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雪上加霜造句

雪上加霜造句

2015-12-21 00:03:5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雪上加霜造句篇一《六下课文内容复习》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雪上加霜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雪上加霜造句篇一
《六下课文内容复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和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的学习习惯。“读

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

2、“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

过程。3、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①、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多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书。——鲁迅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当古诗句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你们曾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读报剪报、制作《我的成长册》、写春联、参加演讲比赛,制作手抄报、出黑板报、布置中队角等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

怎么做的? 如在春游中,我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6、看到故宫,你想到的成语有:金碧辉煌 气势恢宏

第一单元:壮丽山川

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推动了祖国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力量,贡献巨大。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多姿多彩,无私奉献,哺育着各族儿女,1、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 孩童 、 大红灯笼 、 跳水员 。 从“感染”体会到 天和海被太阳染红了,海天一色,全都变成了金红色。同时也写出

了落日色彩的美。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它”指的是 夕阳 。“硕大无朋的床面”指的是 大海 。

“赤朱丹彤”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鸟兽鱼虫 江河湖海 梅兰竹菊 风雨雷电

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

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从“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白鸥飞得很低,让人觉得快接触到海面了。

“红灯笼”指 夕阳,“惊讶”“生怕”可以体会:人们全神贯注地欣赏落日之美,并对此感到留恋与惊叹。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是: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收敛(约束) 兴许(也许)涨溢(涨满) 似乎(好像)依旧(仍旧) 夺目(耀眼) 感染(传染) 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 留念 和 惊叹 的情感。

红扑扑(ABB式且表示颜色) 、 、 潇潇洒洒(AABB式) 、 、

第三自然段的动词“歪着”、“抖落”、“溅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快乐”和“淘气”。

第二自然写到了蓝天、碧海、白鸥、椰子树、沙滩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美和形态美。写出了海天之蓝、椰树的挺拔俊秀、鸥之白、沙之细亮。

3、烟台的海

1、烟台的海就是山东烟台北面的 渤 海。2、《烟台的海》是按照 冬、春、夏、秋 的时间顺序写的,之所以先写冬天,是因为 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象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全文围绕“独特”这个中心词展开,行文结构:总——分——总。2-5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为:先写景再些人。3、《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4、说是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5、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扑”让人感到了海的壮观景象。)②„„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扑”展现了“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6、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冬天烟台的海仿佛_______,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天的海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7、作者以“小山”相喻,写出了涌浪外观的高、大;以“千万头暴怒的狮子”相比,突出了涌浪来势之凶、场面之大;以溅起的浪花“数丈高” 、“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写出了涌浪力量之巨大。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体现了人们对壮丽的大海的欣赏和热爱,来衬托烟台海的壮观。8、①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寒流”是指寒潮,冷空气。② 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小华的心中立刻涌起一阵寒流。“寒流”是指心里悲痛难受。、“海浪于堤岸的呢喃细语”这是把海浪、堤岸当作人来写的,是拟人句。“呢喃细语”的意思是:形容小声说话,抓住海风、海水 、清晨 、傍晚 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夏季烟台的海的景象,这个季节的烟台的海给人的印象是恬静 温柔、浪漫 。

《记金华的双龙洞》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叶圣陶 。课文按照 游览 的顺序依次写了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情况。此外,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它的路线是泉水从那个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课文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明艳的景色,欢唱的溪流,外洞的大(宽敞),内外

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作者抓住内洞的黑、奇 、大三个方面,其中着力描写了内洞景物的“奇”,一是“形奇”,表现为形状变化多端的石钟乳和石笋;二是“色奇”,表现为颜色各异,三是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从“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体会到石钟乳和石笋是非常值得观赏的,原因是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又各异。

写四个描写大海的四字词: 汹涌澎湃 大浪滔天 滔滔不绝 波涛汹涌 无边无际 奔腾不息

习作1 练习1

1、拟人的修辞方法注意点: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2、冬天成语书上的加补充: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岁暮天寒 天寒地冻 3、“雪上加霜”的比喻义造句:灾区阴雨绵绵,再加上余震不断,真是雪上加霜!

