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孤独的一段话

孤独的一段话

2016-02-21 09:30:3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孤独的一段话篇一《叔本华论孤独》 叔 ...

孤独的一段话篇一
《叔本华论孤独》

叔本华论孤独

“伟大人物命中注定要成为孤独者——尽管他也多次为此命运而深感痛苦,却又总是选择它,因为成为孤独者的命运,毕竟要比成为粗鄙者的命运少一些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更容易地说„敢于成为智慧的人‟。” 德国哲人叔本华在《论了解自我》中如是说。

六十岁以上的人,更应关注叔氏的下面一段话:

六十岁之后,对孤独的偏爱渐渐成为一种真正的、自然的天性;因为,在这个年龄,一切爱好与兴趣都溶为对孤独的偏好,甚至最强烈的冲动——与女人交往的爱好——也很少有或者根本没有作用了。这是暮年的无性状态,它为某种自我满足提供了基础并逐渐解除了与他人交往的全部欲望。一旦克服了无数幻觉和愚蠢,生命的富有朝气的年华便逝去了,一个人不再有任何希冀、谋划和目的。他所归属的那一代已经消失,而新的一代已经成长起来,并认为根本不属于富有生气的一类人。于是当我们步入岁暮之年时,时光飞逝,我们宁愿用自己的理智奉献自己的余年,而不愿沉湎于生活的现实之中。因为已经得到明证的是:只有连续不断地使用我们已经获得的全部知识和经验才能够使精神保护其种种机能,从而使我们更有兴趣去研究任何问题。无数原来朦胧不清的事情渐渐变得明确而清晰了,结果是使我们感到所有的困难都已解决。

叔本华认为:

我们发现人们从亲近的朋友那里一无所获。我们还发现——除了少数偶然例外——我们碰到的都是一些不完美而有缺陷的人。我们不再对生活抱有拙劣的幻想。我们只要从某一个体的人那里了解到人的形成,就会立刻感到无需与他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最后,间隔——亦即我们自己的社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尤其是我们从小建立了与之友好关系,社会便仿佛成了我们的一种附属性质。对孤独的偏爱从前只是沉溺于对社会的奢望中,而现在则变成了我们的自然属性——如同鱼儿离不开水一样。这些自然属性也是我们生命要素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他不与其他任何人雷同,因而是孤独的——当他逐渐步入暮年而感到不再年轻时那样令人烦恼苦闷的原因。

叔本华先生认为:人到了六十岁以后,是一种真正享有特殊荣誉的年龄。处于这一年龄的人,只有具备丰富的才智,才能享受到晚年的欢乐与幸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认识到这一点,尤其是在精神力量所在之处,人们更是对此倍加赞赏。只有那些贫庸粗鄙者,无论在其青年时代还是在其老年时代,都同样爱好交际。但是,一旦他们成为社会的累赘,亦即他们不再造福于这个社会时,最多也只为社会所容忍,而从前,他们却是极为社会所需要的。

然而,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的,正如贺拉斯所说,“幸福并不意味着事事如意”。或者用一

句印第安谚语来说:“没有不长茎的莲花”。

于是,哲人继续说:

与世隔绝有许多长处,也有若干缺憾与烦恼,但是,这种缺憾与烦恼与社会的缺陷相比,毕竟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任何真正具有自身价值的人,独自一人生活要比与其他人一起生活好得多。在与世隔绝的种种长处中,有一点最易被我们所认识,这就是:当人们整日闭门不出时,他们的身体变得极为敏感,以至于哪怕极轻微的气流也足以使其生病。我们的情绪也同样如此,长期与世隔绝使其变得如此敏感,以至最偶然的一件小事,最寻常的一句话,最不经意的一瞥,也能激动我们或伤害我们的感情——而这一切却从不为那些生活于纷繁嘈杂之中的人们所留意。

