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有关摄影的描写

有关摄影的描写

2016-02-06 09:07:4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有关摄影的描写篇一《关于摄影的书籍》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有关摄影的描写》,希望能帮助到你。

有关摄影的描写篇一
《关于摄影的书籍》

摄影基础类]

《摄影简史》——依安.杰夫里 P.251

《世界摄影史》——顾铮 P.134

[摄影作品分析研究类]

《摄影作品分析》——唐东平 P.75

《回望大师——世界人像摄影十杰》——夏勋南 P.177

《摄影作品研究》——韦彰 P.246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阮义忠 P.351

《经典摄影赏析》——顾铮 P.193

《风光摄影——解读百年经典》——林路 P.100

《世界顶级摄影大师巅峰作品诞生记——人像》——弗格斯.格里尔 P.176

《世界顶级摄影大师巅峰作品诞生记——风光》——泰里.霍普 P.176

《世界顶级摄影大师巅峰作品诞生记——人体》——安东尼.拉萨拉 P.176

《世界顶级摄影大师巅峰作品诞生记——摄影报道》——安迪.斯蒂尔 P.176

[摄影理论进修类]

《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于贝尔·达弥施 P.228

《西方摄影文论选》——顾铮 P.114

《摄影与摄影批评家——1839年至1900年间的文化史》——玛丽.沃纳.玛利亚 P.242 《新媒体艺术摄影教程》——矫健P.128

《明室——摄影纵横谈》——罗兰.巴特 P.187

《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美国纽约摄影国际中心(ICP)P.594

[摄影技术提高类]

《摄影曝光》——屠明非 P.105

《摄影大师的成功秘诀——铸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汤姆.麦凯 P.147

《数码时装摄影技法》——程萌 P.110

《创意摄影完全指南》——Michael Langford P.239

《人像摄影》——大卫.威尔逊 P.126

《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克里斯多佛.詹姆士 P.379

《肖像摄影经营术》——汤姆.麦克唐纳德 p.189

[艺术理论研究类]

《造型原本——看卷》——吕胜中 P.236

《造型原本——讲卷》—— 吕胜中 P.209

《罗丹艺术论》——罗丹 葛赛尔 P.264

《美的历程》——李泽厚 P.350

《法国美术史话》——高天民 P.185

《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 中国哲学研究室 P.637 《文心雕龙注释》——刘勰 P.542

[视知觉、心理学类]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 P.635

《认知心理学》——Robert J. Sternberg P.475

《心理学与生活》查理得.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P.621

[其他类]

《重新认识你自己》——克里希那那穆提 P.196

《一生的学习》——克里希那那穆提 P.154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克里希那那穆提 P.287 《洛丽塔》——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P.503

有关摄影的描写篇二
《一个关于摄影的文章》

一个关于摄影的文章

真实背后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上)

摄影的本质是写实的。纪实摄影在中国广受重视,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正是因为纪实摄影在充分地利用摄影的写实功能;而新闻摄影、报道摄影在成都婚纱摄影今天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无不是因为其充分地体现出摄影在写实方面的特殊威力。

但是,对写实摄影在主题表现方面的技术技巧问题,大家研究得还不够充分,系统地归纳更少,这正是我想以这个重要的主题与大家一起探讨的本意。由于版面所限,我不想在此过多地谈那些有争议的问题,例如什么是纪实摄影,什么是新闻摄影等。我只想围绕写实性摄影的九寨沟婚纱摄影特性来谈一些基本的技术和技巧,及相关的理论分析。为了我和大家都轻松一点,我不想象写书一样宏观规划,陆续展开,而是相对随机地谈,大家有了问题,可以随时来信,我们一起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我写的是“写实摄影”,而不是人们早已习惯了的纪实摄影或其它称呼。我这样写,一方面是为了回避上述的一些争议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大家一开始就意识到,我们要谈的所有问题,全部是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之上的。那些绘画或其它平面艺术谈了很多,有成套理论的东西,我不想在此过多涉及。

写实摄影的基本操作,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非艺术的拍摄,成都婚纱摄影工作室都是直接面对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画面上形成的所有影像,包括所有细节,无一不是现实生活中本来的样子。对此人们甚至有一个不容置疑的原则,就是拍摄到画面上的所有东西,不能允许任何弄虚作假。其实,这正是所有写实类摄影的基本特征。

如果与绘画去比较,可以认为,写实类摄影是用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瞬间的方法,去最终实现艺术的或情感的表现、表达。其突出的特点,是现实情境的有机组织(甚至是瞬间组织);而绘画则是着意描绘理想的画面,并通过各种渲染手段,去实现艺术的或情感的表现、表达。

有几点一定要弄清楚,这将在我们今后的讨论中不断深入:

1、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景象,而非经过构思最终形成的影像;

2、捕捉某一瞬间,而非雕琢一个画面;

3、情境的瞬间组织,而非精心设计安排。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这种捕捉自现实生活的景象,以及在瞬间定格的画面,一定是为某个主题服务的,而绝非捕捉到什么算什么。

美国卡托巴河(CatawbaRiver)洪水泛滥,一个营救人员正在从直升飞机上下来,营救被困在河中的人。整幅画面看起来非常优美,这可能是摄影爱好者最喜欢做的事,但切记,

不能为美而不顾一切。成都婚纱影楼西方摄影记者并不介意把灾难现场拍得非常美丽。但从事件报道的角度看,并没有任何失真之处,包括现场气氛在内,也仍然是恰当的。摄影者用较慢的速度(拍摄数据低于较暗的光线和剧烈的动荡),反而有效地营造了现场气氛,同时使画面看起来充满了魅力(有强烈的吸引力)。

有关摄影的描写篇三
《关于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

基础摄影知识点——复习题纲

1、 摄影术诞生时间;1839年8月19 法国政府

2、 机背取景式照相机;大片幅照相机,胶片面积较大。最大限度的发挥作者对风光摄

影的理解。4×5、5×7、8×10英寸

3、 直视取景式照相机;旁轴平视取景式照相机,早期手动调节(目测距离或借助光学

测距系统),现代自动对焦。

4、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具有两只焦距相同的镜头,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和构图,而下

