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2017-06-14 09:09:0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共6篇)开讲啦 吴建民:世界的变化与中国[开讲啦] 20140105 吴建民: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他是周恩来口中精干的人,他是陈毅点中的将才,他是思维敏捷、视野开阔的外交官。本期中国资深外交官吴建民做客节目和年轻人分享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世界变化。如今时代的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进入了和平与发展,...

篇一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开讲啦 吴建民: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开讲啦] 20140105 吴建民: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他是周恩来口中精干的人,他是陈毅点中的将才,他是思维敏捷、视野开阔的外交官。本期中国资深外交官吴建民做客节目和年轻人分享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世界变化。如今时代的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进入了和平与发展,有五大因素推动了时代主题的变化,因素一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因素二是核武器的出现,因素三是全球化,因素四是西方世界的深度改良,因素五是南北鸿沟加深。更多详情,敬请收看。(《开讲啦》 20140105 吴建民: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吴建民曾任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外交学院院长,现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此次登上《开讲啦》舞台,他也将以他独特的视角为观众讲述“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外交“麻辣烫”吴建民

   有人说吴建民是“麻辣烫”,还有人说他“绵里藏针”, 他的经典语录曾经震惊国人——“要想通过高压来迫使中国人听命于超级大国那只能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在遭遇西方记者质疑时,他坚定表态:“中国政府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在遭遇某国外长点名贬斥中国的人权状况时,他很生气:“世界在变,但历史不会变,您大概有点健忘,您没有资格来教训中国人!”这就是吴建民。节目中,他向年轻人一一细述,作为一个中国外交官,如何应对他国强权的故事。

  时代变了,战争的教训太惨痛

  吴大使来开讲很特别,没等大家来挑衅,自己首先抛出问题提问年轻人:当今世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现场的观众有说信息革命的,有说中国和平崛起的,吴建民却皱着眉头,直言不讳地说:“你们的答案我都不满意,都不对!”

  吴建民说,四十年前的中国天天喊着“打倒美帝国主义”,今天的中国却和美国携手合作;四十年前的中国如果遇上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美国,中国人会高兴得跳起来,会说:“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而今天的中国却说和美国“同舟共济”。为什么?因为时代变了。上个世纪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新世纪时代的主题已经是和平与发展。

  二战后人类有几次走到核战争的边缘都退回去了,为什么?吴建民一针见血: “哪个疯子要下这个决定一定会被送上人类的审判台!战争曾经在历史上是威力无比的,国与国之间出现矛盾怎么办?谈判。谈不成怎么办?打!一打解决一切问题。但是21世纪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解决什么问题啊?跑去问美国人,美国人一脸苦笑,没解决任何问题!打解决一切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吴建民感慨道: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两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很少有人知道战争带给大家多少苦难。吴建民在现场给大家上了十分深刻的一课:战争的教训太惨痛!

  小撒惨遭调侃“智商低”

  作为外交官,必须有很好的应变能力。主持人撒贝宁怎么舍得放过这难得的交手机会,现场出题:“如果您参加一个晚宴,对面的外国元首嘴边沾了一颗饭粒,怎么提醒他?”吴建民以一个手势轻松接招。撒贝宁不依不饶,说如果没看懂怎么办?却意外遭到吴建民“反驳”: “能做外国元首,智商不会这么低……”现场一片爆笑。

  CCTV-1《开讲啦》新年季收官大作——1月5日晚十点半档吴建民:《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外交“麻辣烫”吴建民《开讲啦》 演讲稿

  各位同学:

  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这里跟青年人讲一讲世界的变化,当今世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这个变化影响一切,那就是时代变了。

  时代变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时代变化是具体的。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上个世纪很长的时间里面时代的主题是什么?战争,还有革命。上个世纪很长的时间里面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现在的主题是什么?和平发展,对,回答对了。你们想一想看,时代的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进入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是最大的变化。

  那么是哪些因素推动时代主题发生变化的,五大因素。第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两次世界大战死多少人[

  这五大因素推动时代的主题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了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个是最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太大了。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领导人毛主席挥之不去的忧虑是准备打仗,1978年三中全会决定把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的大发展是什么时候,大概就是你们成长起来这一段时间,中国大发展最快的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时候苏联垮掉了,东欧已经发生了巨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思想还停留在战争与革命时代,那会认为什么?认为这是西方大举进攻的时候,在它大举进攻的时候我们该干什么事情,关上大门,固守阵地呀。但是邓小平说什么,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中国的大门不仅没有关上,开得更大了。从1978年到1991年这么长的时间里,进入中国的外资多少,不到三百亿呀,现在多少,一万多亿呀。这样一个巨大的成就证明小平的判断是何等的英明,他的根据是什么,时代变了。时代一变化影响很多东西,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讲了这个话,说,“解决国际争端我们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新办法”。邓小平一连讲三个新,绝对不是为了赶时髦,三个新,每个新都有具体的含义。第一个新,新情况,什么新情况?时代变了。新问题,什么新问题?1984年距离1997年,1999年临近了,香港澳门回归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新办法是什么新办法?一国两制。单纯要它回来很容易呀,英国驻香港那几个大兵,真要打,不够解放军打。葡萄牙在澳门连兵都没有,就几个警察,那更不行。这单纯要它回来,采取一套措施就回来,把香港澳门需要的淡水给它断了就得回来。可是邓小平讲了几句话,我们外交部(的)人听了之后觉得讲得非常深刻。邓小平说,”我要回归的香港澳门是保持繁荣稳定的香港澳门,而不是贫困动荡的香港澳门。”这话讲得多好啊,回来是回来了,外国资本全撤走了,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天天上街游行,你中央政府有多少钱往里贴,无底洞!那不是邓小平设想的。同一篇讲话,邓小平讲到钓鱼岛,南海诸岛的问题,说解决国际争端能不能不用战争的办法去解决。大家想一想,邓小平是打了一辈子仗的人哦,他不懂得战争的价值?战争能发挥作用?他比谁都懂,但是为什么 (说这个话),我觉得讲到这一点,你不能不佩服邓小平的睿智和远见。

