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

2016-01-18 10:27: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篇一《描写草原的词语》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供大家学习参考。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篇一
《描写草原的词语》

描写草原的词语

一望无际 蓝天碧野 牛羊成群 无边无际 一马平川 莽莽苍苍 广袤无垠 水草鲜美 广阔无垠 沃野千里

描写路的词语

羊肠小道 阳关大道 蜿蜒曲折 阡陌纵横 宽阔平坦 崎岖不平 弯弯曲曲 坑坑洼洼 形容条件艰苦的词语

风餐露宿 筚路蓝缕 敝衣粝食 栉风沐雨

带数字的词语

九死一生 千辛万苦 七上八下 五湖四海 六神无主 七窍生烟

三心二意十全十美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篇二
《1、草原》

1草原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

2.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一、二自然段。

4. 体会蒙汉情深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都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深情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单元导读

1.同学们,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学们为这些美丽的风光而赞叹,是啊,这就是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课本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走进西部,让我们打开书,快速浏览第一单元课文,书上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无垠的草原,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杨,跨跃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

3.学习要求:同学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4.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二.揭题

1.今天,我们首先要去领略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板书:草原)

2.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对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老舍笔下的草原。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读通课文,检查字词

一碧千里 无边的绿毯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忽飞忽落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拨转马头 鄂温克姑娘 陈巴尔虎旗

蒙汉深情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1)分组读,正音理解

渲染 勾勒:正音 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意思

忽飞忽落:由一对反义词组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襟飘带舞:看图,理解“襟”就是衣襟

鄂温克姑娘 陈巴尔虎旗:读准音 了解“鄂温克”是草原中的一个少数民族;“陈巴尔虎旗”: “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个行政单位,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旗相当于县级。 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四旗之一。

(2)观察,每组词分别在写什么?(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 2.理清文脉

(1)课文从草原的景和人这两方面来赞美草原,抒发“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这种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情感。(板书:景 人)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在写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写草原的人?(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3)分小节朗读。

(4)读了课文后,同学们,草原的景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草原的人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回答之后师小结)

小结:草原的景和人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板书: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美景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理解字词:请同学们自已读读这一段,不懂的词,可以做上记号。

3.理清结构:同学们,我们看看这段话哪几句话是在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找出来,分别读一读。(个别读)

4.读抒情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5.“这种境界”,是哪种境界呢?读读课文的1——5句。

(1)师引读:我们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线条„„

(2)文中写这种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这样的顺序来描 写的。(分句读)

6.重点品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1)读句子

(2)翠色“欲”流,流了没有?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 (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谓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啊)

(3)再读读整个句子,这样一个画面,给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

(4)轻柔地来读一读这个句字,让我们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谐的美。

7.情感提升

(1)师生合作读:同学们,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师读写景的部分)这样的境界,„„(生读抒情部分)

(2)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这种境界,„„(生接读)

8.写作方法指导:同学们,像这样,作者先写景,再抒情的写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

9.背诵课文。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4小题。

2.课后作业:背诵第一段。试着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写一个片段,可以写写“校园”,“公园”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诵

1.听写词语:一碧千里 无边的绿毯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2.背诵: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去领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美景。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背诵。

二、 理清文脉

1.导入:“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那是谁?(蒙古人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迎接客人。)

2.默读2—5小节,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看,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1)远迎——相见——款待——联欢

(2)再看看,这些场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顺序)

(3)着重写了哪两个场面呢?(骑马远迎、把酒联欢)

三.质疑问难

自由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预设:

1.了解“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

蒙族人民习惯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

奶茶,把牛奶熬在锅里,撒一把盐,然后放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还淡淡的有点咸味,既不腻口,喝了还很香,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颜色稍微浅一点。 奶豆腐是把奶晾干,蒸发掉水分以后就变成块状的了,吃的时候掰一块,有软的有硬的,软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开吃,别有风味。

手抓羊肉就是把羊肉连骨头切成比拳头还大的块,炖在锅里面,炖好了以后,把它捞上来,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端在客人面前,用手抓起来吃.

2.“迂回”是什么意思?

结合句子理解:(弯弯曲曲,环绕)平时,还可以说“迂回的——”

四.骑马远迎

1.自由朗读第2小节,划出描写远迎的句子。

2.读远迎的句子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个别读

(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个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热情

重点品味

(1)“男女老少”:来的人很多,很热情(说说可不可以换成人很多?)

(2)“飞”:不但让我们感受到速度很快,更让我们体会到迎客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热情洋溢.

(3)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穿着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条彩虹。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彩虹飞过来。(群马疾驰,能不能说马儿奔驰?) (4)既然有这么多的人来迎客,那为什么作者说像一条彩虹而不是许多条呢?(这些人是有序地来的,而且彩虹是由许多种颜色组成的,正是因为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的盛装,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所以才汇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飞过来。)

(5)那这“一条彩虹”到底还包含着什么呢?

