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王国维好的诗句

王国维好的诗句

2015-12-26 08:05:1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王国维好的诗句篇一《《中华诗词之美》作业及答案》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王国维好的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王国维好的诗句篇一
《《中华诗词之美》作业及答案》

《中华诗词之美》

作业1:

1、“诗言志”出自哪本书?

A.《春秋》 B.《诗经》 C.《书经》 D.《易经》

2、本视频中所讲的诗与词的不同之处是?

A.形式不同 B.诗言志 C.产生背影 D.表达方式

1、李商隐写爱情的诗里边所隐藏的是它对于政治的抱负和理想,以及政治上不得意的。 是 否

作业2:

1、关于“词”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 B.最早与情有关 C.产生于歌台舞榭 D.音乐称为宴乐

2、“词”所配合宴乐没吸收哪个?

A.清乐 B.胡乐 C.法曲 D.雅乐

1、汉民族没有长篇的史诗,因为它属于农耕民族。 (0.5分)

是 否

作业3:

1、《花间集》是谁编写的?

A.温庭筠 B.赵崇祚 C.韦庄 D.李璟

2、《花间集》大多数内容是什么?

A.壮志 B.江南风光 C.美女跟爱情 D.仕途

1、《花间集》里边的第一首歌词是《菩萨蛮》。

是 否

作业4:

1、“小山重叠今明灭”中的“小山”指的是?

A.眉毛 B.山峰 C.屏风 D.枕头

2、“弄妆梳洗迟”中的“弄”是什么意思?

A.观赏 B.同梳 C.摆弄 D.照

1、清朝的张惠言说温庭筠的这首《菩萨蛮》是“感士不遇也”。

是 否

作业5:

1、司马相如《长门赋》为谁而作?

A.霍皇后 B.上官皇后 C.窦皇后 D.陈皇后

2、男子写“思妇”和“怨妇”是因为?

A.表达爱慕 B.寄托相思 C.自身也被迫弃 D.为女子不平

1、“小词”地位虽低,但一定程度上也是言志的。

是 否

作业6:

1、小词不会写的是?

A.美女 B.游子 C.怨妇 D.思妇

2、刘永济的《鹧鸪天》没写哪个?

A.玉屏 B.犀角 C.絮影 D.朱颜

1、小词虽然开始不过是歌宴酒席之间的歌词,但是它演变下来,成为很多圣人君子的这些贤人的一种修养、持守、体会、境界。

是 否

作业7:

1、 南唐的词人不包括?

A.冯延巳 B.李璟 C.李煜 D.温庭筠

2、峨眉能代表一个男子的才学的美好是从谁开始?

A.宋玉 B.屈原 C.庄子 D.欧阳炯

1、词都是以男子站在女人的立场上看美女。

是 否

作业8:

1、关于温庭筠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鸾镜、花枝、娥眉 B.《花间集》里收集的作者 C.以词言志 D.给人一个深刻的、高层次的联想

2、关于韦庄的《菩萨蛮》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一个系统 B.第三人称 C.美女与爱情 D.致思唐之意

1、《花间集》没有收南唐的词,是因为风格不同。

是 否

作业9:

1、“不辞镜里朱颜瘦”中的“镜”表示什么?

A.反省 B.现实 C.镜子 D.照镜子

2、“风飘万点正愁人”中“飘”的是什么?

A.树叶 B.柳絮 C.清风 D.花瓣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离骚》 。

是 否

作业10:

1、从本视频中冯延巳表达的是什么?

A.精美的物象 B.闲愁 C.相思 D.死生离别

2、“一晌”在中国的诗词里边是什么意思?

A.短暂 B.一上午 C.一夜 D.一天

1、冯正中表现的是感情的感受。

是 否

作业11:

1:、关于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七下七 B.思妇 C.众芳芜秽 D.美人迟暮

2、“美人迟暮”哀叹哪一个? (1分)

A.“美志不遂” B.人老色衰 C.时间无几 D.希望渺茫

1、屈原的美人代表的是是才德的美好。

是 否

作业12:

1、关于李后主及《相见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B.雕章琢句 C.美好短暂易失 D.前期作品

2、关于李煜的《虞美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期作品 B.写他破国亡家的悲哀 C.复国之心 D.永恒跟无常的对比

1、郭沫若说李后主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是 否

作业13:

1、《越调斗鹌鹑》是叶嘉莹什么时候作的?

A.避难 B.结婚 C.生子 D.美国

2、“余生何地惜余阴”是何时发出的感慨?

A.申请回国 B.回国前 C.居住台湾 D.回国后

1、“我亦深怀并辔心”是叶嘉莹收到李霁野的信之后写的。

是 否

作业14:

1、王国维求学途中到上海先进了?

A.时务报馆 B.农学社 C.东文学社 D.强学社

2、王国维的文学评论是受谁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A.黑格尔 B.叔本华 C.马克思 D.康德

1、王国维的文学评论受他哲学思想影响最明显的是《红楼梦评论》 。

是 否

作业15:

1、关于《人间词话》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诗话、词话的形式 B.白话形式 C.“境界说” D.最早是零碎的

2、下面哪个不是本视频所说的“境界说”?

A.词以境界为最上 B.“造境” C.“写境” D.观念清楚

1、词有“境界”而诗没有。

是 否

作业16:

1、本视频关于“境界”没有提到的是?

A.词的美感 B.写真景物真感情 C.境界就是一切 D.使所写的外在的景物生动活泼起来

2、哪个不属于晚清的四大词人?

A.王国维 B.况蕙风 C.朱祖谋 D.王鹏运

1、王国维论词是接触了西方的文学哲学后,独自写出来的。

是 否

作业17:

1、关于张惠言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端木埰的影响 B.影响到晚清 C.常州词派 D.推尊词体

2、临桂词派是受了谁的影响?

A.张惠言 B.端木埰 C.王国维 D.况蕙风

1、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批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文学批评。

是 否

作业18:

1、西方的文学理论说语言是什么?

A.表达方式 B.一种符号 C.沟通工具 D.记事途径

2、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下面哪个不是?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1、诗中包涵了一种“潜能”,所以说是“诗言志”。

是 否

作业19:

1、下面哪个不是本视频说王国维《人间词话》带给我们的困惑?:

A.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却举的是诗的例子 B.诗词都能写真景物真感情 C.诗有没有境界 D.词为何有境界

2、下面不是王国维所认为诗词区别的是?

A.词言长 B.诗景阔 C.词能言尽诗之所言 D.词体要眇宜修

1、词的境界,就是那种深微的、幽隐的、美丽的一种境界。

是 否

作业20:

1、关于“词之言长,诗之景阔”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词可有长篇幅的词 B.诗言志是显意识的 C.诗境界开阔 D.词给人以无限联想

2、王国维真正对小词的体会是?

A.“美感” B.“言长” C.“境界” D.“在神不在貌”

1、王国维说晏殊的词虽是艳语,可是“终有品格”。

是 否

作业21:

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中王国维看到了什么?

A.“近黄昏” B.“众芳芜秽” C.“夕阳无限好” D.“美丽易失”

2、一部作品给不给你联想关键在什么?

A.写法 B.曲调 C.长短 D.语言

1、“众芳之芜秽”是屈原的喻托。

是 否

作业22:

1、“莲”在古语中不代表什么?

A.怜爱 B.相思 C.美物 D.爱情

2、叶嘉莹觉得欧阳修的《采莲曲》中真的让人心动起来的是?

A.“暗露双金钏” B.“照影摘花花似面” C.“离愁引著江南岸” D.隐隐歌声归棹远”

1、从南唐时候开始有人慢慢的体会,说“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

是 否

作业23:

1、“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是谁写的?

A.李之仪 B.欧阳修 C.王国维 D.叶嘉莹

2、真正开始就词论词,说词里边有深刻的意思的是?

