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2017-06-21 10:20:2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共7篇)鹦鹉的饲养管理[农广天地]鹦鹉的饲养管理      鹦鹉以其美丽无比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人工饲养的鹦鹉性情温顺,不怕人,耐粗饲,喜觅食,合群性强。本期节目为大家介绍鹦鹉的饲养管理。    鹦鹉的饲养管理    鸟儿的耐热程度远远比人要高,它们虽然可以耐热,但不能耐潮,爱鸟的...

篇一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鹦鹉的饲养管理

  [农广天地]鹦鹉的饲养管理      

 

  鹦鹉以其美丽无比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人工饲养的鹦鹉性情温顺,不怕人,耐粗饲,喜觅食,合群性强。本期节目为大家介绍鹦鹉的饲养管理。   

  鹦鹉的饲养管理   

  鸟儿的耐热程度远远比人要高,它们虽然可以耐热,但不能耐潮,爱鸟的朋友们很多人在家中养着鹦鹉。这种鸟类并不像猫犬那样怕热,但是它们最怕的就是潮湿。  

  一、鹦鹉鸟笼的选择   

  通常都用铁笼饲养,不能用竹、木笼饲养,因为竹、木笼很容易被啃破而发生鸟逃逸现象,饲养笼以大为宜。若用于繁殖,可用繁殖笼,繁殖笼可用金属丝制成,其大小均为65厘米X 60厘米X50厘米。巢箱为木质两层,巢箱口约5厘米见方。巢箱糟可挂在笼外,也可挂在笼内。巢箱肩可魏引膏川窝,再垫上锯木屑,便于蛋集中孵化。石膏巢箱稳定,不易摇动,给鸟以安全感。 

   二、制定鹦鹉饲料配方   

  人工饲养鹦鹉,饲料完全按照鹦鹉的食性与营养价值而制定,像能量类的饲料谷子,鸡蛋小米;蛋白质类的饲料如骨粉、墨鱼骨;维生素饲料如树叶、野菜;还有一些维生素啊,矿物质等等,当鹦鹉已适应配方饲料之后,饲养者不要轻易的变动,而且也不再适宜再喂单一的饲料,否则会影响鹦鹉的消化与吸收,致使鹦鹉的食欲减退,从而影响鹦鹉的生长。

  鹦鹉的饲料配制有一定的诀窍,不能因为它喜欢吃什么就喂什么,而应该多种饲料合理搭配。 蛋米:1公斤小米加4个鸡蛋黄搅拌而成,用量一般占总喂量的40%。 稻米:以带有稻壳的稻米为佳,稻米的种皮小型鹦鹉都很喜欢吃,可补充淀粉、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并可增加喙的咀嚼能力。用量一般占总喂量的30%。 谷子:一般占总喂量的10%一15%。 剩余部分可喂麻子、稗草子、瓜子等。根据实践经验,以每天喂10—20粒生瓜子为佳。

   三、雏鹦鹉的饲养管理   

  雏鹦鹉从出壳后到 38 日龄都是由雌鹦鹉亲自喂食的,喂食的方法是雄鹦鹉喂食雌鹦鹉,雌鹦鹉再喂食雏鹦鹉。所以在雏鹦鹉的饲养上我们不进行详细的说明,既然雏鹦鹉是由妈妈喂食的,那么理所当然在种鹦鹉的饲养管理上我们就要更加细心。   

  四、种鹦鹉的饲养管理   

  讲到种鹦鹉的饲养管理,咱们先来看看它们的饲养密度,瞧瞧每只鹦鹉占多大地方才会活得自在。   

  五、种鹦鹉的饲养密度   

  种鹦鹉在居住上享受着单间的待遇,意思是一对鹦鹉在一个笼子进行饲养,若是它们有了后代,则是一家子在一个笼内共同生活,这样的生活条件为的就是让种鹦鹉能够更好的求偶和繁殖。   

  六、种鹦鹉的饲喂   

  种鹦鹉担负着孕育后代和哺育幼鸟的职责,所以在饲喂上一定要加强营养,每天两次投喂鸡蛋小米,每次 25 — 30 克 为好。鸡蛋小米的做法是,将鸡蛋打在小米上搅拌后再晾干,一般 1 千克 的小米投放四个鸡蛋进行搅拌就可以保证鹦鹉的营养了。   

  为了保证维生素的摄取量,可以在谷子或鸡蛋小米里加入复合多维可溶性粉或氨基维他免疫肽。具体的投放量为,每 1000 千克 饲料加入 0.15 千克 — 0.25 千克 的复合多维可溶性粉或每 1000 千克 饲料添加 0.15 千克 — 0.2 千克 的氨基维他免疫肽。   

  若想保持鹦鹉摄取足够的蛋白质饲料,可以在鸟笼里夹上一块墨鱼骨,让鹦鹉自由的采食。还要每天喂给它们葵花籽,以保证能量的补充。但是注意葵花籽的喂食量不宜过多, 2 — 3 颗就可以了,喂食的次数也不要过多每天一次就可以了,因为葵花籽喂食过多的话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而且葵瓜子富含脂肪,容易导致种鹦鹉肥胖,不利于鹦鹉的繁殖。   

  每天投喂一次菜叶或是树叶,菜叶和树叶在投放之前要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放在室外进行自然晾干。记得若菜叶树叶带水不可以对鹦鹉进行投喂。   

  相关资料:   

  虎皮鹦鹉的饲养管理

  虎皮鹦鹉属鹦形目。是鹦鹉科中的小型鹦鹉,又名背黄青鹦哥、石燕;娇凤、长尾恋爱鸟、阿苏儿、彩凤。头圆嘴短且硬,一般硬果壳均能啄开。性情暴躁,被捕捉时,会用嘴叮咬啄人。但它也很聪明,通人性,如从幼鸟起就以它爱吃的食物进行训练,建立感情,它可以逐渐习惯在人们手上或肩上活动,甚至排队过桥、衔物,打秋千等,供人玩赏。   

  斑纹虎皮鹦鹉对饲料要求并不高,喂饲谷子、稗子,小米,大米、玉米均可,盛于容器内。任其啄食。饲料要求新鲜;切忌使用霉坏饲料。夏季增加青饲料。减少油脂性饲料。青菜用清水泡洗半小时,晾干才喂,以减少农药为害。利用木质或塑料砂盒,盛装经筛选消毒的砂粒,可掺少量黏上,熟石灰等任其啄食。可适当添喂鱼肝油或钙磷添加剂,以弥补因阳光照射少、缺乏维生素D而成的缺钙现象。忌缺水,要充分供应清洁饮水。日常饲养中随时增加含钙的饲料,如骨粉、牡蛎粉、蛋壳、石灰渣等,以防部分鸟啄蛋、食蛋癖等。   