面的镜头则用于拍摄,一般为120照相机。观察被摄体时,必须竖起遮光罩,俯视照相机

5、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用同一个镜头进行取景和拍摄,基本避免了取景视差问题,拍

摄时,反光镜翻起,开门开启,通过镜头的光线使胶片感光,常见片幅有24×36mm(135照相机),以及6×4.5cm,6×7cm和6×8cm(120照相机)等。

6、 数码照相机;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单反,卡片,

长焦,家用相机

7、 镜头;照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成像,决定像素。

8、 光圈;位于镜头内由若干金属组成的大小可调的光孔。(调节光线强弱)光孔开的大,

光线强度就强;光孔开的小,光线强度就弱。

9、 光圈系数;表示光圈光孔的大小,也成f系数。f=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光

圈系数即“相对孔径”的倒数,常用有5.6, 8.0, 11, 16, 22等

10、 快门;快门是控制光线与胶片作用时间的装置。快门速度慢,光线与胶片作用时间

长;快门速度快,光线与胶片作用的时间短。照相机常见快门速度分别为:1/1000、1/500、1/250、1/125、l/60、/30、1/15、1/8、1/4、1/2和1秒;

11、 B门或T门;都是自由控制快门速度的方式。B:手控快门,是指按下快门时,相

机开始曝光,直到松开快门为止。T门:则是在第一次按下快门时开始曝光,松开快门曝光继续进行,在第二次按下快门时停止曝光。

12、 取景器;用于观察拍摄画面、确定构图的装置。取景器即数码摄像机上通过目镜来

监视图像的部分

13、 正确的持相机姿势;左手托住镜筒,右手握住机身和快门,双臂紧贴身体,不要悬

空,双脚分立站稳。若前面有矮小的固定物体,可将双肘支撑其上,这样更能增加照相机的稳定性。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三脚架。

14、 焦距与影像放大率:镜头焦距与影像放大率成正比关系

15、 焦距与透视的关系;镜头焦距越短,拍摄距离越近;镜头焦距越长,拍摄距离越远。

16、 镜头口径;表示镜头最大进光孔,镜头的最大进光孔直径:镜头的焦距”来表示镜

头的口径,头口径越大,通光量也就越大,光圈也就可以做得越大。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光圈可以做的越大,光线不足的时候能够保持较高的快门速度,拍摄主体的前后景更为虚化,更能够突出主体。

17、 定焦镜头;特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只有一个焦段,定焦镜头相对于变焦机

器的最大好处就是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

18、 标准镜头;视角为50度左右的镜头之总称,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

较接近。 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19、 广角和鱼眼镜头;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焦距长

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为16mm或更短的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它是一种极端的广角镜头,为使镜头达到最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大的摄影视角,这种摄影镜头的前镜片直径且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与鱼的眼睛颇为相似。 远摄和超远摄镜头;远摄镜头也称为长焦距镜头,是指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摄影镜头。长焦距镜头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在远摄镜头中,尤指焦距长的镜头。以35毫米相机而言,指400毫米以上的镜头 变焦镜头;使用时焦距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变化的镜头。 微距镜头;用作微距摄影的特殊镜头,主要用于拍摄十分细微的物体,如花卉及昆虫等。 增距镜;远摄变距镜,它是一个安装在镜头和照相机机身之间的光学附件,是把焦距延长至2倍或1.4倍的镜头附属装置。 胶卷;又名底片,菲林,是一种成像器材 胶片的感光度;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用s表示。它是采用胶片在达到一定的密度时所需的曝光量H的倒数乘以常数K来计算,即S=K/H。彩色胶片则普遍采用三层乳剂感光度的平均值作为总感光度。由于对基准密度的见解不同,国际上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感光度标准:即德国的DIN制和美国的ASA制。DIN制与AsA制是可以换算的,即21 DIN等于ASA l00。但是,DIN制是数值相差3,曝光相差1倍,而ASA制是数值相差1倍,曝光量才相差l倍。 滤光镜;具有滤光作用,滤光镜是能够明显改变照片外观的最便宜的一种附件 UV滤光镜;UV镜又叫做紫外线滤光镜。通常为无色透明的,能减弱因紫外线引起的蓝色调。许多人购买UV镜来保护娇贵的镜头镀膜,其实这仅仅是它的一项附属功能。 中灰滤光镜;中灰密度镜简称 ND 镜,作用是过滤光线,也就是起减弱光线的作用,对景物的色采不产生影响。其使用场合通常是,在需要用到慢速快门或大光圈时,而环境光线又很亮,它就发挥作用了。如希望表现瀑布流下的动感时,减慢快门会过曝,加上合适的中灰密度镜可很好的解决过曝问题。 渐变镜;渐变镜是摄影艺术创作极为重要的滤镜之一,它可以分为渐变色镜及渐变漫射镜,从渐变形式讲又可分为软渐变和硬渐变,“软”即过渡范围较大,反之,即过渡范围较小,均需依据创作特点选用。 偏振镜;是一种滤色镜,能有选择地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在彩色和黑白摄影中常用来消除或减弱非金属表面的强反光,从而消除或减轻光斑。 三脚架;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能稳定照相机,长曝光中使用三脚架。 快门线;控制快门的遥控线,远距离控制拍照、曝光、连拍 遮光罩;摄影镜头、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前端,遮挡有害光的装置,有金属、塑料等材质 摄影包;摄影包具有耐用性、灵活性、机动性、防磕碰能力、防雨、防雪、防潮、防尘能力、装载能力及变形能力、携带三脚架的能力。 存储卡;存储卡具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优点。近年来,随着数码产品的不断发展,存储卡的存储容量不断得到提升 CF(Compact Flash)卡;最初是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设备,革命性的使用了闪存,当前,它的物理格式已经被多种设备所采用 SD(Secure Digital Memory)记忆卡;安全数码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它被广泛地于便携式装置上使用 曝光正确、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直方图就是曝光示意图,简单地说中间凸起就是曝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光正常,凸起地点偏左就是曝光不足,偏右就是曝光过度. 直方图;曝光示意图 “死黑”与“死白”; 是指拍摄时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而产生的过黑和过白现象。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EV就是曝光值 “白加”、“黑减”; 用相机拍摄纯白的物体是由于相机的原因其灰度值比正常的亮度小,呈现灰色,需要人为加曝光,拍黑色的会比实际值高,需要人为减少,到达拍摄正常颜色的效果。 曝光互易律;将光圈开大一级、快门速度调快一档,或者将光圈收小二级、快门速度放慢二档。都一刻获得相同的曝光效果。 EV

