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2017-06-22 09:18:3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共7篇)金蝉花探秘:营养价值胜冬虫夏草的金蝉花产在哪里?[每日农经]探秘金蝉花(20130925)知识普及:蝉的幼虫在地下菌化后,第二年就嬗变成了“金蝉花”,即蝉拟青霉菌寄生在蝉的幼虫上所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它的根是蝉或山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开花分枝。子囊...

篇一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金蝉花探秘:营养价值胜冬虫夏草的金蝉花产在哪里?

  [每日农经]探秘金蝉花(20130925)

  知识普及:

  蝉的幼虫在地下菌化后,第二年就嬗变成了“金蝉花”,即蝉拟青霉菌寄生在蝉的幼虫上所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它的根是蝉或山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开花分枝。子囊座单个或2-3个成束地从寄主体前端生出。

  “金蝉花”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名贵中药材,人们主要采集天然蝉花用于各种配伍用药材及滋补药膳或作为保健品。研究显示,蝉花(蝉拟青霉)含有多糖、虫草酸、虫草素、氨基酸、多种生物碱、麦角甾醇和糖原等多种有效成分。相关检测测定了蝉花的虫草活性成分,结果表明蝉花的虫草酸和腺苷含量均高于冬虫夏草,多糖和虫草酸含量均高于蛹虫草,具有和虫草相近的医疗保健功效。医学研究表明,蝉花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肿瘤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北京办事处:010-58525198

  浙江: 18621937799

  记者: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奇妙生物呢?等一会我要和两位老科学家李教授、陈教授一起深入到竹林里科考,准备好了吗?

  大家齐声:好了!

  记者:出发!

  来到浙江省临海市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就如同来到了竹树的世界。多年来,这些科学家们几乎每一年都要到竹海很出考察神秘的生物世界。

  陈祝安:已经30多年了。

  浙江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原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李增智:别看他年纪大,又瘦又小,可爬起山来就像一个猴子。

  李教授所说的“猴子”就是年过八旬的科学家陈祝安。虽然这次考察的内容也比较多,但陈祝安老人为了满足记者的好奇心,说好先让记者见识一种奇妙的生物 。那么这奇妙的生物到底是什么呢?

  浙江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微生物研究实验室主任、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陈祝安:是端午节前后,太早了,还没有出土,太晚了,老化倒伏掉,倒掉又看不到。

  可是那东西实在是太隐蔽了,如果不仔细寻找,是很难找到它的踪迹的。

  记者:陈老师,给你一根拐杖。

  陈祝安:不要啦!

  记者:还是拿着吧。

  陈祝安:谢谢!谢谢!

  记者:陈老师,这在什么地方更加容易发现呢?

  陈祝安:在竹林以下比较阴凉的地方,地表植物比较厚的地方,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你看看。

  这奇妙的生物到底在哪儿呢?陈祝安老人能找到吗?

  记者:您慢点。

  陈祝安:没事。

  陈祝安:这里有一个。

  记者:你找到了?

  陈祝安:找到了,你看。

  没想到,陈祝山老人所说的奇妙生物竟然是一种看上去并不是非常起眼的小白花。不过,陈竹山老人说,让人感觉称奇的并不仅仅是这小白花。

  记者手拿:这上面是花,下面是一个虫子吧?

  陈祝安:对。

  记者:这个是蝉吧对不对?

  陈祝安:是蝉的幼虫。

  记者:这一半是花,一半是蝉,看起来挺奇妙的,这叫做什么名字啊?

  陈祝安:这叫做金蝉花。

  记者:金蝉花?

  一半是蝉,一半是花,确实够奇特的。那么金蝉花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原来,秋季来临,竹林中的金蝉钻入土中,产下卵并逐渐变成蝉蛹,在羽化前被一种虫草菌寄生。当生活条件适宜时,就开始萌生菌丝体,吸收虫体的营养,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有而只剩下一个躯壳。

  万物复苏时节,菌丝体渐渐从虫体顶端钻出,探出土壤表面,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就像开花一样,故而得名蝉花。由于它稀罕少见,比较宝贵,所以也叫金蝉花。

  李增智:应该讲,它也算是一种蘑菇,尽管它是长在虫子上的,蘑菇一般不长在虫子上,实际上都是由菌丝组成的,都是可以吃的东西。

  原来,这虫体的外壳里面包裹的都是菌丝,科学家们把上面的一根根分枝叫作孢梗束,把顶上的小白花叫做孢子粉。那么它和我们常常听说的冬虫夏草是一回事吗?

  李增智:金蝉花不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虫草这一大类真菌当中的一种,金蝉花也和它一样,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虫草这一类真菌全世界有500多种,所以它们两个是不同的种而已。

   据了解,由于金蝉花的主要寄主是竹蝉,所以在竹林里最容易找到金蝉花,但这并不是说它只在竹林里有,其实在其它阔叶林里也会见到,只不过在竹林里更多、更常见一些。

  李增智:金蝉花以蛋白质为主,然后是糖类,脂肪类,矿物质,维生素各种各样的营养,能够提高免疫力,对于肾上壁细胞,对肾的一些功能,都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接下来,科学家们将继续在竹林考察,希望能发现新的生物品种,而记者王玥决定继续探寻金蝉花。那么面对这虫花一体的奇妙生物,消费者能了解多少呢?

  地点:浙江省平湖市

  记者:阿姨,你见过这个吗?

  市民1:冬虫夏草。

  市民2:没有见过。

  市民3:没见过。

  市民4:不知道。

  市民5:冬虫夏草差不多吧!

  虽然很多人并不清楚金蝉花到底是何物,但是生活在我国南方竹林边的不少村民却知道这种奇妙的生物能让他们赚钱。每到端午节前后,就有村民带上工具钻进山中的毛竹林里,寻找奇特的金蝉花。

  记者:你找到金蝉花了吗?大叔。

  农户1:没找到。

  记者:你觉得好找吗这个金蝉花?

  农户1:不好找啊。

  记者:为什么不好找?

  农户1:少啊,数量少啊。

  记者:数量少,而且我觉得这是一个眼力活是吗?

  农户1:眼里一定要好。

  记者:那你觉得今天能采到多少朵?

