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的养殖技术

2017-06-15 09:47:5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泥鳅的养殖技术(共6篇)泥鳅养殖技术[农广天地]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如今,泥鳅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人工养殖已经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因此,泥鳅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为大家介绍泥鳅养殖技术。 相关视频推荐:【每日农经】 把泥鳅养小了...

篇一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如今,泥鳅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人工养殖已经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因此,泥鳅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为大家介绍泥鳅养殖技术。

  相关视频推荐

  【每日农经】 把泥鳅养小了卖更赚钱?

  【科技苑】茭白、泥鳅和猪立体养殖技术

  【科技苑】冬天捕捞泥鳅技术

  养殖技术:

  泥鳅池的建造方法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

  案例:

  【致富经】何涛:养殖泥鳅的富二代创业两年月赚50万

  【致富经】王亮:养殖花泥鳅赚百万的泥鳅达人

  泥鳅养殖技术

  1、泥鳅养殖环境:

  泥鳅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坑塘、庭院、水泥池、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水塘、浅塘等均可。但是,农药污染和化学药物浓度较高的水域是不宜于养殖的。放种苗之前,要将坑塘、小浅塘全面整治、消毒。因泥鳅是无鳞光滑底层杂食性小型鱼类,喜欢钻洞打穴逃游,故池塘、坑塘四周基堤要坚固、无洞穴,进排水口要用尼龙丝网或铁丝密网过滤,一来减少杂质垃圾落塘,二来防止泥鳅逃走。同时,还要在池塘边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水草),给泥鳅营造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水生植物的根部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条件,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2、泥鳅池塘条件:

  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面积一般以200-400平方米为宜,不要过大,最大面积不得超过l亩。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6-8平方米的集鱼坑。

  3、泥鳅清塘:

  按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7-10公斤加水溶解,趁热全池泼洒进行消毒,以杀灭池内寄生虫、病源菌和改良泥性状和增加钙肥的效能,清塘7-10天后药性消失,即可放幼鳅人池饲养,注意放苗前一定要“试水”后再放苗。

  4、泥鳅苗种放养:

  池塘养殖成鳅,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鳅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鳅种下塘时用孔雀石绿8毫克/公斤浸洗5分钟,以防水霉病发生。

  5、泥鳅饲养管理

  5.1施足基肥: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畜、禽粪均可),以繁殖饵料生物。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15公斤。

  5.2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水温15-12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5-27~C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t或低于 12℃时,应少投甚至停喂饵料。当水温在20℃以下时,以摄植物性饵料为主,占60-70%;水温在21-23℃时,动植物饵料各占50%当水温超过24℃时,植物性饵料应减少到30- 40%。供泥鳅摄食的动物性饵料有动物内脏、蚯蚓、小杂鱼等,植物性饵料有豆粕、莱粕、麦麸、谷物等。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10%。投饵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次日凌晨不见剩食或略见剩食为度。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一般养殖4个月左右即可收获,若市场行情好可提前收获,而后放养下一茬泥鳅。

  5.3日常管理: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大部分钻人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此外,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4水质调节:根据池水肥度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水温超过30t时,泥鳅会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泥鳅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说明水中缺氧,

  6、泥鳅病害防治

  6.1烂鳍病(赤鳍病):主要流行于夏季。背鳍附近表皮脱落,肌肉腐烂。用10~50ppm的氯霉素或土霉素溶液浸洗 10—15分钟,每天一次,连续5天。或者用l0ppm的四环素溶液浸洗24小时,小鱼池可全池浸洗12小时后换水。

  6.2打印病:流行于7-8月。尾部两侧有红斑。用漂白粉全池消毒,使池水浓度为lppm或五倍子全池用药,池水浓度为2—4ppm。

  6.3车轮虫病:流行于5-8月。病鱼离群独游,摄食减少或停止,大量死亡。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浓度为30ppm。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浓度为0.7ppm。

  7、泥鳅捕捞方法

  7.1冲水捕捞法: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一条特制的鱼网,鱼网的长度可依进水口的大小而定,预先将网设置好,再放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附近,观察到有一定数量时,迅速将网提起,此法捕获效果较好。

  7.2食饵诱捕法:把炒香的小麦粉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竹笼沿池塘四周放置,引诱泥鳅入笼。此法一般在晚上进行,水温在25~28℃时诱捕效果最佳。

篇二 泥鳅的养殖技术
完整的泥鳅繁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繁殖技术

60 泥鳅的繁殖有哪几种形式?