  虎皮鹦鹉羽毛色彩的华丽,有先天遗传因素,后天性从饲料养分中吸取也属重要因素。故换羽期要注意保暖,不能受凉,切忌穿堂风;加喂熟鸡蛋、黄玉米、甜红椒、红糖、胡萝卜等带色素的饲料;要防止日光直射的时间过长,且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各种色素能沉淀在羽毛上;换羽期间。要保持环境安静,不台眼之受惊或烦躁。

  虎皮鹦鹉耐寒性虽较强,但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故冬季须移入5℃以上的环境饲养,并适当增补脂肪含量较高的葵花籽、麻籽等以补充热能,巢箱内添加锯木屑保暖,冬季适当增加光照以延长取食及运动时间。但光照不宜过强,以免引起鸟群烦躁不安。早春移鸟于室外,必须待气温稳定于5℃以上,应注意春寒冷冻的突然袭击。   

  笼巢应经常打扫清毒,食具、饮水器经常洗刷,保持环境干燥通风。过于潮湿。会导致生长慢,引起细菌、螨虫等滋生。换出清洗的笼具及巢箱应喷洒0.2%-0.4%的敌百虫或百毒杀以防治羽虱、螨虫。必须晾置5日以上,待晾干无味才能使用。   

  斑纹虎皮鹦鹉寿命长达10年以上。作为繁殖的种鸟,可在3—5年内酌情去留。四季皆可繁殖,春、秋季为繁殖盛季。择偶配对是繁殖的关键,雌鸟选择发育正常,体态硕壮、羽毛及肢体完整。眼圆有神者;雄鸟选择头大颈粗、嘴夹爪甲完整、羽毛较艳丽者。严禁患有肺炎,肠胃炎或其它疾病的雌雄亲鸟配对,以免产生遗传或孵化期感染的现象。切忌近亲配对,否则会出现个头小,反应迟钝、羽毛残缺的后代,甚至出现秃鸟,成活率低等。雌鸟产卵1—3枚后开始孵化,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18~19天。孵化过程中不能惊动亲鸟,否则易引起亲鸟停孵,吃掉或损坏种蛋。幼雏15日龄眼睛可睁开,全身绒羽长得较长,开始整羽。此期间应喂给青菜与小米、热蛋黄、面包屑等经粉碎搅拌成糊状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但青菜不能喂太多,以免幼鸟腹泻。        

篇二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黑天鹅的养殖技术视频

  黑天鹅原产澳洲,属雁形目,鸭科,天鹅属。黑天鹅体重一般可达4—7公斤,全身羽毛纯黑色,富有光泽;它的嘴为深红色,嘴的尖端有一小条白色的斑纹,再配上一对滑溜溜的红眼睛,十分讨人喜爱;它的颈部细长并且经常弯曲成"S"形,仪态端庄而美丽。
 
  黑天鹅美丽高贵,是天鹅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珍禽。公园、动物园、旅游庄园放养一群黑天鹅会使景区锦上添花。黑天鹅在我国南北各地均能生长繁殖,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凡有家鹅养殖的地方都能养黑天鹅,养殖黑天鹅是一种新兴的养殖项目。本期节目我们将为大家介绍黑天鹅的养殖技术。 
 
  相关知识

  黑天鹅环境条件与饲养方式

    大环境条件 场址宜选在远离城镇、村庄及生活区的地方,尽可能地避免外界的干扰。有自然水域,且水草丛生的地方较为适宜。

    自然散养 黑天鹅在散养情况下,水域面积可大可小,一般100平方米水域可放养1对种鹅。在水池中种植一些挺水植物,池周空地可根据季节轮作牧草,供其采食,并栽植一些乔木供夏季遮阳。散养区的周围设置1.5米高的网片或栅栏,以防其他动物进入干扰,影响其生长与繁殖。池水要定期消毒,一般每亩(1亩约为1/15公顷)水面撒新鲜石灰粉50千克或漂白粉20千克。黑天鹅在散养情况下,应人工断翅或每年人工剪羽1次,以防飞逃。剪羽方法简单,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每年秋季换完羽后剪去初级飞羽的5根~6根即可。

篇三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虎皮鹦鹉繁殖的注意事项

虎皮鹦鹉是一种小型的鸟类,因此常被当作宠物鸟饲养。虎皮鹦鹉鸟色彩鲜艳多变,繁殖性强,而且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深受爱鸟人士喜爱。以下内容整理了虎皮鹦鹉的繁殖过程以及应注意事项。

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每年繁殖1—2巢。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

笼内设置栖架

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 自动供水系统

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

巢穴产卵孵化

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

夏季停止繁殖

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每年7~9月,将巢箱取出进行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

繁殖孵化过程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

雌鸟孵化为主

虎皮鹦鹉4个月龄达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

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会逐渐下降。虎皮鹦鹉的平均寿命为7年。

篇四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免费--原创:虎皮鹦鹉的详细饲养方法

原创--虎皮鹦鹉的详细饲养方法

皮皮们刚来到你家一定不适应,怎么得缓十天,你要多陪陪他们,有耐心,切记切记!人家自然界是群居动物!比鸽子还大的群啊,我养了十几年了,而且只养这一种鸟,看过相关的书,纪录片都看过,太喜欢他们了,我不要分只要他们好!来吧详细教给你,PS:请你多看几遍照着做啊,谢谢亲!不懂的随时问我,我喜欢他们,怕你养不好,我这么多年只养这一种鸟,一定要问,不懂的我可以一个字一个字打给你看,谢谢!

首先,你要给他准备大笼子,胆子还小,不要总关在囚笼里,多练习飞(但别飞出窗外了,注意!鹦鹉在室内可以放出来锻炼,但不能出室内,他们回不来的,而且吃惯人类准备现成的食物,外出是会饿死的!)增强体质,有助于她日后的成长,不然翅膀不硬,越到老体质越差了,希望你好好照顾她,平时喜欢吃小米,苏子籽,花生什么的,葵花籽要带皮的那种,很细很细的沙子,花生碎碎的怕噎到他们!也要常给她一些鸡蛋壳和蛋黄补钙,以免对她以后产蛋有影响,还要给些白菜苹果新鲜青菜水果让她啄,不要菠菜会拉肚子,食物一定注意卫生清洁,不要有粪便!给多少就是食物小盒里不能空。尤其出远门的时候,吃多少他自己知道。

晒阳光但不能直射,需要见阳光,不能太强的那种,阳光促进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对钙的吸收,适当的阳光会杀灭羽毛上的细菌和寄生虫的,至于低温,不应低于18度吧,那时他们会冻小爪子,把一个爪子握拳头,缩到腹部下的羽毛里,过一会在交换回来,每次只露在外面一只脚,那时你摸他们的爪子是凉的,而且不爱动了。

别让她闻烟草味和做菜的油烟味,鸟类对气味很敏感,尤其她这么小,每天清理她喝水和食物及休息落脚的地方杆子,用盐水在冲洗干净晒干后安装回去,不要有粪便的污垢!他们同伴之间会互相清理羽毛的,另外晒晒太阳,但不要阳光直射!冬天不要放暖气旁!会干燥的。注意不要有窗户缝!否则贼风对她的影响很大的!

