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泰山云海描述

泰山云海描述

2016-02-01 10:16:3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泰山云海描述篇一《泰山云海》 泰山云 ...

泰山云海描述篇一
《泰山云海》

泰山云海

泰山的云雾是变幻莫测的。雨后初晴,大量水气蒸发蒸腾,加之夏季季风自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成云致雾。有时大片云在山腰形成一条长长的带子,如同官服玉带,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时则乌云滚滚,大有倒海翻江之势;也有时白云平铺,如大地铺絮,山谷堆雪,团团白云如同千万个玉盘,轻拢漫涌,铺排相接,好象平静如无垠的1大海,这就是著名的“云海玉盘”。

泰山云海玉盘,多出现在夏秋两季。夏季多云雨,云海时隐时现。秋季天气转冷,陆地比海洋冷却得快,海洋上空沿偏北方向东移,山东半鸟持续刮偏东风时,黄海与渤海上的暖湿空气即被缓缓不断地吹送到泰山周围,遇冷后就凝结为大面积低云层。若云顶低于1500米时,站在岱顶便看到云海的海潮了。 泰山山势陡峭,地形复杂,山风来去无踪。当云海与山风同时出现时,还会形成漫过山峰的“爬山云”和顺坡奔流直泻的“云瀑布”等奇观。

泰山极顶

玉皇顶位于泰山极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玉皇庙古称太清宫、玉帝观。创建无考,在元代已提到,蒙古太宗六年(1234年)东平行台严实委派泰山道士张志纯陆续兴复毁于金末兵乱的泰山各庙,玉女祠、会真宫、玉帝殿、圣祖殿、岱岳观、朝元观等皆予增修,经构使顶三十余年而无虚日,泰山旧观渐复。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中使钱喜以内帑金重建岱顶玉帝观。济南知府蔡晟撰碑记。隆庆六年(1572年)冬,河道总督万恭以治河成功,祀泰山,见玉皇顶正殿建于泰山极顶石上,便命将殿北移,石复出。并立《表泰山之巅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复建岱顶玉皇殿等。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山东巡抚耿焞、守道毕振姬、泰安知州傅振邦等重修岱顶玉皇祠、东岳殿、后寝宫等。由泰安武举张所存主持工役。雍正九年(1731年)世宗遣内务府掌院郎中丁皂保、营造司郎中赫达塞之泰主持工程历时一年于十月告成,凡修缮岱顶及各处庙宇。

玉皇庙由山门、玉皇殿、观日亭、望河亭、东西道房组成。山门额书“敕修玉皇顶”,正殿内祀明代铜铸玉皇大帝像。神龛上匾额“柴望遗风”。远古帝王多在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金带”。院中有极顶石,1921年增修石栏时王钧题“极顶”。石侧有《古登封台》碑。

东岳泰山(1532.7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2154.9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1300.2米),位于湖南衡阳市。 北岳恒山(2016.1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91.7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

名列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长约200 千米,主峰玉皇顶,高1 524米 。山峰挺拔峻秀, 雄伟壮丽,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势。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泰山云海描述篇二
《泰山云海》

泰山云海

前年暑假,我和爷爷奶奶到泰山游玩。

那天,晴空万里,大地如洗,大自然露出了美丽的容颜。我们来到玉皇顶,放眼望去,只见一座座苍翠的青山尽收眼底。我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

忽然,人群中发出了“起雾了!起雾了!起雾了!”的喊声,只见云雾从山底悄悄地漫了上来,织成了一层薄薄的轻纱,遮住了天,铺满了地,围绕着山,盖住了水,眼前的一切都只显露出一片灰色的轮廓。云雾还在一层层地积聚着,越积越厚,汇成了一片云海,泰山成了茫茫雾海中的一座浮岛。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似放牧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这就是泰山有名的云海奇观。那云雾似海洋一般无边无际,游人们在云雾中溶入化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啊!多么壮观的泰山云海。

