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

2015-12-26 07:58:3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篇一《苏教七下语期末理解默写复习(含答案)》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供大家学习参考。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篇一
《苏教七下语期末理解默写复习(含答案)》

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复习(含答案)

一、理解默写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 , 。 表现作者内心感受( 主旨句)是:

官俯对贫困农民残酷剥削的诗句是: , 。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的诗句是 , , , 。直接提示赋税繁重使农民困苦不堪、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 , 。

3.“,。”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4、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如: 。

6、《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 , ”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了被喻为“千古壮观”的塞外奇特风光的句子是 , 。

8、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的语句,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1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 。

11、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表现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 ,

12、《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的诗句是: , 。写木兰去征战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表现木兰不愿作高官而但愿还乡的醇厚质朴的句子是 , , 。写出与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有关的句子是 , 。具体描绘戍守边关的情景(写军中的苦寒生活)的诗句是 , 。写出伙伴惊忙原因的句子是 , 。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是 。

13、美术兴趣小组到莲花池边写生。带队的林老师告诉同学们:画莲花,不仅要画出莲花的外形,而且要表现出植茎于泥、滋养于水的莲花“ , ”的君子本色。(周敦颐《爱莲说》)

14、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两句名言:“予独爱莲之

15、崔灏《黄鹤楼》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诗人触景生情抒发思乡情愁的诗句是: , 。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 。中抒写忧愁原因的句子是: 。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 。

16、《爱莲说》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的句子是。写莲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写莲正直美名远播的句子是,是 , 。

17、今年入春以来,SARS病毒(非典)肆无忌惮,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战争,在各条战线上特别是涌现出了一大

批敢于向病魔宣战的英雄,正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所写的:

18、《沁园春 雪》一词中化静为动描绘了北国山原的壮丽雪景的诗句是: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诗句: 。揭示主旨句子是: 。

写想像的雪后晴天美丽雪景的句子是: 。“望”有登高远眺之意,它在本词中统领的内容是 。赞扬当代英雄的句子是 。

19、《归园田居》点明劳动地点及庄稼生长情况的语句是。表明诗人勤劳的语句是 , 。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而不悔,与世无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的句子是: , 。虽然田里长草,夕露沾衣但是作者还生活在愉快之中,是因为 , 。

20、阎伯理的《黄鹤楼》用“坐窥井邑,俯拍云烟”写登楼远眺城乡景色,崔颢的《黄鹤楼》也写了登楼远眺的美景,这两句是: , 。

2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成为传世绝唱,不但艺术地再现了诗人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观点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中华文化对曲折美的追求的诗句是 , 。表达诗人追求清净隐逸思想的诗句是: , 。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 。

22、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一词中,既表现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开放的形象,又写梅花特征的句子是 , 。最能体现“梅”高尚品格的句子是 , 。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的诗句是: , 。写梅花虽俏丽但不想争占春光,只想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的句子是: , 。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的生长环境的句子是 , 。写梅花所处的环境之艰难,但它仍然开放的句子是: , 。表现诗人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 。

23辛弃疾《破阵子》中表现作者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描写阅兵场景壮观而激烈,表现将士们身先矫健,英勇杀敌的句子是: , 。表达词人辛弃疾叹岁月不在,人已老矣的复杂心理的点睛之笔是 。作者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点名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24、《登岳阳楼》中“ , ”两句,气势恢弘,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诗人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的两句是 , 。看到国家因战乱未平,多灾多难,诗人不禁老泪纵横的诗句是 , 。

25、《蝉》中歌颂品格高尚者的诗句是(借蝉抒怀的句子是): , 。

26、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佩和爱戴,他的功绩冠盖古今。我们用虞世南《蝉》一诗中的 , 两句诗来称赞他。

27、《孤雁》一诗中 “ , ”两句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爱憎之情的句子是 , 。

28《鹧鸪》中描写鹧鸪习性和形貌特征的诗句是首联 , 。颈两句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

29、《采莲曲》中人花相映,采莲少女衣脸和荷叶、荷花相映的诗句是 , 。描写联 , 则表现了游子、佳人的羁旅之思、相思之苦。尾联 ,

采莲少女的诗句是 , 。“人面桃花相映红”和王昌龄《采莲曲》中的两句诗含义相同,这两句诗是 , 。

30、《莲叶》中直接描写莲叶色彩和形象的诗句是: 。荷花荷叶得以差差绿、柄柄香是因为: , 。

31、《赠荷花》 , 。两句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既是写花,又是写人,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的两句诗是: , 。写荷花花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的诗句是:: , !

32、 世事难料,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苏轼如是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用《赠荷花》中的两句诗说: , 。

33、秋瑾女士曾发出“秋风秋雨愁杀人”的感叹。李商隐的“ ”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34、《白莲》一诗中写出白莲淡雅高洁,独具个性和气质的诗句是: , 。抒写白莲内心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的诗句是 , 。

35、《莲》中,表达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 。把莲子的风味香气写得那么传神,使全诗充满回归自然的乡野气息的诗句是: 。

36、马致远曲中咏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崔颢名诗《黄鹤楼》中云:“ , 。”与其意境相仿。

37、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 , ”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 , ”的美好祝愿。

38、《黄鹤楼》中,交代黄鹤楼地理位置的句子是: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黄鹤楼命名由来的句子是:《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是: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为了说明黄鹤楼这一外观特征,具体描写其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子是: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生动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情态的句子是: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39、《于园》一文中从堂前到后厅再到卧房槛外的空间方位顺序,说明了于园“三奇”的特点,这“三奇”分别是实奇,空奇,幽阴深邃奇。体现了圆子主人地位不同寻常的句子是非显者刺,侧门钥不得出。写四周景色及感受的句子是:四周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40、《黔之驴》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41、名言警句积累,在下面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内容,各写一句名言警句;你可以全做,以正确的两句计入成绩

(1)珍惜时间:

(2)勤奋学习:

(3)珍视友谊:

(4)热爱学习:

(5)人生志向:

文 言 文 阅 读

一、《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

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

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

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

《赵普》选自《 》,这是一部 体宋代史,本文讲述的是他担任__________(官职)时的两个小故事:一是 ;一是 文章在刻画人物时,主要描写了他的________和_______,集中表现了赵普 的性格。

1、 解释加点词

2、解释下列文言词语的古今不同含义。

⑴家人发箧视之 发:古义:

⑶普颜色不变 颜色:古义: 今义: 今义: 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学术:古义: 今义: (4)处决如流 古义: 今义: ..

(5)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古义: 今义: ..

(6)普明日复奏其人 古义: 今义: ..

3、一词多义 :

及为相( )普又以其人奏( )读之竟日( )

奏荐某人为某官( )以天下事为己任 ( )家人发箧视之( )

4、翻译全文。

5、理解(1)本文主要写了关于赵普的两件事,表现了怎样的中心?

(2)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赵普读书非常勤奋?摘录此句并翻译。你能说出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吗?

(3)语段结尾处所言“太祖乃悟”,设想一下太祖悟到了什么?

(4)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

(5)读书给赵普带来了什么好处:

(6)写出《论语》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则,并说说理由。

(7)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喜欢他么?为什么?

(8)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

(9)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

(10)我们可以从赵普身上学到什么? 为以天下事为己任( ) 以太祖常劝以读书 ( )之跪而拾之以归( )

(11)文中有个词语已成为成语,你能找出来并解释吗?

(12)“阖”字有何作用?

(13)赵普奏荐人才结果怎样?为什么太祖“卒用其人”?

6、总体把握:

(1)课文写了 、 两件事,围绕一个 中心来构思。

(2)假如把赵普放到当今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为什么?

(3)人们在评论英雄的功过得失时,我们常常发现这些英雄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同学们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

(4)读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

(5)赵普相传有“ ”的传说,对此,结合课文与史实,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赵普其人?

(6) 赵普既薨,后人为他立一墓碑,请你写一段碑文,以颂扬其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不超过30字)。 (7)赵普读的是什么书?“读书”与“临政”有什么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第二段文字的首句与下文是什么样的关系,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叙述赵普这则故事,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突出了他什么样的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答:。

二、《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1. 本文选自《 》,作者是我国___________时地方哲学家____________。说,一种文体,通常 。

2、解释加点词

3、翻译全文

4、理解

(1)作者把“莲”喻君子,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呢?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篇二
《写生动的句子》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篇三
《2016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精练21-40》

1.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中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各省市纷纷确定“科技兴省”、“科技兴市”的战略,可见,党和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_________的地位。 ②人们走进展览厅,纷纷涌向一幅名为《父亲》的油画,画展一结束,这部_________的珍品,立即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③梅派艺术博大精深,在京剧艺术发展过程中,它的作用是_________的。

④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_________。

A.不同凡响 举足轻重 不可估量 出类拔萃 B.举足轻重 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不可估量 C.不可估量 举足轻重 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D.举足轻重 出类拔萃 不可估量 不同凡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结果,给予这个群体关怀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B.欧洲环境和卫生组织绿色真相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工作场合吸烟将导致不吸烟同事患肺癌的危险性增长12%至19%。 C.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又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 D.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3.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标志着远古高度文明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当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①农耕时代是手工时代,工业文明是机器时代 ②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③机器的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在转型的过程中抛弃手工在所不惜

④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⑤从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

(1)内容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简要概括了山间四时之景,其中描写春、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的一次文明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A.①⑥③⑤④② B.③②⑤⑥①④ C.④⑤②⑥①③ D.④⑥①②③⑤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____ ________________,“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5.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画面的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6 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或许真如江志国所称,并非自行车的单价直抵1万元。但作为官员,不应也无权就此直斥质疑者的行为是哗众取宠,并带有情绪化地____。 ②在一般人看来,5名官员,就仅收受了价值为4187元的“节礼”5只羊,而平均算来,一只羊就值837元,这是小事一桩,____,但是,他们还是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

③有网友说“你再优秀也会有人对你____,你再不堪也会有人对你青睐有加”,所以不妨拨开世间纷纭,做好自己。

A.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嗤之以鼻 B.嗤之以鼻 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C.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 D.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闻专业科班出身的张雄毅,视宣传工作为本分。他和同事们常进学校、社区、企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

B.愚人节到来,在这天可以互开玩笑、互相愚弄以换得娱乐。但是今年,记者走访发现,无论学生和长辈,都对愚人节不那么“感冒”。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的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生产的建议。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斯﹒芒罗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还比较陌生,但其实她早已蜚声国际,被誉为“短篇小说女王”。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钱钟书先生面对崇拜他的粉丝,幽默地说:“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一定要见到那只母鸡?” ①贵在欣赏 ②人与人相交 ③整天泡在一起的交往 ④虽然有称兄道弟的亲近 ⑤甚至功利的需求

⑥热闹的背后却是浮浅的情谊

A.②①④⑤⑥③ B.③④⑥⑤②①

C.②①⑥⑤③④ D.③④⑤②⑥①

4.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6分)

植物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每个植物都具有全能性,整个植物体就是个松散的联合体,不像动物那样 。所以,即使植物失去了大多数组织后, ,所谓“枯木逢春”就是这个道理。理论上,只要有一个植物细胞存活, ,但这对环境条件要求非常高,必须让这个细胞在试管里慢慢分裂,直到可以分化出根茎叶。 5.请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5分)

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谷歌、苹果和亚马逊凭借其在移动终端和应用分发平台的优势,开始在数字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内,教育APP市场也异常火爆。学习宝、爱考拉、梯子网、学霸君等教育APP纷纷上线,一时间硝烟四起,群雄逐鹿。其中学习宝异军突起,学习宝iOS新版发布后,迅速跻身App Store教育榜第三名。不少用户使用后纷纷表示,新版拍照、搜题、解题速度特别快,识别率超高,体验特别流畅。最新数据显示,学习宝上线截至到11月累积用户700多万,受到学生用户的一致热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清脆、婉转、凝重、流畅、热烈、紧张都极为形象,包括写乐曲的终止的句子也

极为精彩,这一句是:“ ,

月累,持之以恒,其中用雕刻作比来正面说明坚持 。”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1.填入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市长对那件古董玉器的历史______,深刻了解它的意义,于是命令他们不惜代价,将原物完好无损地找回来。 ②凭着20年的刑侦经验,老杨对这起案件_____,认定这是嫁祸他人的凶杀案。

③马警官在办案中十分细心,能够____,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他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A.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B.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C.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 了如指掌 D.了如指掌 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了3天,石家庄市民对“禁炮”规定遵守的如何?记者走访多个省会小区,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对于“禁炮”规定已经有所了解。

B如今,各种打车软件风生水起,其实,早在熊超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就萌生了以打车软件为产品创业。然而,仅仅3个月时间,他就败下阵来。

C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当普通学生对着成绩单愁眉不展时,总有一两个不识趣的学霸神情凝重地说“我最大的苦恼就是不知道该报清华还是报北大”,于是招致白眼无数。

