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煤老板破产

煤老板破产

2017-06-19 10:18:0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煤老板破产(共7篇)我所见证的那些一夜暴富、破产及巨亏的故事所有的大亏都是贪和怕导致的,而对赚快钱和一夜暴富的期望又是贪和怕的本质原因。稳健说起来容易,但那意味着你要在别人快速赚钱的时候不眼红,在你的保守屡屡被疯狂的市场暴击的时候不变卦。根本上是需要对自己理念和方法的绝对信心。而这种信心又不能是盲目的。信心最终只能来自...

篇一 煤老板破产
我所见证的那些一夜暴富、破产及巨亏的故事

  所有的大亏都是贪和怕导致的,而对赚快钱和一夜暴富的期望又是贪和怕的本质原因。稳健说起来容易,但那意味着你要在别人快速赚钱的时候不眼红,在你的保守屡屡被疯狂的市场暴击的时候不变卦。根本上是需要对自己理念和方法的绝对信心。而这种信心又不能是盲目的。信心最终只能来自于知识、历史和经验。——网友@水晶苍蝇拍

  昨天,雪球突然有一个话题火了《你所见证的破产、巨亏的故事》,i黑马编辑部第一时间整理出精彩故事和观点,与大家分享。

  一、抵御赚取外快的诱惑

  @谦和屋(139赞)

  浙江有一位房地产的前辈,在那边也算知名人士了。

  八十年代就做房地产了。他是一个传奇!文化水平不高,小学。从做泥工开始。做到几十亿。往年每年过年都见面的。一家人和和气气。在当地名声也很不错。因为,他盖房子,是有良心的,用工用料都实在。自己就住在自己盖的小区里,办公室也在自己盖的小区里。每次去看,那办公室都安安静静,里面的员工都是动辄十几年几十年跟随他的。为人真是不错!

  结果,前些年,经营方面出了问题。因为他借了很多民间借贷,我知道的一笔就是,找浙江一家非常有名的上市公司周转了大约五千万,利息一年一年五百万左右,借一年。结果,后来回款了,想提前换,人家不让,非得全额算利息。为什么他会这样呢?因为,他不太管具体经营,可能本身也不太精通,加上人很实在,所以,周边很多打他主意的人。这个弄一点那个弄一点,像一艘船,破了很多小洞。

  各种奇闻,都是他那里得知的。有旗下老伙计,承包钢材木材的,卖给他,一车拖进工地,然后转一圈,拖出来,再转回去,又算一车的钱。可是,早些年,利润高,这些小钱,根本不算什么,也就算了,都是老伙计了。

  大约前几年的时候,市场不好了,加上,屋漏偏逢连夜雨,几块地由于拆迁等问题,拖进去了。这下子,就倒霉了!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一下,摧枯拉朽,处处碰壁。就去民间贷款,银行贷款。最后绷不住了。

  要知道,有些钱,放贷给你的人,你是不得不还的!一旦出了问题,变卖各种资产,先把这些不得不还的大爷的钱还了,才有机会往后走。

  好了,拆东墙补西墙,这样搞了一阵子,还是绷不住。我那时候看他,真是感叹,他很早就开奔驰600了,老款的,巨大无比,然后,他身高不高,从车里下来,再加上比较憔悴,真是看上去难过…再后来,被以非法集资抓进去了。至今关了好几年了,听说可能快出来了。这几年,年年都和家人在监狱过年,他儿子也被抓进去了,当时在另一个城市被手机定位,一下子就抓到了,飞快的!最后清算,我都傻了,创业三十多年,最后倒欠国家几十亿。我都不知道怎么算的!当时想引入新房产公司收购或者入股啥的,都到这一步了,谁还雪中送炭?都跟秃鹫一样等着,那是世态炎凉!

  由于他整个发展历程,这几年我都多有耳闻,我前些年还专门请我的伙伴们去了浙江,专门在他工地待了好久,开会,检讨,那一片别墅,真是好位置好房子,可是,无人开工,落寞异常,我们待在那里,就感叹!真是要保守!保守一点,方能去求长治久安!你钱多,身边很多人可能就冲着你的钱来,你权利大,那么,就冲着你的权利来!

  经营一个事业,随时要想到万一发生最坏的情况,我该如何面对,应对!

  所以事业做得再大,倘若没有腾挪的空间,没有弹性的策略,只要一次,只要一次突发状况,很可能就要收走你之前累积的所有!后来,我对欧文卡恩那句话,有了很深刻的体会——格雷厄姆教给我最大的一点就是抵御赚取快钱的诱惑!

  以及,巴菲特说——人一辈子富一次就好!那真是充满智慧的格言!

  一辈子富几次,能留下传奇的经历,能留下动人的故事。

  一辈子富一次,只能留下从容安逸的人生,没有故事,没有传奇!

  ……我要那么多故事干什么?我又不是故事会…

  二、别提前把下半生透支了

  @赵家人(182赞)

  事情发生在10年前,我发小。他小时候搬家去了深圳。他爸妈的公司市值十亿,服务行业,已上市。他一个人在美国上学,天高皇帝远,生活糜烂。父母娇纵,对他经济方面从无二话,一夜花几十万什么的,最多就是骂他几句。

  但是最近几年公司下滑,硬撑着,结果有天资金链断了。涉嫌各种诈骗,跑路了。而给他们公司放贷的银行人员也面临牢狱之灾。现在欠三四个亿吧。他家名下所有房产都被收了,豪车也卖了。

  给他们借的钱像无底洞,借第一次肯定还有第二三四次,一次给他们借了三万,不到一个月又没了。他们解释说还没适应破产生活,但我一个工薪阶层也没那么多钱再为他们的大手大脚买单。就这么亲眼看着他们从普通人变得穷凶极恶,他们为了避免吃各种官司,把帮他们的人也套进去了。有人为了帮他们,自己家也破产,甚至差点人亡。

  我觉得福气是有配额的,细水长流,别提前把下半生透支了。踏踏实实生活,有自己兴趣爱好,好好爱父母,有一个知心爱人,这一辈子就够了。

  三、一天一夜就输光了

  @咖啡猫(102赞)

  本地建筑起家的赖老板,95年就有上千万资产了,出手极阔绰。那时我读初中,老爹让我喊他赖伯伯,我注意力都在赖老板的假发上,没出声,赖老板就说孩子真腼腆喊一声伯伯给100元,喊了20声,2000元还没揣热老妈就拿过去了。

