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经典伴我行作文

经典伴我行作文

2016-01-11 09:58:2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经典伴我行作文篇一:经典伴我行 经典 ...

经典伴我行作文篇一:经典伴我行

经典伴我行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 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正气歌》以其浩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与元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 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虽贫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气饿死不领美国粮„„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 ,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当个人、民族、国家处于逆境时更应奋发立志。司马迁曾总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 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 《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是发愤立志的最好例 子。“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显现了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可贵精神。迭经优患的中华民族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之 林,“卧薪尝胆”的志向,多难兴邦的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励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

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

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李大钊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 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

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

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五、 勤俭、 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

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

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优良的道德传统,勤俭和廉正在今天更要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中学会勤俭,培养廉正的美德。

六、敬长、知礼

敬长即尊敬长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

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

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倒履相迫”“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 ,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远不是以上六个方面可以概括的。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 产,它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经典伴我行作文篇二:国学经典伴我行小学生作文

国学经典伴我行

来宾市兴宾区第二小学

在我还对周围一切都懵懂无知的时候,妈妈就常在我耳边经常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稍稍懂事时,妈妈又给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从此以后我便深深地迷上了国学经典。

上了小学后,我每次做作业都很不认真,甚至是边做边玩。妈妈很生气,在暑假时和我温习了之前学过的《论语》,论语中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每当我做作业时,思想准备又“开小差”时,我都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果然,在新的学期,我的成绩越变越好,妈妈也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很高兴。

9岁半时,我开始有些叛逆,爱对父母乱发脾气,于是,爸爸买了一本《弟子规》给我读。当我读到“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这几句时,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对之前的所作所为后悔。

去年的母亲节,因为我读了《游子吟》,所以我过得很有意义。那是因为妈妈还没下班,我就偷偷地把饭煮好,又煮了几个菜,等妈妈下班回家,我一听到妈妈用钥匙开门的“咔咔”声,就把饭菜用罩子罩起来。看见妈妈疲惫的脸,我的心酸酸的,泪珠差一点就掉了下来。妈妈看到了我煮的菜,很感动,紧紧地抱着我,像怕我跑掉似的。吃饱饭后,我拿出我的“秘密武器”——捶背玩偶!我用它那圆圆的“锤子头”帮妈妈捶背。我看妈妈落出心满意足的微笑,心里太高兴了!

后来,我在学校又参加了“中华颂”之类的朗读比赛,都是因为平时多看了国学之类的书,我才能一次又一次的获得好成绩。

国学经典诵读,您不但给我学习、生活带来了帮助,还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来的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我爱您!

经典伴我行作文篇三:经典伴我行

经典伴我行作文篇四:《经典伴我行》征文梁嘉琪

经典伴我行

178班 梁嘉琪 指导教师:田 艳

“经典无疑是一个蕴涵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

——题记

“归根到底,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智慧、读社会。于己于国,大有裨益”是厦门大学的教授易中天所说,他让我们亲近经典书籍,与经典为友,与经典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起同行! 小时候,就在长辈们的教导下读唐诗“春眠不觉晓”,吟宋词“千里共婵娟”。听他们讲、论、叙、谈四大名著,教会我什么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知。可我却总是令他们费尽脑筋——尽管反复解释,还是不能完全听懂,大脑中的大部分留白都是囫囵吞枣造成的结果。浮光掠影地了解学习,却没有领悟到精神.所以,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渐渐地,自己已可以慢慢体味书才发现“书中实有黄金屋”。

从入学起,我就一直坚持背诵经典诗文,从《唐诗三百首》到《三字经》。渐渐地,我才发现背诵经典诗文的许多好处。起初,我需要读好几次才能背一首诗文,慢慢的,我发现了背诗文的技巧,我竟然只读几次就可以增强记忆力呢。

《三字经》里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知道了“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心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有什么用处呢?”这个道理。《三字经》也可

以在写作文时引用一两句,使文章变得更有韵味。这样可以激发大脑,使大脑更灵活,让每个人更聪明。

闲暇时光,我重新翻阅了一些曾读过的名著古书,就好比《论语》,即使有众多翻译过的现代文,白话文,我还是钟情于孔子原话中的深刻哲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不思便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不学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谦逊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孔子将这点通过自身的言行,向人们证明着这一点。当然,在《论语》中,能够影响我的生活学习态度的,远远不止这一句,两句,一段,两段而已,它是引导我一路成长的良师益友,是为我指点光明的希望。择善从之,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字字句句镌刻在我心间,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印记,点点滴滴淌在我心坎,仿佛是涓涓细流滋润我的灵魂。经典,让我从日日月月的积累中成长起来,汲取着知识与经验,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想,经典,大概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意思吧。

