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养鳖技术

养鳖技术

2017-06-19 09:38:5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养鳖技术(共6篇)养鳖技术 怎么养鳖 第一集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们请北京农学院滑静副教授为大家介绍高效养鳖技术。 1.主持人:滑老师,鳖是我国的美食补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鳖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光靠野生资源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因此...

篇一 养鳖技术
养鳖技术 怎么养鳖 第一集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们请北京农学院滑静副教授为大家介绍高效养鳖技术。
 
1.主持人:滑老师,鳖是我国的美食补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鳖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光靠野生资源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因此,发展人工养鳖是一项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特种水产项目。请您首先为我们介绍一下鳖的种类和分布。
 
专家:鳖又称甲鱼、团鱼,俗称“王八”,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龟鳖亚纲,龟鳖目,鳖科。鳖科有6属20余种,我国仅有2属3个种,其中,鳖属有两个种,即山瑞鳖和中华鳖(甲鱼)。山瑞鳖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等省的高原中,数量少、繁殖慢。我国人工繁殖的主要是中华鳖,中华鳖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可分成三个不同的生态品系,北鳖、江南花鳖、高山鳖。在这三个品系中,江南花鳖是比较优良的养殖品系。
 
2.主持人:鳖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外界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它的活动能力和摄食程度,所以鳖的生活规律和外界温度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滑老师,请您具体谈谈养鳖技术好吗?
 
专家:好,每年春天,当水温升到15℃以上时,鳖从冬眠状态中苏醒;到17℃以上时,就开始摄食活动了。从春末到秋初,是鳖摄食、生长的适宜时期,也是人工养殖的最好季节。当水温降到20℃以下时,鳖摄食能力逐渐下降,行动也不活跃;16℃以下时,就开始停止摄食;若水温继续下降,便潜入泥沙中冬眠。在自然界,鳖通常生活于江河、湖泊、池塘、水库和山涧溪流等淡水水域中,夏季,常活动在阴凉、水深处;冬天,喜欢潜伏在向阳的水底泥沙或洞穴内。鳖喜爱安静的环境,喜爱清洁怕脏,喜爱阳光怕风。
 
3.主持人:我们了解了鳖的栖息环境,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养鳖技术中的鳖的食性特点吧。
 
专家:好,鳖属于偏肉食的杂食性动物,食性广,消化力强,通常以摄食高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为主。在天然水域中,鳖行动不如鱼类敏捷,抓不到行动快的动物,常以捕食螺、蚌、蠕虫、节肢动物、活动不自如的病鱼虾和其他动物的尸体为主。稚鳖以捕食大型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蚯蚓等底栖小型动物为主。在动物性饵料不足时,也食植物性饵料。取食主要依靠十分敏感的嗅觉器官。鳖比较贪食,喜咬斗,在饵料严重缺乏时,常互相残食,但耐饥能力也很强,较长时间不食也能存活。
 
4.主持人:滑老师,我们了解了鳖的食性特点,请您再为我们介绍鳖的生活习性,先介绍鳖的保护色好吗?
 
专家:好,鳖在不同水色的水体中体色也有所不同,在较肥的呈黄色的池塘、湖泊、河流里,其背甲呈现为黑色或黄褐色;在水质不太肥的河流、山间溪塘、水库里,呈现为油绿色或墨绿色,腹面一般呈乳白色。鳖的这种特性,有利于防止敌害和摄食活动。
 
5.主持人:您前面介绍了鳖喜爱温暖的阳光,在晴朗无风的天气,喜欢爬上岸边晒太阳,进行日光浴。请您介绍一下鳖的晒甲习性。
 
专家:自然环境中的野生鳖,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会大胆地爬到发烫的岩石上晒背,直到背腹甲的水分晒干、体温提高为止。晒背有助于提高体温,加强体内血液循环和加快消化吸收,并能起到杀菌洁肤的作用,使体外寄生虫无法生存,还可促使革质皮肤增厚和变硬。
 
6.主持人:鳖没有调节体温的结构和功能,血液流速和体温高低随外界气温而变动。请您谈一谈鳖的冻眠习性。
 
专家:鳖以冬眠来适应环境温度较大幅度的变化。在自然状况下,一般从农历寒露起,当水温降到12℃时,鳖就潜入沙中冬眠,以应付冬季的严寒气候,直到第2年清明以后,水温回升到12℃以上才苏醒;冬眠时,往往几只鳖聚在一起,当选好越冬场所后,便用四肢旋转身躯,使全身埋入沙中。入沙深度随体型的大小而不同,最深可达30厘米。冬眠期间不食不动,两眼紧闭,呼吸缓慢,靠体内积累维持生命活动。整个冬眠期间,鳖的体重减轻10%~15%,而一些体质较差的个体,在冬眠期间容易死亡。
 
另外,夏季水温超过35℃时,鳖还有伏暑现象,尤其在热带地区更为明显。因此,在夏天常见鳖群居于阴凉处或沙质的水中。
 
7.主持人:那么鳖还有其他的习性吗?
 