第二单元 正义必胜

5、卢沟桥烽火

1、在《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中分别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2011年是纪念 抗日 战争65周年。《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恺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2、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九一八变事变”:1931年9月18日。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 。” 这句话揭露了“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2、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郊,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向驻

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官兵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打败了有着险恶用心、卑课外的:四面楚歌 出奇制胜 冲锋陷阵 出其不意 势如破竹 百战百胜 枪林弹雨 千军万马

5、严词拒绝,开枪还击 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哭爹喊娘,狼狈而逃”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在威武不屈的正义之师面前,侵略者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

6、“顷刻间”意思相近的:刹那间 一瞬间 眨眼间 一眨眼 一刹那 一霎那 霎那间7、仿写词语:狼狈而逃、鸦雀无声、蛇鼠一窝、狼狈为奸、鸡犬不宁

万籁俱寂:寂,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形容什么声音都没有。 同仇敌忾:忾,愤恨。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出乎意外,来不及防备。 震耳欲聋:欲,快要。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众寡悬殊:众,多。寡,少。

同样写行军,“偷偷地”和“摸”写出了日军的险恶用心记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唾弃的感情色彩。“悄悄地”、“进发”写出了中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同样写战斗失利,“众寡悬殊”、“暂时退守”是我写在众寡悬殊的不利条件下做出的选择,“人头落地”、“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写出了敌人在威武不屈的正义面前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

5、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从人物的 动作 、 语言 、 神态 、 心理活动 的描写去了解人物。

6、“娇声”的意思是 甜美可爱的声音,杰奎琳“娇声”对司令官说话是 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求时才不会遭拒绝。从杰奎琳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什么?机智 勇敢,临危不惧。

7、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不能去掉。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似乎感到恶狼般的眼睛:写出了紧张氛围,反映了伯诺德夫人紧张的心理。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1、至仁至义的聂将军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被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记叙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他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的深厚友谊。聂将军名_聂荣臻。

3、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 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具有慈善心肠和宽大襟怀。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聂将军无微不至地照料两个日本孤女,为缔结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4、课文是按发展顺序依次写了 救出孤女 、 照料孤女、 送归孤女、 孤女谢恩 这些

慈祥 慈爱 和善 和蔼 惊谎 惊恐 拘谨 拘束

10、如果你是四十年后来看望聂将军的美穗子,你最想对聂将军说: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我对中国人民的救命之恩永世不忘,我要用实际行动来为促进中日之间的友谊作出贡

雪上加霜造句篇二
《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我会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 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法学法】 指导点拨 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导入: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多么地惊心动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它给人类带来多少灾难!但是面对这样的灾难,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要我们来学习17、《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4)遇到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2.学生自由读文,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初读感受和不懂的问题。 三、检察反馈,初入情境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汇报: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我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出示本课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虚、砾、颤”等字形。 (3)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3.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受感动的理由。 (3)练读感受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以“小组练读、分角色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读懂了课文,而且同学们能在读中体会人物

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浓厚的父子之情。

四、课堂检测

(一)、读拼音写汉字。 hùn luàn fâi xū ( ) ( wǎ lì chàn dǒu ( ) ( 五、课后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摘抄课文中感人的句子。

xī) ( zá ( rì )kāi ) bào zhà( ān dùn (

) )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交流汇报. 1、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

3、用“忐忑不安、雪上加霜”造句。

(3)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

(1)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3)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我想我一

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 三、联系实际,赞“母爱” 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 2.独自准备。 3.交流共享。

四、拓展延伸,谢“母爱”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 )。

雪上加霜造句篇三
《练习1》

雪上加霜造句篇四
《语文园地6.1》

《语文园地六——词语盘点》学案(P109)

