分) (四)《难忘的一躬》(17分) 20.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 2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四.作文。(50分)

5

第四篇:《送别诗词默写赏析试卷(学生用)》

一.默写。(14分)

1.王维《杂诗》表现作者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的句子是: ____ ___________.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2分)

2.《夜雨寄北》中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 ___________。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离别让人惆怅,但只要友情在,心境就十分豁达,所以王勃说: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7. 《天净沙·秋思》中,写出自己流落天涯,有家难回的语句是:

8.《渡荆门送别》中点明“送别”主旨的诗句是《渡荆门送别》中描绘船过荆门入楚地所见的壮阔景色的诗句是: 3.《淮上与友人别》中表达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9.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二.阅读赏析。(86分)

(一)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古诗词一般避免重复用字,而本诗却连用了两个“故乡”,这是诗人的疏忽吗?为什么?(3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3分)

(二)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3分)

2.“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3分)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作者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三)淮上与友人别(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第一、二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

2.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3分)

3.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3分)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3分)

2.为什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会成为千古名句?(4分)

(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描绘了哪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

3.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六)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其妙处。(3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

3.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3分) (七)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3分)

2.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3分)

(八)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分析“山随平野尽”一句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分)

2.诗歌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结尾有何妙处?(3分)

(九)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

2.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2分)3.仔细体会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3分)

(十)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

蛙声。

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2.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3分)

3.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

4.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3分)

(十一)黄鹤楼(崔颢)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2分)

2.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3.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3分)

第五篇:《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诗词赏析试题汇总》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诗词赏析试题汇总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27题。

(一)雨过山村 王 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0.“斜”现读“xiã”,在此诗中以求押韵,古音应读为:(2分) II.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3分)

12.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2分)

10.答案:xiá 共2分

11.答案示例: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12.答案示例: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共2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5-16题。(6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①辉。

宁知②丧乱③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15.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 中“珠”字的妙处。(2分)

答: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5.(2分)以珠喻人(倩公),写出了李白对倩公才学、品格的赞美(景仰)。(扣住“比喻”、“赞美”,意近即可)

16.(4分)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富饶的汉东国的赞美之情。(2分)后两句表达了对倩公经历战乱还能平安回归的庆幸(惊喜),对倩公的赞美,以及和友人(倩公)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扣住“赞美”、“惜别”,意近即可,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8.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答:

9.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2分)

答:

8.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

语言:①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②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评分:答出一种角度即得2分,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

写法:①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②白描。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③寓情于景。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

评分:答出一种写 法,分析得当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评分:如从作品意脉结构,表情达意的层次方面作答也合乎题意。共2分。

淮上与友人别(4分)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①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②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③“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④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24.(2分)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

答:

23.D(是握别诗)(2分)

24.“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一点1分,共2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6.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2分)

答:

6.答案:这首诗写初秋的一个晴天在江边眺望长江时的所见之景;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的赞美之情。评分:共2分。景、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

遣兴【清】袁枚

爱好 ①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②,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

8.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3分) 答:

8.(3分)这里的“阿婆”喻自己的诗作,还没有修改润色好,就像“头未梳成”的“初笄女”,是不肯让人欣赏的。(也可喻指诗人自己,他把自己当成写作的新手,因为写作水平不够高,所以不愿展示自己未修改好的作品。)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26.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 。

26.载;(2分)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困难、坎坷等。(意思对即可)(2分)

郑重说明:主观题意思对即可;有一定道理,酌情给分。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2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 分)

2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清幽,宁静

2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

古诗也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2分)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 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适合。你选择 ,理由 。

随 (1分)

要点:溪流清澈平缓(溪流清澈,没有大的波浪)(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4分)

寿阳曲·远浦帆归 元·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â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4.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2分)

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4.酒旆、夕阳,两三航

5.渔人晚归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至17题。

(一)(5分)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12.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答:

13.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分)

答:

12. (2)繁茂,生机盎然

13. (3)对当年淸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阅读下现诗歌,回答问题。(5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①千声随意移②,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③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①啭:鸟婉转地叫。②移:移动,这里指飞翔。③向:在。

15.“始知锁向金笼听”中的“知”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

16.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答:

17.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

答:

参考答案:15.知道 16.自由自在、不受羁绊的生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6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宫苑名。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景象。(3分)

答:

6.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

答:

5.(3分)要点:柳条微曳,新芽初绽,嫩黄点点,尚未匀称。(抓住特征2分,语句通顺1分。)

6.(3分)

①反衬。用“花似锦”来反衬早春“清景”,表达对早春的喜爱。②虚实结合。初春之景是眼 前之景,是实写,“花似锦”为想象之景,是虚写,表达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③对比。“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对比,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答出任意一种表现手法即可。答出手法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

