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2017-06-19 09:09:2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共7篇)蚯蚓饲料投料方法(1)田间养殖,投料方法较简单。一般在植物行间开沟,把经发酵的有机肥料集中施在沟中,上面用土覆盖,保持含水量30%左右。以后利用植物、残落物,自然补充饲料或每隔30一40天再添加适量的饲料即可。 (2)坑养和温床池养殖,在土坑或温床池中分层加人饲料和土壤。肥、土相间,一般2—4层。...

篇一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蚯蚓饲料投料方法

  (1)田间养殖,投料方法较简单。一般在植物行间开沟,把经发酵的有机肥料集中施在沟中,上面用土覆盖,保持含水量30%左右。以后利用植物、残落物,自然补充饲料或每隔30一40天再添加适量的饲料即可。     (2)坑养和温床池养殖,在土坑或温床池中分层加人饲料和土壤。肥、土相间,一般2—4层。     (3)工厂规模化养殖,大多采用发酵的有机饲料,以饲养爱胜属蚯蚓为主。要求饲料含水量保持在65%一70%。投料方法有轮换堆积法、表面添加法和侧面添加法。     ①轮换堆积法:     在养殖床前端,留2米空位,堆上高40厘米、宽1.5米的发酵饲料。当饲料消耗完后,可在前端空床铺人新饲料,料堆上面覆一4平方米的铁丝网,网眼1.0厘米。然后把附近边上的旧饲料堆连蚯蚓一起移在新料堆的铁丝网上,再在空出的床位铺上新饲料。如此轮换堆积,依次采取一倒一的流水作业法,把全部养殖床的旧料更新完毕。     蚯蚓在光线或灯光的照射下,自动向下钻人下层,然后用刮板将旧料取走一半,连同卵茧一起放人孵化床,继续刮取旧料,驱使蚯蚓向下通过铁丝网钻入新料堆中。当蚯蚓大部分移人新料堆后,提起铁丝网,把消化产生的蚓粪连同卵茧移人孵化床,以便孵育幼蚓。     ②表面添加法:     当养殖床饲料已消耗、粪化后,在旧料表面添加10一15厘米厚的新饲料。所添饲料消耗后,可再添加5—10厘米新料。一般添加2次为宜。该方法便于观察饲料消耗情况,投料也较方便。添加次数太多、太厚,不利于通气,影响蚯蚓生长和卵茧孵化,甚至因湿度大而造成卵茧沤坏变质。     ③侧面添加法:     把养殖床分成两半,一半堆积饲料进行养殖。当饲料消耗完后,在旧饲料堆的侧面添加新饲料。经2—3天,蚯蚓(尤其成蚓)大部分移人新料中,幼蚓及卵茧则留在旧料中,可将其移人孵化床,进行培育。     蚯蚓养殖密度     要提高产量,必须增加养殖密度。但养殖密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定限度。超过密度,反而使个体生长和繁殖速度下降。养殖密度小,成活率和增长速度快,但产量低。密度大,增长速度慢,成活率也低。密度适中,生长速度虽不太快,但有一定的个体数量,因此可获得较高产量。合理的养殖密度对幼蚓的增长、繁殖速度有密切关系。     当然养殖密度大小,也不是绝对不变,随蚯蚓个体大小、饲料质量、管理好坏、温度的高低适当变动。选择合理的养殖密度要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如饲料充足、质量好,管理完善,密度可大,反之应小。     此外,幼蚓期密度可大,成蚓可小。以获取蛋白质为目的的,密度可大;以繁殖为目的的,密度可适当减少。