  大家看一看,到了21世纪之后,国际关系当中出现一个新的情况,战争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是威力无比的,国与国之间出现矛盾怎么办?谈判,谈不拢怎么办?打!一打解决一切问题,大家也就认了。但是你们想一想,21世纪的两场战争,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解决什么问题啊?我跑去问美国人,我说,你说这两场战争解决什么问题,美国人一脸苦笑,没解决任何问题。大家再想一想,中国人想象的战争,鸦片战争之后签了好多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美国打下阿富汗他敢说,阿富汗好多矿产资源都是我的?没有啊,伊拉克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国家,美国人打下来之后,敢说这些油井就是我的?为什么?世界变了。如果美国人敢这样讲,全世界会骂它强盗!他就站不住。你想想这个世界跟鸦片战争的世界是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看到时代变化它带来很多变化。

  今天中国的大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世界变了。第二是地利,什么意思,我们在亚洲。大家知道过去几百年这个全世界的重心在什么地方,在欧美呀,现在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重心在向亚太地方转移。为什么会向亚太地方转移,亚洲在起来呀,亚洲国家在崛起的过程当中是相互帮助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你看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派了多少人到国外去学习,人家说不许你来?没有啊,所以这种状况,地利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对于这个地区我们要感恩。第三是人和,就是改革开放的政策。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天时地利都没有用。就是邓小平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我们三十多年是走得很好的。所以我讲了这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世界,今天的中国人必须要看到世界的变化。世界在变化,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如果世界不变,中国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第二个,看到我们中国,我们中国采取了比较明智的行动,实行改革开放,赶上了这个浪潮,所以中国起来了。我要开讲,就讲到这里,好,谢谢大家!                

   吴建民     CCTV-1【开讲啦】演讲稿

篇二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1论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的对外关系

论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的对外关系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战略不是“独立自主战略”,而是“和平环境”战略,即为国内现代化建设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战略,而“未来20年,中国总体外交思路和外交战略将不可避免地逐步发生转变,由主要为自己发展利益服务的‘和平环境’战略,转向同亚洲和世界谋求“共同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新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形势大变化;二是政策大调整;三是外交大发展,新时期的外交是在变化当中进一步往前走。

关键词:世界变化,对外关系,发展方向

Abstract:Since the 20th century in China since the 90's foreign policy is not "independent strategy", but "peaceful environment" strategy, that is, to create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and maintain goo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particularly surrounding the strategy, and "the next 20 years, China's overall diplomacy and foreign policy ideas will inevitably shift gradually from the main interests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of 'peaceful environment' strategy shift with Asia and the world to seek "common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strategy. New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and in the past has changed a lot, one big change the situation; second major adjustment policies; Third, diplomat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of diplomacy is to change them further forward.

Key words: Changes in the world,foreign relations,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一、中国对外关系发展总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中国外交史可以以改革开放为界,分成两大阶段。现在,学者们对前一段已研究得比较细致了;对后一段的研究,更多带有现实性、对策性。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进入一个朝着多极化方向过渡的时期。这是当前国际大背景。国际上对冷战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战略不是“独立自主战略”,而是“和平环境”战略,即为国内现代化建设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战略,而“未来20年,中国总体外交思路和外交战略将不可避免地逐步发生转变,由主要为自己发展利益服务的‘和平环境’战略,转向同亚洲和世界谋求“共同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

严峻形势,我国外交工作贯穿一条主线,即全力为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

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外关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一边倒”到“反两霸”。如果对新中国前30年的外交做一个概括,主题就是革命的、独立自主的中国与美苏冷战的碰撞。中国共产党人从事外交活动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可以追溯到抗战初期。建国前的外交虽不正规,周恩来说是“游击战”,但毕竟积累了不少经验。最重要的是形成了三个基本观念:一是共产党人办外交一定要树立中国新人的典型,站稳民族立场;二是国际统一战线政策是最主要的外交政策;三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初期提出“两个阵营、一个中间地带”的理论。这三个观念对新中国外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原则,并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体现了中国外交最基本的诉求。

1949年春季,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一是“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而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二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急于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首先肃清国内的反动力量和帝国主义势力;三是“一边倒”,这不仅指外交,也包括内政。其含义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在外交上要同以苏联为首的人民民主阵营站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加上三条方针:一是“礼尚往来”,如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愿意在平等的基础上跟我们建立外交关系,我们就与他们建交;二是“互通有无”,可以做买卖;三是“团结世界人民”,发展与其他各国的关系。这六条方针构成了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它所体现的就是独立自主与和平。

