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牛针灸图头部

牛针灸图头部

2017-06-21 09:42:1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牛针灸图头部(共7篇)牛病防治和牛的常见病针灸治疗视频 附解说词第 1 页:牛病防治和牛的常见病针灸治疗视频 上第 2 页:牛病防治和牛的常见病针灸治疗视频 下  本视频分 上 下两部分。牛病防治和牛的常见病针灸治疗视频解说词   随着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在我国农村牛的饲养越来越广泛,牛在饲养中,难免会发生各...

篇一 牛针灸图头部
牛病防治和牛的常见病针灸治疗视频 附解说词


    本视频分 上 下两部分。

  牛病防治和牛的常见病针灸治疗视频解说词

   随着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在我国农村牛的饲养越来越广泛,牛在饲养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而兽医针灸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多年动物疾病防治中总结出来的独特的医疗技术,用针灸疗法治疗牛病具有疗效显著,不产生药害,节约资金,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的特点,现在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些牛病防治和牛的常见病针灸治疗方法。
 
一、针灸用具
 
在牛的针灸治疗中所使用的用具有针具、灸疗用具、电针仪器三种。
 
1、针具
 
针具有毫针、小宽针和注射器。
 
毫针是针灸治疗中白针疗法最常用的针具,特点是针尖圆锐,针体细长,多用于针刺治疗和火针疗法的治疗。
 
小宽针是针灸治疗中血针疗法常用的针具,特点是针头部分如矛状,针刃锋利,针体为圆柱形,主要用于血针术的治疗。
 
注射器是用于水针疗法治疗的针具。
 
2、灸疗用具
 
在牛针灸治疗中所用的灸疗用具主要就是醋麸灸疗袋,它是将醋与麦麸拌和后装入布袋中制成的,主要用来对动物的灸熨。
 
3、电针仪器
 
电针治疗仪器是一种低频脉冲发生器,它具有输出频率可调,波形多样,治疗时间可控制的优点,是一种现代针灸治疗仪器。
 
二、进针方法
 
在牛病的针灸治疗中所涉及的进针方法有缓进针法和速进针法,在使用毫针针灸时多用缓进针法,操作时一手按压穴位附近皮肤,一手持针先将针尖刺入穴位皮下,然后缓慢捻转进针。在使用血针治疗时,多用速进针法。施术时,以针尖对准穴位,用轻巧敏捷的手法将针尖刺入穴位,力争做到一针见血,可减小治疗难度。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在所有创伤性治疗中,对施术穴位、针具及施术人员的手都要用75%的酒精进行彻底消毒。
 
三、行针手法
 
行针是在针灸的留针过程中采用捻转、弹拨等手段加强对穴位的刺激,提高针灸治疗效果的方法。
 
捻转是用手捏住针柄进行左右捻转,使针体正反方向转动180-360度,以达到加强刺激效果的行针手法,施术时转动角度大,频率快,刺激强;转动角度小,频率慢,刺激就小。
 
弹拨是用手指轻弹针柄使针体震动,并将这种震动传递到穴位深部,加强刺激效果的行针手法。
 
四、牛的保定
 
牛虽然不会咬人,但它是大型动物,在针灸治疗时,有可能出现顶人,踢人的情况,因此为了顺利地对牛进行针灸治疗,在对牛进行针灸施术前要对牛进行可靠的保定,一般对牛保定可采用保定架保定法,保定架保定具有保定可靠,实施方便,对牛无伤害的优点。对牛进行保定时,先把牛赶进保定架,用麻绳把牛头吊起,再用麻绳栓系在保定架一侧,把麻绳绕过牛的背部,在另一侧保定架横杠上系牢,将牛在上下方向固定,防止牛跳跃。为了防止牛踢人,牛的两条后腿要用绳子固定。为了防止牛后退,还须在牛臀部横栏一道绳,这样将牛从几个方向都固定好后,牛的保定就完成了。
 
五、牛病针灸治疗
 
下面我们以牛的常见病为例介绍一下牛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1.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牛的常见病之一,常因天气急剧变化,抵抗力下降,感受风寒所引起,牛风寒感冒可采用水针、血针和白针进行治疗。
 