实验班级: 科目:语文 执笔人:杜燕奕 累计课时:总第0 课时 姓 名: 备课时间:2011.9.26 授课时间: 备课组长签字: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所学的词语,会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

2、能够默写重点词语。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以自己的方式复习记忆“词语盘点”中出现的词语。

2、自由朗读这些词语,并将自己认为难写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地震 混乱 安顿 昔日 废墟 坚定 挖掘 绝望 爆炸 叹息 悲痛 颤抖 拥抱 糟糕 确实 自豪 誊写 敬仰 奇妙 出版 戏剧 严厉 灵感 创作 源泉 警告 提醒 歧途 谨慎 把握 极端 断言 疲惫 忙碌 腼腆 触摸 残忍 虚弱 指教 滚荡 后悔 艰涩 拖沓 磨练 埋怨 冷漠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大吃一惊 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来日方长 忐忑不安 聊胜于无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满怀信心 一如既往

二、课堂展示。

听写本单元的重点词语。

三、小组交流。

补充词语,并选择两个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失 落 耳欲聋 大吃一 不休 雪上加霜 来日 欢声 不安 胜于无 破烂不 满怀 一如 往 地 废 挖 抖 糕 自 写 仰 泉

触 疲 残 虚

四、课堂检测

1、形近字组词。

隐( ) 榴( ) 棒( ) 扑( ) 爆( ) 继( ) 稳( ) 留( ) 捧( ) 补( ) 瀑( ) 断( )

2、选词填空。

猛烈 激烈 强烈

1)经过7天7夜的( )战斗,一批又一批的战士突围出来。

2)( )的北风刮得小树东倒西歪。

3)( )的西伯里亚寒流南下,造成江淮地区的气温下降。

4)科学家对他从事的研究工作有( )的责任感。

5)班委会对元旦活动的内容、形式,展开了( )的讨论。

6)( )的炮火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

连续 陆续 继续

1)我军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

2)做作业时,妈妈要我去倒垃圾。我倒完垃圾,又( )做作业。

3)解放军( )打退了敌人五次进攻。

4)人民代表( )走进大会堂。

5)虽然我的作文得了奖,但还要( )努力。

6)大风已( )刮了三天了。

3、在下列句子错字下面画上横线,把正确的字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克苦。 ( )

2)这铅笔和纸可太真贵了,弟弟上课的时候才用。 ( )

3)小庙前的空地上,消烟滚滚,弹片粉飞。 ( )( )

4、查字典:

“迅”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再查( )画。

“炸”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 ),该字的第四笔是( )

雪上加霜造句篇五
《六年级语文左娟》

灌云县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满分为100分,比赛时间为9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即将结束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相信有六年的努力作基础,凭着你的聪明和细心,你一定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妙笔生花。(规范书写)(5分)

这样的任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累与运用。(13分) 1、看拼音写词语。(7分)

kāng kǎi wēi xiã dī lián biàn biã ( ) ( ) ( ) ( ) wâi( )藉 ( )为壮观 无所( )惧 líng 丘( ) 盛气( )人 草木( )落 2、词语练习。(6分)

(1、用“严”字组词填入句中的括号里,不重复使用。(3分)

他瞪着眼睛,( )地对我说:“干好工作,要有( )的要求,( )的组织,( )的态度,( )的纪律,看你能不能经受这( )的考验。”

(2.给“假”换个偏旁,组成另外的字,再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3分)①广玉兰那_______花朵常常引得我驻足观赏。 ②双龙洞里的石钟乳千姿百态,让我__________。 ③夜晚的星空可真美,让人产生了无限的__________。 三、句子练习。(13分)

1、照样子,写写看,看谁把句子写得生动。(2分) 例: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 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进窗口,小闹钟不停地响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句子理解词语并造句。(3分)

赵静的脚伤还没有好,队长冯兰又受伤了,这对学校女排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呀!