酒越酿越纯,厉久弥香。一本好书就像一坛陈年佳酿,无时无刻不散发幽香。《希腊神话》、《十万个为什么》、《童年》……经典的好书一本接一本,伴随我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

评语

凝练,深刻的语言让老师感受到你思维的深邃。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写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经典的认识。“酒越酿越纯,厉久弥香”,愿经典伴随你的一生。

经典伴我行作文篇五:经典伴我行 演讲稿

“经典伴我行”演讲稿 之:

让经典的种子开出文明和谐之花

国学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历史传承上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只要传统与现代结合,人文与科技同步,必将在新时代展现其独特的影响力.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是自己立身修德、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同样而为之。当前的社会,重智力而轻道德,重个体而轻团体.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中包含的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利用。 经典文化教育的缺失就如同沙漠中的旅者久违甘霖,大海上的船舶迷失航向。

在彷徨与苦闷中,我开始了精神支柱的探寻之旅。 十八里长峡的曲径通幽处,孔子正带着宁静安详的微笑讲学于绿荫深处,高声吟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闻之,我领悟到和谐是一种平和与宁静;在落英缤纷的桃源仙境,陶渊明带着悠然自得的神情对我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原来和谐可以是生活悠闲,与自然友好相处;在人声鼎沸的竹溪人民广场与孟轲邂逅,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谐是一种关怀与友爱; 竹林深处茅屋一间,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挥着羽扇,抚着瑶琴,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明白了,和谐其实还是一种宽广博大的生活态度。;一路南下,汨罗江边,屈原在江风中对天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饱含无奈与坚定的叹息声中,他以自己的死昭示天下:永不停息的追求也是一种和谐。

与先贤交流可以益智,与经典为伴可以清心。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宽广、博大、平常之心,就一定能发现,只要不被名利所缚,文明和谐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因为苍鹰自由翱翔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而是为了搏击长空;舟楫穿越风雨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樯桅,而只为乘风破浪。其实,你我也一样,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就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朋友们,为自己寻觅一个拥有文明和谐之美的桃花源吧。愿你播下精选的种子,收获精美的花朵,阅读经典之书,享受精致生活。然后躺在清风送爽的绿色大地上,仰望那无边无限的蔚蓝屏障,聆听那动人心弦的国学经典传唱,它会让你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文明和谐的人间天堂。

让经典的种子在中华民族大家园里开出文明和谐之花!

谢谢大家!

竹溪二中 李荣玖

2011 年 4 月27日

经典伴我行作文篇六:经典伴我行,共创中国梦

经典伴我行,共创中国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八年级四班的游苑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经典伴我行,共创中国梦。” 在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经典文化与传说,正是这些经典与传说,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中国。

中国有许多故事使我们受益匪浅,比如“一诺千金”的故事:相传秦末有一个叫季布的人,因讲诚信而免遭祸殃。季布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许多人与他建立了深厚友情。当时甚至相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因得罪汉高祖而被悬赏捉拿,他的好友非但不受千金诱惑,反而还冒着被诛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得道多助,获得大家的尊重,反过来,若为了利益而失信他人,无异于丢了西瓜拣芝麻,得不偿失。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四书五经”同样给世人带来了启示。

《孝经》里有句话是这样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敬爱别人的人,不会凶恶的对待别人;尊敬别人的人,不会怠慢别人。这句话向人们说明了人际交往的必备道德品质—友善。如果我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悠悠中华,灿烂浓厚的文化熏染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有过辉煌,但我们也有过伤痛。

五千年的民族魂,生生不息;一代代的炎黄后裔,风雨前行。想想近代史的中国,历经沧桑,受尽了凌辱。从1840年开始,中国经历了被打开国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被日本的铁蹄践踏的过程,最后我们得出落后就得挨打的血的教训。在此之后,我们不再盲目的说中国地大物博,繁荣富强,而是以一种崭新的目光审时度势,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中国在血与泪铺就的道路上成长,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只有经历过困难才能冲破阴霾,只有忍受地狱的磨练方可实现梦想,正式在一代代的奋斗中,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得以延续,我们的中国梦才能越飞越高!