阅读古诗,完成9、10题。(4分)

辋川六言①(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②,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 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9.下列诗句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与本诗相同的是( )(2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下孤烟远村”描绘的是远景。“山下”,不是指近处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山下有“远村”作伴;“孤烟”一词衬托出人,可见人烟稀少。

B.“天边独树高原”中的“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寂寞。

C.全诗后两句通过人物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D.全诗前两句重在描绘景物,后两句重在抒发情感,彼此交融,相互渗透。

9.D 10. C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2分)

答:

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2分)

答:

第六篇:《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检测题

③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 七年级 语 文

④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⑤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在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A.⑤④①③②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B.④①③②⑤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C.⑤①④②③ 臭味干(A.毛坯(xipī)ù)

戏谑(xûè) 蓦地(mù) 哽咽(yè) 乳D.①④②③⑤

5.下列名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心孤诣(B.发髻(yjì)ì)

应和(hé) 环谒(yè) 虐杀(nûè) 苦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密匝匝(C.酝酿(zniü)àng

) 黝黑(yǒu) 黄晕(yùn) 泥泞(níng) 密B.《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C.《杂诗》的作者是王维,宋代著名诗人,字摩诘,世称“诗魔”。 以教和(D.贮蓄(yuzhè)ù)

冗长(rǒng) 澄清(chéng) 模样(mú) 乐D. 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忆读书》。 2.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6.(3分)语言运用。

A.陶冶 劳禄 绚丽 名幅其实 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B.祖藉 仓惶 和蔼 粹不及防 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朋友们!”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C.绮窗 蓑笠 诀别 言简意赅 严霜,道路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D.濡湿 落莫 迁徒 义愤填膺

中缩短。③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⑤我要将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⑥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

A.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为( 1 ) 第 ① 句 的 标。点

应改

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C.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为( 2 ) 第 ② 句 的 一词应该改

D.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3)第⑥句应删去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7. (7分)综合性学习。

①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 ②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语文七年级上册(半期试卷)1

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你们小组负责调查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请你准备两个采访的问题。(2分) 问题

一: 问题二:

(2)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莎士比亚的这一段话进行仿写。(2分)

答: (3)浩瀚的书海,有许多闪光的珍珠,那是智慧的结晶,那是心灵的对话。请你向同学推荐童话寓言类、诗歌散文类、长篇文学名著类各2个书目。(3分) 童话寓言类: , 诗歌散文类: , 长篇文学名著类: , 8.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0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

语文七年级上册(半期试卷)2

答: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叉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⑨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又传来了。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11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12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13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

12.请赏析“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句中“闹”

字的妙处。(2分) 答: 13.根据你的积累,写一句咏颂春天的古诗句。(1分)

答: (二)阅读短文,完成15—20题。(共17分)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成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最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语文七年级上册(半期试卷)3

14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15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著.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她贴左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

16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17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选自《最阅读》,有删改) 14.请阅读选文③一⑩段,完成下面表格o(2分)

语文七年级上册(半期试卷)4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8题。(13分)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画一处)(1分) 余闻之也久。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未尝识书具( ) (2)即书诗四句( )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23.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或以钱币乞之

B.借旁近与之 于舅家见之 C.父利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

D.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语文七年级上册(半期试卷)5

第七篇:《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全诗翻译赏析》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huái):扬州。

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③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全诗翻译赏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全诗翻译赏析

④潇湘(xiāo xiāng):指今湖南一带。

⑤杨花:柳絮。

⑥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⑦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⑧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全诗翻译赏析文章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全诗翻译赏析出自width='100%' alt="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全诗翻译赏析" />

赏析:

《淮上与友人别》是晚唐时期郑谷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将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的表达。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全诗翻译赏析古诗词鉴赏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便恰如抔土之障黄流,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迭,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刘学锴)

第八篇:《(2014年资阳中考)《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答案》

(2014资阳)淮上与友人别(4分)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①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②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

④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24.(2分)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

答:

23.D(是握别诗)(2分)

24.“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一点1分,共2分)

第九篇:《《送魏二》《淮上与友人别》比较阅读答案》

《送魏二》《淮上与友人别》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魏二 淮上与友人别

王昌龄 郑谷

醉别江楼橘抽香, 扬子江头杨柳春,

江风引雨入舟凉。 杨花愁杀渡江人。

忆君遥在潇湘月, 数声风笛离亭晚,

愁听清猿梦里长。 君向潇湘我向秦。

(l)王诗前二句中哪个字最能体现离愁,试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郑诗分别通过哪些意象表

(2)同是送别,但两诗在“虚”“实”手法的运用上各具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

参考答案:

14.⑴ “凉”字 本文来自

相关热词搜索:淮上与友人别解词译句 淮上与友人别课件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句风笛晚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6828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