我家有专门的书介绍的,有人养到年龄在20岁以上的,也看过纪录片,说自然界它们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是成群的就是比鸽子群还多的那种,野生种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你要多陪她别让她们孤单,巢是在树洞里,平时成群去喝水的,每年第一窝产的蛋成活率最高,你做的窝要够大,放上干净的木屑,尽量模拟自然界!你也不要在产蛋期间打扰他们(比如去看几个蛋了,或者有巢周围有走路的声音等等),更不能拿起蛋对着太阳看是不是空的,如果粘上人的气味亲鸟就不认这个蛋了更不可能孵化了。你如果想亲近他们就现在就行,要耐心,不能说驯化,就是让他们认你,别总摸他们羽毛,羽毛上有种物质不能弄脏了,不能用手使劲攥,他们会很难受就像别绑架的感觉,培养跟他们的感情,不会害怕你, 当然最好弄个游乐项目比如小秋千,供他们玩的,长大了想亲近不是不可能,费点了劲就得。我家的笼子门常年是开着的,每天早上他们起来就出去(仅限室内)玩,饿的时候再回来吃完就出笼子,晚上天黑了自己进笼子里睡觉,但是我给不了他们向自然一样的环境,你要注意每次出门在外尤其是出远门,食物水要给足或者托人照顾,夏天可以弄个潜水(水别多了)或者自来水细流让他们自己玩水,免得他们热或者羽毛里长寄生虫,时间不能长30分钟就行了,免得感冒了!也要防蚊虫, 皮皮们被叮后一样很痒,我有本书上写的,是绝对不行的!!!冬天别靠近暖气,不能阳光直射,栖息的那个杆应该尤其注意清洁,粗细要定期换(如果笼子够大弄一粗一细两根,最好放出来到室内)粗细不同是为了他们抓着休息时可以活动爪子,以免骨骼定型,就像人穿高跟鞋要经常换不同高矮跟的鞋穿一样。他们年龄大了之后行动也会慢羽毛不如年轻的光亮,你不要嫌弃他们要给他们幸福的晚年。。。我啰嗦了,亲我主要是担心他们,希望他们更快乐更幸福,找伴侣看看嘴角蜡膜是蓝还是肉色的,千万不要近亲结婚,对亲鸟和后代都有影响(比如雏鸟是畸形)悔之晚矣!雄性踩雌

性背也就是交配时,就要马上准备窝,怀孕产蛋时不明白的再来问。PS:千万不能剪羽毛,会有生命危险的!!!

他们夫妻是在一起共同繁育后代的,亲 我看过纪录片,有好多,

好好看下,谢谢亲。

啄你再疼也要爱护他们!生出的宝宝,亲鸟的羽毛的颜色越花花,越不容易是纯色种,后代羽毛颜色可能跟父母亲鸟都不一样,你要有心理准备,后代的后代更可能有不同,这是基因的显隐性决定的。至于多久进窝你要看他们的感情,发情时夫妻的毛是放松的那种,眼仁里有一圈白圈,眼神迷离(雄性明显,雌性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雄性叫声温柔细腻,叫声很小很柔和的那种,轻啄雌性的嘴(鸟类应该叫喙),随时可能踩背(即交配,雄性踩在雌性的背上交尾),约6天后就会产蛋,产蛋后18-20天会孵出,你在他们发情时就应该将窝准备好了!你准备的窝她会进去视察的,不合适是不会把蛋产在里面的,可能产在窝外!那什么是合适的窝呢?

你做的窝(最好木质的)要够大够黑暗,放上干净的碎木屑,尽量模拟自然界(自然界是把窝筑在树洞里的,原本生活在澳大利亚,野生种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你千万也不要在产蛋期间打扰他们(比如去看几个蛋了,孵没孵化了,或者有巢周围有走路的声音,猫狗之类声音甚至会咬到鹦鹉等等),怀孕产蛋期间异常的声音都不行啊!

2.更不能拿起蛋看,如果粘上人的气味亲鸟就不认这个蛋了更不可能孵化了!克制你的好奇心!

3.窝要够黑暗(包括电视一闪一闪的光和忽大忽小的声音,电脑长期亮着,电冰箱声音和微弱的光等等不要有)实在不行最最次也要遮挡,湿度适宜,远离老鼠!远离螃蟹!远离猫狗!即使隔着笼子也会伤害到皮皮们的,后果很严重的

4.更不准挪动窝的位置!

现在的他们要适当晒晒太阳,不能直射。别让她闻烟草味和做菜的油烟味,鸟类对气味很敏感。笼子注意远离窗户缝(有缝漏风不可以)北方冬天远离暖气,笼子是放墙边(不把大山的墙,)看电视的光来回闪烁,鹦鹉的瞳孔一样会受不了,总这样会使他们受惊吓,影响甚至后代,把笼子移到没亮光(包括晚上的电冰箱)没异常声音的地方

最佳繁殖年龄在1-3岁吧,不要近亲结婚!繁殖季节在春秋冬,夏天天太热不产蛋的,隔天一个蛋,每窝应该是在5-8枚,不一定这是我的经验,不要2雌1雄,2雄1雌,会打架的,一个丈夫,雄性照顾不过来(尤其是产蛋前后)雌性会打仗(比如小爪子抓在一起,扑打翅膀且互相啄)。雄性为抢配偶打架,输的毛被啄的不成样子了!亲 要想壮大队伍,年龄太大要更换种鸟(父母亲鸟都换一下吧)年龄大了也会行动慢,也会羽毛不亮,不要嫌弃他们,给他们幸福的晚年,百度词条“虎皮鹦鹉”写的比较全,“虎皮鹦鹉”贴吧里有蛋孵化的全程记录,跟你说这个就是怕你好奇,偷偷去看而打扰她孵蛋!

亲 你那里是北方么,低温不应低于18度吧,最高不要高于35度,我没记错的话鸟类体温是40度,太冷时他们会冻小爪子,把一个爪子握拳头,缩到腹部下的羽毛里,过一会在交换回来,每次只露在外面一只脚,那时你摸他们的爪子是凉的,而且不爱动了,太热也不行会生病的。

幼鸟出窝后笼子要换大的,或者隔离但最好别这样(人家骨肉分开了),雌性过一阵子要再生产的(繁殖期在春秋冬,夏季太热了),妈妈会啄幼鸟的,驱赶他们太占地方了啊,笼子最小要他们翅膀能张开的,雄性是负责带领幼鸟出巢,教会并鼓励孩子们飞翔的,幼鸟长大后不要近亲结婚!切记!