句中“雪”指的是 ,“霜”指的是 ,“雪上加霜”的

近义词是 。请用“雪上加霜”写一句话: 3、唐僧无奈地对悟空说:“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到,尽量避免不发生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又过了好几年,鲁滨逊在孤岛附近发现了一艘英国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17分)

1、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_____________地说:“水奔流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___________。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_______________。„„由此看来,水真是真君子啊!”(《孔子游春》)请你写出三个表现“真君子”美好品德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相传弟子三千。我知道的有__________ 、__________等。(5分)

2、诗言志,诗可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这样写道: , ;于谦在《石灰吟》中这样表白: , 。像这样“借物言志”的古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在______________里,在_________________里,在_________________里,看不出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只有不断学习,吸收新鲜的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这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受益”,告诉我们人要谦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过错。(3分)

5、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有被日本人称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聂荣臻将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有___________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个个都令我敬佩。我们还在作者的带领下神游了浙江金华的__________,欣赏了_____________的三亚落日„„收获真的不小啊!(3分) 五、阅读与理解(27分)

(一)节选自《孔子游春》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毫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2分)

2、孔子讲到水的德行,我会自然想到一句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点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借水喻人,发人深思,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孔子的确是一位______________的老师啊!(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1分) 5、你是不是想到了孔子的一些名言?请填一填吧。(2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孩子无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

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 )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 )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 )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分) 2、想想下面加线的两个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2分)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

3、“危在旦夕”形容 。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2分) 4、理解短文,回答问题。(1+1+1+2=5分)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 。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 。 (3)“另一场悲剧”指的是 。

(4)“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

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 。

5、再读短文,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4分)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 ;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 ; 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 ;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就成了孤儿,那么我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 。 六、习作。(25分)

和_____________ 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

(1)聊天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市长、教育局长、环保局长、校长、老师、传达室大伯等,也可以是太阳、月亮、春风、小草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外星人„„

(2)文章要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把题目补充完整,体裁不限。

雪上加霜造句篇六
《苏教版六下第一单元资料》

1 长江之歌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资料链接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2.背诵有关“长江”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

3.背诵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①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②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 三亚落日

教材分析:

《三亚落日》一文用细腻的笔触铺陈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蓝蓝的天,蓝蓝的大海,几只洁白的海鸥,银光闪闪的沙滩,椰树婆娑的倩影,一切让人心醉神迷,久久不愿醒来。以此为背景,此时的主角落日上台了,上演了精彩绝伦的独幕剧,如一位顽皮的孩童,又如一只大红灯笼,又像一位训练有素、身手不凡

的跳水运动员,美丽至极,荡气回肠。整篇文章行文优美,想象丰富,文质兼美,读上去琅琅上口,让人情不自禁地漫步于绵延不绝的画卷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1.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xùn sâ zhàn lán yáng yì sāo jiǎo bǎn

( ) ( ) ( ) ( ) dān tïng mãi guī shōu liǎn yì zhǎn dēng

( ) ( ) ( ) ( )

2.划出不正确的拼音。

树冠(guān guàn) 似乎(shì sì) 玫瑰(gui guī) 涨(zhàng zhǎng)溢 玉屑(xiâ xiāo xuâ)银末 悄(qiāo qiǎo)然无声 兴(xīng xìng)许

3.填写成词,并解释所填的字

毫无倦( ) ( )然无声

硕大无( ) 美妙绝( )

4.按要求写词语

醉醺醺(ABB式) 潇潇洒洒(AABB式) 金黄(表示颜色的词) 写出与“赤朱丹彤”结构相同的词语

5.三亚概貌:三亚市在中国海南省(海南岛)最南端,古称崖州。全市面积1919.6平方公里,境内海岸线209.1公里,有19个港湾。三亚市气候独特,地处低纬度,受海洋气候的影响较大,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5.4摄氏度。这里四季如夏,三冬不见霜雪,四季鲜花常开,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3 烟台的海

教材分析:

《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对烟台的海和烟台人的赞颂之情,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情感。