A.王国维 B.周济 C.张惠言 D.董晋卿

1、南宋末年出现诗化的词。

是 否

作业24:

1、本视频中没有提到的困惑是

A.王国维认为别人读李璟的《山花子》觉得是写思妇的感情是不懂这首词 B.三种境界如何解读而来 C.看表面是不对的但他自己的解读也并非作者本意 D.如何寻境界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谁的词句?

A.柳宗元 B.晏殊 C.韩愈 D.苏轼

1、“过尽千帆皆不是”是韦庄的词句。

是 否

作业25:

1、关于张惠言说法不正确的是?

A.“意内而言外谓之词” B.“兴于微言、以相感动” C.“贫而乐、富而好礼” D.“低回要眇、以喻其志”

2、词跟诗真正的差别是在哪里?

A.感情的倾泻 B.显意识 C.诗是言志 D.外表的差别

1、“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之情”出自张惠言。

是 否

作业26:

1、哪个不是诗歌的三种做法有?

A.比 B.言 C.赋 D.兴

2、“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用的什么手法?

A.比 B.言 C.赋 D.兴

1、《词选》作者是刘义。

是 否

作业27:

1、“蛾眉”在中国的历史里边有这么悠久的传统,能引起人们的想象,西方称之为?

A.记号 B.符号 C.代码 D.语码

王国维好的诗句篇二
《名人诗词——王国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今天是周雪光老师的最后一节课,结语是,关于定量研究,周老师又摆出了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大海老师说,应该改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此乃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界。“而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此乃第三境界。关于定量研究,我听得稀里糊涂的,这里不做太多的评价,唯一很清楚的是在定量的道路上,我还需要走很久。关于人生三境界,想说的很多。

记得高三暑假补课的第一堂语文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老师说,高三的我们处于第二境界,所以肯定要“为伊消得人憔悴”,等我们考上大学了,就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于是,我们都很习惯了过着食堂、教室、家里三点一线的生活,因为我们坚信校长在大会上讲的“读书是改变每个人的命运相对公平唯一的出路”。再苦再累,成为每天的一部分的时候就没什么感觉了。

读了大学,一切就好了。我们当时是这么以为的。

上大学了,其实四年混得很快的,说句通俗的话就是转眼间从樱桃变成了西红柿。去年暑假准备考研的时候,还记得再次把自己所有的状态都改成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后起早贪黑的去占位子,上无聊至极的政治班,结

果一半的课都睡过去了。在那段绝望的日子里,仿佛认为上了研究生就万事大吉了。

几经周折,保送上了研究生,托潇潇吉言啊,说什么保不上研全北京我想去哪儿吃她都请我,然后就是我们最后去了小南门的专业麻辣烫。

保研之后的生活倒是颓废了一阵子,不过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前曾经奢望的到头来发现根本就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未来依旧渺茫,自我认同危机困扰了自己很久。成长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人总会长大的,总会慢慢的在这个即使不属于自己的城市找到自己的坐标,然后各自朝着自己的梦想也好,理想也罢,去奋斗。恍然发现自己还是停留在“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阶段。

忘了谁说过,人生的意义,在于折腾。有时候,不倒腾得死去活来,枉费了所谓的青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哪三种?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

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

没有对寻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

没有千百度的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

大师精妙以三首词道破人生之路.迷惘,执着,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王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蝶恋花柳永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地升起从遥远无边的天际。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简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阕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阕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王国维好的诗句篇三
《王国维诗词选读》

王国维诗词选 发布日期:2008-7-7   作者: 王国维     【字体】: 主编:李文朝 编审:杨逸明 责编:何 鹤 王国维诗词选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坐连江点点萍。点绛唇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问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蝶恋花 满地霜花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谁起水精帘下看,风前隐隐闻萧管。凉露湿衣风拂面,坐爱清光,分照恩和怨。苑柳宫槐浑一片,长门西去昭阳殿。好事近愁展翠罗衾,半是余温半泪。不辨坠欢新恨,是人间滋味。。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浣溪沙漫作少年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汍澜,不堪重梦十年间。斗柄又垂天直北,官书坐会岁将阑,更无人解忆长安。。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今朝欢宴胜平时。浣溪沙月底栖鸦当叶看,推窗蹀蹀堕枝间,霜高风定独凭栏。。觅句心肝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可怜衣带为谁宽?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菩萨蛮回廊小立秋将半,婆娑树影当阶乱。高树是东家,月华笼露华。碧阑干十二,都作回肠字。独有倚阑人,断肠君不闻。清平乐垂杨深院,院落双飞燕。翠幕银灯春不浅,记得那时初见。眼波靥晕微流,尊前却按凉州。拼取一生肠断,消他几度回眸。鹊桥仙沉沉戎鼓,萧萧厩马,起视霜华满地。猛然记得别伊时,正今日邮亭天气。北征车辙,南征归梦,知

是调停无计。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二字。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又弯,沉沉空翠压征鞍,马前山复山。浓泼黛,缓拖鬟,当年看复看。只余眉样在人间,相逢艰复艰。 苏幕遮倦凭阑,低拥髻,丰颊秀眉,犹是年时意。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醒时际?凉月满窗人不寐,香印成灰,总作回肠字。谒金门孤檠侧,诉尽十年踪迹。残夜银釭无气力,绿窗寒恻恻。落叶瑶阶狼藉,高树露华凝碧。露点声疏人语密,旧欢无处觅。鹧鸪天列炬归来酒未醒,六街人静马蹄轻。月中薄雾漫漫白,桥外渔灯点点青。从醉里,忆平生,可怜心事太峥嵘。更堪此夜西楼梦,摘得星辰满袖行。------------------------------------以上由北京宣武区文联许焕英供稿

王国维好的诗句篇四
《从读诗到读心--王国维的心灵悲剧》

从读诗到读心

——王国维的心灵悲剧

郑园王君

(中山大学中文系,广末广州510275)

摘要:面对西方,王国维选择了西方哲学研究;他受叔本华哲学影响,希望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灵问题t

但以失望告终。王国维讷于言,少以“文”直接抒发精神苦闷;反而,他的诗,叫曲折的寄寓了他的心迹。通过对王国维前期诗歌的解读,可分析其心陷绝望的悲剧。

关键词:王国堆;心灵悲剧;哲学问题;叔本华

中图分类号:12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23X(2003)02—0078—05

天地之大,个体仅是沧海一粟,如白驹过隙,出于

偶然寄居于世上。诗人看透了世界万物本由心生,一

站在19与20世纪之交的王国维是一个异数切皆虚妄。既然看透了,那么这是否意味能够摆脱束——与同时代人相比,王国维面对西方,他有不同的缚呢?王国维一语“无奈”道尽了其中悲凉:虽然看透读法。他没有走进变革社会的物质文本.相反,他走了,但是悲欢并没有消逝,它冲着人的情绪而来,不断上丁关乎心灵的精神文本。多数知识分子抱着建立打乱人的心境。王国维的忧郁自青年始,也伴随其一近代民族国家目的,希望从西方寻求到国强民富的途生。

径。王国维则从本身的心灵问题出发,与西方哲学思同年,他作诗《杂感》:

想对话,希望寻求心灵的答案。这恰恰构成了王国维“侧身天地苦拘挛,姑射神人末可攀。面对西方的独特方式。当所有人渴望振臂一呼,改造……终古诗人太无奈。苦求乐土向尘鬟。”

国家,拯救民族的时候,他更关注的是人的心灵、人的他认为人生在世,受到各种束缚不得自由,应该精神。当所有人从西方拿起变革社会的理论武器之向哪里寻求乐土呢?实际上所谓的乐土在尘世里恐时,他更感兴趣的是西方另一路向的哲学。怕是没有的。这正是人生的悲凉之处。