D整个8月份,南京人比平时少吸了3764吨PM10和1750吨的PM2.5,下降比例达到44%和36%。青奥会的实践证明,对空气污染提前预测,提前采取应急措施,的确会对空气恶化起到缓解作用。

3.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高收入伴随着高风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异于痴人说梦。可以说,一个人爱不爱冒险,敢不敢冒险,与他的收入息息相关。

①靠每个月拿固定工资变成世界前500强的富豪 ②比如抓住机遇进行风险投资 ③在股市和房市中大赚一笔等 ④那些站在食物链顶层的能人 ⑤大多都有着“险中取胜”的经历, ⑥若想要只依靠天天卖煎饼卖成亿万富翁 A.④①⑤⑥②③ B.④⑥⑤②③① C.①⑥⑤②③④ D.④⑤②③⑥①

4.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

《史记·补三皇本纪》亦载:“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我们可以理解为距今约5000年前,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古之姜水,据《水经·渭水注》所载是在姜氏城南,即今岐山县周原一带。不过,据《大明一统志》:凤翔府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城南也有姜水,此姜氏城今名姜城堡,往南即益门堡,堡西有一水名今仍名清姜河。以上两说孰是孰非,不必过于拘泥。但总是在凤翔府地,即今宝鸡市区之内。可以肯定地说,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南、湖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炎帝遗迹和炎帝文化,是炎帝或其后裔迁徙的结果。

5.根据下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说明“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不超过35个字) (4分)

虽然通货膨胀已经退潮了,但通货紧缩却正向我们逼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们认识到,目前经济的最主要风险已经从通货膨胀转向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一般是指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与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所对应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的趋势性下降。通货紧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以致引起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水平的普遍下跌。当出现这种通货紧缩时,市场表现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缓,最终引起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会出现经济衰退。广义的通货紧缩除上述引起的原因之外,还包括一系列非货币因素,例如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商品和劳务的丰富,新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的加快,政府放开管制后的竞争激烈等,都是构成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的因素,由此有可能形成物价的普遍下跌。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借历史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词人自己人老心不老,志在恢复中原、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3)刘禹锡《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填入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是( ) ①挂甲寺地区民间文化 ,群众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②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 ,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 ③翻阅这些资料,一位爱国华侨的情怀 ,记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跨越60年的历史画卷。

A. 异彩纷呈 异曲同工 如在目前 B. 源远流长 各有千秋 如在目前

C. 源远流长 异曲同工 跃然纸上 D. 异彩纷呈 各有千秋 跃然纸上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这种一家独大的银行卡市场垄断经营局面,不仅削弱了人民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清算功能,而且将外资银行卡组织挡在大门之外,给民众带来许多不便。

B. 学校率先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于是,语文课有了小小新闻发布会,英语课有了单词接龙、歌曲联唱,数学课做口算竞答、思维体操。

C. 面对海量潮涌的案件、纷繁复杂的工作,金山区人民法院读书平台“悦读之旅”,培养干警高尚的精神追求,孕育博雅的生活情趣。

D.论坛主题覆盖电影发行、创作、制作、营销等各个环节,每一场交流都清晰地描摹出中国电影的时代模样,串起了中国电影的当代纪实。 3.填人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用软软的毛笔蘸着浓浓的墨,在树皮和竹麻做成的纸上写中国字,呈现出的是一种具象的视觉:比如排布的美,错落的美,缠绕的美,飞白的美,图章的美,沧桑的美,厚重的美,以及由岁月流逝

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 这就是说,对书法有深邃认识的人,不是只注重字形,更重要的是如何审视书内之精神,即由书之点线、间架、布白和章法,感悟它的神采、风韵、意境。 ①书法之美重在内涵

②然而这些绝不是书法美的全部,它只是一种表象 ③这犹如人的外表和内涵一样

④这种色彩的绝美,实在是让人难以抗拒

5.欣赏漫画《观点不同》,按要求作答 (1)任选一个人,给他写一段简短的外貌特征,最少用到一种修辞方式,不少于50字。(4分)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⑤有内涵凸显出的神采才是书法的真美

⑥以致使当代一些书法家沉溺其中,整天在装裱上下功夫

A.④⑥②①⑤③ B.①⑤③④⑥② C.①③⑤②④⑥ D.④②①⑤③⑥

4.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l5个字。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隐性就业正成为一种常态。就在最近,笔者居住的小区里来了一位保洁阿姨,依靠微信预订、微信支付,她独自完成了上门服务,而她并非供职于固定的劳务公司,每月却有稳定的客户,并能获得5000多元的劳动收入。① ?目前,② ,但类似现象却大量存在着。而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③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概括秦的纷奢是掠夺六国,但却挥霍无度、不知珍惜的语句是“ , ”?

(2)《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 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精练25 语言文字运用

1.填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是( ) ①黄宾虹自己曾慨叹“ ”,说:“我的画,三十年后,或许为人所知。”

②汪国真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主流价值取向,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以正能量,激励了一代人,是当代诗歌史上 的一部分。

③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对生态环境保护 。

A. 曲高和寡 不可或缺 千叮万嘱 B. 大音希声 不可或缺 谆谆教诲 C. 曲高和寡 可圈可点 谆谆教诲 D. 大音希声 可圈可点 千叮万嘱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大众文化消解着个体书本的深层次理解,影响着个体思想深度的追求,大学生对通俗读物的偏爱,原因正在于此。

B. 在采购校服的过程中,不管是学校还是教育部门,其实都是在为学生和家长服务,替他们的钱包把关。

C. 从2015年5月1日起,将稀土、钨、钼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按照不增加企业税负合理确定税率。

D. 让国家的政策实打实地落地,把该做好的事情真正做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影响着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儒家思想或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以民本为用,它构成伦理与政治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 。 , , 。 。弘扬传统仁德的价值体现在:弘扬爱人之积极情感,可以唤醒我们的道德良知,提升我们的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

①爱不仅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意志、行动和义务 ②为所爱的人奉献、尽义务,关心他、爱护他 ③从仁爱来说,“仁者爱人”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核心

④这奠定了中国伦理的利他主义价值导向 ⑤亲亲、仁民、爱物,以至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从而达致“民胞物与” ⑥心中有了爱,就必然为爱所驱使

A. ①⑥②⑤④③ B. ②④①⑥③④ C. ③④⑥②①⑤ D. ③④①⑥②⑤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5分)

为何流泪可以释放压力,让人身心轻松? 。 人体活动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白天活动或人体紧张时,“交感神经”活跃,于是脉搏加快、血压上升,人体集中力也随之提高;睡眠或人体放松情况下, 。当我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大、因忙碌而睡眠不足时, ,心理压力得不到宣泄,整个人自然会感到紧张不安。

5.下面是一位学者在关于网络阅读讨论中的即席发言,请用一句话提炼出他有关读书的主要观点。(不超过30个字)(4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进人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但是一个人的好素质是从哪里来的?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有了文化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为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底蕴,没有这个积累,你就很容易被网上那些信息的潮流裹着走,失去了你自己。

答: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蜀道难》中写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 。

(2)《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初次被热情招待的句子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用景物意象表现自己“修初服”的做法的诗句是 , 。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篇四
《上犹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箴.言—zhēn,B瓜瓤.

—ráng,D条条框框—kuàng。) 2、A(B妥贴—妥帖,C悍卫—捍卫,D美仑美奂—美轮美奂。)

3、B(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A、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

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C、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D、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恰当。) 4、D(A、“完善了„„效率”搭配不当;B、“不仅„„也”,递进关系前后颠倒,语序错误;C、

句子歧义,可理解为“十一个文人”或“十一个故事”。)

5、C(A本句中的引文只是说话人说的话的一部分,故句号应置于引号外。B“反过来”前后

是并列关系,且都已用了逗号,所以其前的逗号应改为分号。D引号中的句子虽含有三个疑问词“什么”,但三个句子表达的都是陈述语气,所以前两个问号应改为逗号,第三个问号应改为句号。) 6、D(“贾琏口中“应为”宝玉口中“;“他也抽出宝剑自刎而死”应为“他抽出宝剑将万根烦

恼丝一挥而尽,出家当道士去了”。) 7、D(A、只要„„就;B、“君子”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

道德典范,非君子人格;C、“智”自是一种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识;“信”乃是诚信、共识,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

8、B(A、是部分“受访者”不是“当代中国人”;C、强加因果关系;D、是可能的结果,而非

终极目标。)

9、C(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并成为“自觉” “君子人格”才会得以崇尚。) 10、C(与:赞同,赞成。)

11、B(A则:是;却。B以:介词,因为。C因:趁;通过。D之:助词,协调音节;指示代

词,这。)

12、A(③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 ⑥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13、(1)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已经形成的打算指向

的方向。(赋分点:小、今其时、愿、所向。)

(2)(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

使白骨长肉啊!”(赋分点:省略的主语、再、生、肉。)

(3)刚一回到家,就马上关起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

(赋分点:第、亟、有终日者、不测。)

14、(1)【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1分)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1分)。上阙从视觉

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

恬静、淡远的春景。(2分)

【赏析】这首词描写是的西湖胜景,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直接点明主题,是全词的

情感基调,表达出了赞美之情。上片景象写到了绿水和芳草长堤,还有动听的笙歌,显示出清

新明丽的春景特点。

(2)【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1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

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

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

多姿多彩。(1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赏析】下片的景物描写之中有静景,风平浪静,湖面如镜;也有动景层层涟漪,沙禽惊飞。动静结合,并且以动衬静,描写出了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胜景,流连于风景之情的喜悦之情。 15、(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学而不思则罔

(2)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3)料峭春风吹酒醒 回首向来萧瑟处 (4)穷岛屿之萦回 即冈峦之体势 (5)朝驰余马兮江皋 闻佳人兮召予

16、①探求真理,持之以恒;②捍卫真理,不惧强权;③坚持真理,珍惜友情;④思想超前,领先百家。(答到任意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 17、(1)运用排比手法,渲染突出了一个先知先觉者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社会环境的险恶。(2分) (2)运用对比手法,感慨了现实的悲哀:小人得志,名噪一时;大师失意,受困蒙难。(2分) 18、①语言描写,“我没有接受他的真心诚意的劝告,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不因为大家反对,就改变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我马寅初是马克思的‘马家’!”等。 ②环境描写,“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北大临湖轩,雪压冰冻封,朔风尖啸”。

③对比(衬托):思想者的三种命运的对比,康生的恶意攻击。

(任意一方面,方法1分,例子1分,列举一例即可。)(如将“语言描写”的相关内容答成“正面描写”,将“环境描写”和“对比衬托”的相关内容答成“侧面描写”亦正常给分。) 19、通过回忆马寅初因《新人口论》遭受的不平遭遇(1分),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品格(1分),百折不挠的精神(1分),以及在困境中珍惜友情的优良品质(1分),抒发了作者的崇敬之情(1分)。(答到其中四个点即可给满分。) 20、语言综合运用(15分)

注:①学生答题前一定要注意审清题干内容——“就现代社会里如何传承‘孝’文化问 题谈谈自己的观点”;②开头未用一句话亮明观点的扣3分;③未使用例证法或引证法的扣3分。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注释】 ⑴经:经,常规,原则,借指永恒不变的规律。 ⑵义:义,适宜。⑶行:行,品

行,行为。

【译文】孔子说:“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

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

子曰: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注释】 ⑴德之本:德行的根本。德,德行。本,根本、基本。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所

以说是“德之本”。⑵教之所由生:一切教化产生的根源。教,教化。由,自。

【译文】孔子对他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

许慎的《说文解字•老部》中称:“孝,善事父母者。”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故为人子女,欲行孝,应先从爱护

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在自己的品性上,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以德润身,奋发向上。勿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蒙羞,此乃孝顺第一步。 人之行孝,不能离开敬。孔子曰:「盖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养父母,没有一定的形式,但皆要出自敬爱之心。想想我们自己,从小对父母的教诲,是不是恭敬听受?小时候,父母把最好的食物,留给我吃;现在,最好的食物,记得请父母先吃了吗?家中最好的房间是否敬给父母居住?他们的衣食住行经常关心吗?父母交待的事情,可曾尽心尽力办好?父母有病时,能不能尽力侍奉,想方设法减少他们的病痛?远游在外,已经多久没有向家里问候、回去探望了呢?„„ 【题目解读】

在现代社会,讲孝要与时俱进,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成为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的推进器,成为家庭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在物质生活上关爱老人,使他们做到“老有所养”。 第二,要在精神生活上关爱老人,使其精神“老有所乐”。从精神上关爱老人是青年人践行孝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与老人多沟通,多与老人一起参加一些活动,“常回家看看”,使老人感到家庭的温馨与幸福。

