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莴苣叶缘坏死病

莴苣叶缘坏死病

2017-07-04 10:22:0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莴苣叶缘坏死病(共7篇)生菜种植方法 生菜怎么种生菜,又名叶用莴苣、包生菜、千金菜等,因可以生食而得名。是菊科莴苣属中能形成叶球或嫩叶供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约在7世纪传入我国。以前主要在华南栽培较多,四川和长江流域只有零星栽培,现在南北各地都已较为普遍栽培。除夏淡季和冬、春淡季供应较少外,已基本实现了周年...

篇一 莴苣叶缘坏死病
生菜种植方法 生菜怎么种

  生菜,又名叶用莴苣、包生菜、千金菜等,因可以生食而得名。是菊科莴苣属中能形成叶球或嫩叶供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约在7世纪传入我国。以前主要在华南栽培较多,四川和长江流域只有零星栽培,现在南北各地都已较为普遍栽培。除夏淡季和冬、春淡季供应较少外,已基本实现了周年供应。生菜的叶片和叶球,品质脆嫩味甜,风味佳,营养丰富,含热量低,所以当需要减少热量时,可以饮食大量的生菜来缓和饥饿的感觉,是一种很好的减肥蔬菜,其茎叶中所含莴苣素,有苦味,且具有催眠、镇痛、降低胆固醇、治疗神经衰弱等功效,是一种低热量、富含营养的世界性重要蔬菜。生菜主要生食,也可炒食、做汤,味道鲜美。另外,生菜病虫害很少,栽培上容易做到不用农药就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是一种无公害、保健型绿叶蔬菜,是深受人民喜爱的特菜之一。

  一、生菜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生菜的根系浅而密集,须根发达,主要分布在地表20厘米土层内。茎短缩,基叶互生于短缩茎上。叶呈披针形、椭圆形、倒卵圆形和近圆形,叶色呈深绿、翠绿、黄绿、紫红色等,叶面平展或皱缩、叶缘波状或浅裂,外叶开展,心叶松散或抱合成叶球。头状花序,花浅黄色,自花授粉,子房单室,瘦果。生菜的种子细小,发芽比较困难,出苗能力较弱,种子银白色或黑褐色,并有冠毛,能随风飞散,千粒重0.8~1.2克。

  (二)生长发育

  生菜一般都进行育苗移栽。生菜在发芽后两周内,根系发育是最旺盛的时期,主根可达20厘米深,并能产生较多的侧根。根的再生能力强,适于移植。生菜定植以后,在适宜的肥水和气候条件下,叶片生长很快。作为不结球类型的生菜,生长迅速的叶片即成为产品器官。对于结球类型的生菜,在定植后首先是外叶数不断增加,外叶大小发生明显变化,外叶数达到一定程度而条件又适宜时,则开始出现心叶的卷抱,以后便是叶数增加,叶的扩大与充实,生菜从卷心到形成叶球需30天左右。生菜的生长发育周期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至子叶展开,真叶显露,约8~10天。

  2.幼苗期 从真叶显露至团棵(生长1个叶序环,即约5~6片叶),直播者约17~27天,育苗移栽者约30天。

  3.莲座期 从团棵至生长2个叶序环,结球莴苣开始包心,约15~30天。

  4.产品器官形成期 结球莴苣从开始包心至叶球形成,约30天。

  5.开花结果期 从抽薹开花到果实成熟,约1~2个月,一般抽薹后陆续开花,开花后约15天瘦果成熟。

  (三)对生活条件的要求

  ※生菜是以叶片或叶球供作食用,了解生菜在营养时期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是搞好生菜栽培的理论依据。生菜喜冷凉忌高温,喜充足的阳光,忌荫蔽,喜水分,忌涝,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以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适宜,pH6.5左右的微酸性土壤最适宜生长。因此,生菜的生产技术应依据其生物学特性,提供满足生菜生产发育所需要的条件,以取得高产、优质、高效益。