泰山云海描述篇三
《云 海》

云 海

(作者:唐敏)

教学设计:宋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写作意图,把握本文主旨。

2.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所用到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优美句子的含义。

2.品位文章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2.揣摩语句,感悟作者发自内心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用到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2.体会作者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发自内心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 一 课 时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看我内容,感悟作者发自内心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欣赏了各位名家笔下的“日出”“落日”之美,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女作家唐敏笔下的“云海”。

二、文题诠释: “云海”,即由许多云组成的像海一样的景象。要观察此种奇观,其立足点应于“云海”之上。本文作者描述的便是她于高山之上所见到的这种奇观。以此为标题,生动而又醒目。

三、作者简介: (课件)

唐敏,原籍山东,1954年生于上海,1959年随父母迁居福州。曾当过知青,后相继在福建图书馆、作协福建分会、厦门市文联工作。1979年以来发表了若干散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太姥山妖氛》、散文《女孩子的花》等产生过一定影响,已出版《青春缘》等散文集,曾多次获国内外文学奖。1990年因小说《太姥山妖氛》入狱。近年来著作不断,《走向和平》等作品一再轰动文坛。唐敏与一些作家一起进行着散文创作的新探索:让散文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个体对外在世界的独特感知和人的自然性灵。著有《远山远水》、《心中的大自然》、《诚》、《青春梦》等。

四、感知阅读: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给加点的字注音:(小黑板)

怄气(òu) 婆娑(pó suō) 懊悔(ào) 汩汩(gū gū)霓裳(ní cháng) 纤纤(xiān xiān) 憧憬(chōng jǐng)粗犷(guǎng)

2.互动学习: (1) 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2):“我”喜爱云的原因。

第二部分(3-5):形象的写出了云的多姿多彩,流露出作者对云的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6-9):积蓄了在云海中嬉戏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第四部分(10):描写了作者对年少生活的回想和向往。

(2)通读全文思考,年少时我为什么喜欢云?而成年之后却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激情?

明确:年少时我是在宁静中度过的,与人交往的很少,有隔世之感。单调、乏味的生活,使我格外关注天气,也因此喜欢上了云,把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了云海之中。而成年之后晚饱经沧桑,以彻底地融入了世俗,没有了心静,自然也没有了当年爱云的激情了。

(3)作者如何描写云的多姿多彩?

(4)开头写道:“我的青春与别人不同”,有哪些不同?

明确:①对云的观察视觉不同:平视 仰视

②写云的 情调不同:云是天空的吉普赛人。

③写云的形状不同:漏斗海 云潮

④对云的体验不同:在云里“洗澡”

⑤青春岁月的体验不同:宁静 破衣 干体力活 缺联系

⑥心情不同:不像看破红尘到深山苦修的悲苦的人

(5)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宁静”?

明确:是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相亲如手足的单纯状态”,当时“云海隔开我们与山下社会的联系,造成无限畅通的开阔的心情”。

(6)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五、小结全文:

文章开篇即回顾了青年时的一段经历,自然引出对山中云的描述,接下来重点描述了“云海”这一奇观,突出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之美。从文末来看,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的主题是在赞美自然景象的同时,突出了她对所经历的这段时光的怀恋。

六、作业:

1.掌握本课中的词汇。

2.自己观察云彩,写一段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喜爱云:婆娑变化 变幻莫定

第二部分(3-5):欣赏云:多姿多彩

第三部分(6-9):与云嬉戏: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第四部分(10 ):回想、向往年少生活。

第 二 课 时

教学重点:1.品味优美句子,掌握文中用到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2.体会作者发自内心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细读课文,探究理解:

1.读课文第一部分:怎样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少,报纸送到高高的山上,读起来也有隔世之感”?

