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玉米去顶

玉米去顶

2017-06-14 10:40:2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玉米去顶(共7篇)[我爱发明]玉米秆切顶施肥机 玉米去顶记(发明人夏庆海)[我爱发明] 20160916 玉米去顶记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来自黑龙江省富锦市的发明人夏庆海,为了当地农民种植玉米增产,发明了一台玉米切顶施肥的大机器,该机器可以将玉米秆切顶,让含有玉米水份的玉米充分照射到阳光,进行快速脱水,让农民朋友可以...

篇一 玉米去顶
[我爱发明]玉米秆切顶施肥机 玉米去顶记(发明人夏庆海)

  [我爱发明] 20160916 玉米去顶记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来自黑龙江省富锦市的发明人夏庆海,为了当地农民种植玉米增产,发明了一台玉米切顶施肥的大机器,该机器可以将玉米秆切顶,让含有玉米水份的玉米充分照射到阳光,进行快速脱水,让农民朋友可以提前收获成熟的玉米。不但如此,还实现了切顶的同时一起施肥的功能,最终减轻了农民的大量劳动力,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我爱发明》 20160916 玉米去顶记)

  发明人联系方式:夏庆海 13846106000

  发明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秆作物中耕施肥器,它主要由:超高肥箱架、U型卡子、后横梁、施肥器升降架、液压油缸、前横梁、连接吊臂、调整地轮、地轮安装架、传动链条、肥箱、施肥器、避障装置、开沟器、上横梁构成。解决了现有中耕机械存在着功能不全,应用范围不宽泛、工作条件受限的窘境,使大面积高秆作物中耕施肥的机械化得到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增加粮食产量同时还降低了对生态环境影响。

  

  

  

  

  

篇二 玉米去顶
[我爱发明]玉米收获机 疯狂掰棒子(发明人马金刚)

  [我爱发明] 20160214 疯狂掰棒子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玉米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非常广泛。每到秋天农民朋友们就会忙碌在田地里收获着成熟的玉米。而每到一年收获时,收获玉米的麻烦也是不少。本期视频将走进农民马金刚家里,去看一看他发明的玉米收获机。(《我爱发明》 20160214 疯狂掰棒子)

  发明摘要:一种轻便型玉米收割装置,机体(9)后端的齿轮腔(X)内设有大齿轮(1)、小齿轮(2)、绞龙轴齿轮(4)、砧辊轴齿轮(19)和若干个传动齿轮(W),绞龙对辊(8)及绞龙支架(10)装在机体(9)顶面,机体(9)内垂直的螺旋齿刀(14)和水平砧盘辊(21)呈90°交错设置,垂直刀轴(16)顶端装设刀轴伞齿轮(6),与转向轴(7)上的转向伞齿轮(5)啮合传动。机体(9)的联轴器(L)与动力机械输出轴连接,挡秆板(12)将秸秆拢在机体(9)前面,传动系统带动绞龙对辊(8)将玉米穗摘下,螺旋齿刀(14)配合砧盘辊(21)的砧槽(U)将秸秆切断。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适于单户农民小地块玉米收获用。

  

  

  

  

篇三 玉米去顶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陈立伟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6期

玉米顶腐病是黑龙江省一种新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主要为害叶片和茎杆等。发病玉米果穗变小,籽粒不饱满。今年受5月份低温多雨,玉米顶腐病在部分县市已开始发生。发病品种主要有龙单24、龙单18、江单4、吉单505、鲁玉6006、招玉2号等,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为5%~20%,个别严重地块病株率达70%~90%。

一、病原菌与寄主

玉米顶腐病病原是真菌,中文名称是亚粘团镰刀菌。病原拉丁学名:Fusarium

subglutinans(Wollenweb.et Reinking)P.E.Nelson et al.病原分类归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主要危害作物:玉米、高粱、苏丹草、哥伦布草、谷子、小麦、水稻、珍珠粟以及狗尾草、马唐等。

二、发病症状

玉米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顶腐病,主要表现为玉米苗茎基部变灰、变褐、变黑,有虫道状斑,茎基部组织局部或全部坏死,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植株矮小,生长缓慢,重病苗枯萎死亡。植株生长中后期,叶基部腐烂后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呈蒲扇状。以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刀削状缺刻和黄色条纹。成株期病株多矮小,顶部叶片短小,残缺不全,皱褶扭曲,有时上部叶片不展开,卷曲成牛尾状,雌穗小,多不结实,一般田间“发病率”即为“损失率”。茎基部节间短,茎杆上有病烂斑块,腐烂部分有害虫蛀道状裂口,纵切面可见内部黑褐色腐烂。病株根系不发达,主根短小,根毛细而多,呈绒毛状根冠变褐腐烂。高湿时,病部出现粉白色霉状物。发病轻的苗心叶有黄条,茎基内部变褐、变黑,生长缓慢。