  农户2:今天能采到多少说不出。

  记者:说不出,这个还是要看运气是吧?

  农户2:看运气。

  山里的天气总是变化无常。天突然阴了,并且下起了大雨,到山上采挖金蝉花的村民早早回来了。

  记者:大哥,我看你数成一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收购商1:因为我们收购是讲个数,多少钱一个。

  记者:论个儿卖,这样方便数。

  收购商1:十个一堆,这样方便点。

  记者:大哥,你好!你今天采了多少?

  农户:今天采了200个多一点。

  记者:这个算多的吗?

  农户:不算多的,不下雨可能会采得多一点。

  记者:这个采收期大概有多少天?

  农户:20多天。

  记者:大概能赚多少钱?

  农户:3000-5000元。

  记者:大叔,你今天采了多少个?

  老农户:采了五六十个。

  记者:不算多啊。

  农户:不多,我年纪大了,看不清楚了。

篇二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金蝉养殖的大棚育种技术

  一、选择育种树木

  矮化果树如杏树、桃树、苹果树或其他矮化型灌木品种都是金蝉育种的良好树木。注意及时修剪过高枝条,以方便繁育管理;在树的间隙套种果树生苗,以增加金蝉产卵的树枝;在树木下面殖种金蝉种卵,方法参照“金蝉的养殖技术”。

  二、建设育种大棚

  在金蝉即将出土前夕搭建育种大棚,面积以每个占地1亩为宜。在育种区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成围栏,水泥柱的行距5米,中间用竹竿搭架,再拉设铁丝固定,然后在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育种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切忌在低洼易存水的地块建育种大棚。

  三、种虫管理与防疫

  金蝉出土后因其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前期等其羽化成虫后再进大棚,捕捉时羽化金蝉会因见光四处飞乱碰,造成种虫死亡,因此可全部捕捉前l周内出土的金蝉,待1周后再开始让金蝉自然羽化产卵。留种密度每亩约lOooo只,雌雄约各占50%,每只雌金蝉可产种卵500~l500个,每个大棚大约可供20亩地金蝉繁殖用种。

  金蝉羽化后20天左右即可交配产卵,产卵时金蝉刺破枝条表皮,把卵产在木质部。金蝉交配产卵期尽量不在大棚内走动与喧哗,避免对金蝉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出土后的若虫(知了龟)及羽化后成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麻雀和螳螂等,应做好大棚内防护工作。另外,应经常查看纱网是否破损,严防金蝉外逃。

  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藻菌(蝉花)等微生物均可对金蝉种虫造成寄生危害,养殖时应加强保护。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下卵期和蝉蚁发生期,金蝉的主要天敌有蚂蚁和红色小花蝽,必须严加防范。可利用强氨精等进行土壤处理。

  四、采收保存种卵

  9月中下旬是育种大棚采收金蝉种卵的最佳季节。可采用果枝剪或顶端带钩的长杆,把树上被蚱蝉产卵致死的1~2年生细干枯条轻巧取下,凡是一侧呈扁平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即是蝉卵,剪除产卵窝上部多余的无卵枯梢、在产卵窝痕下部留出10~15厘米元卵枝条部分,将50~lOO条左右捆成一小捆,放人塑料袋中或平码于孵化房内,再经自然处理后即可做种使用。

篇三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蝉花

蝉花

蝉花(Isaria cicadae Miquel)俗称大虫草,属于虫生真菌;在全世界已经发现的530多种虫草中,金蝉花、冬虫夏草仅仅是其中的两种;是一种外形具有“动物”和“植物”形态特征的奇妙生物,根是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分枝开花,花粉为乳黄色也称为”蝉花孢子粉“,简单地说就是”种子“,具有繁殖功能。其形成过程是蝉的幼虫在蝉羽化前被虫草菌感染、寄生,当气候环境适宜时,吸收虫体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具而只剩下一个躯壳。万物复苏时节,菌丝体又从营养阶段逐渐转化为有性阶段具有繁殖功能的”蝉花孢子粉“,渐从顶端分枝”发芽“形似花朵,故而称为蝉花。其中以江苏茅山、江苏溧水的金蝉花品质最佳。 中文学名蝉花

拉丁学名Isaria cicadae Miquel[1]

别 称蝉蛹草、蝉茸、冠蝉、胡蝉、蜩、螗蜩、唐蜩

界真菌界

门子囊菌门(Ascomycotion)

亚 门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

纲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

目肉座菌目(Hypocreales)

科虫草科(Cordycipitaceae)

属棒束孢属(Isasia)

种蝉花

分布区域我国长江以南、欧美、日本等国[1]

目录

1历史记载

2形态结构

▪ 菌核

▪ 孢梗束

▪ 孢子粉

3成分特征

4药理作用

5性状

6功能

▪ 滋补

▪ 抗疲劳

▪ 催眠

▪ 镇痛

▪ 免疫【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 其它

7吃法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 金蝉花泡水

▪ 金蝉花老鸭汤

▪ 金蝉花土鸡汤

▪ 金蝉花神仙粥

8相关药物

9物种分布

10生长习性

11易被混淆为商品蝉花的一些虫草

▪ 奇异弯颈霉

▪ 屋久岛线虫草

12金蝉花

1历史记载

南北朝(公元五世纪)雷斆《雷公炮炙论》记载:“凡使,要白花全者。收得后于屋下东角悬干,去甲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碾细用之。”

隋唐甄权的《药性论》记载:“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冠状,谓之蝉花,最佳。味甘寒,无毒。主小儿天吊,惊痫瘈,夜啼心悸。”

宋朝苏颂《图经本草》中有“今蜀中有一种蝉,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 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记载:“蝉花,所在皆有,七月采,生苦竹者良,花出土上”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1590)记载:“蝉花可治疗惊痫,夜啼心悸,功同蝉蜕”

除上述经典医药论著外,还有不少古代医学家专著记载了蝉花的复方,如宋代《圣济总录》、《小儿药证直诀》等。[1]