当一个人发现社会不尽如人意,感到自己遁入孤独更为重要时,他显然并不是一个能够经得起长期独处考验的人,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这时候,叔本华奉劝说:你要养成在社会交往中保持某种孤独的习惯,亦即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傲。另一方面,既不要拘泥于别人所说的话,也不要立刻和盘托出自己的思想,并且不要对他人期望过高——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才智上,而应强调自己与别人意见的差异,这是实行一种值得赞许的宽容的最佳途径。倘若你这么做了,你就不会与他人有过于密切的联系与交往,却又显得似乎生活在他们中间。你与他们的关系将会有一种纯粹客观的特征。这种预防措施将使你与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并可使你因此而避免遭受其浸污和伤害。就此而言,社会恰如一团熊熊烈火——聪明人因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而得以取暖;傻瓜则不是因靠得太近而被灼伤,而是抱怨火的灼烫而逃逸,以至于孤零零地忍受严寒的煎熬。

叔本华对孤独的理解和认识是独特的、深刻的。未经历长期孤独的人,对孤独没有深切感受的人,是难以有如此哲论的。

孤独是一种人生境界!

孤独的一段话篇二
《孤独的青春》

孤独的青春

青春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

青春在一个个瞬间体味着孤独,眼看着将从孤独中摆脱出来时,顷刻间又

消失,于是便又陷入孤独的状态。孤独是青春的坟墓。

第一种孤独是依赖科技而不是依赖彼此。

奥斯卡〃王尔德有一段话“你的错误不是对生活所知太少,而是知道的太多了。你已经把童年时期曙光中所拥有的精美花朵,纯洁的天真和希望快快乐乐地抛在后面了。你已经迅速的奔跑着,经过浪漫而进入了现实。”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我们失去了天真,错过了浪漫,丢掉了童年。我们把整个自己给了现代科技。低头一族在伤心难过时宁愿像虚拟中的人物倾诉,也不愿告诉朋友和家人。当天边的人离你越来越近,身边的人离你越来越远时,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多么无奈和悲哀的事。就像冯延巳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那时的我们,便只能是与明月、与寂寞做伴。

第二种孤独是谁都过得比我好。

假如一个以前比你差的同学,现在却将你远远的抛在后头,你就会觉得他们比你过得好,混的比你强。唯你孤独寂寞,守着那片贫瘠荒芜的青春荒地。马尔克斯曾说“生活中没有什么比一张空荡荡的床更让人悲伤”。而对青春来说,没有什么比一个空荡荡的自己更让人悲伤。

第三种孤独是除了考试还是考试

对青春而言,孤独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渴望,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也只能是一种渴望。现在的我们每天都在为2016年的那一刻拼搏。高考就像一场一辈子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战斗,也像一场青春华丽的豪赌。赢了便是海阔天空,输了就是万丈深渊。高考不是青春的全部。生命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每个人都是一名选手,尽管每个人都会到达终点,但路上的风景却大不相同。将荒凉的路途走出繁华的风景来,便是青春。

席慕容曾说“青春如同一场盛大华丽的戏,我们有着不同的假面,扮演着不同的经历,却有着相同的悲哀”,没有什么比青春更能强烈地感受够孤独,也没有什么比青春更能与孤独和睦相处。

同为青春的我们本就是孤独的,但我们的孤独虽败犹荣。

(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 黄玉全)

孤独的一段话篇三
《一句话经典说说:孤独大概就是这般模样》

孤独的一段话篇四
《孤独,一堂青春必》

孤独的一段话篇五
《孤独而不寂寞》

孤独而不寂寞

“孤独是一种由思想带来的挥之不去的气质,孤独者的快乐就是思想者的快乐。孤独者周围笼罩着思想,给人气质的感觉是一种娴静的,是淡定的。”每每读到陈果教授的这一段话,内心深处总会有种莫名的触动。正如平静的湖面因蜻蜓点水而泛起一圈圈漪沦,也像久置的琴弦被拨动,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跫响。我喜欢这种情景,因为这是在与自己的心灵发生共鸣。

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而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孤独者思考的过程。说到孤独者,必然也就谈及寂寞者。孤独与寂寞不是一回事,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需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 “如我所是”。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寂寞是一种迫于无奈的虚无,百无聊赖!所以说孤独与寂寞是不能等同的。

孤独是一种心境,不用故作姿态,孤独没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生活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很少有进行自我反思的独处时间。有人说独自一人听音乐那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其实不然,那时你的时间已经被音乐占据了;再如独自一人在自习室上自习,那也不是你自己的时间,那时你的时间被作业占据了,要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我也不算一个孤独者,但我会去追求这么一种独处反思的时段。