  1.温度※生菜属半耐寒性蔬菜,喜温和凉爽的气候,它既不耐炎热,又怕严寒。不结球生菜的温度适宜范围较结球生菜广(

  2.水分※生菜根系浅,叶面积大,含水量高,不耐干旱,整个生长期要求有均匀、充足的水分供应。幼苗期土壤湿度宜见干见湿,过湿会徒长,过干会使秧苗老化。结球之前应适当控制水分,这样有利于植株形成良好的根系和健壮的莲座叶。结球期要求充足的水分供应,缺水易造成结球松散或不结球,同时植株体内苦莴素增多,苦味加重。结球后期不能过湿或过干后灌大水,以免叶球开裂或腐烂,并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若空气湿度较高,则极易引起软腐病、菌核病等病害发生。

  3.光照※生菜喜充足阳光,忌荫蔽,种子在光下发芽快,光照充足有利于植株生长,光合作用旺盛,营养物质形成的多,生长健壮。结球生菜可以早结球,反之,在阴天或弱光下,叶形变得小而细长,植株生长衰弱,影响结球。如遇高温长日照,易诱发花芽分化,导致早期抽薹,温度越高,抽薹越快。

  4.土壤及营养※在常规的土壤栽培条件下,生菜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富含有机质,通气性好,保水保肥的壤土或黏壤土有利于生菜的生长,反之,在缺乏有机质、通气不良的瘠薄土壤上栽培生菜,由于根部呼吸得不到充足的氧气,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缓慢,造成结球生菜叶球小,不紧实、品质差。生菜特别适宜与茄科蔬菜轮作,因茄科蔬菜根系较深,土质也较肥沃。

  5.营养 生菜为绿叶蔬菜,每个生长阶段都要保证有氮的供应,否则叶片生长慢,叶数分化也少。因此在施肥上要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苗期缺磷不但叶片少而且植株矮小,产量降低;缺钾对叶片影响不大,但可影响叶重,更会使结球生菜的叶球重量显著降低。因此要注意各种营养元索的配合与平衡。

  二、生菜品种类型

  (一)品种类型

  生产上栽培利用的生菜分为结球生菜和不结球生菜两种类型。结球生菜分为脆叶和软叶两种;不结球生菜分为直立和皱叶两种,而直立生菜又可分为圆叶、尖叶(俗称油麦菜)两种类型。

  1.结球生菜 俗称“西生菜”,是生菜中的主要类型,分布广,品种多,品质优。特点是叶片大,近圆形,绿色或黄绿色,有全缘、深裂、锯齿等品系。叶丛密,能形成明显的叶球。按叶质分为脆叶、软叶两种类型。脆叶类型叶面微皱,质脆,品质优良,叶球紧实,不易散球,叶片叠抱,叶球圆球形、扁圆形或圆锥形。软叶类型叶面光滑,叶质柔软,叶片合抱,结球不紧实,易散球。

  2.不结球生菜 分为直立生菜和皱叶生菜两种类型。直立生菜,又称散叶生菜,叶狭长直立,一般不结球或卷心呈圆筒,如广州的登峰生菜等。皱叶生菜俗称玻璃生菜,按叶色可分为绿叶品种和紫叶品种,不结球,或有松散叶球。如广东的软尾生菜。

  (二)优良品种

  1.皇帝 由美国引进的极早熟结球生菜品种。生育期80天左右,叶片淡绿色,叶缘缺刻较多,外叶小而少;叶球淡绿色,稍带黄色,较紧密,单球重400~500克。质脆嫩,品质优良,抗病、耐热、适应性广,抽薹极晚,适合于春秋季露地栽培,较适宜夏季栽培,可以作为夏季生菜品种。每亩产量2000千克左右。

  2.萨林纳斯 由美国引进的中早熟结球生菜品种。外叶较少,深绿色,叶缘波状粗锯齿。叶球绿白色,圆球形,结球紧实,单球重400~500克。外观好,品质优良。耐热性一般,适合春秋保护地和露地及夏季遮阳栽培。种植株行距30厘米见方,每亩定植6000~7000株,亩产量3000~3500千克。成熟期整齐,较耐运输。从定植到收获约50天。