穴位介绍
 
现在我们介绍一下在治疗牛的风寒感冒时所涉及的穴位及穴位所在位置。
 
百会—位于腰荐十字部,也就是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苏气—位于第八、九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肺俞—位于倒数六肋间,髂骨翼上角水平线处的髂肋肌沟中,左右侧各一穴。
 
丹田—位于第一、二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山根—位于鼻唇镜上缘正中有毛与无毛交界处。
 
耳尖—位于耳背侧距尖端3厘米的血管上,左右耳各三穴。
 
通关—位于舌体腹侧面,舌系带两旁的血管上,左右侧各一穴。
 
水针疗法
 
水针疗法就是向动物的穴位中注射葡萄糖或药物以增加疗效。在风寒感冒的水针治疗中,百会为主穴,苏气为辅穴。
 
我们首先对百会进行治疗。百会穴水针治疗所用的药物为80万单位青霉素,施术时,将注射器刺入穴位3-4.5厘米,将药物注入穴位中,即完成了百会的水针治疗。
 
当牛发生咳嗽气喘时,可选用苏气穴为辅穴。苏气穴所使用的药物为每穴40万单位青霉素,注射器刺入的深度为3-4厘米,将药物注射到穴位后即完成了苏气穴的水针治疗。
 
一般水针治疗每隔三日一次,连作两次。
 
血针疗法
 
血针疗法就是用宽针采用速刺手法,轻轻刺破穴位处的浅表血管使皮肤表面出血的治疗方法。
 
在牛的风寒感冒治疗中,山根为主穴,耳尖、通关为辅穴。
 
山根穴主治感冒流涕,在治疗时,用宽针迅速刺破山根穴处的浅表血管,使穴位处流出少量血液即完成了治疗。
 
耳尖穴主治因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施术时,在对穴位处皮肤消毒后,用小宽针迅速刺破穴位处浅表静脉血管,使穴位处皮肤流出血液即可。
 
通关穴可治疗牛风寒感冒的发热和食欲不振,治疗时,用手掰开牛嘴,拉出牛舌,迅速刺破牛舌上通关穴的浅表血管,使牛舌通关穴流出血液即可。
 
血针治疗一般只作一次。
 
白针疗法
 
白针治疗就是用毫针刺入牛穴位的治疗方法,在牛风寒感冒的治疗中肺俞、苏气为主穴,百会、丹田为辅穴。
 
对牛的肺俞采用白针治疗可加强感冒咳嗽的治疗效果,施术时将毫针由穴位处向内下方刺入3厘米,并留针治疗。
 
当牛咳嗽气喘时,对苏气穴进行白针治疗可加强治疗效果,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3厘米并留针。
 
对百会穴进行白针治疗可增加对风寒感冒的治疗效果,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4厘米并留针。
 
在白针治疗中,加配丹田穴可增强四肢酸痛的治疗效果,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4厘米并留针。
 
在牛的风寒感冒治疗中,需留针2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行针就是通过对毫针的捻转、提拉、弹拨等方法加强对穴位的刺激,以增加治疗效果。当留针时间到后,即可起针。
 
白针疗法可隔日一次,连作三次。


[1] [2] 下一页

篇二 牛针灸图头部
云南小黄牛养殖,杨建炆养的“香蕉牛”一头顶三头

  [科技苑]一头顶三头的“香蕉牛”(20140116) 

  节目导视: 

  别人养的牛,三年长到200公斤重;可是他养的牛,才两年体重就超过了300公斤。同样还是小黄牛,为什么杨建炆的一头就能顶别人的三头?明明还是小黄牛,为什么取个名字叫“香蕉牛”? 

  相关资料:

  与其他农作物秸秆相比,香蕉茎叶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营养价值和能量高,可作为优质的饲料资源。通过3年的研究,科技人员利用香蕉茎叶、果轴为原料,并首次将多微生物固态混合发酵的方式应用到香蕉茎叶青贮饲料的生产中,研究开发了一套香蕉茎叶青贮技术,将香蕉茎叶的青贮周期从以往的60天缩短至30天。

  专家介绍,该科技成果还有一大亮点,即首次开发出一种适合香蕉茎叶青贮发酵的混合微生物冻干菌剂,常温下复活后即可用于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制备,适合产业化生产及向农户推广,为国内首创,现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入冬前抓秋膘 秋季放牧时要让牛吃好,积蓄一些油脂,以抵御冬季严寒,保持牛体健康。