明确:作者工作的地方在人迹不见得山上,整天不与世俗的人打交道,似乎与世隔绝,置身世外,即使读到报纸也似乎与己无关。暗示作者工作地点偏僻,生活单调无味,但作者常年与自然打交道,保持了自然,本色的天性,形成了作者达

观、通透的心态。

说明:正是作者特殊的生活经历以及作者作为一个女性的特性,使唐敏的散文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清新纯净、带有女性独特细腻感受的文章。细品文章的第二部分。

2.仔细品味文章的第二部分,感受唐敏笔下云的独特魅力,看看唐敏特别的心情怎样影响她的感觉,这与徐志摩、刘白羽又有什么不同?

明确:详见课本第17页。

3.随着作者对云海描写的深入,作者不由沉醉其中,在云海中嬉戏,细品文章的第三部分,思考怎样理解“云海汩汩”的围着山头,大有海中孤岛的虚幻感? 明确:作者在此把自己的山比作“孤岛”,而在这种孤寂的环境下看到多姿多变的云海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也是自己所企盼的。

详见课本第19页。

4.粗读课文第四部分,品味作者对云海的怀念,体味最后一段中照应前文的词句。

二、精读赏析: 怎样理解下列句子:

1. 我的青春与别人不同,是在宁静中度过的。说是宁静,在当时被认作“寂寞”。 导析:对生活的感受,是“宁静”与“寂寞”之别。就作者而言,由于她有一颗平静的心,因而也就易与自然交融在一起,从自然景物中获得快乐,也就不会有“寂寞”之感了。

2. 女孩子们最喜欢这样嬉戏。“我们是仙女!”这么喊着,人人都想象自己是霓裳羽衣的纤纤美女。 导析:这里专门提到“女孩子”,不仅是因作者本人是女孩,更因只有女孩子才最显活泼爱美的一面。在那样艰苦的年代里,美与女孩子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她们只能通过想象来得以暂时的欢欣。但从本句中,分明也透露出一种乐观的精神。

3. 云海隔开我们与山下社会的联系,造成无限畅通的开阔的心情。 导析:云海的出现,使山上的人有了如漂浮尘世之外的超然之感,仿佛进入了自由快乐的仙境。脱离了与山下社会的联系,也就摆脱了束缚,不再受世间的困扰,于是便有了“无限畅通的开阔的心情”。

4.你还有哪些句子不理解,提出来与同学共同探讨。

三、谋篇布局:重点段落导析

1. 第⑷自然段有何作用? 导析:这是一个过渡段。第一句承上启下,由前文所描写“有趣的云”引出“茫茫云海”,但云海却不是“常见到的”,甚至说“有云海的日子便成为节日”,从而引出了对“云海”的观赏,下文就是对“云海”的详细描述了。

2. 第⑼⑽两段议论与抒情应如何理解? 导析:第⑼段是在上文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阐发了当时的感受,特别强调了“超然感”和“孤独感”。第⑽段是谈后来岁月中对云海的感受,特别强调了当年在山中度过的那段时光的难忘,抒发了人生的感慨,表达对自己有此经历的庆幸和怀恋。

五、写法借鉴:对比探究

比较《日出》《泰山日出》《云海》写法有什么不一样?表的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明确:1.感觉独特,作者偏重直觉,善于描绘,充满了女性的细腻、情感化的特点。

2. 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充分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形象而细致描绘,如文中第⑶自然段中写云的句子,把云比作是“天空的吉普赛人”,用“慌慌张张”“胖乎乎”“晕头晕脑”“又瘦又薄”等极富拟人化的词来描述,

突出了白云的活泼、可爱之特点,读之令人神往。

3. 记叙、描写与文化融为一体。交代往事,作者使用了记叙;对白云及云海,作者又使用了描写;文章结尾两段,作者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又展开了议论。

六、拓展探究:共性探究------- 写景散文中的意境美

教师点拨: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得以寄托。这可寄托的景就是“境”。意境就是作者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本文所描述的“有趣的云”“云海”等就做到这一点。有了这样的基础,读者内心的共鸣就会被唤起,读之便会有美的享受。