值。EV是英语Exposure Values的缩写,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缩小一档),EV+1;曝光量增一档(快门时间增加一倍或者光圈增加一档),EV-1。“曝光值”其实是一个被误用的名词,因为它反映的是拍摄参数的组合,而不是曝光量(photometric exposure)。曝光量的定义是:其中H是曝光量,E是影像平面的照度,而t是曝光时间。 EV值=光圈系数基数F+快门速度基数T; 胶片或数码感光器件的感光度;软片(胶片)对光的敏感度,低感光度指ISO 100以下的软片(胶片),中感光度指ISO 200~800,高感光度为ISO 800以上。 平均测光;将测光范围内各种明暗不同的反射或入射光线进行综合而得出的测光数值。 点测光;是只对一个点进行测光,该点通常是整个画面中心,占全图9%左右大小进

行测光。当你拍摄大光比照片的时候(比如一半天空, 另一半在阴影里) 你就需要对你希望曝光正确的部分进行测光。由于测光点不一定在构图的中心,这样就需要对你想正确曝光的点进行测光,测光后需要重新构图,这样就有了AE锁,就是测光锁,当测光完成后 可以锁定曝光量,再进行构图对焦拍摄。 一般来说,你的对焦点,基本就是你所需要正确测光的点,具备点测联动的相机,测光点就是对焦点,那么你就可以直接构图对焦,自动测光。如若不是,则需要上述先测光,后构图对焦的操作。

49、

50、 中央重点测光;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 曝光量的正确确定;一种可靠的办法是把足够大的标准灰板,放在被摄对象的位置,

用测光表进行测光。如果用相机的测光表,则相机会给出一个光圈/快门速度的曝光组合(ISO可单独调整),如果光圈确定,则给出合适的快门速度。手动曝光按照这个测得的值拍摄即可;自动曝光则需根据实际影调进行调整。

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光线和胶片作用时间长短的同时,也决定运动被摄体的运动效果、快速快门速度会凝固动作, 慢速快门速度使被摄物体产生虚晃模糊的动感效果

选择合适的光圈;光圈除了控制与胶片作用光线的强度外,还控制这摄影画面的景深效果,根据想要拍摄的效果选取光圈大小。

手动(M)曝光;摄影者根据拍摄需要自己设增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

光圈先决(AP)式曝光;定好光圈数值,相机根据光圈值给定快门速度。

快门先决[SP)式曝光;设定好快门速度,相机根据快门速度给定光圈数值。

程序(P)式曝光;相机根据光照强度和情况根据测光数值自行设定光圈和快门速度。 景深的定义;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小,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51、 52、 53、 54、 55、 56、 57、

59、 景深计算公式;其中:δ——容许弥散圆直径;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f——镜

头焦距;L——对焦距离;ΔL1——前景深;ΔL2——后景深;ΔL——景深

前景深ΔL1=FδL^2/(f^2+FδL) (1)

后景深ΔL2=FδL^2/(f^2-FδL) (2)

景深ΔL=ΔL1+ΔL2=(2f^2FδL^2)/(f^4-F^2δ^2L^2)

60、 景深标尺;景深标尺通常由镜头生产厂商标定在镜头上,它由景深近界、景深远界、

聚焦基线和左右对此的两组光圈系数刻度等组成。当聚焦完成后,各标定的刻线也就相对固定了,这时可方便读出不同光圈下的景深范围。

61、 景深表;包括镜头焦距、被拍摄体的距离、光圈的大小、感光元件大小(与容许弥

散圆半径有关)

62、 获取最小景深;最大光圈+长焦镜头+近距离拍摄

63、 获取最大景深;最小光圈+短焦镜头+超焦距聚焦

64、 焦平面;成像清晰的那个平面,过第二焦点(后焦点或象方焦点)且垂直于系统主

光轴的平面称第二焦平面,又称后焦面或象方焦面。由第一焦平面上一点发出(或指向第一焦平面上一点)的光线,经光学系统后,成为一束与主光轴有一固定夹角的平行光。平行光束的方向决定于发光点在第一焦平面上的位置。与主光轴成一定夹角的平行光束,经光学系统后,出射光线(或其反向延长线)交于第二焦平面上的某一点。该点在第二焦平面上的位置,决定于入射的平行光束的方向。焦平面不是一对共轭平面。过焦点的与主轴垂直的平面叫焦平面。副光轴与焦平面的交点叫副焦点。与副光轴平行的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副焦点。如果将一个屏幕放在焦平面上,屏幕将可以捕捉到远处物件的图像。

65、 超焦距;在某一焦距和光圈大小下,将镜头对无穷远处聚焦,会出现一定的景深范

围,在摄影中把镜头至景深近界的距离称为这一焦距和光圈系数的超焦距。超焦距是指摄影术语,当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时,从超焦距到无穷远这段距离内的物体,在相片上都清晰,而近于超焦距的物体都模糊不清。换句话说当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时,景深是从超焦距到无穷远。对焦在远处的某一点,使得景深的另一极端恰为”无限远“,则由"无限远"(∞)到景深范围内最近的摄影距离,称为「超焦距离」。若先将焦点设为超焦距离,则由超焦距离的一半开始,超焦距超焦距到无限远处,都落在景深范围之内。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不能放大得太大的原因 66、 67、