篇二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蚯蚓的饲养方法

  (一)场所选择     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一般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二)选种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蚯蚓。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选种。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择青蚯蚓养殖,结合大田种植,双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增产,又可收获蚯蚓动物蛋白饲料。     如果旧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区,以及城镇居民,可选择红蚯蚓养殖,利用业余或辅助劳力,利用有机废物,进行饲养。     (三)蚯蚓的饲养方法     蚯蚓的饲养方法可根据蚯蚓习性和用途而定,主要有室内养殖、田间放养以及工厂规模化养殖3种。     1.室内养殖室内养殖包括箱养、坑养、池养和棚养等方法。一般适养红蚯蚓。     (1)箱养法蚯蚓饲养方法:     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本届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     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一70%(一般是手捏成团,放开散开为宜),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2)坑养及砖池养殖蚯蚓:     包括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除爱胜蚓属<红蚯蚓)外,还可适宜养青蚯蚓。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可2—3平方米,也可10—20平方米。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lo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2.田间放养法     适宜于桑园、菜园、果园、苗圃、饲料田、多年生经济植物、林区,以及灌溉方便、水分充足的肥沃农地养殖。一般适养青蚯蚓。     (1)桑园养殖法:     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一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     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法:     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3)菜园养殖法:     菜园水肥条件充足,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在养殖蚯蚓的菜园,每亩施人7500—100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菜园养殖,应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     (4)果园养殖法:     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如养青蚯蚓,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如养殖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则在果树下沿树行堆积宽1.5—2米、高o.4米腐熟的牛、马、猪粪(    (5)利用防空洞养殖法:     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周围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一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3.工厂规模化养殖蚯蚓法     主要用于赤子爱胜蚓的大规模养殖。     这种养殖法,必须有一定的专用场地和设施,包括饲料处理场、控温车间、养殖床、卵茧孵化床、蚯蚓加工车间、肥料处理及包装车间、成品化验室和成品仓库等一整套设备。当然,也可采用分散养殖、集中处理的方法。如养殖部分,可分给集体或个人进行养殖,而工厂集中成品处理或加工。下面着重介绍养殖设施。     (1)饲料处理场:包括饲料的堆积发酵或分选粉碎之用,面积大小视规模而定。【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2)养殖车间:可采用砖木结构,也可采用塑料大棚。温度控制在18—28℃。控温设备,冬季可利用锅炉暖气、太阳能热水器或其他工厂的余热进行保温。夏天可用通风、喷水、缩小养殖堆等措施降温。养殖车间的宽度以4—5米为宜。塑料大棚宽约7米,长根据需要而定,如30米、60米或100米,高2米为宜。     (3)养殖床:宽以1.5米为宜,一边砌一高40厘米的矮墙,近走道一侧设高10厘米的小埂,床面稍倾斜,里高外稍低有利于饲料中多余水排出。养殖床四周设宽25厘米、深25厘米的水槽,供排水和预防鼠类、蚁类危害,两床之间留1.2米的走道。     在养殖车间内,可在两床的外侧设饲料发酵池,冬季可放人新鲜马、牛、猪粪,利用发酵热提高棚温,夏季则作卵茧孵化床之用。

篇三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钓鱼用红蚯蚓简易养殖技巧

大部分钓友钓鱼时要红蚯蚓,既费时又费钱,在此我愿将自己多年摸

索出的简易蚯蚓繁殖法介绍给钓友们,有条件的钓友不妨一试。

一、村料准备:1.备一个容积1立方米左右的器皿(农村钓友可直接

在露天水池旁等处辟一块1平方米左右的地方)。2.0.5立方米左右的肥土。3.将一些稻草、麦秆、玉米秆等切成20厘米长。

二、具体做法:1.将器皿置于太阳晒不到的阴凉处。2.将0.5立方

米左右的肥土打碎,置于器皿底部,放上几十条大平二号种蚯蚓(小的不要),用土盖起来,上面撒一些吃剩的粥、米饭、麦麸等。3.再在上面铺上一层碎稻草,稻草上面铺麦秆、玉米秆稻草(全部铺稻草更好)。4.洒水,使草潮湿。不可淹,蚯蚓喜潮不喜淹。5.将器皿盖上,留出气孔。6.经常补一些水,将苹果皮、烂香蕉、烂桃子等投于器皿内。切忌酸辣。