1.小资料: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烟台的名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倭寇侵犯,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烟台属温带季风气候,是中国少数几个北面临海的城市(其他有海口\台湾基隆,还有烟台下属的蓬莱),它依山傍海,全年平均气温12℃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

2.看拼音写词语:

xī xì rú chī rú zuì chïng shān jùn lǐng

( ) ( ) ( )

qīng yíng qián fù hîu jì wâi wãi zhuàng guān

( ) ( ) ( )

3.组词。

湛( ) 堪( ) 峻( ) 俊( )蔚( ) 斟( ) 勘( ) 竣( ) 骏( )慰( )

4.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前( )后继: ( )而不舍: ( )山峻岭: 如( )如醉:

5.《烟台的海》是按照___ _、____ 、_____ 、____ 的顺序来介绍的。

6.积累气势大的成语。

气贯长虹 排山倒海 气势磅礴 气壮山河 气吞山河

7.佳句欣赏:

屹立在岸边的沙滩上,向远处望去,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海水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是水还是天。正所谓: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远处的海水,在娇艳的阳光照耀下,像片片鱼鳞铺在水面,又像顽皮的小孩不断向岸边跳跃。

看着大海,我们的心胸似乎也变得开阔了。在这种境界里,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海水涨潮了,海水中的波浪一个连着一个向岸边涌来。有的升上来,像一座座滚滚动的小山;有的撞了海边的礁石上,溅起好几米高的浪花,发出“哗......哗......”的美妙声音!

4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系(jì xì)绳子 稍(shāo sāo)微 蜿(wān wǎn)蜒

漆(qī xī)黑 上源(yuán yán) 盘曲(qū qǚ)而上

浙(zhâ zâ )江 仿佛(fú fï ) 呈(chãng cãng)粉红色

2.根据音节写出相应的汉字

juān ( )款 ( )秀 ( )( )细流 杜( ) yù 犹( ) 沐( ) 葱( ) 驾( ) ( )寒 jù ( )集 ( )绝 火( ) ( )场 ( )离

tïng 梧( ) 志( )道合 ( )墙铁壁 ( )仁

3.填字成词,并解释所填的字。

( )浓( )淡 变化多( )

4.带着问题来读书

(1)从题目上来看,这是一篇_____(A记事文章 B游记)

(2)作者按_______顺序描写的同时,还多次写道_______,两条线索清晰地交织在一起。(A游览 水 B事情发展 水)

(3)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告诉我们修改文章是要_______________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

5.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关县人。他从“五四”时期开始创作,作品很多,著名的短篇小说有《隔膜》、《城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1957年,他60多岁时,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和冰壶洞,写了《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篇游记。本文是从这篇游记中节选的,节选时略有删改。原文现收在叶圣陶的散文集《小记十篇》里。

石钟乳、石笋都是由石灰质聚积而成的。岩洞中的石灰质溶解在水中,水从石洞顶上滴落下来,水中的石灰质就一点一滴地聚积起来,从洞顶逐渐形成冰锥状物体,这就叫石钟乳,也叫钟乳石(样子类似北方冬季屋檐下的冰柱)。洞顶的