经过最初几年的外交实践,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他用求同存异的思想方法,对新型外交关系所做的提炼和概括。这五项原则,被新中国用于处理与各种类型国家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超越了冷战时代的局限性,是新中国突破美国遏制和孤立政策的锐利武器。经过实践的考验,它已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可以说,我国最基本的外交政策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就确定了,但我国对外关系格局却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乔冠华说“中国外交十年一变”,指的就是格局的变化。按照这一变化,前30年的外交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底莫斯科会议,这时的外交格局是“一边倒”;

第二阶段从1958年至1970年,这时的政策是“反两霸”,我国在外交上形成了与美、苏两强相对抗的格局;第三阶段从1971年至1978年,这时采取“一条线”

战略,简单说就是联美反苏。

“一边倒”格局的形成,一方面是中国革命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冷战的环境和西方敌视政策使然。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在“一边倒”政策下,新中国解决了国际承认问题,解决了外来援助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问题,但是“一边倒”的政策并不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需要。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作出了缓和中美关系的尝试,但美国无意改变其僵硬的政策。50年代后期,中苏又出现矛盾,最终导致了60年代的中苏分裂。中国外交由此进入了“反两霸”阶段。现在看来,导致中苏分裂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最主要的是两国所处的国际地位不同,两国国内的发展阶段不一样,这就导致两国的国家利益不一致,而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体制内,这种矛盾又很难化解。同时,那个时代国际形势也处于动荡之中。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对外关系

“一条线”战略联美反苏,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交处在一个比较困惑的时期。最棘手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怎样估计国际形势,战争、革命与和平这三种哪个可能占先;二是如何处理本国利益需要与支援各国人民革命的关系。总的来看,这个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越来越激烈,到“文革”时达到顶点,给外交工作造成很大损失。这个时期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很多,但有一点必须看到,这就是中国正是通过同两个超级大国的斗争,才成为国际上一支真正独立的力量,跳出两极格局,取得主动权。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越南战争削弱了美国的力量;二是中苏边界冲突使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样,中美两国都需要对自己的外交政策进行战略调整。通过越南战争,中美双方都认识到对方无意与自己发生直接对抗;而与此同时,中美双方与苏联的矛盾都有所增长。这就为中美接近提供了可能。

打开中美关系大门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基辛格访华的消息一出,一宣布尼克松要访华,中国重返联合国就变得势不可挡,与中国建交就成为大势所趋。一两年内,除美国以外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同中国建交了,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也都是这时与中国建交的。在新的形势下,毛泽东提出了“一条线”战略和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70年代中国外交的大发展,为“文革”结束后实行改革开放创造了前提条件。

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外关系。

上世纪80年代,改变“一条线”战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30年大体也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外交政策形成并确定下来;第二阶段从90

年代中期至世纪之交,构筑起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外交又有新发展。这段历史离得很近,缺乏时间的沉淀,不少问题还有待研究,没到下结论的时候。

“文革”结束后,我国的外交政策就开始调整。最明显的变化是大门打开了,大批代表团出国访问。从那时起,我国领导人开始重新强调我国外交执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关系。到1986年,人大关于“七五”规划的报告里,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做了全面阐述,讲了十个方面。这是对以往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外交战略上最重要的调整是改变“一条线”战略和对国际形势作出“和平与发展”的新判断。在中美建交之初,我国曾希望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但美国国会通过“对台关系法”,为中美关系的发展设置了新障碍。此后不久,中央就决定拉开与美国的距离,随后又决定放弃“一条线”战略。从80年代初起,中国对外关系格局就有步骤地朝着全方位的方向发展。80年代末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这是建立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的重要一步。

五、中国对外关系主线。

创造周边和平环境,构筑多层次对外关系。在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外交工作指导思想的变化,以要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为原则。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不再以国际阶级斗争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我们承认现实世界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世界,有矛盾有斗争,但需要合作,也可以合作。只有眼光变了,才能看到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才能集中精力搞建设,大胆实行对外开放。

有了这种指导思想和认识方法上的变化,我国才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做到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保持外交政策的稳定与连续,不是到了十年又来个大变化。这是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表现。外交政策不变,我们到世纪之交才能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格局。【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进入新世纪以后,不管外部世界怎么变,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本世纪头25年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的外交还要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展开。这个时期,我认为中国的外交政策仍然应当保持稳定和连续。我们主张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但是我们希望这种转变是有序的。

六、结论。

新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形势大变化;二是政策大调整;三是外交大发展,新时期的外交是在变化当中进一步往前走。