看历史长河,载兴衰荣辱,奔流东去;听时代号角,吹奏复兴音,响彻云霄,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遭遇失败和痛苦,甚至会走不少的弯路。尽管现在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走向富强之路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在社会中依然存在看病难,就业难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追梦的过程中解决。 “一家人,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是《大学》里的一句话,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吧。五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明历史上,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每个人的梦想都与希望联系的那么密切,一个人微不足道的梦想追寻实现,汇集起来就成了这个伟大祖国的腾飞和光荣,这就是我们心中的中国梦!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行动起来,不负时代的重托。今天,我们为复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明天,我们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圆我中国梦!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经典伴我行作文篇七:经典伴我行_演讲稿

让经典的种子开出文明和谐之花

国学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历史传承上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只要传统与现代结合,人文与科技同步,必将在新时代展现其独特的影响力.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是自己立身修德、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同样而为之。当前的社会,重智力而轻道德,重个体而轻团体.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中包含的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利用。 经典文化教育的缺失就如同沙漠中的旅者久违甘霖,大海上的船舶迷失航向。

在彷徨与苦闷中,我开始了精神支柱的探寻之旅。 十八里长峡的曲径通幽处,孔子正带着宁静安详的微笑讲学于绿荫深处,高声吟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闻之,我领悟到和谐是一种平和与宁静;在落英缤纷的桃源仙境,陶渊明带着悠然自得的神情对我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原来和谐可以是生活悠闲,与自然友好相处;在人声鼎沸的竹溪人民广场与孟轲邂逅,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谐是一种关怀与友爱; 竹林深处茅屋一间,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挥着羽扇,抚着瑶琴,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明白了,和谐其实还是一种

宽广博大的生活态度。;一路南下,汨罗江边,屈原在江风中对天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饱含无奈与坚定的叹息声中,他以自己的死昭示天下:永不停息的追求也是一种和谐。

与先贤交流可以益智,与经典为伴可以清心。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宽广、博大、平常之心,就一定能发现,只要不被名利所缚,文明和谐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因为苍鹰自由翱翔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而是为了搏击长空;舟楫穿越风雨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樯桅,而只为乘风破浪。其实,你我也一样,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就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朋友们,为自己寻觅一个拥有文明和谐之美的桃花源吧。愿你播下精选的种子,收获精美的花朵,阅读经典之书,享受精致生活。然后躺在清风送爽的绿色大地上,仰望那无边无限的蔚蓝屏障,聆听那动人心弦的国学经典传唱,它会让你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文明和谐的人间天堂。

让经典的种子在中华民族大家园里开出文明和谐之花! 谢谢大家!

经典伴我行作文篇八:国学经典伴我行——国学教学总结

国学经典伴我行——国学教学总结

秦娜

中国古代启蒙读本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国古代优秀的诗词歌赋、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一些比较先进的思想如《大学》《道德经》无不蕴藏着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是现阶段小学国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中国古代优秀的诗词歌赋,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的文字,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来抒发思想情感。国学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些古诗词声律方面的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任务和重要性

本学期四年级国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小学生从中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感受古人和我们一样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的亲情、爱情、兄弟情、家国情,陶冶情操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在诗句中展开想象欣赏自然界优美的事物,领略大自然万物生灵的神奇与壮观。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丰富和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国学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教师要教得好,让学生学得好,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古诗词教学要设计得精彩,首先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重视教学设计,要仔细揣摩精益求精把教学环节设计得精彩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1、深入浅出,了解背景

古诗词是对生活的凝练。它源于生活,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先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简介。了解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凭借辅导丛书、参考网络信息、向周围的亲人朋友请教,做好笔记上课时全班交流。学生事先知道了诗人写诗时的所处时代背景、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歌也如此。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也是迥然不同的。例如著名的《敕勒歌》,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意境广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作品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如果课前教师能帮助学生做好预习了解一些关于“南北朝”“民歌”的知识,就会更好的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描绘的婉丽风光。时代不同也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如王维的田园山水诗《鹿寨》《山居秋暝》;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从军行》;陆游的忧国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这些旷世佳作的诞生和流传都是与诗人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的。此外,即使是同一个朝代的诗人,因为他们的生活年代不同际遇不同,也会有迥然各异的风格。例如

唐代大诗人李白擅长写浪漫主义的诗篇。小学阶段要学的《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夜宿山寺》等优秀诗歌中都展开了丰富的想像,运用巨大的夸张表情达意。而现实主义代表诗人杜甫,他的文风则是实实在在地描绘现实。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几首写景的诗也表现如此写的就是眼前的景物。例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就通过交待数量、颜色、位置等刻画出一幅优美的诗中画;其它的《江畔独步寻花》《登高》等都是如实地写景的。还有,就算是同一位诗人,他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经历,所以前后阶段诗作风格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宋朝著名的诗人苏轼,小学阶段学到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就是很不同的两首写景诗。前者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美人赞美眼前之景,相信写于作者相对年青之时;而后者重于说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信写于相对年老的时候,诗中充满了理趣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只有把作品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中去理解,教学才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

2、细读文本,品词琢句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

(1)抓诗眼。

即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义进行理解。具体做法是:学生结合书下注释,使用工具书查找不明白的重点字的意思理解诗句意思。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让学生想象自己一个人身在他乡举目无亲的孤独,感同身受就更能理解诗人“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让学生想象自己与家人团聚时的愉快就更能理解诗人孤身在外“每逢佳节倍思亲”时的寂寥,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又如《赠汪伦》一诗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抓住一个“忽”字,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那么深,汪伦怎么到李白上船都要走了才来送呢?”理解“忽”在句子中实际表示李白没有想到汪伦会用歌声给自己送行。而汪伦用踏着节拍唱歌的方式给李白送行更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感情深厚。