第三,要在两代人的互动中,传承“孝”的文化,使尊老爱幼成为良好的家风。父母要为子女作出表率,以自己敬老的行动影响年轻一代。儿童从小就养成尊老的良好品德,懂得“感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1、作文(50分)

(一)文章的写作必须要揭示的内容:

1、从题目上看,添加的词语或短语也就是要选择的人或物,必须能代表一种类型的生活。人应该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物应该是具有与人相似或相通的某种特性。可供选择面很广。 不典型的如:“像古人一样、像自己一样、像时间一样”。

2、从内容上看, 所写的人或物的特点、特性要明确突出,而且要与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相符。 3、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必须表现正能量,也就是要有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或能体现一种积极意义的人生追求。

在以上的基础上再继续深入探讨“践行”。即怎样才能做到或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可举他人事例,也可谈对“我”的影响。 (二)结构、字数

结构完整,字数700字以上,正常给分。

结构不完整的: 600字—700字:每少50字扣1分;600字以下,少于30分;400字以下,少于20分。另外,标题未补充完整的扣2分。 (三)文章等级

一类文章:45分——50分(所选择的人或物特点突出,不仅代表了一种类型的生活方式,而且能揭示这种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在文采或结构上有特色或有创意)

二类文章:40分——44分(所选择的人或物特点突出,不仅代表了一种类型的生活方式,而且能揭示这种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价值的)

三类文章:35分——39分(所选择的人或物特点突出,也能代表一种类型的生活方式的) 四类文章:30分——34分(所选择的人或物特点不突出,但能代表一种类型的生活方式的) 五类文章:0分——29分(所选择的人或物不能代表一种类型的生活方式的,)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韩王赵普做宰相。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一天,大雪下到夜里,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上说:“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边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话未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增加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孙长久之业,多养些歌儿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 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宋太祖答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给他们的赏赐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善终。

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说:“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宫,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太祖醒悟了,才认可他的上奏。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纳。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纳。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过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变,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补连缀,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过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那个人果然称职。

赵普做了宰相,每当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决议,都要和他商议。刚一回到家,就马上关起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后来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开箱子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太宗想任他为相,有人诬陷说:“赵普,山东学究,只是能读《论语》罢了!”太宗怀疑,把这件事告诉赵普。赵普说:“我确实不懂得读书,只是能读一本《论语》辅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一半可以辅佐陛下。”太宗疑虑消释,最终任命他为相。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篇五
《当代文学》

1精神家园永不沦陷

──读宗璞《南渡记》有感

初识宗璞,是在中学时代,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西湖漫笔》,那时只觉得先生文笔优美,后来就慢慢忘却了;直至前年,在书店闲逛时,看到宗璞的《东藏记》,封面印着“茅盾文学奖”,便购至家中,读至三遍才心有所感,有许多事情只觉得模糊,没有交待清楚。暑假在图书馆看到《南渡记》,才知道《东藏记》是《野葫芦引》的第二部,《南渡记》是第一部,它讲述了《东藏记》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看完《南渡记》,再重读《东藏记》,阅读就渐渐走入佳境。觉得心底最柔软的那处被打动了。

《南渡记》是以卢沟桥事变后,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它以七七事变后明伦大学教授猛樾一家的变故为主线,描写北平知识阶层在亡国之际表现出的崇高民族气节,也揭示了一些人懦弱苟且的灵魂。我喜欢里面猛樾一家。碧初,嵋,小娃,他们是那么高贵而不失气节。当然对于孟家长女峨还是多少有点不能理解,那么孤傲的一个人怎么会出生在孟家呢?也喜欢碧初二姐家的那两个孩子,玮玮和玹子,他们都是那么地懂事明理,即使是那么小的孩子也懂得不能做亡国奴要坚决打鬼子。也羡慕卫葑和凌雪妍的纯真爱情,虽然他们生活的圈子完全不同,但是却没有任何事物能阻碍他们相爱。只是卫葑一句“雪雪,你来”,凌雪妍就可以放开家里的荣华富贵去投奔从事革命工作的卫葑,无怪乎他们都称孟夫人碧初和凌雪妍为圣母。当然也感慨凌京尧的软弱和投降,气廖东惠的奴性嘴脸,他们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人,骨子的懦弱和苟且偷安让他们对日本人称臣,做了伪官。小说里,宗璞用她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刻画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

1、民族危难面前不同人的表现:孟、澹台虽是一文一商,但都知道不能跟侵略者妥协,所以他们南迁,他们希望早点能重回北平;卫葑和李宇明是地下党员,他们向往着圣地延安;炫子不问国事,甚至在“七七”事变刚过还想着去和美国男朋友一起跳舞(她在这一点上远远不如她的弟弟玮玮);缪东惠则是“忠实”的汉奸;可悲的是凌雪妍的父亲到底经受不住鬼子的折磨当上了伪官员„„当然最可敬的是吕老太爷以死抗争,留得清白!

2、日本鬼子的凶残无耻:明仑大学的被征用,广东货郎的惨死,炫子的受辱,峨的受惊„„

3、“亡国奴”的感觉,对“领袖”信任的丧失„„

一天,旧交缪东惠来探望,委婉地劝老人在伪政府挂名。老人微笑送客。缪某对赵莲秀说,这是日本人的意思,以后的事会很麻烦。几天后果然有官员送来聘书,要老人出任维持会委员。老人暴怒,赶走来人。莲透害怕,要吕贵堂去找凌老爷商量办法。第二天清晨,老人去正房念经,不许莲秀陪伴。待她醒悟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了人世。热血与抗争、自私与怯懦展现了个性不同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大是大非之前不同选择,吕清非老人在面对日本人强迫出任伪政府职务时,以一死拒伪职的决绝之心,如果那时人人皆有此心,强邻纵有侵略之意,也难有侵略之举吧?

莲秀用一条白被单盖住老人,她的手发颤,被单抖动着,她以为老人又呼吸了,揭开被单看过复又盖上,如此

好几次,这一细节是如此的真实可感,对于一个不屈的生命又具有如此强烈的暗示性,又以如此平实的语气道出,个中的意韵真实无穷,以致我几次看过去又翻过来,久久的把目光停留在这几句上回味。急匆匆赶来的凌京尧见此情景,知道老人是以死拒任伪职,百感交集,痛哭失声。他强打精神张罗着发讣告、办后事,将老人的灵柩暂厝正房,等报过姑奶奶再做道理。但仅仅三天之后,日本人来开棺验尸,强行运走火化,连骨灰也不准留。这位可怜的老人屏迹政坛已久,日本居然还想利用他的名声,老人宁死不当亡国奴,以死抗急。可恨,日本人居然连老人的骨灰也不放过。

平实冷静的笔触,幽雅蕴集的语言,充满玄机与暗示的情节与细节,写的却是国破家亡的大危机、大流亡、大悲痛、大抉择。坦率的说,在阅读中我曾经几度不忍继续,久久难以抑制自己的心情。比如看到明仑大学在北平的最后一次校务会,秦校长用低沉的声音慢慢说:“北平已失,国家还在,神州肆意,后世可图”,而后,分派教授们各司其职,黯然南渡,教授们有的潸然泪下,有的呜言失声,其惨烈悲壮的场面以极俭省的笔墨勾勒,极节制的色彩描摹,却具有催人泪下的震撼力。面对着空虚、误解、贫困和大后方的腐败之风,孟弗之们所坚守的精神家园是永不沦陷的!

每次阅读都会为书中的那群知识分子对亲人朋友的大善、对祖国民族的大爱、对入侵之敌的大恨、对亡国之祸的大痛而感动。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一直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是个概念化的名词,而在《南渡记》里的强邻的侵略、军队的无奈放弃、城市的沦陷、学校的南迁,家庭的变故,生命的奉献,那一幕幕生动的情节给我们展现了那段如此屈辱的历史,仿佛有个声音在说历史可以被原谅,但决不能被遗忘。

书中还浓重着墨于一些妇女小孩,描绘他们颠沛流离中的生活细节与感情变化,很喜欢书中的孟家主妇碧初与二女儿嵋,一个敏慧端庄沉静宽厚,一个活泼善良体贴入微,她们在国破家亡艰难时世的表现更让我感动,谁能说妇女和孩子们在那特定年代中的颠沛流离、负重前行与儿女情长不能反映时代的特征呢?小孩子面临着世事巨变,生命成长中丰富的痛苦与快乐,那么的真切与密实,读着读着就会心微笑,因为我们也曾经有过那样的体会。

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孟家一大家子的人即使是在抗战中也生活得那么高雅,那么有气节,从来没有埋怨,从来没有气馁,即使一度往南迁,历经了那么多的苦难,他们依旧那么从容的活着,一直从事着中国的教育事业,他们相信只要还在培育人才,中国就还有希望,只要团结起来,中国就可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掩卷,从历史中出来,从战争中出来,分外感到和平的可贵,国家富强的幸福,同时生出一种使命感,也许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干云,但真真切切希望自己能够学有所长,不要只是拘泥于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除了谋生之外能够对国家社会有些用处;希望自己平时要注意学习提高,千万不要到关键时候发现自己蹉跎了岁月,荒废了生命。作为一个有知识的青年,更应该在任何时候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像《南渡记》中的孟家一样,即使在颠沛流离中依然从容地活着,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向往着光明!

2大地上涌动着人生的欢乐

——汪曾祺《受戒》赏读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受业于沈从文,他在创作上很受沈从文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受戒》与沈从文的《边

城》有点相似,都是有意识地表达一种生活态度与理想境界。《受戒》刚发表的时候,受到很多赞扬,也引起不小的争议,因为其写法确实与50-70年代人们所习惯的小说写法大相径庭。它不但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其叙述也好像是在不受拘束地信马由缰。例如,小说的题目是《受戒》,但“受戒”的场面一直到小说即将结尾时才出现,而且是通过小英子的眼睛侧写的,作者并不将它当成情节的中心或者枢纽。小说一开始,就不断地出现插入成分,叙述当地“当和尚”的习俗、明海出家的小庵里的生活方式、英子一家及其生活、明海与英子一家的关系等等。不但如此,小说的插入成分中还不断地出现其他的插入成分,例如讲庵中和尚的生活方式的一段,连带插入叙述庵中几个和尚的特点,而在介绍三师傅的聪明时又连带讲到他“飞铙”的绝技、放焰口时出尽风头、当地和尚与妇女私奔的风俗、三师傅的山歌小调等等。虽有这么多的枝节,小说的叙述却曲尽自然,仿佛水的流动,既是安安静静的,同时又是活泼、流动的。汪曾祺自己也说:“《受戒》写水虽不多,但充满了水的感觉”“水不但于不自觉中成了我的一些小说的背景,并且也影响了我的小说的风格。水有时是汹涌澎湃的,但我们那里的水平常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这种顺其自然的闲话文体表面上看来不像小说笔法,却尽到了小说叙事话语的功能。正是这种随意漫谈,自然地营造了小说的虚构世界。这个世界中人的生活方式是世俗的,然而又是率性自然的,它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同时又有一种超功利的潇洒与美。例如,在当地,出家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它既不比别的职业高贵,也不比别的职业低贱,庵中的和尚不高人一等,也不矮人三分,他们照样有人的七情六欲,也将之看作是正常的事情,并不以之为耻:“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他们可以娶妻、找情人、谈恋爱,还可以杀猪、吃肉,唱“妞儿生得漂漂的”这样的酸曲。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顺乎人的自然本性,自由自在,原始纯朴,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正所谓“饥来便食,困来便眠”。

庙里的和尚是如此,当地的居民也是如此,英子一家的生活,男耕女织,温饱无虞,充满了一种俗世的美:“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在孛荠庵都闻得见。”《受戒》表面上的主人公是明海和小英子,实际上的主人公却应该是这种“桃花源”式的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这个桃花源中诸多的人物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其情感表露非常直接而且质朴,他们虽然都是凡夫俗子,却没有任何奸猾、恶意,众多人物之间的朴素自然的爱意组成了洋溢着生之快乐的生存空间。作者以一种通达的甚至理想化的态度看待这种生活,没有丝毫的迂腐习气,他塑造的这个空间是诗意的,而又充满了梦幻色彩。不过明海和小英子虽然不能完全算作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他们那种纯洁、朴素、自然而又有一点苦涩的爱情却确实可以给这种理想赋予一个灵魂。在汪曾祺笔下,明海是聪明、善良、纯朴的,小英子是天真、美丽、多情的。他们之间朦胧的异性情感,呈现出浪漫、纯真的色彩,在人生的旅程中奏出了一曲美的旋律。这种情感发自还没有受到俗世污染的童心,恰恰足以成为这个“桃花源”的灵魂的象征,所以作者把它表现得特别美。譬如,明海受戒后,小英子接他回来时,问他“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先是大声然后是小小声说:“要——!”英子把船划进了芦花荡,小说接着这样描写: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檫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汪曾祺善于通过地域风情的描写,衬托那种纯朴的民俗,而明海与小英子的纯洁的爱情,也通过这种地域风情的描写,表现得纯朴、温馨、清雅。所以,虽然是表现理想境界,汪曾祺的笔调也不会失之甜俗,而是清雅之中隐隐有一点苦味:例如,明海为什么会出家呢?他和小英子的纯洁爱情乃至这个桃花源一样的世界能保持下去吗?(作者将明海和小英子的年龄处理得很模糊,并尽量使人感觉他们的年龄很小,颇让人捉摸)……尽管作者将之进行淡化处理,这个理想世界中仍夹杂着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小说中自然纯朴的民俗世界实际上是汪曾祺自然、通脱、仁爱的生活理想的一个表征。与这种生活态度和人生立场相配合,在审美上他也追求一种民间传统艺术趣味,如年画,如乡曲,在大俗中弥散出一种萧散自然的神韵。这种特有的气氛与韵味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作品的语言。《受戒》的语言是洗练的现代汉语,其行文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中自有法度,正如作者所言:“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的句子,而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3 19421962年毕业于农业专科学校,当年冬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芙蓉镇》,中篇小说集《浮屠岭》、短篇小说集 《芙蓉镇》,1981年11 并获得第一届矛盾文学奖。

