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退辟三舍造句

退辟三舍造句

2016-10-27 10:38:5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退辟三舍造句(共4篇)退避三舍退避三舍编辑 锁定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拼音】tuì bì sān shě【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退辟三舍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退避三舍
退辟三舍造句 第一篇

退避三舍

编辑 锁定

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拼音】tuì bì sān shě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典故】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释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退让

【近义词】委曲求全

【相反词】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成语造句】

◎ 同它们的远亲海蜇一样,海葵的触手上有一种刺细胞,触及到它的触手时,这些刺细胞便会像一个个极小的鱼镖射入触摸者的皮肤并往皮肤里注射一种有刺激作用的液体,使接触者麻痹死亡抑或被吓得退避三舍。

◎ 马儿就自觉地退避三舍了。

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辟三舍造句 第二篇

退避三舍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典故】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释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退让

【近义词】委曲求全

【相反词】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成语造句】

◎ 同它们的远亲海蜇一样,海葵的触手上有一种刺细胞,触及到它的触手时,这些刺细胞便会像一个个极小的鱼镖射入触摸者的皮肤并往皮肤里注射一种有刺激作用的液体,使接触者麻痹死亡抑或被吓得退避三舍。

◎ 马儿就自觉地退避三舍了。

墨守成规造句
退辟三舍造句 第三篇

刻舟求剑

拼音: kâ zhōu qiú jiàn 简拼: kzqj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解释: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例子: 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胶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拔苗助长

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简拼: bmzz

近义词: 揠苗助长、急功近利 反义词: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不切实际地办事,欲速不达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 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例子: 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

守株待兔

拼音: shǒu zhū dài tù 简拼: szdt

近义词: 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反义词: 通达权变

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例子: 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谒后语:

谜语: 柳

成语故事:

宋国有个农夫,一天,在地里干活时,看见一只兔子飞奔过来,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从此他每天到地里也不干活,只是守着那棵树桩,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什么也没等到,反而被人们耻笑。

“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通过侥幸获得成功。

(出自《韩非子?五蠢》)

南辕北辙

拼音: nán yuán běi zhã 简拼: nybz

近义词: 背道而驰 反义词: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例子: 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款约,简直是~,相差甚远,有甚么和议可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谜语: 反其道而行之

邯郸学步

拼音: hán dān xuã bù 简拼: hdxb

近义词: 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数典忘祖 反义词: 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择善而长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解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 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例子: 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惊弓之鸟

拼音: jīng gōng zhī niǎo 简拼: jgzn

近义词: 伤弓之鸟、漏网之鱼 反义词: 初生牛犊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解释: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处: 《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例子: 土匪看到警察包围了他们,就像惊弓之鸟一样举手投降.

成语故事: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看见有一只鸟从头顶上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射箭能达到这样的功夫?”魏王问。更羸说道:“可以。”

【退辟三舍造句】

说话间,有雁从东方飞来。当雁飞近时,只见更羸举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弦,,随着“咚”的一声响,正飞着的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怎么将空中飞着的雁射下来的。更羸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怎么知道这只大雁受过箭伤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继续对魏王说:“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更羸接着讲:“飞得慢是因为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得悲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

响后,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一使劲,本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再也飞不动了,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后来用“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

《战国策?楚策四》篇二:(印)成语典故中的其历史人物、常用成语解释及造句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典故

1. 一鼓作气(曹刿)

2. 一字千金(吕不韦)

3. 一字之师(郑谷)

4. 一诺千金(季布)

5. 千金买骨(郭隗)

6. 东山再起(谢安)

7. 纸上谈兵(赵括)

8. 嗟来之食(黔敖)

9. 卧薪尝胆(勾践)

10. 接竿而起(陈胜、吴广)

约法三章(刘邦)

11. 暗渡陈仓(刘邦)

12.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刘邦)

13. 一饭千金(韩信)

14. 胯下之辱(韩信)

15. 多多益善(韩信)

【退辟三舍造句】

16. 背水一战(韩信)

17. 暗渡陈仓(韩信)

18. 破釜沉舟(项羽)【退辟三舍造句】

19.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20. 四面楚歌(项羽)

21. 十面埋伏(项羽)

22. 拔山盖世(项羽)

23.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孺子可教(张良)

24. 负荆请罪(廉颇)

25. 怒发冲冠(蔺相如)

26. 完璧归赵(蔺相如)

27. 手不释卷(刘秀、吕蒙)