  第二年赖老板在旋转餐厅和人打牌,中了局,一天一夜就输光了,回到农村混吃混喝。当年和老爹去看过他一次,老爹感叹“老赖又变回农民了”。

  自家,97年20万收了铁路局下面的一个砖厂,然后有一天砖窑垮了……

  四、别说富不过三代

  @投资加码(2赞)

  去年下半年听过一个招商银行的讲座,请的是大成律师事务所的。

  讲座的内容是家庭财富怎么传承的,讲了无数个案例,都是身价几十上百亿的,有企业家在美国投资了几千万美元房产然后去世了,企业不在自己子女手里没有了控制器,然后自己的老婆子女连遗产税律师费都交不起,美国几千万房产眼睁睁看着就是没法拿过来(当时听完这个案例我知道美国的遗产税真尼玛可怕呀,美国一号公路旁有个赫斯古堡,很多人走一号公路都会过去看,极尽奢华,家里有电影院和动物园,想想有多NB了,为什么这个没有传承给下一代呢?因为尼玛遗产税太高,所以,索性捐给政府了),还有企业家给孩子存了几千万觉得这辈子都够孩子花了,然后突然离世公司被兄弟姐妹霸占了银行存款也被提走了,自己的孩子很可怜的。

  确实很多人别说富不过三代,可能一代都过不去。

  赫斯特城堡是20世纪美国报业大亨威廉·蓝道夫·赫斯特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西蒙附近滨海的一座小山上建造的。这座私人庄园1919年开始规划建设,直到1947年才基本建成。赫氏古堡占地超过8300平方米的庄园建筑混合着欧洲和地中海建筑风格,丰富的收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赫斯特死后,由于难以承受高额的遗产税,其家族于1957年将城堡及附近庄园捐献给加州。如今,城堡作为加州的州立历史公园对游客开放。 大家路过这里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比中国现在任和一个富豪的宅邸都更土豪!

  五、再也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

  @白杨58(6赞)

  十一二年前,我在广东,广东流行外围六合彩,就是以香港马会结果,广东内地人外围坐庄跟你对赌。

  有一天我走在路上,捡到张卡片,样子跟银行卡类似,上面好像有之前7期的结果,当然都是正确的,这其实是个老掉牙的骗局,但当时我昏了,然后我照着卡片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对方叫我打3000元过去会寄近期的结果过来,当然我付钱得到号码,然后我将全部积蓄三万元(其中大部分是从股市中取出的,讽刺的是如果放在股市会有不错的收益)中的二万五千元(真是个百分百的二百五)平均分在十个地方下注,因为如果中的太多会担心拿不到钱,毕竟这是非法的,外围六合彩赔率1赔41,如果中了我会赚40倍,当然我没中,然后我醒过来了发现自己上当了,然后我报警了,然后我回来等消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后我再也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

  天上会不会掉馅饼?会,但概率太低,你做某个决定不能基于这个理由,而是你想到最坏的结果后,你是否能接受,如果你接受那你就可以去做。

  很有意思的是,我第一次破产,并不是在股市,事实上我没有在股市亏过钱。

  今天,我很庆幸那时发生那样的事,有人说过一个人一生要经历一次破产,越早越好,太早经历你会有时间爬起来,我同意。

  总结:天下投资唯稳不败

  微博网友@水晶苍蝇拍

  若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那么世上投资就是唯稳不败。

  以上只是投资案例中的部分案例,要想自己在投资中,尽量拥有最大化的收益、最下的风险,根本上是需要对自己理念和方法的绝对信心。

  而这种信心又不能是盲目的。信心最终只能来自于知识、历史和经验,毕竟,唯有自己理性判断,从心底出发衡量,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作者:i黑马

篇二 煤老板破产
煤老板破产,上亿资产败给儿子一把刀

  文丨杨大侠

  春寒三月,龙都镇北麓山上的草木,随冷风“沙沙”作响。

  顺着山麓断崖往下,伴随草叶声的,是一个人踩在山谷煤场旧址矸石上的“咯吱”声。

  谢中华站定,环顾四周:煤场左侧的厨房、办公室、住房,被垮塌的山石掩埋了大半;煤矿入口,也被山石覆盖;正门顶头的“红新煤场”,只剩“煤场”两个淡红漆字,在风中颤颤抖动。

  曾经数十人的热闹场景,如今已同这煤场一般,被尽数碾压在过去的记忆中——包括他的儿子谢龙,他现在重庆永川监狱里黯然度日。他被判20年有期徒刑。

  从去年九月,儿子杀人坐牢,煤炭生意停止,到现在,不过短短半年,这座煤场,却已如斗转星移,换了人间。

  同时变化的,还有整个煤炭行业,与谢中华冷却的心:儿子坐牢,煤场倒闭,自己也从坐拥上亿资产沦为路人甲。

  煤堆里爬出的老板

  海拔在869米的龙都镇,巴岳山横亘其中,部分山体为原始森林,当中蕴藏了丰富的煤矿资源。据统计,镇上煤炭探明储量在2000万吨以上,年开采量在30万吨以上。在这种环境下,于80年代初期,未成年的谢中华进入了当地一家小煤矿,成为一名煤炭工。

  煤炭工人是一份危险系数高、身体伤害大的职业,但在温饱都成问题的当时,小学没毕业的谢中华,没有条件挑三拣四。有份工作就是好事,何况这份工作还能给他带来不菲的收益。

  由于个子小,身子瘦,再加上谢中华来自新华村,其他矿工多来自红旗村,两个村多年水土不合,因此红旗村的矿工多把挖矿的事推给谢中华,他们自己只负责运矿车。

  谢中华自然不乐意,便拖拖拉拉消极怠工。这样的结果,是采矿量直线下降,煤老板指着众人一顿乱骂、扣工资。等煤老板一走,这群年长的矿工围着谢中华一阵乱打,经常把他打得头破血流。

  一次,谢中华再也受不了,在众人围攻之下,抓起一块矸石,猛然向外砸去。只听“啊”的一声,一名煤炭工软绵绵地倒下,额头上一个窟窿,鲜血直冒。

  谢中华有些怕了,但未熄的怒火与委屈让他睚眦欲裂,他指着发愣的众人,忿忿说道:“今天你们欺负老子,以后老子要让你们吃不起饭!”

