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高粱种植技术

高粱种植技术

2017-06-16 09:44:5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高粱种植技术(共7篇)高产规范化高粱栽培技术高粱是古老的禾本科农作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辽阔,是“三北”和西南等地区旱作农业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其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位于世界前列。高粱用途多种多样,不仅可以食用、喂养畜禽、酿造白酒、提取燃料乙醇,而且高粱秆可以制成植物纤维板,高粱...

篇一 高粱种植技术
高产规范化高粱栽培技术

  高粱是古老的禾本科农作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辽阔,是“三北”和西南等地区旱作农业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其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位于世界前列。高粱用途多种多样,不仅可以食用、喂养畜禽、酿造白酒、提取燃料乙醇,而且高粱秆可以制成植物纤维板,高粱壳还可提取出天然色素等等,其开发与利用前景广阔。本文所叙各项技术措施仅供参考,各地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一、选地与轮作

  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力均匀、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远离污染、微酸性至弱碱性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种植高粱。应与大豆、花生、油菜、棉花、麦类、薯类、蔬菜等浅根矮棵(秆)作物实行3~5年的轮作换茬,以利于恢复地力和减轻病虫对下茬作物的危害,为夺取高产稳产奠定良好基础。

  二、整地与起垄

  高粱要精细整地,最好是实行秋灭茬(清除全部残茬)、秋翻地(耕深20~25厘米)、秋耙地(耙碎土块、整平地面)、秋起垄(垄距55~65厘米、垄向因地制宜)、秋镇压(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蓄水保墒防旱)连续作业。要做到土壤疏松、上虚下实、没有坷垃、墒情良好,为播种和保苗创造有利条件。

  三、选种与播种

  要选择通过国家(或省、市级)审定并且适宜在本地栽培的高粱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的优良品种。应该选用籽粒饱满整齐、无伤无病、纯度≥99%、净度≥97%、发芽率≥95%、含水量≤13%的优良种子,并在阳光下晾晒2~3天,以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当8厘米耕层内地温连续5天≥12℃、土壤含水量18%左右时即可播种。在辽宁及其相同生态区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育日数<115天的早熟品种应该适当晚播;生育日数>135天的晚熟品种可适当早播。应实行垄上机械条播,每亩播种量为0.5~0.8千克,播种深度一致,镇压后的覆土厚度以2厘米为宜。

  四、间苗与定苗

  要适当早间苗、早定苗,以防止幼苗拥挤而造成争肥、争水、争光。一般在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一定要剔除杂苗选留正苗,拔除小苗选留大苗,清除病弱苗选留健壮苗,每亩应选留优质幼苗6000~8000株。土壤有机质含量>3%的肥沃地块宜稀,有机质含量<2%的瘠薄地块宜密;株高>250厘米的高秆品种宜稀,株高<150厘米的矮秆品种宜密。

  五、除草与除蘖

  实行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清除各种杂草。可选用适于在高粱播种前、出苗前或出苗后使用,并对下茬作物没有毒害作用的化学除草剂。间苗后至植株封垄前要完成3次人工除草,生育后期要铲除或拔除田间与四周的大草,以减少翌年杂草的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对从茎的基部靠近地面处长出的分蘖(俗称高粱桠子),应该结合人工除草一并将其除掉,以减少养分消耗。但青贮饲用高粱不必除蘖。

  六、中耕与培土

  在高粱间苗或定苗后进行1次浅耕松土,耕深5厘米左右(不要压到苗),以利于疏松表土,提高地温,促进发根,助苗生长。在拔节期和植株封垄前应该分别进行1次由浅(8厘米左右)到深(10~15厘米)的中耕。此期适当多培土可以更好地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植株倒伏,抑制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七、施肥与灌水

  高粱栽培坚持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分期施肥、按需施肥以及农肥化肥微肥相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相结合的施肥原则。具体的施肥次数、时期、种类、数量和方法等,都要因苗、因时、因天、因地制宜,灵活掌握。通常每亩应在整地时深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15-15)15~20千克和适量的锌、铁、硒等微肥做底肥,在播种时施用磷酸二铵8~10千克做种肥(种子在上,肥料在下,种子同肥料应该间隔6~8厘米),在拔节期的雨前追施尿素20~25千克做攻穗(粒)肥。在开花期至灌浆期倘若土壤缺墒而又天旱无雨就要及时灌水。在连雨天或强降雨的情况下则应适时排水防涝。

  八、防病与治虫

  高粱栽培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在播种之前可用56℃左右的温水浸种4分钟左右,以便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上的多种病菌,若是用拌种剂拌种或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则既可杀灭多种病菌又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在生育期间,务必选用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安全的无公害农药或生物农药及时防治叶斑病、黑穗病、黏虫、蚜虫、螟虫等病虫害。同一种药剂不能连续使用两次以上,以免产生抗药性。对各种病害,应在其发病初期或病情尚未蔓延之前防治(如果发现黑穗病病株就要立即拔除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以减免病菌扩散);对各种害虫,应在其产卵期或幼虫孵化期防治,这样不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压缩用药次数,减少用药数量,防止环境污染,实现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

  九、放秋垄与摘底叶

  在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贪青晚熟的情况下,采取放秋垄和摘底叶的方法是最为经济、简便、实用、有效的农业措施[

  十、收割与晾晒

  粒用高粱和酿酒高粱收割过早,由于灌浆不充足,必然造成籽粒不饱满而减产;收割过晚,则易遭受风、雨、雹等自然灾害,引起植株倒伏、折断和穗部枝梗互相摩擦而掉码落粒,同样也会减产。通常应在全田80%以上植株的叶片枯萎,穗部茎秆变黄,穗子下部籽粒变硬而有光泽,用手指挤掐时乳状物已经凝结成蜡状体,含水量下降到15%~20%时的蜡熟末期收割最为适宜,机械收割或人工收割均可。收割后要就地捆成捆,竖立起来码成堆进行充分晾晒,使茎叶里的养分继续向籽粒输送,这样既能促进后熟和增加粒重,又能加速籽粒脱水,防止籽粒发芽或霉变。生物质能源高粱,应在蜡熟末期茎秆由上往下数第七节的含糖锤度≥18%时收割。青贮饲料高粱,应在孕穗期至挑旗期进行第一次收割,此后要加强追肥、灌水、铲趟、除草等各项田间管理,尽快促其再生,待长成新的植株时要在初霜前择日进行第二次收割。

