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古筝的样子描写

古筝的样子描写

2016-02-08 11:30:0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古筝的样子描写篇一《关于古筝的诗句》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古筝的样子描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古筝的样子描写篇一
《关于古筝的诗句》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杨维桢《鸣筝曲》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梁/沈约:《咏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李端:《听筝》

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自尽江州司马头。

----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

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唐/李峤:《筝》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玉涯《秋夜曲 >

《春日行》

---李白

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

《京中客舍闻筝》

十二三弦共五音,

每声如截远人心。

当时向秀闻邻笛,

不是离家岁月深。

*西子的诗*

-----------------------------------

遥望琼枝翠,春意暖欲燃。

绿杨芳草路,飞红绣罗裙。

追忆飘摇雨,历历卿心扉。

欲取名琴弹,送予知音赏。

纤指香凝弦上飞,声声柔情寄琴语。

高山流水觅知音,谁伴婵娟曲中醉。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行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李商隐

忽闻江上弄衰筝,

苦含情。

遣谁听?

烟敛云收,

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

数峰青。

——苏轼《江城子》

蝶恋花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

不与离人遇。

睡里销魂无说处,

觉来惆怅销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沈鱼,

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

断肠移破秦筝柱。

秦弦络络呈纤手,

宝雁斜飞三十九

——贺方回

风鬟飞乱,

寒入秦筝雁

——洪景伯

何人金屋,

巧啭歌莺,

慢调筝雁

——赵虚斋

旧曲重寻,

移遍秦筝雁

——晁次膺

菩萨蛮<宋.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山眉黛低。

虞美人<宋.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

昨夜还曾倚,

初将明月比佳期。

长向月圆时候,

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

旧意谁教改。

一春离恨懒调弦,

犹有两行闲泪,

宝筝前。

夜筝 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出帘仍有钿筝随,

见罢翻令恨识迟。

--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后筝歌》

弦危中妇瑟,

甲冷想夫筝。

--李商隐《送千牛将军赴阙五十韵》

齐瑟弹东吟,

秦弦弄西音。

--李白《古风》之五十四

万松亭下清风满,

秦声一曲此时闻。

--刘禹锡《伤秦妹行》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玉涯《秋夜曲》

筝声清脆迎君来,

胡乐哀柔送夫归。

不见佳人身边伴,

仙韵难解相思泪。

-《相思》

端居正无绪,

那复发秦筝。

--张九龄《听筝》

明月照人古,

开帘弹玉筝。

--常建《高楼夜弹筝》

宝筝钿剥阴尘覆,

锦帐看消画烛幽。

--廖融《退宫妓》

清筝何缭绕,

度曲绿云垂。

--李白《邯郸南亭观妓》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崖。

--李商隐《无题四首》

多景楼上弹神曲,

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

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

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

啄木飞来霜树杪。

--苏轼《甘露寺弹筝》

弹筝北窗下,

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

心伤曲不道。

--萧纲《弹筝

鸣筝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崖。

------李商隐《无题四首》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杨子江头月满船。 ------元.萨都刺《赠弹筝者》

《 Itsumo Nando-demo(Always With Me) 》

歌词:

看着谁的心 、在孤寂中闪动的泪滴

总会想有一个人 将她轻轻用手拭去

梦中的回忆 、谁在追寻春天的清新

云外的天空里 总会有别一样的情趣

风中听见你 和我欢笑的声音里 、你我不分离 两人牵着手 数那无穷无尽的星星

痛已被你抚平 所有悲伤回忆我 不愿再去提起 今生今世已没有人能够 将你代替

梦中的眼睛 、 荒芜里埋藏着谁的心 想到无力再去想你、只剩空虚和自己 看着你远去 负心雨里无留意 我哭泣 闭上眼 挥不去、 总是受过伤的心情 吻着谁的心 、从此失去跳动的痕迹

仿佛一切还只是 停留在遥远的过去

看着你眼睛 相片里傻傻的我好淘气

古筝的样子描写篇二
《古筝教学》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它的音色优美,易于入门,近十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热衷。古筝艺术从原先的凤毛麟角走向了可喜的普及,又从普及走向可贺的提高,如今又逐渐不可估量的渗入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之中。在这样的情形下,有些人由于缺乏对这门艺术的基本认识,学了一段时间后,反而觉得异常的盲目,不知如何才能深入地学习这有着丰富表现力和艺术个性鲜明的乐器,甚至,当初为何选择学习古筝的目的都已是朦胧不清了。为了让更多的学习者和热衷者进一步认识、学习、掌握好这种优秀的艺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在古筝演奏、教学上的体会,用杂谈“学筝、练筝、弹筝、说筝”的形式与大家共同讨论。

学 筝----全面提升素质的“仁智之器”

这里所谈的“学筝”不是要说如何去学习弹奏古筝,而是在此谈谈学习古筝在全面提升素质上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西晋的傅玄在《筝赋.序》中曰:“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十二,拟十二月。设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也。”在这里傅玄描述了古筝的基本形制,同时还告诉人们古筝是集仁义道德和敏智聪慧之灵气的乐器----“仁智之器”。 众所周知,众多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已予以证实:音乐的学习可潜移默化地使人增强对美的感受能力,能促进增强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人际交流能力以及自我心理控制的能力。如果学习乐器,还可以因为手指动作的反复训练,而提高动作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能促进右脑潜能的开发和左右脑的平衡发展。可以认为:这对将是社会栋梁的孩子们来说,都是为适应社会飞跃发展和激烈竞争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投资”。

演奏古筝时,左右手手指勾、踢、托、劈、抹、挑等富有弹性的拨弦和左手吟、揉、按、滑等变化无穷的按弦动作,无庸置疑的可达到学习其它乐器所能产生的智力开发效果。古筝又由于弦长、形状、木结构、大共鸣箱等器制决定了它发声典雅柔和、悦耳动听。加之,古筝特有五声音阶弦序的排列和是一弦、一柱、一音的品位乐器,学弹容易,收效明显。

