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2017-06-22 08:58:1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共7篇)夏玉米“一穴三株”高产栽培技术[农广天地]夏玉米“一穴三株”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农民朋友想要增加玉米产量一般采用传统的密植模式,选择耐密植、丰产性比较好的玉米品种,增加种植密度。一般每亩只能留苗4000株到4500株,如果再过度的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就会影响玉米田通风透光,直接...

篇一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夏玉米“一穴三株”高产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夏玉米“一穴三株”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农民朋友想要增加玉米产量一般采用传统的密植模式,选择耐密植、丰产性比较好的玉米品种,增加种植密度。一般每亩只能留苗4000株到4500株,如果再过度的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就会影响玉米田通风透光,直接导致玉米植株弱小,秆细,苗势大小不均匀,不仅抗倒伏能力大大降低,还会出现空杆、穗小,甚至不结穗等现象,这样的话,不仅不会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反而会导致减产。 

  本期节目将介绍夏玉米“一穴三株”高产栽培技术,重点介绍夏玉米栽培新技术——“一穴三株”栽培法,包括夏玉米高密度种植同时实现大幅度增产的原因,以及一穴三株”栽培法具体栽培步骤。同时,本期节目结合夏玉米不同时期的生长特性,介绍相应的管理技术。 采用夏玉米"一穴三株"栽培方式比单株种植可增产30%左右  。

  夏玉米“一穴三株”高产栽培技术

  1 选用高产优质品种 

  种子选用“一穴多株”专用种子。种子全部通过精选、晒种、植物疫苗接种、保水剂拌种,包衣后供应农民,请放心使用。  

  2 夏玉米适时播种

  以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土壤墒情良好为前提。按农时节令最好在谷雨后立夏前(4月20日---5月5日)播种最佳。提高播种质量要早整地,早踏墒。一般地每株玉米施高效复合肥15克(测土施肥最好,最科学)。建议使用“西洋牌”“洋丰牌”复合肥,施肥深度15厘米以上,穴施、条施均可。

  3夏玉米合理密植 

   “一穴三株”采用宽窄行种植,即“二比空”种植法,种两行玉米空一行,宽行距120厘米,窄行距60厘米,埯距37厘米,亩定苗6000株,播种时每穴多种1—2粒种子。播种时要足墒下种,保证一播全苗。3—4片叶时定苗,要求留苗要整齐均匀。及时查苗补苗,拔除弱小株,提高群体的整齐度,保证植株健壮,改善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 

  4夏玉米田间管理 

  6—7片叶时第一次叶面喷施宝绿缘33亳升;抽雄前1—2天第二次喷施宝绿缘33亳升兑水500倍。抽雄前10天亩施尿素25公斤。到大喇叭期结合施肥,除草培土,促使气生根早日入土。加强田间管理,从种到收一管到底。在玉米出苗前,遇雨要及时地破除板结;出苗后及时间苗。定苗后要及时地进行中耕,以促进根系的下扎。

  5 夏玉米肥水运筹 

  一般玉米籽粒产量在10 500 kg/hm2以上时,要求施纯N 300 kg/hm2、P2O5 105 kg/hm2、K2O 210 kg/hm2、ZnSO4 15.0~22.5 kg/hm2,磷肥、钾肥、微肥全部作基肥施入,氮肥1/3底施、2/3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使用玉米专用长效控释肥时可在播种时一次底施,一般施用量为600~900 kg/hm2。播种时施入的基肥和种肥应做到肥、种分离,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肥料“烧苗”。推广微肥叶面喷施,提高利用率和肥效。

  重施攻穗肥,一般施纯N 150~165 kg/hm2,根据土地肥力在开花初期追施攻粒肥,施纯N 30~45 kg/hm2。玉米的施肥原则是前轻后重,结合浇水进行。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不耐涝。特别是抽雄前10 d至抽雄后20 d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对水的反应非常敏感,一旦遇到干旱,就会严重地影响产量。苗期(出苗至拔节前约20 d),要采取蹲苗的管理办法,控制肥水和深中耕,可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旱抗倒能力。玉米拔节后,需水量逐渐增大,特别是大喇叭口期是需肥、需水高峰期。此期遇旱,应结合追肥及时灌溉。7—8月谯城区降雨量较大,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涝灾。 