  作者简介:王德生 研究员,原任辽宁省农科院办公室主任,兼任辽宁省农学会秘书长、辽宁省农业信息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科技推广、科技与学术管理以及科普宣传工作。

篇二 高粱种植技术
谷子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营养丰富、价值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小杂粮。而且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只要科学种植,一般亩产可达500千克左右。现将谷子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选择地块,注意茬口

  谷子耐寒、耐旱、怕涝,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不宜在低洼和不易排除积水地块种植。谷子不宜连作,宜生茬地或轮作种植,小麦、玉米、薯类等茬口均可,但以豆茬和薯类茬口最好。

  二、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谷子的地域性较强,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在我县一般春谷选用生育期长、抗病、稳产、高产的晋谷36、晋谷42等品种,夏谷选择中早熟、适于密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张杂谷3号。

  三、精细整地,蓄水保墒

  谷子籽粒细小,发芽顶土能力弱,必须在墒情充足、疏松细碎的土壤上才易出苗。因而前作收获后应及时秋深翻,充分接纳秋冬雨雪,积蓄底墒,开春解冻后及早浅耕耙耢,精细整地,保护土壤水分。

  四、配方施肥,重施底肥

  谷子喜肥,对肥料反应比较敏感,应加强有机肥、无机肥以及氮、磷、钾配合施用,施足底肥,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试验证明,每生产100千克谷子,需从土壤中吸取氮4.7千克、磷1.7千克、钾5.0千克。在当前中等地力的田块要想获得500千克左右的产量,亩需底施优质有机肥4500~5000千克,尿素25~30千克、过磷酸钙50~60千克,氯化钾12~15千克。

  五、精选种子,适时播种

  在播种前,对种子做进一步的精选和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保证苗全、苗壮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用风车或簸箕清除秕谷和杂质,选留饱满的种子做种[

  六、机械条播,合理密植

  机械条播具有下籽均匀、深浅一致、用种量少、间苗省工等优点,而且利于苗间通风透光、培育壮苗,一般比撒播增产15%以上。可按27~30厘米的行距进行机械条播,亩播量以0.75~1千克为宜,播种深度:春谷3~4厘米,夏谷2~3厘米。做到肥地宜密,薄地宜稀;水地宜密,旱地宜稀;早熟矮秆品种宜密,晚熟高秆品种宜稀;夏播宜密,春播宜稀。亩留苗春谷2.5万~3万株;夏谷4万~5万株。

  七、精心管理,促进生长

  在种好的基础上,认真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才能达到苗壮、秆壮、穗大的目的。为此,需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及早间、定苗。按留苗密度要在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二是中耕除草。幼苗至抽穗期,及时进行2~3次中耕(松土保墒、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三是巧施追肥。拔节期亩追施尿素6~8千克,孕穗期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以行间条施为好。

  八、加强管护,适时收获

  谷子灌浆至成熟期,特别是早熟品种易遭受鸟类为害,应加强管护工作,并防止谷子倒伏。当谷穗变黄,籽粒变硬即可适时收获。收获后不要立即脱粒,应堆放7~10天后再脱粒,以利用后熟作用提高产量。

  (作者联系地址:陕西省陇县陇马路21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721200)

篇三 高粱种植技术
高粱种植方案

高粱种植技术方案

佳木斯万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一月

一、品种特性

二、种植方法及要求

(一)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是高粱确保全苗的重要技术措施。我省西部冬春雨雪稀少,春季干旱、风多,为保证抓全苗,做好整地保墒是重要一环。最为理想的是秋季整地基本上达到可播种状态。

秋整地应该灭茬、施农肥、耕翻、耙耢连续进行,耕翻深度20-22 ㎝,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冻时,还应及时顶凌春耙,使土壤达到细、暄、平、上虚下实,为及时播种创造条件。

秋季雨水较多、土壤潮湿或涝洼、盐碱地可进行秋翻春耙,以利土壤熟化和防止盐分上升。春翻地块,极易跑墒,土坷垃不易破碎,影响播种质量。因此,春翻时更要注意随翻、随耙,防止水分蒸发。涝洼地要提早进行顶凌浅翻,否则进入返浆期,机具不能作业。垄作区,应力争秋起垄或早春顶浆打垄,及时镇压,以保水蓄墒供种子发芽。

(二)提高播种质量

1. 播前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是决定出苗好坏的内因。播前种子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促进全苗、壮苗的有效措施。为了保证播种后出齐苗,播前必须做发芽试验,以便根据发芽势和发芽率确定播种量。发芽势、发芽率高的种子,田间出苗率也高,而且整齐一致。 近年购买的种子一般都是精选的种子,所以不需要精选。大粒饱满的种子,不仅出苗率高,而且幼苗生长健壮。

晒种 播前晒种能促进种子后熟,提前打破休眠,增加干燥度,改善种皮透性,增加酶活性,还可以杀死种皮上的细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对于晚收和成熟度差的种子,晒种效果更好。

种子包衣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进行种子包衣,包衣应在播种前 2 周进行,让药膜充分固化成膜后再播种,以免因药膜尚未完全固化而脱落,影响药效。

浸种催芽 推广催芽播种,特别是我省西部西部旱区坐水种,收到良好效果。其催芽播种能够防止早播粉种,提高出苗率,有利于早熟增产。实践证明,催芽能提早出苗 3-5 天,田间出苗率提高 15%-40% ,而且出苗一致,苗全苗壮。具体方法是:在播前一天下午,把种子放在 40 ℃ 的温水中浸种 2-3 小时,随后,装入麻袋等湿袋,用塑料装好,放在炕上,闷 10-12 小时,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应将种子播在潮湿土上,决不能播在干土上,以防脱水芽干。催芽的种子也可用机械播种。在旱区坐水种浸种催芽效果好。(包衣种子不宜催芽)