泥鳅繁殖有以下几种形式:自然产卵自然受精;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人工催产人工授精。

【泥鳅的养殖技术】

61 泥鳅自然产卵繁殖是怎样的?

长江流域在4月上旬,当水温逐渐升至18℃以上时便开始产卵繁殖,直到8月份,均属其产卵季节。泥鳅是多次产卵类型的鱼类,产卵盛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为22~28℃,每次产卵往往要4~7天才能产空,可以在泥鳅较集中的地方设置鱼巢,诱使泥鳅在上面产卵受精,然后收集受精卵进行孵化。卵圆形,无色透明或橘色,黏性差,自然环境下,能附着在石块、树枝、水草等杂物上,但很易脱落。为了收集较多的受精卵,可以采用天然增殖措施,应选择环境较僻静、水草较多的浅水区施用一定数量的草木灰,而后每667平方米,施400~500千克的猪、牛、羊等畜粪,周围必须采用聚乙稀密眼网片护栏,防止青蛙等进入侵袭。这样便可诱集大量泥鳅前来产卵,收集较多的受精卵。

62 泥鳅人工繁殖需要哪些设施和条件?

泥鳅人工繁殖需要准备:专门建立产卵池、孵化池,创造人工环境,让泥鳅在专用池中自然交配产卵,并用鱼巢,可收集大量受精卵,然后在孵化池中人工孵化,这种方法效果更好。

⑴ 产卵池和孵化池的准备。该项工作应在泥鳅繁殖季节之前准备完毕。先将池水排干,晒塘到底泥裂缝。每667平方米用70~100千克生石灰清塘除野,待药性消失后在池塘中栽培水生植物,如篙草、稗草等作为鱼巢,或放养水浮莲、水葫芦等。池中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400~500千克。加注新水,水位达20~30厘米,池周设置防蛙、防鸟和防逃设施。【泥鳅的养殖技术】

产卵池、孵化池可以是土池或水泥池,面积不宜太大,以利于操作管理,规模小的也可用水箱。

⑵ 鱼巢的准备。除了在产卵池中种养水生植物作为鱼巢外,还可以增设多须的杨柳须根、棕榈皮等作为人工鱼巢。人工鱼巢预先用开水烫或煮,漂净晒干。棕榈皮则要用生石灰水浸泡2天,生石灰用量为每千克棕榈皮5千克生石灰。生石灰水浸泡后再放入池塘中浸泡1~2天,晒干备用。为了使鱼巢消毒防霉,常用0.3%的福尔马林浸泡5~10分钟,或0.001%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将晒干的鱼巢扎把后吊挂在绳或竹竿上,放入池中。

63 怎样获得和选择泥鳅亲本?

⑴ 采集。用于人工繁殖的亲本泥鳅来源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从天然水域采集;二是从其他生产单位或市场上收购;三是从人工养殖泥鳅中选留。其中第一种来源较经济,自己捕捉后在3~4天之内可选择成熟者在生殖季节进行繁殖催产。第三种来源最可靠,选择余地较大。而市场收购得来的往往是几经周转,或较长时间蓄养,或密养运辅后对泥鳅损伤较大,必须严格筛选,并经过一段时间精心培育之后才能使用。

⑵ 雌雄鉴别。泥鳅雌、雄性在成体阶段主要的区别是在胸鳍,背鳍和腹鳍上方体侧白色斑痕三个方面,泥鳅体表多黏液,滑腻难抓。辨识时准备一个盛有少量水的碗或盆,将泥鳅放在其中,待其安定下来,鳍自然展开时,就可以很快辨认性别。在生殖季节特征更是明显,其主要区别见表5—1 。