不但如此,还因为古筝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古筝教学中,只要是教者有心,学者有意,定可从那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多的收获。这里我们用从学习古筝名曲《渔舟唱晚》(娄树华编曲)可学到华夏文学中的成语来举个例子: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典风格的作品,引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佳句为题,描绘了在夕阳西下时,渔人愉快的劳作和荡桨归舟,歌唱丰收的情致。根据乐曲的情绪发展可以用以下的文字来表述。 夕阳西下,登高远眺。

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碧波万顷,轻舟荡漾。

清风徐来,金波闪烁。

橹歌桨欢,悠然自得。

捕鱼捉蟹,满载而归。

千舟竞发,渔歌对答。

载歌载舞,急桨归舟。

渔歌唱晚,月兔东升。

风清月白,意韵无穷。

传统风格、意韵悠长的《渔舟唱晚》可以用这种形式来表现,有故事情节的

《林冲夜奔》(陆修棠 王巽之编曲)也可用这种形式来表现:

[一]惨遭陷害 回忆往事 百感交加

[二]逼上梁山 心急如焚 乘夜疾驰

[三]狂风大作 大雪纷飞 千难万险

[四]冲破险阻 信心百倍 奔向梁山

现代作品也同样可以。这里我们再以《草原英雄小姐妹》(刘起超 张燕曲)为例,根据其曲情的发展和情绪用文字词语呈现如下:

[引子]广阔草原 风景如画

[一]活泼可爱 优美如歌

[二]狂风暴雪 肆虐妄为

奋力搏斗 英勇顽强

危在旦夕 营救脱险

[三]雪过天晴 气象万千

激动万分 纵情歌唱

这样,既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乐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又使学习者从中学会了众多的词语和词语的运用。还有的乐曲作者用精练的文笔来做小标题,让人读来意味深长。如:取材于清代文人朱集义的诗画,描写长安(今西安)周

的练习方法,其作用是非常惊人的。由于默练时没有演奏技术上的负担,因此可以完全按照乐曲的速度、强弱、表情等细节在头脑中想象。这样的练习不但能增强乐谱的记忆力和找出自己在练习中的薄弱环节,而且还能加强对乐曲的理解和丰富音乐的感觉。

此外,默练不受地点、时间的局限,可以随时进行练习。默练可以使你的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视谱练习与背谱练习相结合

我们在学习一个乐段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反复奏了无数遍的乐段是否正确无误。错误的重复只能是养成了改不掉的坏习惯。

“视谱练习”为的就是把每个音,每个节奏,都弹的准确无误。“背谱练习”为的是做到“胸有成竹”地把乐曲潇洒自若的表现出来。因此,在学习器乐演奏中视谱练习和背谱练习都不可少。

初学某个乐曲时,在通过了练习前的默练后,就可以进行认真仔细地视谱练习。待视谱能完整的演奏该乐曲时,即可进行背谱练习了。为了确保其正确性,在能够背谱演奏后,应再次视谱练习,从中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

五、慢练与快练相结合

在练习到速度快,技巧又较复杂的乐段、乐句时,用把速度放慢一倍或二倍的慢练来练习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但在练习技巧并不复杂的乐曲时,不根据具体情况而一味的运用慢练的方法,那就不太合适了。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如果把一首乐曲放慢来演奏,这时它已经成了似是而非的另一首乐曲。长期如此,不仅会让练习者丧失了正确了解这首乐曲的能力,而且还会逐步减弱他们对音乐表现的积极主动性和乐感。

正确练习方法是慢练与原速演奏相结合。在学习一首新作品的初期,一旦完成了指法、节奏时,就得考虑正确的速度要求。再把一些技巧较复杂的乐句通过慢练,确定了指法的正确和协调了左右手动作后,就应该开始用原速进行练习。只有原速演奏,才能真正理解乐曲,才能真正发现所存在的不足和技巧的问题,也才能找到真正需要慢练的地方。要记住,练习时应该做到:困难点重点练,易错点仔细练,慢练与快练结合练。

六、不可忽略的左手的按颤技巧练习

在演奏中左右手拨弦发音的作用是明显的,出现的错误也容易被察觉的,因此人们往往在练习时把全部精

力都放在左右手的拨弹上。这并没有什么错,但由此而忽略了左右手按颤技巧的练习那就大错特错了。 古筝演奏中,左手恰到好处的“吟、揉、按、滑”是筝乐表现力的“灵魂”所在。“以韵辅声,音韵相成”是古筝音乐的特色所在,左手按颤技巧运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古筝演奏者的艺术水准的高低。缺乏了左手的按颤运用,筝乐就淡而无味的失去了光彩。由于左手按颤技巧和表现手法不那么具体,又富于美学性质,要想练习好左手按颤技巧其实又是最困难的。因此,在练习中必须认真仔细的琢磨左手按颤技法,决不可忽略。

七、不要轻视演奏技巧“简单”的乐曲或乐段

有的筝乐作品,一看乐谱就知道其技巧比较简单,因此人们往往都会忽视对它的练习和细致地分析研究。 其实在古筝曲中,一些看上去演奏技巧很简单的乐曲恰恰是风格、特点、韵味十足的曲目,稍不注意就会弹得“驴头不对马列嘴”了。由于这些乐曲一般速度比较慢,在练习时不但要把握好风格特点表现的左手按揉技法,还应该注意其节奏的准确,句法的呈现,音色的纯净,强弱的控制。因此,在学习这类乐曲时,练习重点只是不同于那些快速度、大力度的技巧练习罢了,更多的是要多加强对乐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八、重视练习曲的训练