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本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察、思考与认识,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浓厚的爱恋情怀。而且,作者从生活的春雨秋霜、峡谷沟壑中走来,为我们献上了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酷的山乡民歌。小说以“芙蓉姐遭遇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揭露了“左”倾思潮的谬误危害。

小说描写了1963—1979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运动根子“新富农”,丈夫黎桂桂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黑鬼夫妻”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庚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华对小说中芙蓉镇中的地理环境的描写,就是对塘村镇的描写。 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芙蓉镇,人称“芙蓉仙子”的胡玉音跟丈夫黎桂桂开了一个豆腐坊,以卖米豆腐为生。胡玉音美丽大方,待客热情,黎桂桂心地善良,忠厚老实,因此小两口的生意很红火。经过几年起早摸黑的劳作,夫妻俩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盖起了新房。落成之日,镇党支部书记黎满庚,南下老干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乡亲们都来祝贺。可这一切却引起了国营饮食店的女经理李国香的嫉妒。

不久,“四清”运动开始了,李国香当上了工作组长,一直对胡玉音垂涎三尺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成了运动的“积极”人物,他们二人狼狈为奸,大抓阶级斗争。结果胡玉音家被划成“新富农”,新屋被查封,黎桂桂也被逼自杀了。曾帮助过他们的黎满庚和谷燕山都受了牵连,黎满庚是因为自幼与胡玉音青梅竹马,早年为服从组织要求而与胡玉音分手,这时被认定为阶级界线不清而降职。而谷燕山的问题则是因为曾卖给胡玉音碎米,因而也被撤职了。

在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王秋赦又成为运动骨干,当上了镇党支部书记,而李国香却被赶下台,昔日以

打击别人为乐的她被在脖子上挂满了破鞋游街,也尝到了受侮辱的滋味。芙蓉镇笼罩在恐怖当中。

胡玉音成了富农寡婆后,处处受欺凌。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命令每天和“右派分子”、原地区歌舞团编导,人称“秦癫子”的秦书田一起扫大街,秦书田给了胡玉音以真诚的关怀和帮助,同病相怜的两个人逐渐产生了感情,并不顾一切地相爱了。

而此时李国香的问题忽然得到解决,她身兼数职,又恢复了从前威风显赫的嘴脸。胡玉音怀孕后,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不料因此惹恼了李国香,厄运又一次降临,秦书田被判刑10年,胡玉音也被判刑3年,因怀孕而监外执行。

从此,胡玉音更是忍受屈辱,挣扎求生。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她因难产而险些丧生,多亏谷燕山拦下一辆军车,将她送到部队医院,才救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冬去春来,历史又一次发生了逆转,动乱的年代终于结束。秦书田和胡玉音得到彻底平反,一家三口终于团圆了。他们开办了胡记米豆腐店,直起腰杆开始了新生活,米豆腐摊前兴隆如初了。

李国香又高升了,而这时运动分子王秋赦已经变成了疯子,他敲着破锣,终日嘶哑着嗓子叫嚷:“运动了,运动了……”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篇六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作业汇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

简答题: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色。

考核的知识点:掌握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色。

答案提示:

①小说注重情绪的表达,而不是故事情节,“散中有凝,追求内在的神韵”。

②汪曾祺看重人在自然背景中的活动,写景就是写人。

③民间风俗、民间游戏成为小说中的独立因素。

④小说语言表现为少浮辞、不渲染、

简答题:简析《十年一梦》反省历史的方式及反省历史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

答案提示:

①作品反省历史的方式。从解剖自己开始,正视个人在历史的非常时期的复杂体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悖论是:作为人类理性和社会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文革中怎么会成为“奴在心者”的“精神奴隶”。文章在面对这一悖论时,呈现自己的心灵痛苦和逐渐“觉醒”的精神历程。

②作品在反省历史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即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看作历史的“受害者”,而是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文化英雄”。这一点决定了文章的写作动机、关注的主要内容以及行文风格。

③文章中提到的“用„造反派‟的训话思考,却得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结论”这样一种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要求和“受难”意识之间的困境。对这一层次的思考,将揭示出了“梦”之所以成立的内在逻辑,以及作者在反省历史时无法解脱的矛盾。

分析论述题:阅读《我与地坛》(全文见教材)

1、分析《我与地坛》的叙述风格。

2、分析《我与地坛》中第五、六、七节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和思考。

答案提示:

1、《我与地坛》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地坛”既是具体的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又等同于“世界”或“人生”。注意这一空间的象征性。

2、文章的叙述风格。其一是倾诉的语气。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但到第七节,倾诉的对象忽然转为地坛。这种因为情感强度的加重而导致的叙述方式的变化。其二是冥想的氛围。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3、这篇文章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和思考。文中涉及的健全/残疾、幸运/不幸、生/死、苦难/救赎等一系列生存悖论,尤其是第五、六、七节中表现出的一种广漠而悲悯的类宗教情怀,这是作者超越困境的方式,也是作者借以俯瞰(回顾)人生和人世的立足点。也可以说,这是这篇文章得以产生的原因。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课程作业3

简答题:简析昌耀《凶年逸稿》的时代特色,并与同一时期的诗歌如“政治抒情诗”等进行比较,以领会昌耀诗歌创作的独特性。

答题思路如下:

1.了解诗人昌耀和《凶年逸稿》的创作背景。

昌耀原名王昌耀。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师文工团。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1979年平反。后调任中国作协青海分会专业作家。1982年后参与“新边塞诗”运动,是新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很多诗作以不分行来表达,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昌耀于2000年3月患癌症后在医院跳楼自杀。

2.朗读和感悟《凶年逸稿》。

《凶年逸稿》作于中国历史上的灾荒年代。一个被命运放逐的诗人,卓然而立高原,独行漠野大荒,走向黄河长江的源头,寻找那条根。驻足并凝视,冥想并低吟,浓酽的汉文化融入高寒土地,生长起雄性美诗篇,漠风与诗意的奇异组合,共同构成了最终的昌耀。注意体味诗歌所表现出的独特性。

答案提示:

①这首写于1961—1962年,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灾荒年代,副标题“在饥谨的年代”即源于此。

②联系作品的写作年代,一是《凶年逸稿》表现出对时代的评价,如诗中“这是一个被称作绝少孕妇的年代。/我们的绿色希望以语言形式盛在餐盘 / 任人下箸。我们习惯了精神会餐”这样的句子;

③另一方面是,与同一时期的诗歌如“政治抒情诗”等相比较,昌耀诗歌创作具有独特性。而从昌耀个人的经历来看,写作这首诗时,正是他被打为“右派”后在祁连山区服苦役的时期。在大多数有类似经历的作家停止创作的时候,昌耀不仅坚持创作,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创作力,并没有因为时代或经历的酷烈而丧失发现诗意的能力,或降低诗歌创作的水平。在这一点上,昌耀是非常独特的。

简答题:分析翟永明《母亲》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提示:

①这首诗以女儿对于母亲的认同作为基本视角,展现“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内心伤痛。这种感受世界的方式曾被理解为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②这首诗的叙述方式带有“自白诗”的倾诉性,但其表白并又并非仅仅是对情感的直接宣泄,而是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又包涵着对这种情感或经验的富于张力的分析和评述。如“那使你受孕的光芒,来得多么遥远,多么可疑,站在生与死 / 之间,你的眼睛拥有黑暗而进入脚底的阴影何等沉重”,即是对“听到这世界的声音,你让我生下来”的分析和评述。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不同于经验性情感的抒发,而呈现出更复杂的语义内涵和情感表达的厚度。

分析题:试析《春天,十个海子》情绪基调,诗人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答题思路如下:

1、了解海子及《春天,十个海子》创作的背景。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 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5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写诗。1983年秋北大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1982年开始写诗,1989年3 月26日于山海关卧轨自杀。

海子留下了200万字的遗稿,死后由友人编辑出版《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和《土地》。海子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来新文学史一位中“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海子的存在“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春天,十个海子》写于1989年的3月14日的凌晨。距离海子自杀的时间只有12天。

2、朗读《春天,十个海子》。

参考答案提示:

①《春天,十个海子》写于海子临死之前几天,是海子写下的最后一首抒情诗。在这首抒情短诗中,以"十个海子"这种主体分裂的意象,传达这个"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的“黑夜的孩子”的内心痛苦。

悲哀的诗句带来了不详的惊恐,预示了某种幻灭。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海子伤痛而悲凉的心境和那种难以言说的情绪。

②在诗歌的第一、第二诗节里悲哀而断续的思路,破碎的意象,内心的伤痛和悲凉。

海子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农村度过的,这种“乡村情思”,使他一往情深的“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表现了诗人希望的幻灭!

作业一

题目 标准答案 学生答案 得分 题型

李有才常说:“老槐树底下的人只有两辈——一个是( )字辈,一个是()字辈。 老,小 , 0 填空题 在《李有才板话》中,阎家山一带的人把快板叫“( )”。圪溜嘴 0 填空题

《故里三陈》中的陈小手专治( )。陈泥鳅是( )上的一个水手。妇科病,救生船 , 0 填空题

《棋王》是( )的代表作,其中的主人公名叫( ),他的绰号叫“( )”阿城,王医生,棋呆子 ,, 0 填空题 ( )的作品《透明的红萝卜》中主要写了黑孩、( )、小石匠、( )、()五个人。 莫言,老铁匠,菊子,小铁匠 ,,, 0 填空题

王安忆的《 》是一篇以“( )”的虚构形式讲述()的故事,因此被称为“( )”的小说。纪实与虚构,小说,作家本人,虚构自己 ,,, 0 填空题

在《许三观卖血》中,许三观在他生日的晚上,躺在床上,()来为孩子解馋。 用嘴炒菜 0 填空题 许三观第( ) 次卖血得病时被医生斥为“( )”。 六,亡命之徒 , 0填空题

《李有才板话》中闹选举的人中,比较积极的人是:( ) b b 100单选题

许三观卖血,是因为家里有一个病人( ) a a 100 单选题

王安忆的小说中,“写作”为什么被称为“在纸上造房子”,同时又被称为“带有自传性的记录”?

答:王安忆的小说主人公的内心永远不会直白地说出来,而是隐藏在背后,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由主人公的行动选择来说明.通常他会通过自己的视角,来继续故事的延续。100 简答题

你认为将“透明的红萝卜”呈现于作品所描写的现实中有和意义?