2形态结构

金蝉花的形态结构主要由1、菌核; 2、孢梗束3、蝉花孢子粉三部分构成

菌核,即金蝉花的蝉幼虫感染虫草菌后的虫体,菌核由三层结构构成,最外层为乳白色的称为“菌被”的结构,厚约0.5毫米,上品金蝉花该层完整包裹虫体;中间层为蝉幼虫的外壳,中药学名称为“蝉蜕”;最内层为“菌丝体”即由蝉的营养物质转化而成。所以,自然界中具备这三层结构和携带有饱满的蝉花孢子粉的极品金蝉花是非常罕见的。菌核形状长肾形,微弯曲,长约2.5-3.5cm,直径1-1.4cm,形似蝉的幼虫。虫体头部具1-2枚棒状子座也称孢梗束,长条形或卷曲,分枝或不分枝,长3-7cm,径3-4mm,原生态蛋清色,干燥后乳白色,也有的为黑褐色,顶端稍膨大,表面有粉状蝉花孢子粉,形似花朵。

孢梗束

孢梗束也称子实体、子座,由寄主的前端生出,新鲜时白色,高1.5-6cm;柄分枝或不分枝,直径0.1-0.2cm。

孢子粉

蝉花孢子粉,也就是金蝉花的“种子”(右下图金蝉花顶端乳白色花粉即蝉花孢子粉),蝉花孢子粉具有繁殖功能,其分生的孢子形状为长方卵形,两端稍尖,大小为(6-9)μm×(2-2.5)μm,常含有2个油球,为蝉花孢子粉油,透明无色。蝉花孢子粉是由菌核、孢梗束的活性成分转化而来,因而,蝉花孢子粉聚集了金蝉花的活性成分精华,具有抗肿瘤作用。

蝉花其他名称有大虫草、金蝉花、蝉茸、虫花等,是蝉若虫感染蝉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cicadae)后形成的虫生真菌。此301不锈钢管、生物活性强,适应性广,还具耐缺氧、镇痛、镇静的作用。

金蝉花味甘、性寒、具有补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飞蚊症、白内障、夜盲症、视力模糊等。 材料:金蝉花1两,淮山2两,杞子1两,羊肝1块,蜜枣5粒。

煲法:清水十二碗煲两小时

冬虫夏草和蝉花同属于虫草类中药,主要包含的有效成份有: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

1.高免疫力;

2.改善肾功能;

3.抗疲劳;

4.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

5.抗肿瘤;

6.明目;

7.改善睡眠;

8.抗辐射;

9.镇痛、镇静。

其它

有文献报道蝉花中的腺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作用。还发现蝉花有抗辐射和抗肿瘤作用。前已述及蝉花具有滋补强壮功效,必定能提高生命活力,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蝉花能提高免疫功能,必然能直接或间接地吞噬或抑制肿瘤细胞,显示其抗肿瘤作用。蝉花这味古老的名贵药材,因其与冬虫夏草一样同属虫菌复合体,它们的菌种均为拟青霉菌株,且含有相近的化学成分,所以医家常作冬虫夏草的代用品。由于其药源紧缺,研究应用尚少。根据现有报道资料看,蝉花的化学成分较复杂,药理作用较广泛,很有研究开发之必要。可喜的是现已从蝉花中分离纯化出蝉拟青霉菌株,开始了人工培养蝉花,今后的研究应用前景是很好的,不久的将来蝉花制剂即可能面向市场,服务于医疗保健事业,造福于人民。 7吃法

金蝉花泡水

1.取蝉花约2-3个,置入容器,用冷水将虫体泡软。

2.去除外衣及虫体上的硬壳,保留虫体及菌丝体并洗净。

3.注入清水适量,隔水蒸(或煮)约40分钟,蒸(或煮)出的汤汁即可食用。

4.再次注入清水蒸(或煮)40分钟,汤汁可连同虫体、菌丝体一同食用。

5. 早晚各服一次。

金蝉花老鸭汤

材料:金蝉花5-8只,老公鸭半只,姜4-5片,料酒、盐少许。

做法:1.金蝉花洗净沥干备用。

2.老鸭洗净,切块、备用。

3.将金蝉花、老鸭、姜片一起放入砂锅内,掺加适量料酒净水,文火炖3小时以上,食用时加适量盐即可。

篇四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蝉花功效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文化层次的提高,人们对自身保健和科学养生愈加追求,补益食品、药品几乎成了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食补,这里暂且不谈,单说滋补身体的药物,可说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本文将介绍的,是一种冬虫夏草(虫草)的代用品—中药蝉花. 蝉花又名虫花,是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中医认为,蝉花是一种功效与冬虫夏草近似的珍贵药材。有关文献记载,蝉花味甘、性寒,归肝经,具疏散风热、定惊解痉之功效。用于目翳,惊痫,小儿夜啼,麻疹未透。常用量3~10克。

宋·苏颂《本草图经》对蝉花有这样的描述:“今蜀中有一种蝉,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入药最奇。“上溯至南北朝,雷校《雷公炮炙论》对蝉花有加工记载:“蝉花,凡使,要白花全者。收得后,于屋下东南角悬干,去甲、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研细用之。“这可能是对蝉花的最早记载。历代本草中还记载,蝉花为寄生昆虫,主要有蝉科山蝉、蝼蛄及黑蚱等,近年来,研究人员又从竹蝉若虫寄生物中分离出与前者相同的真菌菌株。据《证类本草》记载:“蝉花,七月采,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土上。“近年有报道,蝉花一般生长在针阔叶混交林带,森林覆盖率为65.3%,大多分布在海拔 700~950米,坡度为30。~40。的向阳山坡上,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状态。蝉花主产于长江以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为浙江、四川、云南、江苏等地。自然界中大蝉草很稀少,常采到的是蝉拟青霉及其寄主山蝉若虫的干燥体。根据历史产区浙江的l 467份样品的调查,药材蝉花主要是蝉拟青霉寄生的虫菌复合体。蝉拟青霉又名雌蝉花,属半知菌类或有丝分裂孢子真菌,其孢梗囊自虫体头部丛聚成束长出,浅黄色,长1.5~6.0厘米,前端膨大,呈纺锤形。其主要鉴别特征是分生孢子梗上的分枝,多局限于顶部,瓶梗粗而短,密集,分生孢子较大,常弯曲。据有关资料介绍,蝉花含肝糖元、虫草酸、多种必需氨基酸、D一甘露醇、多种生物碱及麦角甾醇等。研究人员测定了蝉花中腺苷的含量,测定结果为,每克蝉花中含有 135毫克腺苷。另有人对冬虫夏草和蝉花的多糖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检测结果表明,冬虫夏草菌子座及其虫菌复合体,与蝉花菌子座及其虫菌复合体均含有多糖成分,且蝉花菌子座多糖含量高于冬虫夏草,但虫草菌复合体多糖含量高于蝉花。对蝉拟青霉中营养成分的研究表明,蝉拟青霉中含甘露醇 2.18%、多糖21.73%,蝉拟青霉中所含氨基酸、多糖、甘露醇均与冬虫夏草相似,在对其中所含重金属砷、汞、铅的含量的检测中发现,蝉花中砷、铅的含量均比冬虫夏草低,而汞在蝉花中未检出,说明蝉拟青霉比冬虫夏草更加安全可靠。通过两者成分的比较,研究人员认为,蝉拟青霉具有与冬虫夏草相似的化学成分,故蝉拟青霉可能具有与冬虫夏草相似的药用价值,从而为蝉拟青霉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提供了理论依据。蝉花有多种药理作用:

1.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人员将蝉花菌株进行人工发酵产生蝉花菌丝,从中提取蝉花多糖,并以冬虫夏草多糖为阳性对照物,对小鼠进行淋巴转化试验、Ea及E玫瑰花试验、特异性免疫玫瑰花试验、巨噬细胞吞噬试验、抗绵羊红细胞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蝉花多糖具有明显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2.滋补强壮作用

据近期的报道,蝉花与多种虫草的主要成分氨基酸种类相似,含量较一致。药理试验表明,蝉花与多种虫草的氨基酸都有程度不同的补益作用。

3.抗疲劳抗应激作用

王砚等试验表明,蝉花水煎剂能明显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显著提高常压缺氧状态下及在高温环境下的存活时间。

4.镇静催眠作用

刘广玉等报道,药理实验表明,蝉花组小鼠给药1小时后测定10分钟内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说明蝉花还能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缩短戊巴比妥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蝉花亦能增加在单位时间内的入睡率,同时证明人工培养品与天然蝉花功效相近。

5.改善肾功能

近有报道,以蝉花代虫草进行临床研究,表明能降低血、尿肌酐,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血清蛋白含量,减少尿蛋白的排出等。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其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表明,蝉花对间质小管病变有较好疗效,能保护肾小管Na+一K+一ATP酶,减轻细胞溶媒体和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凝固性。

6.其他。

有文献报道,蝉花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蝉花腺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作用。还发现蝉花具有抗辐射和抗肿瘤作用。长期以来,蝉花作为中医明目退翳药,主治目赤肿痛、流泪、障翳等。后天性眼病多与外伤、病菌感染有关,由于此病原菌是眼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蝉花的退翳明目作用,很可能与该菌产生了抗真菌和抗细菌的抗生素,或是产生了特殊的活性成分有关。【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蝉花是古老而名贵的中药材,因其与冬虫夏草同属真菌类虫菌复合体,它们的菌种均为蝉拟青霉株且含有相近的化学成分,所以临床上常作冬虫夏草的代用品。由于其药源紧张,临床及保健应用尚待开发。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蝉花的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开发前景十分乐观。如何有针对性地分离纯化,如明目、镇惊等活性成分,开展药物化学和药理研究,开发蝉花新中药现代化制剂,综合开发利用蝉花菌丝体为功能食品,利用无性孢子开发生产绿色生物农药,人工培养蝉花形成高科技产品,应引起足够关注。

《本草图经》记载:“今蜀中有蝉,其蜕壳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 现代药理发现蝉花所含多糖和虫草酸的含量与冬虫夏草相近,且重金属As、Hg、Pb的含量均比冬虫夏草低,其中Hg在蝉拟青霉中未检出,说明蝉花比冬虫夏草具安全性。我们观察发现,蝉花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提高肌酐清除率,延缓CRF的进程,其效果好于西药组,同金水宝组相仿。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蝉花具有保护肾小

球功能免受炎症损害,减轻肾间质损伤,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恢复肾小管功能,以及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纠正负氮平衡的作用

蝉花 蝉花,也称蝉菌、蝉蛹草,是一种具有动物和植物特征的奇妙生物。它的根是蝉蛹或山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开花分枝。据有关的研究提出,蝉桦属于生物病态现象,是一种虫菌相依的组合体。秋季来临,蝉钻入土中,逐渐变成蝉蛹,在羽化前被冬虫夏草菌类寄生,当生活备件适宜时,就开始萌发成菌丝体,吸收虫体的营养,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有而只剩下一个躯壳。万物复苏时节,菌丝体又从营养阶段转化为有性阶段,渐渐从顶端开花分枝,故而得名蝉花。

中医药书介绍说,蝉花含有大量甲壳质和氮等,其功能降低反向瓜和横纹肌紧张度,并对神经节有阴断作用。

蝉花,我国民间早就应用于治疗视物不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而今,蝉花的医疗功效又不断被民现,如疏风热、解痉挛、定抽搐等,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一种稀世良药。

每年的金秋时节,是收获蝉花的季节.

■蝉花鸡肉汤

蝉花15克、鸡肉250克。先将鸡肉切小块,与蝉花一同放入沙锅内加生姜、 大蒜、葱、胡椒、黄酒和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炖至鸡肉熟烂,加 食盐调味,佐餐食用。此方有补虚损、益五脏之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或虚劳引 起诸虚等症。老年人食用有充沛精力、抗衰老、延年益寿之功效。

■蝉花灵龟汤

蝉花20克,沙参6克,龟500克,火腿末25克,粳米100克,调味品适量。 先将龟肉放入锅内与葱姜炒香,放黄酒,再与淘洗干净的粳米、沙参、蝉花一 同入锅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加入生姜、火腿末、胡椒、葱段、食盐等调料, 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此方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可用于肺癌、乳腺癌、白血病等 癌症的辅助食疗。【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蝉花乌鸡汤

蝉花15克,去毛去内脏乌鸡250克。先将乌鸡放沸水锅中焯一下取出,将蝉花一半置鸡腹内,另一半放鸡肉上,注入鸡汤,加生姜、葱段、大蒜、胡椒、食

盐上笼蒸至熟烂即可食用。此方具有益肝肾、补气血、调经止带之功效,适用于 体虚羸弱之人,尤其适用于崩漏带下之妇女食用。

篇五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蝉花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3月第16卷第2期Mar.20(O