目前,我国对玉米顶腐病的发病机理还不清楚,也没有有效的防治药剂和方法。

三、发生条件及规律

病源菌在土壤,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玉米发病的初侵染菌源。种子带菌还可远距离传播,使发病区域不断扩大。顶腐病具有某些系统侵染的特征,病株产生的病源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原菌生长温度为5℃~40℃,适温为25℃~30℃,最适为28℃。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35℃,适温为25℃~30℃。

玉米顶腐病的病原菌为土壤习居菌。病原菌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内均可侵染,以苗期系统侵染为主,兼有再次侵染的能力,通过机械损伤的伤口或虫口侵入,靠地表水径流传播蔓延。玉米顶腐病的发生条件包括以下因素:一是土壤条件。土壤条件不同,玉米顶腐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存在着明显差异,玉米连作年限越长,前几年发病重,土壤累积菌量大的地块,玉米顶腐病发生重二是品种抗性。玉米品种不同,玉米顶腐病的田间发病株率存在着明显差异,感病品种玉米顶腐病发生重。近年来,宾县玉米顶腐病发生明显较轻的品种主要有先玉335、丰禾1号、丰禾10号、铁单16号等,发病株率低于5%。三是气候条件。年份不同,春季气候条件不同,玉米顶腐病发病株率存在明显差异。苗期若遇大量集中降雨,玉米顶腐病的田间发病株率明显上升。四是种子处理,近几年调查,某些地块中玉米顶腐病发生较重的主要原因是玉米种子没有使用种衣剂包衣,或者种衣剂质量有问题,或者种衣剂是低毒环保型的。

四、防治措施

实行玉米与阔叶作物3年以上轮作。

1.由于玉米顶腐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田间发病株率在60%以下的地块,建议立即补种克单8、克单9、克单11、克单12、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等早熟玉米品种。对于田间发病株率达60%以上的地块,建议立即毁种或补种生育期较短的克单8、克单9、克单

11、克单12、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等早熟玉米品种,未使用化学除草剂的地块可选择毁种其它作物品种。

2.对于发病地块,可叶面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菌克毒克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每株玉米喷施50~100ml药液。每1000ml药液中加入硫酸锌肥5克,硼肥5克,防止病情扩展,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3.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秧苗的提质升级。利用晴好天气加快铲趟进度,排湿提温,消灭杂草,以提高秧苗质量,增强抗病能力。 玉米生育进程进入大喇叭口期,要迅速对玉米进行追施氮肥,尤其对发病较重地块更要做好及早追肥工作。同时,要做好叶面喷施锌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苗早发,补充养分,提高抗逆能力。

篇四 玉米去顶
玉米疯顶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疯顶病的防治措施

文章添加时间:2009-4-15 10:43:18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一、症状

玉米疯顶病的病原菌为卵孢子,呈球形或近球形,初期无色,成熟后呈现淡黄色。病菌常以游动孢子囊萌发形成的芽管或以菌丝从气孔侵入玉米叶片,在叶肉细胞间扩展。经过叶鞘进入茎秆,在茎端寄生,再发展到嫩叶上。生长季节,病株上产生的游动孢子囊借空气流动和雨水飞溅进行再侵染。该病菌可浸染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或杂草。受疯顶病病菌侵染的玉米一般不能结实,其主要症状如下:

1.有的病株疯长,头重脚轻植株易折断,减产。病苗高30厘米左右,有的病株6~8片叶时开始形成分蘖,有的病株有6~10个分蘖,叶片变窄、质地坚韧、叶色较浅、心叶黄花,上部叶片扭曲、皱缩或卷成筒状,心叶不能展开,叶鞘表面呈疣状,重者枯死。

2.雄穗叶化,全部雄穗异常增生。花序全部或部分成为变态的小叶,小叶簇生;变态叶状花序扭曲皱缩成一团,呈疯顶状,似“刺猬”,植株不抽雄穗,不能产生正常雄花。

3.雌穗受侵染后,表面看果穗较正常,但果穗粗长,苞叶皱缩增厚,苞叶尖变态为小叶并呈45度角簇生,穗轴粗细不均,多数病株节间缩短、矮化,果穗畸形,无花丝。重者果穗内部全为苞叶,穗成多节茎状,整个果穗成竹笋状,不结实。