【泥鳅的养殖技术】

表5—1 雌、雄泥鳅外部特征

如在雌泥鳅腹鳍上部出现白色斑块状伤痕,这是当年已产过卵的雌泥鳅的标志。产卵期间所捕获的雄泥鳅,往往都有这种标志。一旦出现这种标志,便不能再用作当年繁殖用亲鳅,这种白斑的出现,是由于雌鱼在产卵时,被雄鱼紧紧地相卷,雄鱼胸鳍的小骨板压着雌鱼的腹部,从而使其腹部受了伤,小形鳞片和黑色素的脱落,留下这道近圆形的白斑状伤痕。一般可根据伤痕深浅来估计雌泥鳅产卵的好坏,一般是伤痕深,产卵好,

⑶ 性成熟与怀卵。雌鳅一般2龄达性成熟,3龄以上的个体大的怀卵量大,繁殖的鳅苗质量好,生长快,因此要选择2~3冬龄的,体长10厘米以上,最好15~20厘米;体重在18克以上,最好30~50克的亲雌鳅。腹部膨大且柔软有弹性,体色呈橘黄色具有光泽,腹部白色,特征明显有个体。产卵数多(见表5—2)。2~4龄怀卵量从800~40000粒不等,产卵数200~24000粒。 选作亲本的泥鳅,要达到3龄以上,体长15~20厘米,平均体重达12克以上,雌泥鳅18克以上,个体大达到40~50克更好。雄鳅也要选择2~3冬龄的,体长10厘米以上,最好15~20厘米;体重在12克以上,最好30~40克的亲雄鳅,行动敏

捷的个体;个体大的雄鳅精液多。雌、雄鳅都应体质健壮、体色正常、体形端正、无伤残、活力强、鳍条整齐完全。选择泥鳅亲本同时要注意雌、雄配比,一般雌:雄为1:2~3,雄鳅适当多准备些。

(表5—2) 不同龄泥鳅怀卵量与产卵数的比较

64 年龄、体长与产卵量有什么关系?

雌鳅产卵量与其年龄、体长相关, 不同年龄、不同体长泥锹的产卵量不同。雌泥鳅体长为151~200毫米以及200毫米以上的,相对产卵量要比体长100~150毫米的高出1倍。4~5龄的产卵量为1~3龄产卵量的2.2倍。相对产卵量变幅在每克体重22粒以上 (表5~2、表5~3)。

表5~2 不同体长泥鳅的繁殖效果比较

表5~3 不同年龄泥鳅的繁殖效果比较

篇三 泥鳅的养殖技术
台湾大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一、台湾大泥鳅的基本习性

1.水温 适养水温 15-30℃;随着水温上升生长加速;最适水温 25-28 ℃(生长最快);休眠水温 5℃以下或32 ℃以上(会钻泥进入休眠状态以抗避寒暑)。

2.食性 在天然环境中,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浮游动物、丝蚯蚓、植物茎芽、杂草种子绿藻、碎屑、微生物;摄食常在夜间。在养殖条件下,能摄食各类食品工业的副产品以及人工配合饲料(浮性、沉性皆可,但必须适口);经驯食可白天摄食,摄食方式为轻啄吸入式。

3.习性 具有多重呼吸器官,鳃、皮肤、肠壁;适应性很强,喜好偏酸性环境,可忍缺氧、缺水,能耐密集;适合池塘高密度养殖,也适合循环水集约化养殖。

4.生长 台湾大泥鳅的生长速度快慢主要取决于种源、环境、密度、饲喂、管理等多方面因素;但总体而言,远快于其他泥鳅品种。

水花(刚孵出的鳅苗,体长约4毫米左右)、寸苗(体长3-5厘米,个体重1500-2000尾/斤)当年均能养成100克左右的商品鳅。

养成时间6个月左右即可;从寸苗长到成鳅,体重可增长300倍左右。

二、台湾大泥鳅的养殖关键

1.创建适宜的环境条件

·建池 面积 3-5亩到10亩左右;池深 1.2-1.5米;塘埂坡比 1:2-3;要求池底平坦,便于拉网捕捞。

·清池 参照常规养殖(但需兼顾泥鳅底栖的特殊性,做好底质改良尤为关键)—— 排干池水→翻动底土→曝晒池底。

·消毒 养前10天,按常规法用漂白粉泼洒消毒;以彻底清除池内及水中各类敌害生物为原则。

·注水 注新水60-80厘米,渐加至1米(进水须用120目筛绢过滤;不要直冲池底;注意: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位可视气温变化相应升降)。