1.形势大变化是时代变了。现在需要我们参与世界的秩序的维护,我们是合作者,国际秩序要改革,我们要参与这个改革,不是要把这个秩序推翻,所以形势变化很重要。

2.政策大调整,有三个方面特别明显:第一个方面是目标变了,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的外交战略目标是求生存,人家进行封锁禁运,想扼杀你,你不让他扼杀,想求得人民共和国的生存。第二个方面就是外交的主导思想变了,比如我们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的问题,一国两制你说是不是求同?我们同周边地区国家关于南海诸岛、东海油气田的分歧,我们是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求同,像我们始终奉行互利共盈的开放战略。从立异来讲,我和你不一样,那个时候由于生存受到威胁,现在生存的威胁基本上过去,过去是求生存,现在是求发展,这个大的目标变了,从求生存转到求发展,外交的主导思想变了,从立异转为求同,要发现共同利益,发展共同利益,使共同利益得到最大化,双方得到好处。第三要从斗争转为和平,为人民共和国的生存而奋斗,我在年轻的时候经常讲和苏联人斗了一场,很高兴。现在我们外交的主导变了,由斗争转向了合作。就像我前面讲的,中美关系就是很好的例子,中美之间需要斗争,斗争不是为了破裂,斗争是为了使合作更顺利的发展下去。我觉得外交工作的主导思想目标变了,由求生存转向求发展,外交的指导思想从立异转向求同,外交工作的主导面由斗争转为合作,这是外交的大变化、政治大调整。

3.中国大发展。现在和中国建交的是170多个。大发展,中国外交有四大块,一个是同大国关系,这是很关键的,大国关系从外交的主体来看,然后是周边国家的关系至关重要,然后发展中国家是我们对外工作的基础,还有多边外交,多边外交非常重要。因为多边外交是有规则的,很多事情规则是由多边外交来定的。新时期四大块继续往前推,就像我们的对外两大战略必须坚持,和平发展战略,互利共盈开放战略,这两个战略必须得坚持下去,我们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继续往前推进。

20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外关系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

第一,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来说,任何国家对其发展的影响力都是有限的。美国和苏联都曾一度是对中国最有影响的国家,但中国的发展跟他们的设想完全不同,我们始终在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第二,改变自己,是中国力量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中国影响世界的主要方式。自近代以来,对中国内部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大事件,它对中国的改变越大,对世界的影响也就越大。改革开放就是最典型的事例。

篇三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_吴建民

第2期张业遂等:“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笔谈)

进步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

国家的发展。

我们主张的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取长补短,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选择。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国际和平。为此,我们要:

——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友好关系。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继续加强睦邻友好,为伴,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向新水平。

———继续增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长期友好合作。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继续改善与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

——继续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

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对人类建设和谐世界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建立和谐世界,也必然会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共同理念,形成积极进取的社会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去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上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已构成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追求。

内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外建和谐世界,就是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同世界人民一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世界。

我们主张的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各国之间互相信任,和

有效的安全机制,共同维护世界睦相处,通过公平、

的和平与安全。

我们主张的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各国主权平等,国际关系以法制与多边主义为基础,世界上的事务由各国协商解决。

我们主张的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的

“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

吴建民

外交学院院长

世界各国人民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求美好的未来,这是人类共同的价值,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梦想,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很重要,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也很重要。梦想是一种追

更属于世界

求,有了崇高的追求,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三所大学举行这次研讨会的中心目的就是想引导我们的学生有理想、有追求,去追求美好的明天,造福于社会和世界。1980年5月26日,小平同志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

外交评论

员》杂志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改革开放为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个时候,小平同志对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有理想”。理想是什么?就是实现“四化”,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作贡献,可见有理想、有梦想的重要性。

如何做好“中国梦”?今年3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政协讲话时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就为每一个青年做好“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来“中国梦”这个主题?这首先是因为,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在崛起、在快速发展的时候,都会更多地成就一批成功人士。中国今天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历史上任何国家的崛起都有自己的梦想,比较“中国梦”和他们的梦想,二者之间有共同点:就是这些梦想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去努力、去奋斗并取得了成功,为国家的崛起做出了贡献。然而,今天的“中国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规模大。美国在1776年独立后,逐渐走上了崛起之路。经过100多年的追赶,到1913年,人均GDP超过了英国。1914年,美国人口达到9800万人。19世纪后半叶,德国迅速崛起,到1900年德国的人口为5640万。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崛起之路,到1936年,日本人口达到了7000万人。

以上国家都是在世界近代史上崛起的大国。但中国的人口基数却比它们大得多,中国有13亿人口。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我国人均GDP从200美元发展到2005年的1700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从中国整体的现代化进程来看,我们才刚刚开了个头,中国还处在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中国的人口基数如此之大,这就决定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国成功人士的规模是史无前例的。在人类历史上,什么时候有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在快速发展?!

2006年

第二,领域广。中国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宏大

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环保等众多的领域。中国的快速发展,会在这些众多的领域造就一批又一批的成功人士,并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第三,“中国梦”是与世界分享的。胡锦涛主席一再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和谐的发展。这是什么意思?其最本质的内涵是:中国的发展是与世界分享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合作程度的重要尺度。比较一下中国、日本、韩国自1980年至2004年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就很说明问题。

1980年,中国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是10.7亿美元,日本是32.5亿美元,韩国是13.2亿美元。然而,到2004年,中国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计是5621亿美元,日本是975亿美元,韩

在2004年,进入中国是550亿美元。换句话说,

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大约是日本的6倍、韩国的10倍。须知,中国的开放远远晚于日本和韩国,然而今天,中国的开放度却远远超过了他们。【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中国的开放度使得不仅中国人可以做“中国梦”,而且海外华人和各国人民都可以做“中国梦”。

有些欧洲朋友告诉我,他们把孩子送到中国来,在中国学习,学成之后在中国就业。我同一些在中国工作的欧洲青年谈起来,他们都很兴奋。我问他们:“在中国感觉怎么样?”他们说,很好,中国变化很快,给他们提供了众多的机会。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回欧洲?”他们直言不讳地告诉我,欧洲生活虽然好,但缺乏生气,没意思。当然,这只是部分欧洲青年的观点,不代表所有外国人,但它说明,不仅中国人在做“中国梦”,世界人民也在做。“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

历史上哪一个大国在崛起的时候不是带来腥风血雨?它们崛起了,但给人家带来了灾难。然而今天,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它们的侵略扩张道路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照!

