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食用菌养殖

食用菌养殖

2017-06-20 09:20:2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食用菌养殖(共6篇)食用菌养殖用新招,种植蘑菇让蘑菇多受刺激长得好长得快[科技苑]让蘑菇多受刺激(20150504) 5 4(周一)让蘑菇多受刺激节目导视:冷热刺激,干湿刺激,偏不让它太舒服;光线刺激,缺氧刺激,就能让它长得好;刺激、刺激,从种子到长大,离不开的刺激。“刺激”怎么成了离不开的好方法?科技加点料:刺激疗法...

篇一 食用菌养殖
食用菌养殖用新招,种植蘑菇让蘑菇多受刺激长得好长得快

  [科技苑]让蘑菇多受刺激(20150504)

  5.4(周一)让蘑菇多受刺激

  节目导视:冷热刺激,干湿刺激,偏不让它太舒服;光线刺激,缺氧刺激,就能让它长得好;刺激、刺激,从种子到长大,离不开的刺激。“刺激”怎么成了离不开的好方法?

  科技加点料:刺激疗法!食用菌养殖用新招

  2013年的时候,中国食用菌协会提出我国国民的最佳饮食结构叫“一荤一素一菇”。这里的“一菇”指的就是食用菌,俗称蘑菇。如今,蘑菇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日常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中国也成为食用菌生产的第一大国。

  在我国农村,很多人已经把食用菌当成致富的首选。安徽黄山休宁县的杨秀最近也种起了蘑菇,但是,因为蘑菇,最近杨秀可是上足了火。

  看别人种蘑菇很简单,技术也在更新换代,过去用的木材被更环保更便宜的农作物秸秆代替,种植环境也从林下转移到了温室大棚里,这些新变化让杨秀创业的热情更高了,当然也变得更加小心。

  “我把窗户、门窗,全部密封,就像照顾婴儿,照顾孩子一样,棚里连只苍蝇也飞不进去。”杨秀说。

  无微不至的照顾,很快有了结果。培养料中的菌种已经萌发,一条条像头发一样的细丝越长越长,越长越多,按照以往的经验,菌丝一长满就应该出菇了,杨秀很是期待。

  眼见着菌丝涨势喜人,可就是不见小蘑菇长出来。蘑菇只长菌丝不长盖,这让杨秀开始着急起来。

  杨秀来到安徽省食用菌协会的培训基地,想找位专家打听一下,她的蘑菇究竟犯了什么病。

  安徽省食用菌协会的副理事长沈思和告诉杨秀,她的蘑菇是因为环境“太舒服”,所以才长不出蘑菇,解决办法很简单,需要给蘑菇来点“刺激”。

  沈思和,是安徽大学的特约讲师,高级农艺师。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搞起培训,三十多年的时间,他培训了我国和周边20多个国家的4万多名学员。沈思和将学员遇到的问题,汇总分析,发现了一个最普遍的问题,很多人种不好食用菌,不是因为粗心大意,恰恰是因为太细心了,他们不了解食用菌生长的生命原理,而沈思和的办法很特别,要让蘑菇受点“刺激”。

  “一般菌类菌丝长满了,进行出菇管理的时候,如果一直保持在20多摄氏度左右的恒温条件下,它生长的舒舒服服,就不会出菇,一直到它生命终结,菌丝老化。要想出菇,就必须要拉大温差刺激。”沈思和告诉杨秀。

  按照沈老师的建议,杨秀白天把大棚四周的塑料布封严实,用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晚上再把塑料布打开,用冷水喷湿一次培养料,降低菌丝体的温度,把昼夜的温差拉大,果然,没过几天,一个个小菇蕾就冒出头了。

  “拉大一点温差刺激,它的子实体就自然会形成,它自然从袋口长出来。”沈老师说。

  子实体,也就是人们主要食用的部分,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从菌丝里长出来的。身体里蕴藏食用菌传宗接代的秘密:孢子。蘑菇盖子上的白色粉沫,就是孢子,是蘑菇的种子,承载着食用菌传宗接代的光荣使命。

  “种子就在蘑菇里,它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弹射孢子,平常我们做种子,取种子就是从蘑菇里面,只要有这个蘑菇,就可以把种子取出来。”沈老师解释道。

  蘑菇自己不会开花结籽,只能靠孢子来进行繁殖。孢子落到土壤中,就会产生菌丝,吸收养分和水分,然后产生子实体,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蘑菇。野外环境下,蘑菇必须要传播孢子才能孕育下一代。孢子散播前蘑菇自身会释放出水蒸气。湿气会降低蘑菇周围的温度,从而形成一个对流,就是这点微弱的微风使孢子脱离母体,这是亿万年来蘑菇进化出来的繁衍方式。努力产生更多的孢子,努力让它传播的更远。所以平常我们进入菇房,雾气腾腾,像下雾一样,那就是孢子在弹射,吸入大量的孢子,会引起咳嗽,所以我们在采收之前要给它喷一遍水。

  沈思和说,出菇就是在进行新陈代谢,繁殖后代。如果外界环境比较稳定,没有温差刺激,菌丝体感觉很舒适,就不会去考虑繁殖后代,作为繁殖器官的子实体也自然不会长出来。

  在自然界中,菌丝长到一定程度,天气环境一恶劣,菌丝受到刺激,就会萌发出子实体。

  “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一会儿干,一会儿湿,一会儿有光,一会儿没光,这样就产生一种刺激,让蘑菇感觉,如果不繁殖后代自己就会绝种,实际上出菇就是在繁殖后代。”沈老师说。“所以人工栽培就是要创造这种‘天气变化’,让蘑菇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

  相对来说,各种刺激中,温度变化的“刺激”是最强的信号。不同品种对“温差”敏感程度不同,平菇属于比较敏感的,那也得需要6-8摄氏度的温差刺激,才能让平菇的菌丝萌发出子实体,经过沈思和的培训,现在杨秀也已经成了行家。