  赔付了医药费,待工在家的谢天华想通了一件事:立足于人情淡薄的社会,不想受别人欺负,只有自己当老板!他翻出箱子里存的百十块钱,买了两条龙凤,出门去找新华村的老矿工。

  老矿工接过谢中华手中香烟,给了他三点忠告:

  1、龙都山表土稀薄,稍加剥离,就能发现土下的煤炭,进而露天开采和平硐;

  2、龙都镇政府混乱,做官的龙蛇混杂贪得无厌,多跑关系,就能拿下开采资历;

  3、露天开采容易让山体遭到彻底破坏,造成塌方,因此采矿可多开洞口,不可深挖。

  回到家,谢中华四处借钱、贷款,不出一个月,竟凑得10万多。

  当时,很多下乡的知识青年没有回城市,当中恰好有两个学地质的大学生。谢天华给两位学生一人发一个红包后,就算组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

  紧接着,谢天华跑遍了龙都镇政府,上下多番打点后,政府人员掌中钢印“手起刀落”,将一页纸递给谢中华,说:成了。

  依靠两位技术人员,谢中华在玉峰村北麓找了一大片地。两天后,山脚地皮除去,发亮的煤炭重见天日。用几万块钱承包这片地后,谢天华当老板了。

  凭着一股真性情与高薪引诱,当地诸多男人都加入了谢天华的煤场。一年后,谢中华开上了桑塔纳。取回车的第三天,他找了四名社会打手,一路油门踩到底,回到当年被揍的煤场,将那群曾经揍他的红旗村矿工悉数揪出来,打得他们起不来身,才留下一摞钱,扬长而去。

  扮猪吃虎:赌来上亿身家

  躺着数钱,打压仇人,惯着儿子谢龙,对其听之任之,这样的日子,谢中华持续到21世纪初。

  2001年,龙都镇因为诸多煤老板野蛮挖矿,山体多处被挖得满目疮痍,古街后山发生严重塌方,虽然垮下的山石并未危及到房屋住所,却也闹得人心惶惶。

  这年,政府进行了整体搬迁,并发布强力限制:禁止煤老板挖掘新的矿坑。

  这造成一个现象:采煤量大量减少,但煤炭变得奇货可居,价格翻了好几倍。这是一次危机,更是一个机会:谁能保持煤炭的平衡产出,谁的身家就能成几何倍数翻滚。

  谢中华“二顾茅庐”,再次找上那名老矿工。此时老矿工已退休,当他看见谢中华打开一皮箱的钱,他顿时惊得说不出话。 【煤老板破产】

  老矿工再次给谢中华指了条路:

  1、将其余的矿洞、特别是平硐开采的矿洞堵上,坚固地基;

  2、除了以上两种方法,更多地区采用的矿井开采,可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沿着剩余这条矿洞直线向下打矿井,采出更多煤炭。

  临走之时,老矿工抽了两张“大团结”,将皮箱还给谢中华,说:“这是我应得的。你还年轻,好自为之吧。”

  接下来,谢中华去了山西,煤老板的天堂。在那里,他才知道什么叫有钱人:几十上百万,也就是个农民。

  他带回几个山西的地质工程师,把之前的两个小年轻骂走。在这些新进技术人员的规划下,谢中华仿照山西矿场开矿模式,留下两个煤炭最丰富的矿洞,一个在洞深十多米处,向下挖竖井;另一个则挖斜井,配以带式输送机,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依靠这些技术设备,谢中华的煤炭开采量远超其它小矿场。但另一个问题来了:由于之前龙都镇的整体采矿量下降,很多外地合作商都断绝了合作关系,谢中华的矿场亦是不可幸免。

  也就在这段时间,儿子谢龙染上了毒瘾,每个月开支几万上下。谢中华一阵毒打后,谢龙带伤离家出走,去了上海。谢龙当时还未成年,去上海决计没有求生能力。一阵反思后,谢中华知道是教育不得当造成的问题,于是每个月在儿子存折上打20万。

  此外,由于技术设备更新,时间与物力财力的投入,数十名员工的工资,也拖欠了好几个月。多方受到掣肘的谢中华,决定主动出马,赌上一把。

篇三 煤老板破产
一个煤老板的人生观

个 人 事 迹

——记长治县西火镇庄子河煤矿矿长牛金平

他原本是一家百万吨大矿的采煤队长、正式职工,应乡亲们邀请,2001年毅然辞职下海,承包了濒临倒闭、产量不足万吨的村办小矿。他开拓创业,苦心经营,先后筹资3000余万元技改扩能,成为拥有上千万固定资产,年利润上千万的企业。2005年,他将经营所得的利润 3000多万元毫无保留地,无私贡献给了新的农业产业项目开发和生态文明村建设。

有人问他:“一个煤老板赚来的钱不是用来到大都市买豪宅和高档名车,过一掷千金的奢侈生活,而是用来开发新的农业项目,建新村、富村民,为什么?”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大家的事业就是我的事业。人活着为什么?就是干事业,不干事业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人头脑中不能光装着自己,

否则就是再富有,心里也不踏实

在晋东南长治、壶关、陵川三县交界地有一处“风水宝地”,名扬遐迩的“天下都城惶”就座落在这里。其精湛的古典建筑、动人的历史传说,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这里观光旅游。庄子河煤矿就位于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天下都城惶”山脚下,庄子河全村100余户、395口人。刚接手时煤矿处于停产状态,机械设备陈旧,采煤工艺落后,村里村政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萧条、班子人心涣散,

老百姓为此怨声载道。

而如今,走着平展展的水泥路,看着崭新的标准化矿井,住着亮堂堂的新楼房,喝着甜丝丝的山泉水,带着防护用品,穿着崭新工作服的矿工们,谈起矿上的变化来如数家珍:“庄子河煤矿能有今天,全靠领头人牛金平”。