平时,我们总说彩虹是一座桥,桥就是把这头和那头连在一起。如果,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桥,你们觉得连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友谊,是一座连接蒙汉两族人民的友谊之桥。)

小结:是啊,这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更包含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汉情深。

3.感情朗读:现在,就把你感受的这一份美好的情感读出来吧。

(个别读——齐读)。

4.品读:“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刚才一个“飞”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热情,那么现在作者又用了一个“飞”,是车跟着马飞过小丘,还能换成什么字?(驰,跑,开)比较:哪一个更好?(飞更能体现出我们急切地想看到蒙古包的心情。) (2)是呀,我们也是相见心切呀!读好句子,读出这一份急切。

四.把洒联欢

我们带着这一份急切的心情来到了蒙古包。

引读第三自然段。

1.了解民族风情。

过渡: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读4、5小节,说说,你感受到了哪些蒙古族的民族风情?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何忍别”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别)

(2)能不能换成“蒙汉情深不忍别”?(“何”有一种反问的语气,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让我们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3)读出这一份难舍难分,深情厚谊。(个别——齐读)

(4)因为这一份深厚的情谊,我们不忍分别,我们“舞的舞„„(师引读)” (5)在夕阳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们“舞的舞„„(引读)”,(6)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现在,你能用自已的话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别。)

三、 总结全文

同学们,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整篇文章,课文的第一段在写草原的风光美,第二段则在写草原的人情美,那么,这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不管写景也好,写人也好,都抒发了对草原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情。

2.作者就是从从两个侧面,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

3.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赞美和热爱,读一读整篇课文。

四、

五、 课堂作业:作业本5、6小题 课外作业:1、背诵第2 自然段。2、阅读《林海》

板书设计:

草原 老舍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篇三
《描写草原的句子》

描写草原风光的诗句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敕勒歌》【南北】无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4、《出塞作》【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5、《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6、《寄刘驾》【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7、《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8、《边方春兴》【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9 草原诗三首

(一)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描绘草原的成语:

万马奔腾 绿草如茵 一望无垠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一望无际 沃野千里 宽广无际 无边无际 草长莺飞 碧野千里 宽广无际 一望无际 无边无际 一碧千里 一马平川 广袤无垠 翠色欲流 苍翠欲滴 绿草如茵 一望无垠 绿草如茵 一望无垠

草原诗一束

〔作者:陈光林〕

(一)草原啊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生命的摇篮

清澈甘甜的流水是哺育我的乳汁

芳草淡淡的清香润我生命的心田

圣洁坚实的马背是我成长的登攀

阿妈期待的笑脸是我力量的源泉

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生命的摇篮

草原啊草原

我可爱的家园

辽阔草原给了我宽大的胸膛 秀美山川给了我健壮的脊梁 风雪严寒给了我坚强的性格 阿妈的艰辛给了我永恒的力量 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可爱的家园

草原啊草原

酒香茶浓亲情无限

想你啊草原

我相恋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忆

想你是苦苦的眷恋

想起你就思念悠悠

天蓝地绿心心相连

想你啊草原

我心中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忆 想你是苦苦的眷恋 想起你就情深绵绵

伴着娘亲伴着蓝天到永远

永远的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绿波荡漾的草原 鲜花如海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生命的摇篮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阳光照耀的草原 雨露滋润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力量的源泉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篇四
《草原》

《 草原》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篇文章,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出了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首先描绘了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全文。全文层次清晰,行文流畅,语言优美而简练,有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文中的优美词句值得学生积累,是一篇优美的习作例文。

二、说教学目标:

在教学本课时,我围绕着训练重点,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一段,领略草原美景,品味、积累优美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展开想像,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读懂课文第一段,在草原自然美的熏陶感染下,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1、 学习第一段,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激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

四、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将采取情境教学法和诵读法以及启发式法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之前,我将会向学生展示草原美丽景观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草原有一个整体印象,唤起学生对的美的渴望和追求,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深层次的体味美的意境。 2、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读促学,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读出情感,读出感悟,读出内涵。

3、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有一时回答不上来的题,我将采用启发的方式,步步引入,让学生逐步感悟和领会。

五、说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会放手让学生读读,画画,议议。把听、说、读、写相结合,以读为主,让学生边读边想,不断通过读去揣摩和体会文中的句子含义,并说说自己的见解,最终水到渠成,轻松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创造美的氛围

在导入新课时,我边播放音乐边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草原风光片,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到了那广阔无边、蓝天碧野的大草原。又适时地导入:“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听着蒙古族歌手浓厚、嘹亮的牧歌,老师的心和你们一样,也飞向了那广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了……”

这里的导入,以美的氛围,一下子就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

2.比较分析,感受语言美

在交流自己认为写的最美的句子时,有一句优美的句子: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悦。我运用了换比和删比这两种方法,把“清鲜”换成“新鲜”,把“明朗”换成“晴朗”,并把“那么……那么……”删掉,让学生和原句比较。学生比较后感到:草原无污染,青草净化了空气,泛着芳香,空气特别清爽、新鲜,正因为空气清爽新鲜,草原的天空才格外明朗纯净。

3.启发想象,体会意境美

《草原》中写羊群在小丘上“上上下下”,真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老舍,你能不能也用上比喻句描述这样的美景。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说的非常形象。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原文描写的羊群的静态和动态的美,而且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更深层次地体会了美的意境。

4.巧设活动,增强美的趣味

在交流优美的句子中,同学们对于“渲染”和“勾勒”两个词语很不理解,这两个词语都是美术上专有名词。“渲染”就是用颜色涂抹,“勾勒”是用线条勾边儿。我先让学生体会这两个词语的不同含义,再让学生动手合作来画画小丘,课堂氛围一下子变得活跃了起来,让学生再来展示下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对于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就理解的更深刻了。

5.感情朗读,抒发美的情怀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最后,我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体会草原美的意境,抒发美的情怀,让那外在的自然美与内在的心灵相互迭印,赞美草原热爱草原,之情油然而生。

六、说板书设计 :空气(清鲜)

天景美

小丘(绿) 一碧千里热爱

草原 地 翠色欲流

平地(绿) 羊群

人美

我的板书力求体现简单明了,从板书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草原的景美和人美,

总之,我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积累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本人经验不足,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恳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草原教》学设计

长堡镇中心完小:张华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内容,感受草原的美。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风景优美,令人神往的地方。你们想去欣赏吗?请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那美丽的草原风光吧!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

1:同学们,听了这首歌后,你们觉得草原是什么样子呢?给你们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生:(齐)景色美丽,辽阔无边。

2:大家听得很认真,也说得很正确,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课。(师板书课题《草原》),在作者老舍先生的笔下,内蒙古草原有什么特点,草原上的人们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一起听老师朗读课文后,再谈谈你的感受。

二、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请大家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感觉草原很大。

生:我感觉草原很美。

生:草原上的人很热情、好客。

生:草原上蒙古族的风俗很独特。

2、大家说得很好。让我都很想马上去草原看看,马上感受一下草原的乐趣。你们想去吗?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吧!(充满激情)请同学们自己把心带到草原中,去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吧!看一看,作者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子?