2. 播种保苗

( 1 )播种时期

提高播种质量是保证苗全苗壮、夺取高产的主要环节。影响高粱播种期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是温度和水分条件。一般当地 5 厘米 土层温度稳定通过 12 ℃ 以上,开始播种较适宜。同时还要看土壤墒情,做到“低温多湿看温度,干旱无雨抢墒情”。高粱播种期还应根据品种、土质、地势等条件而定。晚熟品种生育期长,要求积温高,应早播;岗地、沙土地温度上升快,保墒难应早播;洼地粘土含水量高,温度上升慢,可晚播。一般在 5 月 7日 至 27 日,是高粱播种期。

( 2 )播种深度 播种深浅适宜,均匀一致,是一次播种保全苗的重要因素。当前高粱生产中出现缺苗断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播种深度掌握不当。高粱播种深度

1.5-2.0 ㎝(指土壤镇压后的厚度)为宜,最深不宜超过 3 厘米 。播种太深,出苗困难,出苗期推迟,根茎伸长,消耗大量胚乳中的养分,幼苗生长细弱,或部分苗不能出土,造成缺苗断条。但也不能播种过浅,以免土壤缺墒造成落干或芽干。群众的经验是“一寸全苗,二寸缺苗,三寸无苗 ” (指土壤未镇压的厚度)。播种深度还要看土壤墒情,土壤潮湿播种浅些,土壤干旱可适当深些。

( 3 )播种量 当前各地播种量差异较大,有的地方播 0.4 公斤 / 亩,有的地方播 1 公斤 / 亩,高粱播种量一般每亩 0.5 公斤左右。在国外一般每亩播种 0.35-0.40 公斤。 具体来说应该根据高粱种子千粒重及芽率来确定播种量。

(三)科学施肥

高粱是需肥量较多的作物。试验证明,每生产 100 公斤 高粱籽粒,约需 2.6 公斤 氮 (N) 、 1.36 公斤 磷( P 2 O 5 )、 3.06 公斤 钾( K 2 O ),氮、磷、钾的

比例 1 : 0.5 : 1.2 。高粱在各生育阶段需肥量不同,苗期需肥量少,但在拔节以后需肥量迅速增加,拔节到开花前要吸收全部肥料的一半以上。

施肥的种类有底肥、种肥和追肥。

1 . 底肥

用过圈粪、土粪和绿肥等农家肥作底肥,肥效长,在整个生育期间源源不断地供应高粱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农家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可以养地肥地。当前施入的农家肥不足,是影响地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积极开辟肥源,狠抓积肥、造肥。多施有机肥,以便提高地力。施底肥应结合秋翻地施入,春天也可结合顶浆打垄,将肥施下翻地、起垄。施底肥时把有机肥和过磷酸钙混合,肥效更好。

2. 种肥(也叫口肥)

【高粱种植技术】

种肥在播种时随种子施下,它的作用是为幼苗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施用的种肥有:一是有机肥料:高温发酵肥土粪、炕洞土、过圈粪等,每亩施用 1000 -2000 公斤 。二是化肥:磷酸二铵+钾肥,磷酸二铵是一种高效氮磷复合肥,一般每亩施用量10 -15 公斤 ,钾肥7-10公斤,钾肥对高粱促早熟、夺高产作用尤为明显。在黑土和黑黄土上施用磷肥也可增产,在西部盐碱地、黄沙土上施用磷肥效果更为突出。

在施种肥时,应注意种、肥分开,以防烧芽,影响出苗率。

3. 追肥

高粱拔节期生长迅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一般多追施速效氮肥,如硫酸铵、碳酸碳酸氢铵等。追肥可在拔节初期进行,结合铲蹚二遍地时追入,每亩可追 15 -20 公斤 。追肥方法,在铲完地后,将化肥条施或穴施在离根部 5 厘米 左右,然后立即蹚地,覆土盖严,以免肥料挥发流失降低肥效。为了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应大力推广深施肥。另外我省西部秋季气温下降快,追肥应尽量提前,一般在7 月初追完。

在追肥多、量大时,可分两次追入,拔节初期和孕穗期追入。

在高粱生长期植株发黄,表现脱肥时,可采取根外追肥。

(四)加强田间管理

1. 保苗

高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苗断条,苗数不足,三类苗多”,严重影响着高粱的产量。因此,在播后田间管理的第一个中心任务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高粱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补苗的方法,一是补种,一是移栽。若缺苗较多,要补种,可采用催芽,坐水种;缺苗少可移栽补苗,可在阴天或下午进行,带土坐水移栽,缓苗快,成活率高。补种或移栽一定要抓早、抓紧,做到苗全苗壮。

篇四 高粱种植技术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头季高粱的栽培与管理

(一)适期早播,培育壮苗

1、选用良种:因地制宜筛选,使用经过审定的优质、高产、再生力强的杂交高粱品种或常规品种。目前,杂交品种推荐选用“泸糯8号”,常规品种宜选用“青壳子洋高粱”等。

2、适期早播:蓄留再生高粱的地区要适时早播,最迟播期要确保再生高粱安全抽穗扬花结实,“泸糯8号”等杂交高粱适宜在2月底至3月5日前播种,不蓄留再生高粱的地方可推迟在3月20-25日播种;常规高粱(如“青壳子洋高粱”)在3月15日前播种为宜。杂交高粱和常规高粱都要采用地膜保温育苗,稀播匀播,培育壮苗。

3、种子处理:播前去除破损和不饱满的种子,晒种2-3天,播种时用温热清水浸泡2天,再用25%咪鲜胺(商品名:施保克,使百克)乳油2500—3000倍液或40%强氯精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浸种消毒12-24小时,清水洗净晾干播种。

4、用种量:每亩本田备种0.3-0.4公斤,每亩育苗田播种量为4-5公斤。

5、播种育苗

①苗床选择:宜选择地势向阳,排灌良好,水源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作苗床。

②整地施肥:及时翻耕,耙细整平,起垄开厢,厢宽1.35-1.65米,沟深17-20厘米,亩施土杂肥800-10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