V01.16No.2

159・

蝉花的研究进展

陈玲宋捷民1

(浙江省嵊州市中医院・嵊州312400

1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杭州310053)

等麦角菌科(C/,a愀)真菌寄生的产物。其药用始载于南北朝

蝉花C,trdyceps成蛳(脚.)姒.dBroome属虫生性药用真菌,

寄生于蝉蛹体上,是蝉在羽化前。接近地面约3—4一处,被蝉拟青霉

刘宋时代的《雷公炮炙论>。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言“蝉花味甘寒,无毒,主小儿天吊,惊瘸,瘛癜,夜啼,心悸”。医家认为蝉花是一种与冬虫夏革相近的珍贵药材。近年来学者们对其来源、性

状鉴定、化学成分、人工培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做了一些研究工作,现予以综述。

l形态特征与鉴别宋・苏颂等的<图经本草’中记述:“今蜀中有一种蝉,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入药最奇。”传统

认为蝉花包含大蝉草C.c妇daeslI女w和蝉拟青霉Pa积10啊粥c妇d∞

(^幻.)&—・。这都是由于人们长期一直认为大蝉草的无性型是蝉

拟青霉之故,所以常把这两种真菌混用“蝉花”一词。

1.1大蝉草大蝉草又名金蝉花,其子座一般单生、2个或多个,不分枝,棒状,褐色;可孕部顶生棒状,柄柱状;子囊壳埋生,拟卵形;予囊孢子断裂,次生子囊孢子柱状,寄生的蝉若虫较大。1.2小蝉花

是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小蝉草寄生于蝉科慈姑

砌伽钟KaempfeT/Fal-".幼虫的体内所抽出的子座及寄生幼虫尸体

的干燥复合体。小蝉革的子座从寄主前端长出,单生或2■3个成丛,高2.5~6cm,中空;柄肉桂色。干后深肉桂色,粗1.5—4ha'n;头部棒形。肉桂色至茶褐色,千后浅朽叶色,子囊壳埋生,长卵形;寄主为蝉的蛹。小蝉草的无性型是蝉白僵菌BⅫH谢口I曲Df扣Ⅺ。

1.3蝉生虫草其子座聚生至近丛生,从成虫寄主的整个腹部长出,子囊壳斜埋在子座内。

1.4蝉拟青霉蝉拟青霉又名雌蝉花,属半知菌类或有丝分裂孢子真菌,其孢梗束自虫体头部丛聚成束长出.浅黄色,长1.5—6.0cm,前端膨大,呈纺锤形。它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分生孢子梗上的分枝多局限于顶部,瓶梗粗而短,密集,分生孢子较大,常弯曲。Perch(1942)和Maim(1958)认为它是小蝉草的无性型。但通过分离培养、扫描电镜观察和核糖体基因的rls序列分析研究表明小蝉草的无性型不是蝉拟青霉而是蝉白僵菌。2寄主2.1寄生昆虫

励mM缸)、蟪姑(甩嘲妇∞妇蜊)及黑蚱(铆倒娜即嗍船乱锄)等

文献记载的蝉花寄主,有蝉科的山蝉(C/mda3种蝉【IJ。经陈祝安等研究从竹蝉(忍彬b删)若虫寄生物中分

离出与前者相同的真菌菌【2]株,证明竹蝉也是蝉花的寄主昆虫。2.2寄生植物幸兴球搜集到主要蝉花产地浙江、四川的“蝉花”和广东的“小蝉花”、福建的“土蝉花”。以及浙江宁波产的另一种“蝉花”(当地称“独角龙”或“乌角尖”)共5批样品。经研究可区别为虫草属

的两个不同的种:小蝉草(凸岬础蜘)和大蝉草((.,:ordycep

“∞d∞)。小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是待定名棒束孢菌(isar池p).大蝉草分生孢子阶段是蝉棒束孢菌(,棚砌d∞d∞)¨J。研究确认蝉棒束孢

菌(缸妇d础e)是蝉拟青霉(战冽lcD,】叩Ⅸ蛔如P)的同物异名【“。大

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称无性型,子囊壳阶段称有性型。在自然界中有性礁很稀少,常采到的是无性型,所以在产销地常将二者统称蝉花

万方数据

一起收购与销用【5】。陈祝安等搜集浙江的蝉花历史产区的1467个样品,分离培养结果中药材蝉花绝大多数是蝉拟青霉寄生的虫菌复合体。从其中分离的蝉拟青霉菌株能在一些自然基物或组合培养基上发酵,固体培养可长出类似虫体生的孢梗束。从而认为有可能通过

人工培养途径,以解决药源不足的问题圳2。

良,花出土上”。蝉花一般惊蛰以后至秋初生于苦竹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6】6,森林覆盖率为65.3%,大多分布在海拔700—950m,坡度为3俨一406的向阳山坡上.璺明显的垂直分布状态。蝉花在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且多在低洼地带。在滇藏高原仅见于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带,这表明它适宜在温热地区生长。自然界中大蝉草很稀少,常采到的是蝉拟青霉及其寄主山蝉若虫的干燥体。根据蝉花的历史产区(浙江省衙州、台州、宁波)的1467份抽样调查,药材蝉花主要也是蝉拟青霉寄生的虫菌复合体【2j。

4活性成分蝉花含有肝糖、虫草酸、多种必需氨基酸、D一甘露醇、多种生物碱、麦角甾醇等有效成分【7・。I。研究人员测定了蝉花中

腺苷的含量约为135l蜡/g【训、金蝉花多糖含量为24.16IT犍,/一划,为蝉

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蝉花尚含真菌多糖成分,对冬虫夏草和蝉花的多糖成分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冬虫夏草菌子座与其虫菌复合体和蝉花菌子座与其复合体均含有多糖成分,而且蝉花菌子座多