雪上加霜造句篇七
《月考试题》

-

-

-

-

-

号-

-

试--

考-

-

-

-

-

-

-

- -

-

-

-

-

-

名-

姓-

-

-

-

-

-

- -

-

-

-

-

-

级-

班-

-

-

-

-

-

-

-

-

-

-

-

-

- -

校-

-

学--

-

--

-

-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语文三月份月度检测试卷2008.3.20 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字0.5分,计8分) shōu liǎn wú gū hé ǎi yān hóu kǒnɡ xì ( ) ( ) ( )( ) ( ) wèi( )藉 ( )为壮观 无所( )惧 líng 丘( ) 盛气( )人 草木( )落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每空0.5分,计3分) 歼(qiān jiān)灭 不屑(xiè xuè)一顾 悄(qiāo qiǎo)然无声 友谊(yí yì) 张牙舞爪(zhuǎ zhǎo) 猝(cù cuì)不及防 三、词语练习。(4+3+3=10分) 1、用四个成语分别替代下面四个“很多”(4分) 超市里商品的式样很多( ) 花的品种很多( ) 公园里游人很多( ) 游乐场游乐项目很多( ) 2、用“严”字组词填入句中的括号里,不重复使用。(3分) 他瞪着眼睛,( )地对我说:“干好工作,要有( )的要求,( )的组织,( )的态度,( )的纪律,看你能不能经受这( )的考验。” 三、句子练习。(10分) 1、照样子,写写看,看谁把句子写得生动。(1分) 例: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 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进窗口,小闹钟不停地响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句子理解词语并造句。(3分) 赵静的脚伤还没有好,队长冯兰又受伤了,这对学校女排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呀! 句中“雪”指的是 ,“霜”指的是 ,“雪上加霜”的近义词是 。请用“雪上加霜”写一句话: 3、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1分) 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

4、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2分)

长江: 庐山瀑布:

5、续写句子。(2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树,就请你撒下一片绿荫;如果你是 ,就请你 ;如果你是 ,就请你 。

四、综合改错。(4分)

下面是小磊同学读了《三打白骨精》之后写给孙悟空的短信,其中有八处毛病,请你帮他改一改,用上修改符号。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2+4=11分)

1、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 。它 红扑扑的脸蛋, ,潇潇洒洒地 ,在大海上 。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 , ,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三亚落日的 。

2、诗言志,诗可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这样写道: , ;于谦在《石灰吟》中这样表白: , 。

3、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 的聂荣臻元帅, 的伯诺德夫人一家, 的孙悟空, 的唐僧(用四字词语填空)„„请选择其中一位,把你最想说的话告诉他(她):

六、阅读理解。(9+17=26分)

(一)《烟台的海》节选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欣赏 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 壮观)的风景线。

1、用“\”划去不确切地词语。(1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1分)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米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竟”你读出了作者的___________之情。(2分)

4、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海宛如________________ 。 (2分)

5、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涌浪3分)

(二)孩子无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 )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 )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 )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分)

2、想想下面加线的两个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2分)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3、“危在旦夕”形容 。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 、 。(2分)

4、理解短文,回答问题。(1+1+1+2=5分)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 。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 。

(3)“另一场悲剧”指的是 。

(4)“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

5、再读短文,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4分)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 ;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 ; 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 ;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就成了孤儿,那么我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 。

七、习作。(30分)

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里话,看完之后你肯定会想到与这些心里话有关的人或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你想到的事、人写成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中一律不能用真名。

1、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实际行动超越别人。

2、沙堆是一粒一粒积成的,学问是一点一点积累的。

3、拥有父母的关心,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

4、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雪上加霜造句篇八
《练习三》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夷所思 见( )思齐 毫无( )态 变化多( )

震耳( )聋 望而( )步 不( )设想 ( )名思义

二、根据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组词。(4分)

蓬( ) 渲( )喉( )蜿( )

篷( ) 喧( )候( )宛( )

2.划去错误项。严(竣 峻) 锄头(tóu tou )

3.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成语两个: 、

4.凋谢”的近义词( ) “锲而不舍”的反义词( )

5.出自《西游记》故事的歇后语或成语一个:

三、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

关于清明的诗句我知道: 关于中秋的诗句我知道:

2. 《三国》中哪个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用一句话写出他的特点。

3. 孔子堪称一代圣人,万世师表,

关于水,他有名言: 关于学习,他有名言: 关于待人接物,他有名言:

4. 有个商家在店铺门口打出广告“默默无蚊”,你认为他推销的产品可能

是 ,他是篡改了成语 ,本广告传达的产品特点

是 。

5.写出“好”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心情好( ) 态度好( ) 天气好( )身体好( )