答:①小说一改传统的写实叙事,以虚构的笔法,奇特的构思,借助于“红萝卜”这一意象,形成了超现实的诗话色彩。②小说写的是文革中的农村生活,它避开了具体铺写痛苦与不幸,借助于一个美丽的梦生发开去,营造了童话般的梦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③小说将梦境与苦难的现实(小铁匠、老铁匠、菊儿的生活)融为一体,表现了对那个时代的否定与批判,形成了欲淡而浓的悲剧效果。100 简答题

分析《棋王》的语言风格。

答:①对棋王王一生的吃进行了形象的描述。②语言上主要是运用短小句式、大量动词来表现人物的动作,如“听见”、“抹”、“按”、“拈”、“闭上”等,展现了王一生的对吃的执著,较少使用肖像描写,神情描写。《棋王》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简洁的白描,略带幽默感,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品大量使用动词,很少用形容词;句式简短,避免用长句有关。③情感不过于外露,多采用白描方式。 ④语言表达干净利落,节奏感强。100 简答题

简析汪曾琪小说的散文风格。

在表现形式上,汪曾琪的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风格,中国写意山水画的神韵和中国戏曲的情节结构。他的小说以散为特色,通过清淡平和、信马由缰、无拘无束的描写,描画出有丰富内涵,趣味盎然的水乡风情。汪曾琪的语言风格力求简洁恬淡,讲究淡而有味,反对华丽辞藻。“不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有时只写一点气氛。但我以为气氛即人物。一篇小说要在字里行间都浸透人物。”③这种不求文字灼奇,不屑雕章琢句,唯以自然朴实,清水芙蓉为古的审美情趣是古人推祟的极高的艺术境界。汪曾琪不是有意去寻根,他“只是相当客观地记录一些人的印象,……后来稍稍展开些。有较多的虚构,也有一点情节。”④在他的这种信马由缰,为文无法,随物赋形的创作中掘开了中国文化小说的堤口。汪曾琪秉领了中国正宗儒家文化的神髓来描绘现代人的英姿。如前所说,汪曾琪的作品描写的大都是30—40年代高邮地区的人与物,空间与时间上都隔着距离,却给读者以新鲜感,亲近感。这是一种对千姿百态的民俗风物的新鲜感,是对中国儒家正统文化魅力的亲近感。汪曾琪是恪守传统的,他笔下的人物、背景以及透过作品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都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趣。但作为沈从文的弟子,对西洋文化也有较深的功力。所以他对传统文化中那种束缚人性的因素和国民性中的麻木、愚昧也能进行鞭苔,但这种批判是淡淡的,无力的。因为汪曾琪不想为了什么思想而在作品中附加一些东西,也不想成为政治和社会学的附庸。汪曾琪无意寻根,因为根在他脑子里,他即是根。 100 简答题

从《许三观卖血》看徐华小说的艺术特点

总的来说,余华小说的风格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叙事革命,一是语言试验,一是生存探索。 在叙事上打破小说原有的叙事规则,无限度地扩展小说表现的自由度,并多以感觉化的叙述代替描写。在语言上追求游戏化的效果,表现出形式主义的特征。在生存探索中突出生存的“冷酷”和“残忍”,作家往往以冷静、客观、零度情感的方式来表现生存的面目。 具体到《许三观卖血记》,因为是余华转向后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虽然同他早期的先锋小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基本风格是一致的,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叙事的特点。《许三观卖血记》在叙事上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对白。用对白来交代叙事背景、故事情景和结构转换,也用对白来呈现人物的特征、性格和行为,对白成了叙事本身,离开了对白,叙事就不存在了。如十八章开头:许三观对许玉兰说:“今年是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大跃进,在炼钢,还有什么?我爷爷、我四叔他们村里的田地都被收回去了,从今往后谁也没有自己的土地了,田地都归国家了,……”显然这里对白是交代小说的背景和故事的情景。再如,当许三观得知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时,他决心报复许玉兰,报复的方式是不做家务。作品有这样一段对话: “许三观,家里没有米了,只够晚上吃一顿。这是粮票,这是钱,这是米袋,你去粮店把米买回来。” 许三观说:“我不能去买米,我现在什么事都不做了,我一回家就要享受。你知道什么叫享受吗?就是这样,躺在藤塌里,两只脚架在橙子上……” 许玉兰说:“许三观,我正在洗床单,这床单太大了,你帮我揪一把水。” 许三观说:“不行,我正躺在藤塌里,我的身体才刚刚舒服起来,我要一动就不舒服啦。” 许玉兰说:“许三观,你来帮我搬一下箱子,我一个从搬不动它。” 许三观说:“不行,我正躺在藤塌里享受呢……” 许玉兰说:“许三观,吃饭啦。” 许三观说:“你把饭给我端过来,我就坐在藤塌里吃。”上述对话中,许三观的心理、性格和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工人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

第二、大量的重复。在作品中大量运用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完全的重复,像鲁迅的《祝福》中的重复一样。如许三观的三个儿子长大后,城里许多认识许三观的人,在二乐的脸上认出了许三观的鼻子,在三乐的脸上认出了许三观的眼睛,可是在一乐的脸上,他们看不出来自许三观的影响,他们开始在私下议论,他们说一乐这孩子长得一点不象许三观。一乐这孩子嘴巴长得像许玉兰,别的也不象许玉兰。一乐这孩子的妈看来是许玉兰,这孩子的爹是许三观吗?一乐这颗种子是谁播到许玉兰身上去的?会不会是何小勇?一乐的眼睛、一乐的鼻子、还有一乐那一对大耳朵,越长越像何小勇了。这段话在作品中重复了两次,第一次是许三观初次听到,他将信将疑,并把三个儿子找来验明正身。后来又听到后,这段

话就像苍蝇在许三观的耳边嗡嗡不停,弄得他心浮气躁,并打许玉兰求证。二是不完全重复,即文字不一定是完全的拷贝,意思上却没有什么不同。如第四章写许玉兰生孩子的故事。三次都重复地写许玉兰大喊大叫,破口大骂。再如我们上面提到的许三观报复许玉兰的方式,而许玉兰发现许三观与林芬芳的事情后,同样以这种方式报复许三观。三是螺旋式重复,即文字上变化不大,意义上却一次比一次深刻,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如许三观六次卖血,首先是为自己娶到喜欢的女人,为积攒家业,为全家吃一顿好的,到后来为救一乐,到卖不出去。这六次卖血,每一次起因、结果不同,内在节奏不同,但六次卖血过程中都有相同的情节和语言的不断的重复。但许三观的苦难一次比一次惨烈,前几次还有一些诙谐,后面却只有凄厉,毫不掩盖。

第三、语言上的特点。《许三观卖血记》的语言典型地体现了余华的风格,即冷酷和残忍,作者以所谓的零度感情来讲述故事,以一种简练、冷静甚至残酷的笔调,形成一种残忍的诙谐和幽默,在令人发笑中让读者体味到苦难和辛酸。如许三观过生日时用嘴给全家人炒菜的情节,看后令人忍俊不禁,可笑过之后,留下的只有深深的苦涩和悲哀。 100 论述题

作业二

题目 标准答案 学生答案 得分 题型

《十年一梦》是( )写的关于( )时期自己的心路历程。 巴金,十七年 ,0 填空题

巴金的《随想录》是一个散文集,其中包括《 》、《病中集》、《 》、《》、 无题集。 随想录,真话集,探索集 ,, 0 填空题

杨绛的散文集《将饮茶》的最后一篇是( ) 。 隐身衣 0 填空题

《商州又录》是( )的关于( )的系列散文中的一部。 贾平凹,商州生活, 0 填空题

( )的《悼念一棵枫树》是一首“( )诗” 牛汉,咏物诗 , 0填空题

《凶年逸稿》这首诗共分( )部分。 9 0填空题

北岛的诗歌属于( )诗。 朦胧 0 填空题

北岛和其他几个朦胧诗诗人舒婷、( )、江河、( )出版了一个诗集。顾城,杨炼 , 0 填空题

海子属于( )诗人。 新生代 0 填空题

《茶馆》中卖女儿与被卖的父女两人名字分别叫作( )和( ) 。康六,康顺子 , 0 填空题

《我与地坛 》的作者是( ) b b 100 单选题

《午门忆旧》与其他散文的区别是什么?

答:关于汪的散文主要是由“小说的结构”来体现的,他常常是先写环境,再写人,而且是写“事”重于写“人”。其结构是按照生活的多维流动来构建的,也就是说,是按照生活“本来的原貌”来描写的。汪曾祺敢于把小说当作散文来写,一方面是因为他学养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自己故乡的风俗人情和掌故传说更是如数家珍,有一种博识的杂家的风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生性淡泊,崇尚自然,讲究情趣,讨厌做作,反对小说的戏剧化。100 简答题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全部讲述所围绕的核心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95 简答题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篇七
《大学语文课后题》

第一讲《蒹葭》思考题

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

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 思考题

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

供学生独立思考

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

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第三讲 庄子 秋水 思考题

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5. 比较庄子和孟子的文章风格,谈谈二者间有何差别?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第四讲 韩愈与潮州文化 思考题

1. 苏轼曾说:“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分析此说是否有道理。 苏轼的说法带有些夸张的成分,不过也指出此文饱蘸着作者真情的特点。

2. 后人认为袁枚的《祭妹文》,乃是本文的接踵之作。通过比较两文,你能否找出祭文佳作的一些共通之处?

《祭十二郎文》饱含着韩愈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袁枚《祭妹文》也通篇充盈着兄妹之间的诚挚、亲密之情。故而,祭文的最可贵处,在于能抒写真情,有真情贯注于其中。

3. 一般祭文多使用韵语,本文则通篇散体。由此生发,你认为内容决定形式的说法正确吗? 有一定的道理。为适应表达内容的需要,作者大胆摒弃了已成抒情桎梏的四字韵文或骈文的传统格局,而采用了长短不拘的散体,以便于更自由地抒写心中的巨大哀恸,但是传统的祭文形式也能写出真挚的内容,如李商隐的韵文祭文《祭小侄女寄寄文》。

4. 有生则必有死,谈谈你对死亡的看法。 供学生自由讨论

第五讲 婉约派宋词 李清照 思考题

1. 分析这首词如何使物境与心境相互契合,从而使悲愁描写步步深入。

如作者抬眼空中“雁过也,”内心感触悲凉,“却是旧时相识”;又如眼前“满地黄花堆积”,愈加触动情怀,“如今有谁堪摘”,景随步移,情触景生。

2. 你所读过的古典诗词中,还有哪些也是借助声调韵律来抒情写意?

如李颀的《送陈章甫》,李贺的《送沈亚之歌》、《浩歌》及《罗浮山人与葛篇》。

3. 你从本词能体会到李清照作为女性作家的特有气质吗?

伤感和惆怅,是一种最富有诗意的情感,它不是强烈的生活失意的直觉体验,而是一种莫名的孤寂感。通常它总是发生在气质敏感、感情细腻、学养天分较高的诗人词人身上,李清照即是如此。

4.分析这首词如何使物境与心境相互契合,从而使悲愁描写步步深入。

5. 你从本词能体会到李清照作为女性作家的特有气质吗?

6.举例比较分析“婉约”派和“豪放”派宋词的不同特点。

第六讲 豪放词 苏轼 辛弃疾 思考题

1. 分析词中有“趣”的笔墨。

如“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句,颇可见出作者的幽默与安适。

2. 你能举出苏轼作于此时的其他作品吗?这些作品中是否也有富于理趣的笔墨?

黄州时期为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为人称颂的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赋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富于理趣的句子也颇多,如《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

3.名词解释 豪放派

4.简答

1) 举例说明豪放派宋词的特点;

2) 婉约派宋词与豪放派宋词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分析。

3) 除《贺新郎》(把酒长亭说)以外,你还读过哪些写送别的诗词作品?通过比较,

体会辛词抒发感情的特色所在。

第七讲 鲁迅 复仇 思考题

1. 篇中两次写到“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其用意有何不同?

均指其达致生命力的“飞扬”即其价值凸显而引起的情感;而第一次是因爱人之“爱”与置爱人于“死”而达致,是“有血的大戮”所引发的,第二次则因己身“干枯”的同时“赏鉴”“旁观者”的“干枯”而达致,是“无血的大戮”所引发的。

2. 依你所见,诗中二人有此处境,应“毫无动作”呢,还是或相爱、或相杀,“照所欲而行的为是”呢?

被看者“毫无动作”使旁观者“无戏可看”,固然实现了对看客的复仇,但代价却是自主选择爱或死之权利的丧失;然而如果果真的“照所欲而行”呢?则固然可以自主选择,却必然成为旁观者赏鉴的对象──也许这本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第八讲 梁实秋 下棋 思考题

1. 你认为这一类“休闲”式的生活小品文,价值在什么地方?

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提供愉悦,引发感悟,进一步或能在思想感情上得到陶冶。

2. 你有过类似的生活经验吗?你是否对此有过超然、幽默的观感?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3. 作者最后的总结分析准确吗?你能否举一反三,提出类似的现象做一下分析? 启发引导学生讨论

第十一讲 《北方》 艾青 思考题

1.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是忧郁的。很多词语都喻示着忧郁,充满着忧郁的思绪;在悲哀的国土的写实性的描绘中,渗透了作者忧郁的主观情感。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而能给人以力量,诗中作者将忧郁化作了坚强。

2. 分析本诗在表现自然景物时对色彩的运用。

例如在表现“土地”意象时常用“灰黄”色调和“暗淡”的光,有力地暗示了现实中深沉的悲哀和凝重的不幸,也浸润着诗人忧郁的情思。故诗中的色调、光彩、形象,不仅是感觉和印象的捕捉和记录,而且是一种暗示和象征。

3. 本诗捕捉的形象、画面有什么典型意义?

诗人把主体的思想感情融入感觉,进而发挥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明晰而又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暗淡的灰黄”之上“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枯死的林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等等。

4. 朗诵本诗,体会其内在的节奏与韵律。

朗读时注意其内在节奏,与格律诗不同

第十二讲 张爱玲《天才梦》思考题

1. 创造性工作主要依赖天才还是勤奋?