糖含量高于冬虫夏草,但虫菌草复合体多糖含量,蝉花则低于冬虫夏

草【11】。<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蝉拟青霉含有糖原、甘露醇、多种生物碱及麦角甾醇等。通过对蝉拟青霉中营养成分的研究,蝉拟青霉含甘露醇2.18%,多糖21.73%[t2】。蝉拟青霉中所含的17种氨基酸、多糖、甘露醇均与冬虫夏草相近,且重金属A暑,Hg,Pb的含量均比冬虫夏草低,其中Hg在蝉拟青霉中未检出,说明蝉拟青霉比冬虫夏草更具安全性。通过蝉拟青霉与冬虫夏草的成分比较,可以看出蝉拟青霉与冬虫夏草具有相似的活性成分,为蝉拟青霉今后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5蝉花的药用功能研究表明,蝉花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用活性。总结目Iii『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归纳其药用功能如下。

5.1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将蝉花菌株进行人工发酵产生蝉花菌丝,从中提取蝉花多糖,对小鼠进行淋巴转化试验、Ea及E玫瑰花试验、特异性免疫玫瑰花试验(1R—Fc)、巨噬细胞吞噬试验、抗绵羊

红细胞(S衄C)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蝉花多糖具有明最的提高免

疫功能作用(P<0.01或P<0.05)【13.1。宋捷民等的研究也表明金蝉花IlJ显著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及巨噬细胞活性,促进免疫功能。5.2神经系统调节作用实验表明,蝉花以及人工培养品组小鼠给药1小时后测定10分钟内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缩短戊巴比妥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亦能增加小鼠在单位时间内的入睡率。由此证明蝉花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2.15】。蝉花含有大量甲壳质和氮等,经药理研究,能降低反射反应和横纹肌紧张度,并对神经节有阻断作用(‘中医方药学>、‘中国药用其菌>)。

3分布据《证类本草>记载:“蝉花。所在皆有。七月采,生苦竹者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3月第16卷第2期Mar.2009

V01.16No.2

5.3

解熟镇痛作用蝉花以及蝉花人工培养品对正常及人工致热大鼠在用药后2小时内均有明显的降温作用;用扭体法和热板法实验结果显示蝉花对小鼠化学及热灼刺激性疼痛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由此证明蝉花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作用tz,g】。

5.4改善肾功能蝉花代虫草进行临床研究表明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蝉花对肾间质小管病变有较好疗效,能保

护肾小管细胞Na+一K+一A什酶,减轻细胞溶酶体和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凝固性【|】。蝉

花菌丝对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42天的实验研究证实蝉花菌丝以及固体培养蝉花菌丝能改善动物的肾功能和肾衰竭并发症(贫血、营养不良)、延缓大鼠肾小球硬化进程和慢性肾衰竭进展速度【16,17J。

5.5

促进连血系统功能蝉花对小鼠失血性贫m和抗盐酸苯肼贫

血有明显的改善和治疗作用,提示蝉花具有促进造血功能作用【16j。5.6滋补强壮、抗疲劳、抗应激、耐缺氧、耐高温作用

蝉花与冬虫

夏草中的主要成分氨基酸种类相似,含量较一致。多种氨基酸是滋补强壮的物质基础之一。药理实验证明蝉花与多种虫草的氨基酸都有不同程度的补益作用【18J。蝉花水煎剂能明显延长实验小鼠的游泳时问,显著提高小鼠常压缺氧状态下及在高温条件下的存活时问,证明蝉花具有抗疲劳抗应激作用[19】19。5.7其他

有文献报道蝉花巾的腺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作

用【9】9。还发现蝉花有抗辐射【18】、抗肿瘤【8】以及降血糖等作用【驯。6毒性急性毒性试验证明,小鼠分别ig大蝉革或蝉拟青霉提取物609/kg,观察72小时,两组动物均无死亡。给药后动物仅活动减少,24小时后均恢复正常;ip大蝉草或蝉拟青霉的加b为(14.24-2.1)∥kg和(12.54-2.1)r/kg。亚急性毒性试验中.蝉拟青霉提取物99/kg,

i828天,大鼠心、肝、脾、肺、肾无明显异常改变…,表明蝉拟青霉对

机体的毒性甚微。急性毒理实验还证明蝉花最大耐药量为809/kg,相当于人用临床量的444倍。表明蝉花安全无毒性【22】。因此误食蝉花中毒的报道【23】有可能是晶种以及服用方法有误。但是目前的毒理实验毕竟是动物实验,对人体是否有毒性,还待进一步观察。7人工培养由于蝉花自然资源日趋枯竭,近些年来,虫草及其类似物的利用都是通过深层发酵而获得,此法生长周期短、污染少、产

量较高。有研究表明蝉花及其人工培养物具有相似的作用【2,24】,故

可通过人工培养,进行工业化生产,以促进蝉花的开发利用。

蟀拟青霉能利用多种碳源,就产孢而言,葡萄糖最理想,用果糖

作碳源则菌丝体产量较高。生长最适温度为24℃~26℃,但孢梗束形成则要求较低的温度。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5—6。蝉拟青霉能

在多种培养基1-.生长,尤以玉米粉琼脂、萨氏麦芽糖琼脂和酵母蔗糖

琼脂更佳。液体振荡培养和静置培养常用的液体培养基有马铃薯一蔗糖液、Riduud液、cz叩el【液等.静置培养14天后,液面形成白色菌膜

并不断加厚,有的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有的在厚菌被上长出直立分

枝的孢梗束。其中,Richard培养基液面上长出直立分枝的孢梗束。RichaId培养基液面上形成孢梗束多而壮,孢子也丰富,干物质质缝为2.39.分生孢子总数达到3.9×1011。固体培养可采用煮熟的小麦、大麦以及玉米、豆饼、麸皮、谷壳(3:1:4:5),湿热灭菌柏分钟,接种景为1%一3%,簧聚乙烯薄膜或浅彘巾培养。孢梗束成丝或单生,有明显趋光现象,通常采收期为40天【引。

8蝉花的发展前景蝉花由于其药源紧缺,研究及其应用尚少。根据现有资料,蝉花的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较广泛,并有与冬虫夏草相似的组分和功效,有人在I缅床上用蝉花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有望将其开发为冬虫夏草的替代晶。

现已从蝉花中分离纯化出蝉拟青霉菌株,开始了人工培养蝉花,虽然目前认为蝉拟青霉是主要的感染真菌,但因天然蝉花感染真菌

万方数据

的复杂性,以蝉拟青霉人工培养的孢梗束与天然蝉花可能因菌种数量不同而疗效有差异,因此生产方向应该尽量以仿天然培养为方向。

目前对于虫草的有效成分特别是生物活性物质尚了解不足。大多数研究以原材料为主,而对其相关成分的实验研究尚少,应加大对这些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l李冰岚.蝉药的本草学考证.现代应用药学,1993。10(2):22.2陈祝安,刘广玉,胡菽英.蝉花的人工培养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真菌学报,1993,12(2):138.