专家:鳖性情胆怯又机灵,稍有响声或其他环境变化,如人的脚步声、水浪或晃动的影子,就迅速入水潜逃。鳖伸出的头部和四肢也会因外界触碰而缩回甲壳内。鳖平时匿居不出,晚上外出活动和寻食,但离岸不远。鳖生性好斗,即使是刚孵化的稚甲鱼,也喜欢互相咬斗厮打,在争夺栖息地域、食物时,往往互相格杀相斗,甚至残食弱者。所以人工饲养时,必须分级饲养。
 
8.主持人:鳖有极强的生命力,一般可活30~50年。野生鳖生长缓慢。请您谈谈鳖的生长特点吧。
 
专家:在人工自然常温养殖情况下,1足龄小鳖可长至体重5~15克,甲长3.5~4.5厘米;2足龄鳖体重可达50~100克,甲长7~9厘米;3足龄鳖体重可达100~250克,甲长9~

[1] [2] [3] 下一页

篇二 养鳖技术
庭院塑料大棚养鳖技术

篇三 养鳖技术
稻田养鳖技术措施-论文

篇四 养鳖技术
温室养鳖技术研究

【养鳖技术】 【养鳖技术】

篇五 养鳖技术
棚室养鳖技术

篇六 养鳖技术
甲鱼养殖技术大全

甲鱼养殖方法

方法一

由于鳖的繁殖期较长、稚鳖的出壳时间也不一致、个体大小不一,每

年秋后稚鳖孵出不久,有的还没能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由于刚出壳 的稚鳖体小 (一般4克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较弱,死亡率较高。 如何提高稚鳖的成活率成为养鳖的技术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 出一套饲养稚鳖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

-、科学投喂

饲养稚鳖要求选用优质、新鲜、营养全面、适口性好、蛋白质高的饵

料。一般稚鳖出壳后2~3天卵黄囊吸收完后,便开始摄食,这时可投喂一 部分小红虫、摇蚊幼虫、蚯蚓丝、熟蛋黄等食物。经饲养7天后,可投喂新 鲜的猪肝、绞碎的鲜鱼肉、螺蚌及动物内脏,有条件的地方可人工饲养蚯蚓 投喂(由于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投喂蚯蚓饲养稚 鳖生长快,成本低、成活率高)。饲养稚鳖要坚持"四定":即定时、定点、 定质、定量,养成稚鳖定时定点的摄食习性。高温季节在早9点投喂一次, 下午5点钟投喂一次。秋后则每天投喂一次、饲料要投在食台上接近水面处。 食台可用木板或石棉瓦架设在水下10厘米处,成25度坡度。为了避免稚鳖摄 食时争夺与撕咬,可多设几个投食点。投食量要根据稚鳖实际吃食情况而定, 让稚鳖吃饱下次投喂无剩余为度。在水温25℃~30℃时,一般投饲量可占稚 鳖体重10%~20%。所投饵料要求新鲜、无腐烂、无霉变现象。每天在投食 前要对食台进行清扫消毒,防止沾污新投饲料和污染水质。

二、严格水质管理

稚鳖皮肤细嫩,易受外界机械损伤,加之刚出壳的稚鳖有互相撕咬的恶

【养鳖技术】

习,在高密度人工饲养情况下极易被咬伤,受伤后的稚鳖若生活在水质不好 的池水中,很容易被感染致病而死。所以饲养稚鳖要求水质肥嫩、新鲜、淡 绿色、无污染、无病菌,透明度一般在25厘米左右,pH值7~8。由于稚鳖池 较小、水又浅(一般水深20~30厘米)、放养密度大,水质极易败坏,必须 在2~3天内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水体总量的l/3左右。换水水温要和养 殖池内水温保持一致。饲养稚鳖的水以绿色为好。养殖池内可放一些水生植 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等,这样能使稚鳖在隐蔽状态下饲养生长,减 少稚鳖互相撕咬,提高稚鳖成活率。