在古筝的学习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弹几首乐曲,而忽视了练习曲的训练。这是存在在学习古筝人群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而今,由于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弹奏的力度、速度、技巧和乐曲表现内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曲代功”的练习方法已很难适应了,练习曲的训练也必然的成了我们提高演奏技巧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练习曲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反复的、专门的进行某种单项练习,可以从中学会、巩固、或改进某种弹奏技巧和方法。加之,训练练习曲时通常都是纯技巧的练习,没有旋律和乐曲表现方面的负担,就能有更多注意力放在准确的掌握触弦的角度、音色的追求、力度的控制等技术要求上,从而技术训练的成效就特别的高。所以说,只有通过专门的练习才能有效的克服高难度技巧的技术负担。

九、温故知新有助于不断提升

目前在众多的学筝族中“狗熊掰玉米”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都是学了后一个曲子,却丢了前一个曲子,无论是用价值观来分析,还是用学习效果来衡量,

都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复习旧曲作为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复习旧曲不但可以为我们积累大量的表演曲目,还能够训练和提高我们的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复习,我们可以在那些旧曲目中得到新的体会和认识,从而在演奏的技术能力上、乐曲的理解能力上得到不断提高。

例如:即使是初学者都不会在意的山东板头曲《凤翔歌》,是一首仅有二十几个小节的小曲,可其中的上、下滑音就有近三十个。我们在初学时,通常只要能掌握好节奏和按滑音音准就很不错了,而有了一定基础后通过对它反复的温习,就可以从中体会到滑音有着不同的推进速度,怎样才能使滑音的滑动过程圆润等种种感受,并能真正的认识到这是一首绝好的滑音的练习曲。这种演奏能力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好的,只能是通过温故知新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十、调整心理状态 学会激情练习

练习的目的就是要演奏,而演奏和练习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如:在家自己练习时,错了可以反复的去改正、去练习,在舞台上演奏则完全不一样了,根本是没有反悔的机会的。

由于舞台上演奏者的内心都会十分激动,心理上和肌体上都比平时练习时紧张得多。平时已练习得滚瓜烂熟的乐曲,这时往往由于紧张会使演奏者大脑一片空白,或错音百出。因此,我们在努力创造上台的表演机会之外,还应注意在平时练习完整的乐曲时调整心态,想象自己正在音乐厅的舞台上演奏,练习时使自己处于表演的兴奋状态。经常进行这样的精神性训练不仅能改善肌体的和心理的紧张状态,提高正式演出的效果,还能由于练习时精神集中的兴奋状态提高练习效果和增强信心,以及改进自我的意识。这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还要说明两点的是:

(1) 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人云亦云的死板学,从表面上看学生学得循规蹈矩是按部就班,但这并非是好事。过多的包办代替,只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依赖性,不善于独立思考,学习被动等。还有的老师(或者是家长)为了让学生能在比赛中获奖,不遵循教学的规律,而一年半载的只给学生磨一个曲子。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给学生造成音乐情感的麻木,兴趣丧失等不良影响。这样的学习方法都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心理的成长和人格的树立。

(2) 弹奏技巧是演奏乐器必不可少的能力。所以,有

古筝的样子描写篇三
《古筝》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这首乐曲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则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南泥湾

《南泥湾》是根据著名音乐家马可先生1943年在延安创作的同名歌曲编写的一首古筝小曲。音乐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优美抒情,具有舞蹈性。乐曲自始至终洋溢着欢乐的情绪,是对英雄们的一曲赞歌。此曲结构短小,乐思简单,寥寥数句就勾勒出陕北大地军民同欢、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

红星照我去战斗

《红星照我去战斗》改编自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选自傅庚辰的电影音乐作品。讲述一个农村小朋友如何在逆境中成长的故事,该曲用独特的筝曲艺术风格丰富了原著的情节,传承了原著独特可贵的励志精神。音乐作品或气势磅礴,或悠扬婉转,音乐形式独树一帜,已成为红歌筝曲的经典之作。

上楼

《上楼》。取材自中国脍炙人口的小说《西厢记》的本乐曲,藉着欢快、跳跃的旋律,表现了故事中活泼、伶俐的丫环红娘得知老夫人同意小姐莺莺与张生的婚事时,满心欢喜,匆匆上楼,将此事急忙报与主人知晓的情景。旋律欢快、活泼,轻巧。

纺织忙

《纺织忙》创作于是1955年,由著名高胡、古筝演奏家刘天一先生创作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乐曲运用了广东音乐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农家妇女辛勤纺织、愉快劳动的画面。

曲式结构为变奏曲。乐曲吸收了潮州音乐的变奏形式、潮汉古筝的滑音技巧和广东扬琴的演奏特点,以简朴、优美的旋律, 流畅而富有层次感的节奏及古朴的韵味,形象地刻划出纺织工人劳动时的欢快情景。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据传系伯牙所作,源自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乐谱最早见于明朝《神奇秘谱》。《高山流水》作为古筝曲的代表曲目,有多种版本,最著称的有三种版本:山东筝派、浙江筝派、河南筝派。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关山月

《关山月》是一首根据古琴曲移植的古筝作品。该曲原为汉“横吹曲”中曲目。该曲主要表现征人思归的情绪,影响广泛。乐曲风格具有古朴苍远、荡气回肠之意象,表现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大气势以及征人独处边塞冷月,对故乡家园的眷恋和思念之情。是一首具有文人气息的古典乐曲。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以清新明快、悠扬华美的旋律,描写了杭州西湖的胜景之一“平湖秋月”:皎洁秋月清辉下的西湖幽静迷人,秋夜景象平和、静谧,晚风轻拂、素月幽静。一潭平静的湖水,映照著一轮皎洁的秋月,碧空万里,波光闪烁,青山,树,亭台,楼阁,在月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整个西湖好象是一个童话世界。乐曲奏出诗般的意境,也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渴望太平的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描绘出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与热爱。全曲一气呵成,酣畅抒情,被誉为中国器乐作品中最出色的旋律之一。