3幸兴球.大蝉草和小蝉草的分类.微生物学报,1975,15(1):20.

Samson

RA.Paecilomyeesand

some

all词hyphomycetes.Stud

Mycol,

1974。6:52.

5壬文元,刘晓光.杭州产中药材蝉花原植物大蝉革的研究.现代

应用药学,1991,8(3):16.

6黄年来.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7.7刘波.中国药用真菌.第2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27.8王海颖,陈以平.陈以平教授巧用蝉花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志。2000,7(10):71.

9宋玉良,宋捷民,严建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蝉花中腺苷的含

量.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11(6):367.

10朱英,宋捷民,忻家础.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蝉花中多塘的含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1,18(6):441.

1l华巍巍,赵岚,苏新.冬虫夏草和蝉花的多糖成分比较.现代应

用药学,t989,6(5):13.

12

Gao口.Study

on

nu击eatcomptmentsofPaeeilanyc&dcadas.NatProd

ReaDer,1993,5(1):86.

13迟秋阳,陈宝骥,杨晓华,等.蝉花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药理作

用的研究.军队医药杂志,1996,6(5):44.

14宋捷民,陈玲,胨玮,等.蝉花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中

国中医药科技,2007,14(1):37.

15刘广玉,胡菽荚.天然蝉花和人工培养品镇静镇痛作用比较.

现代应用药学,1991,8(2):5.

16朱戎,陈以平,邓跃毅,等.固体培养蝉花菌丝延缓肾小球硬化

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2):70.

17金周慧,陈以平,邓跃毅.蝉花菌丝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3):132.

18陈万群,陈古荣.冬虫夏草代用品研究进展.中草药,1994,25

(5):269.

19王砚。赵小京,唐法娣.蝉花药理作用初步探讨.浙江中医杂

志,2001,36(5):219.

20宋捷民,忻家础,朱英.蝉花对小鼠血糖及造血功能影响.中华

中医药学刊,2007。25(6):1144.

2l

uuCY,HuSY.C,olll[m/iso[i

oil

sedlltion

and∞al耐c

actionofnatural

paedlomyces

cicadaewiththoseofitscultivatedtissues.(2finJMed

Appl

Phann,199l,8(2):5.

22宋捷民,忻家础,朱英,等.蝉花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急性毒

性实验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4,21(7):12.23宋培光.误食蝉花中毒4例.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1):22.24刘广玉,胡菽英.天然蝉花和人工培养品镇静镇痛作用比较.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现代应用药学,1991,8(2):5.

25陈祝安.虫草真菌蝉拟青霉的研究.真荫学报,1991,10(4):

280.

(牧稿:2008—01—24)

篇六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蝉花的分离和培养研究_曾凡清

ZhejiangShiyongjun2008,16(4):28~29

蝉花的分离和培养研究

曾凡清 刘德云 宋小亚 李 阳

(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丽水 323000)

*

关键词 蝉花;分离;培养

蝉花又名蝉蛹草、蛹茸、虫花,是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及其寄主山蝉若虫的干燥体。子座单生或2~3个成丛地从蝉蛹或山蝉(CicaeaflamctcDist)前端长出,棍棒状或鹿角状,高215~610厘米,中空,柄肉桂色。头部棒形,肉桂至茶褐色。子囊壳长卵形,埋生于子座内,500~620@220~260(Lm)。子囊圆柱形,200~740@516~7(Lm),内含8枚线状条隔透明的子囊孢子。孢子易断为8~16@1~115(Lm)的小段。分生孢子阶段(无性型)是蝉棒束孢,主要产于浙江、四川、云南等地,该菌菌丝在固体培养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甘露醇等物质。医学上认为,蝉花是一种与冬虫夏草相近的珍贵药材。有文献记载,蝉花性寒,味甘,具散风热、定惊、镇痉等功效。民间用其治小儿惊风、心悸、夜啼等症。如今,蝉花的医疗功效不断被医学界发现,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稀世良药。

蝉花是一种具有动物与植物双重特征的奇妙生物,它对生长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而近几年由于对其生长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虫体大量被人工捕获,使蝉花资源更为稀缺。因此,人工培育蝉花具有广阔的前景。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蝉花于2007年7月19日采集于浙江省丽水市南明山阴面坡的混交林中,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112 培养基的制作

(1)分离培养基。¹葡萄糖20g,蛋白胨2g,

[4][3][2]

[1]

酵母膏2g,K2HPO41g,KH2PO40146g,MgSO4015g,琼脂20g,蒸馏水1L,pH自然,121e灭菌20min备用。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L,pH自然,121e灭菌30min备用。

(2)固体发酵培养基。¹小麦培养基:小麦70g,酵母粉3g,蔗糖2g,水150mL,装瓶或装袋1P2~2P3的量,121e灭菌45min。º玉米培养基:玉米70g,酵母粉3g,蔗糖2g,水150mL,装瓶或装袋1P2~2P3的量,121e灭菌45min,备用。

(3)液体培养基。¹葡萄糖20g,蛋白胨2g,酵母膏2g,K2HPO41g,KH2PO40146g,MgSO4015g,蒸馏水1L,pH自然,用250mL的三角瓶,每瓶分装50mL。121e灭菌20min,备用。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L、pH自然,用250mL的三角瓶,每瓶分装50mL。121e灭菌20min,备用。