三、繁殖管理:1.红蚯蚓春夏秋季繁殖快,冬季气温低繁殖不快。

夏;季要保持器皿气温在30℃以下,气温过高蚯蚓会外逃或热死。2.经常用筷子、小棒等(切忌用快口的东西,以防将蚯蚓切断)拨开草土,观察蚯蚓繁殖情况。如果发现一条蚯蚓从另一条蚯蚓头部直钻进腹部,只留尾部在外,就是蚯蚓在交配,千万别动它们。要将已死的蚯蚓取出,以免感染其他蚯蚓。3.发现土壤里或湿草上有小米粒大小的球状物,稍呈绿色透明状,这就是蚯蚓卵。要防止其他害虫进人吞食蚯蚓卯。4.红蚯蚓的幼虫呈白色线状,能轻微蠕动,几天以后才逐渐变红。5.蚯蚓密度大了就可取出一部分用于垂钓。以上是笔者的做法和粗浅的体会。至于养殖红

蚯蚓的其他技术要领及土壤的酸碱度等,还有待精于此道的钓友专家指正。

篇四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家养蚯蚓,让有机肥生产工艺变简单

家养蚯蚓,让有机肥生产工艺变简单

前边讲了两种家用有机肥生产工艺,很多人都说这两种方法太麻烦,而且对于经验和技术要求都比较高,一旦弄不好,原料就会腐烂变质,发出恶臭,不仅没做到生产出有机肥的目的,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居住环境。

爱花的人都会经常去花市,一般都会被销售人员推荐过蚯蚓粪便,它们一般都会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有机肥,能够让我们的花长得更好,一问价格就会发现价格很不便宜。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利用蚯蚓生产有机肥。

首先我们选择一个大点的保温箱,装上一些泥土,抓上一些蚯蚓放在箱子里,这样可以说准备工作基本上就做好了。我们只需要隔几天向箱子里撒上一些水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我们每天剩下的菜叶、瓜果皮核等放进去。我们只需要将这些蚯蚓的粪便收集起来,这些就是良好的肥料。

篇五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家庭养殖垂钓用蚯蚓新技术

家庭养殖垂钓用蚯蚓新技术

作者:乔生桂

垂钓用蚯蚓和饲料蚯蚓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在颜色的区别上,垂钓用蚯蚓身体颜色是红色,饲料蚯蚓是青色。在个体上,垂钓用蚯蚓体小,饲料用蚯蚓体大。 在养殖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 今天我们不谈饲料蚯蚓的养殖技术,单谈垂钓用蚯蚓的养殖技术。

养殖垂钓用蚯蚓,我们可以选择在室内养殖和室外养殖。可以根据蚯蚓的需求量来决定养殖规模。

如果我们在室内养殖的话,可以选择废弃的房屋,但是房屋不能太破败,夏天不能淹水。另外还需要防盗,防止养殖的蚯蚓被盗取。

如果我们在室外养殖的话,需要做好防

篇六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蚯蚓养殖DIY系列之一

DIY系列之一:用泡沫箱自制蚯蚓养殖箱,暨夏天高温完美解决方案。。(20130712更新)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15:47 | 只看该作者 | |

本帖最后由 donchen 于 2013-7-12 17:42 编辑

怎么说呢,蚯蚓说好养也不好养的。。。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网上很多养蚯蚓的文章多有误导,真正有用的还是老外的《蚯蚓指南书》。。。 特别是关于喷水和湿度大多是错的,蚯蚓箱基本不用添水,除非是取蚯蚓茶的时候可以喷半边。。。

另外有点挑战的就是培养基质、食物是否发酵和高温度夏的问题: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1、培养基质:实验下来还是老外的废报纸法比较实用,我用的培养基质是纸箱泡烂了的纸浆,比较透气而且方便取用蚯蚓茶;

2、食物发酵:实践中厨余食物进行预先发酵更好,不用买Em菌群,放点养乐多或者园土之类的就会长毛,我是两种都放一些滴。。。

预先发酵的好处在于:

A、预先发酵的食物有利于蚯蚓们食用,未发酵的食物直接放到蚯蚓箱它们也会等到腐熟了再吃;

B、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肥可以沤制后浇花,我一般是等到灌满一瓶就加入一些鱼肠之类,以便增加磷肥含量,继续发酵直至没有臭味;