乐曲吸收了浙江民歌音调,以杭州西湖为意境,通过较宛转的轻揉和空弦装饰等广东音乐的手法,以悠然恬静、幽娴典雅的音乐,勾画出一幅秋湖月夜图。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陕北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全曲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描述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

全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音乐从辽阔、悠扬的散板引子开始,逐渐转入富有高原牧歌式的优美旋律,犹如婉转、悠扬的牧笛,描绘出一幅迷人的风光。

第二段,音乐变为欢快的、热烈的,表达了人们对漫山红透的山丹丹开花的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是对乡土风物的一种恋情。

最后一部分,音乐又回到第一部分主体旋律的原型。乐曲在尾句中表达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古筝的样子描写篇四
《古筝音乐欣赏》

古筝音乐欣赏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

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画卷,诗人即景生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离愁的情怀,融情于景。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

那徘徊在明月楼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是情?难以区分。全诗成功地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偕相融,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一首音乐语言简炼、意境深邃的筝曲。题目取自唐代诗人王勃《腾王阁序》中的诗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标题给人以意象之美,气质之美,情韵之美。美的标题给乐曲穿上了美的衣服,它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之时,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场面。 结构之美。乐曲分三个部分,起承转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旋律优美动人。

意境之美。欣赏《渔舟唱晚》会令你进入一种美好的意境。因其乐曲赏心悦目,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美丽迷人的晚景:夕阳的余辉,映洒在湖面上,碧波与晚霞的色彩映照,描绘成的画图多美啊!微风轻轻地吹动着湖岸的柳枝、花草……看!满载丰收渔迎着夕阳和晚霞缓缓而归。乐曲越来越欢快,仿佛归舟越来越近。渔民们归来了,多么欢乐啊!听!渔歌飞扬多么喜悦啊!乐曲的速度更快了,情绪更活泼了!渔舟近了,更近了。明月当空,辉洒湖面,此时,静静的湖面上荡桨声、摇橹声、浪花声、渔歌声、欢笑声,这是一曲多么迷人的交响乐啊!

《云水禅心》

《云水禅心》-作者诗心云意,以优美诗意的文笔,抒发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世上至美在于自然,人间至美在于心灵,文章格调高雅,感性而富哲理,思想乐观圆融,心灵的放达,红尘的经历,都顺其自然,坐看云起,行至水穷,握在手中的是一曲清澈透明的云水禅心,在聆听自然的箫声中,拈花微笑。

清寂的夜晚,独自倾听着古筝名曲《云水禅心》,心底不觉荡漾起阵阵柔波,清凌凌,仿佛临水听泉,天际清风徐来,身心浸没于沉静之中,思绪缕缕伴随乐音飘散,神驰于九霄云外。

何是禅呢?生活在纷繁尘世中凡人有禅心吗?

古筝的样子描写篇五
《古筝鉴赏》

一、古筝音乐中的典雅美 典雅是优美这一美学风格的重要形态之一,以独具一格的情调赢得人们的青睐。典雅与粗俗相对,指的是 斯文优雅。杨廷芝在《诗品浅解》中讲道:“典则不枯,雅则不俗。”典雅的音乐作品一般“端庄中杂流丽”, 文词雅致,犹如新出芙蓉,格调清新而脱俗;节奏柔和缓慢,不以刚劲、粗重取胜,而是娓娓道来,犹如 春风化雨,细水淙淙,平静而缓缓地感染人。 在音乐语言运用或乐句“行文”方面,典雅之作多平实典重,旋律一般体现出舒缓、闲适的特点。这决定了 在乐风上,作品多具有轻盈、秀雅、舒展、自由、匀缓等品格,有些则格调高古,雄深雅健,意境浓厚。 乐曲“动中有静”的柔和的安排和表达方式带给人们以和谐、静谧的审美感受。 在题材方面则多摹写山水,吟咏花鸟自然之趣,从中寄托人们钟情于自然的情感。一般的描绘山水的作品 在风格上都较为典雅,无论作品中所寄寓的情感如何,都讲究适中,娓娓道来。这些作品展现的是大自然 无限的生机和生趣,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安详、闲适与平和的审美感受。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旋律中涤荡心 胸,闻声而近自然。 在意蕴上,可谓“闳约深美”,多追求以“和”为美,在意旨的表露和情感的表达中追求适中、平正和匀称, 由此也多蕴藉绵密,余韵悠长,意境多宏大乃至超然,为人们呈现出的是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其中融入 着人们追求悠闲适意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典雅包括如和雅、古雅、清雅、儒雅等多个子范畴,具有不同的美学意境: 和雅即和平雅淡。作品一般体现出平和闲适、温润和雅的境况;古雅则意趣贵高,追求一种高远的意境; 清雅则是一种最高“雅”静的体现,它是对浊的升华,对俗的超越,作品里浸着一股股不染尘俗的清气,给 人以超尘弃俗、冲淡质朴的审美感受。 山东筝曲《琴韵》是一首温润和雅的小曲。虽是北派筝曲,但乐曲整体旋律走向平稳,起伏不大,乐风中 正而平和。潮州筝曲《平沙落雁》则更多体现出古雅的格调。乐曲营造出“秋水共长天一色,孤鹜与落霞齐 飞”的美妙意境。又如《铁马吟》 ,乐曲中独特的演奏技法、泛音的效果以及对古琴音色的模拟,营造出一 种古朴、优雅的氛围,让人忘记尘世,身临肃穆的禅院。客家筝曲《出水莲》则是清雅的典型之作。筝曲 由著名客家筝大师罗九香先生从民间乐曲《出水莲》发展变化而来,经过削删、加花润色的加工而成为目 前广为传奏的曲目。乐调因与中原古调的历史渊源而具有古朴之风,更因为民间的加工而呈现出清雅之貌。 《梅花三弄》也是清雅

