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2017-06-19 09:37:4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共7篇)石蛙养殖:雷游松零成本养蛙赚千万[每日农经]石缝里的生财蛙(20130819)联系方式: 福建省龙岩市:雷游松:13859551358石蛙,又叫棘胸蛙,它们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中,以昆虫为食。别看它长得难看,但它肉多味鲜并且具有滋阴降火、健肝胃、解热毒等药用价值,历来都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

篇一 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石蛙养殖:雷游松零成本养蛙赚千万

  [每日农经]石缝里的生财蛙(20130819)

  联系方式: 福建省龙岩市:雷游松:13859551358

  石蛙,又叫棘胸蛙,它们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中,以昆虫为食。别看它长得难看,但它肉多味鲜并且具有滋阴降火、健肝胃、解热毒等药用价值,历来都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近年来,由于野生石蛙越来越少,不少养殖户开始人工养殖石蛙。

  在福建省龙岩市古田镇苏家坡村,有个80后名叫雷游松,近几年经过不懈努力和摸索,不仅养殖了当地很多人养不了的石蛙,并且还做到了零成本养蛙,给他带来了千万元的财富,用他自己的话就是“白捡”来的石蛙。他不仅创造了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而且成功探索出了一套石蛙人工高密度养殖模式,年创产值500万元左右。

  其它石蛙养殖新闻:

  湖北恩施州咸丰县小村乡中心场村青年黄立文,利用家乡水质资源的优势养起了石蛙。第一年,黄立文就投入十多万,建起了一千多平方米的池子,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养殖以失败告终。

  但他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棘胸蛙养殖技术,并开始改建养殖池,寻找合适的水源研究养殖食料,黄立文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养殖方法,自己的棘胸蛙养殖也获得了成功。

  黄立文说,现在不少人打电话来要货,福建、浙江市场非常大,只要喊卖,人家马上来拖完。


  在安徽省休宁县的深山里,天气渐热的时节,刚入夜,就有胆大、勤劳的当地能人打着手电,来到人烟罕至的山谷里,拨开长满灌木、杂草溪畔,在透凉的小溪水中捕捉着一种美味与滋补并存的蛙类,这就是当地最为盛名特产之一——“石蛙”。

  由于石蛙对环境异常挑剔,很多人养殖都以失败告终。小时候时候就常常随父亲一起捕捉石蛙的休宁县溪口镇巴源村小坑村民朱荣光原来一直在外面打工,多年的外出务工生涯却没有挣到钱已经让他开始了厌倦,随着家庭的成长,孩子读书需要照顾,父母年老也需要赡养,在家能干一份事成为了他当时最大的愿望。

  随着网络的普及,多地出现养殖石蛙致富的报道,各种养殖石蛙的知识网上随处可查,正值壮年的朱荣光似乎看到了养殖石蛙前景的光明,何不利用家乡溪流清凉的环境加上养殖技术的科学指导。

  养殖石蛙对环境的营造对于前期投资时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养殖场池就需要投资10万元,还要购买种蛙等,资金没有落实,就迟迟不敢行动,找银行贷款能容易贷到么?

  恰逢休宁农商银行“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实施的如火如荼之际,他看到村委会粘贴的休宁农商银行溪口支行公示的阳光信贷的信息,便拨打了所服务的行政村的客户经理电话,银行工作人员及时的调查和和回答让他悬着终于放了下来,答应了他养殖的场池建好,购买种蛙和后期所需的3万元资金给予信贷支持。

  一切就绪,他开始了养殖生涯,汗水与挫折相伴的一年,成就如今场池内养殖石蛙7000多只,不仅满足了本地几家高档酒店的需求,而且因为养殖环境和喂养食物的地道,肉质上和野生石蛙没有多大区别而不时受到外地的客商的青睐,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溪口支行贷款的3万元也已经还清,尝到成功甜头的他准备扩大养殖。

篇二 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石蛙养殖效益高,昼伏夜出的石蛙一斤200元

  [每日农经]昼伏夜出的石蛙俏市场(20140709)

  能从蛇口成功脱险,逃过一劫的这种蛙叫石蛙。它生活在我国南方山区,昼伏夜出,蛇是它们经常碰到的天敌。

  这伙人趁着天黑去山里抓石蛙,一路上荆棘载途,岩石湿滑,四下漆黑,他们能找到石蛙么?