坐在操场边的栏杆上望望天,突然觉得天空离自己更近了。其实,无论何时何地,人之于宇宙都是渺小的,又何来与天空更近一说呢?是否人一旦拥有了梦想,便妄自认为凭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征服这个之于自己简直是浩瀚无穷的世界。有人说活得简单些好,可这世界,想活得简单也不容易,因为你不是陶渊明,才抑或是财,敢问你自己的资本在哪?人之一生也就短短几十载,俯仰之间或许真就已为陈迹!当一个人自命不凡的时候,该拿什么来与你的凡抗衡,以至不凡?既然有了梦,那就勇敢的向前吧,哪怕是风雨兼程。

孤独而不寂寞的自由者,这是我所向往的。所谓自由,那是应该有着轻盈的束缚。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可以不做,就如带着镣铐翩翩起舞。

从孤独中奋起,在孤独中成功,成为一个孤独而不寂寞的自由者!

■材化学院 赖美珍

孤独的一段话篇六
《孤独的巴金》

孤独的巴金

——浅析巴金的家与《家》

摘要:一个作家的名字,总是和他的最有独创性的、影响最大的作品联系在一起的。提到巴金,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激流三部曲》的《家》、《春》、《秋》,《家》是巴金的成名作品,也是他最喜欢的作品。它奠定了巴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这部作品反映了整个封建大家庭的嬗变史,也是那一时代的缩影。艺术地揭示了封建宗法思想的罪恶和制度的腐朽,也反映了我们民族所具有的某些典型特征。《家》成为摧毁旧伦理礼教的一股激流,它动荡着、咆哮着,从不停止。本文以觉新为重点分析巴金的家人和《家》人物形象的联系及其意义。

关键词:巴金 《家》 人物形象 封建大家庭

在享有声誉的诸多中国作家中,巴金是我最尊敬的几个人之一。巴金是携着小说《灭亡》步入文坛的,后来以《家》奠定了今天所谓文学大师的地位。但像二三十年代大多数中国作家一样,巴金也以其热情天真的气质,有时将小说写成了童话。到他被剥夺创作权利的那一天为止,他一直没有写出一部自成世界、耐品耐读的作品,甚至可以说,他与文学还隔着层什么。巴金似乎永远都是一个不能已于言的少年,永远不加修饰地平铺直叙。但他又是极具热情的人,加之他特殊的人生经历,他还是写出了《家》这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巨作。

伟大的作家总是用平凡的笔触来描绘不平凡的故事。这部奠定了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的小说名著是如何诞生的呢?《家》里描写的那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里的许多人物、故事以至细节、生活习俗是否和巴金真实生活中的家有联系呢?

1904年11月25日,巴金出生一个世代做官、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这个李公馆里,他“有将近二十个的长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姐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他在这个上百口人的小社会里生存成长。巴金的祖父李镛是这个大家庭里的最高权威。他做过多年的县官,算得上是位精明能干的官吏。卸任以后广置田产,购置修建了一座“五进三同”的大宅院,收藏了许多古玩字画。他维持着这个大家庭的一切生活秩序。李镛的最大心愿就是全家以他为核心,恪守家族礼法,延续富足家业,人丁兴旺,四世同堂。

《家》是这样描述李公馆的,“这所公馆和别的公馆一样,门口也有一对石狮子,屋檐下也挂着一对大的红纸灯笼,只是门前台阶下多一对长方形大石缸,门墙上挂着一幅木对联,红漆底子上出现八个隶书黑字:‘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照壁上四个图案型的土红色篆字‘长宜子孙’嵌在蓝色的图框里。„„二门内前面是一个正方形的铺石板的天井,在天井的

那一面便是大厅。一排金色的门遮盖了内院的一切。”高老太爷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从这点来看,巴金的家和《家》的环境、社会地位、家族核心人物似乎真的可以对上号。我们在《家》里的人物可以找到巴金真实家中的家人身上的影子。