  3.凯撒 由日本引进的结球生菜常规品种。极早熟,株型紧凑,生长整齐,叶球高圆形,单球重400~500克,球内中心柱极短,品质好,抗病性强,耐热,抽薹晚,高温下结球性好,适宜夏季露地栽培。

  4.皇后 由美国引进的中早熟结球生菜品种。外叶深绿,叶片中等大小,叶缘有缺刻。叶球中等大小,结球紧实,单球重500~600克。生长期85天,生长整齐,风味佳,抽薹晚,较抗病毒病和顶烧病。适宜春秋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5.奥林匹亚 由日本引进的极早熟结球生菜品种。外叶较小而少,叶片淡绿色,叶缘缺刻较多。叶球较紧、淡黄绿色,单球重400~500克。生长期65~70天。品质好,耐热性强,抽薹极晚,适宜夏季露地栽培。

  6.大湖659 由美国引进的中晚熟结球生菜品种。叶片绿色,外叶较多,叶球大而紧实,单球重500~600克。生育期110天,每亩产量为3500~4000千克,品质好,耐寒性强,不耐热,适合冬季保护地和春秋露地栽培。

  7.卡罗娜 由荷兰引进的结球生菜品种。中晚熟,叶片亮绿色,微皱,株高25厘米左右,开展度40厘米;叶球高15.4厘米,宽16厘米,圆球形,白绿色,包球紧。单球重700~800克,定植到收获需55天,品质优良,叶质脆嫩,微甜,水分多。

  8.玻璃生菜 广东农家品种。散叶生菜,株高25厘米,开展度27厘米,叶簇生,叶片近圆形,较薄,叶长18厘米、宽17厘米,黄绿色有光泽,叶缘波状,叶面皱缩,单株重200~300克,质软滑,不耐热,耐寒,适宜春秋栽培。一般每亩产量2000~2500千克。

  9.广东登峰 属于直立生菜,又称长叶生菜。叶片狭长,叶缘波状,叶片淡绿色,株高30厘米,开展度36厘米,单株重330克,适宜夏季栽培。

  10.红生菜 四川攀枝花地区地方品种。属于直立形莴苣,中熟,叶丛较横展,开展度约53厘米,叶面皱,叶片倒卵圆形,绿色间紫红色,叶片边沿较平滑,耐热性较强,单株重450克左右。

  11.东方凯旋 北京东方正大种子有限公司育成。散叶生菜品种,叶簇生,较直立,株高25厘米,开展度30厘米,叶近圆形,叶面皱缩,黄绿色,有光泽.叶缘波状。单株重300~500克,生育期50~60天。质脆嫩,水分中等。耐热,抗病,产量高。

  12.红帆紫叶生菜 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从美国引进的散叶生菜品种。早熟,全生育期50天。喜光,较耐热,不易抽薹,植株较大,叶片皱曲,叶片及叶脉为紫叶,色泽美观,随着收获期的临近,红色逐渐加深。每亩产量1000~2000千克,适合春、秋、夏季露地栽培及冬季保护设施栽培。

篇二 莴苣叶缘坏死病
钙\铁\硼对苹果树生长的影响及缺素后的补救措施

  氮、磷、钾作为果树需求量最大的3种元素,其重要性已为广大果农认识,实际生产中,施肥着重考虑的也是氮、磷、钾3种元素的施用。但钙、铁、硼在苹果生长发育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旦不足就会发生缺素症,影响树体生长,特别是套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诸如钙、铁、硼等元素在果树生长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日益显现。为提高果农的认知水平,现将这3种元素对苹果树生长的影响及缺素后的补救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钙

