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2017-06-22 09:49:4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共7篇)[生财有道]林品端养鳉鱼孵出百万财[生财有道]土里生鳉鱼 孵出百万财(2011 01 24)您听说过可以用信封邮寄的鱼卵吗?您又听说过能离开水存活的鱼卵吗?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叫做林品端。他在上海养了几十万尾奇特的鱼,鳉鱼。这种鱼的鱼卵可以离开水存活,而且经历了干燥后的鱼卵,只要再把它放入水中,最...

篇一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生财有道]林品端养鳉鱼孵出百万财

  [生财有道]土里生鳉鱼 孵出百万财(2011.01.24)

  您听说过可以用信封邮寄的鱼卵吗?您又听说过能离开水存活的鱼卵吗?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叫做林品端。他在上海养了几十万尾奇特的鱼,鳉鱼。这种鱼的鱼卵可以离开水存活,而且经历了干燥后的鱼卵,只要再把它放入水中,最快十五分钟就能孵化出小鱼来!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鱼呢?林品端又是怎么把这种奇特的鳉鱼发展成驰名国际的时尚宠物的呢?

  点击了解林品端的创业故事:林品端:创造魔鱼鱼天使的人

  鳉鱼小知识

  在东非的热带草原气候中,随着旱季的到来,在雨季中由雨水汇集而成的小水塘迅速干涸,其中的鳉鱼也随之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但它们的鱼卵却完好保存在了干燥的泥层中,渡过数月漫长的等待。当甘霖再次浸润大地的时候,幼鱼就会纷纷破土而出。人们一般称这样的鳉鱼为一年生鳉鱼。

  鳉鱼适应的水温环境在18~26℃,一般不应超过30℃,绝大多数鳉鱼都生活在弱酸性的水质(pH5~7.5)中。

  一年生的鳉鱼会频繁地在底质中产卵,我们所要做的仅是每隔2~4周就用新的泥炭苔替换掉鱼缸中埋有鱼卵的泥炭苔。再将它们倒入网眼细密的网子,仔细筛选出鱼卵,并将其放在两层报纸中间干燥24小时。然后与干燥的泥炭苔混合,装入塑料袋中(不要忘了标明种类和日期),在室温下保存。根据品种的不同,在几周甚至数月之后,将它们浸入水中,并提高温度促进幼鱼发育。待第一批幼鱼孵化后将泥炭取出干燥。通常在4周内多次进行这种浸水、干燥的操作,就可孵出大多数的幼鱼。

  大多数种类的幼鱼可以摄食刚孵化的丰年虾幼虫。一般通常把幼鱼放在1升甚至更小的容器里,这样,幼鱼不必长距离游动就可以和它们的猎物“亲密接触”。当然了,这个小容器里的水必须每天100%地更换,且决不能用新水。您可以抽取饲养缸中的水。

  本视频由CCTV2生财有道官网提供。

篇二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生财有道石蛙 宁志刚养殖龙虎山石蛙致富

  [生财有道]崇尚自然的石蛙财富(20140121)

  江西龙虎山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当地的石蛙非常有名,被誉为“百蛙之王”。龙虎山的石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宁志刚让龙虎山石蛙再次成为龙虎山的特色代表,为龙虎山带来声誉的同时也带来了利益。

  石蛙。其实它真正的学名叫棘胸蛙。它和林蛙一样,本来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野生蛙。人工养殖,如果技术掌握不到位的话,很难成功。可是江西龙虎山的宁志刚,把它养殖成功喽。

  好吃的石蛙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石蛙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的功效。对于这一点,《本草纲目》里也有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石蛙在我国食用的历史也比较久远。自古以来,它就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人们称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但多年来,石蛙作为野生物种,一直是被保护的对象,要想品尝到它的美味还真不容易。

  今天的主人公宁志刚,39岁,江西龙虎山人,养殖石蛙已经有4年时间了。接下来咱们就走进宁志刚与龙虎山石蛙的创业故事。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的西南部,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被誉为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宁志刚创造了大额财富。

  石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因胸部有大团刺疣又得名棘胸蛙,近代中医药认为经常食用石蛙可以补中益气、活血消积、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等。石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本草纲目拾遗和中国药用动物志对其都有功效的记载。美食家更是因为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称其为“百蛙之王”。

  石蛙并不是龙虎山的独有品种,那龙虎山的石蛙又好在哪里呢?由于本地环境海拔高,环境好,长成商品蛙需要3年时间,因此肉质细腻。水质的标准达到了国家一级饮用水的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宁志刚怎么会想到人工养殖石蛙呢?又是怎么走上石蛙养殖的创业致富之路的呢?

  相关新闻:

  日前,在江西省万名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活动中,龙虎山石蛙基地的负责人宁志刚获得省级优秀学员称号。此次培训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旨在对创业意识强、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农村党员,进行现代农业理论、农村产业政策、农业适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等培训,着力培养一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

  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龙虎山共有6名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期间,他们认真学习,学会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模式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了农村大创业的技能,为进一步带动景区农民致富增加了本领。

篇三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流 水 养 鱼 的 计 算 方 法

流 水 养 鱼 的 计 算 方 法

一、流量调节和计算

流水池中的流量是以每小时内的水体交换次数来表示的,一般按水中溶氧含量和有机氮量的多少来调节流量。水中溶氧高,含氨氮量低,流量就可小一点,反之则应增大流量。水中含氧量的消耗与鱼池所养鱼类品种、密度、规格等有关。从理论上讲可以根据某一阶段内的鱼池体积及容纳量、所养品种在当时的水温、规格下的耗氧率来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再计算出所需流量的大小。