举一反三(孔子)

28. 韦编三绝(孔子)

29. 墨守成规(墨子)

30. 讳疾忌医(蔡桓公)

31. 病入膏肓(蔡桓公)

32. 口蜜腹剑(李林甫)

【退辟三舍造句】

33. 风声鹤唳(苻坚)

34. 泰山北斗(韩愈)

35. 举案齐眉(孟光、梁鸿)【退辟三舍造句】

36. 程门立雪(杨时)

37. 司空见惯(刘禹锡)

38. 梦笔生花(李白)

39. 笔下生花(李白) 40. 力透纸背(颜真卿) 41. 成竹在胸(文与可) 42. 赤膊上阵(许褚) 43. 马革裹尸(马援) 44. 老当益壮(马援) 45. 洛阳纸贵(左思) 46. 背水一战(韩信 ) 47. 闻鸡起舞(祖逖) 48. 草木皆兵(苻坚)49. 江郎才尽(江淹) 50. 退避三舍(重耳) 51. 毛遂自荐(毛遂) 52. 秋毫无犯(岑彭) 53. 画龙点睛(张僧繇)入木三分(王羲之) 54. 老骥伏枥(曹操) 55. 煮豆燃萁(曹植) 56. 相煎何急(曹丕、曹植)57. 望梅止渴(曹操) 58. 才高八斗(曹植) 59. 七步成诗(曹植) 60. 言过其实(马谡) 61. 宝刀不老(黄忠) 62. 一身是胆(赵云) 63. 封金挂印(关羽)64. 单刀赴会(关羽) 65.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6. (周瑜、诸葛亮)67. 初出茅庐(诸葛亮) 68. 三顾茅庐(诸葛亮) 69. 鞠躬尽瘁(诸葛亮) 70. 神机妙算(诸葛亮) 71. 七擒七纵(诸葛亮) 72. 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 73. 乐不思蜀(刘禅) 74. 路人皆知(司马昭) 75. 铁杵成针(李白) 76. 莫须有(秦桧) 77. 东窗事发(秦桧) 78. 曲高和寡(宋玉) 79. 开卷有益(宋太宗) 80. 凿壁偷光(匡衡) 81. 刮目相看(吕蒙) 82. 围魏救赵(孙膑) 83. 图穷匕见(荆轲) 84. 杀妻救将(吴起) 85. 前倨后恭(苏秦) 86. 不学无术(霍光) 87. 三令五申(孙武) 88. 呕心沥血(李贺) 89. 近水楼台先得月(苏麟) 90. 东施效颦(东施) 91. 投笔从戎(班超) 92. 有勇无谋(吕布) 93. 阮囊羞涩(阮孚) 94. 枕戈待旦(刘琨) 95. 奇货可居(吕不韦) 96. 侧目而视(苏秦) 97. 庖丁解牛(庖丁) 98. 鸡犬升天(刘安) 99. 百步穿杨(养由基) 100. 家徒四壁(司马相如) 101. 焚书坑儒(秦始皇) 102.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103.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 104. 黄袍加身(赵匡胤) 105. 桃李满天下(狄仁杰) 106. 请君入瓮(周兴) 107. 陆海潘江(陆机、潘岳) 108.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109. 沆瀣一气(崔沆、崔瀣) 110. 惊弓之鸟(更羸) 111. 金屋藏娇(刘彻) 112. 投笔从戎(班超) 113. 凿壁偷光(匡衡) 114. 狗尾续貂(司马伦) 115. 精忠报国(岳飞) 116. 暴殄天物(商纣王)

小学常用成语解释及造句

1. 【一拥而入】拥:拥挤。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来

1. 体育场的大门刚一打开,球迷们就一拥而入。

2. 【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

1. 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3. 【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1.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4.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1. 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5.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1. 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6. 【精兵简政】简:使简化

1. 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7.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1. 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

8.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1. 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9.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1. 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退辟三舍造句】

10.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1. 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1. 【千方百计】方:方法。计: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1. 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12. 【津津有味】津: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的样子。

1. 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

13. 【争先恐后】争:争着;先:前面;恐:唯恐。比喻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1. 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14.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1. 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5. 【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1. 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16.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1. 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17.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1. 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8. 【沁透心脾】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美好与感人所给予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