  记者:那有一只石蛙,快抓。

  华辉:抓到,哎呀,原来是只癞蛤蟆。

  华辉:终于抓到一只石蛙了。

  记者:你怎么就能发现它呀?

  华辉:因为石蛙白天睡觉,晚上才出来找东西吃。刚好我们就能找到它们。

  目前, 野生的石蛙越来越少,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原来,抓到的这些的石蛙是放养在山里的,野外的生长的石蛙不但要经过自已猎食,而且还要躲避天敌,这种经过自然淘汰法生存下来的石蛙,不但品质好,而且对于养殖户来说,养殖成本也减少了。

  ?华辉:小邓子你在找什么?  

  记者:华大哥,你说昨天咱们进山抓的石蛙它们都去哪了?

  华辉:都放在池里面。

  记者:那你看这池子里面它一只都没有呀。

  华辉:它都躲在盖板下面的。

  记者:躲在这些板子下面 哪个板子底下都有么?

  华辉:都有的,走过去看一下。

  记者:这里面就有,我们看看,这么多石蛙全都跳出来了,它怎么喜欢在板子底下呆着?

  华辉:因为它喜欢暗的地方,板子底下比较阴比较暗,它们喜欢比较暗一点的地方。

  记者:原来是这样。

  华辉:我们两三年前,放一点蝌蚪在山泉水里面,这个石蛙长大后,再抓回来,品质好,可以和我们养殖场的蛙交配,这样它下一代品质比较好。

  石蛙又叫棘胸蛙,生性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是我国南方山区特有的一种蛙类,? 随着野生石蛙的减少,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都是人工养殖的石蛙。

  专家:人工养殖目前我们模拟生态的养殖环境,所以我们造一些池子,然后上面盖一些遮荫网,然后水注流我们其本上是引的山沟沟里的水,也就是没有污染的水质,所以有这个一个条件要求,石蛙也只能在山区里养殖。

  养殖户把石蛙从野外抓回养殖场后,一部分做为种蛙用,剩下用做商品蛙养殖 。蛙池是从山沟引入的山泉水,上面覆盖遮阳网。还根据石蛙的习性, 种有水草,铺有石头,原生态式养殖。

  华辉:山里面品质好的我们就做种蛙。

  记者:那石蛙怎么分公母呢?

  华辉:那公蛙它是胸前有黑刺的。

  记者:母蛙呢?

  华辉:母蛙是没有胸刺的,是圆滑的。

  华辉:另外一个分公母的方法,你还不知道?

  记者:还有一种呀。

  华辉:像这个公蛙你戳它,它会抱你。

  记者:戳它的胸前么?

  华辉:戳胸前它就会抱你的。

  记者:还的确抱住了,那母蛙会换抱么,我试试,哎,的确,怎么戳就是不抱。记者:这又是为什么呀?

  华辉: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吧,在自然界,公蛙包抱住母蛙可以刺激母蛙排卵。还有一个就是它抱着母蛙不会脱落。

  每年的4月份到9月份,是石蛙的排卵交配期,对于养殖户来说,石蛙成功交配后,产下的这些卵,蛙卵再经过八到了十五天孵化出蝌蚪,而这些蝌蚪就是他们财富的开始。

  

[1] [2] 下一页

篇三 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依照习性养石蛙

龙源期刊网 .cn

依照习性养石蛙

作者:

来源:《农家科技》2012年第07期

石蛙,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之一,商品蛙重大多在150~200克。这种蛙皮肤粗糙,雄性的胸部还长有不少黑色的肉刺,因此也有人叫它棘胸蛙。如今,在我国的浙江、江西等地,已有不少养殖户人工养殖石蛙。据了解,这石蛙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性,就是不喜欢在水里吃东西,养殖户为了遵循它们的这种习性,就在每个池子里准备了不少石板。石蛙有一个特性,就是吃活的饵料,一般喂蚯蚓和黄粉虫。

篇四 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石蛙的养殖技术与前景分析总汇

石蛙的养殖技术

石蛙是一种大型的食用蛙,被誉为“百蛙之王”.