另外:放出来飞的皮皮,不能抓他们回笼子!那样伤害不小的,你开始是放出来,让他们飞,过几小时后,累了,你就把笼子举到他们落脚的地方,门打开,口对着他们,人家自己就进去了,(先找最愿意进去的,对准他,要有耐心,其他的看见笼子里有玩伴,就会跟进的)要吃东西了(一般雄性愿意进雌性随后,出来后你不追赶他们懒得飞的,有没有天敌,人家就不飞了,飞着还累,宁愿溜达,千万别飞走了啊,拉屎这个。。。看他们落在哪了,飞行期间也会边飞边方便的。。。)。知道吗,我家的笼子门常年是开着的,每天早上他们起来就出去(仅限室内)玩,饿的时候再回来吃完就出笼子,晚上天黑了自己进笼子里睡觉,第二天早我还没起来呢人就出来溜达了!但是我给不了他们像自然一样的环境,到这种程度也是过了好久,而且我每天那样做,是每天!总跟他们在一起,后来就熟悉我了,但一定注意不要飞走了啊!窗户 纱窗 门看好,他们出来后愿意在高处落脚,把他们落脚的地方清理干净不要有灰尘,对他们健康很不利的!他们如果放到外面是不认识家的,建议千万别冒险,丢了就后悔了,因为你从未带他们出去过,及时出去也找不回家的,有条件就用好几米*好几米高的像动物园一样的大笼子,一旦飞走没有食物他们应该会饿死,还有,如果跟我们已经很熟了,遇到异常情况本应飞走也不费力,丧失野外生存应有的警惕性,万万一真被谁抓回家他们不见得会养,没准都不认识他们,更不知道该喂些什么的。

尽管鸟类有着非凡的视力,却难发现玻璃的存在。相反,它们看见玻璃上对天空和植物的反射,会把那里误认为是安全的场所,特别是在受惊吓或者威胁的时候。在夜晚,玻璃附近的装饰性光亮会让迁徙中的鸟迷失方向,导致它们和装饰着灯光的玻璃撞击。大幅的玻璃和拐角的玻璃是最容易受到撞击的,但即使是小玻璃,也可能造成致命的撞击。

虽然有时候强烈的撞击会让鸟类当场毙命,但通常,鸟看上去是撞晕了,会逐渐恢复并飞走。然而,这些鸟会有体内充血或者头脑肿胀的后遗症,通常会导致死亡。受过撞击的鸟,在飞行技巧和辨别方向上的能力也会减弱,使得它们更容易被其他动物捕猎(比如猛禽或者猫)。

附文1.网上的仅供参考:虎皮鹦鹉常见疾病

在饲养虎皮鹦鹉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呼吸器官病、消化器官病和寄生虫病等。现介绍其防治方法如下:

1. 呼吸器官病:呼吸器官常见的是感冒,其症状是流鼻涕。鸟儿感冒后,立即移到室内饲养,并给以保温,很快就会自愈。若病情不能自愈,可将硼砂溶于温水中,配成 2 一 4% 的硼酸溶液,用来冲洗鼻孔周围,并喂给金丝雀草种子饲料,以增强抵抗力。也可在饮水中滴几滴葡萄酒或喂给维生素制剂,帮助它恢复健康。

2. 消化器官病:由于吃了不清洁的青饲料或饮水不卫生,引起拉痢,病鸟一般排白色浆状稀粪,下腹部羽毛沾污。鸟儿患此病后,主食饲料只喂稗子,并转放暖和的地方饲养,要一鸟一笼隔离,防止传染。在饮水中滴入红酒数滴。重者可使用药物,在饮水中加痢特灵 0.01%( 每片研碎后加水 1000 毫升 ) 。连饮 3 天即愈。

3. 寄生虫病:虎皮鹦鹉身上的羽虱很多,必须注意消灭。除虱的办法可用兽用消灭清粉或用神奇药笔涂抹。此外,虎皮鹦鹉还受吸血虫的危害。巢箱往往是产生吸血虫的大本营。每次孵窝完毕,要马上用开水烫一遍巢箱,再在箱内涂上对鸟无害的杀虫药 BGP 水溶液,保持清洁干燥,预防寄生虫。

4. 鹦鹉热又称饲鸟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于它来自家养的鹦鹉,故取名为 “ 鹦鹉热 ” 。目前已发现海鸥、鸽子、金丝雀、相思鸟、红雀、苍鹭、鸡、鸭等 190 余种鸟

类和家禽可传播此病。当人们吸入含有病原体的空气时即会感染此病,而养鸟老人在清扫鸟笼、鸟粪、投喂饲料或抚弄爱鸟时,如不当心就会成为被感染者。

鹦鹉热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咳嗽、恶心呕吐,像得了重感冒一样。有的患者皮肤还会出现玫瑰疹、淋巴结炎等。

得了鹦鹉热首选药物为四环素,日服 2g ,连服半月左右,直至体温下降到正常为止。土霉素治疗鹦鹉热肺炎,效果较好。日服 600mg ,每日 2 次,平均治疗期限为 2 周。此外,在饲养和逗弄爱鸟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打扫鸟笼,清除粪便时,应戴口罩,防止干燥的鸟粪尘土吸入鼻腔。鸟笼应经常使用 2% 漂白粉喷洒,或用 5% 的甲酚皂液冲洗。发现病鸟要及时隔离、消毒或宰杀。

防病须知(如何让你家的鹦鹉远离疾病)

环境卫生状况差是伴侣鹦鹉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鹦鹉的粪便、羽毛在温暖潮湿的居家环境中是细菌滋生的温床,为保证鹦鹉及家人的健康,对笼子、栖架和鹦鹉接触的其他物品要经常清洗消毒。当鹦鹉在家人经常活动的区域(如地板、沙发和床上)游玩时,要用报纸、塑料袋或布片等进行衬垫,防止被鹦鹉的遗留物污染。鉴于鹦鹉有用舌舔物的嗜好,笼具和栖架不能用消毒液处理,最好是用热水冲洗后置于阳光下曝晒消毒。鹦鹉咬着玩的玩具可采用蒸煮的方法消毒,不耐高温的物件可以用流动清水漂洗后在室外通风处晾干。

食物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是伴侣鹦鹉的常见病,主要是由误食了不洁食物引起。很多书上都介绍了鸟食物中毒之后如何抢救的方法,但是等事情发生后再去补救,对鹦鹉的身体和情绪都是极端不利的。积极的做法是避免鹦鹉在各种情况下发生误食。