文学艺术领域的创造性工作主要依赖天才,而这里的天才的产生,(教材编写者认为)是靠百分之九十的天分,加十分努力。

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2. 天才就意味着精神和心灵的痛苦。天才就意味着享受事业成功的快乐。你更认同哪一种说法?

各有道理。天才因为远较常人敏感,所以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痛苦;因为事业成功,而体会到常人所没有的快乐。

3. 你感觉张爱玲的自我描述真实客观吗?你也试着写一篇自传或自述看看。

基本上是的。其笔调冷静客观,不掩盖自己的天才,也不讳言自己的种种“乖癖”。没有流露出成名者的得意和疏狂,这是难能可贵的。

第十三讲 楚辞《渔父》思考题

1. 本文通过自设问答的形式表现内心矛盾,你认为这种方式与直抒胸臆相比,优点在哪里?

更加形象生动,对比更加鲜明。

2. 在屈原的执著与渔父的旷达之间,你更欣赏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供学生自由讨论

3. 对比《卜居》,看二者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自设问答,以申己志。渔父形象的思想观念也比较接近。不同之处,《卜居》着力表现屈原精神的坚贞执著,而《渔父》中的屈原是站在与渔父相对立的立场上的,作品很好地保持了两种价值观念之间的张力。(此外,还可以参看本课“参考阅读”中所附的《庄子·渔父》一文,与屈原的《渔父》比较,其区别亦与此类似。)

4. 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哪篇是自设问答的?

如枚乘《七发》/司马相如《长林赋》

第十四讲 罗大佑 《现象七十变》思考题

1. 有人说:“假如乐谱失传,录音手段和设备丧失殆尽,那么80年代的邓丽君,也许就是两百年后的柳永;90年代的刘欢,可能就是三百年后的白居易。因此,从文学的、诗的意义上对他们的作品给予关注,显得非常必要,他们在歌中所表达的种种情绪和感觉,同时代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和其他严肃艺术未必能表达得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

么?

好的流行歌曲既可以表达写作者和歌者的生活感受,也可以反映丰富的民族情绪、文化关怀和社会批判,加之语言通俗,极具个人风格,就具有了通常文字所没有的感染力。现代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诗,其社会影响大于现代新诗。

2. 你认为流行歌曲能否成为经典?理由是什么?

只要能表达时代独特的精神情感和社会风尚,为大众接受、喜欢,并在艺术形式上有独特创造,经过时间的淘洗,有可能成为经典。

3. 举出三段你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歌词,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供学生自由讨论

第十五讲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思考题

1. 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吗? 作者劳力于农村,对乡村生活中人猪之亲密关系自是司空见惯;即便并非实有其猪,以动物作为譬喻之媒,亦是古今中外文章惯技。

2. 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

有道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此为自由价值之要义,但实现起来,问题确是不少:政府、社会、思想专制、风俗习惯、陈腐观念,障碍所在多有。关键是体会“特立独行”之意义,由己身开始实现之。

3. 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 严肃主题不必全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旨在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朦胧诗:

成长于“文革”时期,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分).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伤感调和反叛精神(2分)。代表诗人是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1分)。朦胧诗的特点: 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滤”的现实。 1《兼葭》赏析

1、意境美(2分)王国维《人间词话》:《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脱,一悲壮耳。此诗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深入品味,反复吟诵,更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第一重,诗人苦苦追寻,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难分难解。第二重,诗人执着追求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若不是“宛在”,则诗人不复追求,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的匆忙连续相从,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

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情由境生,境带情韵。颇有“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别离》)的味道。第四重,主人公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第五重,“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又和烘托他(她)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像、开拓和创造的空间。2、朦胧美(1分):有学者认为此诗是中国第一首朦胧诗。作品虽然只是描写了诗人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这种美感是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的,是一种朦胧美。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留有较多的空白和模糊之处,为读者实现各自的阅读期待提供了极为开放的召唤结构。①“伊人”作为中心意象,是一个朦胧不清、飘忽不定的,其身份、性别、外貌等都不确定。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②“秋水”的意象也是朦胧的,其景象凄迷,具有多重寓意。③抒情主人公的意象稍明确些,是一个执著的追求者,但其性别、身份等也难以确定,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这位追求者的感情、心态,作品也一字未提,我们说他(她)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我们读者的感悟、分析,其实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迷离仿佛,任读者自己去领悟。④“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水的“一方”,伊人所居之地,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究竟是眼观,还是“心见”都很难说,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3、蕴藉美(1分):《蒹葭》具有丰厚的情感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意味,其最大的艺术特色正是意境朦胧,含蕴不尽。《蒹葭》一诗通过朦胧的意境涵盖了超时空的社会共相和人生真谛,具有深远的旨意和哲理,我们就不应拘于一隅,昧于私情和偏见,而应以哲人似的深邃的眼光和豁达的心胸,进一步思索整个意境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内涵。伊人其实是一种象征,它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人生无常、精神失落的悲哀等等心灵的回响,都可以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感应。4、音乐美(1分)。该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篇八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本测试题分为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两部分测试时间90分钟,满120分)

基础部分 (共100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寰环(huán) 债券(juàn) 端睨(nì) 百舸争流(gě)

B.黏着(nián) 干瘪(biě) 阜盛(fù) 面面相觑(xù)

C.天堑(qiàn) 兀立(wù) 忖度(dù) 摧山坼地(châ)

D.亵渎(xiâ) 抚恤(xù) 倩影(qiàn) 蓊蓊郁郁(wě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沉湎 立竿见影 入不付出 生死攸关

B.感慨 耸峙云霄 黯然失色 婷婷玉立

C.打烊 兴高采烈 艳闻轶事 历历在目

D.优长 名声大振 提心吊胆 匠心独运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是满月,天上 有一层淡淡的云, 不能朗照; 我认为这

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 别有风味的

A.虽然 却 因而 所以 也 B.虽然 却 所以 但 也

C.只有 才 因而 但 仍 D.只有 才 所以 所以 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父母的劝导、调解,他们兄弟俩又重归于好,相濡以沫了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揭露的淋漓尽致,使群众深受教育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

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在轻轻荡漾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

5.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探明三峡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

A.遇险的会说:“还想冒险,不要命吗?”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

B.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

C.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还想冒险,

不要命了吗?”

D.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不要命了吗?还想冒险?”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

是通不过的”

6.对下面的句子主要信息的提炼,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细菌虽然小到肉眼看不到,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能将

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树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

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

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盎然的绿意

A.细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枯枝败叶的分解上

B.细菌能分解树木,释放二氧化碳,维持了整个地球盎然的绿意

C.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

D.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被分解的树枝和树叶

7.下面对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歧路”是指政治上的不正确的道路

B.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

的激愤情绪

C.诗人虽遭遇困难,但并未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

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D.这首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

自信的人生态度

8. 下列作品、作家、文体、时代(国别)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荀子——议论文——春秋

B.《荷塘月色》——闻一多——散文——现代

C.《过万重山漫想》——刘征——说明文——当代

D.《一碗清汤荞麦面》——栗良平——小说——日本

二、(6分,每空2分)

9.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不积小流,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

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

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

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

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去,往 B.徐而察之 徐,慢慢

C.或日:“此鹳鹤也” 或,或者 D.如乐作焉 作,演奏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②徐而察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2.“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是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句<, SPAN lang=ENUS> D.定语后置句

13.下列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

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1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表现探访的艰难

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和听到的景象令人可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 文中加点的两个“笑”,前一个表示“嘲笑”,后一个表示“微笑

四、(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

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

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

子„„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

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

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

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

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

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

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

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

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

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5.对王熙凤出场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B.未见其人,先闻声的“先声夺人”的方法

C.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 D.用语言、行动直接描写的方法

16.贾母戏谑地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和“凤辣子”,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婉转批评

B.既说明王熙凤的厉害,又表明贾母对她的亲近

C.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

D.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的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戏谑嘲讽

17.“气派”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B.指人的态度仪表

C.指人做事的魄力 D.指人的精神与面色

18.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聪明人,文中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的是哪句话?这句

话主要迎合哪些人的心理?

答:

五、(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桥,是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不只是江河沟渠,就是在生活的其它领域,当你要摆脱困

境,跨过厄运时,你一定期望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的“桥”。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提高部分 (共20分)

六、(7分)

20.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

21.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4分)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

故乡的歌是 , 故乡的歌是 ,

七、(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

人生,是一个存在的过程。

人生,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

曾几何时,我也觉得迷惘,也觉得无助面对时光的飞逝,面对世事的纷芸,面对壮志的难酬,思绪万千,“实迷涂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问天地之苍茫,叹人世之多变然而,人生亦就是在这理想与现实中辗转,在这入世与出世中徘徊,在这有缘与无缘间飘泊活着的时候因为精神的富足才具有生命,逝去了之后灵魂的永驻才能延续生命人活着累一点、苦一点并不是问题,但一个人活着没有劲就大大的有问题了无论生活怎样平凡与苦闷,无论人生怎样失意与压抑,都不要轻言没有了希望,都不要轻易放弃了努力没有了一生的执著,没有了一生的激情,纵然是活着,活着又有何滋味?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尝试过方知个中的酸甜苦痛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也许我们应当感激上苍给我们的种种不平,种种磨练它使我们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更加清醒,更加坚韧对我们来说,一时的不平与压抑又算得了什么?没有文凭就努力去拿,没有经验就努力去学,只要你心中还有梦,只要你还有对生活的激情

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 ;有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浪前 ;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 既然不相信宿命的发生,就要用实际行动去回答宿命;既然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就要敢于把命运发来的险球给它扣将回去;既然不相信自己注定就是平庸,就要试着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惊心动魄之中。

把不满表达成上进,把委屈升华为不屈,把失意改写成冷峻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执著,从一时的失意中迸发出一生的激情。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折断 退缩 消沉 B.折断 却步 消失

C.退化 却步 消沉 D.退化 退缩 消失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人生亦就是在这理想与现实中辗转,在这入世与出世中徘徊”,“入世”指人降生到这世上,“出世”则指人的逝去

B.“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尝试过方知个中的酸甜苦痛”,“个中””是其中的意思

C.“既然不相信宿命的发生,就要用实际行动去回答宿命”,“宿命”指人的生死、荣辱、贫富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命运来决定

D.“逝去了之后灵魂的永驻才能延续生命”,“永驻”的意思是长久存在

24.理解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人生,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

25.从文中看,“活着“与“生活”有什么不同?(4分)

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

1.D 2.C 3.B 4.A 5.C 6.B 7.A 8.D

二、

9.①无以成江海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三、

10.C 11.B 12.C 13.D 14.A

四、

15.B 16.C 17.B

18.“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主要迎合贾母

五、

19.(略)

六、

20.又有一种声音,好像老人又咳又笑,从山谷中发出,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声音

21.示例:

故乡的歌是一只轻盈的风筝,总在异乡的天空上飞翔;

故乡的歌是一声亲切的呼唤,总在游子的心头回响;

故乡的歌是一泓清凉的泉,总在酷热的荒漠中涌出;

故乡的歌是一片灿烂的云霞,总在风雨之后的天空中出现

七、

22.C

23.A

24.因为精神富足,活着才具有生命,如果没有追求和激情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逝去了之后灵魂永驻、精神长存能够延续生命。

25.“活着”是生命的存在,“生活”是必须是有追求、有激情的,没有激情缺乏追求的“活着”不能算“生活”。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篇九
《第一单元语文版八年级语文》

第一周单元小测

一、字词积累(12分) 三、文段阅读 (一)鼾声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里的老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父。 颓唐( ) měng懂( )轻miè ( ) 懵( )懂 yŭn落( )有恃无恐( )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马....

奔丧.( ) 狼jí ( ) pánshān ( ) 踌chú( ) 孤苦língdīng ( ) 唾.

手可得(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成语(10分)

⑴ 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 )

⑵ 没完没了地说话。 ( )

⑶ 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 )

⑷ 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⑸ 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 )

⑹ 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 )

⑺ 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 )

⑻ 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到来。 ( )

⑼ 跑这里,跑那里。形容为了谋生到处求职,生活很不安定。 ( )

⑽ 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 )

3.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不能自已. ( ) 有恃.