牛金平中等的个儿,结实的身材,说话底气十足,走路脚跟牢,办事沉着果断。一身随随便便的茄克服——在大行老区的农村,随处可见的一个农民形象,一双深邃的眼睛透着智慧与仁慈,表露出他的生命情结,述说着他创业的艰辛。同时也给人一种力量雄浑的感觉。 二十多年前,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涌动于神州大地时,庄子河村群众的经济意识也开始活跃起来,他们不安于温饱的现状,千方百计想超越温饱奔向小康之路。然而,热情虽然可贵,但毕竟不是决定的因素,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山村人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摆脱夭折的厄运。尽管乡亲们早出晚归,仍然没有摆脱贫困生活的困扰。当时刚过20岁的牛金平,已是县二轻局西蛮掌煤矿的正式工人,面对这些无情的现实,他没有东奔西走,也没有去钻营市场,只是踏踏实实的做着自己的工作。靠着自己的认真钻研和任劳任怨,十多年后他成为了矿上的技术骨干和采煤队长,月收入三、四千元,成为当地殷殷实实的小康户。可看到周围村民的日子依然走不出困境,他的心却开始不安起来,用他的话说是:“一个人头脑中不能光装着自己否则就是再富有,心里也不踏实。”

2001年,村里的村办煤矿因经营管理不善,几近倒闭。煤矿运

筹改制,没人愿意投资入股;煤矿运筹拍卖,多方联系无人问津;煤矿在上级有关部门运筹下搞承包,前来承包者寥寥无几。面对村里的情况,在煤炭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牛金平认为这也许是自己发挥才干,造福乡亲的一个好时机。没来得及过多考虑,牛金平应乡亲们的邀请毅然辞职,筹集资金回村里承包起了煤矿。“那个时候搞煤矿可不像现在这样牛气,现在搞煤矿,别人拿着钱形影不离地追着捧着要煤,没有硬关系还要不上煤。而那个时候搞煤矿,别人整天跟着要账,欠工资、欠贷款、欠一屁股债,整天连个安稳日子都没有。更有甚者,市场疲软,设施落后,效益低下,资金困难。”回顾那段日子,牛金平感慨万千。但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成天风里来雨里去,忙着筹集资金,添置设备。就是在这样的辛勤劳作和艰苦创业中,牛金平迎来了煤炭市场的好转和煤矿效益的攀升。在一步一步的实干中,牛金平赢得了村里乡亲的信赖。

搞建设、依托煤炭市场好的特点

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出行难是老百姓最头疼的一件事。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牛金平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短短几个月时间,一条投资30多万元、长700米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刚通行的几天,全村人高兴得的不得了,有事没事总要在路上多转几圈。

村里的建设需要资金,村民也需要生活的改善和提高,煤矿需要加大规模,钱从何来?牛金平全力抓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他的精心经营下,一座年产不到2万吨的矿井达到了年产 15万吨的规模,并且

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使企业安全程度和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年总产值达到3000万元,年利润达到 1000万以上。企业发展了,自己的艰辛付出也有了回报,挣来的钱怎么花,牛金平自有他的富民经:搞建设、发福利只能是暂时的,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才是为百姓永久的造福。面对地下丰富的资源煤炭优势,他认为:要改变庄子河的落后面貌,走可持续发展的富裕之路,必须以发展壮大煤炭产业为突破口,全面调整产业结构,以地下促地上,以黑色促绿色,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用他的话说叫:不能吃子孙饭,砸子孙碗。2005年,牛金平提出了“新上项目向三产转移,大力发展养殖业,建设文明生态村”的工作思路,并召开会议,提出建设全县最大的现代化养殖场的想法。村干部一片愕然,这么大的工程谈何容易?群众更是议论纷纷:他牛金平苦心攒下的这几个钱,搞点公益工程可以,为村里投资这么大的企业,根本不可能。

事实胜于雄辩。2006年,“长治县金科养殖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于同年3月正式破土动工,厂址就设在庄子河煤矿的旁边,总占地45亩,其中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2300余万元。轰隆隆的机器声惊醒了整个山村,大家彻底相信了他的胆识和魄力,也见识到了他为民谋利的信心和决心。历经 10个月的紧张施工,12月下旬猪场圈舍以及饲料加工房、饲料库等配套建筑都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公司共拥有猪舍22栋,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中畜阳光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技术后盾,按照国家先进的工艺流程,配备了完整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建立了严格有效的

防疫制度,实行封闭式管理。预计年可实行销售收入2400余万元,上缴利税70余万元,利润总额230万元,安排当地劳力70余人。

金科养殖有限公司不仅为村民增收致富找到了出路,而且成为了长治县农业产业化的样板工程。2006年,庄子河村人均收入达到9000多元,预计今年可达到1万元以上。发展大型养殖企业,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而且还为发展沼气打下了基础,预算投资800万的沼气工程已开工建设。设计600立方米的沼气池,可供应本村和周边几个村500多户农户用气,还可以利用沼渣生产颗粒有机肥料,实现生态循环。

发扬成绩、制定目标,再接再厉上新台阶

【煤老板破产】

人们说不清楚,自从牛金平当矿长以来,除了实心实意给职工办了许多大事外,还给乡亲办了多少小事。谁家想贷款,谁家孩子办结婚,谁家儿媳妇迁户口,谁家有过不去的坎,大多都要去找他这个帮忙的好矿长。而牛金平呢,不管有多忙,也要把乡亲们的这些事记挂在心上,挤出时间帮他们办好。有时侯,帮着别人办事还要贴上几个小钱。有人劝他说:“你成天那么忙,集中精力抓好大事就行了,何必去管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牛金平却说:“你以为我是个啥,我就是职工和群众的服务员,大家来求我是信得过我,况且我经常在外跑,熟人多,办起事来总比他们方便。”

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牛金平的心声。在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后,牛金平办事的底气更足了,村里各方面的工作也稳步推进。2004年以来,煤矿先后投资30余万元建起了干部宿舍;投资20余万元建

篇四 煤老板破产
走近吕梁煤老板

走近“山西煤老板”:资金链断裂只能坐着等死 “山西煤老板”在社会的印象中,似乎被当成一个特殊群体。

在中国,他们曾一度被全国各大媒体关注:2005年,11位煤炭商人被列入胡润能源富豪榜,其中9位来自山西;他们“招摇”“奢华”的传闻在媒体上屡见不鲜。

山西煤老板人数有多少?他们有多少资产?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诸如此类问题几乎无人能说清,因为,鲜有人真正走近这个有些刻意与公众拉开距离的群体。

山西2008年开始的煤炭资源集成(下称煤改)让“山西煤老板”仿佛成为过去式,“山西煤而“山西煤老板”这个群体并没有消失:他们中有的人还在煤矿上继续坚守,与前几年不同,随着煤价持续走低,一些富翁变成了“负翁”;他们中有的人“脱煤”转型,面对并不确定的未来??