第2期张业遂等:“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笔谈)

梦想;一批又一批外国人士在中国和平发展中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们的成功显示了他们的人生价值,也为实现中国的“中国梦”、世界的“中国梦”做出了贡献。中国利用和平的形势,快速地发展自己;中国快速的发展又加强了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中国13亿人做“中国梦”,发展自己,同时又与世界分享自己的发展,这不是中国人对和谐世界最大的贡献吗!

“和谐世界”是胡锦涛主席去年9月15日向

联合国首脑大会提出的理念,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当今世界上有两股潮流,一股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另一股是冷战、对抗、冲突的潮流。前者代表着未来,后者代表过去。这两股潮流的较量决定了21世纪人类的命运。

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人在做“中国梦”,一批又一批成功人士实现了自己的

从精神层面理解“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牵扯到内政、外交,人和自然的关系,我着重从精神的层面讲四点个人学习的体会。

第一,“和谐社会”的提出,有可能或者在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揭开一个新篇章。回顾中国历史,汉唐盛世以后的历史是一部不和谐的历史,内忧外患不断,既有封建王朝朝廷上剧烈的斗争,又有农民的起义、阶级斗争,还有民族之间的战争。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更是处在国无宁日的状态,没有一天是和谐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都在不断地激化。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时代要求产生的,而这场革命本身也是非常严酷的,从一开始就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由于革命和历史的惯性,在1949年以后,已经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建设以后,也在相当一段时期维持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意义重大,是一个伟大的“中国梦”,也是一次努力开辟中华民族历史新篇章的尝试。

第二,“和谐社会”的提出针对性强。用明朝的说法,它所针对的就是社会上存在的一股“戾气”。“戾气”一词最早由吴又可提出来的,那个年代也出现过类似“非典”一类的瘟疫,自然界、社会上流行一股“戾气”,一股“乖戾”的、残酷的、不良的、恶性的风气,这种“戾气”使人生病,使人变得暴躁,使人们忘却了和平、适可而止、宽恕这

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近些年来,社会上也存在一种

“乖戾”之气,所以“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剂良药,我们要消除这种“乖戾”之气,要建立一种文明,建立相互之间更美好的关系。

第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当今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为消除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追求各种良性互动,主张通过调整、互利互信和妥协来解决矛盾。

第四,“和谐社会”的提出有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从以夺取政权为主的“革命党”转变成为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期执政的“执政党”,面对整个中华民族,面对十多亿中国人民,面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面对世界,面对人类,有责任进一步扩大我们的精神资源。“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有可能使我们的精神资源更广阔、更深入、更有力。首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可以说是“和谐社会”最高级的形式,因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是消灭阶级,消灭压迫。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圣贤们就提出了“和”的思想。“和”是社会政治的理念,也是哲学与审美的范畴。《礼记》中有80处提到“和”的概念,《礼记》还提出了“和气、和天地、和四时”的理念。《论语》中提出“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前文化部部长

篇四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中国梦”这个词汇在年月被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已成为一种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是当下的热门词汇之一。与美国梦过分强调个人的成功相比,中国梦强调的是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融合。中国梦形象的表达了全中国的共同理想,指明了我国未来的发展目标,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在已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今天,我们迎来了实现中国梦的最佳时机,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

关键词:中国梦 挑战 机遇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时期,但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面临诸多挑战。从国际层面来说,“中国威胁论”以及经济安全和科技安全等显著问题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从国内层面来说,中国是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国家,发展过程中肯定要面临比其它国家要复杂的多的问题,就像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曾说过的那样:“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而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必然是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的过程。但挑战并不一定意味着是发展的阻碍,也有可能是新的机遇点,也或者是中国梦实现目标的现实着力点。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国情

30多年前的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航程。30多年来,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和价值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而且也影响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的历史经验教训时郑重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基于这些深刻的认识,我国做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外开放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接纳中国的国际组织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对外关系的内容有了较大扩展,从对外开放前的政治、安全领域向经济、文化和科教领域扩展。这说明一方面中国已放弃国际社会挑战者的角色,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世界也开始以积极的姿态与中国展开接触和对话。但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况的制约,对外开放初期我们还没有“全面融入”的国际社会决心,只是一个消极参与者。除了改善国际环境,中国最初加入国际组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成为国际组织的一员,从而获得利益(例如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里获得发展援助),而并不一定是为了在这些组织中发挥作用,以及改变国际体系的结构和方向。冷战的结束为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面对时刻变化的国际局势以及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中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脚步:由消极融入变为积极融入、由部分融入变为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加入国际组织的诉求开始超越实在的“利益”概念,考虑如何在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例如,中国开始关注国际议题的设定,注重影响国际规则的形成,乃至成为一些新的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安排、国际框架的支持者、建议者、建设者,甚至某种领导者。如果说1997年中国宣布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表明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决心的话,那么,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算作是中国成功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标志。截止目前,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在经济上,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的谈话中提到,如果中国能够“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就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 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对邓小平提出的“如果”做出了肯定的判断: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增速达到16.7%,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进口市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2001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额近5600亿美元,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现在有人把中国与美国并列,称作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