6.请写出以“笑”字结尾的四字词语。(4分)

___________笑 ____________笑 _____________笑 _____________笑

7.按要求写词语。

能与和谐搭配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美壮丽山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成语猜人物。

大( )神通 火眼金( ) 明察秋( ) 腾云( )雾

A.看到成语,你想到了谁?_____________

B.你能再写四个与他相关的成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快乐是件奇怪的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得到的也越多。(把句

子补充完整。)

(2)唐僧无奈地对悟空说:“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改为不用引

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

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到,尽量避免不发生错误。

(4)改为反问句。

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你好厉害呀”开头,分别写一个含有表扬和批评意思的句子。

你好厉害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好厉害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练习。

1.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

2.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但“结束”又意味着新的“开始”,请你以“毕

业是一个新的起点”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如饥似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句子理解词语并造句。

赵静的脚伤还没有好,队长冯兰又受伤了,这对学校女排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呀! 句中“雪”指的是 ,“霜”指的是 ,“雪上加霜”的近义词

是 。请用“雪上加霜”写一句话: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并完成练习。 毕业是一个新的起点, 银装素( ) 玉( )银末 ( )然无声 万籁( )寂

风刀霜( ) 前( )后继 ( )而不舍 ( )天飞舞

形容北国风光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周围的环境很静,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词。夏日的海边,踩着________________样的沙子,浪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扑向岸滩。

六.用“严”字组成词语,分别用到下面的句子中。

干工作,要有( )的要求,( )的组织,( )的态度,( )的纪律。

雪上加霜造句篇九
《模拟试卷18》

模拟试卷18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shōu liǎn chú fáng hé ǎi yān hóu shòu xuē

( )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_____”。(3分)

歼(qiān jiān)灭 不屑(xiè xuè)一顾 悄(qiāo qiǎo)然无声

友谊(yí yì) 张牙舞爪(zhuǎ zhǎo) 猝(cù cuì)不及防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并完成练习。(12分)

银装素( ) 玉( )银末 ( )然无声 万籁( )寂

风刀霜( ) 前( )后继 ( )而不舍 ( )天飞舞

形容北国风光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周围的环境很静,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夏日的海边,踩着________________样的沙子,浪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扑向岸滩。

四、句子练习。(12分)

1.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1分)

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

2.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但“结束”又意味着新的“开始”,请你以“毕

业是一个新的起点”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如饥似渴”。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句子理解词语并造句。(4分)

赵静的脚伤还没有好,队长冯兰又受伤了,这对学校女排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呀! 句中“雪”指的是 ,“霜”指的是 ,“雪上加霜”的近义词

是 。请用“雪上加霜”写一句话:

4.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连贯的排比句。(3分)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六十诞辰。六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

流;六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六十年像一幅

画,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5.小莉想利用暑假读些课外书籍,充实一下自己,请你向她推荐一本书,并说说毕业是一个新的起点,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2分)

五、综合改错。(6分)

开学已来,开展了以诚信教育为主提的系列活动。大家阅读了“诚信从我做起”一书,参加了演讲、唱歌、画画等活动……这些活动虽然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而且增加了我们的能力。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 。它 红扑扑的脸蛋, ,潇潇洒洒地 ,在大海上 。

2.诗言志,诗可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这样写道: , ;于谦在《石灰吟》中这样表白: , 。

3.在本册教材中,我们认识了 的聂荣臻元帅, 的伯诺德夫人一家, 的孙悟空, 的唐僧, 的扫路人, 的孔子(用四字词语填空)„„

七、阅读理解。(24分)

(一)成语故事(8分)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在周瑜死后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 其实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所以是个绣花枕头。鲁肃见了他,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跟他谈起军事问题来,独具慧眼,鲁肃很惊异,便笑着跟他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计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

1.该故事出自于名著《 》。文中提到的“关羽”,他的另外两兄弟是 、 ,“三兄弟”的形成,出自 的典故。(4分)