3、(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再次把课文仔细读读,然后回答问题。

(1)、这一段,作者写出了哪些景物?谁能说一说。

生:天空、小丘„„

生:羊群、骏马和大牛„„

(2)、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写草原,主要抓住了草原的天空、空气、大地、小丘、羊群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图。下面,请大家闭上眼,听老师读这一段,同学们脑海里想象作者描写的景物,结合你平时所见的这些景物形象,让它们在你的脑子里展开一幅幅画面,然后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3)、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草原天空的?

生:“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4)、为什么说“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生:草原上的空气,非常清新,又没有污染,不象我们城市,受工厂废气浓烟污染,都看不见天空了。(掌声响起)

生:说明草原上的空气非常干净清新,所以感到清鲜。

(5)、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刻,体会说得太形象了,而且说明大家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非常关注生活,老师认为我们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中来,让我们这里的空气也变得清新些,同学们能做到吗?

生:能。

(6)、好,但愿如此,那作者为什么要在“清鲜”和“明朗”这些词前加上“那么”呢?能否换一个词语?面对此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生:“总想高歌一曲,表示自己的愉快。”

(7)、是啊,作者初到草原,面对草原的明朗天空、清鲜空气,真是 ,看大家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作者此时的感受?

生:神清气爽。

(8)、好,非常好!那么,天底下的草原,在作者眼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9)、“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你从“一碧千里”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生:“碧”是形容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一碧千里”是说“整个草原全是青绿色的,一眼望不到边。”我体会到整个大草原都是绿的,而且辽阔无边,很大。这句话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生:整个草原就像是铺满了绿色的地毯。

(10)、你们认为谁体会得最好?说得最具体?

生:第一个同学。

(11)、为什么又说“而并不茫茫”呢?

生一时接不上来。师引导:我们可以利用刚才这位同学的办法去试试:他是怎样理解“一碧千里”这个词的呢?请刚才这位同学给大家讲讲吧!

生:老师,我是通过查字典来理解的。

(12)、对啊!我们也可以学学他吗?

生:“茫茫”是“模糊、朦胧的样子”那么这句是说“草原虽然很大很大,但是并不模糊。

生:也可以说站在草原上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而且很清楚。

生:与上文的“明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连起来,使我想到草原很洁净,没有什么东西遮挡视线,所以作者才看得清,看得远。(掌声响起)

(13)、说得真好!我们就是应该这样联系上下文来体会。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草原的羊群、大地和小丘呢?

生:作者把草原的大地比喻成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喻成绿毯上绣着的白花。 生:小丘像一幅美丽的中国画。

(14)、大家读得很仔细。请大家看看黑板上的一幅图画(师出示图画,指认“羊群”和“小丘”。点拨“绿色渲染”就是“用绿颜色涂画的”,“墨线勾勒”指“用墨线把物体的轮廓勾画出来”)依据图画及文中内容,请大家谈谈,“绿色渲染”和“墨线勾勒”分别指什么?

生:“绿色渲染”说明草原这幅画的基本颜色是绿的。

生:“绿色渲染”还是说草原上都是绿的。

生:不用墨线勾勒说明草原上的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篇五
《描写大草原的作文

描写大草原的作文1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大草原,那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美丽迷人。

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这时我们来到草原上,在暖暖的阳光下,草地披上绿色的新装,地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草,五颜六色的野花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竞相开放。远远望去,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成群的牛羊想朵朵棉花镶嵌在草地上,远处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

草原的夏天是一个水草茂盛的季节。这是,你在来到草原,仿佛置身于渌色的海洋。微风偶尔轻轻吹过,才能看见草原上成群的牛羊,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笔下的“风吹低见牛羊”的情景。远处蒙古包里升起的袅袅炊烟,有位这绿色的草原平添了一种恬淡的气息。秋天,草原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绵绵的羊群;有的像雪白的棉花;还有的像高高的群山。蓝天下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变成了金色的海洋。草籽成熟了,沉甸甸的穗头把草秆压垮了。这些优良的牧草把马牛羊喂得膘肥体壮。

寒冷的冬天悄悄的来到了草原。北风呼啸,大雪漫天飞舞,像鹅毛,像柳絮,纷纷扬扬地飘洒在草原上,草原像盖上了一层棉被,到处都是白雪皑皑。

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描写大草原的作文2

暑假,我去了那拉提,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晴朗,我总想高歌一曲,表达我满心的愉快。

那拉提草原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闪闪发光的绿宝石;那拉提草原真静啊,静得可以让你听到牛羊的叫声;那拉提草原真大啊,大的让你找不到边际。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天边的绿毯绣了大花,举目望去,是连绵起伏的山,这些山与天相连,犹如一幅水墨画,几匹骏马的嘶鸣,打破了草原的宁静,连大牛也会抬起头,好像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过了许久,远远看见了一顶白色的蒙古包,热情的哈萨克族阿姨,对我们很热情,特为我们倒上了热腾腾的奶茶。

当我们要离开那拉提大草原时,我又忍不住回头深情看了一眼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然后才恋恋不舍的上了车。

再见了,那拉提大草原,我还会来看你的。

描写大草原的作文3

某一天,我们来到了巴里昆“世界”。

我坐在车后心想自己能快一点到那个美丽的“世界”。然而,这一路上的花花草草,却吸引了我!