(2)抓词语。

即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理解、比较,进而体会诗句的意思。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雨”“夜入”“楚山孤”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让学生体会诗人冒雨夜送辛渐时的心情。为何这样悲痛呢?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柳色新”,用词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芙蓉楼送辛渐》那样凄婉哀伤,因为只是“故人”,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酒”。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抓住 “对愁眠”引导学生质疑诗人这一夜是

怎样度过的?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进而想象岸上寒山寺畔月落乌啼、渔火点点、钟声悠悠的静谧景象,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抓诗句。

一首好诗,每每有一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千古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应该透过文字,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复杂的古汉语翻译成简单通俗易懂的文字,把古诗词中蕴藏的深奥哲理的讲浅显,把古诗词中的意境还原展现给同学们,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往往比较短小,以诗言志、以诗传情是古代诗人作诗的基础,所以每首诗作都饱含诗人的深情,教师只有在找准情感基点来激发学生的情、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古诗词从中汲取文学营养。例如在《别董大》中有名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位情深的挚友在如此荒凉的边塞时候将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诗句中的情调却明朗健康,暗藏着对朋友的光明前途的祈盼和对朋友深深的祝福。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展开想象——体味意境

大多数优秀古诗文都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正是偏重形象思维。对图画、颜色、声音感觉比较清晰。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还原诗中的画面。如教学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的听一听老师放的录音。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风声、雨声、鸟鸣声)有什么感受。再想象树上的花随风纷纷飘落时的景象,体会春夜将晓诗人看到的美丽景色。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抓住“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这些景象,结合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看到的景象描述出来。再回到诗句中展开想象体味王维作品的空灵之美。学习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则可以让学生模仿一下将军开弓射箭的动作。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力大无比的将军正在开弓射箭,射出的箭头都没在了石楞之中。这样就能体会到诗中描写的大将军的武功超群力大无比了。小学阶段的许多诗文都可以这样学习。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溪)等。

4、熟读成诵——朗读吟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评价了唐诗三百首的意义和功用同时也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非读不能见其美,非读不能见其情,非读不能见其意。通过反复背诵,变别人的为自己的,化知识为生命,这是很聪明的选择。中国的古诗词语言讲究押韵,因而非常富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容易背诵。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把握好诗人的情感基点,并让学生明白读这首诗的目的和要求,如何才能表达出诗人的丰富情感和心理特点。分低、中、高年级段要有不同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主要侧重于读准字音,读的正确流利。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领悟内容。”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主要侧重于把握好诗句的停顿节奏,体会诗句的意义。如朗读《春夜喜雨》要满怀喜悦,读出诗人对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读、比读、配乐读、轮流读、边想像边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尽情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在读中培养情感陶冶情操。陆游曾教导自己的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教师要经常带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广阔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陶冶学生的性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创作诗歌的欲望。古诗词教学要充满情感,要注重古诗词的拓展和延伸,引起激情共鸣是关键,不能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若是这样,就失去了古诗词教学的魅力。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诵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教师制可以安排多项活动促进学生背诵朗读(1)安排古诗词诵读比赛。班级内分小组挑选出若干位选手组队参加比赛,还可以年级组中联合活动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2)古诗词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3)古诗词名句填空比赛。(4)古诗词书画作品展。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举行一次古诗词书画作品展。(5)仿写改写和创作。在大量诵读、多方面熏陶的基础上,鼓励、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改写和创作。仿写从四言、五言、七言到长短句都可,改写指改成散文诗、散文、短剧、小说等,创作则更不拘形式。

5、归纳整理——融会贯通

学生到了小学中年级掌握的优秀古诗文就已经为数不少了。教师要适时的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可以按下面几方面来进行。按诗人整理分类,就是把同一位诗人的作品归类积累。重点是李白、杜甫、王维、陆游的诗。按诗的内容整理分类,就是把同一内容的诗歌归类还可以比较诗歌的意境,触类旁通。如《古朗月行》《水调歌头》《峨眉山月歌》《山居秋暝》《望月怀远》《静夜思》等很多诗歌都有对月亮的描写,让学生整理归纳到一块积累比较体味也是很有意思的。还有让学生整理有关桃花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盈荷瓣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等这些诗句中描写的桃花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数量不同、姿态不同但是都很美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春光和烂漫桃花的喜爱之情。按按诗的类型整理分类,田园诗、山水诗、送别诗、边塞诗每一类积累经典,必要时还可以用在习作中。