石蛙在有些地方又叫它石鸡,是一种大型的食用蛙,它主要是分布在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石蛙的肉质细嫩,清凉滋补,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捉,使得自然界中的石蛙越来越少了,人工养殖石蛙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又能保护野生石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石蛙的养殖技术

形态特征

石蛙的蝌蚪躯体呈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且分布有黑色的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型花纹,蝌蚪的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一般体长10-13cm,体重150-250g,大的可以达到500g以上。石蛙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黑色,上面长有许多油,石蛙的头又宽又扁,吻端呈圆形,突出于下颌,两鼻孔之间的距离与两眼之间的距离几乎相等,同龄石蛙中雄性个体大于雌性,性成熟后的石蛙前肢极为粗壮,胸部有黑色的脊状肉刺,腹部呈淡黄色,石蛙胸部没有脊刺,腹面光滑呈白色。石蛙通常生活在深山老林的山涧小溪或附近的岩石中,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的能力,它的体温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它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26℃之间,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生长最旺盛的季节,白天活动量小,大多在夜间出来觅食。它喜欢吃活动的食物,一般不

吃死的或不动的食物。

人工驯养的石蛙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它建一个什么样的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先选择好场地,然后在着手建造养殖池,这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养殖环境必须近似于石蛙的野生环境,还有就是要便于人工的管理。

养殖场地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般来说,石蛙喜静怕闹,应尽量避免在噪声较大的工厂和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旁边建厂,防止石蛙受惊,影响正常生长。养蛙厂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都可作为养蛙的水源,但水源要求无污染,PH值以中性和略偏酸性为佳,最适宜的PH值在6-7之间。

养殖池的规格要求

养殖池主要包括孵化池、蝌蚪池、蛙池,一般建造在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没有太阳光直射,建池时应尽可能符合石蛙的生长习性,为石蛙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孵化池面积1-2平方米,池高0.8m,水深0.5-0.6m,蛙卵孵化时对水质要求很高,为了确保水质清新含氧量足,最好能够24小时连续流水养殖。

蝌蚪池面积2-3平方米,池高0.8m,水深0.3-0.5m,每池应饲养同样规格的蝌蚪,在蝌蚪变态时应在池内放入木板,让它漂浮于水面之上,以便能让变态过程中的幼蛙跳到木板上休息。

蛙池,蛙池建造以长方形为好,面积一般以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m,池内设有可供石蛙休息的石屑,石屑上盖有石棉瓦,瓦下光线阴暗,白天蛙就可以躲到瓦下休息,池内水深一般在0.1-0.2m之间,池底略微倾斜,池内水陆面积比大约为3:1,池上设有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或敌害生物入侵。

石蛙的自然繁殖期一般在4-9月,5-6月是产卵的高峰期,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多少也会有些差异,石蛙的年产卵量很大,在500-1000粒左右,但是自然繁殖的成活率很低,在生产中大多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

种蛙的选择

种蛙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卵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是否能育出成批规格整齐、健壮、活泼的种苗,因此种蛙应该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发育良好的成蛙。种蛙要求没有残疾、没有伤痕,一般选用2例蛙,雌蛙体重200g以上、雄蛙体重250g以上就可以选择用做种蛙。

配种和产卵

每年的4-9月份,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石蛙的繁殖期来到了,石蛙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一般在夜间抱对,配种时,雄性强有力的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脊加强雄性的固着力,拥抱刺激对用来配种的雌蛙是必要的,雌蛙将卵排除体外,雄蛙射精于卵上,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呈圆球形,乱外的胶质膜粘性强很多卵粘附在一

起,常成锁状漂浮在水中或粘附在池壁上。

人工孵化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要加强巡池,石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受精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我们在捞去受精卵时必须仔细轻缓,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以免造成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我们把受精卵从孵化箱放入孵化池中,还要进行翻卵的工作,受精卵黑色的一端为动物极,白色的一端为植物极。孵化时,我们应用铁丝使黑色的一段朝上即动物极朝上,白色的一段朝下即植物极朝下,这样就能保证受精卵的成功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同一批卵不能分开孵化,大约经过1到2周的时间,这些受精卵就可以完全孵化为石蛙蝌蚪了。

从蛙卵孵化出来的第1天到80天左右的时间属于石蛙的蝌蚪阶段,你瞧,它们都比较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敌害的抵抗能力都比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蝌蚪成活率的关键。

一、放养密度

当蝌蚪在2cm以下时,一般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0-1000尾;当蝌蚪长到2cm以上时,放养密度应变为每平方米200-300尾。如果经验不足,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降低一些。