  杨秀不出菇的难题解决了,温室里的小菇蕾也陆续长了出来,但出菇的数量却不是很多,沈思和告诉杨秀,刺激,仅是温度变化还不够,还要让刺激再多一点,比如光照的刺激。

  菌丝生长阶段有光无光都可以,但是为了制造光照变化,菌丝生长阶段最少好见光,常规栽培的蘑菇会在菌丝生长时给它盖上一层黑色薄膜,等菌丝长满后,将薄膜掀开,刺激子实体的萌发。而工厂化生产的蘑菇,会增加一些长长的“灯带”,在出菇前打开“灯带”刺激菌丝体。

  “光、温差和湿度的变化刺激相结合,它的子实体很快就会形成了。”沈老师告诉记者。“子实体生长出来以后,要尽量减少温差的刺激,因为如果温度过低、或者变化太频繁,子实体就会生长缓慢。但是,这也不是说就不需要刺激了,而是需要另一种‘刺激’”。

  有人把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变化称之为“三差”刺激,但沈思和却强调,光是这三个刺激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子实体长出来以后,需要的刺激还有很多,那这刺激又是什么呢?

  安徽六安的龚守园从去年开始种植食用菌,种了一年的平菇,效益不错,尝到甜头的他,2015年增加种植了一棚新品种——金针菇。由于养平菇积攒下了不少经验,这批金针菇出菇很顺利,长得也很快,但是马上要上市的菇,却越长越有点变形,只长菌盖不长腿。

  按照人们的饮食习惯,食用菌有不同的食用部位,有的主要吃盖子,比如平菇、香菇,加工时菇腿一般都会舍弃,但有的蘑菇主要是吃菇腿,比如说金针菇,消费者更喜欢腿长盖子小的,可龚守园的金针菇腿太短盖子反而过大,市场上根本卖不出去,这对龚守园打击不小。

  不只是龚守园的金针菇,其它种植户种的杏孢菇也出现了畸形,卖不上价,只能被淘汰。

  龚守园按照沈老师的方法,出菇前也用温差、光照等方法刺激了,子实体也长出来了,可为什么越长越畸形,菇腿、帽子不一致,他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沈老师却告诉龚守园,只长盖子的金针菇跟杏鲍菇是缺少了另一种刺激:“氧气”。

  “食用菌的外形是根据消费者喜好,人为控制它生长出来的,并不是它们天然就长成这个样子。”沈老师说,“茎类菌如果不采取控氧的话,氧气足,它会只长盖子,变成畸形菇;氧气不足,它就会长腿。”

  控制氧气,就是子实体形成后需要的新刺激。就像利用温湿度、光照变化来造成刺激一样,氧气含量也要人为控制,利用空气中的含氧量“刺激”蘑菇生长。温室大棚里的食用菌,如果通风不好,就会处于缺氧状态,为了争取多吸口氧气,它们就会努力把腿伸长。所以像平菇这样吃盖子的要注意通风,提高氧气含量,而金针菇这样吃菇腿的就一定要减少通风。

  种植这样的茎类菌,一般还要在棚内再加上一层薄膜,来进一步制造缺氧的环境,促进菌柄的生长,才能达到商品菇的要求。

  在沈思和的指导帮助下,以杨秀龚守园为代表的菌类种植者们,把“刺激”当作手段,巧妙的利用温湿度、酸碱度、光照强度、氧气含量等食用菌赖以生存自然要素,把这些要素转化成刺激手段,不光渡过了难关,还掌握了蘑菇的生存法则,都变成了蘑菇种植高手。

  但随着种植技术日渐熟练,有些种植户打算自己生产菌种,因为这样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为这事,学员们又找到了沈思和。

  菌种的提取难度比较高,需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沈思和最早尝试的孢子分离法是利用成熟的孢子能自动从子实层中弹射出来的特性,使孢子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萌发、生长成菌丝体。但孢子分离的操作过程比较繁琐,普通种植户操作起来难度太大。

  经过不懈的努力,沈思和研究出一种种植户更容易掌握的简便方法:组织分离法,这当然这也少不了“刺激”。

  相比于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更容易被学员掌握,食用菌的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一定的损伤,会“刺激”细胞增殖,刺激组织再生。只要切取像黄豆大小的菇体组织,把它移接到培养基上,就能获得纯菌丝体。

  组织分离法简便易学,这也给了杨秀一个启发,要和专业的育种机构合作。黄山休宁县山区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有很多还没有开发出来,没人种过的野生品种,如果能通过人工驯化,转变成栽培品种,那一定会大有市场。

  我国是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老话说“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沈思和的刺激法,是探索食用菌栽培方法的新思路,正是这些不间断的科学探索,推动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从生产大国向着生产强国迈进。

篇二 食用菌养殖
废弃食用菌袋残渣养殖蚯蚓的效益

废弃食用菌袋残渣养殖蚯蚓的效益

作者 天下为我

摘要: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如何处理食用菌菌渣,以避免其污染环境,影响食用菌后期的产量和质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食用菌菌渣的处理方法,总结了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途径,针对“农作物—食用菌—蚯蚓—作物”这一循环模式,研究分析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的效益。并通过食用菌菌渣与土壤的不同配比制成的基料来饲养蚯蚓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食用菌菌渣具有良好的蚯蚓饲养效果,蚯蚓的生长与繁殖状况随着菌渣在基料中的比例增加而效果更明显,但是完全以菌渣饲养蚯蚓的效果比菌渣与土壤配比饲养的条件下要低。因此,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并与生物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蚯蚓处理后的食用菌菌渣转化为效率更高的生物能源,如何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获得更大的效益,对确保食用菌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蚯蚓养殖;效益

