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藕池养鱼

藕池养鱼

2017-06-15 11:51:4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藕池养鱼(共7篇)移动藕池的泥鳅莲藕混养[科技苑]两个女人的莲藕池 现在种植莲藕大都是用水泥池,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一是投资较大,二是藕种越冬时,水在池子里结冰,结冰后膨胀容易把池子堰撑裂漏水。那么,能否有一种更简单的办法代替水泥池子呢? 山东一家种植户经过两年的实验,用一种特制的橡胶布做藕池并取得了成功。这一...

篇一 藕池养鱼
移动藕池的泥鳅莲藕混养

  [科技苑]两个女人的莲藕池

  现在种植莲藕大都是用水泥池,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一是投资较大,二是藕种越冬时,水在池子里结冰,结冰后膨胀容易把池子堰撑裂漏水。那么,能否有一种更简单的办法代替水泥池子呢?

  山东一家种植户经过两年的实验,用一种特制的橡胶布做藕池并取得了成功。这一试验的成功,给养藕事业带来了方便,减少了投资。橡胶纤维布一亩投资仅4000元左右,而建成结实不怕冻的水泥池子,每亩投入在2万元左右。这种用布养藕的方法,后来被人们称为移动的藕池,意思是想养藕,只要有空闲地方铺上就养,不想养了掀开就种庄稼,方便又实惠。

  (采访)“你看这藕大不大,太大了,得有六七公斤吧。”

  “像我这种池子一亩地能产一万多斤藕,再加上别的收入,年终收入至少两万多元。”

  (主持人)刚才说话的这两位啊,是山东省平邑县的两个莲藕种植户,一个叫武京玲,一个叫崔凤美。俩人都是一个村的,平时以姐妹相称,搭伴种藕。要说这种藕啊,一般亩产五六千斤,去掉成本,一亩藕池一年赚五六千块钱就算不错了,可这两个女人不简单,一亩藕池一年能赚两万多块钱。同样是种藕,她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收益呢?

  (采访)山东省平邑县莲藕种植户崔凤美:“我这一亩地的池子收入2万多元,你知道秘密在哪里?全在这个池子里。”

  这姐妹俩的藕池看上去并不起眼,要说特别之处,就是池子是用防水布做成的,而不是我们常见的水泥池子。一般来说,建一亩水泥池子至少要投资一万多块钱,可这种用防水布做成的藕池,让姐妹俩节省了一半多的投资成本。不过这种藕池可不是跟别人学来的,用她们自己的话说,是被逼出来的好办法。

  武京玲和崔凤美从2002年就开始种藕了。刚开始的时候她们用水泥池子种植,随着种植越来越有经验,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到了2006年底姐妹俩有了新的打算。

  (采访)山东省平邑县莲藕种植户武京玲:俺就想打谱再投资再租地,租地寻思再扩大一点规模。

  想扩大种植规模,就得找地啊。姐妹俩说干就干,开始到附近村子里去租地,没想到这次租地却让她们碰了壁。

  (采访)当时我就租的这片地,我砖拉来了,水泥拉来了,结果人家改变主意了

  他们就是不让俺搞了。

  这就是当时答应要租地给她们的村民。为什么答应好了的事又突然变卦了?

  (采访)一开始俺不知道她干什么,到后来以后,她拉来红砖、水泥说要建藕池子,就是说俺就不租了,为什么呢?就是说以后万一她要不做了,俺怎么办,就没法种地了。种地到以后还得打沟,还有的搭钱,还得找人,雇人干,不合算了就。

  其实这事不难理解!你想啊,在耕地上建水泥池子,种藕的时候没问题,可过几年要是不种了,这水泥池子就成了建筑垃圾,把耕地都给毁了,要想再种庄稼就得重新整地,花时间费工夫不说,还得往里投钱,这么着可就不合算了。也难怪人家不答应租地。这租不到地,姐妹俩犯了愁。

  (采访)愁得慌,想发展、想增大面积,它租地不好租,老琢磨这个事。

  愁得慌也没有办法,人不租给咱们,咱们怎么弄。

  大姐武京玲打了退堂鼓,可妹妹崔凤美却不甘心。

  (采访)当时就是租地老百姓不叫建池子,我就想用什么方法代替建池子。

  是啊,村民不租地的主要原因就是怕建水泥池,把地给毁了。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既不毁地又能种藕呢?崔凤美开始琢磨,希望能找到一种材料代替水泥来建莲藕池。她首先想到了能防水的塑料布。