伴侣鹦鹉比其他任何家养动物都更能接受熟食,这是非常有利的。食物中的大部分有害微生物可以在蒸煮过程中被杀死,熟食也更有利于食物中的营养被消化吸收。伴侣鹦鹉的食物加工方法与我们习惯的烹调方法应有所不同,不能添加油脂和各种调料,煮熟的食物要放凉至室温后才能喂鸟。有的鹦鹉在进食了熟食后会出现腹泻症状,可以在几个方面寻找原因:食物未煮透,尤其是鱼、肉、蛋等荤腥原料;有些食物被放入冰箱保存,取出后未解冻就喂给鹦鹉;有的食物不宜熟食而被煮熟喂给;原料不洁。

瓜果蔬菜最好是生喂,但在喂给前先要洗净、消毒。食物的消毒不能采用通常的家用洗涤剂和消毒液,您可以在清洁的盆中放入冷水,加入几匙精盐和少许柠檬汁酿成浸泡液,水果和蔬菜在其中浸泡 5 - 10 分钟、叶菜浸泡 3 分钟左右后取出,再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漂干净。

室内的温度不适可以使鹦鹉的体质下降、免疫力变差,严重的还会导致鹦鹉死亡。

大多数种类的鹦鹉都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有的鹦鹉主人不了解这一点,于寒冬季节额外在鸟笼附近加温,结果是当鹦鹉往来于笼子和活动场所时,太大的温差变化使鸟感冒。只要保证鹦鹉不挨饿,不被寒风直吹,冬季保持 5 ℃ 以上的室温,就能让鹦鹉舒适地越冬。

鹦鹉其实是很怕热的,炎热对鹦鹉的伤害远甚于寒冷。环境温度超过 35℃ 时,大多数鹦鹉就会烦躁不安;超过 37℃ 时,个别体质差的鹦鹉就可能因为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预防鹦鹉中暑的做法很简单:夏季注意室内通风,别把鸟笼和栖架放在光照强烈的地方,饲料中多给新鲜蔬果,有条件的可用空调或冰块给室内降温,当鹦鹉出现热现象时可以朝它喷水雾。

附文2.网上的仅供参考:虎皮鹦鹉繁殖前的准备

虎皮鹦鹉长到七八个月大时就已经完全成年了。这个时候公虎皮的鼻膜变成蓝色,母鸟的鼻膜变成姜黄色,这时就可以开始让它们繁殖下一代了。需要做的事情如下:【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1、将配对成功的对鸟移到繁殖笼,繁殖笼的尺寸建议60厘米X40厘米X40厘米,这样的笼子可以养4-6只虎皮,但是如果繁殖,一笼一对鸟。空间大便于鸟的活动和交配。

2、准备一个巢箱,巢箱尺寸建议25*18*18,分为上下两层。中间隔板和上层各开一个5cm的圆洞,前面做成可以打开的门,便于观察虎皮的繁殖情况。【可以参看这篇文章虎皮鹦鹉的巢箱】

3、繁殖前对巢箱进行消毒洗刷,并在阳光下晾晒2-3小时,下层铺上木屑,可以使用饲养仓鼠的木屑,并将木屑压瓷实。虎皮开始会将木屑不断地叼出,你需要随时补充。

4、将巢箱挂在笼外尽可能高于笼子。笼子则应置于无阳光直射的地方,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5、准备好之后尽量避免惊动它们,直至雏鸟出壳前尽量少打繁殖笼,因鸟在孵化期需要安静和安全感。

6、如果是手样或者散养的成鸟,此时停止互动,大的繁殖笼子可以保证它们可以在笼内飞翔,确保日常活动量,好的体质才会安全生产,并且出鸟的质量高。因此繁殖笼内不要悬挂玩具。

7、补充高热量的饲料,可以使用蛋米催情。【蛋米制作方法可以参考这里】,但应注意补充青菜,防止上火。有马齿苋或者蒲公英的的季节可以喂一些马齿苋和蒲公英的叶子。

8、必须补充墨鱼骨、红土来补充微量元素,否则会缺钙影响蛋壳的形成,而且缺钙会造成雏鸟出壳困难,憋死在蛋中,即便出壳也留下了软骨病的隐患。

9、如果进入7~8月份,天气炎热,而且是鹦鹉换羽的季节,应把窝巢拿掉停止繁殖。因天气闷热,会影响出雏率,雏鸟出生后的10天为危险期,如果温度高于33度,雏鸟会大量死亡。而且此时繁殖使鹦鹉换羽期推迟。

篇五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虎皮鹦鹉繁殖方式及技巧

虎皮鹦鹉繁殖方式及技巧

虎皮鹦鹉是一种小型的鹦鹉,他的特点是小巧玲珑,毛色艳丽,体质比较强壮,容易饲养。虎皮的饲养繁殖相较其他各种家庭笼养鸟来说算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把虎皮的繁殖搞好,我觉得,功夫还是要下一些的。虎皮鹦鹉是一个有着比较多亚种的小型鹦鹉种类。常见的虎皮多为身上条纹为破浪形的,颜色有绿,蓝,黄,白四大色的

首先,我想讲一下,以繁殖为目的的选鸟应注意以下几点:雄性:鼻子上的腊膜在幼年期(5个月内的鸟)呈肉红色,成年后为蓝色。一般,年龄越大,腊膜颜色越深。一生鼻子的腊膜都应光滑平坦。雌性:鼻子上的腊膜在幼年期呈奶白色。成年后,鼻子的腊膜越发变皱,并在发情繁殖时转为褐色。褐色越深,意味着此母鸟越是需要交配繁殖了。特殊虎皮的雄性,一生鼻子的腊膜均为肉红色虎皮的年龄区分:虎皮一般5到6月成熟。成熟后,在头部顶上会有一块区域都附上同一色的毛,颜色光亮,羽纤维较幼年时的要粗。俗称戴帽子。绿色和黄色的鸟的帽子是黄色的;蓝色和白色的鸟的帽子是白色的。 此外,虎皮幼年时,爪皮红嫩。年龄越大,颜色越为发青发深。

选一对种鸟时,要尽量选一对体形大的。雄鸟:最好是一岁左右的,有繁殖经验的一岁雄鸟为佳。看雄鸟时,是要讲一些经验的。我希望条子长,呕性好的雄鸟。呕性好,体

现在他喜欢沾花惹草,时不时呕出一些食物以讨好周围的鸟,喜欢喂其他的鸟。还有,草娇凤的雄鸟眼睛上要有一圈漂亮的眼沙(高级虎皮却要一点眼沙也不带)。眼沙为眼睛上一白色的圈。眼沙中的即为瞳仁了。草娇凤的雄鸟在发情时头上的毛回竖起来,眼沙变厚,瞳仁缩小。看花鸟市场里的草娇凤雄鸟就要选这种:体大,身条长,毛色艳丽,条纹清晰,泄殖孔干净无占粪,泄殖孔周围的毛齐呈白色,活泼喜欢招惹身边的其他鸟,单独时爱把嘴顶着东西上下磨蹭同时眼沙眼沙变厚瞳仁缩小(雄性足的标志)。