的一首乐曲。格调清新雅致,尤其是其中的泛音,将梅花舞羽翻银、亭亭玉立于风 雪中的形象和高洁的品格巧妙泻于指下。此曲可谓“以最清之音写最清之物”的写照。潮州筝曲《寒鸦戏水》 是潮州弦诗乐十大套中最富诗意的一首。整体上,乐曲格调娴雅清新,又不失谐谑。乐曲从慢板到拷拍再 到三板的铺排结构,以及在节奏上的跌宕变化,巧妙地刻画出寒鸦(即鱼鹰)悠闲自得的步态以及追逐嬉 戏于江湖中的情景。“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粤乐筝曲《平湖秋月》一曲犹如清风从人面拂 过,清新的旋律令人联想到美不胜收的深秋月夜。 典雅的古筝音乐作品注重声韵互补,重视意境的拿捏和营造,通过颗粒性的弹拨乐声织就的音串、形象的 音响模拟效果和起伏错落有致的旋律让听众展开联想和想象,每位听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和修养来描 绘自己心里的诗情画卷。 《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月儿高》等古筝乐曲无不如此。 、 、 二、古筝音乐中的悲情美 悲剧性是审美风格中的又一重要类型或形态,在中外很多艺术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占有一定的比重。就审 美意义上的悲剧性而言,它讲究对主体深刻的情感体验,与现实生活中所常见到的悲剧具有不同的性质和 意义。进入审美领域的悲剧一般都通过主体个人生命的摧残、毁灭乃至不幸遭遇,彰显出主体在精神上的 不屈不挠和坚强。 中国与西方在悲剧精神方面具有不同的传统。同是悲剧性,中西方对它的性质界定、对它的主观感受和认 识是个不相同的。这源于双方不同的文化根源。抛开导致这种不同属性和不同感受认识的缘由,但就美感 表现、美的性质而言,西方作品多“悲怆”,中国作品则多“悲伤”或者“伤感”。西方的悲剧美是要给人当头 一棒,悲的尤其彻底和淋漓。而中国音乐作品在悲剧的感受方面是以一种“哀怨”、“哀惋”方式体现出来, 也恰如此,“哀怨”成为中国悲剧性音乐作品中最普遍的情感基调和陈述方式。藉此,笔者将这种在音乐作 品里所寄寓和渲染的“感伤”、“哀怨”等情感基调称为悲情。之所以这种作品能打动人,抛开形式,单看内 涵或内容,完全是因为它的悲情美。 与典雅的作品娓娓道来的形式相比,悲情的音乐作品则要大起大落,极具情感冲击力和爆发力。音乐作品 在结构上多宏大,形式铺排巧妙复杂,节奏快慢起伏搭配,时而似佳人悲泣,凄楚悱恻;时而象暴雨将临, 情感挥洒淋漓尽致。尤其是刻画古代女子心境与情绪的作品,充分把古筝在表现腔韵方面的优势给发挥了 出来。 《和番》《落院》中陈杏元的愤

懑独白、 、 《汉宫秋月》中宫女的凄凉心境俨然是古筝左手技法的诉说 和吟唱功能的范例。 从乐曲的旋律走向来看,悲情的作品多曲折。在调式运用方面,多采用苦音调式,对于“4”、“7”两个音尤 其讲究。在技法的运用和音效的追求方面,尤其重视左手的技法和由此产生出的多种腔化音。陕西筝派中 的一些作品在悲情的展现方面独具一格。陕西筝曲《姜女泪》《秦桑曲》都是悲情作品的典型,乐曲中左 、 手游移的变化产生出一种仿佛人的哭诉、哀叹的腔调。筝曲《长相思》就运用了古代歌曲以及陕北信天游 风格的音乐为素材,调式的独特将一位怀才不遇的相思人刻画地惟妙惟肖。 在意蕴方面,丰富而深刻。乐曲多借文学故事、诗词作品等为情境进行创作,或“楚臣去境,汉妾辞宫”, 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抑或“塞客衣单,霜闺泪尽”。欣赏者在接连不断、张弛有度的乐音串中与艺术 主题共命运,同命运。乐曲作品在“声文”方面重视主体的情感体验,那么相应地在题材方面,自然多以反 映艺术主题或对象的情感为主。一些表达情感母题的乐曲也很容易将人们打动,如《陈杏元和番》《昭君 、 怨》《汉宫秋月》《文姬思汉》等。如《陈杏元和番》 、 、 ,乐曲通过大指掌关节发力而来的托劈结实清脆,左 手的迅疾按滑以及边游摇边按颤的音响将主人公悲愤、抑郁的情绪表达出来。 自古以来,“叹悲苦,悲离别”就成为人类一种珍惜自身生命意识的集中体现。悲苦与离别产生了人类诸如 忧思、愤懑、伤感、凄苦、惆怅等多种情绪,在艺术作品中则留下了很多有名的感伤之作。如刻写闺阁之 怨的,它往往描写在封建礼教压抑女子的苦闷、压抑之心境,正值风华的女子悲叹独守空闺、韶华尽逝; 代表性作品很多。反映了古时女子听命家长安排,不能自主人生大事而造成精神痛苦和折磨的《闺中怨》 (河南筝曲) ;反映出于无奈背负历史使命而出国和番的《昭君怨》《陈杏元和番》《陈杏元落院》《妆台 、 、 、 秋思》 ;反映宫中女子凄凄冷秋夜,思念远方亲人,唯有寄月伤情的《汉宫秋月》 ;反映古代大教育家、思 想家对弟子颜回的逝去而惋惜感叹的《叹颜回》 ;反映“追思盛德,泪染湘竹”而寄托娥皇、女英二妃对舜帝 思念之情的《湘妃泪》等,无不饱含着艺术形象主体的忧郁、愤懑却无可奈何的感伤情绪。创作筝曲《陌 上桑》 (阎明、刘巧君曲)《雪梅祭》 、 (王中山曲)《嫦娥奔月》 、 (杨娜妮曲)等,都在延续着对人类悲苦、 哀怨之情感的摹写和创作。这些都是因个人遭遇不平的个中哀愁悲