  牛舍要保温 保证适宜的牛舍温度,可减少牛体热量散失,因此入冬前要把牛舍修好,不让贼风侵袭。 

  饲料营养要均衡 每日每头牛粗料不可低于6公斤,饲草和精料更要多样化,不能只饲喂一种饲料。 

  饮水要充足 牛的代谢和体温是靠水来调节的,在水面上撒一把麸皮,可防止牛暴饮和伤水。让牛饮温水更有利于母牛保温、保胎。 

  不要粗放喂养 秸秆饲料饲喂前要粉碎成3~4厘米长为宜。粉碎后的秸秆利用率高,牛吃后易上膘。 

  喂牛要定时定量 如果喂牛没有规律,易造成牛消化系统紊乱,所以定时定量饲喂,有利于牛增膘增壮。 

  禁喂发霉变质饲料 牛食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易引起中毒。因此切忌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科学养牛管理技术六要点: 

  1 应用肉用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 

  70年代以来,我国各省普遍引进国外夏洛来、利木赞、西门达尔等肉牛品种,建立冷冻精液站。在超低温条件下,将精液制成颗粒或塑料细管精液剂型,通过人工授精方法为发情母牛输精配种,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18个月龄的改良牛体重可达300多千克,比同月龄本地黄牛提高50%以上。 

  2 快速育肥牛 

  架子牛或丧失使役能力及繁殖能力的老残牛在出售或屠宰之前,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和精心的饲养管理,在80~100天的育肥期内可增重100多千克,从而提高牛的出栏率、出肉率和养牛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关键是:严格选购架子牛,育肥前搞好驱虫和整肠健胃,夏季采取放牧加补饲方法育肥,冬春季节在塑料暖棚中舍饲育肥,充分利用青贮、氨化、微贮等秸秆饲料和酒糟等副产物,适当补饲精料即可。 

  3 利用秸秆养牛 

  牛是草食家畜,能把牧草和农作物的各种秸秆转化为肉、奶等畜产品。秸秆养牛就是将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稻麦秸等铡短踩实,装在密闭的窖或池中,经过微生物作用或用尿素、秸秆发酵活干菌处理,提高了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每4千克秸秆饲料相当于1千克玉米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了养牛成本,同时秸秆通过过腹还田,有利于土壤改良,提高地力,促进粮食增产。 

  4 利用非蛋白氮喂牛 

  4.1 利用尿素喂牛 

  牛、羊等反刍家畜能够利用尿素等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合成蛋白质。尿素含氮量高达46%,1千克尿素相当于7千克豆饼所含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来源广,成本较低,是解决我国蛋白质饲料短缺的有效途径。尿素喂量一般按体重计算,每100千克体重喂量为20~30克。一般成年牛每头日喂量已不超过100克为宜。主要技术要点是:喂量准确,训练采食,搅拌均纭,分次喂给,不可饮服,喂后2小时内严禁饮水,发现中毒用糖、

  4.2 饲料中添加磷酸脲 

  磷酸脲商品名牛羊壮,属国际通用的标准型反刍家畜添加剂。能显著提高饲料的蛋白成分和转化率,对肉牛、奶牛等可提高生产性能15%以上。用时用水溶解,与饲料混匀饲喂。每200千克体重日喂量20克。 

  5 利用瘤胃素喂牛 

  瘤胃素又称莫能菌素,能控制和改善瘤胃发酵时挥发脂肪酸的比率,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消化率。育肥牛添加瘤胃素,日增重及饲料利用率可提高10%~15%。每头每日用纯品瘤胃素100~360毫克,没有停药期,可一直喂到屠宰体重。用前可制成预混料。方法是取瘤胃素250克(含纯品60克/千克)与玉米面100千克充分混合制成预混料(含瘤胃素150毫克/千克),饲喂前将预混料与混合料充分拌匀,每日投喂1次。 

  6 利用阿福丁(虫克星)驱虫 

  该药是由北京农业大学研制生产的一种高效、广谱、低毒、安全的新型驱虫药。对牛、羊等多种畜禽体内线虫及体外螨、蝉、虱、蝇蛆等体内外寄生虫同时驱除,增膘效果显著。该药分针剂、胶囊、粉剂和片剂四种剂型,使用方便。 