68、

69、

70、 超焦距的近似计算公式: 光线特性六要素: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和光色; 光位: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散射光; 光型:主光、辅光、轮廓光、装饰光和背景光; 自然光的基本特点;自然光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强度、方向和色彩同天气、实践、

季节和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画幅:横幅、竖幅或方幅; 画面的稳定与均衡;画面的稳定是指给人一种稳定感,要是画面给人稳定感,最简单、基本的做法就是保障画面的水平线水平,垂直线垂直。均衡是指根据人的视觉和经验形成的视觉均衡。处理画面均衡主要是视觉均衡,暗比亮的重,近比远的重,动比静的重,清晰的比模糊的重。 几种基本构图形式:△形构图,V形构图,S形构图,C形构图,/(斜线)形构图,+字型及方形构图; “黄金分割”构图;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 “九宫格”构图;就是三分法,如果你想使主题产生一些动感,可以将其稍微偏离画面中心在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心以外时,可用三分法作为构图指导.将整个画面纵横均分为三等份,得出四个交叉点,这便是良好构图中主体应处的位置.而具体将主体置于哪个点上则取决于主体本身和你想如何表现它. 画面对比:透视对比,虚实对比 影调的“高调”与“低调”; 黑白感光材料记录的是黑、白、灰影像,表现影调对比是黑白摄影的重要特征。影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被摄体表面的不同亮度在黑白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阶调层次——黑、白、灰以及处于这三个主要等级之间的过渡层次。二是指整个画面的调子。黑白照片讲究影调,—幅作品若影调难看,就谈不上艺术性。依照调子的不同,摄影作品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即高调、低调、中间调。在黑白摄影作品中,高调的作品是以白到浅灰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加上少量的深黑影调。高调作品给人以明朗、纯洁、轻快的感觉,但随着主题内容和环境变化,也会产生惨淡、空虚、悲哀的感觉。低调作品以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少量的白色起着影调反差作用。低调作品形成凝重、庄严和刚毅的感觉,但在另一种环境下,它又会给人以黑暗、阴森、恐惧之感。 前景;前景是指画面上处于被拍摄至镜头间的任何景物。前景能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同时还起到美化、均衡画面的作用。 背景;背景是指处于拍摄主体之后的任何景物他有着突出主体和丰富内涵的作用。 黑白暗房;是摄影工作者冲洗照片的工作场所 白平衡;白平衡的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

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使用胶片相机时,为了对这些偏色进行补偿,拍摄时要用各种彩色滤镜。数码相机的基本原理与其类似,白平衡功能就相当于彩色滤镜。但在彩色滤镜中并没有类似“自动白平衡”的滤镜,在这一点上两者有很大区别。一般使用时选择自动白平衡(AWB)就足够了,但在特定条件下如果色调不理想,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的各种白平衡选项。

83、

84、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一般用Tc表示。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6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 IS0感光度;软片对光的敏感度;低感光度指ISO 50以下的软片,中感光度指ISO

100~200,高感光度为ISO 400以上。

有关摄影的描写篇四
《关于摄影的50句话》

1,因情感而拍摄,而不要刻意追求与你无关的影像,即使那影像再完美也是空洞的。。。当你并不以成为职业摄影师当作拍摄的目的时,你往往会拍的比职业摄影师还好。。。2,在相机如此普及的今天,更多的人愿意自由的拍摄,不断的按下快门。如果你总能从这样的重复中找到快感的话,我是非常为你高兴的,因为快乐来的就是这么容易。。。卡拉瓦乔,一个画家是不会画多余的东西在他的画里的。3,框]对于画家来说是友好的,没有它,面对大千世界画家无从起笔。而对于摄影师而言,[框]是对你的禁锢,你必须以它为标准对世界做出取舍。而且舍去的永远是大留下的是只能是小。。。世界是一个在时间中流淌的河,只有摄影可以在多个维度让世界停下那么一瞬间。按下快门你就告诉世人你的关注点,而一个人关注什么不会仅仅和摄影有关。当你知道[框]什么时,怎么[框]就不再难以判断了。以自己的视角移动这个[框],在里面建立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主观世界。。。4,技术是有高下的,但意识则没有。对于摄影而言你完全可以在这两个方面都倾注很大的力气,偏重于其中任何一方你都会有收获。如二者兼收则为集大成者。你的片子炫不是因为你的相机炫,而是因为你的生活炫!5,不是只有旅游图片和好看的菜谱才是有用的照片,其实真正好的图片给你带来的是一种情怀。当你不再纠结于迎合世人的标准时,你才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否则你只是一个给相机厂商打工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影像标准呢?那照片的内容如果是感人的,你清楚的拍下它就够了。。。摄影就是一个学会舍弃的游戏,就像你的人生一样,之所以选择会痛苦并非因为你知道你得到了什么,而是因为你知道在得到这个东西时你需要放弃其它更多的东西。。。6,做为年轻记忆中最重要的部分,爱情与旅行是最令人乐于回忆的两个话题。要尽早成为一个旅行者,让自己离开那些能让我们倍感安全的地方,向未知前进。新的世界常常首先出现在旅行者的视野里,他们抱着单程旅行的勇气出发,只为了发现了一个新天地。经过的地方会看到罹难者的墓碑,但那又怎样呢,在家终老难道就是幸福吗?7,摄影的杰出之处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文学、电影