一、 压迫者的形象。

包括冯乐山和高家高老太爷与克明、克安、克定两代地主的形象。他们分别对应着巴金的祖父和叔父们。冯乐山是孔教会的会长,他是决心“拼此残年极力卫道”,是封建礼教的顽固维护者,同时又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通过他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高家公馆之所以存在的社会基础。高老太爷是封建专制的魔王,封建大家庭中至高无上的君王。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代表。他的性格特征是专横和虚伪。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是高老太爷的继承人,但具有不同的性格。克明的性格有点类似高老太爷,高老太爷死后他极力想把封建拎维持下去。克明的作风比较正派,当连长太太(实际上是个娼妓)要到高公馆的客厅里住宿时,他坚决地把她赶出去了。高克明这个形象说明:封建宗法制度的灭亡并不决定于统治者的个人品质。克安、克定是地主阶级的“败家子”形象,他们挥金如土,坐吃山空,是统治者中腐朽堕落的。

二、牺牲者的形象:梅、瑞珏、鸣凤

梅、瑞珏、鸣凤是牺牲者的形象。她们都被封建制度夺去了青春和生命。但是鸣凤与梅和瑞有本质的不同。梅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瑞珏是封建迷信的殉葬者。她们本来都是地主阶级的娇娇小姐,是封建家庭的贤妻良母,但是都免不了被吃掉的命运,这说明了封建礼教、封建迷信以及整个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鸣凤是阶级压迫的受难者,她的死是被压迫阶级对压迫阶级的强烈反抗。这种反抗精神是梅和瑞珏所不曾有的。巴金曾多次说,“我的第一个先生就是我的母亲”。巴金的母亲姓陈,名淑芬。她是一位知县老爷的夫人,但她待人宽厚,是一位疼爱孩子,体谅“下人”的贤德女性。母亲的平和、善良、充满爱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巴金一生。而她正是大嫂瑞珏的原型,我们能从这一句话里可以看出作者对瑞珏这个人物怀着很大的好感的:他得到一个能够体贴他的温柔的姑娘,她的相貌也并不比他的那个表妹差。

三、叛逆者的形象:觉慧、觉民、琴

觉慧、觉民、琴是反叛者的形象。琴是黑暗家庭中一线希望的火花,但也算不了一个健全的女性。例如,她写了剪发有十大好处的文章,但由于母亲不同意,却没有实行。觉民的态度比较温和,他对封建家庭的认识没有觉慧那么深刻。《家》中的所有人物形象中塑造得最

有光彩的是觉慧。他在反叛者的形象中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真正是一个封建大家庭中的叛徒。高老太爷下令把他禁闭在家里,不许他出去活动。他诅咒“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的笼’!”“这种生活,就跟关在监牢里当囚犯一样!”“简直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巴金也曾说“„„这时我才知道,我并不是在一个自由的天空下,我被关在一个铁丝笼里。家庭如今换了一个面目,它就是阻碍我飞翔的囚笼。”可见巴金自己正是文中觉慧的原型。

四、《家》的促成者,大哥李尧枚的原型——觉新

除了以上三类人物形象之处,还有一个觉新。他是一个集以上三种人物性格于一身的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巴金之所以成为巴金,成为21世纪的一个光辉符号。这和他大哥李尧枚息息相关。熟悉巴金的读者,都知道巴金对他大哥有深厚的感情,巴金的大哥尧枚就是小说中“觉新”的生活典型。他们有以下共同点:

1、具有两重人格。

李尧枚的儿子李致在回忆自己的父亲时写道:“亲友中发生了什么矛盾,他去劝解,甚至给双方作揖,说是他的不是”,“父亲经常买回新书报,他贪婪地阅读着这些书报,接受新思想”。而《家》中对觉新的描写有一段相似的文字,“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顺应环境生活下去。顺应环境的结果,就使他逐渐变成了有两重性格的人。在旧社会旧家庭里他是一位暮气十足的少爷。在他同我们一块儿谈话的时候,他便是一个新青年了。这种生活方式是我和三哥不能理解的。我们因此常常责备他,我们不但责备他,而且在家里时常做一些带反抗的举动,给他招来祖父更多的责备和各房更多的攻击与陷害”。