1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

食用菌是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秸秆、木屑、棉籽壳、牲畜粪便等,经过生物转化生产人类需要的优质蛋白质源。目前,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据资料统计[1],2012年中国食用菌产量接近3000×104 t,占到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是世界食用菌产量最大的国家。然而,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食用菌菌渣的处理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国食用菌菌渣总量已经达到3000万t以上,传统的处理手段是直接丢弃于田中或燃烧,这不仅会造成农业有机资源的浪费,甚至容易污染环境,影响食用菌后期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或引发病害导致严重减产。21世纪我们追求的是低碳循环的经济理念,传统的菌渣处理方式是不可行的。食用菌菌渣作为一种农业废弃物,不仅能将其作为肥料、饲料、燃料等使之循环利用,还有相关研究认为,菌渣由于具有有大量菌丝体、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经过加工处理后能作为绿色有机肥,加工成生产节粮型饲料,或经过配方调整继续作为原料用于栽培其他品种食用菌,使“废弃物”得到“整体、高效、循环、再生”的利用,让其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完成了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2]。

1.2 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如何通过最佳途径来处理食用菌废弃物进行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菌渣作为堆肥原料,因为食用菌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菌体蛋白#多种代谢产物及未被充分利用的营养物质,是较好的堆肥原料。研究报道,双孢蘑菇菌渣经堆肥处理后,用作水稻基肥,与当地常规施肥方式相比增产20.5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增产44.18%[3]。Tsaoir等人也发现将菌渣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能减少果园中的杂草,甚至提高一些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4]。第二、由于食用菌菌渣中具有多种活性物质,其能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抗炎药物,因此,菌渣能作为饲料添加机,对预防一些动物因食物链问题而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作用。第三、食用菌菌渣能作为再生能源被利用,如有研究报道,食用菌菌渣经晒干处理,能作为燃料用于培养料的灭菌,或将菌渣投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作为再生能源。第四、食用菌菌渣还能作为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菌渣中通常含有大量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多种降解酶类,能降解木质素和萘、菲、吡等多环芳烃类的化合物,Law等人就研究发现,蘑菇菌渣不仅对菲、萘的降解率分别达59%和82%左右,而且对废水中的PCP去除率也能达到88.9%[5]。此外,食用菌菌渣还能作为其他不同种类食用菌的栽培原料。

食用菌菌渣的循环利用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方式外,还具有几种高校的转化模式,这几种模式被人称为菌业循环转化模式。所谓的菌业循环是以食用菌产业为纽带,链接种植和养殖业,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循环利用[6]。在农业生态体系中,食用菌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秸秆木屑、动物畜粪等)为原料,将其转化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菌体蛋白和菌渣;菌渣能开发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有机肥等方式实现物质能量转化和多重经济转化,使其成为农业循环中的枢纽。胡清秀等人研究报道了菌业高校转化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作物—食用菌”、“作物—食用菌—畜禽”、“农作物—食用菌—蚯蚓—作物”、“工农业副产品—昆虫养殖—食用菌—农作物”、“农作物—食用菌—沼气—有机肥料”、“畜禽养殖—沼气—食用菌—作物”等多级循环模式[6]。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农作物—食用菌—蚯蚓—作物”循环模式,探索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的效益。

2 蚯蚓处理农业废弃物的优势及其研究现状

蚯蚓处理是指利用蚯蚓特殊的生态学功能,通过其与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来加速分解和转化处理有机物的技术。据相关资料统计,蚯蚓每天能消耗的有机废料超过它们自身体重的一半,而且还能降低废弃物中有机质的含量,使其转化为水溶性的C、N和P等,这样不仅能减少农业废弃物的占地面积,节约运输成本,还能通过生物转化创造更多的效益。

2.1 蚯蚓处理农业废弃物的优势

利用蚯蚓加快农业废弃物的转化,不仅技术简单,而且处理效果高。据相关资料报道,美国的EPM公司研制的蚯蚓反应器只要每年在反应器中投入14-18 Kg (35000-40000条)蚯蚓就能处理超过3.6t的农业废弃物。此外,农业废弃物被蚯蚓处理降解后排出体外即所谓的蚓粪。研究证明,蚯蚓粪无异味,通气性、排水性好,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吸收和保持易被植物利用的营养组分,对环境有意微生物的增殖具有良好效果;使用蚯蚓粪作为有机肥不仅能是农产品产量增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植物病害的发生。现代医学还研究发现,处理农业废弃物的蚯蚓体中不仅还含有具有消炎止痛、清热平肝、活血化癖等作用的嘿吟等活性物质,还含有能够溶解血栓的纤溶酶、促髓系细胞增殖组分和能抑制胃癌、食道癌等肿瘤生长的抗肿瘤成分等有效成分[7],具有广阔的药用价值前景。

2.2 利用农业废弃物养殖蚯蚓的研究现状

蚯蚓能通过参与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促进环境中的C、N循环,提高土壤的肥力;参与环境中的有机物质的降解过程,经过消化道内的各种酶和土壤中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有机物质代谢成为易于同化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纤维素等物质,并进一步转化为植物和蚯蚓可利用的可给态化合物,大部分以蚯蚓粪便的形式排放到土壤中,最终成为土壤中营养丰富的团粒结构,在土壤中蚯蚓的活动有助于土壤中孔隙的形成,这些孔隙不仅增强了土壤的通气和透水能力,同时对土壤中的氮循环还有促进作用。

蚯蚓的人工规模化养殖是1960年由美国等国家开始的,蚯蚓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对象主要包括三大类,分别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有机污泥,畜禽废物和植物残体。而我国蚯蚓规模化养殖起步比较晚,所用基料以畜禽粪为主,存在食用卫生和安全的隐患。目前,利用蚯蚓处理的植物残体包括芥菜残体、甘蔗废料、植物落叶等。Bansal等利用蚯蚓处理芥菜残体和甘蔗废料与牛粪混合的基料,处理90天后,与未接种的蚯蚓处理相比,废弃物中的C:N比明显下降[8];Gajalakshm等人利用蚯蚓处理杂草水风信子,能使其繁殖能力并被转化为营养丰富的肥料[9];袁新田等利用蚯蚓处理农田中秸秆,发现蚯蚓能与环境微生物协同作用使土壤的有机碳氮磷含量发生变化[10]。

正是由于蚯蚓在生态环境中具有的特定功能,使得养殖蚯蚓使用的基础饲料种类十分广泛,包括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垃圾性饲料和混合性饲料,国内外对此的研究也较为广泛。如有研究报道[11],解世德等人发现蚯蚓在90%发酵牛粪和10%发酵鸡粪的混合物料中繁殖最快;廖新剃等用腐熟猪粪和牛粪养殖3种不同品种的蚯蚓,结果表明粪中蚯蚓的绝对