三、及时防治病害

稚鳖在放养前,要对养殖池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可用10ppm漂白粉、或

150ppm生石灰泼洒浸泡,经7天后放人新水备用。 稚鳖下池前要进行鳖体消 毒,用8ppm高锰酸钾浸泡稚鳖20分钟(水温20℃)。或用20ppm呋喃唑酮浸 泡25分钟,也可用3%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

以杀死病菌。在饲养过程中,可用15ppm生石灰或lppm漂白粉交替泼洒, 一般15天泼洒一次。 为了预防病害,可在饲料中拌入磺胺药物,或与抗菌素

两种药物交替投喂。在稚鳖饲料中加入一点Ve、Vc增强稚鳖抗体。饲料中加 入2‰的甜菜碱可增加稚鳖的诱食量。【养鳖技术】

对受伤的稚鳖要及时用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或用紫药水涂抹伤处,

防止病菌感染。发现病鳖要及时隔离治疗。对发病池要彻底换水,可用10ppm 福尔马林泼洒, 并且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治疗。

四、冬眠期管理 越冬是稚鳖养殖中的一个难关。由于当年孵出的稚鳖

个体小(一般只有10~15克),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少,越冬期长,消耗量 大,容易因体质弱而生病大量死亡。自然水温20℃时,有温室的要及时转入 温室进行加温养殖。没有温室的,在水温15℃以下时,将稚鳖及时转入越冬 池。越冬池宜选择向阳、背风、防冻保温的室内或塑棚内,池底垫20厘米的 细砂,再注入10厘米的水,将稚鳖用20ppm呋喃唑酮浸泡25分钟,每平方米 投放稚鳖200~250只,稚鳖会自行钻入砂中。如稚鳖数量不多,可放入缸内、 桶内、盆内装人细砂蓄水越冬。越冬期间要保持适温(一般越冬要求水温在2℃ ~6℃),严防室内温度时高时低、以免稚鳖从冬眠中苏醒过来,不利于冬眠。 对池水一般不用换,如水位下降可增加一点水,但是必须使水温与越冬池内水 温一致。在天气变化较大时,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通过多方面的科学饲养管 理,稚鳖经冬眠后,一般成活率在95%左右。

甲鱼的科学饲养法

-、亲鳖饲养

亲鳖一般以6龄左右为宜。放养的亲鳖雌雄比例以3:1为好。此时要正确 识别雌雄,性成熟的雌鳖尾短,不能自然伸到裙边以外,雄鳖尾尖,可伸到右 裙边以外。放鳖前先放干池水,用石灰消毒,过半个月再注水放养,亲鳖可在 浅水池中用0.1%福尔马林消毒1次,每亩放养300~400只。

二、投喂饲料

根据甲鱼品种的食性、生长阶段所要求的比例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拌 和,再投饲。现介绍几种饲料的配方。