“引擎”,这难免有些夸大,但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力的扩大不容置疑。随着崛起的持续加快,中国与世界合作与竞争的领域不断扩大,“中国威胁论”也伴随而来。国外对中国将要寻求的目标到底是“世界主导地位”、“指挥台”,还是“发挥友好的作用”妄加猜测,有人甚至断言中美早晚“必有一战”。北京奥运会后,美国《时代周刊》惊呼“强大的中华帝国已经回归”。毋庸置疑,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关系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前途与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即使在强大起来后,也不会像历史上的英国、德国、日本那样去侵略扩张,或像美国那样去“领导”全世界,而是会推动建立一个多极、共商、更加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的世界秩序。

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是发达国家的一到二倍,亚洲经济增速是欧洲和北美的一到二倍,这种增长速度差异未来十几年有望继续保持。到2020年,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一是美国虽仍将保持世界超强地位,但已不那么鹤立鸡群,占世界GDP的比例将降至25%以下,对世界的控局能力可能继续呈衰减之势。二是世界经济前10强、前30强将重新排位,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经济发展增速,墨西哥、韩国、印尼、伊朗等国在世界经济前30强中的位置将继续前移。三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力量对比将发生重要变化,发展中国家占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升至40%以上。四是当前亚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北美、欧盟的GDP分别为12万亿、16万亿和15万亿美元,2020年亚洲可能取代美欧成为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但以人均论,亚洲国家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程度还难与美欧相比。一个发达的亚洲、先进的亚洲、稳定的亚洲和自主的亚洲的出现仍需要较长时间。此外,西方联盟将长期存在,新兴大国或发展中国家难以形成联盟。从这个意义上讲,2020年的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仍是不平衡的。 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变化、全球性挑战增多、俄美矛盾上升将导致国际体系调整走向行动阶段。国际体系调整关系各方的现实与长远战略利益,为各方高度关注并尽力施加影响。国际体系调整主要表现为西方国家为换取新兴大国的建设性参与,不得不在保持自身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向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让渡部分权力和利益,数百年来西方对财富、权力、国际规则和国际话语权的垄断地位将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世界经济体系已在小幅调整。WTO多哈回合谈判、巴黎气候大会的国际谈判不得不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关切。这次国际体系调整很可能是缓慢的、渐进的和改良式的。

当今世界中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与世界已经处于卯榫相合的地步,中国无法置身于世界变化之外,世界也无法摆脱中国发展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史无前例地需要放在国际关系的格局下去思忖,世界上问题的解决也更加需要考虑和尊重中国的方案。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使得认识、把握和利用两者的变化规律对国家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在成长过程中,尤其在国际关系处于敏感转型期的时候,以科学决策避免少犯错误,稳扎稳进,是确保顺利成长的关键。在大国的竞赛中,关键时刻经常比的不是谁得到更多,而是比谁更少地犯错误,谁更稳健。为此,需要科学地认识、尊重以及按照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向内向与内顾,内政对其外交的牵制力量在加大,但对外转嫁危机的风险也在增加。当前,西方世界大部分国家内部暴露的不只是经济问题,其实也是更深层次的政治制度问题,这些国家面临政治体制改革。随着外围地带的发展和新兴国家的崛起,国际关系中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进程和机制的调整会持续地对发达国家内部福利体制形成压力,而后者特色的民主以及福利体制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建立在外围地带的贫困和不发展基础之上。在这样的趋势背景下,既要看到和平、发展、合作是潮流,但绝不应低估资本主义财团民主制度对外转嫁危机甚至进行战争的动向。

外部世界的风险对中国国内的传导效应在增加,同时,中国国内的公共政策对世界的影响效应也在加大,中国对世界的能动性作用在上升。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制定国内公共政策的时候,如何内外兼顾,科学地评估并减少其对外部世界可能的不利影响,避免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制度一直出现的对外转嫁危机机制,对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关系中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将经济优势转化为政治影响力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运用经济手段改善国际环境方面,应该慎重对待西方的经济制裁理论。

西方的经济制裁行为经常伤害当地无辜的百姓,带来消极的人道主义后果。中国人在利用经济优势改善国际环境方面,应当有智慧探索出一种新的理论出来。【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愈在国际体系出现松动并可能走向松散以及国际社会出现碎片化的时期,能够岿然不动,并对各种要素和资源进行有序协调、协同的国家,愈能聚集权力。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其地区战略或全球战略的成效,是以对各种战略要素和资源的调度能力来衡量的。因此,要积极有所作为,以提高国际协调和协同能力为核心,着力于将有限资源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协同能力建设,即: 凝聚国际社会在共同价值方面的共识; 提高中国在既有国际制度中的协调能力以及在新型国际制度中的协同能力;逐步建成若干个战略性要素和资源配置中心; 形成与国际社会共同价值相配合的知识和观念集散体系。