增重、体长都超出牛粪中的,但牛粪中的蚓茧产生量比猪粪中的多;李冬等人首次利用荞麦皮进行蚯蚓无土养殖,成功获得可食用蚯蚓;徐轶群等人利用蚯蚓处理城市生活污泥,对污泥中的营养物质(N、P、K)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用蚯蚓处理后,pH、有机质等不同程度降低。这些研究对我们探索蚯蚓养殖基料具有重大意义,食用菌菌渣具有多种循环利用途径,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的实践应用已经很广泛,但是,有关于食用菌菌渣作为基料养殖蚯蚓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陈庆榆等人将食用菌废渣按不同比例加入土壤中,以此来探索食用菌废渣和蚯蚓对土壤改良效果,突出菌废渣和蚯蚓在培肥土壤和改善土壤结构中 发挥重要作用[12]。

因此,蚯蚓在生态农业中的具有重要作用,利用食用菌菌渣来养殖蚯蚓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生态农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3 蚯蚓处理菌渣产生的效益

3.1 蚯蚓处理食用菌菌渣的经济效益

有研究报道,将9万t食用菌菌渣全部以燃料模式利用,可直接节约能源开支5600万元。此外,还可以利用蚯蚓处理后的秸秆,还能进步作为原料,经过多层多级转化产生乙醇等液体燃料,是我国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或者将蚯蚓处理的后的食用菌菌渣直接用于沼气发酵,这样通过多种能源转化方式,将蚯蚓处理后的食用菌菌渣转化为燃料进行再次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3.2 探索蚯蚓处理食用菌菌渣的实际应用效果

为进步了解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的实际效果,本文将食用菌菌渣粉碎后进行发酵处理,与土壤按不同比例配比混合后,建成多个饲养单元,进行蚯蚓养殖。

3.2.1实验材料

蚯蚓:大平2号

农业废弃物:食用菌研究所采取的食用菌菌渣

土壤:农业蔬菜养殖基地

3.2.2实验设计

不同配比饲养蚯蚓单元的建立:称取1.0 Kg干燥、均匀一致的土壤15份,用上口直径为10cm,下底直径为8cm,高15cm,底部有通气孔的塑料花盆作为饲养桶,底部放有细纱网防止蛆叫逃逸。分别编号为1、2、3、4、5,分别对其做如下方式处理:1号不加乳菌渣(作为参照),1-5号按菌渣与土质量比分别为0∶5、1∶5、2∶5、3∶5 、4∶5、5∶0的比例向其中加入菌渣,建成4个饲养单元,每个饲养单元总重量均为2 Kg。

蚯蚓的饲养:接种8条个体质量在125.0 mg/条左右的蚯蚓,接种后在盆口蒙上细纱布,防止逃逸。并通过均匀晒水或通风蒸发来维持饲养单元中基料的含水量始终在70%左右。温度控制在25℃左右。

实验总共进行80 d,分别在接种蚯蚓后第20、40、60、80 d时进行取样。取样时将饲养桶中的样品缓慢倒出,手工仔细挑出其中的成蚓、蚓茧和幼蚓,对成蚓进行计数和称重,对蚓茧和幼蚓进行计数,并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等指标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

3.2.3实验测定方法[13]

平均蚯蚓重=养殖一定时间后成蚓总重/成蚓条数【食用菌养殖】

蚯蚓日增重倍数=(堆制一定天数后成蚓总重量-初始蚓重)/(初始蚓重×-堆制天数) 蚯蚓日增殖倍数=(堆制一定天数后成蚓总条数-初始蚓条数)/(初始蚓条数×堆制数)

3.3实验结果

【食用菌养殖】

3.3.1不同基料配比对蚯蚓生长的影响

由图1A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基料配比中平均蚯蚓的重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0-40 d内平均蚓重都出现增长趋势,而且平均蚓重随着菌渣配比的增加而上

升,这是由于接种初期,蛆叫由密度较大的环境接种到密度较小的环境中,物料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但是,在完全以菌渣为基料时,平均蚓重比完全以土壤时要高,但是低于菌渣与土壤不同配比下的处理。不同菌渣和土壤配比下,蚯蚓日增重倍数如图1B所示,结果表明,在0-80 d饲养期内,蚯蚓日增重倍数在第20 d时最大,随后逐渐降低。蚯蚓日增重倍数在不同配比中的变化同平均蚯蚓的重量的变化一致。

平均蚯蚓重量 mg/条

蚯蚓日增值倍数

时间/d 时间/d

图1不同菌渣和土壤配比下的评价蚯蚓重量(A)和蚯蚓日增重倍数(B)

3.3.2不同基料配比对蚯蚓日增值倍数的影响

不同基料配比对蚯蚓日增值倍数的影响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在第20 d时,由于由于产茧的数量极少且情况不稳定,所以各种基料配比下蚯蚓的日增殖倍数不明显,随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蚯蚓的日增殖倍数也逐渐增大。而且蚯蚓的日增殖倍数与菌渣在基料中的比例成正比,但完全以菌渣为基料时,反而使得蚯蚓的日增殖倍数降低。

蚯蚓日增值倍数

时间/d

图2 不同菌渣与土壤配比下蚯蚓日增殖倍数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不同菌渣与土壤的蚯蚓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加入食用菌废渣并饲养蚯蚓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采用完全以菌渣来饲养蚯蚓虽然比土壤饲养结果要好,但是明显低于在菌渣与土壤的配比基料条件下饲养。

【食用菌养殖】

目前,食用菌菌渣利用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实际运用中仍存在较大的区域局限性和产业局限性,且其推广与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随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而出现的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废弃物处理难等问题,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遇到了极大的障碍。因此,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并与生物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蚯蚓处理后的食用菌菌渣转化为效率更高的生物能源,如何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获得更大的效益。只有把握农业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

经营体系中,才能实现“农作物—食用菌—蚯蚓—作物”的生态产业链条,是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敏, 李玉.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趋势[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5): 3121-3124.