C、预先发酵在夏天的高温天气特别有意义,因为直接放到蚯蚓箱中有氧发酵会产生大量热能,蚯蚓会受不了的。。。

3、高温度夏: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下面的矿泉水瓶大法。。。

解决了上面三个主要问题,养蚯蚓就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的了:一个礼拜喂一次食足矣,偶尔看看有没有引起蚯蚓逃亡的环境事件就可以啦。。。

===================================================

蚯蚓箱是放在楼道角落里的,朝北没有阳光可以照射,蚯蚓箱底部打孔,底下的箱子满了,就把食物放到上一个箱子里,蚯蚓们会自己爬上来。。。

上图中第二个箱子是接水箱,底部不用打孔,定期喷水收集蚯蚓茶即可,上面盖一层窗纱防止蚯蚓逃亡。。。

第三个箱子和第一个箱子构造相同,现在还是空的,所以先放到最底下备用。。。

泡沫箱的盖子上打满了孔,盖上一层连裤袜做的防虫网,既防虫子入侵又能阻止蚯蚓逃亡:

盖子和培养基质之间再加一层纸箱板做成的保湿层,注意四边都要留一些缝隙以利透气: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这两天上海气温确实够高(35-38摄氏度),蚯蚓纷纷开始大逃亡了。。。。 于是先把箱子里保湿用的纸箱板拿掉,无效。。。

然后加大盖子的透气孔直径,把上盖的孔径加大了一倍,依然无效。。。 用手触摸,觉得土壤还是蛮潮湿的,暂时不打算喷水。。。

最终的解决办法:

准备两瓶矿泉水,放到冰箱冷冻格里,冰冻一天后放一瓶到蚯蚓箱中,两瓶矿泉水隔天轮流调换。。。

于是天下太平鸟,蚯蚓们连个影子也看不到了。。。

篇七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

蚯蚓的十种养殖方法与设备

在掌握了各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之后便可以人工养殖了。具体的养殖方法和方式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规模大小而定。其养殖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室外养殖和室内养殖。室内养殖,按照养殖容器的不同,有盆养法、筐养法;室外养殖,常见的有池养法、沟槽养殖法、肥堆养殖法、沼泽养殖法、垃圾消纳场养殖法、园林和农田养殖法、地面温室循环养殖法、半地下室养殖法、人防工事养殖法、塑料大棚养殖法、通气加温加湿养殖法等。虽养殖容器和场地各异,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就是要科学的养殖。盆养法也仅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但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管、搬动方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养殖的科学和实验。【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1. 盆养法 可利用花盆、盆缸、废弃不用的陶器等容器饲养。由于盆缸等容器体积较小,容积有限,一般适于养殖一些体形较小,不易逃逸的蚯蚓种类,如赤子爱胜蚓、微小双胸蚓、背暗异唇蚓等等。而体形较大的、易逃逸的环毛蚓属的蚯蚓往往不适宜用这种方法养殖。盆养法也只限于小规模的养殖。但是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看、搬动方便,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于养殖的科学实验。

盆内所装材料的多少取决于盆容积的大小和所养蚯蚓的数量。一般常用的花盆等容器,可饲养赤子爱胜蚓10-70条,但盆内所投放的饲料不要超过盆深的3/4。由于花盆体积较小,盆内温度和湿度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变化。盆内的表面土壤或饲料容易干燥,温度也易于变化。所以在用花盆养殖是要主要,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要尽量保持盆内土壤或饲料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如可加盖苇帘、稻草、塑料薄膜等,经常喷水,以保持其足够的湿度。还应注意的是在选择盆、缸、罐等容器时,一定不要用已盛过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物品的容器。以免引起蚯蚓死亡

2.箱、筐养殖法 可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养殖,但不能用已装过农药、化学物质的箱、筐等容器饲养,也不能用含有芳香性树脂和鞣酸的木料来加工养殖箱具,因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也不稀用含有铅的油漆或酚袖等材料制造饲养箱,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箱、筐的大小和形状,以易于搬动和便于管理为宜。一般箱、筐的面积以不超过 1 平方米为好。