王国维有什么心灵问题?他性格沉潜忠厚,内向应该如何解决心灵上种种问题?王国维苦苦思寡言,平时绝少表露自己的心迹。这是我们难以在他索不得其解。他从事哲学研究,就是希望可以解决这的著述中发现他流露情感的原因。但是,他的诗作却些问题。他说自己“体素赢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提供了一个“读心”的绝好文本。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2]

心灵问题对于王国维不啻是一个大问题。他22(P609)

岁所作《题友人三十小像》就感慨世情变化,格_|】葡沉“来日活滔来,去日滔滔去。适熊百年郁。他写道:内。于此七尺遇。尔从何处来?行将徂何

“劝君惜取镜中姿,三十光阴隙里驰,四处?…・・我力既云痛.哲人倘见度。瞻望弗

海一身厚偶寄,千盎三至岂前期。”[1]o可及,求之缣与素。”

“早知世界由心造。无紊悲欢触绪来。”这是王国维所作的《来日二首》,表露出希望通过收稿日期:2002—08—15

作者简介:郑圆王君(1978一),女,广东博罗凡,中山大学中吏系硕士研究学。

①以下王国维c寺皆引自《王周维诗词全编校注》一书,不另注明。78

万 方数据

哲学研究解决自己的心灵问题的愿望。他的心灵问

题其实与人生、世界的大问题联系在一起。王国维的

胸襟中始终怀抱着“天闻”式的困惑——人到底从何

处来,又到何处去?人类从古希措开始,一直追问至

今,没有答案。敏感而多思的王国维问到了。伴随着

这种追问,诗人感受到时光来了又走了,无始又无终,

直至无穷;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却只能在短短的百

年间寄寓在区区七尺之躯中,转瞬即逝。在无穷的宇

宙时空里.渺小的个体,究竟如何安心立命?这是一

个使凡殚精竭虑的问题,王国维自己难以解决,所以

寄希望于中外古今的哲人,在他们的著述中寻找答

案。

当时是1903年,王国维任教于通州师范学校,已

经遍读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等西方著作,“次

岁(1903)春,始读翻尔彭之《社会学》,及文之《名学》、

簿甫定之《心理学》之半。而所购哲学之书亦至,于是

暂辍心理学儿读巴而善之《哲学概论》,文特尔彭之

《哲学史》”。[2](P609)

在西方多位哲人当中,王国维选择了叔本华。他

正式闻读叔氏的著述始于1903年。但他与叔氏的缘

分却早已开始。还在1899年,在东文学社学习时,王

国维从田冈佐待治那里看到有叔本华的著述,就“心

甚喜之”,只是由于“文字睽隔”而未能阅读。到了

1903年,“嗣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自卯之夏,以

至甲辰之冬,皆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然

与其人生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

尝不心恰神释也。”“叔氏之书,思精而笔锐。是岁前

后读二过。”[2](P331)从1903年夏到1904年冬。始终

与叔氏为伴,并且一年里连续读两遍,可见王国维对

叔氏之作爱不释手。他曾高度评价叔氏:“叔氏始由

汉德之知识论出而建设形而上学,复与美学伦理学以

完全之系统,然则视叔氏为汉德之后续者,宁视汉德

为叔氏之前驱者为妥也。”[3](P385)王国维对叔氏的

喜爱决非偶然。叔氏认为人生的本质在于意志、欲

望,他的进路与古典哲学从外部世界寻求本源截然不

同,把探求的方向指向人自身。而王国维是园为希望

寻求人生问题的答案才研究哲学的,叔本华正好提供

了针对人生问题的“药方”。

1903年,他作诗《拚飞》,明显受叔本华影响。

“拚飞懒逐九秋雕,孤耿真成八月蜩。

偶作山游难尽兴,独寻僧话亦无聊。欢场只

自增萧瑟,人海何由慰寂寥。不有言愁诗句

在,闲愁那得暂时消。”

游山玩水难以尽兴,独自找僧人谈话也觉得无

聊。欢场中的繁华过后,剩下的只是萧瑟与寂密。诗

万 方数据名取为“拚飞”匠心独具。拚飞,即翻_飞,上下飞翔,在诗中比喻为人生无休无止的追求和挣扎。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他说:“事实上.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每一目标.在达成之后,又是一个新的(追求)过程的开端,如此(辗转)以至于无穷。……意志……总能知道它现在欲求什么,在这儿敞求什么;但决不知道它根本欲求什么。每一个个别活动都有一个目的,而整个的总敞求却没有目的。”[4](P235—236)意志,简而言之,就是无止境的欲求。而人生,也在于这无止境的欲求的追逐中度过。他说:“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完全可以和不能解除的口渴相比拟。…・・人因为他易于获得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摇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4](P427)诗人认识到人生总在无聊和痛苦的两极间徘徊,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寻欢作乐,每次都只是无聊的“拚飞”,这次“拚飞”欲望得到满足后,又得进行下一次的“拚飞”,否则就是无聊。一次又一次的“拚飞”,永无止境,到最后,诗人已经疲于“拚飞”了。他发出了苦闷的呼喊:芸芸众生,究竟应从哪里寻求慰籍呢?!他找到了暂时的答案:于诗句中寄托愁苦。这也是受到叔本华的启发。叔氏认为艺术可以把主体抽离开对意志的一切关系中,不受意志的奴役,达到纯粹的审美关照境界。王国维找到了艺术,通过创造和鉴赏诗句。缓解苦闷和愁苦。这种沉醉于艺术的审美关照的境界,王国维在同年夏天所作的《端居・三》里曾描绘过:“安得吾丧我,表里洞澄莹。纤云归大壑,皓月行太清。”吾丧我,我自忘矣。相当于叔氏之“自失”。叔本华描述主体的审美情状时说:“人在这时,・就是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即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这同时即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4](tv250)当主体到达这种审美境界时,物我两忘,表里如一,就好像是“纤云归大壑,皓月行太清”那样清澈明朗。1903年秋,他作诗《偶成二首---):“蠕蠕茧中蛹,自缚还自钻。解铃虎颔下,只待系者还。太患故在栽,他求宁非谩。……至人更卓绝.古井浩无澜。中夜搏嗜欲,甲裳朱且殷。……蝉蜕人间世,兀然入泥洹。此语闻自息,践之良独难。厥途果翼79

从,吾微问g昙。”情感。寻找欲望与情感的所在,对于王国维而言亦非诗人寻求心灵的归宿,叔本华给了他启发。叔本易事,故而他说:“欲觅吾心已自难”。然而,当认识到华认为人的本质是意志,即欲望与情感,这使人承远自己的意志,即欲望与情感的时候,痛苦便随之而来。在痛苦与无聊中徘徊。耍得到解脱,就要走出这种生禁欲,似乎便是不可逃避的选择。但是.否定了故望命意志。“意志从此便背弃生命:生命的享受现在使与情感.就等于否定了生命。既要活在世上,又要否他战粟,他在这些享受中看到了生命的肯定。(这时)定生命意志,王国维在这两难的夹缝中传出了大困这个人便达到了自动克制欲求与世无争的状志,达到惑:“更从何处把心安?”心灵被撕扯着,诗人找不到心了真正无所为和无意志的状态。”[4](P520)也即是说灵栖息的处所,一直难以安心立命。他一直寻求答案耍禁欲,才能得到解脱。解脱时,人就进人了极乐的而不得,不得又一直寻求,对于他而言,焦灼、忧虑从境界中:“神圣和解脱的现象就是上述清心寡欲无企诞生开始便与入生相伴随。

无求地境界.是和清心寡欲相随伴而不可动摇的安再看他的《出门》:

宁,是寂灭中的极乐。”[4](P546)人生的灾难困苦在于“出门惘惘知翼适,百日昭昭未易昏。我的意志和欲求,王国维在诗中打了两个比喻,一是但解购书那计读,且消今日敢论旬?……拽茧中之蛹,自缚还须自解。一是虎颔之铃,尚需系铃欲乘龙闸藐叔:两般谁幻又谁真?”