1. 花儿开了,飘来了一阵阵沁透心脾的香味。

19. 【赞叹不已】指赞叹不止,不间断的赞叹。连声赞赏不止。

1. 看到他写了漂亮的毛笔字,大家赞叹不已。

20. 【波澜壮阔】澜:大波浪;壮阔:雄壮而又宽大。指水面辽阔。比喻声势雄壮,规 模宏大,景象非常壮观。

1. 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他十分激动。

21. 【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刚露头角。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 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1. 他虽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22. 【举世闻名】举:全。 闻:传遍。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1.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

23. 【攻无不克】克:攻下。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的。形容英勇善战,百战百胜。

1. 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十年来以攻无不克的气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4.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成 熟的思考和完整的计划。

1. 这次考试,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25. 【迫不及待】迫:急迫。待:等待。及:到。急得不能再等待了,形容心情急切。

1. 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26. 【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

1. 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27. 【不假思索】假:借助;依靠。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 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1. 他复习得很全面,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他都能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

28. 【神机妙算】形容善于估计形势有很强的预见性

1. 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神机妙算啊!

29. 【理直气壮】理直:指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直气壮”指因理由充 分而能挺直腰杆说话,形容说话很有道理,底气十足。

用势不可挡造句
退辟三舍造句 第四篇

1、夏天我们去大梅沙玩,我特别喜欢光着脚丫去海边玩,当海浪向我们赴过来时,那气势真是势不可挡啊。

2、一条嗅觉极其灵敏的猎狗挣开了缰绳,奔向了一只跌落在地面的小麻雀,这时,麻雀妈妈以惊人的速度从树上飞下来,那样子势不可挡!将猎狗都吓得连连后退。

3、冲锋号吹响的时候,解放军战士排山倒海般的扑向敌人,势不可挡!

4、亚运会上,刘翔斗志昂扬,势不可挡,终于以13秒09的好成绩,得到了110米跨栏的金牌!

5、你看他那势不可挡,作威作福的样子,6、小偷行窃时,被警察得知后,警察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真是势不可挡。用势不可挡造句

7、排山倒海般的洪水涌向小山村,势不可挡。

8、由于一个小跺庄里人们常常砍树木,所以当势不可挡的洪水来时,一切都毁了。

9、这个学期班上转来了一位新生,他的学习劲头很猛,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10、钱塘江的浪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11、寂静的森林里响起了一声枪响,那声音划破了夜间的宁静,一群受惊鸟儿腾空飞起,势不可挡。

12、洪水像一群发了疯的野马,冲向村庄,一下子就把村庄给毁了!真是势不可挡!

13、诸葛亮每次出征都算好计谋,总是让敌军势不可挡。

14、我们班有一位同学真是名副其实的“国嘴”,每当上课发言时,他就一个劲的讲不完,真是势不可挡,没人比得上!

15、看了关于长江黄河的视频,我深深感受到了长江、黄河那势不可挡的气势,真想实地去看看。用势不可挡造句

16、英勇的红军在打败敌人后的气魄势不可挡,气势无人可及!

17、据说历史上杨贵妃的魅力让人势不可挡啊,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18、运动会上,他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取访了100米赛跑冠军。

19、他那势不可挡,排山倒海的气势摆出来,让人退避三舍。

20、在电视新闻中我了解到:现在我们中国正在高速发展,()看来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已经势不可挡了,作为中国人感到无比高兴。

21、大日本帝国主义虽然拥有精锐的部队和武器,声称势不可挡,可是还是被我们的红军战士给打败了。

22、08年的汶川大地震虽然伤亡惨重,但人们对汶川奉献的的爱心一汇聚起来,就真是势不可挡了!

23、爸爸打球的球速很快,使我势不可挡。

24、钱塘江大潮在八月十五涨潮时,犹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我们奔来,势不可挡。

25、小黄狗特别喜欢打架,当遇到小黑狗打架时,尤其是看到小黑势不可挡的样子,它也不敢轻举忘动了。

26、打仗的时候,只要冲锋号一吹响,解放军战士就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27、当我们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诗时,感受到了乌蒙山的高大雄伟,势不可挡,可是红军的精神更加是势不可挡!……

28、那奔腾的江水,怒吼着,如排山倒海般涌来,简直势不可挡!

29、我们最近学习了许多爱国教育故事,明白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跨过长江,势不可挡,一举解放了全中国,才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

30、芙蓉妹向猪猪侠扑来,势不可挡!

31、浑浊的洪水,使原本宁静的小山,立即被势不可挡的洪水包围了。

相关热词搜索:三年级造句 三单造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退辟三舍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退辟三舍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71145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