天空是浅蓝的,像浩瀚的海洋、像琢磨得非常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很精致的蓝缎子,看上去,它好象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一样;它又好象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蓝莹莹的天空陪衬着雪白的云,煞是好看。

这一路上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儿;绿幽幽的小草;绿树成阴的森林……一直陪伴着我们。

过了1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巴里昆“世界”——巴里昆大草原。

这就是草原吗?我趴在吉普车的车窗前呆望着跟前这一片绿色的海洋,犹如置身于乘风破浪的远航海轮上一般。汽车驶过的草原向两边分开,又在车身后合拢。一望无际的清新碧绿、密密层层的柔嫩牧草,平展地延伸着。那星星点点的雪白的蒙古包就像大海上扬的白帆,蕴涵着无限的生命力。远处那一片是飘来的白云吗?近了,还有一点桃红,隐隐约约传来的悠扬的牧歌和清脆的铜铃声。汽车驶到近旁,一位身着桃红色蒙古袍的少女手持牧鞭,赶着一群羊缓缓走在绿海上,两只在她裙边欢快跃动的小羊羔摇晃着头,系在脖子上的铜铃在叮当作响。骏马飞奔在羊群前,好似草原上的警卫,保卫着羊群;又好似在和羊群比赛赛跑。笨重老牛们在蒙古包周围找草吃,好象不愿和其他动物共处;又好象有要是在身。一位蒙古姑娘在蒙古包旁挤牛奶,那牛奶真是雪白,我们恨不得喝上一口!背后与绿海连成一片的蓝天白云,连同少女明媚的笑容。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夏季草原放牧图。

我跟着几位小伙伴下了车,在这美丽的海洋上跳舞嬉戏,享受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草原的气息。

我们抱来了一只小羊羔,一块照了张相。这张照片上映着美丽的草原,美丽的森林! 我爱美丽的大草原,我爱美丽的巴里昆!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篇六
《描写草原风光的资料》

描写草原风光的资料

无边无际的平原平坦、广阔,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墨绿色的大翡翠圆盘,苍茫浩渺,气魄摄人。 一片连绵不断的平原,在天空下伸展,没有山丘,像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的海一样平静。 那霏霏的雨丝,宛如一片朦胧的烟雾,遮掩了绵延千里的淮河平原。

高原的气候,真叫人无从捉摸。忽而喜,忽而怒;忽而风满天,忽而平静得纹丝不动。 高原上的春天短得像兔子的尾巴,一闪便不见了。

绿草如茵的草原上还有一条细细的河,袒露在阳光下,远远看去,像一条发光的银项链。 雨后的草原,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珠儿也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一片辽阔的大草原,大得无边无际,微风扶着泥土散发出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庄稼吹得如涟波荡漾。

夜幕笼罩着草原,一盘圆月从鱼鳞般的云隙中闪出,草原上弥漫起朦胧的月光,像是升腾起来的一片淡淡的银雾。

草原多么像海啊!只是比海寂静;草原多么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广漠得望不到边际。 远远地眺望,草地上有团团白云在蠕动,原来这是牧场的羊群,一只只白生生的,肥壮可爱,使草原更加生机勃勃。

.夏日的草原,早晨空气格外清新,我缠着父亲在草原上漫步。幽幽的草香迎面拂来,红艳艳的朝阳正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为辽阔的草原镀上一层金色。草叶上的露珠,像镶在翡翠上的珍珠,闪着五颜六色的光华。我看到草丛中夹着许多粉红色、白色、黄色或是蓝色的不知名的花,把草原装扮得十分美丽。还有那活泼的小鸟儿唧唧喳喳地在草丛中跳跃。

啊,这草甸子真是太大了,一望无垠,像一张绿色的大地毯一直铺向天边。碧绿闪光的野草在微风中摇摇曳曳,中间夹杂着一簇簇的小野花。小星告诉我,洁白的是康乃馨,殷红的是百合,深粉的是马兰,浅蓝的是铃挡,金黄的是蒲公英„„远远看去,就像绿地毯上绣的花图案。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

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放牧着白云。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一片青青。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成群的牛羊,像天上的片片白云飘落到大地,真是美景如画呀!

田野躺在光辉朗耀的阳光下面,正是秋收过后的情景,处处点缀着圆圆的稻草堆。黄色的、黑色的牛群,散在各处悠闲地啃着草。有的地方,长着绿色的植物,像铺的碧绿的地毯。小溪蜿蜒在田野里,给阳光照着,像一条明亮的玻璃带子。

在葫芦坝靠西的河坎上,有一溜向阳高地,深褐色松软的泥土里,生长着全坝子上最好的庄稼。排着方阵一样的麦田,正在拔节期,绿葱葱的,健壮挺拔,一派蓬勃生机。

如果你坐在飞机上向下鸟瞰,这里的景色是极其壮观美丽的。碧绿、葱绿、黛绿的林带网,像棋盘一样把黄色的沃土一档档地划分得非常整齐。田野随着季节的转换和作物的交替成熟,如同闪烁的宝石似地变换着绚丽的色彩。

湛蓝的天,洁白的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点缀其中。这就是世上少有的未被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平原是辽阔的,一望无垠的黄沙伸展着,直到天边。平原辽阔而且寂静,每日只有一样的阳光蒸晒着,使得地上的黄沙变得焦灼。没有风,没有声息,黄沙发出枯燥的苦味,使人晕眩。