  莲藕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生长离不开水,所以过去莲藕大部分生长在水塘里,后来北方很多地方又出现了用水泥池种植莲藕,水泥池子的好处之一就是它能够保水。要是把防水的塑料布做成池子种藕是不是能行呢?一旦不种藕了,也不会留下建筑垃圾,不会破坏耕地。有了这个想法,第二天一大早崔凤美就去找大姐武京玲商量,没想到大姐对她的想法当时并不同意。

  (采访)崔凤美:她不同意,她说你别糟蹋钱了,瞎折腾去了

  武京玲:我就是怕她不成功,浪费这些钱。

  尽管武大姐不太同意,但看到崔凤美坚持要试一试,她也没有阻拦,所以崔凤美一边和武大姐在原来的水泥池里种藕,一边开始到市场上找能防水的塑料布。

  (采访)女:当时,我就到商场上,我就想着不漏水就行,第一次我就用这种布,买了这种布。

  崔凤美把买来的防水布铺到地上,西周加高做成一个池子,采用水泥池种莲藕的方法,里面加上土灌上水搞起了试验。开始池子里的水满满的挺好,崔凤美也很高兴,可就在一个多月后,她发现情况不对,池子里的水越来越少。

  (采访)这个水位慢慢就漏下去了,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扒开一看就是那个藕,藕芽把布都扎透了,所以说水就漏掉了。

  崔凤美发现,不仅藕芽把塑料布扎破了,而且藕节之间长出的根系也能把下面的布扎破,很显然她使用的这种塑料布太薄。

  第一次试验失败了,于是她又到市场找了一种更厚的防水布,第一年没出现漏水现象,崔凤美感觉效果不错,可第二年就又出问题了。

  (采访)它不能晒,太阳一晒它也不结实了。

  原来,暴露在外面的塑料布经太阳一晒容易老化,根本不耐用,这种布也只能放弃。

  (采访)因为这两种布的情况我都知道,一个是被藕根扎透了,一个是很容易老化,不经晒,因为这两方面的缺点,我就找一种而且经晒,而且又钻不透的布,各个厂家逛一逛,看一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崔凤美终于打听到,海南一家企业生产的一种橡胶布比较符合自己的要求,于是她赶紧与厂家联系,说明了自己的用意,就这样厂家按照她的要求,为她加工制作了这种防水布,这种防水布可不是普通的塑料,而是橡胶中加入聚脂成分做成的。可这种防水布到底行不行呢?有了前两次的教训,这次为了保险,崔凤美特意请来专家给自己把把关。

  (采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刘世琦:中间是它这个橡胶和聚酯合成的一个材料,那么它的防水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它这个抗老化能力比较强,另外就是它的强度比较大。它这个莲藕在生长过程中,它这个穿透,穿不透。那么就是说它克服了过去用塑料非常容易被穿透的缺点。

  而外面加的这层无纺布,也对中间的橡胶层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抗老化的能力。

  经过三年的试验,效果非常好,看到崔凤美试验成功了,武京玲也很高兴,姐妹俩也就不再为租不到地发愁了。现在只要随便有块地,不管是耕地还是荒漠地,把土地弄平整了,周围用土培起来,或者直接用活动的空心砖做成60公分高的围堰,把橡胶布铺到里面。然后就可以像水泥池子一样种植莲藕了。

  要是不种藕了,材料一撤,地面马上可以恢复原貌。姐妹俩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移动的藕池。

  (采访)刘世琦:这种移动式的藕池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不需要有平整的土地或者是土地质地比较好,这种条件。在一些荒漠地方、盐碱地、低洼地都可以使用。另外就是它可以弥补了过去在粮田上建这种固定的水泥的藕池,对于土地破坏的这种现象。

  不仅租地好租了,种植方便了,而且降低了种植的成本。这种新型的莲藕池投资也就四千左右,可建一亩水泥池子至少要投资一万,这样无形中就节省了六七千元,成本节省了,这利润也就增加了。

  

[1] [2] 下一页

篇二 藕池养鱼
硬化水泥池种植莲藕养鱼藕鱼混养技术

  [农广天地]硬化池藕鱼混养技术(2011.2.22)