从这两段文字看,李尧枚和觉新都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突出的“两重人格”呢?值得作进一步分析思考:他们身上的两重性,一个是对封建礼教秩序的依从;另一个是对时代新潮的热烈向往。《家》中的觉新对新时代、新思潮、新生活充满热情。他热衷于订购当时代表时代激进思潮的《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少年中国》以及其他进步报刊等。并且还在家中组织了“驰驱学会”,讨论当下的时事以及社会的巨大变革。他还组织弟妹们和几个同辈亲属办家庭刊物《驰驱》,从中寄托自己的追求和向往。李尧枚积极鼓励巴金以家事为题材写小说,而且连书名也替巴金拟定了:就叫做《春梦》(也就是后来的《家》)。并且激励巴金说,“我自从得到《新青年》书报,读过以后,我就想写出一部书来,但是我实在写不出来,现在你想写,我简直喜欢得了不得。弟弟,我现在恭敬地向你鞠躬致敬,希望你有暇把它写成罢。怕什么!《块肉余生记》(即迭更斯的《大卫·考柏菲尔》)要是过于害怕就写不出来。”。李尧枚和觉新的“两重性”,从言论到行动,表明他们当时的思想也不乏勇气。他们的弟弟可以对大家庭利害倾轧反感甚至反抗。但他们自

己却被放在承重孙位置,身不由已,需要对亲人尽自己的责任:他们不能撒手不管,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和追求。

2、牺牲自我,成就弟弟。

李尧枚写给巴金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弟弟的思念:“弟弟,我常常当是你在我身旁一样,及至睡醒,你不在我的面前,我总是十分的难过。我每天吃了(早)饭,我总是到处乱跑的混午饭,总不愿在家吃饭,因为我总想你回来吃饭„„”在《家》里,有一个场景是这样描写觉慧前往上海前与觉新的道别:觉慧两三次回过头去看觉新,觉新立在别人家的门前对他招手。一直到他的背影淡到没有了时,觉新还是呆呆地立在那里朝着他消失的方向招手,然而觉慧已经看不见,不知道了。

李尧枚和觉新都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对化学有浓厚兴趣),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而且从许多言行中,更不难发现他的妥协,敷衍别人都是出自维持大家庭的大局,特别是对两个弟弟的保护。李尧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和弟弟是“两个没娘没老子的孩子”(引自李尧枚写给巴金的信),他身为大哥,就应当承担起“长兄为父”的责任;他责无旁贷。如果不是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这个热衷于新思潮的大哥,也未必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处在大家庭利害倾轧的漩涡中,如果不是出于替两个弟弟担代,也不会这么委曲求全;如果不是大哥李尧枚处处敷衍,时时斡旋,三弟李尧林(笔名李林)能否从燕京大学毕业,四弟李尧棠(笔名巴金)能否成就一番事业,这一切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不是大哥觉新委曲求全,二弟觉民和三弟觉慧不知道要遭到家族家长的什么惩罚!这两个哥哥都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弟弟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啊!

巴金在《关于<家>》里写过一段话,“那十几年里面我已经用眼泪埋葬了不少的尸首,那些都是不必要的牺牲者,完全是被陈腐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的一时任性杀死的。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阴影我没有一点留恋”。但事实是,从离开故乡到达上海那天起,在经济上、情感上他从来没有割断过与李家的联系。许多人都会有“故乡情结”,我想,巴金也不例外。正是因为家在他心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正是他那爱与痛交织的亲情力量,他才得以写成了传世作品《家》。没有巴金家人作为人物原型和灵感源泉,这本“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也就无法展现在人们面前,至少是无法如此真实地让人们感觉到作者心里的那股激流的力量,更无法鼓励人们与封建社会作斗争!

巴金曾深有感触地说,“我写这小说,彷佛挖开了我们家的坟墓,我读这小说,仍然受到爱与憎的大煎熬。” 伟大的作家总是用平凡的笔触来描绘不平凡的故事,每一段故事背后

也许都是有另一段故事的。从巴金的家和《家》,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而巴金在《家》中塑造的典型人物也为现代文学画廊增添了绚丽的一笔。他的人道主义是黑夜里的一盏长明灯,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及作家的情感始终贯穿其作品,为后世所瞻仰。


孤独的一段话相关热词搜索:表白的话感人的一段话 写给闺蜜的一段话 骂醒高三的一段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孤独的一段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孤独的一段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youxiu/25014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