更使人陶醉的是美丽的大草原,在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三月,朋友!如果你来到我们这儿,我想,你一定会被美丽的大草原迷住的。刚刚泛青的草儿偷偷地探出了头,僵硬的土地已经变得像地毯一样柔软,牧民们赶着牛、羊、马来到这大草原上放牧。马儿看到这广阔的草原立即狂奔起来,在草原上尽情地打滚。草原上到处都有一种叫蒲草的草,它的叶子形状有点像柳叶,但比柳叶长。

这就是草原,我们引以为傲的蒙古大草原。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翠色的草原里,绵羊数不胜数,各种动物到处奔跑,鸟儿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飞翔,人们骑着骏马,飞驰在草原上。碧绿一片,其中,以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呼伦湖和贝尔湖为亮点。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还有格根塔拉草原和希日塔拉草原,如今更加美丽动人,水草肥美,丘陵起伏。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可以骑马乘驼畅游草海,可以坐“勒勒车”环湖漫游,可以临湖垂钓,可以入林狩猎,尽享草原风光。|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这里夏季气候宜人,空气净透,是避暑度假的胜地;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一派北国风光,是滑雪、打猎和冰上运动的好去处。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也是成吉思汗叱咤风云过的古战场。

每逢夏季牧民们便在这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这里形成了以游牧部落为主体的美丽图画 蓝天白云、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袅袅炊烟,呼伦贝尔是世界少有的绿色净土和生灵的乐园。茫茫无际的天然牧场,清新宁静,置身在美丽的大草原之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围着红彤彤的篝火跳起安带舞,那嘹亮悠扬的蒙古长调伴你直至夜深„„7月正是去呼伦贝尔的好时候。

在草原深处,有最原始、最淳朴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鄂温克、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兄弟姐妹将以特有的豪爽、奔放与深情厚意迎接你的到来。穿越吉布胡朗图,你将能品味飞鸟成群、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的呼伦湖和新开湖;住进自己搭建的蒙古包,品尝亲手宰杀的牛羊,喝一杯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吃一顿鲜嫩的手扒肉,让朝霞般的篝火点燃你无限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体会草原牧民赛马、套马、驯马表演、蒙古博克、角力擂台赛、祭敖包„„当一回蒙古人??做一天牧民吧!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篇七
《2014年绍兴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语文卷》

2014年绍兴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语文卷

阅卷情况反馈

一、语言文字运用

第6题

(一)试题评价

1.旧题新拟有创意。“下定义”是语用题中比较传统的题型,原先一般是提供一小段文字,里面是对某一事物的特点描叙,然后让考生把其中的特点概括出来,下个定义。此题语言材料呈现的是“平民文学”这一概念的“形象的注脚”,然后让考生把“形象的注脚”转换成抽象的定义。

2.语料呈现与命题指向关系不够明晰。一部分考生的思路钻到了对刘半农《相隔一层纸》诗意的解读之中,误以为刘半农的诗句本身解读了“平民文学”的概念。

3.参考答案的编拟似乎不够全面不够科学。“平民文学是叙写平民生活表达对平民关怀的文学”这个答案中,得分点关键词“平民生活”“对平民关怀”都属于“平民文学”概念的内容特点范围,而“平民文学”概念的形式——语言特点“用白话文”“通俗易懂”或“朴实浅显”没有概括在定义之中。参考答案的说明中说,“平民文学是„„的文学”结构2 分,这样的说明或评分标准不合理,因为有很多考生的答案结构是符合要求的,但对“平民文学”的内涵解读,即中间的“„„”部分内容完全错误。这样的“结构”正确,应该不能得分。

4.本题阅卷组一致认为,给“平民文学”下定义,应该抓住其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两方面的特点。例:平民文学是以朴实的语言(浅显易懂的语言或简明的白话文)来反映平民.....

生活的一种文学。

(二)答题得分情况

“语言文字运用”第6小题,考生答题得分总体情况是这样的:最高分满分4分,最低分0分,全市平均分1.765分,难度系数0.44 。

(三)典型错误答案例析

1.不符合“下定义”结构或结构残缺,没有采用“平民文学是„„的文学”或“„„的,是平民文学”句式。如:①用简单的语言文字来描述下层人民的生活现状。(2分)②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反映社会真实生活。(0分)③平民文学是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别进行对比。(0分)

2.内容偏离“平民文学”的概念意蕴,在解读刘半农《相隔一层纸》的诗意。如①面对残酷的现实,依靠自己的力量,苦中作乐。(0分)②用简洁易懂的白话文描述社会现状并批判不良现象。(0分)③以简明浅显的文字写出的诗,内容通俗易懂但含意深刻。(0分)

3.结构相似,但答案中没有涉及“平民文学”这个概念的核心内容或写作意图。如:①平民文学是用通俗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文体(文学)。(2分)②平民文学是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揭示深刻主题的文学作品。(2分)③平民文学是通过对比来描写底层人民生活的一种方式。(1分)

4、还有一种答案,结构答合要求,内容概括偏离或全错。如:①平民文学是指贫富差距悬殊,富人富、穷人苦的文学。(0分)②平民文学是一种简陋与没有物质基础的普通文学。(0分)

(四)教学改进建议

1.后阶段对“语言文字运用”6、7题的复习,要加强审题指导,让考生在解题前明确命题者的真正意图,以避免误解题意而失分。

2.关注像“下定义”这种常规传统题以新面孔出现,要求学生平时多训练一些各地模拟卷中出现的语言文字运用“新题”,以提高答题的满分得分率。

第7题

以下面一句话作为开头,展开想像,扩展成一段话。(5分)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__________ 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扩展”“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语言的连贯”三项能力,同时也检验出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积淀,综合性较强,难度稍大。