入自解。这都说明了寻求解脱必须求诺自身。即要与“出门”是一个比喻,相当于进入凡生。诗人出门自己的欲望搏jL,达N,tl,如止水的境界。如果要把它时迷迷惘惘不知去哪里,就像被无端抛人人世,也找投诸实践,诗人认识到这是很困难的,但是他仍表示:不到人生的方向。他只是懂得捱过一天是一天,今日要向佛主释迦牟尼请教。不知明日事,不敢去考虑十天半月之后的将来。

实际上+他电试图将叔氏之说用于解释当时的社王国维无法找到生命的真谛、生存的意义,他在会风气以及寻求解决途径。在后来所作《去毒篇》这个问题上踯嘲前行,他豢拜有加的西方哲人叔本华(1906)里,王国维针对鸦片的泛滥,对其给出治疗之也无法为他照明前路。相反,对于所谓的“解脱”,他法。他先从“欲望”人手,分析人的本质在于“欲望”。是愈加怀疑了。

欲望满足的时候,人就会得到快乐;欲望满足不了的在他同年所作的《平生》里明显传达出绝望的情时候,就会陷于失望的痛苦之中。人生有多种欲望,绪:

不能每个欲望都能满足得了,所以,人生中苦痛是非“平生苦忆卢敖,东过蓬莱浴海涛。何常多的。但是,如果人生之中没有欲望的话,就会感处云中闻犬畎,至今湖畔尚乌号。人问地狱到空虚无聊。为了排遣这种无聊,有多种方法。王国真无问,死后泥洹枉自豪。终古众生无度维指出:鸦片就成为这种方法之一。这是精神上无慰日。世尊只台老尘嚣。”

籍的表现。所以,其治疗的方法,应该从精神上、感情叔本华相信涅巢,达到解脱的人生境界。这是他上人手。宗教与艺术就是吻台的剂药。他说:“美术找到的答案。但是,王国维否定了这个答案。他认为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感情上之疾病,固非人间和地狱本来就没有什么分别,死后的所谓涅桨也燥的科学与严肃的道德之所能疗也。感情上之疾病,是徒然自夸而已。芸芸众生都没有超度之臼,释迦牟非以感情治之不可。必使其闲暇之时,tl、有所寄,而后尼也只有在尘世终老。

能自遣。”他从欲望一无聊一解脱这种进路去解决鸦王国维当初选择叔本华,是经过比较、筛选的。似片泛滥的问题,很明显是受到了叔氏的影响。乎对叔氏充满信心。但是,为什么最终又怀疑叔氏之

四说呢?

这自然跟他本身的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王国

那么,王国维最终是否解决了自己的心灵问题维极少论及自己的性格。但他在解说自己为什么从事呢?哲学研究的原因时说道:“体素赢弱,性复忧郁,人生

我们且看他1904年所作《欲觅》: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2]

欲觅吾心已自难,更从何处把心安。诗(P609)忧郁,意味着多思多虑,人生的问厨不期然的

缘病辗弥无敕,怃与生来讵有端。起看月中接踵而至。也就是说,忧郁的天性及随着而来的对人霜万瓦,卧闻风里竹千竿。沦浪亭北君迁生意义的极度关注是触发他研究哲学的直接动因。村,何限栖骋噪暮寒。然而性格是一种内在的特质.极难变改。也就是说,叔本华的解脱.要求人们禁故。王国维无疑碰到在他从事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其“因”始终存在,并参了难题。生命跟欲望与情感是连在一块的,肯定欲望与构成了“果”。他的忧郁自然要影响到他探求的结与情感,才能肯定生命;要肯定生命.就得肯定欲望与果。其诗作《游通州湖心事>最能代表他的忧郁。

80

万 方数据

“扁舟出西郭,言访湖中寺。野鸟困樊

笼.备然思展翅。入门缘亭蛳,尘劳始一憩。

方悉亭午热,清风飒然至。新荷三两翻,葭

茗去无际。湖光槛底明,山色尊前坠。人生

苦局促,俯仲多悲悸。山川非吾故,纷然独

相媚。嗟尔不能言,安得同把臂。”

初夏的一天,诗人乘上一叶轻舟,好比鸟儿展翅

出笼获得自由。他游访寺庙,得以抛却尘世的烦劳。

虽然中午以至,但清风飒飒吹来,又有三两支清新的

荷花在风中翻动,岸边的芦苇一望无际。此情此景该

是多么舒怀、那么令人向往,然而诗人的心境徒然一

转:人生总是苦于局促难伸,俯仰之间每多悲伤和恐

惧。美好的景致只令诗人增添悲怅,诗人忧郁的眼中

看到的仍然是忧郁。

王国维最终怀疑叔氏之说是一个哲学问题。更需

要从哲学上加以解释。

“杂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

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

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

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酷嗜也。

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

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

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又币能信,此

二三年中最大之颇闷。”[2](P61t)

王国维面对的西方远不是一个统一、一致的整

体,其内部纷繁复杂。当他读多了西方哲学之时,便

陷进了“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二难困境。

在他介绍叔本华、康德的文章里,可以经常看到像“至

汉德、叔本华,・…・・遂为不可动之定论”这样的句式。

这种句式充分反映了他对叔氏的信心。而且他认为

“夫哲学与美术之所志者.真理也。真理者.天下万世

之真理,而非一时之真理也”[5](P534),也就是说,哲

学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真理,而真理是万世不变的真

理。叔氏之说,在当时的他看来,自然代表了万世不

变的真理。但是,他却发现真理转向了实证论、快乐

论、经验论,以前他所钟爱的只不过是谬误——可爱

者不可信。而且,按照伦理学上的快乐论和美学上的

经验论,幸福和美感的源泉在于人的感觉欲望的满

足,而王国维认为理性派哲学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知识

和情感的渴求,是超功利的、纯粹的——可信者不可

爱。于是,可信与可爱两者产生巨大的难以调和的冲

突,这对天性忧郁的王国维而言.相当于一项残酷的

判决。

虽然王国维极端推崇叔氏,但是他也不得不章认

其可爱而不可信之处。《红楼梦评论》里是他用心研

万 方数据读了叔氏之说后写成的,也是运用叔氏的哲学观点来分析《红楼梦》的尝试。虽然王国维深受叔氏影响,但他在《红楼梦评论》里直接表达了对叔氏的置疑。与其把它当成一篇精密的分析,不如把它当作王国维的心声来读。“夫由叔氏之哲学说,则一切人类及万物之根本,一也。故充叔氏拒绝意志之说,非一切人类及7/物,各拒绝其生活之意志,则一人之意志,亦不可得而拒绝。何则?生活之意志之存于我者,不过其一最小部分,而其大部分之存于一切人类及万物者,皆与我之意志同……则一切人类及万物之意志,皆我之意志也……故如叔本华之吉一人之解脱,而未言世界之解脱,实与其意志同一之说,币能两立者也。”[6](P444—445)叔氏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从矿物、到植物、到动物到人类,从无机到有机,其本质都是意志,相当于“万物与我为一”。意志、欲望是痛苦的根源,要解除痛苦,就要寂灭意志、欲望。并且,要解决某个人的欲望问题,必须得解决人娄整体与世界万物的欲望问题。然而,他只是言及人的禁欲、某个体的禁欲,而未能解决人类整体及万物的意志欲望问题。王国维敏锐的发现了叔氏的矛盾。所谓真理,原来,只是一个幻象。王国维就好像一个旅人,正在走向希望的天堂,但是,天堂突然消失了,原来,他看到的只是海市蜃楼。王国维深受这种“不可信”的困扰,早在《六月二十七日宿硖石》中表达出强烈的焦灼、彷徨与孤独:“新秋一夜蚊如市,唤起劳人使自思。试问何乡堪着栽?欲求大道况多歧。人生过处惟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欲语此怀谁与共,鼾声四起斗离离。”当时正是1903年的夏天,王国维开始读叔本华,对其著述爱不释手。然而,也是此时,王国维便开始怀疑:知识增多了,只会越来越怀疑。也就是说,当他觉其“可爱”之时,也是觉其“不可信”之时。诗人反思自身,认为自己仍是“劳人”一个,为物所役。他面对茫茫天地,只看到很多歧途,天地之大.却找不到容身之所。他曾经希望“求之缣与素”通过哲学解决“人生之问题”。然而后来他发现“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识增加了,但只会导致疑惑的加深,并不能解决自己的心灵问题,再次陷入焦虑与彷徨之中。孤独又加深了他的凄惶,诗人抬眼四望,盼望找到一个倾诉对象,但是他发现所有人都睡着了,只剩下他一人思考着、焦虑着。六王国维的疑虑与困惑最终使他在“有”与“无”、81