怨,仅仅是悲情题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另外的包括忠义爱国之士忧国忧民、感伤时事、感叹故国家园的正义弹唱。筝曲《哀江头》《临安遗恨》 、 是典型的代表作。 《哀江头》表达了诗人对国难家难的悲叹。唐代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巨大创伤,战乱致使 民不聊生,哀鸿遍布,百业俱废,诗人杜甫面对此情此景,悲痛、悲愤、悲伤,心系苍生而百感交集。 《临 安遗恨》则描绘了忠义之士身陷囹圄,仍系家园社稷的难以平静的心绪和悲情。 中国人不仅仅悲叹个我的命运,也容易因时节、环境的变化而伤感难耐,如“悲秋”便是中国人文化心理长 期积淀下来的一种“时间”悲情。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深秋时节,秋风飒飒,草木摇落,群鸟移徙,万 物归寂,人们深陷一种不可自拔的悲情情境,唯千百种思绪涌上心头,自感自叹,自怜自伤。代表乐曲如 《秋思》《秋夜思》《秋夜筝》等。暮夜沉昏也是人们容易动心的时辰,傍晚或者深夜时分,人们或思念 、 、 故国家园,或思念亲朋好友,或思情思凡,筝曲《鸿雁夜啼》《蕉窗夜雨》《夜深沉》《枫桥夜泊》《秋 、 、 、 、 夜思》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之主体的思念感伤,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在乐曲中被刻画得形象生动。 三、古筝音乐中的壮美 在审美风格中,壮美和优美是一对对立的范畴或者形态。作为一个独立的形态,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很 多的艺术作品中,壮美品格的作品就占有了很大比重。壮美与其他美相比,若将优雅之作比作手按南琶娇 声评弹的女子,那壮美的作品无疑是手持铜板高声讴歌的大汉了。它没有“小家碧玉”似的羞赧,没有那么 多“儿女情长”的缠绵悱恻,而整体上充盈着大气和有力的震撼。 壮美的作品往往体现出一种史诗的美学特点。它以气势取胜,多宏伟、壮观之貌,在乐曲篇幅、乐曲形式、 结构铺排、声响效果、演奏技法、旋律动态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壮美的音乐作品往往采用叙事的方式,极 具情感张力,旋律具有极为明显的动势,这些作品可以模拟狂风暴雨,可以刻画人们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 包含着对生命的一种歌颂和肯定。 在音乐语言的运用或者形式铺排方面,壮美的作品作讲究丰厚的织体,讲究乐音的饱满,由此多采用和弦、 大段的点奏、重勾托劈、扫摇等指法,声响效果震撼人心。 从乐曲的速度来看,壮美的乐曲作品多比较急促,乐曲结构多宏大,音乐的情节性非常典型,比如反映码 头工人欢快劳动、为拯救国家才站而与风雨搏斗的《战台风》 ,就通过劳动、台风、搏斗、雨过天晴等段落 构成,情节典型。乐曲共

古筝的样子描写篇六
《古筝艺术鉴赏》

古筝的样子描写篇七
《浅谈我喜欢的古筝》

浅谈我喜欢的古筝

摘要:我很喜欢古筝,王昌元老师的战台风让我印象最深刻。特别是看老师演奏的视频可以感受到其演奏风格刚健有力、稳重端庄,音色醇美,韵味浓郁,气魄雄浑,技术功底造诣很高。这篇论文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古筝以及战台风理解。

关键词:战台风 古筝 诗词 王昌元

我很喜欢古筝这一乐器,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学习如何弹奏,但是在安静的环境下,我总是会听古筝曲;在心情烦躁时,我总是会听古筝曲;在我对民族音乐,民族乐器充满好奇时,我总是会听古筝曲······所以当我看到“民族器乐鉴赏”这门课时,我就选了这门课做公共选修课。上这门课,不仅上课可以听我们自己民族的音乐,还可以学习有关的民族器乐及知识,我非常高兴! 其实,我喜欢古筝是有很多原因的。第一,古筝被称为“民族乐器之王”,有“东方钢琴”的美誉,是中国民族乐器的代表,也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民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代表,堪称“国魂”。在民族乐器中,以古筝最受关注、最为普及,雅俗共赏。

第二,我觉得弹奏古筝的人会很有气质,我自己没能去学,是一个遗憾,或许以后我自己工作经济允许了,我能弥补这个遗憾吧。第三,现代人多多少少都会浮躁,我自己也难免,但我觉得自己需要沉淀一下的时候,我就会听古筝曲(因为我喜欢很多首,所以用古筝曲概括地说)。第四,听古筝曲让我觉得回味无穷,百听不厌,有余音

绕梁之感。第五,我对古代的历史很感兴趣(当然,我还是喜欢现代的生活),特别是一些古代宫廷剧的播出,可以既不枯燥又一定程度上满足我的好奇心,当看到美女弹着古筝时,我觉得在美女前还可以加上“气质”二字。

接着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说一下我喜欢的古筝吧

古筝又名"秦筝"。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21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 ,S代表S形岳山,是筝父徐振高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伽揶琴(即延边筝)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 在广东,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乐种——潮州音乐,随着潮汕人的足迹,潮州筝和潮州音乐的流传范围相当广,由中国内地以至海外许多地区,我们都可以听到这一富有南国情调和色彩的音乐。在广东,筝乐还有一个著名的流派:即客家筝,或曰汉调筝。

送上一首描写古筝的诗词:摘于[紫竹雅韵]

托千金,沉音震空寂,

挑轻铉,清朗存美玉,

剔嘈杂,铿锵摧逸豫,

勾往事,伊人还相忆?