总结全文:本文主要写了作者早年在山区工作时,与同伴们观赏云海的快乐情景,着重描述了云海变幻莫测的景观,以及人们在云海中如入仙境的超然感受。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七、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

泰山云海描述篇四
《泰山日出》

泰山云海描述篇五
《(10)山东简介-泰山》

“五岳”之首--

泰山

泰山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介绍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位置:地处山东省中部,泰山南麓,北依省会济南,南临“圣城”曲阜,东连“齐都”淄博,西滨黄河。

•区划:辖泰山、岱岳2个区,新泰、肥城2个县级市及宁阳、东平2个县。

•重要景点:老县衙、岱庙、红门(一天门)、南天门、十八盘、大观峰、碧霞祠、玉皇顶、桃花峪景区、天烛峰景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

文化意义

•泰山,从一座山,到自然山,文化山,精神山!这是世界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泰山以先秦72位祖先君王,秦统一以来12位皇帝举行泰山封禅祭拜大典,以历朝有94代帝王各种级别参拜!实为国之首山。•儒家学说承载发源区域~泰山岳中之孔子,孔子圣中之泰山。

荣誉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

泰山云海描述篇六
《泰山日出的景色描写汇总》

洁、柔和的晨白,而且不断升腾、扩大,上部渐渐泛出了淡淡的红色,使刚才还很灰暗的云雾变成了白色。随着那红色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大,把整个东方都变成浓浓的红色。猛然,像是一双巨手拉开了天边上的帷幕,比红色的云雾更火红、更光亮、更鲜艳的太阳露出了一条边弧,并缓缓上升。四周的云雾似乎忍受不了她那光茫的照射而淡化、隐退,而太阳则以更勃发的生机迅速上升,并很快挣脱云雾的缠绕、夜色的挤压而跃出地平线。不知是视觉的偏差还是光线反射的结果,在这轮巨大的“火球”跃出地平线的一刹那,圆弧的底部好似拖着一根系在地平线上的粗大红线,随着“火球”不断上升,那根红线也越来越细直至扯断,使太阳终于露出了她圆圆的、红红的脸盘,光芒映红了天地江河、映红了山峰树木、映红了观日峰上的你我他…“鱼肚白!快了!”有经验的人提醒道。大家马上安静下来,凝神注视着新一年的太阳即将出现的东方。人人在期盼,在迎候,在默默地呼唤。渐渐地,东边天际出现了一道红线,又渐渐地扩展开去,忽而丹、忽而黄、忽而品红、忽而绛紫,各种色彩不停地组合着、变幻着、流动着、荡漾着,衬以似蓝似白、斑斓点点的天穹,极尽渲染之能事。这时,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瑰丽荣华,什么叫绚丽多姿。接着,红霞之下忽然露出一个弧形,刹那间变成半圆形,用力,用力,一探再探,紧接着急速提升,终于一颗纯焰的圆颅跃出了地平线,凌驾云端,普照天宇。也只有此时此刻,我真正领悟了什么叫光芒四射。群情亢奋,欢呼雀跃;“太阳,你好!”“早安,祖国!”……啊,倘若没有太阳,雄鸡如何唱白天下?大地如何芳草碧连天?这,就是日出的恩德及伟大之所在。…。初秋的泰山充满寒意,再加上登山之时汗透衣衫,被山风一吹不禁直打冷战。好在善做生意的泰山后生在此开设了一个个专门承租棉大衣的铺店,便不顾新旧,挤租了一件穿在身上随人流登上了泰山的最高点——观日峰。此时观日峰的说起来看日出。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们目不转睛的望着东方,只见朝霞映红了半边天。过了好一阵子,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我们高兴得又蹦又跳,嘴里不住地欢呼:“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妈妈说:“儿子,你用双手托住太阳,妈妈给你照张像。”“咔嚓”一声,相机按动快门,雄伟壮观的情景永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时天渐渐亮起来了。“云海、云海!”我们欢呼起来,我们太幸运了,我们看到了泰山的云海,云朵就像大海翻起的浪花,在我们脚下翻腾。过了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道道红色的光,慢慢的太阳露出了一点点,好像没睡醒的样子,用少许的光探探云海,渐渐的红光越来越亮,太阳调皮的露出了一半脸,哈!透过云海和我们捉猫猫呢!最后整个太阳从云海里跳了出来,这简直太壮观了!火红的太阳好像从大海里刚刚升起,人们纷纷欢呼秋天尚未离去,那寒冷动冬天却迫不及待地来了。刺骨的寒风,让我的全身紧缩起来,脖子都感觉酸疼了这是突然间从茫茫于海中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在几条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几个小片冲破云听那里的老乡说,日出时间大概在四点四十三分。