、绘画、音乐、诗歌都简洁方便的表达方式,来呈现自己的内心。。技巧肯定是要服务于观点的,这至少是我个人对待摄影的思维基础。如果想要形象的理解这一点的话你可以去仔细研究安德烈克特斯(Ander Kertesz)的作品,然后再去对比布列松的作品。首先你会看到很多相似,其次你会发现前者的作品场景与瞬间的现实意义大于后者,相比前者,布勒松的的很多图片如果不是在准确的时间按下快门的话,会变得毫无意义。。。我从不担心自己的照片拍的不够好,因为这是我的生活态度,如果我是习惯于安逸生活的人,在我的照片里必看不到社会批判者的犀利。。。我也不担心自己的拍摄技巧不那么出色,当有一天我觉得需要提高自己的技术以便完美呈现我的观点时,我相信我会自然而然的找到适合我的方式。我想说的是:当你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拍摄内容本身时,需要学会什么样的拍摄技巧就不再是一个问题。。。如果你要问我如何选购摄影器材的话,这也是我能给你的唯一答案。。。8,你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创作范围内,但这样也让你变得更专一,而专一往往是获得成长最重要的条件之一。9,下面才是你继续应该干的事情:去搜索所有这个摄影师拍摄的图片,然后把其中以手为中心的图片挑出来研究一下。你现在看到了更多的东西,没错:手是人除了眼睛外表达自己情绪的最重要途径。当你拍摄纪实类照片,乃至人像照片时,不要仅仅关注于人物的眼神,手的行为往往是人此时心理反应的更明显体现。。。每当看到好的图片你首先应该知道这图片中是什么最吸引你,只有认真的读图,认真的分析摄影师使用的技巧与图片主题之间的关系,你才能从中获益。。。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一个摄影师非常难以找到他的习惯拍摄手法,但每张图片都很吸引人时,你赶紧认真搜索一下他的名字,必是如雷贯耳的人物。。。因为他以他对人生的思考为基础进行拍摄,技巧已经变的不那么重要了。。。那就是所谓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程度。。。10,不要应对摄影了解不多的人之邀给他人拍照!!!其实这样的行为是你对他人标准的屈从,你如果在意他人的感受,你会更加努力去附会并非来自本心的拍摄取向。。。摄影对于我来说,永远只是一个人的事,哪怕我知道自己总是笨拙的前行。下面这张照片是应邀在朋友的婚礼上做摄影师时拍摄的,结果整个婚礼就给了她这一张照片,看着这个

背影新娘悲催的说:我的脸有那么难看吗?那一瞬间,她正在掩饰自己离家嫁作人妇,即将远离父母的泪水。。。不要像一个摄影记者一样希望获得冲击力强大的图片,不要像一个婚纱摄影师一样希望化腐朽为神奇,不要像一个商业摄影师一样让产品爆发出远超出它价值的吸引力。。。11,视觉与视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能够看清除图片并不意味着能够从图片中获得情感。这能力其实是天生的,即使后天我们如何努力,也不及与生俱来就视觉敏锐的人。这种敏锐会指引你成为一个摄影师。摄影可以将你看到的东西表现的更好,但它无法表现你都无法看到的东西。很多时候,无心之眼无异于盲人。这是在我多次参与公益拍摄后的感悟:一个摄影师如果无法真的成为一个志愿者,去服务于相应群体,其片子也往往流于表象。当摄影变成践行,它的难度已不是一本技巧类书籍可以涵盖的了。。。(矛和盾的并存。摄影的功能性和意义没有前后之分,是可以交替的,工作时候需要功能性,生活的时候需要自我)

有关摄影的描写篇五
《关于摄影的一些技巧》

有关摄影的知识浩如烟海,该从哪儿学起?别着急,本文就从基础的拍摄常识教你玩转你手中的数码相机。

1、浏览说明书

很多用户都不喜欢厚而繁琐的产品说明书,一般买数码相机购回后都喜欢自行摸索。当然,在摸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惊喜,但这会花费的不少时间,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时间系统了解你手中的产品的特性;如果看过说明说后再操作的话还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因此在初接触新品时,应简要先浏览一回厂家为大家用心汇编的说明书,熟悉一下数码相机的基本菜单与功能。以后再有所不明时也可以翻一翻它,会有所收获的。

2、合理选用图像格式

说到现在的数码图片格式,主要有JPEG、TIFF和RAW三种,前两种主要应用于家用数码相机。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压缩格式,可以用不同的压缩比对图象文件进行压缩,其技术十分先进,对图像质量影响不大,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网络上。对于那些要求高质量图像处理的用户来说,TIFF格式是首选格式,采用无损压缩方式进行存储。RAW格式是直接读取传感器(CCD或者CMOS)上的原始记录数据,也就是说这些数据尚未经过曝光补偿、色彩平衡等处理,因此深受专业人士的青睐,而在非压缩和非破坏性格式中,它的存储容量要小于TIFF格式,并且能提高拍摄效率(存储时间、单张拍摄间隔时间等)。

对比以上几种主要图片输出格式之后,我们知道,如果只是将照片放在网上,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完全能够满足要求;如果是冲印6寸以内的照片或者是A4幅面以内的打印,那么300万像素也足以完成任务;如果还有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就视具体需要而定啦。

3、构图与思考

对于摄影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来说,都清楚明白准确构图的重要性。如:若不是拍摄特写,一般应把主体放在画面的1/3处,同时尽量避开杂乱的背景,从特别的视角来拍摄,尽量捕捉物体的细节与个性,利用一些斜线或曲线的背景构图会让整体画面看上去更为生动。

5、正确用光、与光线对话

光是摄影的灵魂。因此我们要留心光线的变化,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用心与光线对话。如:落日把晚霞染成红色,象征着浪漫;阴暗的天空呈现出灰色的冷色调,象征着忧郁;树荫中撤下一束阳光,透射出欢乐、愉悦的情绪……

6、不要迷信DC的自动模式

首先,和传统相机另一个最大的差别是DC有一个白平衡。这有点类似于传统摄影中的色温,也正是由于初学者没有重视这白平衡,所以才会生产偏色。DC一般都提供有自动、室内、室外、手动四种模式,初学者都信赖AUTO,可往往拍出的图片偏了某一颜色,只要我们细心注意LCD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当我们刚拍摄到某一实物,该实物一般偏重某一颜色,假如蓝色,这时DC的白平衡会自动偏向于蓝色,再拍摄其它实物时自然也是会偏色的了。这点虽然在LCD中会体现出来,但初学者一般都没发觉。同时,有些模式也不尽完善,如:SONY的DC在室内模式下都有"蓝色综合症"现状,因此我们还是尽可能使用手动白平衡为好。而且,还要密切留意LCD的色彩变化,一发现该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对白色的实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数码相机也具备了自动包围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记录准确的色彩信息。