一只好的雄种鸟对繁殖很重要。培养出的雄种鸟繁殖经验会越来越丰富,只要体力好,一般可以用2到3年。(一个鸟友有只雄种鸟甚至养了5年,带了十几窝才出送) 再说雌鸟,个人喜欢才成年的7月龄雌鸟(体形最好也是大一些)作种。一般只用来抱四至五窝,感觉多了以后,雌鸟的经验是多了,可体力和蛋的质量却会每况愈下。讲了这些,不知有没有给想养一对虎皮繁殖的朋友一些启发、帮助。 虎皮的繁殖期饲喂

关于虎皮的饲养繁殖,虎皮是一种容易饲养,体质较好的鹦鹉。可由于多年对虎皮的饲养经历以及对这种鸟的喜爱,令我深深的觉得要将虎皮养好却绝不是一件不花气力的事,要注意的事项还是可以总结归纳的。

在选好一对你心仪的虎皮种鸟后。我们就应在食物,巢

箱,养笼几点上花点功夫了。

食物

众所周知,虎皮的主要食物一般都是喂小米的。关于是喂带壳的还是去壳的,我个人比较偏向去壳的。去壳的小米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的营养流失。不过,这些营养我觉得完全可以从其他途径中补回。而且,喂去壳的小米对主人和虎皮都方便,省时省力,完全是利大于弊!对于要繁殖的虎皮来讲,只是喂以小米,我觉得是不够的。这会使得,老鸟可能不堪育雏的艰辛,寿命缩短,甚至奇异夭折。对雏鸟而言,也可能导致它们发育缓慢、不良,成活率低。

建议除小米外,应还要增加:

1、墨鱼骨一根,用铁丝吊起。既可以使得鸟可以啃食补充钙质,也能充当雄鸟在孵化期的玩具。雄性好的公鸟体力充沛,非常活跃。当雌鸟孵卵时,他很有可能在孵卵期和幼鸟刚破壳时期频繁进出孵化箱,肆意践踏卵和幼雏,导致不良后果。让公鸟一直有事可做是重要的。

2、绿叶菜和水果(青菜,苹果),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也可以提高亲鸟呕性。注意:要小心农药问题。我的青菜一般全年自己种(不要不相信,我就用月饼盒种在阳台里)。

3、大米。一开始,虎皮一般都不喜欢吃大米。给点时间,让鸟慢慢适应,你会发现虎皮能吃的东西真的不少! 吃

大米,是为了给虎皮(特别是小鸟)补充碳水化合物以及一定的植物脂肪质。从小吃大米的虎皮明显个子较大,体力好,发育的快。

4、沙土或碎砖粒(注意要消毒)。另用瓶子挂起,用以补充鸟儿的矿物质摄取。

小米的学问

喂虎皮的蛋小米是有分别的:

1)生蛋拌小米晒干。生蛋清中,我发现有使得虎皮发情的物质,吃生蛋拌小米的虎皮,比较容易繁殖,只在催情期给。【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2)鸡蛋蒸小米晒干。从小鸟孵化开始小米就全选用这种了。

3)普小米。喂给刚出窝的小鸟直到它要繁殖 巢箱

虎皮的巢箱,个人有个人的意见。一般上海市场上出售的巢箱(有两层,尖顶的小木房子),我除了刚开始养时用过,就对其再没有好感过。一句话:这种巢箱太烂了。虎皮的孵化箱,我一般自己做。后来,我就出钱叫木工按着我自己做的巢箱样子做。我设计的虎皮巢箱(内壁)要有三个鸟的宽度(约10~15CM),长一个半鸟身(约20CM),高度一般一个鸟的高度多一些(约10~12CM)。虎皮的巢箱,我一般选用就一层的。讲究通风透气,但尽量不要见光。通风透

气度要根据地方的气候(温度,湿度)、季节(如果,你希望一年四季都能有保障的繁殖率)而定。

虎皮巢箱的材料选用,我也是有所考虑的。

底板

要有一定的厚度(约三厘米厚以上,但也别太厚,使得巢箱很笨重),木料我一般用松木,容易得到,有自然清香,基本耐用度一年以上,而且不太加重巢箱的整体重量。重点:我的巢箱底板上都会凿一个蛋坑。所以,你现在明白,为什么巢箱要三厘米的厚度了吧:) 试试看吧

。衔接宽度的木板,一般稍厚一些就可以了,可以订上钉子,承重,那就是它们的任务了。前后的门面板,一般的复合板就可以了。薄一些便于打洞。上顶盖,铁皮做的盖子。 巢箱尽量挂笼外,以便于观察,清理。巢箱内应铺垫锯木屑,以保持巢箱的清爽整洁。每窝小鸟出窝,对巢箱应消毒清理。建议,用沸盐水(或适量高锰酸钾水)对巢箱清晰消毒,再清水洗净,置烈日下暴晒消毒。暴晒法也适用于对木屑的处理。

虎皮鹦鹉的繁殖和训练

1、备巢虎皮鹦鹉几乎常年可以繁殖,每年可繁殖4-5窝。但夏季天气热,连续入巢孵化,不但影响成鸟健康,而且孵化育雏率也降低,幼鸟体质不佳,所以夏季应中止繁殖,

篇六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虎皮鹦鹉的品种。养育。繁殖知识最全合集

虎皮鹦鹉基础知识

第一课 关于[虎皮鹦鹉]基础知识

[重点]

一:虎皮鹦鹉的别称: 娇凤、彩凤、阿苏儿、鹦哥

二:虎皮鹦鹉属于澳洲体系小型鹦鹉

三:虎皮鹦鹉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注意百度查询该地域地理特征)

四:虎皮鹦鹉孵化期为18天,喂小鸟30天

五:虎皮鹦鹉雄鸟鼻包为蓝色、紫色、黑色、桃红色,雌鸟为白色、咖啡色。

六:虎皮鹦鹉清晨和傍晚饮水进食

中文学名: 虎皮鹦鹉

拉丁学名: Melopsittacus undulatus

别称: 娇凤、彩凤、阿苏儿、鹦哥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鹦形目

科: 鹦鹉科

族: 纽澳鹦鹉族 (一般称之为澳洲体系小型鹦鹉)

命名时间: Shaw, 1805

英文名称: Budgerigar

国家2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虎皮鹦鹉(学名:Melopsittacus undulatus)