  硬化池藕鱼混养技术是在空地上建造藕池,并对池子采取硬化处理,池内既可种藕又可养鱼,藕鱼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生长,增加了经济效益。本期农广天地视频介绍了硬化水泥池种植莲藕养鱼藕鱼混养技术。

  硬化池种藕:

  所谓硬化池种藕,即建设藕池,使池的底部和四壁硬化,回填土后再用大瓦或水泥 薄板等耐水防腐硬质材料将池土隔成一个个栽植小区进行藕莲栽植和生产的一种方式。

  硬化池植藕可根据藕的生长发育需求,科学及时施肥除虫和加强管理;有效控制走茎在池内生长,坐藕率高;积温高,成熟早;水位及土层浅,收获方便。采用该项技术,一般亩产藕2500—5000公斤。硬化藕池植藕,可充分利用荒废盐碱地或低值农田,具有投资少、用工少、技术容易掌握、产量效益高等特点,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

  优点:

  由于硬化池池底和池壁用水泥硬化,所以池子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在生产过程中用水 量较少,即便是在一些水源水量供应不甚充足的地方也能发展。在池内隔建栽植小区,使藕莲在其中生长,这样可有效地控制莲鞭的徒长,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促使藕莲早坐藕,早膨大。加之池内土层浅、地温高、肥料分解供应充足等,故可使藕的产量得以增加。

篇三 藕池养鱼
陇南市武都区藕池养鱼试验

篇四 藕池养鱼
藕池套养乌鳢高产高效试验

【藕池养鱼】

篇五 藕池养鱼
藕池养泥鳅

(采访)“你看这藕大不大,太大了,得有六七公斤吧。”

“像我这种池子一亩地能产一万多斤藕,再加上别的收入,年终收入至少两万多元。”

(主持人)刚才说话的这两位啊,是山东省平邑县的两个莲藕种植户,一个叫武京玲,一个叫崔凤美。俩人都是一个村的,平时以姐妹相称,搭伴种藕。要说这种藕啊,一般亩产五六千斤,去掉成本,一亩藕池一年赚五六千块钱就算不错了,可这两个女人不简单,一亩藕池一年能赚两万多块钱。同样是种藕,她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收益呢?

(采访)山东省平邑县莲藕种植户崔凤美:“我这一亩地的池子收入2万多元,你知道秘密在哪里?全在这个池子里。”

这姐妹俩的藕池看上去并不起眼,要说特别之处,就是池子是用防水布做成的,而不是我们常见的水泥池子。一般来说,建一亩水泥池子至少要投资一万多块钱,可这种用防水布做成的藕池,让姐妹俩节省了一半多的投资成本。不过这种藕池可不是跟别人学来的,用她们自己的话说,是被逼出来的好办法。

武京玲和崔凤美从2002年就开始种藕了。刚开始的时候她们用水泥池子种植,随着种植越来越有经验,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到了2006年底姐妹俩有了新的打算。

(采访)山东省平邑县莲藕种植户武京玲:俺就想打谱再投资再租地,租地寻思再扩大一点规模。

想扩大种植规模,就得找地啊。姐妹俩说干就干,开始到附近村子里去租地,没想到这次租地却让她们碰了壁。

(采访)当时我就租的这片地,我砖拉来了,水泥拉来了,结果人家改变主意了

他们就是不让俺搞了。

这就是当时答应要租地给她们的村民。为什么答应好了的事又突然变卦了?

(采访)一开始俺不知道她干什么,到后来以后,她拉来红砖、水泥说要建藕池子,就是说俺就不租了,为什么呢?就是说以后万一她要不做了,俺怎么办,就没法种地了。种地到以后还得打沟,还有的搭钱,还得找人,雇人干,不合算了就。

其实这事不难理解!你想啊,在耕地上建水泥池子,种藕的时候没问题,可过几年要是不种了,这水泥池子就成了建筑垃圾,把耕地都给毁了,要想再种庄稼就得重新整地,花时间费工夫不说,还得往里投钱,这么着可就不合算了。也难怪人家不答应租地。这租不到地,姐妹俩犯了愁。 (采访)愁得慌,想发展、想增大面积,它租地不好租,老琢磨这个事。