养殖箱的规格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50 厘米 X35 厘米 x 15厘米;60厘米 x 30厘米 x 20厘米;60厘米x40 厘米 x 20厘米; 60 厘米x 50 理米 x20厘米; 60 厘米 x30 厘米x 25 厘米; 45 厘米x25 厘米 x30 厘米; 40厘米 x35 厘 x30 厘米等。在养殖箱底和侧面均应有排水、通气孔。为便于搬运,可在箱两侧安装拉手把柄。箱底和箱侧面的排水、通气孔孔径为 0 . 6 一 1 . 5 厘米;箱孔所占的面积一般以占箱壁面积的 20 %一 35 %为好。箱孔除可通气排水外,它还可控制箱内温度,不至于因箱内饲料发酵而升很过高。另外,部分蚓粪也会从箱孔慢慢漏落,便于蚓粪与蚯蚓的分离。箱内的饲料厚度要适当,可以据不同季节和温度湿度来调整,在冬季饲料的厚度要适当增厚,不过饲料装得过多,易使通气不良,饲料装得过少,又易失去水分、干操,从而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为减少箱内饲料水分的燕发,保持其一定的湿度,除可喷洒水外,还可在饲料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废纸板或稻草、破麻袋等物。当然养殖箱也可用塑料箱代替,价廉而经久耐用,不易腐烂。

若要增加养殖规模,可将相同规格的饲养箱重叠起来,形成立体式养殖,这样可以减少场地面积,增加养殖数量和产量。如欲进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可以采用室内多层式饲育床养殖,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和场地,增加饲育量和产量,而且又便于管理,长年养殖。多层式饲育床可用钢筋、角铁焊接或用竹、木搭架,也可用砖、水泥板等材料建筑垒砌,养殖箱则放在饲育床上,一般放 4 一 5 层为宜,过高则不便于操作管理,过低又不经济。在两排床架之间应留出通道(约 1 . 5 米左右)便于养殖人员通行、操作管理。在放置饲育床的室内应设置进气门,在屋顶应设置排气风洞,以利于气体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蚯蚓的生长繁殖。在冬季应考虑室内的温度,可采取加温和保温措施,如利用太阳能、附近工厂和热电厂等蒸气余热或各种加温设施。在养殖蚯蚓的室内要安装照明设施,以供夜间照明,防止蚯蚓逃逸。除上述设施外,在室内还应备有温、湿度表(自记式或直观式)、喷雾器、竹夹、碘钨灯(或卤素灯)、网筛(孔直径为 4 毫米)、齿耙等用具。

箱养殖蚯蚓的密度,一般控制在单层每平方米 4 000 一 9 000条,过密则影响蚯蚓取食、活动以及生长繁殖,过稀则经济效益不佳。为减少饲料层水分的蒸发,其上可覆盖塑料薄膜、麻袋、草席、苇帘等。在冬季气温降至一 1 ℃ 度时,应注意及时加温、保暖,使室内很度保持在 18 ℃ 以上,为防止蚯蚓冻死,养殖室内的握度要保持德定,并且养殖室内每未应打开通气孔2~ 3 次,使其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夏季炎热,气温升高时,可经常用喷雾器喷酒冷水,以保湿降温,并且进气门孔应全部打开通风

当蚯蚓逐渐长大后,应减少箱内蚯蚓的密度。用长 60 厘米、宽 40 厘米、高 20 厘米丽养殖箱养殖,每个箱内投放赤子爱胜蚓(太平 2 号或北星 2 号) 2 000条左右。在温度 20 ℃ ,湿度 75 %一 80 %和饲料的条件充足时,经过 5 个月的养殖,即可增至 18 000条左右。在箱式或筐式立体养殖时,应注意箱间上下、左右的距离,以利于空气的流通。