[2] 严玲, 姜庆, 王芳. 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模式剖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14): 94-99.

[3] 胡清秀, 卫智涛, 王洪媛. 双孢蘑菇菌渣堆肥及其肥效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9): 1902-1909.

[4] Mac An tSaoir S, Mansfield J, NIHPBS L, et al. The potential for spent mushroom compost as a mulch for weed control in Bramley orchards[J]. Acta Horticulturae, 1999, 525: 427-430.

[5] Law W M, Lau W N, Lo K L, et al. Removal of biocide pentachlorophenol in water system by the

spent mushroom compost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J]. Chemosphere, 2003, 52(9): 1531-1537.

[6] 胡清秀, 张瑞颖. 菌业循环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6): 113-119.

[7] 吴龙秀, 李仲培, 方其仙. 蚯蚓的药用价值及养殖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2):

327-328.

[8] Bansal S, Kapoor K K. Vermicomposting of crop residues and cattle dung with Eisenia foetida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0, 73(2): 95-98.

[9] Gajalakshmi S, Ramasamy E V, Abbasi S A. Vermicomposting of different forms of water hyacinth by the earthworm Eudrilus eugeniae, Kinberg[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2, 82(2): 165-169.

[10] 袁新田, 朱玲, 焦加国, 等. 施用玉米秸秆和接种蚯蚓后几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J].

生态学报, 2010 (19): 5264-5271.

[11] 檀晓萌, 张楠楠, 郝二英, 等. 蚯蚓养殖基料资源开发的研究进展[J]. 饲料博览, 2014 (9):

41-44.

[12] 陈庆榆, 黄守程, 姚政. 蚯蚓和食用菌废渣对土壤的综合改良作用[J]. 中国林副特产, 2008

(4): 24-25.

[13] 罗联. 不同农业废弃物配比对蚯蚓的影响及蚯蚓堆制物料的效果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1.

篇三 食用菌养殖
几种常见食用菌营养价值介绍

几种常见食用菌营养价值介绍

【食用菌养殖】

菌类是大家常吃的食物,是指供人类食用的真菌,菌类食物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并且其脂肪含量较低,为低热量食物,备受大众青睐。菌类的种类很多,大约有500多个品种。最为常见的是蘑菇、香菇、银耳、木耳等,当然木耳的种类多,其营养和吃法也大不相同。

【香菇】香菇又称为花菇、冬菇,香菇的味道很浓郁,营养价值很丰富,并富含多种活性物质,主要是多糖类。具有降低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贫血、降低癌的发病率及预防佝偻病、感冒等功效。

干香菇因香味浓郁,适合鱼肉类一起烹调。最常见的做法是香菇炖鸡肉,香菇可以去除鸡肉的腥味。在制作时前,可先将香菇在30-40℃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而浸泡后温水不要倒掉,在炖鸡时加进去,味道会更加香浓。当然,我们在制作打卤面时,也可以加入适量的香菇,打卤面不止会添加更多营养,也更加美味可口。

而鲜香菇虽然没有干香菇味道浓郁,但其口感比较清爽,因此更适合与新鲜蔬菜搭配。香菇炒油菜是最为常见的做法,油菜清脆可口,再加上,香菇清香脆爽,便是色香味俱全了。

【平菇】平菇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用菌,平菇中营养物质非常丰富,每百克干品含蛋白质20~23克,且氨基酸种类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动植物中的赖氨酸、亮氨酸大部分很缺乏,亮氨酸几乎没有。赖氨酸对促进记忆,增进智力有独特的作用,对婴儿和老人的发育健康十分重要,亮氨酸促进人体易合成高级蛋白的重要组成物质。平菇中还含有平菇多糖,其中的牛磺酸是胆汁酸的成分,对脂类的消化吸收以及溶解胆固醇起到重要作用,最适合腰酸背痛的老年人食用。

平菇的味道鲜嫩可口,更适合清炒,我们在制作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少量的葱、姜、盐来进行调味。另外,由于平菇鲜香,也可以用来制作汤羹类,如制作平菇蛋花汤,在关火时可以加一些青蒜调味,味道会更加鲜美。

【金针菇】金针菇又称朴蕈、冬菇、绒柄金钱菌。金针菇中含有金针菇素,经常食用可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并可以延长癌症患者的寿命。香菇还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疲劳、抗衰老的作用。另外还有文献记载,金针菇可有效增加儿童的身高、体重,并有增加儿童智力发育,有“智力菇”的美称。

金针菇适合凉拌。其味道很鲜美,可以搭配黄瓜丝、笋丝或胡萝卜丝等,更加清脆可口。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金针菇中含有少许的秋水仙碱,人在使用后,会产生有毒的二秋水仙碱,一般在服用后10-15分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在凉拌前,最好煮6分钟以上,避免食物中毒。

【草菇】 草菇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它还具有解毒作用,如铅、砷、苯等物质进入人体时,可与其结合,形成抗坏血元,随小便排出。近些年科学家发现,草菇中还含有一种异种蛋白物质,有消灭人体癌细胞的作用.草菇还能减慢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

草菇适用于爆炒,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在如果前可以先在菌盖上划十字刀,使草菇更加容易入味。随后将草菇投入锅中,用旺火炒十分钟,再加入盐、味精和酱油翻炒,更能保留草菇的鲜味。

【鸡腿菇】鸡腿菇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参与体内血糖的调节,并能调节血脂。鸡腿菇很适合糖尿病食用,因为能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动脉硬化。

肉类中胆固醇含量较高,食用较多会引发血脂增高。鸡腿菇与肉类一起做,可以结合肉中的胆固醇,这样做出的肉菜会更加健康。

【杏鲍菇】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很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杏鲍菇杏鲍菇能软化和保护血管,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杏鲍菇还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可促进食物的消化。