愁得慌也没有办法,人不租给咱们,咱们怎么弄。

大姐武京玲打了退堂鼓,可妹妹崔凤美却不甘心。

(采访)当时就是租地老百姓不叫建池子,我就想用什么方法代替建池子。

是啊,村民不租地的主要原因就是怕建水泥池,把地给毁了。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既不毁地又能种藕呢?崔凤美开始琢磨,希望能找到一种材料代替水泥来建莲藕池。她首先想到了能防水的塑料布。

莲藕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生长离不开水,所以过去莲藕大部分生长在水塘里,后来北方很多地方又出现了用水泥池种植莲藕,水泥池子的好处之一就是它能够保水。要是把防水的塑料布做成池子种藕是不是能行呢?一旦不种藕了,也不会留下建筑垃圾,不会破坏耕地。有了这个想法,第二天一大早崔凤美就去找大姐武京玲商量,没想到大姐对她的想法当时并不同意。

(采访)崔凤美:她不同意,她说你别糟蹋钱了,瞎折腾去了

武京玲:我就是怕她不成功,浪费这些钱。

尽管武大姐不太同意,但看到崔凤美坚持要试一试,她也没有阻拦,所以崔凤美一边和武大姐在原来的水泥池里种藕,一边开始到市场上找能防水的塑料布。

(采访)女:当时,我就到商场上,我就想着不漏水就行,第一次我就用这种布,买了这种布。 崔凤美把买来的防水布铺到地上,西周加高做成一个池子,采用水泥池种莲藕的方法,里面加上土灌上水搞起了试验。开始池子里的水满满的挺好,崔凤美也很高兴,可就在一个多月后,她发现情况不对,池子里的水越来越少。

(采访)这个水位慢慢就漏下去了,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扒开一看就是那个藕,藕芽把布都扎透了,所以说水就漏掉了。

崔凤美发现,不仅藕芽把塑料布扎破了,而且藕节之间长出的根系也能把下面的布扎破,很显然她使用的这种塑料布太薄。

第一次试验失败了,于是她又到市场找了一种更厚的防水布,第一年没出现漏水现象,崔凤美感觉效果不错,可第二年就又出问题了。

(采访)它不能晒,太阳一晒它也不结实了。

原来,暴露在外面的塑料布经太阳一晒容易老化,根本不耐用,这种布也只能放弃。

(采访)因为这两种布的情况我都知道,一个是被藕根扎透了,一个是很容易老化,不经晒,因为这两方面的缺点,我就找一种而且经晒,而且又钻不透的布,各个厂家逛一逛,看一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崔凤美终于打听到,海南一家企业生产的一种橡胶布比较符合自己的要求,于是她赶紧与厂家联系,说明了自己的用意,就这样厂家按照她的要求,为她加工制作了这种防水布,这种防水布可不是普通的塑料,而是橡胶中加入聚脂成分做成的。可这种防水布到底行不行呢?有了前两次的教训,这次为了保险,崔凤美特意请来专家给自己把把关。

(采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刘世琦:中间是它这个橡胶和聚酯合成的一个材料,那么它的防水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它这个抗老化能力比较强,另外就是它的强度比较大。它这个莲藕在生长过程中,它这个穿透,穿不透。那么就是说它克服了过去用塑料非常容易被穿透的缺点。

而外面加的这层无纺布,也对中间的橡胶层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抗老化的能力。 经过三年的试验,效果非常好,看到崔凤美试验成功了,武京玲也很高兴,姐妹俩也就不再为租不到地发愁了。现在只要随便有块地,不管是耕地还是荒漠地,把土地弄平整了,周围用土培起来,或者直接用活动的空心砖做成60公分高的围堰,把橡胶布铺到里面。然后就可以像水泥池子一样种植莲藕了。

要是不种藕了,材料一撤,地面马上可以恢复原貌。姐妹俩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移动的藕池。

(采访)刘世琦:这种移动式的藕池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不需要有平整的土地或者是土地质地比较好,这种条件。在一些荒漠地方、盐碱地、低洼地都可以使用。另外就是它可以弥补了过去在粮田上建这种固定的水泥的藕池,对于土地破坏的这种现象。

不仅租地好租了,种植方便了,而且降低了种植的成本。这种新型的莲藕池投资也就四千左右,可建一亩水泥池子至少要投资一万,这样无形中就节省了六七千元,成本节省了,这利润也就增加了。