(二)答题得分

满分为5分,平均分为2.85,难度值0.57。

(三)典型错误

1.审题偏颇,扩展重点偏离。只写“诗意”是什么,而未突出首句体现的中心——“诗意的世界”;

2.审题不全,未注意“连贯”的隐性要求,自起炉灶,自说自话,未注意与所给开头句的照应;

3.语言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对“诗意”的内涵解读表面化,模式化,或把它当成诗人的世界,或把它当成万能,诸如“前行的动力”“人生的灯塔”等。

4.想像力欠缺、语言贫乏,多数答案虽合乎修辞的格式要求,但用词生涩、简单重复,甚至不合情理逻辑等;

5.个别审题错误,把扩展当成仿写,只是围绕着“诗”一词扩展。

(四)教学改进

1.加强审题训练,与题目变式训练,让考生准确把握显性隐性信息、显性信息并能够整合;

2.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在准确、简明,合理性与情感性等方面适当着力;

3.继续进行文化积淀,养成人文解读社会生活的能力。

诗意的世界是婉转不绝的鸟鸣,是潺潺而过的泉水,是缠缠绵绵的春雨,在绝望时带来慰藉,在萎靡时带来振作,在黑暗中带来光明,在你贫瘠的心田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你是否放慢脚步感受阳光的爱抚?你是否放下忙碌倾听微风的低吟?你是否挣脱现实的束缚做一回真实的自己?来吧,让我们也能有时放下现实,拥抱诗意的世界!

就像绿叶为了鲜花而簇拥,就像鸟儿为了理想而展翅,就像蜡梅为了高洁而绽放。而你不也是这样的吗? 诗意的世界就像满是云雾的山峰,迷迷茫茫。我们不应该只生活在庸俗的世界,而应该跟随着文学的引领,进入那诗歌境界,攀上那座高峰。 诗意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情,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亲情”,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爱情,这样的情,才是完整的今生今世!

苍茫的蓝天下万马奔腾,辽阔的草原上牛羊嬉戏,深邃的大海中万物争晖!多么美丽的世界,花儿在笑,鸟儿在唱,溪水在奔跑,诗意的生活才不枉此生!

二、现代文阅读

简要概括“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三个特征。(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生成构建;(2)动态开放(“互动交往”);(3)个体性存在。(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成“客观的、公共的、个人的给1分;只答出“复杂、混沌、有限”不给分)

(一)试题评价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分析综合能力和行文表达能力,提问方式接近于2013年浙江卷第10题“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这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种题型也是浙江卷的特色之一,模拟卷这道题的问题所指比13年卷更加鲜明,直接指明是“三个特征”,对考生加以提醒,考生只需要理解答题方向,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加以提炼概括,拿分也不难。从得分情况看,此题能保证中等考生得到2分,又能让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考生得到满分3分,具有坡度性,难度系数控制较好。

考生中能够简洁准确地概括出答案中三个特征的考生不多,少数考生能够在文中找到三个相关语句但是缺乏概括;大多数考生只能概括到参考答案中的二、三两个特征或在选文中找到第二三两段相关语句;少数考生只能概括出其中一点或者找到一个相关语句;个别考生或是概括不精不知取舍,或是没有看清题目,概括出了4个或者5个特征出来了;还有少数学生不分点概括,既没有序号也没有分号。

(三)典型错误

1.不能明白问题所指,理解欠妥,造成答题错误。直接将 “复杂、混沌、有限” 或者“客观的、公共的、个人的”当做“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三个特征。

2.分析的思维不足,未能整体掌握文章思路,在归纳与概述时或信息遗漏,或把握不准,不能正确筛选整合出所有有效信息。答题时只能够概括出参考答案中的二、三两个特征,不能很好地理解第一段中“这些观点充分指出了生成构建是知识的本质特征”这句话,或是把“复杂、混沌、有限”当做第一个特征,或是将“动态开放”和“交往互动”并列成两个特征。

3.能找到相关信息,但是不能进行有效转述,不能准确地提炼出内容要点和大意。答题时不能够整合概括,在选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笼而统之地往答卷上搬,如直接将选文第二段中的“视知识为动态的、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研究者并非在知识之外旁观它,而本身即处在这一系统之中,通过其交往实践来把握它”和第三段中的“知识不仅是客观的、公共的,更是个人的,因此它存在于每个个体的心中”搬到答卷上当做答案。

(四)教学改进措施:

此种题型的复习备考,教师应不断强化考生的“内容要点”概念,坚持“文本为本,搞清弄通”的原则,并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感知,掌握文章思路;2.整理提炼,注重条理;

3.落实词句,分析段落;4.寻找关键,理清关系;5.转换语言,力求准确,6.分条陈述,规范作答。

(二)10—15题

第11题,难度系数0.541

1.评分细则

①点明“时间变化”(或时间线索)得1分,②点出“渲染气氛”或“渲染环境”得1分,③点出“烘托人物情绪”或“暗示人物心理变化”得1分,④点出“推动情节发展”得1分。答题要点,抓住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发即可。

2.存在问题

①此题属于环境描写作用类题型,很多考生将其定位为某一物象在文中的作用,故多从“太阳”的象征意义和结构上的作用这两个角度答题,故偏题了答题方向。②很多考生分点答题意识不强,答案混乱,无章可循。③知识储备不够,漏答,答案角度单一等现象普遍。④在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时,主旨理解的偏差导致分析时漏洞百出。