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

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

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

繁殖期为全年均可。营巢于树洞中。

一般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喜欢的宠物鸟之一,野生种群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物种特征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虎皮鹦鹉头羽和背羽一般呈黄色且有黑色条纹,毛色和条纹犹如虎皮一般,所以称为虎皮鹦鹉。虎皮鹦鹉属于鹦鹉科中的小型品种,其羽毛颜色光艳,性情活泼且叫声清脆、易于驯养,在我国是大众鸟友最喜欢的鸟种之一。头部呈圆,喙部有钩曲,喙上方有蜡膜(虎皮鹦鹉的性别可通过蜡膜颜色来分辨)。

虎皮鹦鹉腿部比较短,四趾,其中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易于其攀树、攀物。 原始虎皮鸟体为黄绿色;头部后方、颈部两侧、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为浅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黄色和黑色;喉咙和面部为黄色;脸颊下方带有不同程度的蓝紫色,喉咙部分有3个黑色点状;胸部羽毛带有细窄的黑边。主要飞行羽覆羽为浅蓝色;飞行羽为灰绿色并带有浅\色的条纹;内侧灰色并且带有白色的斑纹;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为蓝绿色,尖端黑色,内侧黑色。

外形描述

普通小虎平均寿命是7年。体长16~18厘米,体重35克。前额、脸部黄色。颊部有紫蓝色【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斑点。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下体绿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尾羽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脚灰蓝色。雄鸟鼻包为蓝色、紫色、黑色、桃红色,雌鸟为白色、咖啡色。成年鸟头顶较圆平,嘴壳甚强大,上嘴壳基部为蜡膜覆盖,上嘴壳弯曲如钩状;体羽色彩艳丽多变,常见色有黄、绿、蓝、白、蓝绿、浅黄等色,因头、颈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横纹,而得名虎皮鹦鹉。足趾为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适宜在枝头攀缘。更适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长,中央尾羽延长如箭。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青蓝色或深桃红色,雌鸟蜡膜为肉褐色或白色。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足趾浅肉色。

分布范围(野生)

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新西兰、阿

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虎皮鹦鹉原产大洋洲,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也有少数分布。

生活环境

虎皮鹦鹉主要栖息于开阔的草原地区、干燥的马利植被区、穆拉加灌木丛和开阔的茂密林区、充满桉树。

虎皮鹦鹉和金合欢属植物的平原地区、农耕区;平时大多不会离开河岸或是水源太远。他们是群聚性的鸟种,平时大多聚集20只甚至数百只,曾经有聚集过25000只的记录;如果受到惊扰,则整群会飞起,在空中转圈且忽然不定向的飞动,然后降落在安全距离附近的树上;它们是相当合群的鸟种,平时每只鸟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无阶级之分,偶尔会发生争吵;在破晓时分会先前往水源处饮水,然后才前往觅食,到了正午炎热的时候会寻找浓密树荫下休憩,到了下午比较凉爽时再继续觅食,到了黄昏整群就会开始回巢休息过夜;白天喜欢在地面觅食,由于身体的羽色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此相当难以被察觉;它他们生性十分友善并不怕人,可以近距离接近观察;他们大多前往牛羊饮水的水槽、池塘、河流、地面上的水坑处活动,通常整群会一起快速的饮水,以避免被掠食者所捕食;他们平常觅食并没有固定的路线,而是以游牧的方式四处搜寻;在比较寒冷的季节偏好前往北澳和地区,炎热的季节则会前往南澳。

主要饮食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野生虎皮鹦鹉一般以各种植物的种子、浆果及植物的嫩芽、嫩叶为食,到秋季飞到田间啄食谷物。

生活习性

喜集群,常结成20只数百只不等的一群外出觅食,有时甚至聚集2万或更多数量成群活动。虎皮鹦鹉在原生地可在多生态环境生存,如灌木丛、森林、草原、农场田园等。虎皮鹦鹉有类似于迁徙的行为,在澳大利亚,每年冬天(6月到9月)占据北方,到夏天(9月到1月)又聚集到南方。

人工饲养

虎皮鹦鹉人工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笼饲养。并在笼门出入口加以固定防止脱逃。(国内环境不适合虎皮鹦鹉在野外生存,所以当您的爱鸟脱逃到野外后,80%以死亡而告终。不要幻想什么能在野外安家落户繁衍后代。)

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

虎皮鹦鹉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

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30厘米、宽19厘米、高19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5℃。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饲料,平时应以谷子、稗子、小米为主,每星期应喂一次青菜,牡蛎粉/骨粉/墨鱼骨、AD3、地解多维、鱼肝油粉、保健红土应作为常备饲料。 种群现状

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鹦鹉,价格便宜,顽皮可爱,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现在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才会如此的普遍。

颜色品系

三大色系:绿,蓝,灰

绿色系包括:黄,亮绿,深绿,橄榄绿,灰绿

蓝色系包括:白,乳白,天空蓝,钴蓝,深蓝,浅紫罗兰,紫罗兰

灰色系包括:灰,炭黑

虎皮鹦鹉除了红色(因为经专家验证,其体内缺乏制造红色素的因子)及红色相关的颜色外,总共从浅到深有:“白,乳白,黄,亮绿,深绿,橄榄绿,灰绿,天空蓝,钴蓝,深蓝,浅紫罗兰,紫罗兰,灰,炭黑”,这么14大类,这其中因为一些稀释、累加的变化造成颜色深浅程度的差异不计其中。因此,更多的魅力颜色靠主人自己去挖掘。至于品种方面,单品种分别为:原始种、蛋白石种、灰翅种、肉桂翅种、黄/白化种、鱼鳞种、派特种、黄脸种、冠羽种、华乐种、黑背种、德克萨斯亮体种、板岩种、炭黑种、黑脸种、斑驳种、半边种、暗翅种、不完全鱼鳞种、卷毛种而复合品种,算三种色系类型,近千余种。

雌雄分辨

(一)虎皮幼鸟公母分辨方法 : 公鸟:蜡膜全部呈现桃红色 母鸟:鼻孔周围呈现一圈的白色

二)虎皮中等年龄鸟公母分辨方法: 公鸟:根据不同品种 蜡膜颜色为桃红色或蓝色 母鸟:鼻孔为白色 外边是极为淡的蓝色

三)虎皮成鸟公母分辨方法:公鸟:根据不同品种 有的蜡膜是蓝色 有的蜡膜是桃红色、紫色 母鸟:根据不同品种 有的蜡膜是白色 有的蜡膜皱皱巴巴 呈现茶褐色(那表示母鸟处于发情期)

老幼分辨

虎皮鹦鹉的平均寿命在7到10年,如果精心饲养会更长。 虎皮鹦鹉幼鸟蜡膜有光泽,老鸟无光泽,幼鸟眼睛明亮,羽毛整齐。老鸟裸露皮肤色泽沉暗,喙金属色浓重。 生长繁殖

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全年。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喂小鸟为30天。