(主持人)有了省钱的藕池,收益自然就高了,不过要想多赚钱,光是靠降低成本远远不够。崔凤美和武京玲姐妹俩的莲藕池亩产能达到一万多斤,比普通种植户足足多了近一倍,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产量高除了莲藕的品种好以外,姐妹俩在种植方法上也摸索出了不少道道。

武京玲和崔凤美种植的莲藕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新品种,和传统的藕比较,这种藕的特点就是体型大,分支多,也就是子藕比较多。当初种植的时候,就为了怎样种,姐妹俩发生了一次小小的

【藕池养鱼】

争执。

(采访)崔凤美:这个不有分杈嘛,我想把这个分杈掰种,把这个大藕,作商品藕再卖,这样不就增加一些收入嘛,大姐非不同意,非不叫我这样种。

(采访)武京玲:我就不叫她掰,因为它掰了之后灌进水去,它就把这个母本就烂了,烂了之后她就影响它产量,再一个影响它生长。

过去传统的藕种身上没这么多子藕,种藕的时候,都是把整只藕种下去,一个藕瓜一个坑。现在虽然新品种子藕多一些,大一些,但是武京玲还是觉得应该按老办法种,担心掰开种会影响藕的生长。一个为了多赚点钱主张把藕芽掰开种,一个担心这样会影响了藕的生长,两人争执不下。 (采访)最后,没办法了,不行。

不行,不行,咱们就找个专家来看看。

找个专家来问一下,到底是你的方法对,还是我的方法对。

专家来了还是肯定了武京玲的做法,也就是说要整枝藕一起种,这种藕虽然子藕很多,但是掰开种并不好。

(采访)因为每一节,你像这个小节,它营养很少,再个掰开以后,它有个伤口,它容易腐烂。腐烂以后,整个植株就完了,这个烂掉了以后,营养供给就不足了。因为那个营养主要是靠莲藕当中储存的营养,你腐烂掉了以后,这个芽它就没有充足的营养供给了。

藕在土壤中是横着生长的,前面的顶芽会一直向前生长,这根细长的茎又叫藕鞭。在形成藕鞭这个阶段,营养都是种藕也就是母本提供的。随着荷叶的长出,以后就会慢慢膨大成新藕。专家说如果掰开种植,不仅创口容易腐烂造成营养供给不足,而且选用的种藕因为太小,也不能提供充足的营养,影响新藕的生长,降低产量。所以崔凤美也终于明白了,种植的时候要选择没有断伤的整只藕作为种藕,并且挖坑的时候也有讲究。

(采访)根据这个藕的形状挖窝,侧枝有长的有短的,这个藕放在这里,我们根据藕的形状挖窝,挖到地面以后,要用土层把藕瓜埋上,盖住不要让它露出来。

藕池内的土层在15-20里面之间,藕埋上以后刚好露不出来。因为藕尖也就是藕的顶芽,它的朝向是藕的生长方向,所以摆放的时候要把藕尖的朝向错开,这样以后长出来的新藕在池子里才能分布均匀。

(采访)就是错开,因为这个藕芽咱怎么放它怎么长,它直着长,它不可以拐弯长。有朝这边长,有朝那边长,它出得均匀。

就是不要让它们朝一个方向长?不让朝一个方向长,这样种容易遍布满池子都有藕。

像这样一个3米宽的池子是这样摆放,如果池子宽一点,也可以改变一下摆放的方法,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藕分散开来生长。

(采访)如果要是放在6米的池子,就这样放就行,这一支藕就错综着放就行,我们离这个边,距离要远一点,错综放就行,我们把一个窝错综着放,就这样放也行,有朝着这的,有朝那的, 就这个方向,这是6米的池子就这个方向。

斜着放也行,就这样放也行。想尽办法让这个藕匀匀地长在池子里。

如果藕分布的不均匀,产量自然就受影响了。另外摆放合适了,分布均匀了,还要掌握一个量的问题,姐妹俩通过多年的种植得出的经验就是,一亩藕池投放藕种250公斤是合适的,少了产量上不去,多了呢,密度太高,同样影响藕的产量和品质。因为种植方法科学,平时的管理又做得又到位,所以这姐妹俩的藕池,亩产能达到了一万多斤呢。

(主持人)一亩藕池产藕一万多斤,按现在每市斤两元钱算的话,一亩藕池能收入两万多元,减去四千元的藕池成本和藕种、肥料等其它费用,一亩藕池当年的收益差不多是一万多元,可节目刚开始的时候这姐妹俩说了,她们一亩藕池当年的收益差不多是两万多元,那么多收的一万多元又是哪来的呢?