3.复习建议

①强化答题模式,建构答题规范的训练。②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考点意识。③建议后阶段通过大量的练习,接触不同类型的小说,提高学生对小说主旨的把握能力。

第12题,难度系数0.571

1.评分细则

①信息的传递者;主人公身世(性格)的见证人;情节发展的推动者。(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

2.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不当。要求答妇人在文章中的作用,部分考生答成妇人的形象。②知识缺乏。如何回答小说中人物的作用,考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如人物与情节,人物与主旨等。③技巧不够。回答问题角度单一,笼统回答,不会条分缕析。④答题区域错误。

3.备考与复习建议

①加强审题指导。考生务必仔细审题,按要求回答,不可答非所问。②加强小说散文文体知识的学习。③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

第13题,难度系数0.365

1.评分细则

①能写出改变喀拉斯生活现状的势力或人们,即客观存在的敌人对象,如“催他当兵的政府、军队高层”,“抢走毕扇多的那个男人”,“战争阴霾”和“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或社会制度”等,给1分。②能写出喀拉斯面临未来陌生的生活挑战,面临的似乎将是“命中注定的坎坷磨难”等,给1分。③面对如此不幸的人生,他却无力躲避或改变,能写出喀拉斯本人性格特征的主观方面原因的,如性格上的“懦弱无能、逆来顺受、麻木无知”等,给1分。

2.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主题不清。文章出自《鲁迅译文全集》,就将“敌人”无端地理解成“国民党反动派”、“封建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好战分子”或“社会独裁专制势力”,甚至是“破坏革命事业的反动分子”或“对革命麻木不仁的民众” 等,进行“机械鲁迅式”的强行盖帽或拔高。

②审题不清。本小题命题的题干中,已经明确写出“未知的敌人”,部分学生只关注“敌人”二字,却忽视了“未知的”这个答题前提,于是乎就出现了“喀拉斯的头领主人”和“毕扇多及其家族”等“明确的”对象;甚至与上述主题不清相结合的答非所问的答案,如“不畏强权、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英雄”等。

③应考意识不清。本小题分值3分,按照“常理性”暗示,答案要点应该有3个,大部分学生只写出了“平地上的人们”这个很直观很容易得出的答案,稍有应考直觉的学生就应该明白,这么容易想到的有且只有这样的一个答案要点,定不会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将3分拈

到手;能从主观与客观、个人缩影与社会大层面结合分析并能分点作答有清晰深度思维的真的还不多。

3.备考与复习建议

①引导学生注重审题细节,加强审题指导。②学生文字书写和卷面工整意识能力有待提高。③主观题型,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看菜吃饭”,分点作答。④如何揣摩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挖掘,可适当结合作文写作进行综合性训练。

第14题,难度系数0.488

1.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对文本理解不正确,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背离文本意思。②没有分点答题,条理不清。③只给定性答案,没有结合文本。④错别字较多,如“麻目”“儒弱”“孺弱”等。

2.备考与复习建议

①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说阅读训练,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②注意答题规范指导。

③看清文题要求,按要求作答。

④书写准确、规范,要学生养成答完题看一遍的习惯,消灭低级错误。

第15题,难度系数0.478

1.评分细则

①切合文章中心主旨,且明确写出“未婚妻许给别人,他漠不关心”、“他被拉出去给平地人当兵,他气闷恼怒”,有自己结合“哀其不幸”或“怒其不争”观点来分析的文字,给4-5分。②能够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基本符合文章主旨的,且答题规范(先表明自己的看法,再具体分析理由)的,给3-4分。③只是在分析喀拉斯为何是“不幸”或者“不争”,没有考生自己的观点,但尚符合文章主旨的,给1-2分。④对文章的主旨解读偏差,或者完全是断章取义,或者抓不住中心思想,乱写一气的,给0分。

2.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有一些考生对《烧炭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不住,直接导致对主旨的解读偏差。认为烧炭人才20岁,没有远大志向,不走出大山。也有认为烧炭人放弃对女友另嫁的恼怒,也是一种自由,也是一种人生观。②很多考生答题不规范。没有提出明确的看法,就直接分析理由。③分析时弄错概念,“我认为喀拉斯是个幸运的人”“纯粹的心灵独守者。”④在分析理由时,少结合文章,而硬加入自己主观的猜测、判断。如“霍金、张海迪”,如“幸福应该依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3.备考与复习建议

①建议一定要尽可能读懂文本主旨。②对答题规范一定要严加训练。③建议在复习中,老师尽可能以打分的形式来批改大阅读的“第15题”探究题。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第19题

得分1.1分.古文化常识不足,"弱冠"断为"弱冠第","授兴化府推官"断为"授兴化府/推官" 第20题

(1)得分2.3分."竞"很多译为"竞然".判断句式翻译不到位.

(2)得分1.3分."披肝膈"译不出.状语后置"以忠义"译成"用忠义劝勉自己"."奖"译成"奖励"或"受到奖励".