泰山云海描述篇七
《《云海》教案及同步练习》

《云海》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章形象而细致地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

(2)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所用到的修辞方法,了解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讨论揣摩优美句子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艺术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感悟人生,抒发自我内心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云是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自然景物,但文章对动态的云的描写,云中所渗透着的作者的情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因此,在学习作者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景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用人物的感受来描写云海的方法。

2.品析文章语言,学习文中修辞方法的运用,了解其作用。

【教法与学法导航】

1.有感情地朗读与品析文章优美的语言相结合的方法。

2.讨论探究与谈理解感悟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展示云海的优美图片。

学生的准备:预习并熟读课文,掌握文生字的读音及书写,了解词语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云海是自然界的奇观。在刚刚学习的《泰山日出》一文中,我们领略了徐志摩为我们描绘的泰山极顶的云海景象,徐志摩是一个内心洋溢着热情的诗人,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像和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壮观、瑰丽、奇幻的云海景象,那么,一个内心充满温情、充满诗情画意的的女作家笔下的云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作家唐敏的《云海》。

二、文题诠释

“云海”,即由许多云组成的像海一样的景象。要观察此种奇观,其立足点应于“云海”之上。本文作者描述的便是她于高山之上所见到的这种奇观。以此为标题,生动而又醒目。

三、作者介绍

唐敏,原籍山东,1954年生于上海,1959年随父母迁居福州。曾当过知青,后相继在

福建图书馆、作协福建分会、厦门市文联工作。1979年以来发表了若干散文、小说。其中

中篇小说《太姥山妖氛》、散文《女孩子的花》等产生过一定影响,已出版《青春缘》等

散文集,曾多次获国内外文学奖。1990年因小说《太姥山妖氛》入狱。近年来著作不断,

《走向和平》等作品一再轰动文坛。唐敏与一些作家一起进行着散文创作的新探索:让散

文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个体对外在世界的独特感知和人的自然性灵。著有《远山远

水》、《心中的大自然》、《诚》、《青春梦》等。

四、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

怄气(òu) 婆娑(pó suō) 懊悔(ào) 汩汩(gǔ gǔ) 霓裳(ní cháng) 纤

纤(xiān xiān) 憧憬(chōng jǐng) 粗犷(guǎng)

2、词语

变幻莫定:不规则的变化,让人无法预料。

纤纤:形容细长。

粗犷:粗野,粗鲁。

独处自省:独自一人,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

憧憬:向往。

五、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2):写“我”喜爱云的原因。

第二部分(3-9):具体描写云海之美。

第一层(3-5):形象的写出了云的多姿多彩,流露出作者对云的喜爱之情。

第二层(6-9):积蓄了在云海中嬉戏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第三部分(10):描写了作者对年少生活的回想和向往。

六、研习课文

1. 作者开头就说:“我的青春与别人不同,是在宁静中度过的。说是宁静,在当时被

认作‘寂寞’”。 这里的宁静和寂寞有什么区别?