原来在这姐妹俩的莲藕池里,还有一个赚钱的秘密,那就是她们的藕池除了种藕,还搞着水产养殖。养什么呢?养泥鳅。

就是这些泥鳅让她们的藕池增加了收入。其实在藕池里养泥鳅也是武京玲和崔凤美这姐妹俩的创新。这个创新源于两年前的一个偶然发现。

(采访)武京玲:我们就是天天围着藕池天天转,转的时候,我看见里头有小蝌蚪漂,漂的也挺好。我想着养一种东西不行吗?

她和我商议,她说你看蝌蚪在里头游得很好,很活跃。咱能不能放点别的东西,养点鱼什么的,养鱼能不能行。

姐妹俩刚开始想养鲤鱼或者草鱼,就是带鳞的普通鱼类,但是对于这个想法,专家却不支持。 (采访)养带鳞的鱼,它比较难,因为藕上面有刺,这个鱼鳞一划以后,它就容易生病。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藕叶的叶柄上布满了一层细刺,而有鳞的鱼大都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它们在游动的过程中,就很容易被这些细刺刮伤鱼鳞,引起疾病甚至死亡。那么到底养什么好呢?专家建议她们最好是养泥鳅,因为泥鳅喜欢生活在水的底层和淤泥里,如果水中不缺氧,它们一般不会游到水的上层,所以它们被藕叶叶柄上的细刺伤到的机会很少。而且泥鳅的活动对藕的生长也很有利。【藕池养鱼】

(采访)因为泥鳅它吃的浮游生物,它吃了以后排泄的排泄物那么具有,对于藕来说有增加营养的作用。另外,泥鳅在藕田里边它可以来回翻动、钻、搅,使整个的藕田水的温度,上下温差变得小了,所以这样的话,温度比较均匀,有利于藕的生长。还是非常适合的。

泥鳅生长适宜的温度是18至30摄氏度。虽然藕池里的水只有20公分左右,比较浅,但是夏季有密密麻麻的荷叶遮荫,所以不用担心太阳暴晒导致水温升高,影响泥鳅生长,即便气温超过30度摄氏度,泥鳅也可以躲到泥里去避暑。看来是养泥鳅不错,于是一年她们开始买泥鳅苗做试验。 (采访)武京玲:做个试验头一年做了做怪好,怪好,俺到第二年俺就和这个姐妹说,咱还得去买去,俺从那会就上赣榆,上赣榆,江苏赣榆也有,河南省也有。在网上查查哪个苗子好,俺就去买哪个苗子去。

实验证明没问题。可试验都是小面积的,真正把泥鳅投放到大面积的藕池里,这一亩得放多少苗合适呢?两人没数。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几次尝试,最后她们认为一亩藕池里投放1000尾泥鳅苗比较合适,不能太多。

(采访)太多了不行,太多了它影响藕也不好,它钻过来它钻过去把藕芽都碰烂了。 另外因为藕池水位浅,如果泥鳅养的太多,密度太大,也容易造成缺氧现象。

(采访)它水位一下降,它那个藕叶一起来一盖,影响缺氧。就是800尾至1000尾最标准。 为了能够做到当年投放当年受益,在挑选泥鳅苗的时候,姐妹俩也有了标准。她们一般选择5-6公分左右,较大一点的泥鳅苗,在每年4月份莲藕种植以后投放,然后经过近六个月的生长期,到了9月底,也就是在莲藕收获之前捕捞上市。

(采访)我一亩地放800至1000尾泥鳅,到年底收获的时候,我就收入400、500斤泥鳅,我就20块钱一斤的话,我又多收入了1万多元,所以说这个利润又增加一成。

(主持人)怎么样?这种能移动的藕池不错吧?保护了耕地,减少了投资成本,而且通过种养结合,提高了经济效益。少投资,还多赚了钱,这姐妹俩的经验值得咱们农民朋友借鉴和推广。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