  6 夏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有粗缩病、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粘虫、蚜虫等。防治玉米粗缩病重点在玉米出苗及时防治灰飞虱,进行预防。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除选用抗病品种和包衣种子外,可在病害发生期,用7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剂500~800倍液,间隔10~15 d喷1次,连续喷2~3次。蛀心螟虫可用1%对硫磷颗粒剂丢心防治;穗期玉米螟、粘虫等虫害选用辛硫磷等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剪花丝后喷注穗顶防治。个别玉米品种易感蚜虫,可用吡虫啉喷雾防治[5]。推广使用高秆自走式喷雾机、热雾机喷药,开展统防统治。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区,选用辛硫磷、毒死蜱等杀虫剂的颗粒剂撒施毒土或毒饵进行防治。玉米播后苗前防除杂草,土壤墒情好时可选用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品种如阿特拉津、乙草胺等进行喷雾,封闭地面,防除籽生杂草。施药后避免踏践土表,以免破坏药膜。苗期防除杂草,选用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品种。土壤墒情差时,可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喷施4%玉农乐悬浮剂(烟嘧磺隆)1 500 mL/hm2,也可在玉米7~8叶时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百草枯(克无踪)水剂定向喷雾处理。 

  7 夏玉米适时收获 

  夏玉米成熟的标准是苞叶松散枯黄,籽粒变硬,含水量25%左右,籽粒表面有较好的光泽,籽粒线基本消失,靠近胚的基部黑层出现,此时收获产量和品质会明显提高。推迟收获不增加任何成本,增产效果又明显,收获偏早会使籽粒千粒重偏低,影响产量潜力,每推迟1 d收获,千粒重平均每天提高2~3 g,籽粒产量平均1 d增加75~90 kg/hm2,

[1] [2] 下一页

篇二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孙丰忠:当“玉米粮王”得益于人勤地不懒

   “感觉能夺得今年的‘玉米粮王’,主要得益于自己的精耕细作……” 

  10月25日,见到今年德州市的“玉米粮王”、临邑县翟家镇孙汉服村的孙丰忠时,他正在地里给小麦查苗、补苗,与乡亲们交流玉米丰收的经验。 

  早在2010年11月12日,“金满田杯”2010山东粮王大赛决赛结果揭晓,临邑县翟家镇四合社区孙汉服村村民孙丰忠以玉米亩产2059.2斤的成绩成为“山东粮王”,夺得第一名,获奖一辆价值近10万元的桑塔纳轿车。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是怎么成长为“粮王”的呢?

  孙丰忠,一辈子都跟土地打交道的老把式,最信奉的一句话是老人们常说的“人勤地不懒”。经四年蛰伏摸索,他深刻地认识到,有科技专家的细心指导,有党委、政府关心支持,种地的科学技术已经成熟,粮食产量再想突破就得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在下种前期,孙丰忠都要比别人多做两件事:一是犁地时将按比例混合的锌硫磷和棉饼撒入地里,这样做可有效消灭针金虫、蝼蛄等害虫;二是在播种前一定要施一遍土家肥,给土地增加营养,增强土地肥力。 

  播种时,孙丰忠采用“大小垄”的排列方式,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即靠边的玉米行间距小,越往地中心玉米间行距越大,保证每一棵庄稼都得到充足的光照和通风,这样结出的玉米质地优良、颗粒饱满。现在种地科技化、机械化都有了很大提高,耕地面积限制了所能种植的玉米株数,只有在每株玉米个体产量上求“质”的突破,注重细节管理。比如说,在玉米拔节到抽穗期,加重氮肥比例,能防倒伏、防旺长,增加成穗、增加粒重,然而大部分人都在育苗时期就给玉米追施了氮肥,玉米无法吸收营养成长,白白耽搁功夫,是很大的浪费。 

  玉米出苗后,孙丰忠更是把这片土地当成自己的孩子,每天早中晚必到地里转一圈,看土壤湿度、看秧苗长势,像个老道的中医,准确地为这片土地号脉,适时浇水、施肥、防病虫害。孙丰忠说:“突出一个‘细’字,把所有工作做在前头,为庄稼尽可能地创造最好的环境。” 