其次,光圈、快门的控制。建议若有手动的也应使用手动模式,因为自动模式下通常拍出来的图片暗淡,特别是窗内,噪点也多。因为在室内拍摄时,DC一般会自动提升ISO值,而感光度与影像质量成反比关系,即选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差。这和传统感光材料的特性类似,只是在数码相机上这种特性表现更为明显。因为传统摄影中,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感光度胶卷或者通过"提速增感"来改变拍摄时的感光度,但是数码相机就不能这样做,它只能通过提高CCD的灵敏度以及电路的增益来提高CCD的反应速度,即牺牲滤波性能和分辨率指标为代价,这样做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噪声的问题,并最终在画面上留下痕迹,这一点和传统的高感度胶卷的粗颗粒十分类似。所以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若想获得好的成像质量应尽可能地选择低的等效感光度,或直接固定在最小值。

再次,DC都有微距模式,而且数码相机的光圈一般较大,达F2.0左右。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的收缩一般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如:SONY DSC-S75在拍一些手机按键时,只有中间部份清晰细腻,周边的都带轻微的模糊。因此,我们最好使用光圈先决或全手动模式,使用较小的光圈以扩大景深。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能有所改善。

7、了解光圈、光圈优先和景深为摄影锦上添花

光圈的大小用来控制单位时间内镜头中的光通量,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量。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但是假如光圈过大的话,也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无

论是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光圈值都使用字母“f”来表示,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加大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的意思。比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更大一级的f2.8等,请大家千万不要记错。

顾名思义,光圈优先就是以我们自行手动设定的光圈数值为准,再由数码相机根据当时的环境及光线自动给出快门参数加以配合,当在同一环境内,光圈越小所进入的光线也越少,此时相机便会自动延长快门的曝光时间,光圈优先在数码相机上一般用“A”来表示。

景深是指在一次镜头聚焦调节中,所成影像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而这部分画面应该具有可以接受的清晰细节,在实际操作中,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近景十分清晰,这对于获得高画质的特写相片有着决定性作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前后景中的物体都相对清楚,不过这对于拍摄运动物体就不大理想。

除此之外,景深还有两个重要的效应:一是微距拍摄时的景深比被摄体在较远的位置的时候要小;二是如果在光圈和景物距离都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的焦距越长,得到的景深越小,由此,大家可以得知,景深大小(也被称为深浅)的控制其实也就是对光圈大小的控制。

8、巧用快门

快门的速度就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因此,大家不难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量,如上面提到的1/30秒便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也是成两倍的关系,那么反过来1/30秒则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的调节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看起来流动的“车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们便分别是使用慢速快门和高(快)速快门来实现的。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的合理配合。

首先,这要取决于我们的创作思路。比如我们打算抓拍动作较快的瞬间,那么第一个要保证的因素便是快门,比如1/125秒的快门速度便基本可以抓拍到行人的步行动作,而不会使人物变虚。在确定了快门的速度后,再根据当前的光线和想要达到的景深效果来选择光圈的大小。事实上,通过不同快门和光圈的组合,其所达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只是它们所适合的拍摄环境及拍摄出的效果不同而以。比如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1/125秒快门和f11的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和光圈分别为1/250秒、f8是相同的。

快门优先同光圈优先类似,是由我们手动来设定快门的速度,而光圈的大小则由相机自动加以配合。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手持拍摄,快门的速度最好不要低于1/60秒,不然很容易出现握不稳相机,而使画面模糊的情况。当然,假如定力足够或使用脚架,便不用担心稳定的问题了,在数码相机上,快门优先一般用“S”来表示。

快门的主要应用范围是拍摄运动中的物体及场合,而想拍摄的恰当则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比如,在拍摄行走或者快速移动时,快门速度设置在1/250秒左右合适,这样可以得到相对清晰并没有抖动的画面;要拍摄更快的自由落体或飞驰的物体,则需要将快门速度提高到1/400秒左右;而要拍摄极快速飞行,则要1/800秒以上了。相反,如果你想拍摄些刀光剑影等相对模糊且另有意境的照片时,相对降低快门会得到更佳的效果,比如使用1秒,1/2秒等。

9、要有镜头保养工具

对于整部相机来说,镜头是最容易损坏的部件。要保护镜头,一片UV镜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镜头纸、镜头刷、吹气筒和镜头清洁液是清洁镜头的常用工具。

机身维护工具在整个机身的维护和保养方面,一个摄影包也是不可少的。除了放相机外还可以放电池、各种镜片、存储卡、镜头纸等物品。

10、适当使用三脚架

三脚架号称“世界上最实用的防震系统”,确实,在光线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三脚架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于拥有一部较为高端的消费级数码相机的用户来说,三脚架在不少场合都需要使用,比如拍摄夜景、微距以及光线环境较差、容易手震等情况。

11、采用辅助设备增距镜和广角镜

不少用户在使用了自己的数码相机以后,往往感觉不是广角不够大就是长焦不够长,如果你经常为自己相机镜头的局限性而感到苦恼,那么建议你还是尽早选购一片合适的增距镜或者广角镜,但是不要盲目地买,如果你是经常使用长焦的,并不介意较小的广角端,那么选购一款合适倍数的增距镜就可以了,反之就只购买广角镜。当然如果两端都需要扩展的就只好购买两个了。

有关摄影的描写篇六
《【推荐】几部关于摄影的纪录片》

> 冷门佳片推荐

【推荐】几部关于摄影的纪录片

2012-11-16 09:29:07

看电影几乎是每个人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而我却非常喜欢纪录片,纪录片这种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 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非常对我的口味,也许是我喜欢纪实摄影的缘故吧!下面我就推荐几部关于摄影的纪录片, 它们是Netflix and Photography: Contacts(摄影全接触)、War Photographer(战地摄影师)、Arakimentari(迷色)、Near Equal Moriyama Daido(接近森山大道)、The Adventure of Photography(摄影发展史)、Manufactured Landscapes(人造风景)、La Ciudad De Los Fotógrafos (摄影师的城市)和Ashes and Snow(尘与雪)。