劈山郎,源心难圆迹,

打风尘,红颜无知己,

摘醉花,粉黛去征衣,

抹峨冠,绝音唱晚溪

(注:托,挑,剔,勾,劈,打,摘,抹,为古筝指法)

我国著名的古筝十大名曲分别是 《渔舟唱晚》《出水莲》《高山流水》《林冲夜奔》《侗族舞曲》《汉宫秋月》《寒鸦戏水》《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听过了很多遍这十首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战台风》。那下面就说说我对《战台风》的一些感受吧。 《战台风》这个题目的来源: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此曲是继赵玉斋《庆丰年》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力作。刚开始的时候王昌元女士把作品命名为《抢险》,在后来一次音乐审查的时候改为《战台风》,作者认为命名为《抢险》显得被动,改为《战台风》后变被动为主动。王昌元觉得这样一改的确不同,非常高兴,曲名由此改为《战台风》。

《战台风》中的“扫摇四点”、“扫弦双食点”、“装饰密摇”、

“扣摇”、“柱外刮奏”等,都是以前古筝曲目中所没有的,实属一种弹奏技巧上的创新。此曲给古筝园地增添了一枝不可多得的芬芳花朵。《战台风》自从1965年问世以来,深受古筝弹奏者和广大听众的喜爱。

《战台风》(对战台风)曲调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全曲成功地塑造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由5个段落组成。

第一段(1——33小节):乐曲一开始就表现出繁忙的码头景象。

第二段,台风袭击(散板部分):台风阵阵袭来,威胁着码头上货物的安全。

第三段(34——156小节):这是全曲的中心段落,篇幅最长。前4节是引子,38——44小节是主题。主题不断地出现,每次都有变化,表现了码头工人顽强不屈的精神。第二次主题的出现(从第44小节开始),与第一次主题的结尾叠置在一起,同时节奏比主题的第一次出现密集了一些,表现了工人与台风搏斗的紧张气氛。从51小节的第二拍开始,是一个过渡段。66小节,主题再一次出现,节奏更加密集,气氛更加紧张。第二个过渡段后,主题在93小节又开始出现。到109小节,音区转高,工人在勇猛地与台风奋战。从93小节开始,主题的反复中没有再出现过渡段。直到154小节,一气呵成,码头工人在与台风的搏斗中,愈战愈猛。

第四段,雨过天晴(157——179小节):台风过去了,码头工人为自己战胜了这场自然灾害,保护了国家财产而感到欣慰和自豪。第四段的结尾又于第五段的开头叠置。

第五段(179——最后一小节):欢腾的码头。乐曲在现了第一段的旋律,但气氛比第一段更加热烈、紧张,工人们又投入到繁忙的劳动之中。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无论你懂音乐不懂音乐都好,这个都不关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是用心地去听,去欣赏,去享受。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没有急躁不安的心,不要带着这些。试着放下所有的这些,放下自己的包袱,真真正正地,平心静气地,用你的心,去慢慢地聆听着,欣赏着,享受着,你会发觉,原来音乐真的很美的,原来音乐真的很写意。

古筝的样子描写篇八
《新古筝曲》

1,《渔舟唱晚》 二重奏《渔舟唱晚》是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说是金灼

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2,《草原英雄小姐妹》 筝与琵琶 1964年2月9日,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草原。两个

年幼的女孩——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在替父亲放羊的时候,被卷进了突然到来的暴风雪中。在风雪中,两个女孩紧紧跟着被暴风雪驱赶的羊群,在摄氏零下37度的风雪中走了一天一夜,奔波了70多里。2月10日早晨,才被救援人员找到送进医院抢救,由于冻伤非常严重,妹妹玉荣双腿截肢,造成终身残废,姐姐玉梅也失掉了脚趾。筝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是以这个故事为题材改编而来。

全曲共有四段:引子段描绘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美丽景色。第一段活泼的旋律刻画了小姐妹乐观向上的性格,轻快的节奏表达了她们喜悦的心情;宽广的歌声抒发了小姐妹对大草原自然风光的赞美。第二段表现的是天气突变,狂风暴雪吹散了羊群,小姐妹俩为了自身和羊群的生命安全,与暴风雪顽强拼搏的场面。此段开始的情绪要与前面形成强烈对比,并通过移码预置的变化音的反复出现,左手在琴码左侧无固定音高区域上下刮奏等,造成一种激烈的、不协和的音响效果。第三段段是激动、宽广而富于深情的歌唱性旋律,表达了人们对小姐妹动人事迹的赞颂之情.

3,《幻想曲》 独奏

《幻想曲》是一首以西南地区民歌和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奏为素材,描写了一种

从容不迫、充满抒情气息,以及热情奔放、载歌载舞、回味无穷的深远意境。它的人工调式定弦采取非五声调式的八度循环,其定弦包含了许多按原古筝定弦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调式调性。

作者以云贵地区的民歌音乐为素材,体现出苗族飞歌的音乐风格。乐曲开始是

由一段散板的引子将飞歌的骨干音调以自由演奏的形式引出,这段音乐表现了虚幻而空灵的色彩,与乐曲标题的涵义相吻合。乐曲的主题是在引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段优美如歌的旋律,骨干音是将飞歌的音调以现代的作曲技法进行处理,使听众既能感受到民族素材的风格,又能让主题旋律有新色彩的出现,不落俗套.