  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偏少,截至到10月份,降水不到50毫米。到了玉米抽穗期,孙丰忠便全天守在地头,从地头打的机井里抽水浇地,每隔两周浇一遍水,保证土壤湿度,每浇一遍水便根据庄稼长势施一遍肥,从二胺到尿素、到复合肥,玉米抽穗期间根据不同时节掺入少量的药剂防治虫害,这些工作都为夺得玉米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把粮食高产创建、培植‘粮王’和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做,尽管它不富财政,不显政绩,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临邑县县委书记景文新告诉笔者,几年来,临邑县相继涌出了几位省、市粮王。他说:“现在粮食产量高、粮价涨、国家补贴多,同样是种地,以前是为了交公粮、填饱肚子,现在种地是为了多挣票子、提高生活质量。农业是临邑的亮点,也是发展的根基,只能加强,不能有丝毫放松,我们的目标是擦亮现代农业、省市‘粮王’这张闪亮的名片,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去发大财,让更多的农民开着轿车去种地!” 

  相关资料:

  从亩产160斤到1400斤

  孙丰忠今年57岁,他所在的孙汉服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人均一亩八分地,农民把土地当做自己的“命根子”。“1970年,初中毕业后我便随父母侍弄起了土地。那时,实行集体生产、记工分,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小麦亩产才60多斤,玉米不过100来斤。结婚后,相继有了四个孩子,一家人食不果腹,我因此倒过煤、逃过荒,几天吃不了一顿饱饭……”谈起过去的经历,孙丰忠倍感忧伤。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孙丰忠种粮的积极性。人们种地虽然很上心,但产量一直上不去。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孙丰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不信土地里刨不出金蛋蛋,精耕细作,用心管理,但仍然没有多大改观。“开始时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耕地、种植、管理、收获几乎完全靠双手去完成,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为了种好自己的10来亩地,我和妻子及孩子不分白天黑夜没命地干,产量逐步提高,总算解决了温饱问题。1985年,我与村民孙景文合伙买了一头耕牛和一个拉车,后来又合伙买了拖拉机,一家人才稍微轻松了点。”孙丰忠介绍说,“那时候农民不知道也不相信良种这一说,种小麦、玉米的种子都是自己留的。直到1990年,从报纸广播上得知,良种能提高产量,我才试着买种子,精耕细作、用心管理,结果第二年小麦亩产达600来斤,玉米达到了800多斤!后来,我购买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机械,比如收割机(只把麦子割倒)、三铧犁、播种机等,劳动负担大大减轻了!”

  从亩产1400斤到“吨半粮”

  “自1991年开始,我自己再也不留种子了,买的都是经过反复挑选的优良品种!”孙丰忠高兴地说,“并且我明白了一个理,粮食产量提高不快的根本原因就是群众总是守着那些大水大肥、多下种多产粮的‘老皇历’,不注重科学种田,要知道‘多种未必多收,优生更要优育’,科学种植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唯一法宝。我从书籍上学、广播上听、电视上看,逐渐了解了良种良法、配方施肥、宽幅精播等新技术。”

  2004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发放粮食补贴,孙丰忠看到了种地的商机,承包了一些外出打工群众的30多亩地,加上自己家的16亩,近50亩。“我淘汰了原来的旧机械,购买了先进的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宽幅精播机等设备,进行规模种植,这50亩地根本不用孩子管,我老两口就能忙活得了。为了种好这些地,我先后5次来到山东农业大学向著名小麦专家董庆裕教授求教,最长的一次,在泰安呆了一个多月。”孙丰忠谈起他的“科学种植经”,头头是道,“我在全村第一个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宽幅精播等新技术,小麦实行‘一喷三防’,玉米实行‘一增四改’,并且统一品种、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播量、统一浇水、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播种技术,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年纯收入达5万元。2006年,我办起了‘农业科技推广站’,在全村推广良种良法、配方施肥、宽幅精播等新技术,全村860亩地都采用了我改良后的‘八统一’方法。2007年,我被评为全国种粮标兵。今年我的小麦平均亩产1320斤,玉米1580斤,实现了‘吨半粮’!”这时,孙丰忠提高了嗓门,兴奋地继续说,“10月4日,省农业厅专家组来临邑,对我的3.5亩玉米高产攻关田进行现场实打验收,经丈量土地、清理收割机、收割过磅、去杂去水……,我以平均2059.2斤的成绩,在鲁西北72户参赛选手中夺得桂冠。11月12日,‘金满田杯’2010山东粮王大赛决赛结果揭晓,我荣膺桂冠,夺得第一名,成为山东‘粮王’,被奖励了一辆价值近10万元的桑塔纳轿车!”