【玉米去顶】

二、防治措施

1.强化检疫工作。选择种植抗病品种,严禁从疫区调种引种,并注意与非禾本科作物如豆类作物等轮作。

2.药剂拌种防治。播种前按每100千克玉米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克拌种,干拌或湿拌均可(湿拌即先将药剂调配成药液再拌种)。

3.幼苗期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田间排水防渍能力,防止苗期田间积水,低洼易积水的田块不要种玉米。及时松土增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并销毁病田的病残体,以防病菌在田间扩散。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60%灭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千克,

或用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

高春奇 (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政府,邮编:422106)

篇五 玉米去顶
生物第三章

练习·必修3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

1.(06·广东)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15 mg/L

2.(06·江苏)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 )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玉米去顶】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3.(03·广东)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玉米去顶】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有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4.(05·广东)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 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05·广东)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 ( )

A.生长素类物质 B.赤霉素类物质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生成物

6.(05·广东大综)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 ( )

A.培育无子番茄 B.棉花保蕾、保铃 C.延长种子寿命 D.促进插枝生根

7.(05·江苏)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 )

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棉花的保蕾保铃【玉米去顶】

C.人工培育无子辣椒 D.促进香蕉成熟

8.(04·广东)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其他部位供应生长素的是 ( )

A. 杨树顶芽的生长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C.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 D.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

9.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出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

10.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 ( )

A.呼吸作用加强 B.蒸腾速度加快

C.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D.光合作用增强

11.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 ( )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12.一般在幼果生长时期,含量最低的植物激素是 (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

1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 )

14.赤霉素能促进茎杆伸长和植株增高。将纯种矮茎豌豆用赤霉素处理后长成高茎豌豆,这种高茎豌豆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为 ( )

A.25%为高茎 B.50%为矮茎 C.100%为高茎 D.100%的矮茎

15.如下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 )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16.下图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其主要原因是 ( )

一段时间

B

A.芽能发育成枝条 B.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C.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17.燕麦胚芽鞘做如右图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 ( )

A.向左弯曲 B.向右弯曲 C.直立生长 D.停止生长

18.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七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

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

的是 ( )

A. a=f>d=e>b=g>c B.f>a=b=d=e>g>c

C.c>a=f>d=e>b=g D.c>f=d>a=b>e=g

19.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

A.完整的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两个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置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两个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两个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20.荷兰学者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2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A.图I中a、b、c、d可依次表示碱基、脱氧核苷酸、基因和DNA

B.图II可表示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C.图III中a、b、c可表示某一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D.图IV表示某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玉米去顶】

二、综合题

21.科研人员用不同培养液处理萌发的绿豆,观察生长素对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上述实验可作为对照组的处理项是________(填序号)。

(3)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能/不能)说明生长素对绿豆芽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

(4)根据上表各项分析,①的各项数据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小孩食用绿豆芽,绿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22.下列材料表示的是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及示意图。

Ⅰ.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遗传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Ⅱ.生长素合成过程中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而这种酶是乙烯合成所必需的,因此,一定条件下,生长素的合成,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1)图中字母表示促进过程的是 ____________。

(2)结合c、d两过程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生长受到抑制可能是 的结果。

【玉米去顶】

(3)研究发现,乙烯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 调节。

(4)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没有促进细胞伸长作用的3-亚甲基氧代吲哚。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 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

2:给予甲组光照,给予乙组光照.

步骤 3:观察两组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_,并测量两组植株中 的_________________。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略.

23.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图1表示的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2)从图1中可以看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 。。因此,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体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_____。

(3)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实验如图2所示以探究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了。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如果是另一种结论,那么胚芽鞘将如何生长_____________

(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果实中的生长素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

(5)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种现象与_____________激素)有密切关系。

答案:1—5、DBDDA 6—10、CDABC

11—15、BCDDC 16—20、BABCD

21、(1)色氨酸(1分)间接(1分) (2) ③⑦(1分)

(3)不能(1分)。实验结果中各浓度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2分)

(4)植物体内幼嫩的茎叶中生长素含量高,对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的促进作用强(2分)

(5)促进小孩生长的生长激素与植物生长素成分不同(人体细胞表面没有生长素的受体,合理给分,2分)