杏鲍菇肉质肥嫩适合炒、烧、烩、炖、做汤及火锅用料,亦适宜西餐;即使做凉拌菜,口感都很好。杏鲍菇可以与荷兰豆、火腿一起炒“三色杏鲍菇”,味道鲜美且为经典佳肴。

【猴头菇】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调节血脂,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猴头菇含有的多糖体、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帮助消化,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一定疗效。猴头菇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

猴头菇在制作时一定要将其煮烂,这样它的营养才会被完全析出。另外猴头菇的孢子带有一定苦味,在食用时可将猴头菇放到温水中浸泡几次,这样它的苦味就会被去掉了。

【白木耳】白木耳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滋养品,具有强心健脑的作用。另外,白木耳还含有天然的特性胶质,女性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黄褐斑、雀斑的功效。

要注意的是发霉的白木耳有毒,不能食用。另外我们在购买白木耳时不要选择颜色过于洁白的,因为天然或是人工栽培的并非是纯白的而是淡黄色。一些加工者为追求白色,会使用硫化物熏制,这样的白木耳对身体有害。【食用菌养殖】

【黑木耳】黑木耳的味道也很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与动物性食物媲美。而黑木耳含铁也较为丰富,常吃会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另外,黑木耳中的胶质具有吸附消化道内杂质,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作用。对于老年人,黑木耳中的磷脂类化合物可以帮助延缓记忆力减退,减少老年痴呆的发生。黑木耳中还含有一种类核酸物质,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对冠心病、动脉硬化颇有好处。当然,黑木耳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预防便秘及抗癌的作用。

黑木耳先用冷水发开,浸泡干木耳时最好换两到三遍水,才能最大程度析走有害物质。再将黑木耳洗净,倒入开水锅内煮沸2-3分钟(不能超过5分钟)捞入凉水盘中即可食用。值得注意的是黑木耳必须熟识,不能生食,即是凉拌,也要经过开水稍煮。

和大家介绍这么多菌类,相信大家对食用菌有新的认识。其实每种菌类都有自己的营养价值和特点,因此对待菌类也应多样选择,每天或尽量每周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来食用,既美味又营养。

作者:马烨(北京营养师俱乐部推荐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篇四 食用菌养殖
食用菌的培养

食用菌的培养过程及结果

摘要:食用菌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道菜肴,深受人们的喜爱,学习和掌握其培养方法,通过切身行动来感受从培养机制备到后期的观察采集的整个过程,注意在此期间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和一些不成功因素,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丰富自身经验。

关键词:食用菌 培养 观察 分析

前言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肉质或胶质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糖类和矿质元素等,有的还具有药用价值。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马鞍菌等。食用菌的实验室培养不同于其天然生存条件,需要人工提供各种优越条件,而且在每个环节都要十分注意小心,因为在整个过程中食用菌很容易受微生菌污染致死。同时需要培养者自身知识方面的储备,从培养机制备、接种、观察分析以及食用菌料理采集等多方面,都需要精心准备相关知识,对食用菌的自然生存环境与实验室情况类同,保证食用菌的正常生长。 正文

实验一食用菌的实验室培养——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安排

第4周:1.培养料的制备、装袋、灭菌、

第5周:接种;

第7周:2.翻堆、制备PDA斜面;

第8周:3.食用菌母钟的制作;

第9~12周:出菇管理及采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2通过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二、实验内容

1. 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制备

2. 培养基的灭菌

3. 接种

三、实验器材

1.试剂: 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

2.仪器或其他用具:平菇菌种、香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菇菌种、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试纸(pH 5.5—9.0)、记号笔、麻绳等。

四、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 3900g

麸皮 1000 g

蔗糖 50 g

CaCO3 50 g

自来水 5000 ml

pH 7.4~7.6

五、实验方法

1.拌料 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CaCO3溶于水中,然后泼洒在棉籽壳和麸皮上,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均匀。搅拌好后,焖30分钟,使培养料吸水均匀。

2.装袋 边加边将培养料压实,装至3/4左右,袋口套上颈圈,用木棒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盖上封口膜,用橡皮筋扎紧。

3.灭菌 126 ℃高压蒸气灭菌90分钟。

4. 接种 栽培袋冷却到25℃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或接种枪夹取所需菌种(1个鸡蛋大小)放入培养料袋的洞中。

5. 培养 接种后的栽培袋,放入23- 25℃培养室,堆放高度三至四层,空气湿度60%-65%,每周翻堆一次,使上下发菌一致,同时挑出污染的栽培袋丢弃,一般30-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6. 出菇管理

7. 采收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 ——组织分离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二、实验原理

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1. 食用菌:金针菇、平菇。

2. 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 仪器或其他用具: 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四、实验方法

1. 选择种菇:选择肥壮菇体作种菇;

2. 种菇消毒:取1张菇片,用 70%的酒精轻擦表面进行消毒;

3. 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 组织接于PDA试管斜面上;

4. 培养:将试管斜面置于15~30℃下培养;

五、注意事项

1.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一切用具都要消毒。

2. 要等刀片冷却后再切取组织块。

实验结果和分析:

结果:

我培养的菌种有金针菇和平菇,经装料、灭菌和接种工作结束后,第三次过去观察时,发现我的菌丝长的不是很好,有一个只长出一点点,可能是接种不太好,有些有明显的细菌污染区域,颜色变黑或变黄。将污染的区域分别用接种针接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后发现我的蘑菇重要是被曲霉、脉孢霉污染,脉孢霉的重要特征是有白色丝状物,如果轻轻摇动接种培养基时,脉孢霉会听到有菌丝落下的声音,曲霉是颜色不同于脉孢霉的,他颜色分明正面看来成绿色,成块状。 同时将长势比较好的蘑菇培养基封口去掉,将其放在阳台铁架处处,用塑料膜覆盖,以保证湿润环境,安排人员浇水,观察。到第四次时放在铁架上得培养基中有些已经完全出菇了。另外被部分污染的培养基,生长缓慢,菌丝只占培养基一小部分。

另外我的之前所配的培养基都被污染了,在无菌操作台上接种金针菇和平菇,放在25度温箱中培养,到第四次去处观察时,没有被污染的长势比较好,有菌丝形成,但也有被污染的颜色变黑。我共有2支中有一只有发黑情况。