③播种覆土:播种后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并喷水保湿。

④搭拱覆膜:在育苗过程中容易烂种烂芽,出苗率低,且不整齐,可采用双膜覆盖,达到既保温,出苗又整齐的效果。

6、苗床管理

出苗期要保温保湿,确保出苗快而整齐,膜内温度不能超过35℃。出苗 - 1 -

后及时揭地膜,齐苗后进行匀苗、炼苗,3-4叶定苗。匀苗后追第一次肥,亩用人畜清粪水200公斤,纯氮0.5-0.7公斤,定苗后追第二次肥,亩用人畜清粪水800公斤,纯氮2公斤兑水浇苗。注意防治病虫,可用托布津、甲霜灵锰锌等防治烂苗、死苗,如有蚜虫,可用吡虫啉、康富多、蚜虱净等手动常规喷雾。

(二)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1、适时早栽:移栽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过早导致根系少,气温低,不易成活;移栽过迟伤根多,气温高,也不易成活。因此,杂交高粱蓄留再生高粱地区,应在4-5叶前抢雨带土移栽,苗龄约30天左右,必须在4月10日前移栽结束。不蓄留再生高粱地区可推迟到4月底5月初移栽。常规高粱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

2、合理密植:杂交高粱正行1.8-2尺,退窝0.8-1尺,每窝2株分栽,亩栽6000-8000株;常规高粱净作窝行距为1.8×0.8尺,亩栽8333株。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清粪水,确保成活,并注意及时查缺补苗。

(三)科学施肥,强化田管

1、科学施肥

提倡有机、无机相结合,早施重施追肥,头季全生育期每亩施纯氮10~15公斤,N:P:K以2:1:1为宜。

①苗肥:栽后5~7天,每亩施人畜粪肥1000公斤,尿素5公斤或碳铵1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

②拔节肥:拔节前,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或尿素、硫酸钾各10公斤)。

③穗肥:幼穗分化期根据田间长势酌情施用,一般每亩施清粪水1000公斤,尿素3~5公斤。

2、中耕培土

【高粱种植技术】

结合苗肥进行第一次除草、浅中耕覆土,在施用拔苗肥后,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

3、防治病虫

头季高粱重点防治蚜虫、螟虫、纹枯病、炭疽病等病虫害,提倡采取农- 2 -

业防治、利用频振式诱虫灯或黄板诱杀害虫等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化学防治要特别注意禁止选用对高粱敏感的有机磷、有机氮、无机铜制剂农药。

①高粱蚜虫:在蚜虫达到防治指标时,亩用10%吡虫啉20克,或3%啶虫脒粉剂50克,兑水60-75公斤,常规喷雾。视虫情7-10天喷雾1次,连续防治2-3次。

②螟虫:高粱螟虫主要发生于抽穗至灌浆期。使用3%甲维·毒死蜱乳油30毫升/亩或15%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商品名:稻腾)悬浮剂30毫升/亩或2%氯虫本甲酰胺(商品名:康宽)悬浮剂10克/亩兑水50-75公斤,常规手动喷雾至穗部。分始穗期、灌浆期两次兑水防治。

③纹枯病:一是采用物理防治的办法,在上年收获后及时翻耕土地,处理带病秸秆,可有效减少菌源,在劳动力充足时,可人工拔除发病叶片和叶鞘。二是在发病初期选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 20%井冈霉素等农药进行防治,喷雾部位是植株中、下部。

④炭疽病:上年收获后及时翻耕土地,处理带病秸秆,减少菌源,发病初期用70%托布津、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10%苯醚甲环唑(世高)等进行防治。

二、再生高粱的蓄留与管理

(一)及时收获头季

蜡熟末期收割,即头季高粱穗子上中部籽粒变红变硬后立即抢晴收割,确保再生高粱能适期完成生育进程。

(二)控制留桩高度

蓄留再生高粱一定要按照技术要求严格进行,留桩太高,穗小不整齐,留桩太矮,再生苗细弱。要求头季收获砍杆时,茎桩高控制在离地面3-4cm,即高出第一节2-3厘米处下刀。砍秆时要求用利刀平砍或枝剪平剪,要求刀锋锋利,砍杆速度要快,尽量避免破桩、伤芽,以免造成桩头失水或腐烂 ,影响腋芽萌发。

(三)就地砍杆覆盖

无病虫高粱秆可就地覆盖行间保湿、防草(忌盖桩头),也可搬出地外 - 3 -

集中处理。砍杆后要及时清沟,保持田间排水通畅,防止积水烂蔸。

(四)科学施好“三肥”

①促芽肥:在头季高粱收获前10-15天,每亩用尿素5-10公斤加足量清粪水窝施,施后覆土,促休眠芽醒芽。

②发苗肥:头季高粱收获后3天以内,每亩用人畜粪水1000公斤,尿素5公斤或碳铵15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灌窝覆土,促进腋芽萌发成再生苗,当遇干旱,应及时浇施发苗水。

③壮秆肥:再生苗6-7叶时,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三元复合肥20-25公斤(或尿素、硫酸钾各8-10公斤),促进茎秆健壮生长,争取大穗。

(五)适时抹芽留苗

当再生芽生长到2-3叶时,进行疏苗定苗。方法是去弱留壮,去上留下,去挤留稀,但不能留缩颈节苗,每窝保留不同方位的对生芽2-3苗。

(六)搞好中耕培土

结合发苗肥的施用,进行一次中耕除草;施用壮秆肥后,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并培土上厢,促进再生苗自身根系建成,确保生长健壮、整齐一致,夺取高产。

(七)有效控制病虫

再生高粱病虫害防治同头季高粱,但应特别加强对螟虫、蚜虫的防治和防鸟。

(八)成熟收获再生季

蜡熟末期后抢晴天收获,及时打晒,避免因秋季绵雨造成损失。

2015年2月18日

- 4 -

篇五 高粱种植技术
高粱及其栽培技术

高粱及其栽培技术

一 . 概述

高粱按用途分为粒用高粱、甜高粱、草高粱和工艺用高粱。粒用高粱就是大家广泛种植,以籽粒产量为主的高粱;甜高粱就是过去所说的甜秆,主要用于青贮饲喂牛羊,近年开发生产酒精,作为能源作物栽培;草高粱是苏丹草与高粱杂交的杂交种,用于青刈饲料,南方可以割 4-5 次,北方一般割 2 次或 3 次;工艺高粱是指用于编织、作笤帚等等的高粱。今天根大家讲的主要是粒用高粱。