这种立体式饲育床式养殖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充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节约劳动力,较为经济,其生产效率较高。据有关实验测定,采用这种方法养殖,其 4 个月增殖率为平地养殖的 100 倍以上,并且从产蚓茧到成蚓所需时间大大缩短,饲料基本粪化的时间也大大缩短,饲育床内的水分可经常保持在 75 %一 80 %左右,相对较稳定。饲育床的温度上升能够保持在 30 ℃ 以下。并且饲料的堆积状态在两个月后,堆积深度仅为 8 厘米,较均匀,管理和添加饲料以及处理粪土也十分方便。总之,采用立体箱式养殖方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诸多的优点,也是目前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3 .半地下温室、人防工事或地下防空洞、山洞、窑洞养殖法 这种养殖方式的优点是可充分利用闲置的人防工程,不占用土地和其他设施,加之防空洞、山洞和窑洞内阴暗潮湿,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小,而且还易于保温。但在这些设施内养殖蚯蚓必须配备照明设备。当然地坑、地窖、温室和培养菌菇房、养殖蜗牛房等设施同样可以饲养蚯蚓,而且蚯蚓还可以与蜗牛一同饲养。在土表上养殖蜗牛,蜗牛的粪便和食物残渣还可以作为蚯蚓的上好饲料。

半地下温室的建造,应选择背风、干操的坡地,向地下挖 1 . 5 一 1 . 6 米深、 10 一 20 米长、 4 . 5 米宽的沟,中央预留 30 一 45 厘米宽的土埂不挖,留作人行通道,便于管理。温室的一侧高出地面 1 米,另一侧高出地面 30 厘米,形成一个斜面,其山墙可用砖砌或用泥土夯实,以便保暖,暴露的斜面,用双层薄膜搜盖,白天可采光吸热,晚上可用苇帘覆盖保温。冬季寒冷天气,可在半地下室加炉生火,补充热量升温,炉子加通烟管道,

排除有害那。室温一般可达 10摄氏度以上,饲养的床温在 12 - 18 ℃ 以上,在晴朗的天气,室内温度可达 22 ℃ 以上。饲养床底可先铺一层约 10 一巧厘米厚的饲料,然后可再铺一层同厚的土壤,这样可一层一层交替铺垫,直至与地表相平为止。在床中央区域内可堆积马粪、锯末等发酵物。在温室两侧山墙处可开设通气孔。这种养殖方法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4 .地面温室循环养殖法 可以利用现有的冬季暖棚、温室,如甘薯育秧、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等冬季保苗的越冬暖拥养殖蚯蚓。建造越冬养殖床,使作物与蚯蚓在温室中共伺生长,这样不仅可使动植物有效越冬,而且使物质和能源充分得到经济有效的循环利用。

一般选择避风、向阳的高坡、平坑或挖坑建床。床长 10米,宽 2 米,深 0 . 7 米;床的前墙高出地面 0 . 3 米,后墙高出地面 1 . 5 米,床深 0 . 5 米。在两侧 A 区为养殖床,宽各为 0 . 8 米,在床底先铺一层约 10 厘米厚的饲料,然后再铺一层同样厚的菜园土,这样一层层地交替铺垫,直至与地表平齐。在中央的 B 区堆放生马粪等发酵物。在 A 区可种植甘薯、蚕豆等越冬作物,并放养蚯蚓。温室两侧留有通气孔,向阳面采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每隔 7 一 8 厘米处扣紧防风网,在严寒冬季,尤其在晚上要加盖草帘等物。在温床四周,外侧 1 米处开挖排水沟,以防积水。温室东侧留一小门,便于管理人员出人。采用这种养殖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因为在温床里动植物和微生物在组成生态小循环系统中,较有效地进行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更有效地互利共生。

5 .通气加温、加湿养殖法 因为蚯蚓大多栖息在 10 一 20厘米深处土镶或饲料层中,蚯蚓的饲料大多为食品的残渣,农副产品和畜产品的废弃物或经腐熟发酵后的这类物质等。蚯蚓会再此深度中纵横穿孔摄取食物。但这类有机物质会被了土壤中的厌气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这些均消耗土壤中的氧气,有着还原土镶的趋向,而蚯蚓必须依靠氧气进行呼吸,故蚯蚓在还原性土壤中是无法生存和栖息的。在自然状态中,蚯蚓是依靠来自大气中扩散于地中的空气进行呼吸。为了进一步提高蚯蚓的养殖寄度、克服供氧不足、温度和湿度不稳定等矛盾和缺点,在有限的面积内高密度养殖,就需要大量投喂饲料,为了防止土壤中氧气的不足,可以在养殖室地下埋设有许多细孔的管子,这样可以缓慢地向土壤或饲料输送空气,防止土壤还原。因蚯蚓一般是利用溶解于体表的水中的氧进行呼吸。蚯蚓的体表必须经常处于湿润的状态。采用通气加温加湿的养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种通气加温加湿的方法可以通过仪器或计算机自动调节和控制,是较为先进的养殖方法。 本文来源第一养殖网