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是“宁静”与“寂寞”之别。就作者而言,由于她有一颗平静的

心,因而也就易与自然交融在一起,从自然景物中获得快乐,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充满

了热爱之情,也就不会有“寂寞”之感了,这种“寂寞”的经历,也就成为作者最珍贵的

记忆。

2.在“宁静”中,在“每日所见的山头依然是千百年来的模样”中,与作者朝夕相伴

的,“每天舞蹈般婆娑变化”就是云了。通读课文,找出重点描写云的语段,并说说作者是

怎样描写云的?

描写云的语段:第3段、第5段。

第3段作者对云的描写,扣紧了景物的特征,重点抓住景物在变化形态上的特点,进

行形象而细致的描绘。如把云比作“天空的吉普赛人”,吉普赛人是流浪的民族,这里作者

用民族的特点,来说明云的任意飘荡,没有固定的位置;再如用“走错路”来形容云突然

改变方向,用“慌慌张张”来形容变化之快;描写出了云变化多端的特点。

第5段作者把云海的特殊形状称为“漏斗海”,说“有漏斗的云海最有情致”“流云的

弧线是最柔软稠密悄然的”。作者描写“漏斗海”的形状和动感,写出了云海的独特趣味。

3.作者描写云,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把云比喻成“天空的吉普赛人”,用吉普赛人流

浪的特点来说明云自由飘浮,没有固定位置的特点,非常奇特,富有想象力;把云说成是

“胖乎乎的”,会“万分懊悔地向远方溜走”。作者把云写成是笨拙的,没头没脑的,不走

运的倒霉蛋,既是在表现云的变化,也是在表现人的心理特点,使云带有了人的情感和特

征,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有一种谐趣和独特的幽默感。

4.第⑷自然段有何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段。第一句承上启下,由前文所描写“有趣的云”引出“茫茫云海”,但

云海却不是“常见到的”,甚至说“有云海的日子便成为节日”,从而引出了对“云海”的

观赏,下文第5段就是对“云海”的详细描述了。

5.朗读6—8段,思考这些段落写了什么内容?它与写云海有什么关系?

作者把下放在山区的知青,想象成在云海里游泳、划水、潜水、洗手洗脚,还假装溺

水,呼喊“救命”,把自己想象成“霓裳羽衣的纤纤美女”,女孩子们的遐想和在云海中嬉

戏的情景充满了一种美好的感情。这是作者从侧面展现云海,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衬托出作者对云海的喜爱,突出云海给人们带来的情趣。

6.作者当年的下乡生活是贫困、艰苦而寂寞的,但作者写来却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

应如何解作者对过去艰苦、贫穷生活的诗化和美化?思考讨论。

作者对于云海的描写,其实是对山区的自然风光的美化和诗化,这种美化和诗化来自

于作者的一种美好的感情,也就是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热爱之所以

成为诗意,就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境界,这种境界超越了物质生活的贫困,所以作者

才把当年寂寞、艰苦、贫穷的生活描述得如此美好。另外,作者也认识到,当年的贫困、

寂寞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却是“人生难得的宁静状态”,而这种感情的经历,已经成为作

者珍贵的记忆,是属于作者心灵的,永远值得珍藏在记忆深处的。

7.第⑼⑽两段议论与抒情应如何理解?

第⑼段是在上文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阐发了当时的感受,特别强调了“超然感”和“孤

独感”,强调了云海隔开人们和山下社会的联系,才造成了作者无限畅通的开阔的心情。

第⑽段是谈后来岁月中对云海的感受,以及过去的经历对自己人生的影响,特别强调

了当年在山中度过的那段难忘的时光,得到了与自然相亲如手足的爱护,是自己人生中最

珍贵的记忆,抒发了人生的感慨,表达对自己有此经历的庆幸和怀恋。

8.文章最后说“后来的岁月中”,“云很难那么潜心入腑地感动我”。为什么年少时的我

喜欢云,而成年之后却没有了当年的那份感动,那种激情?