“无生主义”与“生生主义”之间徘徊不定。在《红楼梦活之量,达干极大限,则人人生活之度,不得评论》里,他说:不迭于极小限。”[6](P448)

“夫以人生之无帮,而知识之不可待.安但是,王国维接着指出:

知吾人之所谓“有”非所谓真有者乎?则自“盖度与量二者,实为一精密之反比例,其反面言之,又安知吾人之所谓“无”非所谓所谓最大多数之最大福祉者,亦仅归于论理真无者乎?即真无完,而使吾人自空乏与满学者之梦想而已。”[6](P448)

足、希望与恐怖之中出,而获永远息肩之所,最终,所谓“生生主义”,在王国维看来,仍然难以不犹惫于世之所谓有者乎?”[6](P442)实现。

如果王国维从此就真的相信“无”即是“有”,那么王国维带着忧郁出发,获得的不是希望,相反,是他的心灵就会得到解脱。但是,紧接着,他叉怀疑了:更加深重的疑虑、困惑与焦灼。他本来希望通过探究

“然则吾人之畏无也,与小儿之畏暗黑西方哲学解决自己的心灵问题,但当他读出了自己的何胜异?白已解脱者观之,安知解脱之后,心得之后,他发觉所谓答案只是幻象。他的心灵起初山川之美.日月之华,不有过于今日之世界是受疑惑的煎熬,到最后,则是受绝望的打击。

者乎?”[6](P442—443)王国维向西方寻求心灵的解答,以悲剧告终。它对于“无”,他表达了畏惧的心绪。并且,“无”的暴露出了西方哲学的致命弱点:二元对立的理性思处境是否胜“有”的处境,对此.他也打了一个大问号。维,叔本华也未免于此。他把世界切分为表象与意

与“有”与“无”相对应的“无生主义”与“生生主志,后者是终极本质,高于一四。王国维的心灵悲剧义”,王国维也于此犹豫不决。叔氏之说相当于“无生给了我们一点启示:当要解决心灵问翘时,更要充分主义”,既然叔氏已经遭到怀疑.那么,王国维就转而注重本土资源。诚如粱启超所说:“东方(中国与印探求肯定人欲的“生生主义”。人欲是无限的,与此相度)的学问,以精神为出发点・・东方的人生观……对,世界是有限的。人带着无限之欲,生存于有限的皆认物质生活为第二位,第一,就是精神生活……东世界里,这是违背“生生主义”的。“生生主义”为了解方的学问道德,几全部是教人如何方能将精神生活,决这个矛盾,就要:对客观点物质或己身的肉体宣告独立。”[7](P12)

“故由生生主义之理想,则欲使世界生

参考文献:

[1]陈采正王国堆诗词全蝙校注[M].广州:中山大学出j跹社,2000

[2]王国堆白片[A]静庵文集续编[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3]王国堆叔本华之哲学度其教育学说[A].静庵文集[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4]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袁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即书馆,1982.

[5]王国堆论哲学家与薹眯.家之天职[A].静庵更集[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6]王国堆.红楼梦评论[A].静庵文集[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7]粱启超东南太学课毕告剐辞[A]饮冰室夸栗文桌之四十[c].北京:中华韦局。1989

责任编辑:郭志东

WangGuo—wei’sSoulTragedy

ZHENGYuan-jun

(Departmento,Chinese,Zhongstl吐nUniw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act:Inthefaceofthewesternworld,WangGuo—weichosethewesternphilosophyresearch;andintheinfluenceofSchopenhauer,hehopedthathecouldsolvehisownsoulproblembutinvainHewastaciturn,soheseldomexpressedhispanginhisessays,hispoems,however,hadrevealedtbesecretofhisheartThispaperattemptstoanalyzehissoultragedybyinterpretinghiseralypoems.

Keywords:WangGuo—wei;soulproblems;Schopenhauer82

万 方数据

王国维好的诗句篇五
《王国维的诗歌美学》

王国维好的诗句篇六
《王国维的其它诗词》

王国维的其它诗词.txt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丶 爱情是个梦,而我却睡过了头﹌王国维的其他诗词

颐和园词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东朝渊塞曾无匹,西宫才略称第一。

恩泽何曾逮外家,咨谋往往闻温室。

亲王辅政最称贤,诸将专征捷奏先。

迅归欃抢回日月,八方重睹中兴年。

联翩方召升朝右,北门独对西平手。

因治楼船凿汉池,别营台沼追文囿。

西直门西柳色青,玉泉山下水流清。

新锡山名呼万寿,旧疏河水号昆明。

昆明万寿佳山水,中间宫殿排云起。

拂水回廊千步深,冠山傑阁三层峙。

隥道盘行凌紫烟,上方宝殿放祈年。

更栽火树千花发,不数名珠彻夜悬。

是时朝野多丰豫,年年三月迎銮驭。

长乐深严苦敝神,甘泉爽垲宜清暑。

高秋风日过重阳,佳节坤成启未央。

丹陛大陈三部伎,玉巵亲举万年觞。

嗣皇上寿称臣子,本朝家法严无比。

问膳曾无赐坐时,从游罕讲家人礼。

东平小女最承恩,远嫁归来奉紫宸。

卧起每偕荣寿主,丹青差喜缪夫人。

尊号珠联十六字,太官加豆依前制。

别启琼林贮羡余,更营玉府蒐珍异。

月殿云阶敞上方,宫中习静夜焚香。

但祝时平边塞静,千秋万岁未渠央。

五十年间天下母,后来无继前无偶。

却因清暇话平生,万事何堪重回首。

忆昔先皇幸朔方,属车恩幸故难量。

内批教写清舒馆,小印新镌同道堂。

一朝铸鼎降龙驭,后宫髯绝不能去。

北渚何堪帝子愁,南衙复遘丞卿怒。

手夷端肃反京师,永念冲人未有知。

为简儒臣严谕教,别求名族正宫闱。

可怜白日西南驶,一纪恩勤付流水。

甲观曾无世嫡孙,后宫并乏才人子。

提携犹子付黄图,劬苦还如同治初。

又见法宫冯玉几,更劳武帐坐珠襦。 国事中间几翻覆,近年最忆怀来辱。 草地间关短毂车,邮亭仓卒芜萎粥。 上相留都树大牙,东南诸将奉王家。 坐令佳气腾金阙,复道都人望翠华。 自古忠良能活国,于今母子仍玉食。 宗庙重闻钟鼓声,离宫不改池台色。 一自官家静摄频,含饴无异弄诸孙。 但看腰脚今犹健,莫道伤心迹已陈。 两宫一旦同绵惙,天柱偏先地维折。 高武子孙复几人,哀平国统仍三绝。 是时长乐正弥留,茹痛还为社稷谋。 已遣伯禽承大统,更扳公旦觐诸侯。 别有重臣升御榻,紫枢元老开黄阁。 安世忠勤自始终,本初才气尤腾踔。 复数同时奉话言,诸王刘泽号亲贤。 独总百官居冢宰,共扶孺子济艰难。 社稷有灵邦有主,今朝地下告文祖。 坐见弥天戢玉棺,独留末命书盟府。 原庙丹青俨若神,镜奁遗物尚如新。 那知此日新朝主,便是当时顾命臣。 离宫一闭经三载,绿水青山不曾改。 雨洗苍苔石兽闲,风摇朱户铜蠡在。 云韶散乐久无声,甲帐珠簾取次倾。 岂谓先朝营楚殿,翻教今日恨尧臣。 宣室遗言犹在耳,山河盟誓期终始。 寡妇孤儿要易欺,讴歌狱讼终何是。 深宫母子独凄然,却似滦阳游幸年。 昔去会逢天下养,今来劣受厉人怜。 虎鼠龙鱼无定态,唐侯已在虞宾位。 且语王孙慎勿疏,相期黄发终无艾。 定陵松柏郁青青,应为兴亡一拊膺。 却忆年年寒食节,朱侯亲上十三陵。