22、(1)ac

(2)生长素和乙烯产生拮抗作用

(3)赤霉素

(4)(正)反馈

(5)步骤2:适宜的可见光 (回答“适宜的自然光”也可以,下同.) 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

步骤3:植株高度(生长状况和植株高度)(只回答“生长状况”使因变量不够具体.) 3-亚甲基氧代吲哚

23、(1)不促进也不抑制 (2)抑制作用 根、芽、茎

(3)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侧转移到背光侧 向左弯曲生长

(4)吲哚乙酸 发育中的种子 (5)脱落酸

篇六 玉米去顶
去顶减压

腹腔镜下左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马芳玲:

病史:26床。刘芳,自三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腰部胀痛不适,间歇性发作,无肉眼血尿,无发热,无恶心呕吐,一周前入海军医院行腹部增强CT,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示双肾囊肿,左肾囊肿较大,进一步入我院2015年3月9日入院就诊,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心里焦虑,向其讲解相关知识,给予心理护理,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给予二级护理,普食,完善血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率。手术指征明确,无绝对手术禁忌。3月11日完善术前准备,予以灌肠,皮试,知识宣教,补液等术前准备。于2015年3月12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顺利,生命体征平稳,保留导尿畅,色清,腹膜后引流畅,血性,切口敷料外观干燥。给予一级护理,禁食,遵医嘱予以阿莫西林,尖吻蝮蛇血凝酶,消炎止血支持处理,术日引流4ml。术后第一日引流30ml,给予二级护理,半流质饮食,3月14日拔除尿管,小便自解畅,术后第三日引流12ml,加能量合剂,术后第四日引流8ml,,3月16日拔除引流管,给与伤口换药一次,3月19日患者恢复良好,对手术效果满意,情绪稳定,经评估达到出院标准,予以出院。

江小春:

术前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针对很多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担心效果不好,产生焦虑的心理,除常规查阅病历、自我介绍、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手术室的环境等外,护理人员还要积极为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耐心回答患者问题,消除或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 以热情、真诚地态度及良好的服务赢得他们的信任;访视时要指导患者练习体位,必要时,可以让其他接受该技术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强其信心。 刘娟:

术前准备:

常规辅助检查、备皮及皮试,行CT,胸片,心电图及肾功能、肾脏积水情况。手术前一天晚上禁食,术前30 min常规肌肉注射术前针并携同患者进手术室。

吴丽:.

术后护理:

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按全麻后护理常规,给予吸氧,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6小时后待病情平稳可改半卧位,以利于腹膜后引流。

二.各种管道的护理:术后有效固定引流管及留置导尿管,严防脱落,保持通畅,防止受压、反折、阻塞。引流管不应超过腹部平面,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的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每天仔细观察腹膜后引流管的色和量,24小时引流液《10ml可拔管,拔管后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局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吴丽:

三.饮食及活动;术后禁食水,待肛门排气无腹胀时,开始进食流质,并逐渐改成半流质,少食多餐。鼓励早期活动,由于手术创伤,疼痛,患者术后不敢活动,护士应该向患者解释活动的重要性,以促进肠蠕动,以预防肠粘连及肺部并发症。

四。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1.预防尿路感染;由于患者留置尿管,易引起尿路感染,因此,术后除了应用药物预防感染外,在更换尿袋及倾倒尿液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倾倒尿液,每天用0.5%的碘伏消毒尿道口两次,并保持床铺整洁,保持腹部,臀部,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2.预防便秘;为了预防便秘,防止术后用力大便导致出血,常于术后给予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并指导病人多饮水,适当床上活动,多吃粗纤维丰富的食物。

韩美玲:

六.出院指导: 1.嘱病人勿吸烟,饮酒,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营养搭配,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防止感冒,预防便秘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2.3个月后门诊复查B超,定期复查,不适随访

护士长: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该患者康复出院。在护理工作中,我们有很多的不足,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来提高护理水平。并始终要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的对待病人,才能体现出优护,才能

使患者满意。

2015年3月19日

篇七 玉米去顶
玉米去皮加工方法

玉米去皮加工方法

冷水浸泡玉米,比用传统的

开水煮方便快捷。

加工成的面粉超过水煮玉米。

美味可口,口感极好。

具体加工方法

1玉米在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

2粉碎去皮。

3去皮后的玉米再加工成面粉。


玉米去顶相关热词搜索:玉米顶腐病 玉米打顶机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玉米去顶”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玉米去顶"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fangfa/83370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