·做水 通过施肥培好水质,是提高放养初期成活率的重要关键,尤其是直接放养水花。一般每亩可泼洒农家肥250-300kg(肥料须事先发酵;并在其中撒漂白粉或生石灰杀灭病菌;不要直接使用新鲜粪肥,以免氨氮及亚硝酸盐拉升!最好选用优质有机堆肥,以鹌鹑粪、小鸡粪为佳,并可追加活菌)。

·罩网 用目大5厘米左右的网片覆盖整个池面,以防鸟害(防鸟是泥鳅养殖中提高成活率、获取高产重要关键之一)。

2.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泥鳅的养殖技术】

·放养密度关乎养殖产量;确定放养密度应参考池塘条件、放养时间、苗种规格、生长周期、预期产量、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一定要适合自己的条件)。 ·在池塘条件、放养规格既定的情况下,放养密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放养时间、预期产量和技术水平。养殖方式可专塘养殖,鱼塘套养,虾塘轮养等。

·参考放养密度——

①放养规格<水花> 亩放 8万-10万尾(当年养成规格1两半左右); ②放养规格<寸片> 亩放 3万-5万尾 (当年养成规格2两左右)。

·寸片放养时,可用常规药物常规方法浸泡消毒,以避免感染及带入病菌;无论水花,还是寸片,入池时一定要注意水温差异(以温差不超过2℃为宜)。

3.做好细致的饲养管理

·重视放养初期

①创安 养殖环境必须安全舒适(通过清塘除害、改善底质、培育水质可以实现)。安全:没有敌害生物(特别是放苗10天左右后,要注意水蜈蚣等敌害滋生);舒适:水质符合要求,适口的天然饵料生物丰富。

②引食 水花初期能摄食水中的小型浮游动物,但依赖天然饵料数量难以满足,需要补充投喂人工饲料——初期可用鳗鱼粉料引食,日投喂量可掌控在每10万尾50-100克,并逐渐递增;寸片可投喂适口的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宜为总体重的3%左右。

·重视日常管理

①管水 池水以肥为宜,透明度30厘米左右为好。日常可视水质及透明度变化,适时施放腐熟粪肥和微生物制剂,并适量补充新水进行调节(使用光合菌、益生菌等微生物制剂,有利改善底质和调节水质)<底质好必然水质好;水质底质好用药自然少>。【泥鳅的养殖技术】

②喂食 饲料应选优质,视泥鳅规格大小及池水肥瘦,饲料粗蛋白宜为40%→30%;不宜为省钱选用劣质饲料;优质饲料,利于泥鳅生理健康,加速生长,且产生废物少,对水质负面影响小。日投喂次数可随池鳅规格宜分4-3次→3-2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少量多次(因为泥鳅是直肠子,一次性过量投喂,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引发肠炎,而且会产生过多的废弃物,败坏水质)。饲料最好选用膨化颗粒,便于观察摄食和调节喂量。管理到位,饲料系数通常为1.5左右。 ③分养 水花2个月、寸片1个月后,泥鳅群体会因吃食不匀而出现个体差异;为确保整体生长,提高产量,应每月进行一次分养;后期可采取捕大留小,每2周轮捕1次,做到均衡上市。

④防病 以防为主,以维持良好的水质、投喂适宜的饲料、泼洒适量的微生物制剂为重点手段,尽量不使用化学物品和药物!