  1.1钙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钙是果树生长过程中需求量较大的元素,因此也被称作中量元素。在果树体内钙主要以果胶酸钙的形态存在,是细胞壁和细胞间层的组成部分,参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过程。它可以维护细胞的正常分裂,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原生质胶体凝聚,增强果树的抗旱抗热能力。果树缺钙时根系生长会受到抑制,生成多分枝短粗根群,俗称“扫帚根”,严重时生长点腐烂,幼根死亡。地上症状主要表现在果树新梢和果实上,缺钙时果树新梢会停止生长,顶端嫩叶出现褪绿斑,叶尖、叶缘卷曲,叶边缘发黄,叶中脉出现暗褐色枯斑,直至死亡。果实缺钙时会发生痘斑病,严重时表现为苦痘病。在苹果近成熟期,萼洼上部、果顶周围和胴部,出现较大的黑点,黑点发生在果皮层,不深及果肉,也不引起果肉腐烂,但病斑下的果肉有苦味。在生长后期和贮藏期病斑会扩大,并向下凹陷,进而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质量。同时应注意的是果树缺钙时无论果实套袋与否都会发生痘斑病,但由于钙素在果树体内单向运输的特性,以及果实在套袋后蒸腾作用的显著下降,其对于各种元素的竞争拉动力均会减弱,而对于在果树体内移动速度较慢的钙素来说,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这就是果实在套袋后痘斑病(苦痘病)会加重发生的原因。

  1.2预防缺钙的措施

  1.2.1增加土壤有机钙的含量 有机钙是最易于被果树吸收和长期利用的有效钙,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绿肥以草木榍、黑麦草为主)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有机钙含量增加。

  1.2.2合理修剪 套袋果实在袋内湿度大、光照弱的小环境下对水分的蒸腾拉力会显著降低,在与枝叶生长对钙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对于栽植和枝叶量密度大的郁闭果园,应通过间伐和合理修剪,剔除多余植株及枝叶,使整个果园叶果比适中、光照充足,改善枝叶与果实争夺钙资源的局面。

  1.2.3使土壤含水量保持适中 土壤含水量过大或长时间积水,果树无氧代谢,新根较难生成,钙离子无法吸收而造成缺钙,所以遇连阴雨时应尽快排除园内积水。土壤含水量过小,果园干旱,果树体内的蒸腾拉力作用减弱,抑制了钙向果实的传输也会形成缺钙,所以遇干旱进行合理灌溉也可较好地预防痘斑病的发生。

  1.2.4合理补钙 对于含钙量不足的果园,在春、秋两季要及时进行基施与追施钙肥。秋施基肥时,每株增施80~100 g硝酸钙或氧化钙或硫酸钙。追施钙肥采用喷施,在需钙的两个高峰期,一是花后4~6周,于叶面连喷3次钙肥;二是果实除袋后2~3 d,是吸收钙的又一高峰,再喷1~2次钙肥,可有效减轻痘斑病(苦痘病)的发生。

  1.2.5适时套袋 苹果套袋过早,幼果蒸腾拉力小,会造成钙离子运输不畅,痘斑病较易发生。因此套袋不宜过早,像红富士等晚熟品种适宜的套袋时间一般在花后20~30 d。

  2.铁

  2.1铁对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铁参与了叶绿素的形成过程。缺铁时会发生黄叶病或称黄化病、失绿病。黄叶病从苗木到大树都可发生。一般在盐碱性土壤中,可溶性二价铁会转化成不溶性三价铁而沉淀,致使铁不能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减少,果树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发病时从枝梢上部新叶片开始,病叶比健壮叶片薄,除叶脉仍保持绿色网纹状外,叶肉全部变为黄绿色甚至黄白色,后逐渐从叶缘开始向内焦枯,最后全叶枯死、早落,最终严重影响果树产量。

  2.2预防缺铁的措施

  2.2.1选用抗病品种做砧木 一般来说选山定子做砧木,发病严重;以楸子、新疆野生苹果、海棠等做砧木,发病较轻。

  2.2.2结合施肥改良果园土壤 冬季结合深翻,以每株结果树为单位,将硫酸亚铁0.5 kg与有机肥50 kg混匀后开沟施入树冠周围,并立即灌水,2年有效。春季遇干旱天气可灌水压碱,但低洼地或地下水位高时注意及时排水。