高粱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 50 年代初全国高粱种植面积 1.5 亿亩左右,单产不足 100 公斤 / 亩。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其次是华北,再次是西南(主要是四川种植部分粘高粱)。近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 1200-1500 万亩,平均亩产低于 300 公斤 。

吉林省位于我国高粱春播早熟区,高粱种植面积占全国高粱面 10% 以上,是我国高粱主要产区和商品粮原料基地。

吉林省在上世纪 50 年代初高粱年种子面积 1500 万亩左右,占粮豆面积 19% ,总产量 100 万吨。进入 80 年代,我省高粱种植面积下降到 500 万亩左右,占粮豆面积的 6.3% 左右,总产约 65 万吨。 90 年代以来育成新的中矮秆高产杂交种,从而使我省高粱亩产产量突破 6 00 公斤 大关,成为旱地农业中的高产作物。近年全省高粱种植面积 120-150 万亩,平均亩产 400 公斤 以上,高粱单产居全国第一位。

1. 高粱的特点和优势

1.1. 高粱是高产作物

高粱是碳 4 ( C 4 )作物 , 光能利用率和净同化率高于水稻和小麦。大约是碳 3 ( C 3 )作物的 2 倍。高粱的理论产量每亩可达 250 0 ㎏,目前有记载的高粱产最高亩产量 1400 ㎏,只有理论产量的 56% ,表明高粱具有很高的光合产量潜力。

另外,高粱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并具有实现强大杂种优势的保障体系。在粮食作物中高粱是最早( 1954 年)实现杂交种‘三系配套'的,并把杂交种用于大面积生产的作物之一。高粱的高光合效率与强大的杂种优势有机结合使高粱产量提高了一大步。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杂交高粱的高产性为解决我国当时的粮食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

1.2. 高粱是抗逆性强的作物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耐冷凉等多重抗逆性。高粱的蒸腾系数为 250-300 ,比水稻( 400-800 )、小麦( 270-600 )、玉米( 250-450 )均低;高粱的凋萎系数为 5.9 ,比玉米( 6.5 )和小麦( 6.3 )低;在水淹条件下,抽穗期高粱可维持生存 6-7 天,灌浆期可维持 8-10 天,而玉米只能维持 1-2 天;高粱耐盐力强,可忍受 0.5%-0.9% 的盐浓度,而小麦为 0.3%-0.6% ,玉米、水稻为 0.3%-0.7% ;高粱能在 pH 值

5.5~8.5 的各类土壤上正常生长。由此可见高粱的抗逆性优于上述作物。

高粱根系发达,可利用较深土层中的水分和养分,既抗旱又耐瘠薄,肥料利用率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高粱能获得较稳定而且较高的产量。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省西部高温干旱灾害频繁,高粱以其独具的多抗性显示了强大的生物学优势,灾年仍可获得较好收成。 高粱是抗灾备荒的先驱作物,过去随着移民开垦土地,首选作物是高粱。这说明高粱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作物。正是因为高粱抗逆性强,所以高粱一般多种植在稻、麦、豆不宜种植的地方,种植高粱。

1.3. 高粱是用途广泛的作物

食用 高粱过去是北方人民主要粮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量逐年减少。但是有的区域仍把高粱作为主食,高粱米饭有解暑作用,因此在干旱炎热区域人们有吃高粱米水饭习惯;近年由于膳食结构的改变,高粱米作为人们的调剂食品。

饲用 高粱籽粒是家畜和家禽极好的精饲料,其饲用价值与玉米相近。而且由于高粱籽粒中含有单宁,在配合食料中加入 10% 左右的高粱籽粒可以有效地预防幼畜、幼禽的白痢病。把高粱配合饲料与其它配合饲料交替饲喂,能促进家畜的食欲与营养吸收。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高粱将是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适于畜禽育肥,增加瘦肉率。近年甜高粱和草高粱的生产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势,茎叶作青饲料或干草料,或连同籽粒作青贮饲料均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

加工用 高粱全身是宝,综合利用价值高。甜高粱茎秆可制糖、糖浆,生产酒精;粒用高粱茎秆制作板材、造纸,还可作蔬菜生产中的支架、风障,编织茓、蓆等;高粱壳提取天然色素;高粱蜡粉加工成蜡质,具耐高温特性。

籽粒作为酿造原料,可以生产白酒、酒精、醋、饮料等,用高粱籽粒酿制白酒历史悠久,工艺水平高,驰名中外的茅台酒、汾酒、卢州老窖、河套老窖及其它高档名酒,均以高粱为原料酿成。高粱酿酒业不仅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来源,而且可出口创汇;酿酒的副产物——酒糟,还是优质饲料。当前生产的高粱三分之二用来酿酒。

2. 吉林省发展高粱生产的有利条件

首先,吉林省地处北方干旱地区,除东部地区外,占耕地面积 70% 的中西部地区,常年降雨量都在 500 毫米 左右,干旱经常威胁农业生产。特别是西部地区,年降雨量不足 400 毫米 ,加之春风大,地表蒸发量大,是我国有名的八百里旱海;而且西部土壤贫瘠并带有盐碱。在诸多作物中,唯有高粱抗旱、耐瘠、耐盐碱。在这些地区发展高粱生产,既经济又能获得高产稳产。此外,我省还有大面积贫水型洼地,这本是一些含有丰富有机质和其它养分的肥沃土壤,虽然地势低洼易涝,但水源又不足。高粱具有耐涝的特点,即使在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高粱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这些地块、地段在 20 世纪 50 — 60 年代就盛产高粱。

其次,高粱历来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比如西部地区如何抗旱抓全苗;中部地区浅播重镇压,做到一次抓全苗;尤其近年来种植耐密型中矮秆杂交种,采用拐子苗、双苗眼,“缩垄增行”,做到以肥保密,以密求高产等。

第三,耐密型中矮秆高粱杂交种,比高秆杂交种增产 30% 以上,亩产量超过 500 公斤 。单产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全省种植的高粱基本都是中矮秆类型。“十五、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科研单位又先后选育出一批中秆耐密型杂交种,使全省中矮秆耐密型杂交种实现了早、中、晚熟配套。