篇六 藕池养鱼
秸秆养藕与藕鱼混养节能高产新技术

秸秆养藕与藕鱼混养节能高产新技术

2008-06-03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

2006年4月山东省汶上县银都工贸科技生态园建成投产。利用涝洼盐碱贫瘠土地,通过科学的方法,实行多元复合结构立体开发,建成一处集蔬菜、牧草种植~畜牧禽类养殖~秸秆养藕~藕池养鱼~垂钓休闲~餐饮娱乐等多位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生态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特别是该生态园推广的玉米秸秆养藕新技术亩产藕可达6000kg,是传统植藕产量的3倍~4倍。许多农民以前的玉米秸秆都白白的燃烧掉了,既污染空气,影响健康,又浪费资源,而秸秆养藕新技术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种植一亩藕,就要消耗30亩地产出的玉米秸秆,这样一来,就可把秸秆变废为宝了。另外藕池养鱼是发展生态渔业的一种优化模式,它能使资源得到立体开发,综合利用,节约能源。现将其部分做法介绍如下:

一、藕池建造

在3月中、下旬,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保水性强的地块,按照东西方向长30m,南北长15m,池深90cm(地上40cm,地下50cm),用砖、水泥建成450平方米为一个单元的池子,池内外壁用水泥抹面,以防渗漏,连片建造,池距为25cm。建完后对池底用石灰、土按比例进行硬化处理。

二、秸秆铺设

在4月上旬,当水泥池干好后,将规格整齐、长短均匀的玉米秸秆用绳打成捆,每4平方米~5平方米为一个单元,横竖呈字型东西方向进行铺设,秸秆厚度为25cm~30cm,然后再回填25cm~30cm的土和鸡粪,把鸡粪和土掺到一块回填,每亩可施鸡粪5立方米~8立方米,其他肥料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用。

三、藕种栽培

要求藕种新鲜,无切伤,无断牙。一般种植藕种250kg/亩~350kg/亩(该场选用鄂莲10号优质高产藕种),在下放藕种时,按秸秆的铺设方向,将藕种斜插至秸秆层,从而达到改善藕池底部土壤结构,促进池藕根茎膨大的目的。另外结合二氧化碳秸秆气肥增产技术,在秸秆层接种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碳气肥菌种,使其施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充分满足池藕的生长需要,使池藕产量大幅度提高。利用秸秆在池中横竖的摆放,能起到阻挡藕秧子在池中到处乱串的作用,因为藕秧子在池中生长,只有遇到阻挡时,才能开始结藕,因此这就是秸秆养藕的关键所在,也是能比普通养藕产量高出几倍的原因所在,另外秸秆在池中经过浸泡发酵后,还能转化成藕生长的有机肥料,这也是藕产量增长的因素之一。【藕池养鱼】

四、鱼苗放养

在4月下旬当藕长出莲叶,鱼种放养前7天~8天,用浓度20ppm生石灰乳浆,沿各池泼洒消毒。待毒性消失后,水温维持在17℃以上时开始放鱼苗。放养时用2%~3%食盐水浸洗5分钟~10分钟,或者用浓度4ppm硫酸铜溶液浸洗10分钟~15分钟,具体看鱼的忍耐程度灵活掌握。选体壮、无病、无伤、大小均匀、身体背侧呈黄色、有黑褐色斑点的鳝种放养,规格为30尾/kg左右,亩放养300尾~500尾。鳅苗规格0.5g/尾,力求大小一致,亩放600尾~800尾。适当搭养鲢、鳙,规格为10尾/kg~15尾/kg,亩放500尾~700尾。

在6月份前后再放养鲢、鳙夏花,亩放1000尾~2000尾,用作鳝、鳅活体饵料。

五、日常管理

1.饲养管理 投喂时要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一般每天投喂两次,时间分别为上午7时~8时,下午15时~17时。黄鳝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蚯蚓、蝇蛆、小鱼、虾、黄粉虫或猪禽内脏下脚料;植物性饵料为辅,如豆饼块、麦麸、浮萍、豆腐坊的下脚料等或配合饲料。饲料要新鲜,变质饲料不可喂。对刚放养的鳝苗,先喂小动物性饵料,待驯化后再喂配合饲料。藕塘内宜先放养鳝苗,待适应配合饲料后,再放养鳅苗。如鳝苗、鳅苗同时放养,必定影响鳝鱼驯化。泥鳅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水草、菜叶、米糠、豆饼辅以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饲料,投饲量为体重的5%。对鲢、鳙,定期向藕塘中泼洒发酵的粪水,培育浮游生物作饵,每次每亩泼洒粪水50kg~100kg,同时为泥鳅提供优质浮游生物饵料。