篇三 牛针灸图头部
针灸穴位图解

篇四 牛针灸图头部
针灸全息图谱)

针灸全息图谱

转载自: 小小中医 转载于:2010-09-24 10:40 | 分类:朋友分享 阅读:(2) 评论:

(0)【牛针灸图头部】

篇五 牛针灸图头部
兽医针灸学穴位之牛

牛病针灸处方

牛风寒感冒

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引起。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鼻镜无汗,鼻息不通或流清涕,反刍减少或停止;重则高热不退,耳鼻四肢厥冷,肢体拘急,咳嗽。

治疗用水针、血针、白针,配合中药辛温解表

1.水针 百会为主穴,苏气、肺俞为配穴,每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或丹田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每天一次,连用3天。

2.血针 主穴山根、耳尖、通关,配穴尾尖、蹄头

3.白针 肺俞、苏气为主穴,睛明、百会、丹田为配穴

配合用药 内服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

牛风热感冒

由于风热之邪侵袭肌表引起。

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肌表发热、喜凉恶热、呼吸喘促,有时咳嗽、鼻流粘涕,食欲反刍减少,口渴欲饮,结膜偏红。

治疗用血针、水针、电针,配合中药辛凉解表。

1.血针 鼻俞、山根为主穴,通关、尾尖、耳尖为配穴;重者放颈脉血。

2.水针 丹田为主穴,苏气、肺俞为配穴,每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1次/d,连用3天。

3.电针 天门为主穴,肺俞、百会为配穴。

配合用药 内服银翘散或桑菊饮。【牛针灸图头部】

牛肺热咳喘

由于热壅于肺引起。

主要表现为鼻粗气喘,鼻镜干燥,口渴喜饮,咳嗽连声,日重夜轻,咳声洪亮或有黄色粘稠鼻液,粪干尿黄。 治疗以血针为主,配合中药清肺止咳。

1.血针 鼻俞为主穴,胸堂、颈脉、耳尖、通关为配穴。

2.水针 丹田为主穴,配苏气、肺俞穴,每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或柴胡注射液5 ml,1次/d ,连用3~4次。

3.白针 肺俞为主穴,百会、苏气为配穴。

4.拔火罐 肺俞穴,白针后施术。

配合用药 内服清肺散。

【牛针灸图头部】

牛肚胀(瘤胃臌气)

由于瘤胃内草料异常发酵产气引起。

主要表现为肚腹胀满,呼吸促迫,摇尾踢腹,肛门外突,口色青紫。

治疗以巧治术为主,配合中药行气消胀。

1.巧治 肷俞穴,套管针穿刺放气;顺气穴 用新嫩树枝缓缓插入。

2.血针 滴明、通关为主穴,山根、蹄头、尾尖、耳尖为配穴。

3.白针 脾俞、关元俞为主穴,百会、后海、苏气为配穴。针后施捋尾按摩术,从尾根向尾尖滑捋20分钟。

4. 电针 关元俞为主穴,食胀、后海为配穴 。

配合用药 内服丁香散。

牛 泄 泻

由于寒湿、伤食、脾虚、肾虚等引起。

寒湿者,粪稀尿少,耳鼻俱凉,肠鸣如雷;伤食者,粪便呈糊状,腹胀腹痛,泻后痛减;脾虚者,粪粗带水,毛焦体瘦,倦卧少食;肾虚者,久泻不止,后半夜或凌晨泻重,日渐消瘦,肛门失禁。

治疗用白针、水针,配合中药治本。

1.白针 后海为主穴,脾俞、关元俞、后三里为配穴。

2.水针 后海穴,注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70ml(犊牛15~20ml)。精神不振,脉细弱者,加20%安那加注射液5~10ml。

3.血针 带脉为主穴,蹄头、三江、通关、玉堂为配穴。

4.火针 脾俞为主穴,百会、肾俞为配穴。

5.激光针 照射后海、脾俞、六脉穴。

【牛针灸图头部】

配合用药 寒湿者内服参苓白术散,伤食者内服曲蘖散,脾虚者内服补中益气汤,肾虚者内服四神丸。

牛肠黄(肠炎)