Netflix and Photography: Contacts(摄影全接触)

数十位摄影大师的作品集,3DVD,超过6个小时的影像资料集,配上人声,朗读摄影者写的创作心经。每一张摄影作品对每一个观者的触动都不会完全一样。

关于这部我没太多的推荐词想说,我们都知道,无论练习书法也好,绘画也好,临摹是最基础的学习方式,摄影也是一样,只是不同的是,我们不是去临摹大 师的作品,因为摄影作品是不能被模仿的,在历史上那一瞬是复发复制的。摄影的临摹是在于去观看大师们的经典作品,去了解他们想表达的意思及思想境界,这是 我理解的摄影临摹。

War Photographer(战地摄影师)

詹姆斯·纳切威(James Natchwey),1985年,他36岁时加入玛格南图片社,在过去20年中,得过各种各样的摄影奖,还创造了一项新闻摄影记录:采访了 20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所有的战争和冲突,被誉为是20年来“最勇敢、最重要的战争摄影师。”2001年底,由于

在图片销售分成方面与图片社产生分歧,他 告别了玛格南,和另外6名同行一起组织了一个新的小图片社—Ⅶ,开了摄影师自己拍摄、管理、经营的先河。这是继萨尔加多退出之后,玛格南再次由于著名摄影 师离开而面临尴尬,惹得国际新闻摄影界议论纷纷。

为拍摄这部96分钟长的记录片,从1999年6月到2001年6月,弗雷跟踪采访纳切威长达 2年之久,科索沃、雅加达、拉马拉、东爪哇、纽约和汉堡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拍摄方法也很特别:弗雷将一架特制的超小型摄像机挂在纳切威的照相机上, 不仅使观众可以看到这位著名摄影师如何观察、如何拍摄,甚至可以使我们听到他的每一次呼吸和每一次按下的快门声,现场感极强。电影用纳切威的一段独白作为 开场白:“在现场的每一分钟,我都在想要逃走,我不想看到所发生的这一切。但我是一个拿相机的人,我是按一下快门就躲开,还是应该负起摄影记者的责任?

本片获奥斯卡最佳记录片提名,这是以摄影师为题材的电影首次问鼎奥斯卡奖。

“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这是二战时期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的一句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这句话一直在我脑袋。战 地摄影师可能是很多人向往的一个职业,我从曾早年间在看完唐师曾的《我从战场归来》后,也有这样的想法,可当我看完Susan Sontag的《关于他人的痛苦》后,我迷茫了。我又想起了卡帕的那句话,这是句矛盾的话,前半句陈述摄影师本身是一个旁观者,后半句则说明摄影师必然要 成为一个参与者。 既然是参与了,就有了主观性,我拍摄的照片就成为了一个带有我主观性的引导视觉。看完这部片子给我带来很长时间的思考,而现在思考仍然在继续。

Arakimentari(迷色)

我想有点独立思想的爱好者就不会不知道荒木经惟这个名字,荒木经惟,一个备受争议的日本摄影家。他从不忌讳在自己的作品中直观展现关于性的种种,因 此他饱受卫道士的指摘和批判。他的行为乖张,衣着夸张随意,在很多人眼里分明就是一个随时可以大吃女模特豆腐的色老头,然而他又曾饱含深情地推出那本成名 影集《感伤的旅程》,里面记录了荒木和爱妻阳子蜜月旅途中的点点滴滴。斯人已逝,影集中的瞬间成为永远,而竹中直人根据这对夫妇改编的电影《东京日和》更 是感到了无数人。温柔的荒木,不羁的荒木,究竟哪一个更加真实?导演Travis Klose通过大量的采访和记录,或许能像你我展示一个更为真实的荒木经惟……

本片荣获2004年布鲁克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配乐奖。

荒木经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摄影师,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的照片可以让你那么的色迷迷的观看,喜欢这老头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他对摄影和对生活的态度, 在《Arakimentari》中,比约克说:“天空和云朵的照片,寄托了荒木对亡妻的思念。“我想不论做什么事,最难的是怎么做而不是要去做什么。给你 最爱的人拍照是件很容易的事,然后看着她死去,但是荒木没有这么做,可能是他要收回一生中所有的东西包括最爱的。”爱一个人一定要说出来,这是一种美好的 自我感觉,但作为男人,悲伤却被保留了。

有关摄影的描写篇七
《有关于摄影的》

“三大纪律”

1。 “器材派”使摄影变成镜头的鉴赏与收藏的艺术,本末倒置,不可取。然而,谈论器材,交流心得,也是一种乐趣。乐趣并非在于拥有。

2。那怕有再好的镜头,最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那颗头。镜头是手段,不是目的。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如何用好镜头,拍出好片。这里有很多镜头使用上的讨论供参考。

3。镜头的测试,见好就收。为了测试拍片,可以永无休止。砍柴磨刀,磨起来容易上瘾,但别误了砍柴的大事。

“八项注意”

1。镜头比机身重要。有限的资金,应该投资到无限的镜头。最终镜头决定一切。镜头的成像,差别可是明显的。买机身的终极问题,是如何省下机身钱买好镜头。今天最低档的DSLR机身,已经足具专业摄影的基本要求,从品质上讲可拍出完全专业的图片。对于非专业人士,某些特殊功能以及全金属防水机身完全多余。机身发展太快,切不可当作耐用品。18个月推出一代,淘汰很快。在成像,打印,大屏幕显示技术的 驱动 下,要有三五年换机身的思想准备。好的镜头则不同,可用“一辈子”。此外,好的镜头在二手市场也比较保值。

2。Canon 18-55mm套头只是个入门用的过渡教练头,普通随便用用,焦段非常实惠。没好头时,可以暂时用它顶着。如有可能,最好借一个

或买个二手的,能省就省。人们对它的持有期较短。如果还在频繁地使用,说明使用者尚未脱离DSLR入门阶段,没有充分了解镜头对摄影的重要性。Canon的营销策略就是让你迟早抛弃这个套头。再看看18-55二手的价--没人要的破烂(很新的在ebay只能卖到一半价)!所以,第一头选了18-55,等于收了个鸡肋。