无恐 ( ) 触目伤怀. ( ) 变卖典.质 ( ) 4、写一段话,用上下面的词语(至少三个,多用加分)。(2分) 词语: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背井离乡

4、《背影》是一篇 ,它以“ ”为线索,表现父亲的 ;《永久的悔》作者 ,当代 ,文中“永久的悔”是指: 。(6分) 5、体会下面句子所蕴含的感情。(4分)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2)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二、语言运用(8分)

1.读下面文字,根据具体语境仿写一个“母亲是„„”的句子。

我一点点回忆往事,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从走入社会到自己养育后代,得意也好失意也好,长长的人生小河上,每片帆影每圈涟漪都与母亲息息相关。这时我终于明白了,母亲是什么。 , ,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志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2.仿照例句,请以“父爱”为写作对象,写一个句子。

例句: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关心是词,疼爱是曲,真心付出是母爱的主旋律 。

3、根据对联中的下联,把上联中空的字填上:上联:轻风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2分)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2分) 海尔集团借助全面的信息管理手段,融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快速响应市场,因而创造了中国制造企业的一个奇迹——产品零库存(没有积压的产品)。当问到其集团获得如此成功的原因时,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我们主张产品的零库存,同时主张成功零库存。”

张瑞敏所说的“成功零库存”的意思是

上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追风赶月,一刻不敢停留地往家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笑着。

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叨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

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好,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外走,“爸爸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曾睡过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

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动,树梢乱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头仍寂静一片。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在田头地尾劳累

了一天的父亲头一粘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睡,就常用脚把他踹醒,任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

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说:“睡吧。”

1.找出文中描写父亲蹲在村口路旁守望时的比喻句,说说其表达作用,试着也写一两句,描写当时情景中的父亲。(3分)

答: 。

2.通读全文,你会发现“我”追风赶月地回故乡老屋和父亲在一起仅是先吃饭,再是聊家常,最后与父同寝。只为这些平常琐事,“我”心里会感到失落吗?为什么?(3分) 答: 。

3.“我”先后两次落泪,是没有出息吗?生活中酸甜苦辣你也有过落泪的经历,结合切身体验,试举一例谈谈你的感受。(3分)

答: 4.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子相互体贴的细节各一例。结合切身体验,你也试着写一例。(3分) 答:

5 .说说文中描写夜色、月色的作用。你还能联想到哪些描写月色的诗词?试着写几句。 ( 2 分) 答:

第二周语文小测题

一、积累和运用(共40分)

1.阅读材料并,在横线上填写词语,给拼音写出汉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许多妇女知道安东尼是个 、充满ruì( )智和勇于斗争的女人,但她们害怕那么说,她们害怕自己也会受到 (轻视;看不起)。不过,渐渐地,她们开始喜欢上了她,并努力帮助她。一部分男人也不再 (形容说话没完没了) (2)人们喜欢用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来赞美秋天,请你写出两组描写春天词语(四字语)(2分) 、

2.下列词语中有五个错别字,请找出并订正。(4分)

走头无路 背乡离井 极端贪困 众志成城 俯拾皆是 寄人离下 一视同仁 谈笑风声 错别字: 订 正 : 3.下列黑体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我们才感到它的可贵。 B.王大妈嫁女儿要亲家用轿子接,这真是思想顽固不化。C.最后兄弟被逼远走高飞,到济南谋生。 D.刚才吓唬她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4.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入下列横线上。( )(2分)

假如,你嫌这里太朴素了,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竹。_________;_________;有雨,给你平添一番清凉;有雪,那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风无月,无雨无雪,竹影微动,也令人心旷神怡。

A.有月,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有风,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 B.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有月,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 C.有月,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 D.有风,你可以领略窗上迷离的竹影;有月;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 5.下面的句子不成对偶,请改动下句,使它们组成一组对偶句。(2分) 上句:看社会知国情坚定报国志 改动: 下句:放眼瞻望未来,明确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使自己的爱国心越来越增强。 6.按要求填空。(13分)

(1)读叙事散文首先得抓住行文线索。本单元的几篇散文,如《背影》以_____为线索,《永久的悔》以______为线索,《铁骑兵》以 为线索,《苏珊•安东尼》以 为线索,采用 和 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着重写了 、 两个场面,突出主人公 、 的精神。古今中外世界上的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女性,请你写出两例: 、 。 (2)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反映骑兵生活的名作,你能举出一两例吗? , 。 , 。7. 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 2分) “现在我们女人应该起来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 )她发誓她将一直斗争下去,( )上天赐予她力量,让她看到了妇女在法律面前与男人的平等。

8.罗伯特是德国著名的医生。有一天,他为国王看病。国王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罗伯特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原谅,陛下,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医生答话的的言外之意是 。(3分)

9.前不久在中国斯诺克台球公开赛上,赢得冠军的丁俊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会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对他这一说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如果你是反对者,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内容阐述你的反驳见解与丁俊晖交流。(3分)

支持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丁俊晖,你用实践创造了奇迹,而全国还有那么多从象牙塔走出的大学毕业生们在苦苦地找工作,看来读书还不如练成一门好手艺!请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来自网友) 你是反对者,你说: 10.阅读下面一段话,请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3分)

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边砍六刀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剧痛,追着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二、综合阅读(30分)

(一)阅读《背影》,第六段回答问题。(14分)

10.请结合课文内容,给这个语段加一个小标题: (2分) 11.作者连用“攀”“缩”“倾”这三个动词,有什么作用呢?(2分)

12.写出这段话的记叙要素。(4分)

人物:,地点:事情的经过; ,结果: 。 13.文中两次写“我”“流泪”,这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段话的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哪种是最主要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段话着重描写父亲哪一特征?为什么要着重写这些?(2分)

(二)阅读《一个女孩的故事》,回答问题。(16分)

女孩从外面砍完了柴草回家,把柴草放在地上,她忘记了累,而是踮起脚尖,看着树枝上的小鸟飞向了蓝天。

母亲从地里收工回家,女孩看着母亲,问:“妈妈,你看这件事?”母亲皱了皱眉头,也望了一眼刚刚从树枝上飞走的小鸟,说:“过几天,等你爸爸过年回家再说吧。”

A 冬天的夕阳落得早,但却绚丽得冷艳、凄楚。女孩望着村口的路,天天望。终于看到了父亲在夕阳的光晕中,如期地归来了。望着日渐消瘦的父亲,背着简易的旅行包,披着一身尘土与疲惫,女孩迟疑了,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父亲回家的第一天晚上吃饭时,谁也没有谈到学费的事,父亲的心情也比较好。饭后,女孩用求救的目光看了一眼母亲,母亲在一边纳鞋底并没有说话,女孩只好鼓足勇气,对正在一边闷头吸烟的父亲说:“爸爸,我还想复读一年„„”

父亲的眉紧锁不展,他只是默默地吸烟。女孩继续大胆地说:“你知道的,只有知识,才能够改变命运!”

此时,烟雾弥漫了整个房间,父亲站起身,用眼睛瞪了她一眼,大家都不吭声了。父亲踱着步子,忽然停下步子说:“你还想读书?你怎么就不看看你妈妈头上的白发?”

女孩愣了一下,心如刀绞一般。那天,女孩在房里默默地哭了一整夜。

日子是平静的,父亲和母亲一起下地,每天收工回来得比平时更晚,每天都显得精疲力竭。女孩知道地里的活,永远做不完。 村子里的人们都从外面打工回来了,闲暇时互相串门儿聊天,每次见到女孩的父亲就说:“她都这么大了,应该出去挣钱了,反正她是女孩,迟早都是要嫁人的,还不如让她早点出去挣钱,帮帮你们。

” 家里的人每次听了,都沉默无言。

过了春节,眼看着父亲又要出门打工走了,学校就要开学,女孩越来越绝望。

就在离开学的前一天,母亲走进了女孩的房间,拿出装在包里的钱递给了她说:“你爸爸说了,女孩怎么了,女孩也和男孩一样,你就自己好好地努力吧!我们一家人的希望可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你爸爸这几年身子骨还行,还能苦两年。”

女孩的泪水流下了双颊。B. 窗外已经萌出苞蕾的杨柳枝条,在暮冬初春的阳光下摇曳着。

年初七的夜晚,女孩送走了南下的父亲,又踏上回校的路。外面虽然下着小雨,却没有风,但寒气依然逼人,女孩的心中充满希望。(摘《扬子晚报》,段玉梅/文 略有改动)

16.从全文看,文章第2段女孩问的“这件事”是指的什么事?(3分)

17.文中先后两次写了“姑娘”的“哭”,请说出其原因。(4分)

第一次“女孩在房里默默地哭了一整夜”因为 _ 第二次“女孩的泪水流下了双颊”,因为 18.文中划线A句和B句都属于写景,请你选择一处分析其主要作用。(3分)

选句,主要作用是

19.文章主要写了“女孩”争取复读的过程,通过这件事,你能说说女孩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吗?(3分) 20.文章一开头“„„踮起脚尖,看着树枝上的小鸟飞向了蓝天。”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女孩”此时的心理活动。(50字以内)(3分)

在我的案头,有一束金黄的麦穗。这是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种下的,还来不及收获,他就走了。当时,我们把它当成父亲未竟的事业,把最壮实的穗子剪下来,精心整理。我们在做这件事时,就像有的人整理先人的遗著一样,庄重而严谨。虽然我们没有要把这事业继承下去的意思,但我们很看重它。

时至今日,这麦穗依旧金黄,依旧有鲜活的生命。如果种在地里,依旧会长出青翠的春天,长出一幅稻麦千重浪的丰收画卷。

父亲是个农民,一生都在侍弄庄稼。直到80岁那年,因为耗尽了体力,下不了田,也扶不起犁了,才放下牛鞭。秋天了,他拼尽最后的力气,把门前的一块空地用锄头翻了,种上麦子。他说,人活着,春光秋阳,都是有限的,不可耽搁。冬天,看着自己种的麦子出土,长叶。为了让麦苗度过寒冬,又用浮土掩盖。开春后,麦苗破土,伸茎长叶,抽穗扬花,结实灌浆,父亲的身子却一天天衰弱了。他出不了门,就蹲在门边的麦地里,看着自己最后一季麦子说,我13岁下地掌犁,春种水稻秋种麦,我这辈子,一共种了65季水稻,麦子算上这一季的话,是68季了。父亲说这些时,就像仕途得意的人,像自己当了几届市长,当了几届总统一样自豪。虽然父亲说得安祥,没有一点骄矜于人的意思。但那自得的情怀是一样的。

回顾这几十季稻麦,有过丰收,也有过欠收甚至失收,那是因为不得天时和人为的失误造成的。尽管汗水是一样地付出,日子是一样地流走,如果不得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不与收获结缘的啊。 父亲说这些时,像是在做自我鉴定时总结人生经验。

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像有预感似的,抚着脚边的麦穗说:“看来,我是等不到这一季麦子成熟了,到时由你们收获吧。”

一个人能种多少季稻子,多少季麦子,都有个定数,想多一季也不行。就像做官,任期一到,就得走人。果然,在麦子泛黄的时节,父亲就悄悄走了。

在那些悲痛的日子里,看着那片麦地,我就想起了父亲的一生。我细心地剪下了一束麦穗,那带着阳光气味,带着父亲的汗水和寄托的麦穗啊,是父亲的遗存。

父亲是个农民,对于自己的农事,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未有过片刻的懈怠。那种勤勉一贯的敬业精神,总是在鞭策和激励着我,也让我追忆缅怀,铭记永远。

(摘自《读者》 刘志坚/文) 21. 文章是怎样围绕“麦穗”二字构思的?(3分)

_____________ 22.“我”剪下“一束麦穗”作为永久的珍藏,有什么深意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请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文章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简洁质朴,情感深厚。请选择一个词语或句子,说说妙在何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展示(共40分)

26.根据下列一首诗歌的歌词提示,按要求作文。 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

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 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总有温柔的话送耳旁; 总有一个声音为我带路,总有一个呼唤飘在我心上。 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 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暗淡无光。

要求:请以“心中的太阳”为话题,结合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 积累和运用 1.(1)灿烂 蜿蜒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秋天的诗词即可)

2.头-投 贪-贫 离-篱 声-生 3. C(远走高飞:多指逃往远处。) 4. B

5.瞻未来明重任增强爱国心

6.(1)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背影);“红的”“黄的”“白的”(永久的悔);人物的行踪;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过程。 (2)蓓姬 洞中历险

7.(1)月色朦胧,月光笼罩着清冷的河水和两岸的沙滩。 (2)斥责那些不问国事,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封建统治者。 8.他对待病人的态度是平等的。 10.视学生答题情况给分。 10.望父买橘

11.细腻而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从侧面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12.人物:父亲、“我”,地点:车厢内外,事情的经过:父亲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结果:“我”感动得流泪。 13. 为父爱所感动 与父亲分别伤心难过 14.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动作最主要

15.背影。作者着重描写父亲这一特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②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特沈;③它凝结着真挚而深沉的爱子之情。 16.“女孩”想复读的事

17.第一次是因为“女孩”一再向父亲恳求复读,遭到父亲的拒绝,女孩伤心绝望,内心痛苦而哭。(意对即可) 第二次是因为“女孩”复学的愿望得以实现的激动和对父亲及家人的感动(感激)之情难以抑制,情不自禁流出了眼泪。(意对即可)