认识自己所处的阶段以及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变化的节奏,仍然要坚持韬光养晦原则。中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以及科学地解决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是第一要务。所以,“抓住当前国际有利时机抓紧发展自己。发展是硬道理,不仅是解决国内一切问题的基础,也是增强我国外交实力的基础。国家间竞争,基础在实力。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就是大道理”。

未来12年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中国发展过程中,国内矛盾规模之大和复杂程度之高世所罕见,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将比中小国家、单一民族国家付出更多艰辛和花费更长时间。国际上流行的人均超过3000美元就会走出矛盾凸显期未必完全适用于中国。中国综合国力虽跃居世界第二,但在国际力量对比中的弱势地位尚难以完全改变。未来12年是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根本变化的过渡阶段。表现为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特征增多;仍是地区大国但全球性影响增强;仍在意识形态方面处于守势但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增大。中国国际角色与地位将越来越具有多重性和复合性。

参考文献

[1]吴建民:《我的中国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赵金元:《试论邓小平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超越》[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年第3期

[3]张海林、何琴:《新一届领导将筑中国梦四重奏“大国财富文化幸福》[J]:决策探索,2012年第12期

[4]王为衡:《中国梦的历史自觉与现实照进》[J]新湘评论,2012年第1期

[5]张建芳:《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第16期

[6]戚玲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邓小平对外幵放的指导》[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7]李青:《“中国威胁论”的内涵、危害及现实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篇五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吴建民:中国绿色发展同盟成立是非常及时的

中国绿色发展同盟成立,我以为是非常及时的。刚才刘顺达董事长宣读企业绿色行动的倡议书我以为也非常及时,这些行动,包括今天这个论坛,它符合当前世界大的潮流。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好,可能对世界潮流要关注。孙中山先生1916年那个时候50岁,9月15日到浙江海宁往,观看钱塘大潮,观看钱塘大潮的时候中山先生看到这类自然景观感叹了几句,讲了著名的四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四句话有无道理呢?我觉得也是中山先生对他革命实践的总结,也是他对世界情势的观察。我们置于世界潮流之外,所以落后了,中山先生看了这个情势,跟钱塘大潮一样,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天中国绿色发展同盟成立,我看是顺应这个大潮,为甚么?今天的世界你看一看。一个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现象,今天一批发展中国家,大家都在讲中国崛起,实际中国崛起是全球一批发展中国家崛起的一部份,这股潮流势不可当,把这些国家的人口加在一起多少?全球人口的一半,人类历史上没有占世界人口国家一半崛起的先例,可是今天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这个现象好不好,这股大潮汹涌澎湃,马上提出一些题目来,我们当今为止国家发展的模式是发达国家创造的,可是当世界人口一半的人口出现的时候,职员的题目,这是一个缘由,另外一方面气侯变化全球六百名顶尖级专家,经过若干年研究,大家达成一个共同的熟悉,就是气侯变化人为因素是重要的,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就是人类生存答应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550PPM,现在已到了390PPM,人类应对挑战的时间已未几了,一股是发展中国家的大潮,一股是气侯变化的需求,要应对挑战的需求,使得今天的绿色、低碳成为一股全球的潮流。 绿色金融目前你往投的话,可能效果实在不一定很明显,但是我觉得我们一定要看到,构成一股世界潮流的时候,前程不可估计。所以我以为,中国的一些企业家他们很有远见,提倡的事情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从世界潮流是这样的。从中国来看也是这样,我们成绩全球注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付出的环境代价,资源代价是非常大的,过往我在全国政协的时候看到调查研究的报告,由于我们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中国三亿人喝不到清洁水,***提出要限期解决这个题目,这个水不干净,很多疾病就来了,所以这个数字后面是有很多应当说让我们想象的话是很多揪心的事,中国的环境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那末我们再往前走怎样办?中心提的科学发展非常及时,科学发展跟世界潮流不期而遇,科学发展就是要我们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走绿色道路,走低碳道路,这个是一个大的趋势。中国再不这样不行了,中国现在你看我们发展的成绩巨大,我们也面临众多的挑战,这个挑战假如不很好应对,会带来很***烦。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另外一个现象突出了,就是中国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大国,这件事情大家不能藐视,你看气侯变化大家感觉到了,我昨天从欧洲回来,今年欧洲气侯也不正常,前几个月不下于,现在有点雨了,我们国家也是这样,气侯变化有些岛国渐渐就消失了,气侯变化带来很大的题目,我们成为全球第一排放大户的话,你采取甚么行动,我们政府对这个题目非常留意,提出在2020年,我们单位GDP能源消耗要降落40%—45%,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