2012年,煤市风云突变。4号主焦煤的价格从每吨1800元掉到了每吨500多元,5号原煤的价格也由每吨600元降至每吨260元。

2014年春节过后,煤市行情更不乐观,“焦炭每吨跌至1000元左右,而在2013年6~7月份焦炭期货价格是1800元每吨。”

老板是历史现象,随着时代发展将淡出历史舞台。”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 这个春天,山西煤老板的感受会是什么?

煤老板遭遇“黑金”咒语

巨额资金投入煤矿,煤价却一跌再跌,煤企几乎全部深陷“黑金诅咒”困局:煤炭大量积压;银行贷款无望;在建矿井停工;煤矿大幅裁员??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武刚|山西报道

“煤改前,吕梁355个煤矿中只有一个市属国营煤矿,其余均为民营。”吕梁一位官员说,“煤改后,吕梁民营煤企仍占总煤企数量的70%。”

2008年至2011年,煤价持续走高,地下的煤炭黑金给煤老板们带来了巨大财富,“当时,大家觉得煤市好得不得了,为了获取更大利益,煤老板们纷纷融资扩大煤矿规模。”吕梁一位煤老板回忆。

2012年至2014年3月,煤炭市场急转直下,吕梁4号主焦煤的价格从每吨1800元掉到每吨

500多元,5号原煤的价格也由每吨600元降至每吨260元,“即使价格如此之低,煤还是无人买。”当地一位煤老板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巨额资金投入煤矿,煤价却一跌再跌,吕梁民营煤企几乎全部深陷“黑金诅咒”困局:煤炭大量积压;银行贷款无望;在建矿井停工;煤矿大幅裁员??

在山西,煤老板最多的地市当属吕梁。面对相同困境,煤老板们的心理却是冰火两重天:有的煤老板认为“煤市低迷是企业发展的机遇”;有的煤老板在哀怨“大家硬撑着,都快倒下了”。

李子杰为何能“幸免”

57岁的李子杰是吕梁一个煤业集团的董事长,目前,他手中有2个煤矿,产能分别为150万李是一位不折不扣靠煤矿起家的煤老板。

2003年,李子杰开始干煤矿,“刚开始承包乡镇煤矿,承包费一年几万元。”李子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当时,说是产能3万吨,其实还不到1万吨。后来,经过煤矿股份制、煤改,小煤矿最终变成了大集团。”

吕梁当地盛传,如果李子杰的煤矿赔钱,那吕梁所有的煤矿就不能干了。李子杰对此并不否认,“目前的煤价对于我的企业只是微利,而对于其他企业,就已经开始亏损了。” 吨和90万吨,资产30亿元,职工1500多人。李是一位不折不扣靠煤矿起家的煤老板。

2003年,李子杰开始干煤矿,“刚开始承包乡镇煤矿,承包费一年几万元。”李子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当时,说是产能3万吨,其实还不到1万吨。后来,经过煤矿股份制、煤改,小煤矿最终变成了大集团。”

吕梁当地盛传,如果李子杰的煤矿赔钱,那吕梁所有的煤矿就不能干了。李子杰对此并不否认,“目前的煤价对于我的企业只是微利,而对于其他企业,就已经开始亏损了。”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吕梁市离石区9个规模煤矿中有2个煤矿停产。吕梁首屈一指的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限产近一半。离石区一位官员告诉本刊记者:2013年,离石区原煤产量同比下降5%;洗精煤产量同比下降7%;焦炭产量同比下降4%。主导产业价格下跌,工业增加值因价格下跌因素减值6亿元。

这位官员告诉本刊记者:2013年以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关联行业需求低迷、下游采购信心不足、外煤的冲击、产能过剩等因素叠加,煤炭市场延续2012年低位运行的态势,煤炭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吕梁不少煤矿企业发展陷入极端困境。”

吕梁80%的煤企是高负债运作,“负债率都在70%以上,市场一低迷,这些煤企就吃不消了“2003年,一吨5号原煤卖30~40元,时至2011年,5号原煤已经卖到了600元,大家觉得煤炭市场好得不得了。”李子杰说,“价值20亿元的煤矿炒到了50亿至60亿元,高昂的煤价让大家昏了头,很多人不停融资扩大规模,他们想尽办法吞下更多的煤矿,几乎所有的煤老板都在向银行贷款,至少70%的煤老板在民间融资。”

好景不长,2011年开始煤价走低,到了2012年,煤价已经掉得惊心动魄,“2012年4、5月间,煤价一天一个价,几天就掉百十元。煤价就像坐上过山车,哗啦一下就掉下来了。” 。”李子杰说。虽然煤价持续走低,可还是少人问津,“煤卖不出去,银行贷款和民间高利贷却是要还的,煤老板的负债越来越高,都被套牢了。”李子杰说,现在,很多煤老板都在熬,只要资金链不断裂就继续生产,等待市场回暖,“负担越来越重,短期内高成本运作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常年巨亏,对企业就是致命的。”

2013年,吕梁大部分煤老板都在赔钱,而李子杰却有盈余,“完成税费1.8亿元,净利润 李子杰坦言,自己之所以暂时“幸免”,得益于企业无负担,“我没有贷款,也不给别人担保贷款,有什么问题都是自己筹措资金解决。”李子杰告诉本刊,“我卖煤从来不赊账,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不借钱给别人,也不向别人借钱。”

李子杰的集团是集成主体,按照规定是可以集成更多煤矿的,但他却没有这么做,“如果,大家都把自己原先的煤矿做精做好,不盲目扩张,就绝对不会赔得如此惨烈。” 张玉海的艰难处境

虽与李子杰一样同为煤老板,但张玉海的处境却艰难得多。

1500多万元。”李子杰说,“一个煤矿的产能还从90万吨升级到了150万吨。”张玉海是吕梁一家大型民营煤矿的掌门人,“企业年产原煤330万吨,焦炭60万吨,洗精煤120万吨,铁10万吨。”

“原先,企业经济来源主要靠煤矿。”张玉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2年,他开始涉足煤矿。

“投资几百万干了一个煤矿,两三年后,我的煤矿从1个变成4个,但产能都很小,最小的9万吨,最大的也只有30万吨。”张玉海说,“2002年至2008年期间,煤市并不好,煤矿盈利微乎其微。”

到了2009年,煤价骤然高涨,4号主焦煤每吨从600多元一下变成了1700多元。”几乎一夜之间,上门的人都是提着现金、堆着笑脸来买煤的,张玉海的好日子终于等来了。