2.把文中划线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分)

3.“不务正业”的意思是: ;“绣花枕头”的意思是: 。(2分)

4.用“独具慧眼”写一句话: 。(1分) 请选择其中一位,把你最想说的话告诉他(她):

(二)孩子无罪(16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 )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 )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 )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分)

2.想想下面加线的两个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2分)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

3.“危在旦夕”形容 。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 、 、 。(2分)

4.理解短文,回答问题。(1+1+1+2=5分)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 。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 。

(3)“另一场悲剧”指的是 。

(4)“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

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

5.再读短文,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4分)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 ;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 ; 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 ; 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就成了孤儿,那么我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 。

八、习作。(30分)

根据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做到想象合理,内容具体生动,书写工整,500子左右。

开头:

以往,爸爸每天早晨像一只“标准钟”,总是五点出去锻炼、买菜、买早点,六点回家。可是最近“标准钟”失灵了,他总要到六点半以后才回家,弄得一家人吃早饭的时间很紧张。一天,我忍不住问爸爸:“你为什么回家晚了呢?”爸爸不肯讲,只是笑眯眯地说:“这是个秘密。”

结尾:

爸爸的秘密揭开了,我从中也受到了教育。以后,我也不再贪睡了,每天早早起床,做起爸爸的“小尾巴”来。

雪上加霜造句篇十
《六年级语文第一》

六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检测

班级 姓名

一、学会用字、词、句。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guàn gài dà gài shōu liǎn wú ɡū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 ( ) ( ) ( ) ( )

pú sà qī hēi kǒnɡ xì hé ǎi wèi wéi zhuànɡ ɡuān

( ) ( ) ( ) (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玫瑰(ɡuī ɡuì) 哺育(bǔ pǔ)树冠(ɡuàn ɡuān)摇曳(yì yè) ....凌晨(lín línɡ)友谊(yì yí)侵占(zhān zhàn)歼灭(qiān jiān) ....3、看到下列景点,你能想到哪些成语呢?请写下来。(4分)

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卢沟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写看,看谁把句子写得生动。(4分)

例: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 ..小树苗不停地摇摆着,鸟儿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进窗口,小闹钟不停地响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句子理解词语并造句。(5分)

赵蕊蕊的脚伤还没有好,队长冯坤又受伤了,这对中国女排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呀!

句中“雪”指的是 ,“霜”指的是 ,“雪上加霜”

的近义词是 。请用“雪上加霜”写一句话:

二、课文解读、积累与运用。(20分)

1、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白鸥_________,

真让人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前____________了,可是还能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我又感觉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会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这段话出自____ ___

(作者)的《 》,运用了_________描写。

3、“”表明了李清照的人生观,

是她在国家危亡之际发出的慨叹,也是对南宋统治者强烈的讽刺和谴责。

你还知道“ , ”也是表明诗人

的人生态度的。

4、卢沟桥事变又称的序幕。

三、读透短文,你一定能完成下面的作业。(26)

(一)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fù、pù)后继、锲而不舍地

扑向堤(tī、dī)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搬、掀、扔)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

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

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和读音。(1.5分)

2、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拟人句 2分)

31分)

4、读读这段话,说说文中“千万头”说明______;“数百斤”说明______;

“十几米远”说_________。这些关健词语,让你体会出___________

_______。(2.5分)

5、这一段文字写出了烟台海的______和烟台人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__

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3分)

(二)访 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

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

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

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

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

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

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闯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

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

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是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

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

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

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

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1分)

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1+2

分)

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既

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B.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

惜。

C.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答:选项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让我不由想起 的《寻隐者不遇》这首

诗: , 。 , 。(5分)

7.划出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人生哲理的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20分)写一段描绘春雨的文字。要求:

1、抓住特征,多角度多侧面描写。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200字左右。

卷面分:5分

相关热词搜索:用雪上加霜造句 美如冠玉 才貌双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雪上加霜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雪上加霜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7299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