①豆饼粉5公斤,蚕蛹粉10公斤、浮萍、米糠25公厅配合成的伺料,甲鱼 较喜欢吃。

②水花生切碎煮烂后,捣成粥状,然后加入适量的米糠,少量食盐和苏打 粉等拌匀配合成饲料。

③30公斤牛粪、7.5公斤米糠、6.5公斤糠饼、2.5公斤花生麸、1.5

公斤麦麸。1公斤鱼粉、1公斤蚕蛹粉和少量粘合剂,可提高利用率,易于甲鱼 消化吸收。

④20%黄豆蔓、20%稻壳类、10%蚕沙、15%菜籽饼、35%甘薯,制成 配合饲料,甲鱼喜食,增重快。

⑤20%稻谷、30%麸皮、10%黄豆、40%统糠配在一起,每50公斤原料 掺上1公斤食盐、40克磺胺,制成膨化颗粒饲料,饲喂甲鱼效果好。

⑤以鱼虾、蚯蚓、动物内脏、螺肉、蛙鼠蛇肉为主,配以熟麦粒,饼类及 瓜菜等,效果最佳。

三、产蛋孵化

在常温池里6~8月份产蛋, 蛋壳上有不透明乳白色小圆点的是受精蛋,收 集和孵化时乳白色部分必须朝上、否则孵不出稚鳖。

孵化温度以30℃左右为宜,砂子含水量 5%~25% 都能孵出,埋藏深度5~20

厘米。一般45天左右可以孵出稚鳖。孵化方法根据具体条件选用。如有温水池, 可将池水放浅至30~40厘米, 水温保持30℃左右,在20厘米的孵化盆中铺7厘

米厚的砂子固定种蛋,再盖上5厘米砂子,放入水池中13~14厘米深,不要进水。

这样孵出的稚鳖可自然进入饲养池。稚鳖宜喂水蚤、丝蚯蚓等饵料,以后可喂鳗 鱼配合饲料。

四、加温养殖

加温养殖又称快速养殖。一般的自然养殖因受水温影响较大,因而养成商品 鳖需要4~5年,而采用加温养殖可将此年限缩短至l年左右,即利用温泉水或工厂

余热水加温。并且使饲料中含蛋白质45%~50%,再添加3%~5%油脂可提高饲

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稻田养鳖技术

鳖不仅是一种名贵食品,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对鳖需求量

的日益增加,人工养鳖发展较快。但是稻田养鳖却是近年才兴起的一种养殖方法。 稻田养鳖,由于鳖的生活环境宽畅,活动、摄食、晒背范围大,所以生长发

育快、增重率高。稻田养鳖,稻鳖共生,鳖可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虫,同时, 稻田养鳖,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养鳖技术】

一、稻田选择 养鳖稻田应选择便于看护,如房前屋后离住处较近的田块。 同时,应用的地势要低洼,水源条件好,水流通畅,排灌方便。

二、防逃设施 鳖有用四肢掘穴和攀登的特性,防逃设施的建设是稻田养鳖 的重要环节。应在选好的稻田周围用砖块、水泥板、木板等材料建造高出地面50

厘米的围墙,顶部压沿内伸15厘米,围墙和压沿内壁应涂抹光滑。并搞好进、排

水口防逃设施。

三、开好鳖沟 应在稻田内开鳖沟。也可用田边的条沟代替,鳖沟是投喂饲

料和鳖冬眠的场所。一般鳖沟上宽3米,底宽、深1.5米,长度根据稻田面积确定,

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20%。在田中央建沙滩,以供亲鳖产卵繁殖和晒背所用,一

般为南北向,长5米,顶宽1米,高出正常水位0.8米。

四、鳖苗投入 稻田养鳖要根据条件合理放养,掌握好放养密度。过稀浪费

水面,过密影响鳖的生长发育。根据经验,一般情况,放养2龄以上的鳖种,每亩

300~600只为宜。如果准备繁殖仔鳖,则每亩可加放50~60只6龄亲鳖,雌雄比例

为2:1或3:2。养鳖的稻田一般应放养少量大规格鲢鱼,以净化水质。

五、饲养方法 鳖是偏动物性饲料的杂食性动物,喜食动物性饲料及动物尸【养鳖技术】

体。幼鳖多食水生昆虫、蝌蚪 、小鱼、小虾、水蚯蚓等。成鳖主食螺类、小鱼、 动物尸体及其内脏,也食大豆、玉米等植物性饲料。

如果有条件,最好投喂部分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时,要做到"四定",即定 时、定位、定质、定量。 六、水质管理 水质和水温对鳖的生长发育影响很

大,要注意观察水色,分析水质,经常加注新水,适当控制水位,一般水深应掌 握在15~20厘米之间。还要调节水温,高温季节,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情况下, 可适当加深稻田水位。同时,为防止中毒,养鳖稻田一般不用农药治虫。

方法二

怎样养甲鱼?

甲鱼,又称水鱼、团鱼、脚鱼、鳖。甲鱼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鱼类。

(一)甲鱼的生活习性

甲鱼是属于水陆两栖爬行冷血动物。用肺呼吸,甲鱼生性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春天发水走上滩,夏日炎炎柳荫潜,秋季凉了入石洞,冬季寒冷钻深潭。甲鱼最适水温为15—17℃,从每年的4—5月,水温100℃以上时,开始出水活动。4—11月中旬是甲鱼的生长活动期,活动最频繁。从11月下旬到竖年4月是甲鱼冬眠期,水温降到10℃以下时,甲鱼潜入泥沙中越冬。甲鱼的食性很杂,喜欢吃田螺、河虾,小鱼之类动物性饲料。

(二)养殖池建造

池址要选择日照好,环境比较安静的地方。池的面积,集体饲养可以在1—2亩之间,不宜过大,社员家庭饲养,面积可小一些。池深2米左右,由池中心到岸边形成斜坡,坡度以1:3为好,坡面宽2米左右,并铺以15厘米左右厚度的沙泥,并培植一定数量的杂草和灌木,以供种鳖产卵。池边须用砖石砌成光面的围墙,以防止甲鱼外逃。池底是水泥的,应铺以20—30厘米的软泥,供甲鱼冬季潜伏越冬。池中应经常保持水层40—60厘米,在北方比较寒冷地区,水层应在