篇四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的人工养殖技

【泥鳅的养殖技术】

篇五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的生活习性及养殖技术

篇六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及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及养殖技术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容易繁殖和饲养,发展泥鳅养殖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但是懂得其真正养殖技术的人并不多。许多人都按照养殖其它鱼类进行养殖,获得的效益很小,许多进行泥鳅养殖的养殖户都不能获得很好的回报,甚至是亏本,导致有些人失去信心。因此,不少人注重开始学习泥鳅养殖技术,作为一名新手养殖泥鳅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河北星塔从一些客户交流中总结出了一些养殖经历,为新手提供如下建议。

一、选好种苗,合理选择优良品种。不同泥鳅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益是不同的。新手应根据自己的种养殖实际进行选择,泥鳅一般分池塘、水泥池、稻田和网箱四种种养。

二、选好场地,养殖泥鳅要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好且排水方面安静地带建造。

三、饲料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在灌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等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麦粉等植物饵料拌和蚯蚓、蝇蛆、螺蚌肉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

四、疾病预防,泥鳅患病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质恶化,二是外伤。因此,保持良好的空间环境,建造养殖场地要满足泥鳅的各种生活习性要求。及时按规格分养,避免生长差异过大而相互影响;要坚持巡塘检查,主要检查水质,看水色保证水质好;适当的时候在养鳅池中种植挺水性植物和浮萍、水花生等漂浮,保证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放养密度,不能过大鱼体受伤或放养密度过大 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放养密度过大或泥鳅本身有伤,给病害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

六、把握好市场行情,新手养殖泥鳅一定要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不能盲目跟从,结合市场行情把好养殖时节。

泥鳅的自然繁殖方法与人工繁殖方法

A、泥鳅的自然繁殖方法。

开春后,修整好鱼池,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待池水药性消失后,将亲鱼按雌雄1:2的比例放入池中,每平方米面积放300克左右。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左右时,就要在池中放置用棕片、柳树须根或水草等做的鱼巢。放置鱼巢后要经常检查并清洗上面的泥尘污物,以免泥鳅产卵时影响卵粒的粘附效果。泥鳅喜在雷雨天或水温突然上升的天气产卵。产卵多在清晨开始,至上午10时左右结束,产卵过程需20~30分钟。产卵时,亲鱼追逐激烈,高峰时雄鳅以身缠绕雌鳅前腹部位,完成产卵受精过程。产卵后要将粘有卵粒的鱼巢及时取出另池孵化,以防亲鱼吞吃卵粒。同时补放新鱼巢,让未产卵的亲鱼继续产卵。产卵池要防止蛇、蛙、鼠等危害亲鱼。

B、泥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泥鳅的人工繁殖与家鱼相同。使用的催产剂种类与剂量按每条雌鳅计,分别为:鲤鱼垂体0.5~1个,或青蛙垂体2~3个,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150国际单位,或者类似物(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溶剂注射量为0.1~0.2毫升,采用1毫升的注射器和4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为腹部中线胸、腹鳍之间,也可背肌注射。因泥鳅喜钻动,注射时可用温纱布包着(露出注射部位)。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此后的工作与自然繁殖相同。水温20~25℃,经10~20小时就会发情产卵。

若采取人工授精,可将已注射催产剂的雌雄泥鳅分别暂养于小池或网箱中,水温18~25℃时,经10~15小时,轻压雌鳅腹部有卵粒流出,即可采用干法进行人工授精。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均与家鱼相同。卵粒人工授精后随即上巢。其方法是,取清水一桶,将鱼巢平铺桶底,然后一人轻轻抖动鱼巢,同时搅动水体,另一个徐徐将卵粒倒入桶中,使卵粒均匀上巢。上巢后再转入到孵化池中孵化。泥鳅的受精卵在水温20~30℃范围内都能正常孵化,一般2天左右可孵出鱼苗。用小容器静水,勤换水(每天2次)孵化效果很好。每升水放卵400~600粒为宜。 孵化时要避免震荡,孵化中可用0.1×10-6的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以防寄生水霉。


泥鳅的养殖技术相关热词搜索:泥鳅的养殖技术大全 泥鳅的养殖技术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泥鳅的养殖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泥鳅的养殖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3622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