2009年至2011年,煤价持续走高,张玉海开始快速扩张,“花了近20亿元将4个煤矿集成成2个,一个产能为90万吨,另一个产能为120万吨。”张玉海说,“同时,还投资电缆加工、生态农业、煤机设备、房地产等产业。”

张玉海坦承,银行和民间资本在这些项目中“少不了”。

2012年,煤市风云突变,张玉海的大麻烦来了,“两个煤矿尚未完工,煤价就掉下来了。”到了2014年3月,“两个煤矿中,一个在联合试运转,而另外一个由于资金问题已经停工。”张玉海说,“煤矿联合试运转产出的煤并不多,但就这么点煤都卖不动,问价的人都没有。” 张玉海投资的其他项目也面临困境,“前期挣到的钱都投进去了,现在就靠贷款维持企业运转,2014年春节,连工资都发不出了。”

“吕梁煤企中三分之一资不抵债,三分之一暂时勉强运转,三分之一有盈利。其实,三分之二的煤企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张玉海说。

2013年,山西召开全省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会上好几个煤老板自称资产上百亿,张玉海对此很不屑,“没有一个人敢说‘资产’是净资产还是负资产,因为,很多人都是负资产,资不抵债。”

张玉海认为,现在,吕梁的煤老板们很多都陷入困境:首先,煤炭、钢铁、水泥的行情不佳;其次,银行压缩信贷规模;再者,煤矿验收程序缓慢滞后,本应3年建成的煤矿6年都建不好。另外,附加在煤炭上名目繁多的费用令本就经营困难的煤企雪上加霜,“一吨煤要交170元的费用(农民费、村里的费用、乡里的费用、县里的费用、职能部门的费用、省里的费用)。”张玉海说,“以前,每吨煤卖1000多元的时候,交这些钱不存在问题,现在,煤价持续走低,煤企就无法承受了。”

谈及贷款,“市场好的时候,你不要银行硬给,市场坏的时候想贷款却贷不下。”张玉海说,“我去贷款,银行说,你先把前面的贷款还了再贷,但是,等还款后就不给贷款了。” 张玉海说,从2013年开始,银行不再给吕梁的煤焦企业贷款,“以前煤矿拿矿产证就能抵押贷款,现在,人家对矿产证有怀疑,因为矿产证已经贬值了。”

张玉海告诉本刊记者,吕梁很多煤老板都和他一样,“一大堆煤老板天天到银行信贷部门上班,专职跑贷款。”

因为贷不到款,张玉海身边的很多朋友早已开始在民间集资,“成本高,最便宜的也在2分2、2分5(月利),谁都知道高利贷是个毒果子,但是,不吃不行,没办法。” 煤市寒冬还未结束

李子杰和张玉海都认为,煤价尚未探底,换言之,煤市的寒冬还未结束。

2014年春节过后,煤市变化非常大,“焦炭每吨跌至1000元左右,而在2013年6~7月份焦炭期货价格是1800元每吨。”李子杰告诉本刊记者。

焦炭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了煤矿、焦化厂、洗煤厂,“所有人都在观望,究竟煤价要低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没谱,买方不敢买,卖方不敢卖,都在走走看看,导致煤炭严重滞销。”李子杰说。

2013年底,河北省提出,计划在未来5年减少6000万吨钢铁产量。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向媒体表示,到2020年河北再削减钢铁产量2600万吨。这意味着,在未来五六年间,河北省总计削减钢铁产量8600万吨,这是目前河北省国有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产能的两倍。

据本刊记者了解,吕梁煤矿产出的焦煤主要供给本地及长治的焦化厂,两地焦化厂生产的“焦煤、焦炭都将受到牵连,需求量会大幅萎缩。”李子杰说,“焦炭价格还要跌,预计会掉到每吨650元左右,如果真到了这个价格,我就开始赔钱了。”

面对困境,李子杰有自己的打算,“继续给煤矿投资进行技改和扩建。”李子杰说,“煤市低迷反而是企业发展的机遇。”

2014年春节后,张玉海一直在忙着找贷款,但是收效甚微。

近几个月,张玉海的企业开始裁员,“已经裁了300多人,就目前的形势看,还要继续裁减,最终,估计要裁掉一半的职工。”张玉海说,“留下来的职工的工资也要降,没办法,煤市好就挣钱,煤市略微不好就赔点钱,煤市特别不好那就等着塌锅了。”张玉海告诉本刊记者,他并非个例,“吕梁好多煤企都已经发不出工资了。”

2013年6月,身背80亿元贷款的煤老板吴寇庭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曾说:“与别的煤企相比较,我这里还好,时间长点还能批下贷款。”

仅仅过了9个月,吴寇庭的境遇就发生了扭转,“2013年前半年,我还能从大的银行里贷出款,尤其是那些已经贷了款的银行,他们为了保证剩余贷款能偿还,不得不继续放贷。”吴寇庭说,“到了下半年,无论如何银行都不给贷款了,去年11月某银行催我还了12亿元贷款,按正常程序,还贷后可以再贷款,但是银行不再给了。”

在与本刊记者交谈的34分钟内,吴寇庭连续吸了12根烟,而在9个月前他还不会吸烟。吴寇庭说自己压力很大,“能怎么办?资金链断了,我只能等死。”

焦炭最终销往河北大小钢铁厂。

篇五 煤老板破产
揭秘煤矿老板的糜烂生活

揭秘煤矿老板的糜烂生活

山西省正在启动中国规模最大的企业重组行动,涉及的煤炭企业超过2200家,小煤矿将被彻底终结。这意味着,以后新闻上可能很难看到挥金如土、买豪宅买名车的山西煤老板身影了,煤老板退出历史舞台似成定局。 谈起山西的煤老板,人们无不想到他们挥金如土,腰缠万贯,开悍马,买群楼,包“二奶”...“煤老板”与“金钱”似乎已成了同义词。

他们之所以如此引人瞩目,除了有钱,还有个更主要的原因——矿难,其短视与贪婪也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让煤老板这个称号带上几分不仁与血腥,“独富其身,漠视安全”成了他们最负面的形象。 现在煤老板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愿矿难这个词也能随之永不再见。

煤老板身价:山西因煤而富,出现了众多家产以千万计的富豪,据业内人士估计,山西各地“煤老板”手中大约有3000亿元的资金。图为航拍山西煤老板在美国洛杉矶的别墅群。【煤老板破产】