三、与其他学科联合教学形成合力促进古诗词教学

除了在语文课程内进行古诗词教学以外,还可以安排与其他学科联合教学形成合力促进古诗词教学。如:利用美术课堂让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古诗所描写的景象。山山水水、红花绿树、日月星辰这些都是诗人吟诵的对象又都是孩子们笔下最爱描画的事物。学生会在动手作画时能再次体会《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色彩的丰富。“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进而体会诗人诗作的写实风格。学生凭借自己对诗歌的领会和感受还可以在画中发展想象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李白的《古朗月行》就记叙了诗人小时候对月亮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闲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给孩子们留下了多么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呀。学生会把自己对月亮、宇宙的幻想统统展现在自己的图画中。同时也体会到李白诗作的肆意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的浪漫主义风格。结合音乐课引导学生唱一唱,体会古时候诗人吟诗作赋的感受。低年级小学生在把骆宾王的《鹅》随着欢快的乐曲唱出来时,大白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的可爱样子也被孩子们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信息技术课学生练习汉字输入,书法课学生练习硬笔书法的时候,安排学生练习书写、输入一两首古诗词或一两句哲理深刻的经典名句也是对古诗词教学的很好补充。另外,抓住教育时机在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重要活动中安排学生进行国学诵读展示,又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良好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提出的进一步的高标准严要求。古诗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尽情地畅游其间,文化底蕴才能厚重起来。因而,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要和学生一道学习、成长。

四、古诗文教学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还明确了评价的标准,“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评价的过程最好就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所以,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对学生诵读的评价。在实际工作中,我会在班级中和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如进行国学评价时,我把评价等级制作成幻灯片规定:诗句朗读正确流利,语气轻重恰当,节奏快慢合适,能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等级—优;诗句朗读正确不够流利,语气轻重比较恰当,节奏快慢合适,较好的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等级—良;诗句朗读不准确不够流利,语气轻重比较恰当,节奏快慢不够合适,没有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等级—合格。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自我评定和生生之间的评定,把学生放在评价的主体位置上,评价过程又转化成为学生再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够独立客观公正的给与他人评价也是学生本身提高的过程。另外,还可以进行辅助评价。就是同学之间在进行了诵读评价后参照被评价人创作的与国学有关的书法、绘画作品的好坏给出综合评定。评价的形式还可以是考查学生掌握古诗文的数量,评价可以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积累的古诗文越多的学生的评价等级就高。另外,抓住教育时机在家长会、学校开放日、教师节庆祝、“六一”文艺汇演等重要活动中安排学生进行国学诵读展示,又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良好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提出的进一步的高标准严要求。

经典伴我行作文篇九:国学作文

专业年级:08级地理科学姓名:宋移涛学号:2008221108110050

摘要:

百善之首,孝道为先。中国道德文化以此定义孝的地位,都有哪些理由呢?为什么几千年来“孝文化”从未出现过断层的现象,能这样完好地传承下来?仅仅是统治者重视吗?当今社会对“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有哪些作为?一时间有好多问题,只是中国文化从来都是一个整体,它的各个部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法将它们独立开来去分析和研究,在这部厚重的文化史册面前,只能取其万一了。作这篇文章,只是重述老师所讲,加深自己对中国部分文化的印象了。关键词:

孝文化地位传承发展

关于孝文化,古代有一些很形象的比喻和阐释,右一句古语这样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乌鸦都知道反过来哺养自己的父母,小羊羔为感谢母亲赐予它生命,知道跪下来吸食母亲的乳汁。人的孝道若做到像乌鸦与羊羔这样,其可谓孝,但是却是少有人能做到。许慎的《说文》中有这样定义“孝”字:“善事父母者,老从省、从子,子承老。”子善事父母为孝,这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人伦关系,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对为人子女的基本要求。孝在中国的宗教文化中也有阐释,虽然形式不同,但是含义是一致的。传说如来佛主被一大鹏所吞,后来佛主破其腹而出,但却未伤那鹏的性命,反封其为大鹏护法,侍佛主左右。如来的解释是:进入大鹏腹中,是自己所愿,相反,它有生养之恩。如来(释迦摩尼)成佛的故事是比较早的传说,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孝文化的存在,那孝的最早起源是从这开始的吗?还是更早?