第四在吉林省西部已形成高粱交易市场,生产的高粱销售南方及周边地区。

这些都有利于高粱生产发展。【高粱种植技术】

因此在我省西部的松原、白城地区及四平的双辽、梨树,长春的榆树、农安等,发展高粱生产有利于利用自然条件,有利于发挥高粱的优势,也有利于我省粮食产量的提高。

二、 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栽培在我省有着悠久历史,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将其运用到生产实际中,使高粱生产不断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高粱种植技术】

(一)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是最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任何一个良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就是说良种只能在一定的自然、栽培条件下,才能表现出优良种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选用良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随着栽培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要求则更高,只有不断更新品种,才能促进产量进一步提高。

1. 选用高产稳产耐密型中矮秆杂交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省种植的高粱杂交种已发生改变,从种植以粮秆兼用为主的高秆杂交种,转向以粮食主的耐密型中矮秆杂交种为主。生产实践证明,耐密型中矮秆杂交种, 植株相对较矮,叶片少而窄,株型较紧凑,秆强抗倒伏, 种植密度比高秆种增加 40% 以上,单产比高秆种增产 30% 以上。一般亩产超过 500 公斤 ,并在大面积达 700 公斤 以上。因此,大面积种植中秆耐密型杂交种已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

在选用新杂交种前要到高粱新品种示范地点亲临现场,并听取试验者介绍情况,要选用那些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 5% 以上,而且年际间产量变化小的杂交种。目前我省推广的耐密型杂交种,以实现了早、中、晚配套。如早熟及中早熟种有四杂 36 ,吉杂 90 吉杂 118 ;中熟种有四杂 25 ,吉杂 99 ,白杂 8 ; 中晚熟种有吉杂 123 ,吉杂 305 等等。

2. 选用生育期适合的杂交种

种植的杂交种生育期必须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既能在霜前安全成熟,又不宜生育期太短,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的温光条件,保证高温年丰产,低温年稳产,决不能盲目种植太晚熟的杂交种。吉林省目前生育期最长的杂交种是吉杂 123 和吉杂 305 ,只能在我省的四平、松原等无霜期较长、热量资源较高的区域种植;而在我省的低洼地、早熟区,种植生育期较短的吉杂 90 、吉杂 118 ,只要加大保苗密度,同样能获得亩产 600 公斤 的好收成。

3. 根据土壤肥力、地势选用杂交种

不同的杂交种生育期不同、对水肥条件反应也不同。

通常肥水条件好的情况下,高粱生长快,成熟早,可种植生育期较长的杂交种。相反,瘠薄或少肥的地块可种植生育期短的杂交种。

岗地选用较晚熟的杂交种,洼地选用较早熟的杂交种。

4. 杂交种要合理搭配

一个县、一个乡、甚至一个村要合理搭配几个杂交种,避免单一化。否则,就不能因土质、地势、肥力等条件合理种植,也不利于抗御自然灾害;选种品种主要根据地势、土质、肥力选择。

(二)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是高粱确保全苗的重要技术措施。吉林省冬春雨雪稀少,春季干旱、风多,为保证抓全苗,做好整地保墒是重要一环。最为理想的是秋季整地基本上达到可播种状态。 秋整地应该灭茬、施农肥、耕翻、耙耢连续进行,耕翻深度 20~2 2 ㎝,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冻时,还应及时顶凌春耙,使土壤达到细、暄、平、上虚下实,为及时播种创造条件。

秋季雨水较多、土壤潮湿或涝洼、盐碱地可进行秋翻春耙,以利土壤熟化和防止盐分上升。春翻地块,极易跑墒,土坷垃不易破碎,影响播种质量。因此,春翻时更要注意随翻、随耙,防止水分蒸发。涝洼地要提早进行顶凌浅翻,否则进入返浆期,机具不能作业。垄作区,应力争秋起垄或早春顶浆打垄,及时镇压,以保水蓄墒供种子发芽。

(三)提高播种质量

1. 播前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是决定出苗好坏的内因。播前种子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促进全苗、壮苗的有效措施。为了保证播种后出齐苗,播前必须做发芽试验,以便根据发芽势和发芽率确定播种量。发芽势、发芽率高的种子,田间出苗率也高,而且整齐一致。

近年购买的种子一般都是精选的种子,所以不需要精选。大粒饱满的种子,不仅出苗率高,而且幼苗生长健壮。

晒种与抗种 播前晒种和炕种能促进种子后熟,提前打破休眠,增加干燥度,改善种皮透性,增加酶活性,还可以杀死种皮上的细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对于晚收和成熟度差的种子,晒种效果更好。我省农民有炕种的习惯,将种摊在炕上,炕面温度 35 -45 ℃ 。炕5-6 天即可。

种子包衣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进行种子包衣,包衣应在播种前 2 周进行,让药膜充分固化成膜后再播种,以免因药膜尚未完全固化而脱落,影响药效。

浸种催芽 我省不少地区推广催芽播种,特别是我省西部旱区坐水种,收到良好效果。其催芽播种能够防止早播粉种,提高出苗率,有利于早熟增产。实践证明,催芽能提早出苗 3-5 天,田间出苗率提高 15%-40% ,而且出苗一致,苗全苗壮。具体方法是:在播前一天下午,把种子放在 40 ℃ 的温水中浸种 2-3 小时,随后,装入麻袋等湿袋,用塑料装好,放在炕上,闷 10-12 小时,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应将种子播在潮湿土上,决不能播在干土上,以防脱水芽干。催芽的种子也可用机械播种。在旱区坐水种浸种催芽效果好。(包衣种子不宜催芽)

【高粱种植技术】

2. 播种保苗

( 1 )播种时期

提高播种质量是保证苗全苗壮、夺取高产的主要环节。影响高粱播种期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是温度和水分条件。一般当地 5 厘米 土层温度稳定通过 12 ℃ 以上,开始播种较适宜。同时还要看土壤墒情,做到“低温多湿看温度,干旱无雨抢墒情”。高粱播种期还应根据品种、土质、地势等条件而定。晚熟品种生育期长,要求积温高,应早播;岗地、沙土地温度上升快,保墒难应早播;洼地粘土含水量高,温度上升慢,可晚播。我省一般在 5 月 5 日 至 25 日,是高粱播种期。