  因为种粮种出了名堂,在孙汉服村还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很多村民劝孙丰忠对“八统一”管理方法和良种良法、配方施肥、宽幅精播等新技术严格保密,不能轻易传出去。但孙丰忠打定主意,不搞封锁,搞传播。麦秋、三秋过程中,他逐村传播种植经验,有时一天要跑10多个村,等回到家里,常常是累得双腿拖不动,倒在床上起不来。老伴心疼他,担心他身体吃不消,总劝他不要那么拼命。可孙丰忠总是说:“乡亲们种好地不容易,搞砸了,一家人可就一年没收成了!”

  在孙丰忠等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临邑县种植大户越来越多,粮食生产正朝着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在今年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该县10亩玉米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1029.6公斤,百亩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858.9公斤,千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762公斤,万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676.2公斤,再创历史新高。“谁说种粮无作为?你看老孙靠推广科技种粮,几年间就成为了‘粮王’,并帮助群众发了家、致了富,功不可没啊!”10月12日,“中国杂交玉米之父”、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到临邑县考察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情况时,对孙丰忠大加赞赏。

篇三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宜化牌复合肥在玉米上施用效果试验

篇四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玉米应用翠芬复合肥效果试验

篇五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玉米高产栽培要点

玉米高产栽培要点

一、选择品种

结合内乡县气候特点、示范方地力条件,种植品种以“金海5号”、“郑单958”、“农乐168”、“HE-2”等为主导品种。这些品种株型紧凑,根系发达,耐旱抗倒性极强,活秆成熟,一般产量在650kg/667㎡以上,适宜种植密度3500-4000株/667㎡。

二、精细整地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近年来,示范方内农户大多使用旋耕机,造成耕层浅,犁底层瓷实,土壤通、通气性能差,影响玉米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因此必须进行深耕、深松,改善地壤结构。采用大型拖拉机深犁细耙或用手扶拖拉机细犁细耙,知方百计提高整地质量,达到土地松软、细碎平整标准。

三、肥水管理

(一)施肥方法【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1、分次施肥法:根据玉米生长需肥规律,第1次施底肥在玉米播种时同时施入,或者玉米出苗后10d内在距离玉米苗20cm处深施氮、磷、钾含量各占15%的复合肥25kg/667㎡左右。第二次在玉米播种后45d左右(玉米小喇叭口期后至大喇叭口期前),在玉米行间结合灌水穴施尿素30kg//667

㎡左右。

2、一次施肥法:在玉米播后40d(小喇叭口期),每667㎡施高氮复合肥50kg,施肥位置在距玉米苗20cm处,施肥尝试为10cm左右。

(二)适时灌水

分别在玉米小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及时灌水。

四、播种模式

推广玉米密植和宽窄行种植。具体规模为宽行80cm、窄行40cm,株距要求25-30cm,每667㎡种植密度为3700-4160株。播种时要拉行定距,规范种植。

五、播种时间

“五黄六月去种田,上午下午差关拳”、“秋庄稼无巧、赶早越好”,说的就是夏玉米要早播。依据墒情,早整地,早播种,抗旱播种,争取6月10日前播完。

六、田间管理

“三分钟、七分管”。田间管理抓好4个关键:一是苗期及时化除,适时间苗、定苗、中耕。二是玉米播种后40d(小喇叭口期),每667㎡用辛硫磷颗粒剂1.5kg左右,装在空矿泉水瓶中,在瓶盖上钻一个直径0.3cm的孔,瓶口朝下,进行丢心,每次撒下7-10粒为好,防治玉米螟和后期蚜虫。三是花粒期要防早衰或贪青。巧施粒肥,一般每667㎡施尿素7kg或碳铵20kg。

七、适期晚收

玉米晚收每667㎡可提高产量25kg以上,在不影响后茬作物前提下应适应晚收。具体标准是在全田90%以上植株茎叶变黄、玉米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指甲掐不动)、乳线消失时。

篇六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玉米长效专用复合肥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篇七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应用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率影响的研究


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相关热词搜索:玉米专用复合肥 玉米复合肥品牌和含量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玉米穴施复合肥离玉米多远"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503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