中国古代有一部孝的故事集《二十四孝》(也称《二十四孝图》),之中有一则故事叫《虞舜圣君,大孝感天》,其文记载:“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系诗颂之。诗曰:‘对对耕春象。纷纷耘

1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可见,孝更早要始于上古社会尧舜之前,

因为尧帝选舜帝时,“孝”已经作为选择接班人的主要标准。孝最早有证可考的是在甲骨文上的“”,○2那时候已经有了孝的概念。到了后面的金文,

“孝”

3)”○

更能形象地阐释孝的含义。

字有了新的写法,这时候的“孝(

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上老下子作服待壮。《尔雅、释训》的“孝”解释是“善事父母”。《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即是奉养父母。根据原典“孝”的这种伦理含义,形于初周,成于春秋、战国中的儒家所倡导。《尚书、尧典》:“克谐以孝”;《左传》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经》曰“孝文不匮,永锡尔类”;《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论语、里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孟子、万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新书、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等等这些典籍对孝道阐述是各异。中华民族讲孝道已几千年了,无论那位文人、圣贤从各个角度解释,当然有见仁见智的说法,从古到今,千言万语、殊途同归,所表达的一个意思:幼尊长。从家庭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所以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家庭生活,实现长辈的愿望;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族和国家。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一。○4

传统孝道伦理,从周公到孔子、曾子、孟子,经过了初生,成熟和完善阶段。从秦汉后二千多年里,史学家、文学家、诗人等先哲圣贤,那一位不赘述这个孝字。正如晚清官僚、学士曾国蕃所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虽然这是见仁见智的说法、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孝是儒家文化之基石。

封建社会几千年,中国文化之中参含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神学思想,加之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孝文化的演化与表现形式有着丰腴与复杂等特点。且从《二十四孝》中看一下吧。

在古老的中国,无论是小到幼童,还是大到鹤发老人,都有孝的表达。陆绩六岁怀橘孝母,老莱七十戏彩娱亲,这些并非是说小孩不知礼,也不是说七十老者没有什么“三十而立,六十无惑”之类的为人定论,他们的行为是为了生养他们的父母。赤子之心,孝以为先。正因为如此,“怀橘孝母”,“戏彩娱亲”也便成为了孝的一个形象。不管自己地位如何,也无论家室贫富,孝始终在古人的身上长存着。黄庭坚家有良田千顷,仍为母亲洗便器;蔡顺家无粮,拾葚养母,两人孝心一样;孝无社会地位高低之分,文帝尝药,董永卖身,一个是皇帝,一个是长工,彼此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履行着孝道,为身边的人所称颂。

生前为父母端茶送饭,勤问寒暖;身后仍然尽职尽孝,孝自始至终伴随人们

的一生。哭竹生笋的故事说:“三国。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笃。多月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归持,作羹奉母。食毕疾愈,有诗为颂。诗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5尽管神化意义较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古人都比较信神,尊神奉神是人们无助时常想到的办法,如果天神相助,则表明人们的行为赤诚可嘉,情真意切,理应得到公道的待遇。这是古人奉天命的说法。王裒纯孝闻雷泣墓说:“魏。王襃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雷之声,即奔墓前所跪拜,泣告曰:襃在此,母亲勿惧。”○6在现今人看来,这是现在人怎么也不太可能做的做法,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大孝的举动。

孝文化的发展不只是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发展,它更是上升到了政治制度。朝代的更替,外族的入侵,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的改变和变迁,任何朝代的统治者,不管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把孝文化延续至今,都没有否定孝文化的存在,相反都对孝文化的发展有所改进。从历史各个时期看,一部中国法制史历朝历代都把不孝视为犯罪,并处以重罚,不孝都违反法律规范,都是犯罪,孝的继承性可见一斑。现代法律,对不孝,《刑法》和《理学法》都有处罚条款相对于古代法律较轻,如虐待遗弃罪都属告诉性犯罪。尽管有所减轻,但还是没有脱离法律体系。

我们都知道,上层统治者总是会将他的意志以各种形式施到百姓身上的。教育是最好的方法。尽管有一些东西不被人们所接受,但大部分得到了肯定。我们熟知的《三字经》,就已经加入了部分孝的内容。早在《三字经》之前,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就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与评价。然而到了近现代,特别是近几十年,却很少有人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虽然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以德治国纲要中,孝是“德”的主要内容,但却是少见成效,由此有人认为:现在推行的公民道德纲要,孝都应成为主要内容。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已见不到关于孝的内容,四十岁以下的公民知道我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的已微乎其微。现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执政为民,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应该把孝放在重要位职。因为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何以服务社会,何以做到执政为民,何以主持正义,何以遵纪守法。人生百行孝为先,无孝即无政绩可言。加强对孝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定会促进学风,文风,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稳定社会做出贡献。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化还是得到了很广泛的重视的。

其实,孝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从未停止过,而且形式不一。楚天都市报上有一则报道:“家务事,乐承担,洗碗筷,扫门庭……父母教,儿恭听,家人病,多关心……”2009年2月26日下午,武昌区委礼堂,一场青少年感恩教育活动展示正在进行,武汉市25中的学生深情并茂地朗诵着该校编写的《孝亲三字经》。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武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区教育局和共青团武昌区委共同举办,旨在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昨日,该区还印制了5万本《小学生家庭感恩行动指南》,免费赠送给该区所有小学生。○7