2.水质管理 适易的水温,是藕、鱼共同生长增产的主要因素,一般水位应保持在30cm左右,有利于藕、鱼的生长和发育。水面过深,藕得不到适易的生长温度,水面过浅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因此,需注意观察水位,及时注水,并调节水质。

3.防逃设施 在6月底,汛期来临前,应设防逃设施,以免因池塘溢水逃鱼。可用纱窗或聚乙烯网(注意网目不要过大,鱼不能逃逸为宜)沿池边围一圈,高度60cm,每隔1m~2m可用一根细竹杆支撑纱窗或聚乙烯网,将竹杆底部覆土压实。

4.疾病防治 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每15天~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乳浆一次,浓度为 20ppm。实施鳝、鳅、鲢、鳙、藕生态兼作,利于调整多元复合养殖结构,改善水体环境,生态防病效果好,一般不易得病。平时注意防治鳝、鳅的常见病,如腐皮病、肤霉病、烂尾病、毛细线虫病等,生长前期还应注意加强巡视,驱赶水鸟、老鼠、青蛙及蛇等生物敌害。

六、及时收捕

鲢、鳙,可在"秋分"至"冬至"时收获,一般亩产鲢、鳙150kg~200kg。进入9月份,可采用鳝笼等工具捕获鳝、鳅;越冬前采收,可用双手依次逐块翻泥取出。如果留待春节前后出售,要在越冬期间做好防冻工作,必要时需排水覆盖防冻。如采用带水越冬,水层不能过浅,以防结冰。黄鳝自投放苗种后,饲养3个月,便可长到30cm~40cm。一般亩捕鳝、鳅达160kg左右,亩均产藕4000kg~6000kg。莲藕和复养鱼类的年总收入,平均每亩纯效益可达8000元~12000元,较单种单养提高50%~70%。【藕池养鱼】

【藕池养鱼】

七、分析与讨论

1.水泥池秸秆养藕产量是传统植藕产量的3倍~4倍,关键在于改变了藕池结构,水泥池既利于管理又利于提高水温,而且能重复使用10年以上,减少了重复建设,节约了成本;在建造时不易过大或过小。

2.铺设秸秆,按秸秆的方向呈"工"字型植藕顺应了藕的生长习性,另外秸秆保温、透气,便于采藕,腐烂后还可充当肥料,这也是藕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3.应坚持"以藕为主,以鱼为副"的原则,适当调节鱼的密度,也可实行单养,但不易多放,因莲叶的遮挡往往使水温达不到要求,以至于鱼类达不到商品规格而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4.发展秸秆养藕,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池藕的产量和效益,还可以消耗大量作物秸秆,使作物秸秆变废为宝,能够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带动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的实用蔬菜种植新技术。

篇七 藕池养鱼
大棚池藕-鱼-瓜菜养

大棚池藕-鱼-瓜菜养

1、放养鱼类 在大棚藕池内养鱼,必须选择适宜的品种,如黄鳝、泥鳅、革胡子鲇、乌鳢。放养密度,黄鳝每平方米投放体长10-15厘米的苗种20-30条。泥鳅每平方米放养体长5~10厘米的苗种3-5千克。革胡子鲇,每亩放养体长10—15厘米的苗种1000~1500尾。乌鳢每亩放养800~1500尾。

2、饲养管理 鱼种放养前要保持适当的水位,鱼种入池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入池后,根据不同鱼的生长特点,加强管理。

3、种植丝瓜和佛手瓜 4月5日-4月20日播种。在大棚硬化池的两侧,单行穴播或移栽丝瓜或佛手瓜,株距2—3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每穴可施土杂肥2千克和发酵好的豆饼0.5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2千克,于播种前10-15天施用,与土充分拌匀后再播种。追肥一般在根瓜采收后的开花初期进行,每株追施尿素和硫酸钾混合肥 O.1千克。

4、 种植秋冬菜 10月上旬,当藕的地上部分干枯后,清理田园,刨松地面。每亩底施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1O千克,使土肥充分混匀。然后种植蒜苗,也可以种植菠菜、薹菜等耐寒叶菜。


藕池养鱼相关热词搜索:科技苑藕池养鱼 稻田养鱼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藕池养鱼”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藕池养鱼"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fangfa/83836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