二、饵料投喂

小蝌蚪孵出后通常吸附在池底,很少活动,也不觅食,3天后活

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蝌蚪的消化机能弱。在20日前我们只能以牛奶等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来投喂,每天早晨9点和下午5点各投喂一次,投喂量按照每1000尾蝌蚪投喂10ml牛奶。20天后我们转用人工配合饲料来投喂,这种饲料具有营养全面的优点,可以促进蝌蚪的快速生长。当蝌蚪长到2cm时,投饵量为在池蝌蚪体重的8-10%;当蝌蚪长到4cm以后,按在池蝌蚪体重的6%投喂。在生长过程中,一般视蝌蚪的摄食状态来确定投喂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每次投喂宜分批缓缓遍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再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吃为止。

三、水质管理

蝌蚪池一般面积较小,放养密度较大,饲料投喂多,因而水质容易恶化,所以蝌蚪池应在3-5天内少量换水1次,每次换掉池水的四分之一,15天左右应全池换水一次,要彻底清除池底残卵、食物废渣等。另外,为了防治水质恶化,每周还要用100-200ppm的高锰酸钾对全池进行泼洒消毒,来达到改良水质,杀菌防病的目的,此时我们不用捞出在池蝌蚪。

四、疾病防治

石蛙蝌蚪体质较弱,容易患上车轮虫病和烂鳃病,下面我们像大家介绍这几种病的防治方法:

车轮虫病,染病蝌蚪食欲降低,行动迟缓,药物可用敌百虫治疗,用量为每100升水用敌百虫30毫克,2-3天一次,连用2次即可有效。

烂鳃病,染病蝌蚪腮部腐烂发白,呼吸困难,迟缓的游于水面,

篇五 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建议书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申请报告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环评报告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商业计划书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 ,政府批地 ,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

【关 键 词】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 此报告为个

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 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 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

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

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 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 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

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 经济上的合理性, 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

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级资质

第一章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总论

第一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背景

一、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名称

二、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承办单位

三、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主管部门

四、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拟建地区、地点【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七、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三、选址

四、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

六、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七、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建设进度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九、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十、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二章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政策

二、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准入政策

三、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技术政策

第三节 地方政策

第三章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一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及养殖1300公斤石蛙 行业发展规划

二、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第二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发展概况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及其成果

二、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三、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四、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第三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状与差距

二、发展趋势

三、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节 投资的必要性

第四章 市场预测

第一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一、国内外养殖1300公斤石蛙市场供应现状

二、国内外养殖1300公斤石蛙市场供应预测

第二节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一、国内外养殖1300公斤石蛙市场需求现状

二、国内外养殖1300公斤石蛙市场需求预测

第三节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一、养殖1300公斤石蛙产品目标市场界定

二、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第四节 价格现状与预测

一、养殖1300公斤石蛙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二、养殖1300公斤石蛙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

第五节 市场竞争力分析

一、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二、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三、营销策略

第六节 市场风险

第五章 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一、重点企业信息

二、企业地理分布

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四、企业从业人数

第二节 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一、华北区域

二、东北区域

三、西北区域

四、华东区域

五、华南区域

六、西南区域

七、华中区域

第三节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产品竞争策略

二、价格竞争策略【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三、渠道竞争策略

四、销售竞争策略

五、服务竞争策略

六、品牌竞争策略

第六章 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一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七章 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 市场调查

一、拟建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二、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三、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四、替代产品调查

五、产品价格调查

六、国外市场调查【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第二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市场预测

一、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二、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三、价格预测

第三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行业市场推销战略

一、推销方式

二、推销措施

三、促销价格制度

四、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第四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一、产品方案

二、建设规模

第五节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八章 养殖1300公斤石蛙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篇六 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石蛙开发前景和主要养殖技术

/shucai/shengcai/

篇七 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石蛙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蛙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石蛙仿生态养殖

项目实施地点∶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

项目内容 ∶ 建养殖池塘及配套设施,收种蛙 项目规模 ∶

项目总投资 ∶

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编制单位:

项目实施单位::

编制时间:

占地面积65800平方米,年产商品蛙总投资261.66万元。 五年 75

一、目的意义

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式下,省委、省政府调整我省产业结构,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和优惠政策。根据我省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但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结合我县农村优静的环境条件,水源丰富,植被好,气候适宜等特点,发展石蛙养殖业前景可观,同时还是搞活地方经济,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羹滋补品石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当今世界名菜之一。