18.A句,主要作用是烘托渲染了“女孩”久盼父亲归来而不得的凄楚、焦急(急切)的心情,也暗示了“女孩”求学的艰难。 B句,主要作用是烘托渲染了“女孩”能够复学后,充满生机和能改变命运的希望。 19.坚强、执着,认定目标不言放弃,对理想充满强烈的渴望(或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20.答题要点:第一人称“我”,符合女孩想上学的心理,有对小鸟的自由与幸福的羡慕之意。示例:小鸟能飞向蓝天,是多么自由与幸福呀!爸爸要是同意让我复读,再苦再累,也是充满希望和幸福快乐的。 21. 引出麦穗-———回忆麦穗———珍藏麦穗

22.因为“我”从这一束麦穗上看到了父亲身上勤勉一贯的敬业精神,而这种精神将永远鞭策和激励着“我”,所以剪下一束麦穗作为永久的珍藏。(意对即可)

23.那种勤勉一贯的敬业精神,总是在鞭策和激励着我,也让我追忆缅怀,铭记永远。

24.勤劳、坚强、热爱农业生产、对农事恪敬职守。 做任何事都要全心全意,持之以恒的去做,要不怕困难,要恪敬职守。(意对即可)

25.如:“时至今日,这麦穗依旧金黄,依旧有鲜活的生命。如果种在地里,依旧会长出青翠的春天,长出一幅稻麦千重浪的丰收画卷。”这句说明父亲虽离“我”而去,但他对农事勤勉一贯的敬业精神将永远鞭策和激励“我”,让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恪敬职守,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26.略

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篇十
《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

(1-2题 共12分)

1.根据原文填空。(每小题1分 共4分)

①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2.根据情境或要求,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小题2分 共8分)

①这里清流脉脉,滋润沃野田畴;群山逶迤,一派郁郁葱葱。来到这里的游人,

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古诗句“ , ”来抒

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②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其中写道“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的,历史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英雄伟人不断涌

现,正如古诗中所言“ , 。”

③明代诗人于谦曾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以此来

表达自己的心志。由此我们想到了置生死于度外,留英名于千秋的文天祥,

他的“ , ”两句诗,成为崇高精神和

英雄气节的写照,辉耀千古。

④《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深受人民喜爱的神话小说,作者以神奇的想像

力塑造了孙悟空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请你结合作品说说他具有哪些特

点?

第二部分

(3-26题 共58分 )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共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

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甲)文字出自《 》,作者是我国 时期著名科学家 。(1分)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略无阙处 阙 沿溯阻绝 溯 ..

负势竞上 负 千转不穷 穷 ..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这两段文字的作者,都描写了山和水,前者写的是三峡的山水,后者写的是

富阳至桐庐一带的山水。请你从(甲)或(乙)段文字中找到与下面内容与

写法相近的句子。(2分)

①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②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为了表现景物的特点,两文的作者都是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请你从两段文

字中各举一例。(2分)

(甲)

(乙) 8.请结合选文内容赏析下面的文字,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共15 分)

生物钟漫话

吴浩源

①金鸡啼鸣报晓,鸟儿晨晚唱息,牵牛花放迎朝,夜莺黄昏捕食,晚香玉对

月挥馥,猫头鹰夜伏昼出„„是谁告诉它们一天中的时间?

②候鸟春秋迁飞,蛙蛇冬天蛰伏,百花深秋(diāoxiè ),腊梅傲雪迎春„„又

是谁告诉它们四季的变化?

③是谁告诉巴西海岸的绿海龟,出发到八千公里外的阿森松岛产卵的日子到

了?招潮蟹为什么能准确地测知潮涨潮落的时间„„

④生物感知时辰的本领奥秘无穷,招潮蟹能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每天校正

自己的“钟表”,分毫不差。而人类经过几百年的努力,至今还无法造出一种能与太阳、月亮等星球的运行完全一致的钟表。这么说来,是不是各种生物体都有自己计算四季时辰的妙法?两百多年前就有人用实验来寻求这个答案,他们把叶片昼张夜合的豌豆置于与外界隔绝的黑洞里,结果叶片依然在白天的时间里张开,在夜晚的时间里闭合。蟑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如果把它们置于温、湿度和

气压恒定的黑暗里,在数日或数周内,它们知道什么时间是白天,应伏而不动,什么时间是夜晚,该出来觅食„„这些实验证明尽管动植物不戴手表,也没有日历,但它们体内有一种能感知天体运行节律并以此调整其生理活动的“钟”,人们称之为“生物钟”或“生理钟”。

⑤生物钟在生物体内的什么地方?科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的实验告诉

我们,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物钟。鸟类的生物钟是脑上腺;植物体内的光敏素是控制植物昼夜节律或开花时间的生物钟„„

⑥生物钟的机制远比当代最先进的钟表还复杂,它和地球、月亮的运行、太

阳光、温度、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物理变化、遗传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的奥妙无穷无尽,目前人们只是揭开小小的一角。

⑦钟表可以校正、倒拨和调整,生物钟也能做到吗?美国大西洋科德角的招

潮蟹能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校正生物钟:它身上的颜色白天变深,晚上变浅,每天都比前一天晚五十分钟。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用飞机把招潮蟹从美国大西洋沿岸运到太平洋沿岸,它很快就生物钟调整到和太平洋沿岸日出的时间同步。三叶草是一种叶子昼开夜合的植物,如果白昼偏偏把它置于人造黑夜中,夜晚偏把它放在光照下,过一段时间后,叶片的张合就和自然昼夜颠倒了,生物钟已被倒拨;如果恢复自然昼夜的节律,钟又很快地校正过来。

⑧如果有一天,人类完全揭开了生物钟的奥秘,那世界将会是另一种面貌:

比如用人造光源延长白天的时间使母鸡多生蛋;心脏病人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在凌晨四时比在其他时间大40倍,这对掌握用药时间大有(bìyì);癌细胞的分裂有它的周期,如对其规律能了如指掌,那对恶性生长就制之有术了„„

⑨我们希望有那么一天,人类将像摆弄手表那样摆弄奇妙的生物钟!

(选文有改动)

9.根据文中括号内的注音,写出相应的文字。(1分)

diāoxiè( ) bìyì( )

10.选文开头三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2分)

11.根据你从选文中了解的知识,给“生物钟”下一个定义。(2分)

12.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章,它对事物的说明应该准确无误。请你指出划线句

子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说明文的这一语言特点,并举一例作简要分析。(2分)

13.读了这篇文章,你了解了生物钟的哪些知识?请逐条说出来。(4分)

14.第⑧段文字的最后省略了许多内容,请根据你的了解和想像,再补写出两个

例子。(4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共15分)

论希望

①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希望者失意人之第二灵魂也。”纵观古今,凡能成就

大事者,皆以希望为魂,故人生贵有希望。

②人类之所以能够走出荒蛮,摆脱愚昧,踏进文明,就是因为人类有不尽的

希望。梁启超曾说:“夫有希望者,人类之所以异于禽兽,文明之所以异于野蛮,而亦豪杰之所以异于凡民者也。”希望带给人们无限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激励着人们去克服艰难困苦。希望使人类战胜了自然,战胜了自我,给自己带来光明。古代大军事家亚历山大在远征前,把所有的金银财宝、土地庄园等都赠给大将元帅,一位大臣见状十分不解地问道:“陛下,您把财产全部分掉了,那把什么留给您自己呢?”“希望,”亚历山大答道“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亚历山大之所以赫然昭烁于古今,是希望带给他无穷的力量。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受阻于匈奴,九死一生,仍心怀希望,终排除万难,凯旋归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三千越甲吞泱泱之吴国。还有史可法、谭嗣同、秋瑾、李大钊、江姐„„太多太多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又将希望幻化成执著的信念和巨大的勇气与力量,是希望使人们在险境、绝境中勃然奋发,努力抗争;是希望使人类生生不息,永远在历史的大道上奋勇向前。

③ 。威·琼斯曾说过:“希望是用以搅拌苦酒的蜜汁。”考利也说过:“希望是疗治人间百病的良药。”海伦·凯勒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之所以在那种凡人难以想像的困境中奋起,就是因为她坚信希望会改变一切。是的,我们可以没有金钱、没有地位乃至家园,但如果我们有希望,有勤劳的双手,我们就有可能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也许项羽破釜沉舟、悲歌垓下是壮士之举,也许拿破仑囚禁孤岛,精神颓废是迫不得已,但是倘若项羽心存希望而东山再起,天下岂能归属刘氏?倘若拿破仑里应外合,秘密发兵,显赫一时的法兰西帝国岂会落到如此惨境?正可谓是:有希望则常人可以 成为英雄,无希望则英雄无异于常人。有无希望的人生差别之大令人惊叹。

④人生需要希望,国家更需要希望,没有希望是亡国的先兆。美国人民的独

立战争,英国人民的宪章革命,法国人民反对路易十六的起义,皆为自由民主的希望而战。我国亦是如此。倘若我国国民心无希望、麻木不仁的话,中国早已被列强瓜分,哪会有今天东方巨龙的腾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我们更应赴汤蹈火,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希望而努力奋斗。

⑤希望,永恒的光明的使者,让我们高歌“吾愿乘风扬帆,破万里浪以横绝

五渊乎”,一同前行!

15.请解释下面成语中加点的词。(2分)

鞠躬尽瘁( ) 破釜沉舟( ) 迫不得已( ) 前仆后继( ) ....

16.第①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2分)

17.请你解释梁启超的话,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18.在第③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既有过渡作用又能概括本段中心的句子。(3分)

19.请你为第②、③、④段中的某一段补充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事实论据。(3分)

20.第④段中,作者列举了美国、英国、法国历史上的三大事件。如果按照这些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话,该做怎样的调整?(2分)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共15分)

爬 山

陈村

在秋天,我们爬山。山在湖南的张家界,名曰黄石寨,也有写成黄丝寨的。

这山的高程,地图上没标,有人说是海拔1000多米。我是个连楼梯也爬不动的人,每逢听到朋友的家住在六楼,心里就害怕。然而,见了山不爬是罪过。潇洒的人说的是登山,而我的确在爬,吞一片止疼的药,拄一支从上海带来的竹杖,那是江西龙虎山的产品,上山去。

一到山下,立即被人盯上了。那些抬滑竿的老乡,沿山道停成一排,一见我

眼睛就发亮,生意来了。我固执地自己走。有人抬着滑竿跟上我了,好言好语地说山真是太高了,我是无论如何爬不上去的。他们劝我不要太苦自己,坐上来钱是不多的。要是先生想看风景,滑竿是可以随时停下的。说话间,脚还在走。身边不时擦过一架滑竿,男的坐在上面有点土豪的味道,女的坐上就是双枪老太婆了。我说不坐了,谢谢不坐了。我说,我从很远的地方来,走了很多路,花了很多钱,本来是要爬山的,到了山,却被你们爬了去,岂不是吃亏了?本来我还可以说更多一些话,说得俏皮一些,可是气喘得紧,就省略了。

跟着我的老乡终于没了耐心,离开了。我松了一口气。别人总是好意,别人

是谋生,和别人的好意过不去,心里就有(qiànjiù) 。那个被称作先锋派的伙伴代我背着包,我的道具只有一个相机,一根杖,那是少不了的。我喜欢一个人爬山,喜欢听到其他人的声音但别看到人,按古人的说法,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还喜欢什么人声也听不到,就剩几只鸟在那里叫叫。

出了许多汗,有同伴追上来了,我问咱们爬了多少路,她说大概二十分之一。真是一派胡言!我往上看看,那弯曲的山道被树遮得很严,看不到顶。即使真是二十分之一,她也该说五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她不能这样摧残我的信心。我想我应该歇歇了,就势在道边的石上坐下,再看滑竿经过,心里就有了一点(xiànmù ) 。

但是,我要自己上去,迄今为止,我见到的山,只要想上去都上去了,只要

别人能上去我都上去了。不在于上去之后一定有什么好的景致,而是心理原因。要是见了山却不上去,见了山却是被别人抬上去的,到了山顶将毫无喜悦。我知道,总有一天我将爬不上哪怕再矮的山,但我不愿这次就是爬不上去的第一次。我当然明白,楼梯是必须走的,而山是可以不爬的。但我对必须的事情没有兴趣。我爬起山来就像和山有仇似的,非要将他踩在脚下。年轻的时候,爬上山,大喊几声,像那孙猴一样在山顶撒尿一场,以示征服。现在爬山的人多了,山顶眼杂,便不再尿了。

山顶总是忽然到达的。我还节约着力气呢,还在恨恨地一步一杖地死走呢,

它就到了,到了顶,就完了。风景当然很好。

2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分)

qiànjiù( ) xiànmù ( )

2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人生失意的诗句 人生失意的句子 描写人生感悟的句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当代描写人生失意的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8728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