3。Canon 50mm/F1.8 II是个性价比优异的好头。成像质量可与专业L头比拟。省下套头的钱刚好可以买下这个标准镜头。如果手头不宽裕,暂时买不下较好的变焦头,用这个标头可以拍出DSLR味道十足,非常专业的好片。人像和花花草草草,偶尔风景:就用50mm/F1.8,好好钻研大光圈的运用(多观摩),很快可以拍出好片。

4。“一镜走天下”没有好结果。光学工艺限制了好镜头的变焦比为三到四倍。18-200mm用起来很方便,但出片很软(不清晰),尤其在长焦段。毕竟,DSLR的功能和乐趣也在于能够更换镜头。

5。光圈越大,镜头越贵。F2.8比F4价高一倍,但光圈开到F2.8时,镜头的成像不可能保证与F4一样出色。选择镜头要考虑特大光圈是否真的常用,以避免浪费。如果只是想过一把大光圈的瘾,廉价的50mm/F1.8比F2.8痛快!

6。相对便宜的镜头,光圈收小二到三档,通常在F8和F11,解像力会接近好镜头。但使用者失去了好镜头在较暗光线,较高运动速度,较小景深拍摄条件下的技术保障。即便好镜头,光圈收小二到三档,通常会

有最佳表现。

7。防抖的IS镜头很实用,没有它时,三脚架或独脚架则很实惠。

8。慎重考虑价格较高的EF-S镜头(只能用于APS-C幅面)。如果要买,也不建议长期持有。机身过渡到5D那样的全幅是大势所趋。待到升级,EF-S就成了废物。看看今天,还有多少人在使用只能手动对焦的A-1和它的镜头?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多考虑二手器材, 二手器材是省钱的最佳途径. 350D/400D以及20D/30D的差别, 我认为绝对没必要走新型号. 400D多出来的那200W像素有多大价值?? 自动除尘有多大价值???记住一个规律: 数码单反淘汰周期是16个月甚至更短, 也就是说你手中的像机从买了那天起,就已经离淘汰不远了,那就干脆买淘汰了的算了, 还便宜!

黑话摘要

牛头:Canon原厂的专业L系列,有个标志身份的红圈,不戴红领巾,就不是少先队员。C家的百微,50/1.4,都是非L头,也牛着呢。各家都有牛头的。

狗头:非牛即狗。非Canon的副厂的产品。狗头泛指低价头,跟原厂副厂无关。否则适马单反配适马头不就全狗了?于理不通。但C家50/1.8标头也就是六七百块,也没人说它狗。C家的35-350L,也是L头,都说它“狗”。

大白:佳能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 (¥11000)

小白:亦作XB 。EF 70-200mm f/2.8L USM(8800元)

小小白:XXB,佳能EF 70-200mm f/4L USM (4980元)

小小白IS:佳能EF 70-200mmf/4L IS USM (8200元)

百微:佳能EF 100mm f/2.8 USM 微距 (3750元)

大眼睛: 佳能EF 85mm f/1.2L II USM (L级镜头 14300元)

平民法拉利:佳能 50 mm f1.8 ii(600元)

穷人的L头: 腾龙(Tamron)SP AF28-75mm F/2.8 XR Di LD(2900元) 爱小六: 腾龙A16 SP AF17-50MM F/2.8 XR Di II(3100元)恒定F2.8大光圈+广角

小黑: 适马APO 70-200mm F2.8 EX DG Macro (6200元)和小白、小小白竞争

佳能EF 17-40mm f/4L USM (5500元)广角

佳能(Canon)EF-S 17-85mm f/4-5.6 IS USM (3900元)

佳能(CANON)EF 24-70mm f/2.8L USM (8600元)

佳能(CANON)EF 24-105mm f/4L IS USM (7700元)

佳能(Canon)EF 85mm f/1.8 USM (2600元)

爱小六: 腾龙A16 SP AF17-50MM F/2.8 XR Di II(3100元),这支镜头是目前在玩家心中最具性价比的一支副厂镜头,也是在配置上和成像效果上都广受好评的一支,售价仅仅只有2980元。由于这支镜头的编

号为A16所以很多的玩家都亲切的称它为“爱小六”。腾龙17-50/2.8拥有恒定F2.8大光圈,而且覆盖了广角至中焦,适合拍摄风光和人像,镜头的锐度不错,色彩表现出色,非常适合用于摄影入门。是腾龙A09那支强力标准变焦镜头的数码版本,也是06年腾龙发力最为凶狠的一支。

“爱死小白”: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USM:这是佳能久负盛名的一只镜头,俗称“爱死小白”,佳能的粉丝几乎是人手一支。这支镜头集合了很多优点,例如恒定F2.8的光圈、IS光学防抖、环形超声波马达,以及极佳的光学素质——这些都是体育拍摄所需要的。搭配佳能EOS 1D Mark III使用时,它的等效焦距为91mm-260mm,而搭配EOS 40D时,它的等效焦距则变为112-320mm。

下面是几款性价比不错的大光圈变焦,供参考。

腾龙(Tamron)SP AF 17-35/2.8-4Di LD (4000元)

腾龙(Tamron)SP AF28-75mm F/2.8 XR Di LD(2900元) 适马24-70mm F2.8 EX DG MACRO (3100元)

适马70-200mm F2.8 EX HSM APO远摄变焦镜头 (6200元)

替换关系:

适马70-200mm F2.8 EX HSM APO (for XXB, XB, XBIS) 6200元

腾龙(Tamron)SP AF28-75mm F/2.8 XR Di LD(2900元)(for 24-70/2.8L, 24-105/4L IS)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摄影的描写》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摄影的句子 描写摄影师的句子 描写摄影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关摄影的描写”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关摄影的描写"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youxiu/21028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