4,《太湖美》 弹唱 筝与二胡

《太湖美》积极吸取了江南城镇小调的特色,用传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太湖边丰盛

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革命传统,是传统文化与当代题材结合的一个完美例证。这也说明传统音乐是新音乐创作的土壤。

《太湖美》的旋律优美、婉转、明丽、清澈、流畅,具有典型的水乡特色,它以抒情的曲调展现出太湖的万顷碧波、烟雾茫然的景象,表现了对太湖优美的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它还表现了太湖岸边的人民对领导革命的中国共产党的尊敬和感恩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完美地将人民对祖国、家乡及生活的热爱结合在一起。

5,《云裳诉》 钢琴协奏 《云裳诉》由著名作曲家周煜国在其创作乐曲《乡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乐曲名系以名诗《长恨歌》为素材创作而成,曲名取自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描写了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流传百世的爱情故事。形象地描述了「安史之乱」马嵬坡前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千般痛苦与万般悔恨。全曲共分四个段落:“歌颂爱情”、“兵乱事发”、“魂断马嵬坡”、“刻骨思念”。

从霓裳羽衣到玄宗回忆,曲调运用了陕西音调中的“碗碗腔”凄惋哀怨,乐曲生动描

绘了两人之间戏剧性的悲剧爱情故事,听来催人泪下。

6,《溟山》 独奏

这是王中山采用湘西地方音乐素材,运用较为前卫的创作手法谱成的一首古筝作品。乐曲描述了一座幽远、神秘的大山,四季之中种种多彩的变化。本曲在演奏技法上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在乐曲中段左手快速弹奏技术淋漓尽致的发挥,是以往传统筝曲所无法比拟的。

7,《枫桥夜泊》 钢琴协奏

曲家王建民依据唐代诗人张继的著名诗篇所作,作品表现了中国文人精神,使听者在若隐若现的宋明古风中,感受到作者对【江枫渔火】的回念与思叹。曲中融合吸取了昆曲、苏州民歌、丝竹等曲式和音调特色,呈现出精致宜人、典雅诗意的水墨风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战台风》 筝四重奏

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

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战台风》中的“扫摇四点”、“扫弦双食点”、“装饰密摇”、“扣摇”、“柱外刮奏”等,都是以前古筝曲目中所没有的,实属一种弹奏技巧上的创新。此曲给古筝园地增添了一枝不可多得的芬芳花朵。《战台风》曲调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全曲成功地塑造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由5个段落组成。

主持人入场词]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时间你定)好!

欢迎来到音乐系专场音乐会演出的现场,我是主持人***。曾经有人说:“音乐是唯一一种全世界人民都能听得懂的语言。”的确,在中国的音乐史上,我们的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歌颂祖国、歌唱生活的音乐作品,使中国艺术走向了世界,也使世界人民认识了中国。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去聆听、去感受,那曾经和一直触动我们心弦的声音。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一起迎接春的召唤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聆听美的乐章!

愿这芳香弥漫的时刻,永远留在我们心上。

愿这美妙欢乐的殿堂,永远留在你们心上。谢谢大家!

古筝的样子描写篇九
《关于古筝的作文

关于古筝的作文古筝已陪伴我七年有余,它与我是密不可分的,听我筝即听我心,我爱它,因为它时而引我进入绿野仙踪般奇幻的梦境,时而带领我奔赴沙场征战,时而使我心情舒缓,时而令我激动高亢,它是我心头的太阳,照亮我整个心房。小的时候,总是在电视上看到古筝表演,当时觉得它的音色特别有韵味,于是下定决心要学习它。第一节课我印象特别深,古筝原老师教我缠假指甲,而我在弄自己的,老师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把我吓得一哆嗦,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下课后,我低着头和妈妈走在公园的小道上,沉默了许久,妈妈轻轻的问了一句:"还学么?""学!"我也不知道我是有多大勇气说出这句话,"因为我喜欢它。"从此,我便进入了古筝的世界。那时我聪明伶俐,一些没学过的指法,自己摸索着就能会,常常受到原老师的表扬,也渐渐地开始关注我。我越来越优秀,伴随着级别越来越高,原老师对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可谓精益求精。严师出高徒,我凭借稳牢的基本功和极强的表现力逐渐成为了原老师众多学生中的名人。其实我有的时候也觉得弹琴很枯燥,在一个阶段总是弹一首曲子,时间久了,就烦了。可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因为信念。这一学,就是六年。最后的一次演出,我第一次独奏一首较难的曲子,说来也奇怪,我并不想常人口中的"经历的越多越不会紧张",而我正好相反,经历的越多就越紧张。上台前,我的手心都是冷汗。到我了,原老师帮我摆好古筝,冲我微微一笑,说了句"加油",这是原老师第一次在演出前给我鼓励,当然,也是最后一次。我心想:这是最后一战,我一定要把握好!我面带微笑的走上台,深深地鞠躬,坐好,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演奏开始。我的手指轻盈地在二十一根弦上跳动,我沉浸在美好的筝音中,音符舞动着,我的心也随之舞动着,此刻想想一路走来,是何等的艰辛,它将成为回忆,永远的刻在记忆的石头上。一曲终了,我起身,又是深深地一躬,我流泪了,那是收获的泪水,六年来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已听不见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只觉得自己好开心好开心,终于熬过了这场考验。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演出、比赛我已数不清有多少次,假指甲不知换了多少副,弦断了不知多少根,证书、奖牌也在书柜中占了近一格的位置,它们是这六年来的证明者,也时时鞭策着我有付出就有回报。如今我已不学古筝了,它仍旧放在书房的一角,午后闲暇时,我还是会饶有兴致的弹上一会儿,享受一下它那清脆的琴音。感谢它这些年陪我一路走来,让我领略到与众不同的美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古筝的样子描写》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古筝的样子 描写古筝声音的句子 描写古筝的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古筝的样子描写”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古筝的样子描写"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youxiu/21607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