(二)古代诗歌阅读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篇八
《草原牧歌PPT》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篇九
《草原》

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篇十
《月亮湖——草原上的一滴情人泪》

《月亮湖——草原上的一滴情人泪》有人说,爱的痛苦不是你离我多远,而是你近在咫尺,我却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人生相爱容易,相守太难,而为了挚爱,寂寞的守候,更是一种心灵的痛楚和煎熬,在浅秋的坝上草原,月亮湖如一颗泪珠,晶莹剔透,这滴草原上情人的泪珠,让每一个来到她身边的人,学会了对爱的珍惜,包容和理解。——题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没去过草原的人,对草原的认知,大多来自这首敕勒歌的描写,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绿草红花……想到这里,无论你的脚步是否迈进真正的草原,人的胸怀好像也变得如草原一样辽阔。我的秋日寻梦,一路向北的最后一段旅程,就是去坝上草原的最后一站—月亮湖,草原的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的,尽管我们很多人都有心理准备,钻出被窝,瞬间就感觉到了阵阵凉意,从简易的蒙古包里面来,草原上的清晨就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草原上被一层薄薄的晨雾笼罩,阳光穿过迷离的晨雾,照在蒙古包四周盛开的格桑花上,而远处,早起的马儿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这样的美景,真的让我有点流连忘返。人们常说,最美的风景就在前方,为了这片最美的风景,许多人常常埋头走路,来不及欣赏身边的美景,结果到头来才发现,追逐结果,不是人生的目的,享受人生的过程,才是人活着的本源,我们一路前行,不停地奔波,不停地追逐,就如登山,到了山顶才发现,最美的风景不在山巅。无论是流连忘返,还是心有不舍,但是,美丽的月亮湖,还是吸引着我,奔向下一站。如果说,蓝天白云绿草红花,还有苍穹下悠闲的牛羊,是草原的天然画卷,那么,草原上的湖泊,就是草原的魂魄,没有水的草原,没有灵气,没有人烟,甚至让人产生一种荒芜感,蓝天下,绿草环绕着一个明镜般的湖泊,远处的牛羊,还有蓝天白云的倒影,让草原上的湖泊犹如一颗少女明媚的眸子,而哪清澈的湖水,如同眸子中的一滴泪珠,月亮湖,正是这坝上草原的一滴情人的眼泪。开启一段寻梦的旅程,总忘不了旅途中的一段段美丽的故事传说,许多美丽的风景正是因为有了一段神奇的传说,才使得游览的人们,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时候,还能接受这些传奇故事带给我们的感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每一次的旅行,我们都有不同的收获的原因吧。同样,月亮湖也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康熙皇帝首次征战葛尔丹,一位汉族青年因为负伤,在这里养伤,美丽的蒙古族姑娘乌云,每天悉心照顾,日久天常,二人就产生了

感情,最后结为夫妻,成就了一段蒙汉民族联婚的美好姻缘,他们恩爱生活了三年,一日,汉族青年因为牵挂家里年迈的父母,加之思念家乡,决定回去探亲,没想到一去不复返,痴情的乌云姑娘每日都在期盼心上人能够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泪水流干,思念的泪水感动了上天,观世音菩萨就用净瓶中的柳枝,把姑娘的泪水点成湖泊,人们叫她乌云诺尔湖——也就是月亮湖。康熙第28次围猎,来到月亮湖,看到清澈的湖水,情不自禁捧起来喝了一口,发觉粘粘的,后来一问方知乌兰的故事,感慨万千,康熙皇帝为他们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也为这段美好的蒙汉婚姻感到欣慰,就在月亮湖的旁边,御赐了一座蒙古包佛堂—福寿寺,也算是为这段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做一个见证,其实后来有人考证,汉族青年回来后又被征兵入伍,战死沙场。今日的月亮湖景区,大约有10平方公里,月亮湖的旁边就是百花坡,盛夏时节,这里百花盛开,火苗一般绽放的金兰花,更是将塞外草原点缀的诗情画意,这里也是电视剧《还珠格格》的拍摄地,当年乾隆皇帝,看到绿色的草地上,火焰一般盛开的金兰花,不由得赞不绝口,信口吟到:“塞外黄花恰似金钉钉地”,大学士纪晓岚立即答对:“京中百塔犹如银钻钻天”。从而围绕这百花坡产生的绝世佳对,被人们称颂一时。所有到月亮湖旅游的人们,都要聆听关于月亮湖的爱情故事,而我,由于早早就了解了这段美丽的传说,加之时间比较紧,所以,我没有过多停留,直奔福寿寺,这是康熙当年为了乌云姑娘的爱情故事而御赐的寺庙,也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唯一的一座蒙古包式的寺庙,因为有了这座寺庙与月亮湖爱情故事的相互印证,更让来到这里旅游的人们,在这蓝天白云下,学会了如何去珍惜自己的爱情。通向月亮湖中心的是一条木制的长长栈道,到湖中心后左右分别延伸,沿着栈桥走向月亮湖的中心,桥下水草肥美,湖边几匹马儿在饮水,栈桥上的游人不时惊起水面上的水鸟,草原上的微风吹过,坐在月亮湖的中央,蓝天白云绿草湖泊,交相辉映,没有人大声喧哗,似乎不忍心打扰乌云姑娘的相思梦,仿佛聆听着别人的爱情故事,才觉得爱是那样的唯美,其实,其实,每个沉浸在爱情当中的人们,常常因为爱与被爱而感到迷茫。月亮湖的爱情故事虽然凄美,但是,太过悲情,有人说,爱情的苦痛不是你我距离多远,而是你我近在咫尺,却感受不到彼此的爱意,相比乌云姑娘的爱情故事,拥有爱情的人们应该彼此庆幸,学会珍惜,相爱容易,相守却难,无论是天河相隔

的牛郎织女,还是千古绝唱的梁祝爱情,都让人肝肠寸断,悲古伤今,爱情并一定要多么的轰轰烈烈,平凡的爱情,真心的相拥,携手共看夕阳,这才是人生最美的画卷。月亮湖,草原上有情人的一滴泪,但愿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不再为爱伤情,美丽的月亮湖,让我们学会了对爱的理解与珍惜,明白了人生的旅途上,如何去守候那份真爱。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草原上牛羊的片段 描写草原上牛羊的作文 蓝天白云牛羊图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描写草原蓝天和牛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youxiu/14839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