在长江网上也有类似的报道,报道了华农“感恩作业”、“六个一”,报道说:给父母亲手制作一份礼物,做一个假期的家务,洗一次脚,促膝长谈一次,梳一次头发,剪一次指甲。今年寒假,华中农业大学园林学院以大一新生为对象,自愿参加的“感恩作业”活动,竟吸引了不少大二、大三学生报名参与。

据介绍,华农今年的德育工作主题是感恩教育,园林学院决定从“亲情”、“孝道”入手,让学生来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该院马超老师说,“梳头、剪指甲不是目的,而是让学生看看父母的白发增多了没有,让他们触摸父母苍老的双手。”○8

孝文化在中国,不仅是生活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均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但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中国的孝文化不单是影响中国人,还要影响到全世界的人。最近听说韩国人老在窃取中国文化,想想是可笑可气!!参考资料:

156○、○、○:摘自《陈少梅二十四孝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3○、○:摘自张志云老师课件。

4《中国文化的历史研究》作者:孔祥全。○:

7○:摘自《楚天都市报》2009年2月27日。

8○:摘自《长江网》2009年1月16日。

经典伴我行作文篇十:研读经典,叙说故事演讲稿

前言

“十一五阅读工程”在我市顺利推行,此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丰富了教师的精神世界。在教育叙事交流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学校以本次交流活动为契机,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演讲稿,举行了全校性的教师演讲比赛,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将本次演讲的优秀稿件进行了收集整理,为教师相互探讨学习提供了材料和研究平台。

今后,我校将在提高教师素养方面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在增强实效性上努力探索。

目 录

1、幸福„„„„„„„„„„„„„„„„„„„„李炳旭

2、请问,今天你表扬学生了吗„„„„„„„„„„尹洪水

3、期待中成长„„„„„„„„„„„„„„„„„高增涛

4、神奇的“小水滴”„„„„„„„„„„„„„„杨珣

5、孩子理应受到尊重„„„„„„„„„„„„„„万振洪

6、给作业加上评语„„„„„„„„„„„„„„„许云林

7、学生们的心理话„„„„„„„„„„„„„„„李炳林

8、榜样的力量„„„„„„„„„„„„„„„„„尚书林

9、让我们的快乐回来吧„„„„„„„„„„„„„刘振荣

10、老师,我也有一面优秀作业旗„„„„„„„„ 于学信

11、为孩子的心理找家„„„„„„„„„„„„„ 冯瑞芹

12、听到的,是我没想到的„„„„„„„„„„„ 吕广丰

13、调皮学生蜕变记„„„„„„„„„„„„„„ 薛广林

14、一只重新站起的杯子„„„„„„„„„„„„ 姜新娥

15、那串风铃,碎了„„ „„„„„„„„„„ 万德洪

幸 福

各位老师,当你面对学生求和苦渴的眼睛时,当你目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面庞时,当你走上神圣的讲台时,你想到了什么?是责任,可能很多人都回这样说,除了责任之外,我更加感觉到的是一种使命,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无比的幸福。

依然清晰地记得,在我实习期间,我来到了那所乡村小学,在那儿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看着凹凸不平的土屋教室,高低不等的木制课桌,曾经立下的雄心壮志以及起初胸中怀有的那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此时已是心灰意冷——我心酸,我沮丧,我不明白老天为何如此待我不公,把我丢在了这我当时认为是“人不人,鬼不鬼”的地方,那时我只有整日黯然伤心,顾影自怜,根本无心于工作……

秋雨过后初晴的一天,班上有个小女生迟到了,于是我将心中满腔的怨气都用在批评她身上。看着她落下的泪水和刺眼的乡下人的打扮,我说不清那时是怜悯还是鄙视。中午,我一个人闷在屋里无所事事,突然听见门外传来了一声怯怯的“报告”声,开门见是早上迟到挨批的她,便没好气的问什么事,她憋着张红红的脸低声说:“老师,对不起,我今天早上迟到了……”“迟到了还来找我?”没等她说完我冲出一句话来。她哽咽着用牙齿咬紧着下唇,片刻两滴清凉的东西顺着她的脸颊滑落下来。我的心微微一震。她又说到:“老师,今天我上学的时候,路过我家田里,看见有棵橘子树上红了一个橘子,我想摘来带给您吃。没想到下来的时候从树上摔了下来。”说完,她轻轻地从背后递上了一个橘子。一时,我无言以对,走过去挽起她的衣袖,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条带着血印的伤痕,久久地,我凝视着,只觉得眼前模糊一片……心中被内疚和幸福充满。