( 2 )播种深度 播种深浅适宜,均匀一致,是一次播种保全苗的重要因素。当前高粱生产中出现缺苗断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播种深度掌握不当。高粱播种深度 1.5-2.0 ㎝(指土壤镇压后的厚度)为宜,最深不宜超过 3 厘米 。播种太深,出苗困难,出苗期推迟,根茎伸长,消耗大量胚乳中的养分,幼苗生长细弱,或部分苗不能出土,造成缺苗断条。但也不能播种过浅,以免土壤缺墒造成落干或芽干。群众的经验是“一寸全苗,二寸缺苗,三寸无苗 ” (指土壤未镇压的厚度)。播种深度还要看土壤墒情,土壤潮湿播种浅些,土壤干旱可适当深些。

( 3 )播种方法 高粱播种有平播和垄播两种,我省采用垄播较多。无论平播、垄播均可进行机播。机播的主要优点是保墒好,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一致。当前我省使用的单体播种机,播种质量很好。目前有的地区还采用耲耙开沟,点葫芦点种,人工踩格子,覆土。耲种时,要做到深浅一致,下种均匀,播、踩、压连续作业,以保证出苗齐全。无论机播还是畜力播,播后都要及时镇压,镇压可减小土壤覆盖厚度,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促进种子吸水发芽,可加强提墒,并能防止透风跑墒。

我省西部应大力推广坐水种,这是干旱地区高粱保全苗的重要技术措施。方法是:开沟、浇苗眼水、播种、覆土,待土壤水分合适时镇压。

( 4 )播种量 当前各地播种量差异较大,有的地方播 0.4 公斤 / 亩,有的地方播 1 公斤 / 亩,高粱播种量一般每亩 0.5 公斤左右。在国外一般每亩播种 0.35-0.40 公斤。

(四)科学施肥

高粱是需肥量较多的作物。试验证明,每生产 100 公斤 高粱籽粒,约需 2.6 公斤 氮 (N) 、

1.36 公斤 磷( P 2 O 5 )、 3.06 公斤 钾( K 2 O ),氮、磷、钾的比例 1 : 0.5 :

1.2 。高粱在各生育阶段需肥量不同,苗期需肥量少,但在拔节以后需肥量迅速增加,拔节

篇六 高粱种植技术
高粱栽培技术

高粱栽培技术

高粱属于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是古老的谷类作物之一。高粱的种类甚多,按高粱穗的外观色泽,一般随种皮中单宁含量的增加,粒色由浅变深,可以分为白高粱、红高粱、黄高粱等。胚乳按结构分为粉质、角质、蜡质、爆粒等类型。高粱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高粱脱壳后即为高粱米,子粒呈椭圆形、倒卵形或圆形。高粱米一般含淀粉60%一70%。高粱中含的脂肪及铁较大米多,高粱皮膜中含有一些色素和鞣酸,加工过粗,则饭红色,味涩,不利蛋白质的吸收消化。高粱有一定的药效,具有和胃、健脾、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

一、高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㈠温度。高粱是喜温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都要求较高的温度。一定的高温可以提早幼穗分化,低温则可延迟幼穗分化。这种特性称为高粱的感温性。高粱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内,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44—50℃。高粱幼苗不耐低温和霜冻。出苗至拔节期的适宜温度为20—25℃。拔节至抽穗期为高粱生育的旺盛时期,适宜温度为25—30℃。过高温度会使植株发育加快,茎秆细弱,提早抽穗,穗小码稀。开花至成熟期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最适温度为26—30℃,低温会使花期推迟,开花过程延长,影响授粉,如遇高温和伏旱,会使结实率降低。灌浆阶段较大的温差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子粒灌浆成熟。

㈡水分。高粱具有抗旱能力,不仅能抗土壤干旱,也能耐大气干旱。同时高粱又具有耐涝性,其耐涝性在孕穗期以后尤为明显。在抽穗后如遇连续降雨,在短期内淹水不没顶,仍能获得一定产量。苗期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拔节孕穗期占50%,这期间如水分不足,会影响植株生长和幼穗分化;孕穗至开花期占15%,水分不足会造成“掐脖子”,是高粱需水临界期;灌浆期占20%;成熟期占5%左右。全生育期降雨400—500mm分布均匀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

㈢光照。高粱是喜光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光照不足会延迟生育,产量降低,特别是后期光照不足,直接影响子粒干物质积累。高粱属短日照作物,缩短光照时数可提早抽穗和成熟,延长光照则成熟延迟。北方品种引种到南方种植,光照时数缩短,会提早成熟。

1

㈣土壤与矿质营养。要使高粱生育良好,达到高产、稳产,必须为之创造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的土壤条件。高粱对土壤的适应性和耐瘠性与其具有较庞大的根系和较强的吸收能力有关。高粱的需肥规律。每生产100kg子粒需要氮(3.25±1.37)kg、磷(1.68±0.48)kg、钾(4.54±1.14)kg。三者的比例为1:0.52:1.37。

1、苗期。由于生长缓慢,植株小,需要的养分也少,氮12.4%、磷6.5%、钾7.5%。

2、拔节至抽穗开花。需氮62.5%、磷52.9%、钾65.4%,该阶段是需肥的关键时期。

3、开花至成熟。需氮25.1%、磷40.6%、钾27.1%,这一阶段的营养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子粒灌浆,养分充足,可增强灌浆速度,使子粒饱满,粒重增加。

二、高粱产量的形成。子粒产量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开花后生产的光合产物,占80%;另一部分是抽穗前营养器官贮积物质的转移,占20%。前期培育壮秆,贮积更多的干物质,后期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叶片光合能力,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

三、播种、施肥

㈠精细整地。深耕20—25cm,耕后要连续进行耙地、镇压整地作业。

㈡播种【高粱种植技术】

1、选用良种。选用适应当地自然和生产条件的高产品种,并要求种子纯度高,子粒饱满,生命力强,发芽率高。

2、种子处理。包括选种、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

2

①选种、晒种:播前应将种子进行风选或筛选,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并进行晒种,播后出发芽快、出苗率高、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②浸种崔芽:用55—57℃温水浸种3—5分钟,晾干后播种,起到提高出苗率与防治病害的作用。