由于湿热或热毒蕴结肠中引起。

急性者,证见发热,蹲腰踏地,荡粪如水、恶臭;慢性者,表现毛焦肷吊,腹痛不安,粪水齐下,常带腥臭味和脓血。

治疗以血针为主,配合中药泻火解毒。

1.血针 带脉为主穴,玉堂、山根、尾尖为配穴。

2.水针 健胃穴,注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或后海穴,注入20%安那加注射液5~10ml;或百会穴,注入硫酸庆大霉素50万IU;或瓣胃注射50~75%酒精溶液50ml。

3.白针 脾俞为主穴,后三里为配穴。

4.火针 脾俞为主穴、后海、百会、命门为配穴。

5.电针 百会为主穴,后海、关元俞为配穴。

6.埋线 脾俞为主穴,后海、膀胱俞为配穴。

配合用药 内服郁金散。

牛 便 秘

由于肠内糟粕停滞过久,津液亏乏引起。

主要表现为反刍减少,拱腰努责,回头顾腹,粪干色深,坚涩难出。

治疗以白针、电针为主,配合中药泻下通便。

1.白针 脾俞、后海为主穴,后三里、尾根、睛明为配穴。

2.电针 关元俞、脾俞;或两侧关元俞;或大肠俞、后海穴。

3.水针 关元俞为主穴,后三里为配穴,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20ml。或后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注射液16mg。或瓣胃注入硫酸镁300g、石蜡油500ml、常水2~3L的混合物。

4.血针 蹄头、三江为主穴,通关、耳尖、尾尖、尾本、山根为配穴。

5.巧治 谷道入手,隔肠轻轻按捏粪结处,使其变形软化后逐渐排出。如粪结在直肠,缓缓掏出。

配合用药 内服大承气汤(体壮者)或当归苁蓉汤(体弱者)。

牛 中 暑

由于暑热炎天,负重劳役奔走过急;或厩舍狭窄,通风不良;或车船运输过度拥挤等引起。

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高热神昏,目瞪头低,行走如醉,气促喘粗,浑身出汗,卧地难起,肌肉震颤。

治疗以血针为主,配合中药清热解暑。

1.血针 颈脉为主穴,太阳、耳尖、尾尖、通关、山根为配穴。并用冷水浇头。

2.白针 百会为主穴,尾根、丹田为配穴。针后用冷水浸湿的麻袋搭于牛背上,并不时用冷水浇湿麻袋。

3.水针 丹田、百会穴,注射复方氯丙嗪注射液300ml或尼可刹米注射液10ml或安那加注射液10ml。

配合用药 内服香薷散加减。必要时强心补液。

牛红眼病(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由于疫疠之气上攻于目引起。

主要表现为羞明流泪,眼睑肿胀发红,角膜上发生白色小点的云翳,重者双目失明。

治疗以水针为主,配合中药清肝明目。

1.水针 太阳穴,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125mg,5天1次,连用2~3次。

2.血针 太阳为主穴,三江、颈脉为配穴。

配合用药 内服决明散;有角膜翳时,涂1%~2%黄降汞软膏。

牛胞黄(膀胱炎)

由于火热湿毒壅结膀胱引起。

主要表现为小便淋漓,排尿痛苦,尿色黄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腻。

治疗用血针、水针,配合中药清热利尿。【牛针灸图头部】

1.血针 肾堂为主穴,尾本、尾尖为配穴。

2.水针 百会为主穴,肾俞、命门为配穴。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0万IU,或青霉素80万IU、链霉素100万IU。尿血者,天平穴注射5%安络血注射液10 ml,或1%仙鹤草素10 ml。

【牛针灸图头部】

配合用药 内服八正散。

牛砂石淋(尿结石)

由于湿热久蕴,尿中杂质结为砂石引起。

主要表现为排尿疼痛,尿频量少,尿色黄赤或带血丝,尿中混有砂石;有时因砂石堵塞使排尿突然中断或成滴状。 治疗以巧治为主,配合中药化石通淋。

1. 巧治 挑石术,用于结石在阴茎S弯曲之下者。将牛站立保定,术者蹲在病牛右侧,右手抓住阴茎头用力拉出阴茎,左手于包皮口用力抓住阴茎并反转固定,然后右手触诊结石部位,见阴茎下缘有瘀黑的凸起处即是,取消毒好的手术刀,刀口向外,在砂石上缘刺入1.5㎝,将刀尖向右一挑,砂石即被挑出。伤口涂消毒药。