不久以后我来到了这所学校,而这件事情就是发生在这里,这天早晨,我照例到班级去看看自己的学生,同学们在快乐地诵读着古诗文,而鞠晓同学却呆呆地坐在位上,满脸泪痕,情绪低落、消沉,以往那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消失了。她,是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女生,学习成绩优秀,全面发展,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都有过她那让人喜欢的身影,是师生心目中公认的“才艺小明星”。我一直为班中有这样一位学生而沾沾自喜,心想,学校举行什么活动,都不会缺

组织者了。她这是怎么了?突然这样,一时让我迷惑,让我揪心。

我马上找她谈心,不管你态度多么和蔼,怎样诱导,她都一脸麻木,不开口说一句话。询问其他学生,也都不知其中原因。我猜测,肯定是家庭的原因。

真心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我立即去家访。

通过了解,原来他的父母因为闹别扭,赌气要离婚,僵住了谁都不肯示弱。诚心感动了家长,我的努力,换来了三人的共识。

回到学校,我马上找鞠晓同学谈心,告诉她父母并不是真想离婚,放学回到家要乖一些,尽力做父母关系和好的纽带,要和老师配合好,共同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孩子就是孩子,听了这话,脸上就有了笑容。我心里轻松了好多。

鞠晓又变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鸟。我又一次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快乐了,我也为自己的学生快乐而快乐着,

今天的我,虽然立志做个“好教师”却仍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好教师”,但我并不气馁,我依然在追求着。我自信我是一个富足的人,因为我有那么多的书等着我去读,有那么多渴求知识的眼睛等着我去润泽,有那么多的信任和鼓励等着我去努力。

我因此而倍感幸福。

请问,今天你表扬学生了吗

有一段时间,学生显得异常的浮躁,课堂上不是这个说话,就是那个做小动作,我也就充分地表现了一个严师的形象,对他们的行为不停地用严词来批评指正.学生在我的"镇压"下也不敢太过"造次",每堂课就在我的"不辞辛劳"的说教中进行着„„

直到有一天,我正因为同事讲的一个笑话而开怀大笑时,上课铃声响了,我就快步地走进教室,这时,坐在第一排的那个男孩子把手举的得很高,我心想:这个捣蛋鬼又想告谁的状了

"XXX,你又有什么事 "

"尹老师,你今天很开心吗 "

"为什么这么问呀 "

"因为你今天是笑着进教室的."

此时此刻,我被一阵强烈的情感震撼着,是呀,我有多久没有和他们笑了.猛然间我意识到,我每天都在不停地批评这个指责那个,但在学生眼里,天还是那么蓝,"老师"这个词还是那么的神圣,寄托着他们无限美好的幻想和期望.而我的做法却是那么的冷漠,"师道尊严"的意识把我与学生之间距离拉得这么的远.我不禁反思,面对学生自己又投入了多少爱呢

那堂课,我没有批评一个学生,而是改成了不停地表扬做得好的那些学生.本来很捣蛋的那几个孩子也因为回答对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而受到了一番大大的表扬.那堂课的气氛异常地好,每个孩子都很开心,我也被这种气氛渲染得精神倍增.

自此以后,我把微笑带进了课堂,常用表扬来引导学生去学习好的榜样.渐渐地,课堂安静了下来,学生也跟我更亲了„„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非常渴望老师的表扬.当你为学生的不懂事而烦恼时,你就多问问自己:你今天表扬学生了吗

无论事大事小,多表扬表扬学生吧,你会发现,他们会做得更好!请相信,"表扬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期待中成长

在教室后排的座位上,我注意到一个黑黑瘦瘦说话声音沙哑的小男孩,平时上课总是往后转,很少听讲,同学们以提起他就会大声的告诉老师,他学习很差,很淘气,上一学期的考试成绩很差.我从来就反感淘气一词,认为那是聪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从那时起他就成了我的关注对象.

考得很差,上课再不听讲,那不是会更差吗 我就经常提醒他注意听讲,可是几番交涉下来,似乎一点效果都没有.

无意中,我了解到这位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要求很严,稍有问题就不许孩子下楼去玩.我想,既然这样,那他们应该是对孩子上进有强烈的愿望.我拨通了他母亲的电话,试着说:"我是李老师,想跟您谈谈."孩子的母亲听上去很痛快的答应了.

很快我们就见面了,而且孩子的父母都来了.孩子母亲第一句话就说他们也很想和我谈谈,了解孩子的情况.我将孩子在校的情况反映给他们,父母都说他们早发现孩子注意力很不集中,而且认字很少,不愿意读课文看书,他们就坚持给孩子听写生字.孩子说起母亲就会很不满地说:"我妈妈就会听写生字,别的什么也不会."对父母的教育很有抵触情


经典伴我行作文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经典伴我行作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经典伴我行作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youxiu/12530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