结果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班整体的灭菌工作做的不好,导致最后有

很多污染的培养基,也是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尤其是第二个实验

的培养基,我们班的都被污染了可能的原因主要有:1、是灭菌设

备出现问题,导致灭菌效果不好;2、操作的同学灭菌不彻底,使

菌体有残余而污染了整个实验的结果;3、在制备的过程中操作不

当,使培养基污染太严重;4、在无菌操作台工作时不正确的操作导致污染,影响后果。

另外我的出菇情况不佳,有的菌丝只有培养基一半,有些更少,发生这类情况的原因可能是:1、接种是操作不当,菌种接种太少;2、培养基没有搅匀,影响菌种的生活;3、接种后外界环境不够良好,影响菌种发育。

篇五 食用菌养殖
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产品加工(学刊)

第11期(总第334期)

2013年11月

农产品加工(学刊)

AcademicPeriodicalofFarmProductsProcessing

2013年第11期

No.11Nov.

文章编号:1671-9646(2013)11a-0056-02

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苏安祥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学院,江苏省粮油品质控制及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回顾人们对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阐述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并分析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得知

中国食用菌产业趋势将是生产方式规模化,从业人员专业化,产品向北方及西部扩展,产品种类增加等。关键词:食用菌;现状;历史;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S316.1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1-9646(X).2013.11.019

DomesticSituationinMushroomIndustryanditsDevelopmentalTrend

SUAn-xiang(FoodCollege,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JiangsuKeyLaboratoryofQualityControlandFurtherProcessing

ofCereals&Oils,Nanjing,Jiangsu210046,China)

Abstract:Thehistoryofunderstandingandutilizationonmushroomisreviewed.ThispaperelaboratesthedevelopmentaltrendofChina'smushroomindustryinrecentyears.ThedevelopmentaltrendsofChina'smushroomindustryareanalyzed.Itshowsthatdevelopmenttrendsofmushroomindustrywillbecomeproductionscale,practitionerswithmorespecialization,andproductionsexpendedtothenorthandthewest,andthemoreplentifulkindsofproductions.Keywords:mushroom;presentsituation;history;developmentaltrend

0引言

早在5000年前,我国就开始认识和利用食用菌。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

,越骆即现今的浙江省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

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晋朝王嘉《拾遗记》有“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黑木耳、香菇、草菇等多种食用菌栽培都起源于我国,东南亚的草菇和日本的香菇栽培技术都是经由我国传入[1]。

1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及现状

会统计)。我国食用菌发展之初,是农户家庭种植的庭院式养殖,之后经历了作为特种蔬菜培养、家庭合作的区域化、现代化的工厂化生产,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现在规模生产占到总生产量的80%以上。据2012年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资料介绍,中国在食用菌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排名世界第一。

1978—2012年中国食用菌产量见图1。

30002500产量/×104t200015001000500

19781986

1990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2003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1.1总产量不断增加

我国的食用菌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发展,到现在已有30年的历史。虽然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但直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

——香菇、黑木耳、银主要栽培的基本都是木腐菌—

耳,且多为砍树砍花自然接种的半人工栽培。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人工接种栽培;1978年统计

数据来自中国食用菌协全国食用菌产量仅6×104t(

年份

图11978—2012年中国食用菌产量

1.2食用菌种培养类多样

我国的食用菌种类繁多,野生食用菌数量超过2000种,驯化后的种类超过100种,商品化的种类

收稿日期:2013-06-09作者简介:苏安祥(1984—),男,山东人,硕士,研究方向:食品科学。

2013年第11期

苏安祥: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57·

超过60种,其中香菇、平菇、木耳、双孢菇、金针菇等占据市场主要份额。一些高营养、高附加值的品种近几年也成功培养,如杏鲍菇、茶树菇、灵芝等,这些食用菌深受消费者欢迎。中国成为世界上食用菌栽培种类最多的国家。

我国食用菌主要栽培种类的主产区域见表1。【食用菌养殖】

表1我国食用菌主要栽培种类的主产区域

品种产区

金针菇

河北灵寿、

上海、北京、沈阳、长春、深圳、江苏、浙江、甘肃

黑木耳黑龙江牡丹江和伊春、吉林延吉、湖北随州和房县、河南驻马店和三门峡、陕西汉中、四川广元、浙江丽水

滑菇辽宁岫岩和庄河、黑龙江海林、河北平泉平菇河北、

河南、山东、湖北、四川、江苏毛木耳四川什邡、河南鲁山、福建漳州

双孢蘑菇福建漳州、河南夏邑、四川大邑、山东莘县和邹城、湖北新洲、甘肃金昌

香菇

浙江丽水和金华、湖北随州和远安、河南西峡和泌阳、

河北遵化和平泉、辽宁清源和新宾、陕西汉中1.3产业发展快速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食用菌产区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东、福建、广西、浙江,随后食用菌产区逐渐北扩,到2000年食用菌生产区域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各地的发展不平衡。据中国食用菌协会数据显示,有7个省份产量超过100×104t,分别是河南、福建、山东、河北、江苏、四川、黑龙江,这7省的总产量占全国63%;有9个省份的产量在50×104~100×104t,分别是广东、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广西、辽宁、吉林、安徽。这16个省份的总产量占全国的93.8%[2]。

从食用菌的产值上看,有500多个县的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100多个县的产值在1亿元以上,食用菌的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形成了以香菇、木耳、双孢菇、平菇、金针菇为主导,杏鲍菇、茶树菇、滑子菇等多个品种规模种植生产的格局。截至2013年初,我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将近5000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将近700家。2我国食用菌产业趋势

2.1生产方式规模化

我国食用菌以前是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分散小生产,这种小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特别是食品安全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不能满足市场对食品安全要求的需要。现在,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的周边,已经有一些工厂化的食用菌公司在生产,他们设备先进、管理科学,能够满足现代市场的要求。