2.血针 肾堂为主穴,尾本、尾尖、耳尖为配穴。

3.水针 百会为主穴,肾俞为配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链霉素100万IU。

4.电针 百会为主穴,气门为配穴。

配合用药 内服滑石散。

牛阴道脱和子宫脱

由于体质虚弱、中气下陷,或难产、胎衣不下强力弩责等引起。

主要表现为阴道或子宫部分或全部外翻脱出于阴门之外。

治疗以巧治术整复固定为主,配合中药补脾升提。

1.巧治 将患畜前低后高站立保定,用消毒液清洗脱出物及阴门周围,除去污物及坏死组织,若已发生水肿,用小三棱针散刺,放出血水;再涂抹明矾或冰片细末,用拳抵住脱出末端,缓缓纳入骨盆腔,顺势入手,舒展子宫皱襞;最后取猪尿泡或足球胆一个,洗净消毒,送入阴道,插一细竹筒吹满气体,抽出竹筒,把口扎紧;同时用纱布制成兜布,兜在阴道的外部固定。一两天后不再努责时,放掉气体取出。也用以下针法固定。

2.水针 两侧阴脱穴,各注射95%酒精10ml。

3.电针 阴脱、后海穴,每天1次,每次2~4小时。

4.白针 百会为主穴,命门、气门、尾根为配穴。

配合用药 内服补中益气汤。

牛乳痈(乳房炎)

由于乳房积乳,或乳房不洁、乳头外伤感染等引起。

急性型表现局部红肿热痛,乳量减少变性,有凝乳块或血丝;慢性型证见乳房内有大小不等的硬块,乳汁排出不畅或无乳,重者溃烂成疮。

治疗,急性型以血针、水针为主,配合中药清热消肿(初期),托毒排脓(成脓期),补养气血(溃破期);慢性型以灸熨、TDP为主,配合中药疏肝解郁,清热散结。

1.血针 两侧滴明穴,放血400~500 ml;或配颈脉、滴水穴。

2.水针 阳明、百会穴,注射青霉素80~160万IU。或用乳针注入病变乳池内。

3.灸熨 用于慢性型,每次30~60分钟。

4.TDP 患区照射,每次60分钟,1~2次/d 。

5.激光针 阳明穴,照射10~15分钟。

配合用药 急性型初期用公英散、成脓期用透脓散、溃破期用托里消毒散加减,慢性型内服逍遥散加减、外敷金黄散。

牛痹证(风湿证)

由于风、寒、湿三邪侵袭机体,传于经络引起。

主要表现为肌肉、关节疼痛、麻木,皮紧肉硬,行走跛拐,遇寒加重,遇热痛减;四肢发病者常有明显的游走性,呈转移性跛行。

治疗以火针为主,配合中药祛风散寒利湿。

1.火针 全身性风湿,百会为主穴,安肾、抢风、气门为配穴;前肢风湿,抢风为主穴,冲天、肩外俞、肘俞为配穴;后肢风湿,气门为主穴,大胯、小胯、邪气、仰瓦、阳陵、掠草为配穴;腰部风湿,百会为主穴,肾俞为配穴。

2.电针 选穴同上。

3.血针 缠腕、曲池、蹄头、涌泉、滴水穴,重者配胸堂、肾堂、尾本穴。

4.水针 按患部选取百会、肾俞、抢风、大胯、小胯、后三里等穴,每穴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二份与5%碳酸氢钠一份的混合液20ml。

5.灸熨 醋酒灸或醋麸灸;软烧法;艾灸。

6.TDP 病区照射,每次40~60分钟。

配合用药 内服蠲痹汤。

篇六 牛针灸图头部
《针灸图谱》-清晰PDF彩图

天下中医论坛迟暮整理制作2009年9月

篇七 牛针灸图头部
针灸人体穴位图大全


牛针灸图头部相关热词搜索:全息针灸头部 头部针灸的危险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牛针灸图头部”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牛针灸图头部"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4856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