目前国内饲养及玩赏的虎皮,均为人工饲养下繁殖的笼养鸟,其体质均有减弱。故饲养者宜选择体躯宽长,体态丰满,精力充沛的个体进行饲养繁殖,有利日后种群复壮。野生虎皮鹦鹉喜结群生活,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主食,营巢于洞穴中,每年繁殖3—4巢,每巢产卵4—7枚。卵呈椭圆形,卵壳为纯白色。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

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

我国南方城市,冬季气温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笼舍饲养繁殖虎皮鹦鹉。家庭中少量饲养,可选用适宜的箱笼,饲养及繁殖效果甚佳。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

饲料混合比例为:粟或黍7份,燕麦2份,玉米碎颗粒1份。这种混合的粒料,适于饲喂多种小型鹦鹉,另外加喂矿物质饲料,如牡蛎粉/骨粉/墨鱼骨、AD3、地解多维、鱼肝油粉、保健红土等。

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30厘米(长)×19厘米(宽)×19厘米(高);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

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多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3岁。

在南方饲养虎皮鹦鹉,四季都可繁殖,但是如果夏季温度过高,还是建议不要让亲鸟抱窝。虎皮鹦鹉6个月龄达成熟,开始发情、交尾,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可产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1枚蛋,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冬季繁殖鸟的巢内温度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虎皮鹦鹉平均寿命7年。

疾病防治

虎皮鹦鹉身上的羽虱很多,必须注意消灭。虎皮鹦鹉还受吸血虫的危害。巢箱往往是产生吸血虫的大本营。每次孵窝完毕,要马上用开水烫一遍巢箱,再在箱内涂上对鸟无害的杀虫药搏凯系列或者通杀系列药水溶液,并晒干,保持清洁,预防寄生虫。

驯养方法

方法一

定期的接触训练,这种方法是需要耐心的。这个方法包括时常与你的虎皮鹦鹉讲话、用轻柔的语气使它们能够镇定下来。慢慢地将你的手放进笼内,直到鸟儿定住不乱跑为止。在前面几次不应该激动地将手伸进去抓它们或移到它们的面前。给他们一些时间去习惯你的手。当它停止害怕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将你的手指移近到它的腹部,像栖木一般,看看他们会不会站上来。在你的手指轻轻碰它的腹部时,记得要说“上来“。当你要让他们回去笼子及栖木上时,则应该说“下去”。当它在你的手上时,与他持续地保持说话。在你将它第一次拿出笼子时,不应该太急切。这些初期的训练,应该将训练的时间尽量短些。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你也可以慢慢地将时间给拉长,最后你就可以有一只相信你的虎皮鹦鹉朋友了! 方法二

让它们有自己的时间 在它们刚到家里的那几天,不要试着用手去碰触它们。给它们一些时间去习惯新环境跟新家,将笼子放在你常会在的地方。需要对它们付出许多的时间,试着去跟它们说话,且只有在换水或新鲜食物时才将手靠近笼子。尽量鸟儿们能够了解到你所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它们好,并且不是试着要伤害它们的。这种方法,要让它们愿意出来到你身边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你可以藉由摆在笼外的壳子或鸟点心引诱它们,引诱它们出来。或者是将这些贿赂品放在你的手上,在笼子内或外来引诱它。最后他会觉的相信你,并且成为你的朋友。

方法三

重复地抓和放。将虎皮鹦鹉拿到另一间没有笼子的房间。重复地抓它跟释放它,虎皮鹦鹉很快就会了解到你不会伤害它。持续这个训练约个半到一个小时,然后将它带回它的笼子、并且与他说话一会儿。

方法四

Melanie的激烈训练方法。这个方法一定要很小心地去做,当你手握一只虎皮时,要确定你的手没有握得太紧,否则可能会造成鸟儿窒息。而虽然有些虎皮因此方法被驯服了,可是仍有许多的虎皮对这方法没有好的反应,甚至会变得以后更难以取得它们的信任。 “将一只刚买来的虎皮用手抓好,要注意它会试着去咬你的手指。如果你没有开车的话,就一路握着它的身体回家。或者是每次握它握半个小时,第一天最少要五次,不要让它逃脱。如果有咬人的动作,就将它的嘴给抓住。这个方法可以使它们咬人时不会力气太大,并且也不会想要逃脱。

第二课 养育个人见解

选鸟篇

首先,自然是选鸟。

建议初玩虎皮的朋友,不要去考虑这品种那品种的,咱先从基础做起,不行了以后咱再换不就行了。众所周知,截至咱写这帖子的时候,虎皮被发现并确认下来的单品种整合之后为二十种,包括:原始,蛋白石,灰翅,白红眼,黄红眼,鱼鳞,派特,华乐,黄脸,碳黑等等等等,而羽色,主要的有:亮绿,深绿,橄榄绿,天空蓝,钴蓝,紫色,灰色,黄化,白化。其它附属颜色近千种之多,无法一一详细说明。[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虎皮体内不存在红色基因染色体,也就是说,虎皮绝对不会有红以及这一类色泽。如果你在市场看见什么红脸,红背,红头„„这样的虎皮,俩字:染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建议新人玩家先从蓝灰翅虎皮或者蓝蛋白石虎皮玩起。[市场上经常性的可以看到这一类的虎皮,淡蓝色,背部为乳灰的云丝状。]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这一类的虎皮与原始种体质差距不大,并且后期可以作为种鸟进行培育更优秀的品种。为什么不买更好品种的虎皮呢?问题是,市场上一般都见不到好品种的虎皮。或许,大城市会有,但我跑过河南的洛阳,去过上海,走过浙江的宁波,河北的邢台,当然,也就咱呆的江苏小城市,愣是没见过几只好的,可见优秀虎皮的稀有。 这里要介绍一下,灰色虎皮的体质相当好,亲性也相当好。[亲性,就是指公鸟的受精率,母鸟的产蛋率,以及喂养的质量等等。]好了,确定下来玩的品种,那么怎样才能从一个笼子里选出最优质的虎皮呢?

我个人的见解有如下几点:

一、买好鸟的时间应该是在每年的十一月中左右,原因是,国内现在大多数养殖厂,都遵循着三三制度。什么叫三三制度呢?简单的说,就是秋,冬,春三季让鸟繁殖,夏季休息避暑,这称之为小三。种鸟每三年一更换,以保持高产量,高存活的繁殖力,这被称为大三。市场上所卖的鸟,一般都是一个半月大的,当然,也不乏有的被淘汰出来的三年多成年老鸟。十月初天气转凉,鸟进入繁殖期,十一月中上市的小鸟,都是本年的新鸟,第一胎,质量自然没说的。

篇七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虎皮鹦鹉的养殖


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相关热词搜索:散养虎皮鹦鹉养殖视频 虎皮鹦鹉规模养殖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虎皮鹦鹉养殖技术视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4926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