2.2从业人员专业化

目前,从事食用菌生产、研究的人员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为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体系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早在2002年,吉林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食用菌作为专业”,以李玉教授为带头人的团队开创了全日制培养食用菌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先河,改变了我国食用菌发展之初以农民为主力的局面,为整个产业在食用菌的生产、菌种的培育与发酵、生产管理方面提供人才保证。2.3产区向北方及西部扩展

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起源于福建、浙江等南方省区,由于北方农作物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以及北方相对干燥冷凉,利于环境控制和优质品的生产等因素,南菇北扩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同时我国西部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四川省食用菌产量突破100×104t,内蒙古、甘肃、宁夏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秸秆资源和冷资源,在山区及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非耕地集中建设大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2.4产品种类增加

消费者以前主要将食用菌作为蔬菜食用,据统计,作为蔬菜食用的食用菌占产量的90%以上。随着技术的提高和产业升级,以食用菌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调味品、营养强化剂、辅助治疗品、药品逐渐增多。这些产品附加值高、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其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2.5同“三农”结合

发展食用菌可以构成由“作物生产+动物生产+食用菌生产”三维要素的农业经济,充分利用农村资源,解决农村废弃秸秆就地燃烧污染环境的问题,又可以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食用菌生产表现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有利于形成符合3R(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指标体系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产业群的建设,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并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和谐、健康发展[3],符合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在各级政府的倡导下,食用菌产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参考文献:

[1]卢敏,李玉.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战略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2):229-232.[2]张金霞.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食用菌学报,2010(4):15-18.

[3]

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前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4):446-450.

篇六 食用菌养殖
浅谈食用菌副产品在养殖业中的再利用

养殖天地

XIANDAINONGCUNKEJI

浅谈食用菌副产品在养殖业中的再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反而越显匮乏。谁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尤其是能变“废”为“宝”的资源,谁将占据社会的主动权,从而能在当今的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也应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在充分利用主要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一切能开发的副产品为我所用。食用菌副产品利用于养殖业,就是一项变“废”为“宝”的持续性发展产业。

1食用菌副产品的主要成分

食用菌的主要原料是棉籽壳、锯末以及其他作物的秸秆等,经过加工处理后提供食用菌的营养,一旦食用菌生产结束,就毫无利用价值了吗?其实不然,据分析人士检测,在食用菌副产品中:粗蛋白含量可达21%、粗脂肪0.2%~1.4%、粗纤维3.25%~11.63%,而且还含有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降解的低聚糖、多肽、氨基酸、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这些都是畜禽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且粗蛋白含量略高于细米糠的水平,粗纤维含量低,这些都非常有利于畜禽体对Zn、Fe、Ca、P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从而增强养殖对象的免疫能力,提高畜禽的抵抗力,更有利于改善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绍水镇就食用菌副产品再利用走出了成功之路。该镇将废弃的菌盘、菌柄和残次蘑菇等食用菌副产品加工成高蛋白饲料应用于畜牧养殖业。据有关资料反映,由于食用菌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带动畜牧养殖户增达120多家。同时也为变“废”为“宝”提供了先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如何开发利用食用菌副产品

白猪、杜洛克等品种,肥育猪多为洋三元或二元杂交猪,此品种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及瘦肉率高,优点很多,给养猪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缺点是抗病、抗应激、耐粗饲、肉质品味等方面不如某些地方品种猪。这是因为在选育优良品种时,为追求最大效益,首先选择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等遗传基因,不可能将我们所需要的所有优秀基因同时选入。反之从另外角度思考,如果完全依赖引进国外优良猪种而不加以改造,最终因不适应环境导致高发病率,使其生长优势得不到发挥,则经济效益将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培育种猪时能否吸收某些地方品种抗病、抗应激能力强的遗传基因,培育出适合我国环境,既高产出又抗病的优良品··52

2.1鲜饲。可按一定的比例直接配入饲料饲喂,

但须保证无污染,新鲜。

2.2干制法。食用菌副产品中仍含有大量的菌丝和多种氨基酸未被充分利用,且有机质和碳氮含量也较高,晒干粉碎可直接饲喂牛羊,也可掺入其他饲料中饲喂畜禽,以达育肥目的,从而扩大了饲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2.3青贮法。将新鲜的副产品加入适量的盐、压实、青贮,发酵5~50d即可随喂随取。这不但将食用菌副产品的有害细菌得以清除、分解,而且增加了适口性,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饲喂成本。2.4间接饲喂法。食用菌废料还可以作为低等动物的饵料,通过集中堆沤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可饲养出大量的蛴、蛆、螨和蚯蚓等,然后将这些高蛋白的动物饲料饲喂肉鸡和蛋鸡,饲喂出的肉鸡个大体肥,营养丰富,蛋鸡产蛋率很高,而且节约了大量饲料投资,降低了饲料成本。

著名学家于光远指出:中国的粮食问题实质上是饲料问题,不解决饲料问题就谈不上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从而明确指出了开发饲料资源,解决人畜争粮问题的重要性。因此研究当今社会养殖的发展就是能充分利用变“废”为“宝”的资源。食用菌副产品全身都是宝,充分利用不但能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变“废”为“宝”,而且可形成以食用菌为源头的立体化养殖体系。食用菌副产品再利用具有很广的利用空间价值,立体化闭合的食用菌大循环经济链条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在资源在逐步匮乏的当今社会,充分利用食用菌副产品为畜牧业服务,对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064100河北省唐山市玉田职教中心刘立生种。

治疗应根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则,结合混合感染具体症状,应用细胞因子疗法、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与对症治疗相结合,侧重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猪群康复的目的。切记治疗过程中不可盲目地大量注射退热药物,一般体温不超过41℃最好不用退热药,因为退热药物能降低猪体自身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也影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使疫病出现反复,同时应用大量退热药物能使体温下降过快可引起应激造成突然死亡。301600天津市静海县畜牧兽医局

动物卫生监督检验所

郭海俊

刘晓阳姚胜宁

王学军田增友


食用菌养殖相关热词搜索:宜都食用菌养殖 食用菌养殖图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食用菌养殖”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食用菌养殖"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fangfa/8450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