石蛙(RanaspinosaDavid)俗称石鸡,石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参差型亚目(Diplasiocoela),蛙科(Ranidae),蛙属(Rana),广泛分布于我县深山密林的山沟小溪,属珍贵的两栖动物。 石蛙是一类大型的野生蛙类,不仅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它 体大肉多而细,味美,营养丰富。 蛙肉中含有蛋 白质、葡萄糖、氨基酸、铁、 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 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 被国外美食家誉为“白蛙之 王”。石蛙肉可供药用;有滋补强壮的功效。 石蛙 药性平,味甘,入心、肝、肺三经,有滋阴降火、 清心 调肺、健肝肾的功效,对治疗疳积、病后虚弱、 心烦口 渴等有一定辅助疗效。 近年来,由于人们滥

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 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 大 力发展人工养殖,合理保护开发, 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 长的需求,保护了自然生态平衡。而且,石蛙养殖条件要求不高,资金投入不大,不管是稻田,池塘,还是房前屋后的坑塘,有水源的地方就可以实施养殖。只要向农村进行养殖技术推广,就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该项目的实施,是人心所向,属势在必行。

二、项目实施具备条件

1.栖息环境

石蛙栖息的洞穴一般为自然石洞或土洞,于繁殖季节时居石洞者较多。洞穴多在溪流岸边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这些洞口一般不大,较光滑,进出洞时不易擦伤体表。洞深一般为20~25厘米。洞底略低于洞口。

2.活动特点

石蛙有两条粗壮的后腿,因此跳跃能力很强,弹跳高度达1米左右。傍晚时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木草丛中觅食、嬉戏,异常活跃。但其活动范围一般不大。在洞穴周围20~50米,夜深时,便逐渐返回洞穴,天亮后很少在洞外发现其踪迹。

石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6~26℃,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行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3.冬眠

石蛙在冬季寒冷地都蛰伏起来,不吃不动,双眼紧闭,对外界没有反应,进行冬眠,主要靠体内贮存的养分来进行极为微弱而缓慢的新陈代谢。根据观察,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惊蛰时节,水温高于15℃时,也有部分石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动。冬眠时,石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

4.生长特性

蛙类的生长可分为蝌蚪期、幼蛙期和成蛙期三个阶段。石蛙的蝌蚪有尾和鳃,完全生活于水中。早期全长9毫米左右,重0.5克。在蝌蚪期生长慢,一般从孵化到变态完成约需90天。在自然环境中,成蛙的生长受环境及食物丰欠的影响,一般第一年增重20~60克,翌年可达150克左右,第三年可长至250~300克,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生长来得快。在考察中,曾发现雄性个体最大的可达750克,而雌性最大个体为590克。于4月底采集到的20~60克的幼蛙,放入试养池中进行人工饲养,10月上旬时已达150克左右。

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条件下饲养,因饵料较充足、敌害较少,其生长速度一般比野外环境中要快。

5.摄食习性

石蛙的视力较差,它只能捕食活动着的活饵料,把死的食物送到其口边也不摄取。当发现食物目标时,就猛然跳起,直扑食物对象,甩出带粘液的舌头把食物逮住,迅速卷入口中。捕食多在夜间,白天捕食较少见。

6.食性

刚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内靠孵黄囊营养,当孵黄被消耗之后便开始觅食。经解剖观察,蝌蚪的肠中有植物碎屑、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以及硅藻、甲藻、金黄藻等。进行人工饲养时,可投喂一些蛋白质较高的饵料,如蛋黄、豆浆及鱼粉等。幼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虫、小型昆虫及昆虫幼体等。至成蛙期,其食物范围很广,如:昆虫、蜈蚣、蜂蛛、马陆、蜗牛、螺蚬、虾、蟹、杂鱼、沙鳅,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鸟类等。 该项目场地正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天然的防护林,有常年不断的优质矿泉水源,泉水冬暖夏凉,是石蛙生存的天然场所,可保证石蛙常年正常生长。且具有石蛙丰富的食源,县境内有河流溪沟561条,小虾、小螺,小鱼,以及遍地的蚯蚓、昆虫。具备了石蛙“足、清、凉、静”的环境条件,是一个石蛙仿生态养殖的天然场所。且该项目在


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相关热词搜索:养石蛙的利润 养石蛙风险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养1千只石蛙年收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4164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