煤老板座驾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整个山西私人拥有宾利、悍马、劳斯莱斯等顶级豪华车的数量已经突破100辆。对于一个人口3300万,人均GDP排名中部六省第四的省份来说,这样的密度是罕见的。

煤老板买房:有媒体曝,一位煤炭老板去北京,看中了一栋41层的住宅楼,于是告诉售楼部,从1楼到41楼所有朝阳面的房子他全部买下来,并且全部现金交易。

煤老板买房:有媒体曝,一位煤炭老板去北京,看中了一栋41层的住宅楼,于是告诉售楼部,从1楼到41楼所有朝阳面的房子他全部买下来,并且全部现金交易。

煤老板的饭局:一年至少200万元 对煤老板来说,五六个人吃7000、8000元,在山西临汾很容易。“一个干捞翅、一个炖燕窝,一个极品鲍鱼,再要一瓶好的洋酒,就凑够了,甚至还超出。”像这样的饭局,许多煤炭老板几乎是隔天就有一次。一年光请客吃饭,花200万元是平常数字。

煤老板糜烂的生活:也许“饱暖思淫欲”,一些煤老板“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他们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小蜜”或“二奶”,有的甚至明的暗的四五个。【煤老板破产】

煤老板的健康 : 很多煤老板都患有肾亏。在他们的家里、办公室、皮包里经常装着“肾宝”、“龟龄集”、“六味地黄丸”等壮阳补肾的药。煤老板的“二奶”透露,煤老板身边总带着壮阳药。 一位跟随煤老板多年的司机说:我们老板一到药店就走不动了,每次回来总要买一大堆补药,进口的、国产的应有尽有。有一回听说药店进回来一批特效壮阳药,他竟掏出一万元现金,让我买回一箱子的药。

煤老板的学历 :山西日报一位分社社长对全省十几个产煤县的煤炭富豪进行调查后得出一个结论:大大小小的煤炭富豪(不包括因煤发家但公开身份为其他职业者)最高学历为高中,大部分为初中,甚至有的连小学都没读完。

煤老板的素质:暴富后并不能让煤老板们完全脱胎换骨,家族从事煤炭运输的刘文清,长期与煤老板打交道,在她眼中,他们的形象已难以改变。“农民就是农民,怎么整都是白搭”,她鄙视地说,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穿着皮尔卡登仍然随地吐痰,开着劳斯莱斯也要闯红灯”。图为煤老板醉驾被拘连打十几个电话疏通关系。

煤老板的素质:暴富后并不能让煤老板们完全脱胎换骨,家族从事煤炭运输的刘文清,长期与煤老板打交道,在她眼中,他们的形象已难以改变。“农民就是农民,怎么整都是白搭”,她鄙视地说,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穿着皮尔卡登仍然随地吐痰,开着劳斯莱斯也要闯红灯”。图为煤老板醉驾被拘连打十几个电话疏通关系。

篇六 煤老板破产
山西煤老板7000万元嫁女证明土豪还得起钱

山西煤老板7000万元嫁女证明土豪还得起钱

这几年,中国的富人群体开始有点冲动:煤老板“7000万嫁女”,晋江女摆出“亿元嫁妆”,在堆积如山的大面值人民币前留影,或者让十几个好莱坞明星在城乡结合部的会议中心站上一个小时。总之,富人群体的“炫富”频率越来越高,规格也越来越“高大上”。因此,在过去的2013年,富人群体又重新戴上了“土豪”这顶帽子。

但是,在一个素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的社会,“土豪”们却越发热衷于展示自身的物质富足,这个现象本身是一个悖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土豪”们意欲何为?

事实上, “土豪”的炫富热情和民企飙升的负债率已成为孪生兄弟。在实际负利率时代,“土豪”之所以成为“土豪”,并不是在于实业经营的能力,而在于其借钱的本事。在灰暗的基层金融生态系统中,炫富往往会成为一种有助于融资的信用资源。很多情况下,它是“土豪”们在这个系统中自由穿梭的通行证。 负债大跃进

民企老板的负债历程彼此相似,但他们被追债的故事则各有不同。

和太子奶李纯途、尚德施正荣因银行追债而走投无路不一样,联盛集团董事长邢利斌选择了在债权人登门“造访”之前诉诸公堂。2013年11月29日,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法院受理了联盛集团的重整申请。14家债权人金融机构称,联盛集团和地方法院单方宣布债务人进入司法程序,属于“置债权人利益于不顾”。 联盛集团是山西省最大的民营煤企,产能近4000万吨,这个产能约为山西2012年产煤量的1/25。邢利斌个人资产则以数十亿计。2012年3月,他在海南为女儿举办了一场豪华婚礼,据称耗资7000万,明星规模则不亚于央视春晚。也正因为这场婚礼,邢利斌的名字第一次被公众知晓。

但不到两年光景,昔日的“土豪”沦为了“负翁”。目前,面对接近300亿的负债,联盛集团已严重缺乏债务清偿能力。抢在债权人“追债”前进入重整程序,这实属无奈之举。近年的民企债务危机都说明:负债民企多数都是被债权人“追垮”的,“墙倒众人推”。而进入重整,即意味着可以一定程度上摆脱债务人的蜂拥追偿。

邢利斌的“土豪”故事始于那场豪华婚礼,而联系到联盛集团近年的“负债大跃进”,不难发现这场婚礼绝非“炫富”这么简单。

联盛通过不断负债,做大资产盘子的逻辑不难理解。作为当地最大民企,联盛已经一定程度充当了地方建设平台的角色,不少带有公共服务色彩的项目已成为了其业务板块。比如,其投资了38亿建设农业生态文化园区,让2万多名当地农民流转到农业合作社。承担巨大的建设任务,必须以不断融资为保障。银行、

信托和民间借贷这3个渠道,为联盛堆积起了近300亿的债务。

一个县级民企,靠什么能借到这么多钱?靠信用。第一个信用是地方政府的背书。联盛解决了柳林县2万余人的就业问题,而该县人口不过30万人。显然,怎么强调联盛对当地社会稳定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因此,在联盛的借贷运作中,金融机构或民间借贷都看到了其背后有政府的影子。