1.5米左右,以利于安全过冬。

甲鱼池也可以用旧鱼池改建,也可以与家鱼混养,在池中央设木伐或木板,供甲鱼休息和摄食。

(三)幼甲鱼的培育

每年5—8月是甲鱼的繁殖季节。5—6龄甲鱼可达性熟。但作为亲本甲鱼,以选择14龄以上,体重4斤以上的为好。性成熟的甲鱼,在水温20℃时即可进行交配。交配前雄甲鱼急游发情,追赶雌甲鱼,然后拥抱交尾。交尾二周后开始产卵,每只甲鱼每次产卵可达十枚左右,多的可产30多枚。甲鱼卵为白色球状,一般重3—5克,最重的可达6—7克,卵径为2厘米左右,大的卵径可达2—3厘米。甲鱼产卵一般是在晚上10时以后,继续到清晨,多产在靠近水面的向阳沙坡上和有树木生长的地方,每年产卵1—3次。在甲鱼产卵期间,每天早晨需检卵一次,裣卵时要注意甲鱼卵的二极(卵有动、植物极之分),动物极一端呈白色,植物极一端呈黄色,检卵时切忌震动和倒置,动物极应朝上,否则会影响孵化率。如一时难于辨别清楚动植物极,可暂时不动,待能分清后再采卵。采回来的,卵可放在光下,用肉眼照光,有一白点的为受精卵,无自点的是无精卵,应予剔除。 甲鱼卵的孵化,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二种。卵的孵化时间随孵化温度的高低而变化,土温23℃时需80天,26℃时需55天,30℃时需50天。在自然孵化条件下,由于蛇、鼠、鸟等敌害较多,加上气温变动大,甲鱼的孵化率和成活率都很低。人工孵化率一般可在90%以上。人工孵化;先用木板制成长60厘米,宽30厘米,高33厘米的孵化箱,箱内装入清洁松软的河砂厚3~5厘米,卵的黄色植物极朝下,白色动物极朝上,间隔2厘米,一个个排列在砂上,然后在卵上盖细砂一层,并使砂保持一定的湿度,要求不积水,少翻动。孵化箱可放在室外通风向阳处,遇大风大雨时搬入室内,夏天烈日遮以竹帘,控制箱内温度,晚上可覆盖薄膜保温,缩小昼夜温差。经20天左右的孵化,照光时可见卵内出现大量黑丝和黑影,孵化30天左右,卵壳白色部分扩大到70%左右,孵化40天左右,小甲鱼已长成,伏在卵黄上,50天左右,小甲鱼破壳而出,一般是在傍晚或天亮前出壳。小甲鱼出壳重3~4克,月龄重10克左右。刚出壳的小甲鱼,带有脐带,不可人为剥去,等卵黄吸收完后,会自行脱落。小甲鱼出壳后,宜放在湿度较大的细砂上先暂养3—5天,然后再移入幼甲鱼池中饲养。幼甲鱼池中,每平方米可养幼甲鱼500—600只,水深10~20厘米,水质要保持清新,以浮游生物丰富的绿色水或褐色水为佳。小甲鱼鱼池暂养约1~2个月,长到2—3寸时再移入成甲鱼池饲养。

小甲鱼出壳后第二天即可开食,初时投以虾肉、蚯蚓丝,或将鱼肉绞碎蒸熟,略晒坚实投喂,但切不可喂以咸鱼,否则容易生病,每日喂2次,投喂量为甲鱼体重的20%左右,以上午吃完为度,如发现池底残饵多,水色乌黑时,应立即换水。

(四)成甲鱼的饲养

小甲鱼从幼甲鱼池移入养成池时,一定要按甲鱼大小分池饲养,避免小甲鱼被大甲鱼所吞食(因为甲鱼有相互吞食的习性)。甲鱼的饲养密度,一般在一平方米面积上,1龄甲鱼20~30只,2龄7~20只,3龄3~5只,4~5龄1~3只。甲鱼的食性很杂,对饵要求不高。小鱼、小虾、蚯蚓、田螺、南瓜,野菜、玉米、动物内脏、尸体和屠宰场的下脚料都可以作饲料。每天投饵2次,清晨和中午各一次,干饵投喂量应为甲鱼体重的2~5%,湿鲜饵料,应提高到甲鱼体重的15%。水温在15~34℃之间,甲鱼吞食活跃,生长迅速。应喂足饵料,具体喂量,应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灵活增减。


养鳖技术相关热词搜索:稻田养鳖技术 大棚养鳖技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养鳖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养鳖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4166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