③药剂拌种:为了防止高粱黑穗病,可用拌种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5克拌种双。

3、适时播种。高粱的播种期主要受温度和水分影响。高粱发芽的最低温度为7—8℃,一般以土壤5cm处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时播种较适宜。适宜高粱种子发芽的土壤含水量因土壤而不同。壤土为15—17%,粘土为19—20%。发芽要求土壤的最低含水量,壤土为12—13%,粘土为14—15%,沙土为7—8%。根据温、湿条件确定高粱播种时期,群众的经验是“低温多湿看温度,干旱无雨抢墒情”。

4、提高播种质量。要求播种量适宜,下种均匀,播行齐直,播深合适。其中播种深浅影响最明显。播种太深,根茎伸长消耗种子大量营养,幼苗细弱,生长迟缓;播种过浅,容易使种子落干,出苗不齐不全。播种深度一般以3—5cm为宜。播种后土壤喧松,易透风跑墒,应适时进行镇压保墒,压碎土块,减少大孔隙,增加毛管孔隙,使种子与土壤密接,促进毛管水上升至播种层,以利种子吸收发芽。

5、品种和密度。一般株型紧凑、叶较窄短、抗倒伏、中矮秆的早熟品种,比较适宜密植;而叶片宽、着生角度大、不抗倒伏、秆高晚熟的品种,应该稀植。常规品种每亩5000—6000株;高秆甜高粱、帚用高粱每亩4300—5000株。一般每亩用种1.5—2kg。

㈢施肥

1、基肥。施用量应根据品种、土壤类型来确定。喜肥、生育期长的品种,施肥量应较耐瘠、生育期短的品种多。在肥力低、砂性强的土壤上,应多施有机肥。基肥的施用量一般每亩2000—3000kg有机肥,20—30kg过磷酸钙。

3

2、种肥。在常用的氮素化肥中,以硫酸铵做种肥较安全,每亩施8—10kg为宜。若以氮、磷复合肥做种肥施入既方便效果又好。最常用的复合肥为磷酸二铵,每亩用量10kg左右。

3、追肥。一般只进行一次追肥,根据高粱生长发育规律,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更好。对生育期长的品种,或后期易脱肥的地块,可分两次追肥。两次追肥应掌握“前重后轻”的原则。追肥时期与数量还应看天、看地、看苗而定。基肥少,种肥不足,叶色黄绿,幼苗弱时,应早追多追;土壤肥沃,基肥量大,叶色深绿,个体生长健壮,应适当后延并酌情少施;砂土保肥力差,后期易脱肥漏水,应适当晚施或分二次追施;气候干旱,土壤缺水,肥效不易发挥,应提早施;雨多地湿可适当推迟追施;雨前施或施后灌水,肥水相融,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量为尿素20—30kg/亩。

四、田间管理

㈠苗期管理。主要目的是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主要包括破除土表板结、查田补苗、间苗与定苗、中耕除草或化学除草、除去分蘖等。

1、间苗、定苗:出苗后3—4片叶时进行间苗,5—6叶时定苗,这样可以减少水分养分消耗,是促进幼苗健壮苗、早发的有效措施之一。

2、中耕:苗期中耕2次。第1次结合定苗进行,10—15天后进行第2次,中耕可保墒提温,发根壮苗,又可消除杂草,减轻杂草危害,拨节后中耕培土促根早生快发,增强抗风抗倒、抗旱保墒能力。

3、高粱对许多化学除草剂敏感,应用时注意选择,适量使用阿特拉津效果较好。

㈡中期管理。拔节至抽穗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促 4

进茎、叶生长的同时,充分保证穗分化的正常进行,为实现穗大、粒多打下基础。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包括追肥、灌水、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追肥是主要的田间管理措施,掌握高肥地块促控兼备,肥力差的地块一促到底。

㈢后期管理。抽穗至成熟期以形成高粱子粒产量为生育中心,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根养叶、防止早衰、促进早熟、增加粒重。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合理灌溉、施攻粒肥、喷洒促熟生长调节剂(乙烯利)等。

五、病虫害防治。主要对高粱黑穗病和蚜虫作重点防治。

1、高粱黑穗病。发生普遍,它包括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

症状识别:丝黑穗病在抽穗后症状明显,病株一般较矮,抽穗前病穗的下部膨大苞叶紧实,内有白色棒状物,抽穗后散出大量黑粉;散黑穗病一般为全穗受害,但穗形正常,籽粒却变成长圆形小灰包,成熟后破裂,散出里面的黑色粉末;坚黑穗病通常全穗籽粒都变成卵形的灰包,外膜坚硬,不破裂或仅顶端稍裂开,内部充满黑粉。

发生特点:高粱丝黑穗病通过种子和土壤传病,主要是土壤传染,厚垣孢子在土内存活3年左右,在高粱种子露白尖到芽长1—1.5厘米时,侵染高粱幼芽。高粱散黑穗,坚黑穗病菌主要是以厚垣孢子在种子表面附着,带病种子播种后,病菌与种子同时发芽,侵入寄主组织。病菌侵入后,菌丝蔓延到幼苗生长锥,以后随着植株生长点向上生长而伸长,最后在穗部形成冬孢子。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良种。(2)药剂处理种子是防治高粱黑穗病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的粉法。①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米汤拌种)或50%禾穗胺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子。②用20%粉锈宁乳油100毫升,加少量水,拌种100公斤,力求拌均匀,摊开晾干后播种。③用20%萎锈灵乳油(或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水3公斤拌种40公斤,闷种4小时,晾干后播种。(3)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减少土中菌量,是防治黑穗病的重要措施。(4)提倡适期晚播,争取早出苗、出全苗。及时砍倒病株,在灰包破裂之前,将病株砍倒拉出地外集中销毁。

2、高粱蚜。在高粱上为害的蚜虫主要是高粱蚜,其次还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玉米蚜、5

篇七 高粱种植技术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


高粱种植技术相关热词搜索:高粱种植技术视频 吉林省高粱种植技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高粱种植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高粱种植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4034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