2 蝉花真菌的分离接种

211 虫体的分离法 用清水洗净虫体表面的泥土,用70%的酒精溶液消毒其表面,再用无菌水漂洗3次,用无菌解剖刀剖开表层,挑取以前足为界的前端部分,避开消化道,取米粒大小菌丝体接入平板中,于25e下培养,待菌丝长到013cm左右时,挑取少量菌丝反复在分离培养基中提纯,待菌丝完全纯化后,挑取黄豆大小菌丝于试管中培养。212 子座的分离法 从虫体顶端取下子座芽,用无菌水反复漂洗3次,再用无菌纸吸干子座表面的水分,用无菌解剖刀取长015cm子座芽接入平板

*基金项目:浙江省农业厅项目/丽水市食用菌种质资源库0(浙农计发12005275号)的部分研究内容。

:),女,2002,,

曾凡清等:蝉花的分离和培养研究#29#

中,于25e下培养,待菌丝长到013cm左右时,挑取少量菌丝反复在分离培养基中提纯,待完全纯化后,挑取黄豆大小菌丝于试管中培养。

213 孢子的分离法 把蝉花的花蕾悬挂于一个无菌三角瓶中,让孢子弹射于瓶底,然后用无菌水稀释,涂布于平板中,置于25e下培养,待菌丝长到013cm左右时,挑取少量菌丝反复在分离培养基中提纯,待完全纯化后,挑取黄豆大小菌丝于试管中培养。

214 蝉花真菌的接种

(1)两种液体培养基中,用打孔器接入平板菌苔一块,置于旋转式摇瓶机上,转速180rPmin,培养温度25e。

(2)固体培养基中,每瓶接入分离纯化的大小相同的蝉花菌种,置于温度为25e,湿度为60%~70%的环境中培养。3 结果

311 分离结果 从不同的分离部位来看,组织分离的菌丝生长之初均为放射状生长,状平伏,后渐现白色绒毛状,以后颜色逐渐转深,呈浅褐色,表面出现小水滴。从虫体中分离出的组织较子座分离出的污染率低、纯化度高,分离更易成功。分生孢子在培养基上极易萌发,分离成功率高,很少污染,菌落形态与组织分离无显著差异,孢子分离法较组织分离法更易得到纯化的菌丝,污染率更低。312 液体培养结果 蝉花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较快,2天后就可观察到液体开始变稠厚呈糊状,以后颜色逐渐转变成淡紫红色,1周后,培养基呈垫状,表面全部被菌丝覆盖。21天时出现花状的孢梗束,并产生大量淡灰色的孢子。两种液体培养基相比较,第一种培养基菌丝生长量明显高于第二种培养基,生长速度也较快。

313 固体培养结果 接入固体培养基的菌种块,2天后就可见少量菌丝伸入培养基。培养20天左右,固体培养基表面便出现一些灰色的菌丝团,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菌丝团被底部的小梗顶起,小梗长到1cm左右,菌丝团分裂形成多个芽孢,并不断生长、变粗,培养至45天,可见瓶中满布紧密的

淡灰色鹿角状体。两种固体培养基相比较,小麦培养基较玉米培养基形成菌丝团的时间短,菌丝的生长速度也较快。4 讨论

对蝉花进行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都获得成功,但子座分离污染率较高,孢子分离污染率较低。如受时间所限,采到标本后不能及时分离,则孢子极易脱落,降低分离成功率;而组织分离,在标本放置数天后仍可成功进行,其中以虫体分离效果为佳。从蝉花的培养基来看,小麦和玉米培养基成本都很低,可批量生产,其中又以小麦培养基更好。

在自然界,蝉花的有性型较稀少,采到的常是无性型,所以在产销地常将两者统称为蝉花一起收购与销售,但主要应用的是无性型。从理论上来说,人工培养长出的鹿角状体,可同样使用。

蝉花和冬虫夏草同属虫菌复合体,菌种均为拟青霉菌,但人们对冬虫夏草和蛹虫草研究较多,而对蝉花研究则较少。因对蝉花的应用缺乏深入的研究,目前还只限定应用于中药的配方中。实际上,蝉花的腺苷、多糖和虫草酸含量都比较高,具有很广阔的应用研究前景,且人工培养生长快,产量高,在不久的将来蝉花制剂将会面市,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陈祝安,刘广玉,胡菽英1蝉花的人工培养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J]1真菌学报,1993,12(2):1381

[2]幸兴球1大蝉草和小蝉草的分类[J]1微生物学报,1975,15

(1):201

[3]SamsonRA1PaecilomycesandsomealliedHyphomycetes[J]1Stud

Mycol11974,6:521

[4]宋玉良,宋捷民,严建伟1高压液相色普法测定蝉花腺苷的含

量[J]1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11(6):3671

[5]华巍巍,赵岚,苏新1冬虫夏草和蝉花的多糖成分比较[J]1

现代应用药学,1989,6(5):131

[6]CHENZA,LIUGY,IIUSY1Artifitialcultureofpaecilomycesci

-cadaeanditspharmieeffect[J]1MycologiaActa(真菌学报),1993,12(2):138~1441

[6]

[5]

篇七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国内金蝉花研究领域权威介绍

国内金蝉花研究领域权威介绍

周宏灏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首席教授;国际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国际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会创始成员(Founding Member );泛太平洋地区国家临床遗传药理学学会执委;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周宏灏院士是我国遗传药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也是国际同行认可和熟知的遗传药理学家,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他培养了近2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造就了一支遗传药理学研究队伍。他的工作使我国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陈以平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奠基人之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陈以平教授开创了多种单味药治疗肾病之先河。在国内首先报导冬虫夏草、虫草菌丝及蝉花治疗慢性肾衰。通过临床及动物实验发现冬虫夏草及虫草菌丝功效相近,且在机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蝉花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申报国家级专利。

李增智教授,原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科学协会副主席,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及学术委员会主任、虫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安徽大学兼职教授。李增智教授长期从事利用真菌药用价值和应用研究,是我国真菌应用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1990年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祝安教授,曾任浙江省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菌物学会理事,担任过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陈祝安教授从80年代迄今,一直致力于虫生真菌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八五及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和浙江省等6个有关虫生真菌方面的课题,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参与编著出版《昆虫真菌学》、《中国森林昆虫》、《中国森林病理》等书。曾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重大贡献奖;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茅山风景区金蝉花生态农业合作社

电话:13357776188


蝉花长在什么地方相关热词搜索:红蝉花 紫蝉花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蝉花长在什么地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蝉花长在什么地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5067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