重游狼山寺

不过招提半载余,

秋高重访素师居。

朅来桑下还三宿,

便拟山中构一庐。

此地果容成小隐,

百年那厌读奇书。

君看岭外嚣尘土, 讵有吾侪息影区!

读史二十首

回首西陲势渺茫, 东迁种族几星霜? 何当踏破双芒屐, 却向昆仑望故乡。

两条云岭摩天出, 九曲黄河绕地回。 自是当年游牧地, 有人曾号伏羲来。

及及生存起竞争, 流传神话使人惊。 铜头铁额今安在? 始信轩皇苦用兵。

澶漫江淮万里春, 九黎才格又苗民。 即今腿髻穷山里, 此是江南旧主人。

二帝精魂死不孤, 嵇山陵庙似苍梧。 耄年未罢征苗旅, 神武如斯旷代无。

铜刀岁岁战东欧, 石弩年年出挹娄。 毕竟中原开化早, 已闻昉铁贡梁州。

谁向钧天听乐过,

秦中自古鬼神多。 即今《诅楚文》犹在, 才告巫咸又亚驼。

《春秋》谜语苦难诠, 历史开山数腐迁。 前后固应无此文, 一书上下两千年。

汉作昆池始见煤, 当年赀力信雄哉。 于今莫笑胡僧妄, 本是洪荒劫后灰。

挥戈大启汉山河, 武帝雄才世讵多。 轻骑今朝绝大漠, 楼川明日下洋河。

十一

惠光东照日炎炎, 河陇降王正款边。 不是金人先入汉, 永平谁证梦中缘。

十二

西域纵横尽百城, 张陈远略逊甘英。 千秋壮观君知否? 黑海东头望大秦。

十三

三方并帝古未有, 两贤向厄我所闻。 何来洒落樽前语: 天下英雄惟使君。

十四

北临洛水拜陵园, 奉表迁都大义存。 纵使暮年终作贼,

江东那更有桓温。

十五

江南天子皆词客, 河北诸王尽将才。 乍歌乐府《兰陵曲》, 又见湘东玉轴灰。

十六

晋阳蜿蜿起飞龙, 北面倾心事犬戎。 亲出渭桥擒诘利, 文皇端不愧英雄。

十七

南海商船来大食, 西京袄寺建波斯。 远人尽有如归乐, 知是唐家全盛时。

十八

五国风光惨不支, 崖山波浪浩无牙。 当年国势凌迟甚, 争怪诸贤唱攘夷。

十九

黑水金山启伯图, 长驱远摭世间无。 至今碧眼黄须客, 犹自惊魂说拔都。

二十

东海人奴盖世雄, 卷舒八道势如风。 碧蹄倘得擒渠反, 大壑何由起蜇龙。

杂感

侧身天地苦拘孪, 姑射神人未可攀。 云若无心常淡淡,

王国维好的诗句篇七
《范曾谈中国诗词之美2》

主持人:今天范先生要给我们讲的是中国诗词之美,范先生, 请您先开始。 范曾:在我讲以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讲中国、 希腊、 德国这三个国家,用一个文艺的形式来象征她们,都应该用哪一个文艺形式来象征她们? 观众:雕塑,希腊是雕塑;德国是音乐;那中国呢?诗词;

范曾:好,的确,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家。中国古诗最重要的功能,在《论语》上有,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学诗,迩可事父,远可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都是孔子对诗的一个期盼,孔子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观,诗呢,它是可以观赏的;可以群,你有了这样的诗句,你能唤起同样的心灵的感动;可以怨,比如讲,忧思、难忘的情怀,种种的顾念等等,都可以概括在这个“怨”字之内;可以兴,你谈一个问题,有一句诗忽然兴起,立刻你很多废话不要说了,一句诗把你带到一个境界。

范曾:我给中国的诗词下了个定义:摩挲音、韵、律;通游人、鬼、神。这十个字是我对中国诗的一个简略的概括。作中国诗,你不懂声音,不懂格律,不懂诗词的韵律,你谈不上是中国的古典诗,有人讲范先生你这点讲错了,大诗人就一定要懂吗?林黛玉还讲过呢,不要以音害字,不要以音害词。是,你到了那个水准,可以,是不是?杜甫,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西望

瑶池降王母,这平仄声就有问题,可是“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这“王母”这两个字是不能动的,谁都知道,杜甫不会犯这些小学生的错误,所以再加上他诗本身好极了,因此这些都可以原谅,结果你诗还没作好呢,就叫人家原谅这个,人家不会原谅。不要讲不会原谅的,现在范曾写的诗发表了,人家都不会原谅,除非我是杜甫。又有人讲,说艾青他本身古诗就不懂,他怎么是大诗人,忘了——他是新诗人。艾青他对古体诗词是不知道,可是他具有诗人最本质的心灵,再加上他对语言的把握,那种生动准确,他尽管不写旧诗,可是他是伟大的诗人。所以我今天讲的,不是讲新诗,我讲的是中国诗,中国诗就讲的旧体诗。怎么叫“通游人、鬼、神”呢,你不要以为这个鬼是个坏东西,在三代以前,这鬼还是了不起的,人们要敬的。如果鬼是坏的,敬它干什么?鬼和神,我这儿讲的是天地——把神作为天,把鬼作为地祗,一个人如果讲他的精神,不能与天地精神相往还,他的整个情感约束在一间屋子里,他不可能有天岸马一般的诗思,他写不出好的诗词来。

我想诸位都会很熟悉李煜的词,请哪一位观众站起来,背诵一首李煜的词,请举手。

主持人:好,有请。

李莉(北京市朝阳区诗词研究会 会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范曾:好。

主持人:谢谢。

范曾:李煜的词,我们在中学、大学时代,就这一小本,都背,为什么呢?当时就是一种直接的感觉,他感到就是他说的,“我口所欲言,已言古人口。我手所欲书,已书古人手。不生古人前,偏生古人后”,有这个感觉。这个感觉就是人类所共有的一些东西,人类所共有的一些东西,李后主他能做到。“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潘鬓沈腰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一个做过君王的人,他能够把自己的情怀,和普通人情怀等量。而且他不很光彩,你想,一个王朝才四十年,还有什么可说的。本来苏东坡就感到生气,你应该恸哭于九庙之外,你怎么还对着宫女流泪呢?我们改一个视角来看,历代的帝王统治者,有把宫廷女人当人的吗?没有吧。所以为什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李后主:“俨有基督释迦担荷人类罪恶之意。”他有一个担荷人类罪恶,他认为这一切可不是我造成的吗?难道不是我治国无方吗?中国历代统治者,治国无方而有大天才的,有几个?南朝陈后主,天才的诗人;李后主,词坛的帝王;宋徽宗,大书法家、大画家,“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如果讲中国的诗词不讲究境界的话,那它就不是一个好的诗词,过去不是讲打油诗,是吧?真的有这个人,唐代的,名字叫张打油,这个张打油一辈子爱诗,爱诗呢,写个雪景,