6.棚式养殖法 棚式养殖,其结构与冬季栽种蔬菜,花卉的塑料大棚相似,橱内设置立体式养殖箱或养育床。

可采用长 30 米、宽 7 . 6 米、高 2 . 3 ,米的塑料大橱。棚中间留出 1 . 45 米宽的作业通道,通道两侧为养殖床。养殖床宽 2 . 1 米,床面为 5 厘米高的拱形,养殖床四周用单砖砌成围墙,高为 40 厘米,床面两侧设有排水沟,每 2 米设有金属网沥水孔。棚架用 4 厘米钢管焊接而成。整个养殖棚有效面积为 1 加平方米。最大养殖量可养殖 200 万一300万条赤子爱胜成蚓。

塑料棚养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做好环境控制工作,主要是在夏冬季节。蚯蚓的适宜温度为 17 一 28 ℃ 。当夏季气候炎热时,尤其在盛夏高温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温度太高对蚯蚓生长繁殖不利,可以采取遮光降温,将透明白色塑料薄膜改用蓝

色塑料薄膜,在棚外加盖苇席、草帘等,还可在棚顶内加一隔热层,或采用放风降温等方法。当棚内温度超过 30 ℃ 时,可打开通气孔或将塑料薄膜沿边撩起 1 米高,以保持棚内良好通风,降低温度。也可喷洒冷水降温,使棚内空气湿润,地面潮湿。还可采取缩小养殖堆的方法,使养殖堆高度不超过 30 厘米,以利通风,并且在养殖堆上覆盖潮湿的草帘。采取以上措施可使棚内温度降低,一般棚温不超过 35 ℃ ,而床温又低于棚温,床温最高不超过 30 ℃ ,在一般情况下,可保持在 17 一 28 ℃ 范围内。在冬季采取防风、升温、保温等措施,在入冬前,可将夏季遮阳光物全部拆下,把塑料膜改为透明膜,以增加棚内光照和加温,还可在棚外设防风屏障,加盖苇帘或草帘,使整个棚衔接处不漏风。另外在棚内增设内棚,以小拱棚将养殖堆罩严保温,增设炉灶,建烟筒或烟道加温,还可改变养殖堆,将养殖层加厚至40一 45 厘米,变为平槽堆放。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棚内和养殖堆的温度。如当棚外温度降至- 14一- 16 ℃ 时,则棚内温度可保持- 7 一-4 ℃ ;而加设有护的棚内温度可达 9 ℃ 以上;床内温度可达 8 ℃ 以上;整个冬季蚯蚓仍能继续采食,生长。总之,采用塑料蚓养殖蚯蚓,虽受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但是只要做好环境控制工作,除冬季 1 一 2 个月和盛夏以外,全年床温均能保持适宜于蚯蚓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

养殖棚的另一种规格为高 2 米、宽6米、长 30 米,棚中留过道,以便饲养管理。棚两侧用砖砌或泥土夯实做棚壁,以防止外部的噪音和振动,棚四周挖排水沟,以便雨季防止积水。在棚壁两侧设置通气孔。在养殖棚内可设置能拉进拉出的箱状设备。养殖槽内的温度和湿度,由换气孔和散水装置控制在所规定的范围内。可把酒糟、纸浆粕和含有大量动植物蛋白的鱼碴、谷类、鼓皮等和腐殖质混合,或马粪、牛声、麦秸、或培养食角菌后的下脚料等铺设在养殖槽内的箱中争在这种条件下养殖,大约每 3 . 3 立方米的养殖槽内,可繁殖蚯蚓 10 万条以上。约 20 个月后,由数万条蚯蚓繁殖到数百万条以上。