  2.2.3需铁高峰期喷施铁肥 新梢快速生长期果树需铁量较大,可于萌芽初期用0.3%~0.5%硫酸亚铁液或1%柠檬酸铁溶液喷洒枝叶。还可叶面喷施0.1%~0.2%螯合铁溶液(乙二胺四乙酸螯合铁),喷时雾点要细,要均匀周到。

  2.2.4树干注射补铁 对于超过5年树龄的苹果树,在缺铁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于果树接近发芽前,在树干上开3个直径约5~7 mm(以恰好放入注射用管)的孔,孔深5 cm左右,通过注射机向树体注射1%硫酸亚铁酸化水溶液,原则用量为20~40 g,失绿严重的最多50 g,此方法可使果树迅速恢复绿色。

  3.硼

  3.1硼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硼参与植物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过程,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提高坐果率,增加果实含糖量并促进果树根系发育。苹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硼完全依赖于土壤供给,当土壤中可溶性硼含量低于10 mg/kg,叶片含硼量低于25 mg/kg时,果树表现为缺硼症状。

  树体缺硼在果实上表现为果实发育受阻,出现缩果病。缩果病主要表现于果实,出现缩果病的病果部分组织木栓化,果面凹凸不平。具体症状有3种类型:①干斑型。多在落花后半月左右开始发生。幼果果面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圆斑,并分泌黄色黏液,皮下果肉褐变坏死,病部干缩、硬化、下陷,直至畸形,重病果通常提前脱落。②木栓型。从落花到采收均可发生,病果组织出现水渍状褐色病变,结构海绵状,幼果呈畸形,易早落。生长后期发病时果面微现凹凸不平,果实表现为松软海绵状。③锈斑型。生长后期缩果病的主要表现症状。发生时果柄周围的果面出现褐色细密横形条纹锈斑,锈斑干后开裂,果肉呈肉质松软状,不出现坏死病斑。

  缩果病严重时枝叶也会呈现病状:有的枝梢上的芽春季不能发育,不萌芽或展叶后迅速枯死,枯枝下部形成丛枝或簇叶;而有的当年生新梢树叶在夏季叶肉会呈淡黄色,叶柄叶脉略带红色,叶片边缘翘起甚至扭曲,叶尖或叶缘继而坏死,新梢顶端的韧皮部和形成层组织内出现坏死斑,逐渐扩展,自顶部向下干枯,形成枯梢。

  3.2预防缺硼的措施

  3.2.1改良土壤,加强肥水管理 通过深翻、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矿物质趋于平衡,从而减少缩果病的发生。另外,在春早年份或花期,合理灌溉有利于提高土壤中水溶性硼的含量。

  3.2.2叶面喷硼或土壤施硼 在碱性土壤中的硼素容易被固定,可采用叶面喷硼法。对已有缺硼症状的果园,在花前7 d或花期,每隔10~15 d叶面喷施1次200倍硼砂液,共2~3次。注意喷雾要均匀,叶背多喷。也可在秋季或开花前结合施基肥,在树冠边缘开环状或放射状沟,将硼砂或硼酸与有机肥料混匀,以每株结果树施硼砂150~200 g的量(若为硼酸,用量减少1/3)施入。施硼后应立即覆土并充分灌水,以防发生药害。果树施硼要坚持年年施用,保证用量,才可达到最佳效果。

篇三 莴苣叶缘坏死病
第三章-植物营养

【莴苣叶缘坏死病】

篇四 莴苣叶缘坏死病
作物生长与矿物营养

【莴苣叶缘坏死病】 【莴苣叶缘坏死病】

篇五 莴苣叶缘坏死病
蔬菜缺素

【莴苣叶缘坏死病】【莴苣叶缘坏死病】

篇六 莴苣叶缘坏死病
第三章-植物营养

篇七 莴苣叶缘坏死病
04植物缺钙症状


莴苣叶缘坏死病相关热词搜索:莴苣菌核病 莴苣褐斑病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莴苣叶缘坏死病”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莴苣叶缘坏死病"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fangfa/86129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