他说:“天地一笼统”,初句不凡,有气势。“天地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个你别看,比有些坏诗还好。至少他写出了一个自己的体悟,虽然滑稽,可是还有点意味,有点真的景物在里面,可是缺少的是真的感情。王国维要求,好的诗词,有境界的诗词,要有真景物,要有真感情,有真景物真感情,然后论诗的境界,那么真感情真事物,有的人也有,写三句半诗。一个人犯了罪了,充军到了东北,在那儿没亲人,遇到他舅父,舅父又是一只眼瞎的,他作了三句半诗:“充军到辽阳,见舅如见娘。两泪双双落,三行”。他自己两行泪,他的舅舅一行泪,有真景物,也有真感情,可是不美,缺乏美感,也有人写三句半诗,这三句半诗,我觉得将来作为诸位愉快玩乐的时候,可以。讲有个人,他特别崇拜苏东坡,他自己又姓苏,因此取个名字叫苏西坡,人家为他写了首诗:“昔人爱东坡,今人爱西坡。若将两坡比,差多。”作诗最好的、次好的和滑稽的,心里都要有。不要自己走上个滑稽的道路,过去我们大学里有个同学,每天决心作一首诗,你想陆放翁《剑南诗稿》一万首,一天写一首也得写二十多年,他一天写一首就投到各报纸去发表,结果没有一个报纸垂以青睐,都退回来了。可是后来毕业的时候,有个同学录,自己都要讲几句话,他的诗发表了——“早上走进图书馆,各个座位都坐满。晚上走进图书馆,各个座位无空闲。大家齐努力,奔向红与专。”完了。所以讲我们起先提笔的时候就要记住,千万不要落入苏西坡或者张打油、或者我这位同学这样的境地。

主持人:你的同学还在吗?

范曾:我想一定在某中学当语文老师。

主持人:那我们这节目,他也能看到——看到没有关系呀,因为这个诗,我还给他第一次全面发表呢。

范曾:谈到诗词,我首先谈的是境界,境界要真感情、真景物,那会有境界始出,在《庄子》书里是特别重视个“真”字,诸位都很熟读《庄子》,那么我可以问问诸位,你们大概读过《庄子》哪些篇章?

主持人:远道的台湾朋友吧。

台湾朋友:我读过《庄子》的《逍遥游》、《齐物论》、《秋水》篇。 范曾:我想《庄子》书里特别注意一个真假的“真”,《庄子》书里,不太喜欢圣人那个“圣”,就像《老子》书里,不赞成圣人的“圣”字一样,在老子看来,“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圣贤”,大道在没废的时候,这个仁和义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时候不存在不仁不义,而庄子所强调的“真”这个字,成为我们每个艺术家,心灵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尺。如果讲你不真,你必然就伪。要做到真,难不难呢?对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在社会的人,是有相当的难度,就讲你对这个人有看法,埋在心里,你不说,甚至当面还夸他好,那这叫伪诈之行,对不对?你的真完全失去了,你可以不说,对不对?尤其是谈恋爱的时候,好话说尽,这里面到底要提炼出几句真话来,那才是含金量高的。而且这个谈爱情时说的好话,我想几乎千篇一律,没有个性,这个离真实际上是很远的。那么我们不讲真话,在诗歌里最反对的。是伪,是诈,

王国维好的诗句篇八
《尔雅 中国诗词之美 全部答案 已修正》

词产生的背景 1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

我的答案:B

2

《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

 我的答案:D

3

“诗言志”出自古书()。

我的答案:C

4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

5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

我的答案:×

词的产生

1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

   我的答案:C

2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

我的答案:D

3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

 我的答案:B

4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

5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我的答案:√

配乐填词与《花间集》 1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C

2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

 我的答案:D

3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我的答案:B

4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

5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我的答案:√

小词与性别文化

1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

   我的答案:D

2

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

王国维好的诗句篇九
《中华诗词之美课后习题》

1、诗言志中的“志”是指什么 (30.00分)

 A.内心的情感 B.美好的情感

  D.所有的情感

2、按照古人对《诗经》的注解,“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 (30.00分)

 A.迅速逃走

 C.繁盛 D.鲜艳

判断题(40分)

1、“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句话出自《论语》这部著作。 (20.00分)

2、诗词常常连起来说,所以诗和词没有差别 (20.00分)

1、“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哪位诗人所作 (30.00分)

 A.李白

 C.白居易 D.杜牧

2、“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出自 (30.00分)

 A.《尚书》 B.《论语》 C.《孟子》

判断题(40分)

1、古文和儒家所说的“志”是指诗人内心的情志。 (20.00分

)

2、诗词是抒情写景的韵文。 (20.00分

)

1、按照古人对《诗经》的注解,“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 (30.00分)

 A.迅速逃走 B.少好之貌

 D.鲜艳

正确答案: B

2、词这种文体产生的背景是: (30.00分)

 A.现实生活

 C.劳动 D.祭祀

判断题(40分)

1、汉族由于文字和文化发展的早,因而没有口头传唱的长篇史诗。 (20.00分)

2、国子不是平民的子弟。 (20.00分)

1、“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最不可能的解释是 (30.00分)

 A.山屏 B.山眉 C.山枕

2、“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 (30.00分)

 A.《尚书》

 

 C.《论语》 D.《春秋》

判断题(40分)

1、中国的文化发展得早,所以没有长篇的史诗。 (20.00分)

2、古文和儒家所说的“志”是指诗人内心的情志。 (20.00分)

1、“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出自 (30.00分)

 A.《尚书》 B.《论语》 C.《孟子》

2、《花间集》是五代十国的()编辑成书的。 (30.00分)

 A.温庭筠 B.韦庄 C.李煜

判断题(40分)

1、国子不是平民的子弟。 (20.00分)

2、古文和儒家所说的“志”是指诗人内心的情志。 (20.00分)

1、《花间集》的编者是 (30.00分)

 B.李煜 C.温庭筠 D.欧阳炯

2、以下哪项不是形成宴乐的音乐形式? (30.00分)

 A.法曲 B.胡乐

 D.清乐

判断题(40分)

1、中国古代诗词中所描写的“闺中妇”大多是思妇和怨妇。 (20.00分)

2、“思妇”是被抛弃的女子。 (20.00分)

1、南唐“冯李”对花间词有了较大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冯李”的是? (30.00分)

 A.冯正中 B.李煜 C.李璟

2、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30.00分)

 A.《孟子》 B.《中庸》

 C.《大学》

判断题(40分)

1、诗词常常连起来说,所以诗和词没有差别 (20.00分)

2、诗经中的“风”、“雅”、“颂”都是有关政府或者祭祀的歌诗,反映了当地的风情民俗。 (20.00分) 否

1、诗言志中的“志”是指什么 (30.00分)

 A.内心的情感 B.美好的情感

 D.所有的情感

2、谢安生活的时期是在中国古代的哪个朝代? (30.00分)

 A.东汉 B.西汉

 D.西晋

判断题(40分)

1、依据清人张惠言的观点,温庭筠的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暗示了男子才能品德的美好。 (20.00分)

2、南唐词和《花间集》中的词风格不相同。 (20.00分)

1、《书经》(《尚书》)的英文翻译是? (30.00分)

王国维好的诗句篇十
《中华诗词之美(完整版)》

选 择 题

1.杜甫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的“致”是个及物动词,意思为()。使 2.“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尚书》

3. 《诗经·十五国风》中主要是()的作品。周朝

4. “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少,好之貌

5. 《诗言志辩》的作者是()。朱自清

6. 古代社会,各种职业的统称为()。百工

7. 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礼记》

8.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出自下列哪本著作?() 《诗经·毛诗序》

9. 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 《风雅》

10. 关于诗,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没有配乐

11. “词”这种文体产生的背景是:歌台舞榭(饮宴的场所)