联盛的第二个信用是现金流的保证,煤炭销售收入占其大宗。本次债务危机正是在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2011年以来,焦煤需求萎缩,每吨价格也从1500元下降至近600元,这意味着企业每天进账骤减。进入2013年下半年,焦煤市场不见好转,债务危机随之而来。年初,已有当地官员对外透露,联盛集团从2011年7月就开始欠发员工工资。

但那时的联盛看起来并不差钱。2011年,邢利斌在6月和9月分别向一所政法名校和一所电力大学捐助了500万;而在2012年3月,除了举办海南的豪华嫁女婚礼外,他还向第三所大学捐赠了500万。

一位和山西煤矿投资人有长期接触的人士对《南风窗》说,不排除邢利斌“一掷千金”是出于捐资助学的公心和爱女之情。“他资产过百亿,嫁女花掉不到1%,这个比例和普通人一样。”

“但也可能是在强撑门面。”该人士也质疑称,在焦煤价格狂泻,主业销售疲软的时候,慷慨之举极可能是在营造“我不差钱”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有利于企业下一步融资纾困。“因为银行都希望借钱给有钱人。”

联盛的负债膨胀历程,的确和这些慷慨举动有着时间上的“巧合”。一家为联盛融资的信托公司管理报告显示,2012年9月末,联盛的资产规模约137亿,其中负债约72亿。也就是说,从2012年第三季度至2013年11月末,不到5个季度的时间内,联盛的负债膨胀到近300亿。可以说,联盛的大规模借债正是从其董事长2012年“7000万嫁女”之后才开始的。

周期性行业【煤老板破产】

“7000万嫁女”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外界只能猜测,只有邢利斌本人才知道个中内情。但从行业来看,铺张与炫富的确成为了煤炭开采业大佬们的主流生活方式。而仔细研究近年乐于炫富“土豪”群体,很容易发现,其所处行业都有着明显的特征,即都是周期性极强的行业。

在这样的行业中,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债务人产销受阻,资金回笼困难,便有了借贷冲动。因此,企业必须营造一种实力尚存的印象,以便从外部融资;对债权人来说,这个行业并非一蹶不振,行业总会进入上行周期,因此也才有放款的必要。煤炭、钢贸等行业是典型。

除煤老板外,钢贸老板的“显摆”早已闻名遐迩。在钢贸行业最红火的2009

年前后,上海、江苏一些钢贸市场的豪车停泊密度堪比迪拜。2013年,钢贸老板因负债“跑路”,丢下百万奢侈房车而不管的事情时常发生。

钢贸是典型的“资金密集”行业,钢贸老板向钢厂订货必须提前交订金,而提货则必须全额付款。因此,钢贸老板生存的第一要务就是融资。2008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推热了钢贸业,银行大举进入放贷。为降低风险,银行采取了让钢贸企业之间或和其他民企联保贷款的形式,而豪车既是彰显民企实力的物质载体,也成为了民企老板之间乐于接受的质押物。

篇七 煤老板破产
【杂谈贪污】临汾“乱世重典”震惊煤老板 市委书记称不卖官

临汾“乱世重典”震惊煤老板 市委书记称不卖官

核心提示:自去年以来,随着黑砖窑事件、洪洞12.5特大矿难、官员腐败案等的曝光,因煤而兴的能源大市临汾置身于“舆论漩涡”之中,陷入迷茫,400万临汾人则对刚刚履新临汾的执政者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中国经济周刊6月10日报道 地处山西西南部的临汾市,在中国的版图上并不显眼,但自去年以来,这个城市忽然有了超常的曝光率:“黑砖窑事件”、 “洪洞12.5特大矿难”、“官员腐败”……一系列晦暗事件后,作为能源大市的临汾彻底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面对公众的诘问与高层的问责,这个因煤而兴的城市更是置身于“舆论漩涡”之中,难以“自拔”。

这座曾经是“中国污染第一城”的煤炭大市陷入迷茫,而400万临汾人则对刚刚履新临汾的执政者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临汾的“救赎”

2008年5月,临汾市商业街解放路,法国梧桐已披上浓密的绿装,遮天蔽日,东西一眼望不到头的青翠。不远处的平阳广场,巨型三面翻广告牌上“科学发展、环境宜人、和谐平安、风清气正” 16个字格外显眼。

“如果真能把这16个字落到实处,那么临汾就大有希望,临汾百姓也就别有多高兴了。”在广告牌下工作的环卫工人陈师傅抬头看了看,转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念叨着。

在2008年2月23日,在临汾市委二届三次全会上,当这16个字被作为临汾新目标正式提出时,在许多临汾人看来,可谓“对症下药”,应该是一剂切中要害的“济世良方”,也是临汾未来发展的“路标”与“航向”。

“南通秦蜀 , 北达幽并 , 东临雷霍 , 西控河汾。” 临汾市区位优势突出,历史上尧帝曾建都平阳于此,明洪武和永乐年间,规模宏大的大槐树“移民垦荒”事件也发生在这里,因而临汾的“根祖”文化享誉四海。

而临汾市在2007年相继发生的三起煤矿安全重特大事故,不仅让这个历史悠久的“根祖”之地狠狠“蒙羞”,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煤炭大市将何去何从?

煤城“新政”

“短痛代替长痛”

临汾,因煤而兴,又受煤“拖累”。这个产煤大省中的煤炭大市,曾是全国首家试点煤矿产权制度改革的城市。而四年之后的今天,又一场声势浩大的煤炭改革“光临”于此,仿佛引爆又一枚“重磅炸弹”。而两次煤炭改革的出发点惊人地一致——频发的矿难成为改革的直接助推器。

2007年:3月28日,尧都区余家岭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6名矿工遇难;5月5日,蒲邓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8人遇难;12月5日,洪洞县瑞之源煤业公司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05名矿工遇难。

有人用“炮声隆隆”一词来“戏谑”过去一年临汾煤矿事故的凄惨之状。三起重特大事故虽已成过往烟云,但无数条鲜活生命的瞬间陨落,及其事故背后暴露出来的弊端与症结,却深深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面对高层问责与舆论拷问,临汾市在痛心疾首的同时,也在进行彻底的反思。

据了解,历届临汾市委、市政府都曾把煤矿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并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但严峻的安全形势还是令每个当政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执政策略,也曾成为临汾某些领导在煤炭安全方面最现实的选择。


煤老板破产相关热词搜索:为什么煤老板破产了 山西煤老板破产打麻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煤老板破产”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煤老板破产"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fangfa/8423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