篇六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百校晨读联盟—乌镇宣言—司富天老师

乌镇宣言

千年文化古镇与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一一乌镇,给了我们无限想像空间。 首先,我们想到了举办首届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大会。2016年5月21曰,我们在中国保定电谷国际酒店顺利举办并实现了这一想法。这是从无到有的稚嫩创造。 其次,我们在这次大会又发挥了想像力和创造力,提出国际生存挑战,寻梦乌镇,织梦乌镇。7月9号,我们的飞机先遣队抵达乌镇,7月15日,我们70余人,来自北方的大学生,生存挑战,从郑州出发,从石家庄出发,从太原出发,从济南出发,途经上海或苏州一起抵达乌镇,聚餐共学乌镇众创空间。7月16日,聆听互联网大数据启蒙,创业教育启蒙。7月17曰,我们参访乌镇互联网医院。7月18曰,我们第一批学员结束。 在此,我们发出乌镇宣言倡议。 这是一个互联网暨后互联网时代,我们还有巨大的成长与想像空间,我们还有更伟大的意识有待唤醒,我们还有无法想像的创新与创造力有待释放。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展开与乌镇的合作有望加速,我们突破北方六省,同步上海圈的市场力量在加强,超常规发展路线图正在加速形成。市场扩容,人才升级,我们的互联网化进程会更加加速。 同时,我们在乌镇倡议,全国各地大学生和我们一起接管中国互联网;和我们一起修习中国文化,为我们成为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和我们一起变革中国教育做出新努力,成为新表率;和我们一起创新创业,舞动青春,再造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我们的前途的确是光明的,道路

是曲折的。我们将在反省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对此,我们在乌镇发出宣言,愿与天下学子共创F互联网大学,开拓人类教育新篇章。互联网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一所线上线下共有的大学,是一所连接古今中外的大学,是一所穿越时空的大学,是一所可以由你创造的大学。 最后,枕水乌镇是天堂,祖国山河即课堂。让我们青年学子团结起来,为祖国共创一个势不可挡的未来吧

。F互联网大学:趋势 趋势。 我们很多人对趋势是缺乏认识的,比如马云开了淘宝商城,看到趋势的至少有两类人,一类是早期淘宝店主,另一类是京东商城型,包括海尔等。这两者有巨大差别,但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更多人看到了一个行业趋势一一电子商务,而这个行业趋势的根芽在美国,主干在中国,枝叶在全球。我想这种全景式趋势,没有精神,性格,眼光等高段位心性,是远远做不到的。而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趋势窗口,所以,我们要提高认识与心性,培植强势基因,才能与趋势吻合共振。我想从三个层面或大的维度给大家聊一下趋势。 我们先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一下最近600年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位置和判断。过去600年,世界大变化是从大航海开始的。1405年郑和下西洋,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其时间和规模郑和下

西洋的价值甚大,而从世界格局来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却是全球化1.0版的标志性事件,中国是从这个时间正在错失全球化。细节,大家可以参考,不久前,即6月18日,因车祸去世的前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前国际展览会主席,积极活跃在民间外交舞台上的吴健民先生的最后一篇演讲《如何做大国?我眼中的世界秩序与中国角色》。吴健民先生,我2010年在北京创业谋生时,见过多次,握过手,合过影,听过他现场演讲和访谈,给我留下了温和有立场的印象,可以说是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用他的不幸去世和热情,为我们这个时代埋下很多有价值的生命伏笔。他在这篇演讲中还从康乾盛世与同时代的彼得大帝做了比较,以及毛泽东时期和邓小平时期就改革开放政策做了粗略却有价值的比较,并且指出世界秩序支柱论的经典阐述,非常难能可贵。可以说,这篇演讲给我们创建F互联网大学(全国化版图、全球化版图以及互联网智能化版图)指明了奋勇前进的正确方向。 我们从时代的角度看大势。首先,看文化。从轴心时代到今天,人类文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近三千年的大变局,即中西文化在冲突中的融合问题,中国儒家平天下思想正在新时代背景下形成全球治理的新底色,中国儒家正在返本开新的万千气象中开拓进取。中国文化从孔子到阳明子是一次对佛教外来文化的融合消化吸收,形成了第一次新儒家,也逐渐形成了中国第一代优秀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从孙中山到现在100多年,我们对西方科学民主进行了新的扬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走出了新道路,对互联

网以及物联网也占领了新的制高点,可以说中华文明正在与西方文明的兼容并包中肩负起和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构建起新的世界文明,承担着重大使命。500年后,人类将形成自已的第一代传统文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其次,从教育的角度。中国教育以及世界教育面临着深度危机,当然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而我们正在其中,感受着传统大学教育与F互联网大学的新型教育,其冰火两重天,我想很多人是自家饮水,冷暖自知。所以,教育变革的趋势,对我们来讲是机遇,而且是最好的时期。 第三,政府报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教育部推出了大学“休学”计划。这就是趋势和潮流。所以,创业是今天这个时代最大的趋势,掀动着人们活下去的勇气,不断创新和创造。 第四,互联网的大势已去,我们需要补课不被落下。据说,云计算,机器人,智能化,物联网等正在强势兴起。 所以,综合文化大势,教育大势,创业大势,后互联网大势,多势合流,叠加正在形成新趋势,这种新趋势,我们将集中于F互联网大学的创建中,开拓人类大学的新境界与新篇章。 我们从宇宙大爆炸学说说起,人类有一种觉醒的趋势,人类精神源头真善爱美的东西是与宇宙潮流协调和谐共振的。稻盛哲学深刻的给我们揭示了这一点。我们倘若对此深信不疑,只要充分发挥后天的因果报应法则,我们不仅能够改命,还会创造一种人类觉醒的新趋势。这才是我们创建F互联网大学的真正内在动因,即创造觉醒新趋势。


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相关热词搜索:中国gdp世界排名变化 中国留学生演讲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吴健民演讲世界的变化与中国"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320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