12. 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是:清乐

13. 国学大师()创办了新亚学院。 钱穆

14. 以下哪项不是形成宴乐的音乐形式? 雅乐

15. 《书经》(《尚书》)的英文翻译是? book of documents

16. “雅乐”是在宗庙朝堂之上演奏的音乐,下面不属于“雅乐”的是 菩萨蛮

17. 《华严经》是()的经典 佛教

18.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中的“雪”在这句诗中属于()字:入声

19. 《花间集》是五代十国的()编辑成书的。 赵崇祚

20. 下列选项中,属于市井俗曲的特点是:言辞低俗 错字百出

21. 赵崇祚是()时期后蜀人。 五代十国

22. 《花间集序》的作者是() 欧阳炯

23. 《花间词序》中,将《花间词》中的词作者们称为()。 英哲

24. 著名汉学家()曾写过一本前为佛经后为流行歌曲的敦煌曲子。 饶宗颐

25. 《花间集》里作品绝大多数描写的是? 美女和爱情

26. 敦煌曲子中记载的是当时哪种音乐的歌词? 宴乐

27. 在词中,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唱腔中段处的器乐伴奏叫做()。 过门儿

28. 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的流行。 宴乐

29. “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山屏

30. 《卫风·硕人》这首诗没有描写庄姜夫人的 衣领

31. 庄姜夫人的父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齐庄公

32.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中的“褧”指()。 外穿的罩袍

33. “双双金鹧鸪”中的“鹧鸪”象征的是()。 爱情

34. “感士不遇也”是清朝()提出的对《卫风·硕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张惠言

35. 诗经中《卫风·硕人》所赞美的庄姜夫人是 卫庄公的夫人

36. “弄妆梳洗迟”中的“弄”的意思是? 观赏、赏弄

37. 以下哪项不是《硕人》中歌咏庄姜夫人美貌的诗句?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38. 在晚唐时代,下列哪项不是诗词里的“山”可以代表的事物? 头发

39. 怨妇诗的产生根源于()。 性别文化

40.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出自 《西厢记》

41. 据记载,《长门赋》写成于()时期。 汉武帝

42. 《长门赋》最早见于下列哪本古籍? 《昭明文选》

43. 《长门赋》中描写的被抛弃的妇人是? 陈阿娇

44. 《昭明文选》的编撰者是? 萧统

45. “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节自()的诗作。 白居易

46. 《长门赋》的作者是()。 司马相如

47. 下列选项中,与佛教教义无关的是()。 有因无果

48. 诗词中女子以美女自比,使自己的妆容和衣服保持清洁美好,代表对于美好品格的追求,这延袭了()的传统。 屈原

49. 把温庭筠描写闺怨的《菩萨蛮》解读为“此感士不遇也”的是 张惠言

50.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者是 李商隐

51. 传说臂砂是男子用来检验女子对他的什么行为的? 忠贞

52. 屈原《离骚》中的“离”的正确解释是 遭遇

53. 兰因絮果中的“兰因”比喻的是 美好的结合

54. 屈原《离骚》中的“离”通下面哪个字? 罹

55.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中的“进”字意思是? 得到君王的重用

56. 律诗和词对平仄的要求很严格,下列选项在古诗词中属平声字的是()。 入

57. 南唐冯李词的作者不包括:李珣

58. 花间派的词人不包括:李煜

59.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出自()。 《离骚》

60. 下列哪部作品是清代张惠言所写?() 《词选》

61. 《花间集》是五代十国时期编纂而成的我国文学史上的第()部词集。 一

62. 下列哪项不是词的别称? 歌诗

63. “耳坠金镮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出自()的《南乡子》 欧阳炯

64. 《花间集》中共收录了()首词。 500

65. “乐府三绝”不包括:长恨歌

66.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花间集》未收南唐词的原因? 年代不同

67. 《花间集》收录了18位作者的词,其【删除】中温庭筠的词被认为很出色是因为给人以深层次的联想,他用到的传统文化因素有()。 以上都有(娥眉 簪花 照镜)

68. “菩萨蛮”属于()。 曲调的名字

69.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出自()的《菩萨蛮》 韦庄

70. 被称作“秦妇吟秀才”的是? 韦庄

71. 以下哪项不是词牌名《菩萨蛮》的别称? 《南乡子》

72. “静安”是下列哪位作家(诗人)的字? 王国维

73.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哪部典籍? 《礼记》

74. “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下列哪位词评家对冯正中词的评价? 饶宗颐

75. 下列选项中哪一句蕴含的意义与其他句子不同?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76.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出自哪位诗人 杜甫

77.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作者是谁? 李璟

78. ()被称为“南唐中主”。 李璟

79. 下列选项中,未曾做过南唐帝王的是()。 李源

80. 以下哪一词句不是出自南唐时期的作品?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81. 传说鲛人可以哭泣,它流下来的每一滴眼泪都会变成()。 珍珠

82. 下列选项中,没有经历过亡国的词人是()。 温庭筠

83. 和韦庄、温庭筠的不同,冯延巳的词表现出的是()。 莫名的惆怅

84.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出自()的《浪淘沙》 李煜

85.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中的“一晌”应理解为()。 很短的时间

86. 冯延巳的词常常描述的对象是什么? 难以言表的闲愁

87. 下列哪项不是词牌《鹊踏枝》的别名? 《忆秦娥》

88.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一晌凭栏人不见”中“一晌”的意思是()。 很久

89. 《鹊踏枝》的词牌始于()。 宋

90. “摊破浣溪沙”之“摊破”意思是:添字

91.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是()的诗。 李商隐

92. “只缘明月在东天,从今惟向天东望”出自()的《踏莎行》 叶嘉莹

93. 下列选项中,不是浣溪沙牌调特点的是()。 共六十三个字

94.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出自()。 《古诗十九首》(其一)

95.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 《尔雅》

96. 中国最早的一位单独的诗人所做的长诗是? 《离骚》

97. 下列哪项不是荷花的别称? 凌波仙子

98.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王国维的评语化用自: 《离骚》

99.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一句中属于仄声字的是()。 夜

100.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在这首《虞美人》中的“朱颜”不可能指()。 雕栏 101.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选自()的《玉楼春》。 王国维

102. “朝来寒雨晚来风”用的修辞手法是 互文

103. 《虞美人》属于以下哪一种范围 词调

104. 《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感叹是由词中哪句引起的 小楼昨夜又东风 105. 李煜是哪个朝代的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李后主。 南唐

106. 李后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哪个词回应的是“春花”一词?() 东风

107. 李后主的哪首小令前六句两两呈现永恒与无常的对比?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08. “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这一词评出自? 《人间词话》

109. 叶嘉莹先生生于(),24岁时离开祖国。 1924年

110.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出自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

111. 叶嘉莹《向晚二首》“向晚出林独自寻”中“寻”的正确理解是: 思考未来

112. 叶嘉莹的《向晚二首》写作背景是: 申请回国

113. 叶嘉莹于()开始在南开大学任教。 1979年

114. 《蕙风词话》的作者是? 况周颐

115. 古人称三十年为? 一世

116.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出自? 老子

117.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一句中用“寻”的深层意思为()。 寻找归宿 118. 关于叶嘉莹《向晚二首》的情绪体现,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低迷

119. 王国维求学途中到上海先进了? 时务报馆

120. 王国维的文学评论是受谁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康德

121. 1898年戊戌变法开始时王国维正值()岁。 22

122. 王国维是()人。 浙江海宁

123. “蠕蠕食复息,蠢蠢眠又起”是王国维描写哪种动物的诗句? 蚕

124. 王国维的文学评论受到了()的哲学影响。 叔本华

125. 王国维诞生于清()年间。 光绪

126. 清末的“东文学社”是谁创立的? 罗振玉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王国维好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王国维的诗句 王国维诗句 王国维最好的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王国维好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王国维好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873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