7 .农田养殖法 可以将室内养殖和室外养殖结合起来,其效果更佳。在春夏秋季可把蚯蚓养殖移至室外,到秋末初冬季节移至室内。幼蚓的养殖放在室内,成蚓养殖放在室外。这样可以利用大田、园林、牧场等辽阔的土地来养殖蚯蚓,不仅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利用蚯蚓来改良土坡,促进农林牧各方面综合增产。因此,这是蚯蚓养殖和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为了保证农作物更好地生长发育、增产,往往又要给作物施肥、喷药,而有些化肥,农药又可能对蚯蚓造成极大的危害。故在农田养殖蚯蚓时就应考虑这个矛盾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在农业上上广泛应用的氨水,而据实验,蚯蚓接触到 4 %的氮水溶液时,少则几十秒钟多则几分钟即死亡。因氮水可分解、释放大量氨气,对蚯蚓杀伤力极强。所以在施肥时要特别注意。一般可在园林或农田内开挖宽 35 一40厘米、深 15 一 20 厘米的行间沟,然后填人畜禽粪,生活垃圾等,上面再覆盖土壤。在沟内应经常保持潮湿,但又不能积水。这种方式养殖蚯蚓,在种植有各种农作物的农田、园林、桑林、饲料堆等均可采用,但不适在种植有柑橘、松、橡、杉、桉等的园林中开挖沟放养。一则这些树种的落叶含有许多芳香油脂、鞣酸、树脂或树脂液等物质,对蚓蚓有害,会引起蚯蚓逃逸,另则这些树种的叶子不易腐烂。农田养殖法养殖蚯蚓能改良土壤,促进农林业增产,成本较为低廉。不过这种养殖方法有其缺点,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单位面积产量较低。

8.池沟饲养法 一般选择背阴或遮荫的地方挖池沟或用砖等建筑材料砌池沟。通常池沟长 1 米,宽 50 厘米,深 30 厘米,然后分层或混合投人饲料和土壤,并喷洒适量的水。一般可建多个这样的池沟。一些池沟倒人生活垃圾,但应拣出石块、瓦砾、骨刺、金属、玻璃碎片、塑料等不易分解的物质;另一些池沟内是经发酵腐烂的这类饲料,以投放蚯蚓养殖,

两批池沟轮换使用,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9 .堆肥养殖法 这是一种较经济有效的室外养殖方法。具体做法是:取农家肥 50 % ,土壤 50 % ,两者混合,或以肥料和土壤各 10 厘米厚,交替分层铺放成堆。每堆宽约 1 一 2 米,高 50 厘米,长度不限。一般堆放一天以后,其肥堆内便可诱集上百条蚯蚓。当然也可向肥堆投放蚯蚓种人工养殖。采用此法蚯蚓增重快,体重可增加60%一 100 % ,很快性成熟。

10.沟槽养殖法 选择背风遮荫处,开挖沟槽来进行养殖。在开挖沟槽时应设置排水管。养殖沟槽一般是宽1 米,深60-80厘米,长度可因地制宜斟酌确定。在沟底常先铺一层 5 厘米厚的禽畜粪便,然后再铺上一层杂草、树叶或麦秸、豆秸秆等,其上再覆盖一层 5 厘米厚的土壤。这样依次铺垫,直至填满沟槽为止,其表土上再覆盖稻草、麦桔或芦苇、麻袋等玻盖物。为保持沟槽内土壤的湿润,可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喷水或喷灌。采用这种方法养殖蚯蚓增产快。在饲料充足条件下,一般每平方米投放上千条蚯蚓。放养两个月后即可采收蚯蚓和蚓粪,以后可每隔一个月采收一次。 本文来源第一养殖网

无论采用何种养殖方法,均应对蚯蚓的天敌和病害严加防范。


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相关热词搜索:怎么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最简单的繁殖蚯蚓方法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无土养蚯蚓方法最简单"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fangfa/84117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