年少时我是在宁静中度过的,与人交往的很少,有隔世之感。单调、乏味的生活,使

我格外关注风霜雨露的变化,关心大自然的纯洁和美好,也因此喜欢上了云,把整个身心

都融入到了云海之中。而成年之后晚饱经沧桑,艰苦的生活过去了,寂寞的日子过去了,

精神上也不再孤独,以彻底地融入了世俗,那种纯洁的宝贵的心情却没有了,没有了心静,自然也没有了当年喜欢云的激情了。

9.本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文章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交代往事,回忆过去的时光,使用了记叙;对于云和云

海的景象,作者运用了描写手法;文章的结尾,作者在叙事和描写的基础上,又展开了议

论,总结自己的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对过去的生活的怀念。

10.对比徐志摩笔下的云海和唐敏笔下的云海有什么不同?讨论探究。

两位作家在描写云海时,都采用了富有诗意的语言,都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而

且都把自己融入了云海之中。不同的是,徐志摩描写云海,侧重于色彩的丰富变化,语言

激情澎湃,充满了力量和热情,给人以壮美的感觉,而在唐敏笔下,则着力于表现云海形

态的变化,语言谐趣而有情致,具有清新纯净、细腻温情的女性风格。

11.教师总结

(一)谋篇立意

文章开篇即回顾了青年时的一段经历,自然引出对山中云的描述,接下来重点描述了

“云海”这一奇观,突出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之美。从文末来看,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文章的主题是在赞美自然景象、表现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的同时,突出了作者对

所经历的这段时光的怀恋。

(二)写景散文中的意境美

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得

以寄托。这可寄托的景就是“境”。意境就是作者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使读者有如身临

其境之感,本文所描述的“有趣的云”“云海”等就做到这一点。有了这样的基础,读者内

心的共鸣就会被唤起,读之便会有美的享受。

《云海》教案及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⑴朝夕相处的几个人,即使是òu( )气也非常简单。

⑵人人都想象自己是ní( )裳羽衣的纤( )纤美女。 .

⑶灿烂的阳光当空,呼吸粗guǎng( )的山中气息,心中漂浮着独处自省时所有的

孤独感。

⑷我在充满憧憬( )的年华,与游云作伴。 ..

2.补充完整下列四字词语。

全神___注 婆___变化 变幻___定 ___心入腑

3.从后面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⑴我的青春与别人不同,是在 (安静 闲静 宁静)中度过的。

⑵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 (懊恼 懊悔 后悔)

地向远方溜走。

⑶流云的弧线是最柔软稠密悄然的,这 (滑动 流动 浮动)的线条是无法复拟

的。

4.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⑴天体两头同是垂挂着永恒的金球和银球。( )

⑵云是天空的吉普赛人,它们一群群来去匆匆。( )

⑶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到山上。( )

5.文学常识填空。

《云海》选自 ,原题是 ,作者是当代女作家 。

6.浩瀚苍穹中,神秘的日月星云总能驰骋人们的想象,于是古诗词中留下了很多描绘

日月星云的诗句。请你各写出一句来。

日: 月: 星: 云:

二、精段研读

(一)

到纯白的云海中去洗澡那是十分有趣的。云海汩汩地围着山头,大有海中孤岛的虚幻

感。背着工具去给茶树除草杀虫,从房屋出来走不远,双脚就踏进了云海。弯下身去用纯

白的云潮来洗手洗脚,又走到云潮没胸处做双臂划水的动作。有人在潜水,脑袋一忽儿这,一忽儿那地冒出来。有人只在云海上露出两只手不停地乱招,笑声从云海里传上来:

“救命啊!淹死啦!”

女孩子们最喜欢这样嬉戏。“我们是仙女!”这么喊着,人人都想象自己是霓裳羽衣的纤纤美女。那是多么好看的仙女啊:一个个破衣烂衫,黑而粗的皮肤里充满红润的血色,胖乎乎的昂着脑袋,接受周围同样破烂的老少男子们的赞美。


泰山云海描述相关热词搜索:泰山云海 泰山云海玉盘 泰山云海生态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泰山云海描述”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泰山云海描述"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youxiu/19995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