例如:某流水池为100平方米,水深1米,容纳鲤鱼5000公斤,当时的耗氧率为0.3克/公斤·小时(25℃,体重0.25公斤),进水含氧量为5毫克/升(5克/吨),池水允许最低含氧量为3毫克/升(3克/吨)。则每小时耗氧量=5000×0.3克=1500克,每小时需要流量为1500/(5-3)=750吨,鱼池体积为100平方米×1米=100立方米(即100吨水),该鱼池的适当流量应不少于每小时交换7.5次。

流量调节是流水养鱼的关键技术,流量大产量高,但又不能无限增大流量,一是水源不允许,二是流量与流速有关,流量越大必然流速增大,而各种鱼类都有适应流速范围和极

限流速范围。超过鱼类适应流速范围,鱼类为克服流速将消耗能量而影响生长,因此应在水源充足和保证鱼类不过分消耗体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流量。水源不足则至少应保证维持鱼类正常生活的临界溶氧值和将污物清除干净所需的流速。因此鱼池进、排水口设计和进、排水的调节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尽量使进、出水平衡,既满足鱼池的交换次数,流速又控制在适应范围内。每天通过观察鱼群的摄食情况,大致可以掌握水中含氧量是否充足,流量是否恰当。含氧高鱼群摄食旺盛,摄食量也稳定,否则说明含氧不足,如出现浮头,更说明溶氧已降到临界值,应马上采取加大流量的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测定排水口及鱼池中溶解氧的值来调节流量。

据我国珠江水产研究所欧阳海等的研究认为,要使草鱼单产达到45公斤/立方米·月以上,池水交换次数以每小时高于5次为好。日本流水养鲤,使用的流量折合成单位鱼池面积计,为每平方米进水0.003-0.01吨/秒,全池交换一次,只需3-15分钟,即1小时至少交换4次,因此一般流水池水体交换次数为每小时4-5次。

二、鱼种放养

(一)养殖种类和规格

1.养殖种类流水养鱼养殖种类以养吃食性鱼类鲤、草、非鲫、虹鳟等为主,鲢、鳙滤食性鱼则不宜养殖。流水池放养不能象池塘养鱼那样多品种、多规格的鱼类混养。池塘水体深,可以分层养鱼,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而流水池水深一般在1-1.5米,最深2米左右,加上密度大、强制投饵,即使习惯在下层活动的鱼类,放入流水池后,由于水体和摄食的需要,也只能在上层活动。同时各种鱼类抢食能力不一样,混养在一起,势必形成以强挤弱,以大克小,饥饱不均的现象。同时各种鱼类对营养要求不一致,因此流水养鱼池只能是同品种同规格的鱼单养。为利用残饵和池壁附着藻类,也可少量混养某些刮食性鱼类。

2.鱼种的来源及规格流水养鱼池的鱼种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稻田中培育而来;二是苗种池专池培育;再其次是利用网箱培育鱼种;以及流水池培育鱼种。以网箱和流水池及苗种池专池培育较好,因其捕捞方便,数量大而且集中,鱼种规格较整齐,经过颗粒饲料投喂进池后驯化容易。稻田培育鱼种,收集时分散、起捕容易伤鱼。鱼种规格及质量要求与网箱养鱼相同,可参看第八章。

(二)鱼种放养前的准备

新建流水池在鱼种放养前应该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1.试水运行流水池建好后要进行试水运行工作,检查进水情况、水体交换状况、排水、排污设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检查鱼池质量、保水性能。初步掌握鱼池运行性能和流量调节的操作。

2.放鱼种前清扫池壁池底用清水将鱼池泡10-15天,鱼种放养前1周用生石灰(每平方米池面积0.5公斤)兑水泼撒消毒,装鱼前3天用清水灌满鱼池冲排数次将石灰冲洗干净。在关放水时,并列鱼池注意保持相邻鱼池水位的平衡,避免造成池壁两侧压力不均而发生垮塌事故。

3.检查设施检查拦鱼栅、闸板等是否贴合紧密,闸无破损,闸阀开闭是否灵活,进排水渠道有无障碍等,及时排除和维护好,保证万无一失。

4.放试水鱼放鱼前一天放试水鱼,证明无毒后再放鱼种。

5.其他鱼种放养前的运输,消毒工作可参考第八章。

(三)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随流量和鱼种规格而定。在适宜于放养品种的流量范围内(不超过养殖品种的极限流速),流量大,放养密度应尽可能的大,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低放养密度虽然相对增长量高,但绝对增长量受到影响,不利于利用水体空间和提高产量。在同样流量下,鱼种规格小,则增长倍数高,放养密度要低一些。因此合理地放养量应是在一定的水流情况下,在养殖期不影响鱼类生长速度和达到商品规格的最大数量。

在养殖后期,水体中的鱼群达到一定的密度后,即使排水口排出的水含氧量在临界溶氧值以上,由于鱼类生存空间狭小,影响摄食行动,鱼类生长也受到制约,这时的密度称为最大收容量或极限密度。最大容量与水流大小、水质优劣、鱼池结构和鱼的种类有关,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C--最大收容量(公斤/米3);

C1--进水溶氧量(毫克/升);

篇四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低成本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养高档鱼亩产值两万三

低成本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养高档鱼亩产值两万三

出处:当代水产 作者: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6-03-24 17:46:00

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五丰村现有水产养殖面积4000余亩,由于近年来,我省开展“五水共治”及水产品病害等问题的影响,养殖产量与效益很不稳定,养殖风险进一步加大。

为探索新型的池塘养殖模式,特地从美国大豆协会引进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模式试验,该模式是传统的池塘养鱼与流水养鱼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建造养殖槽(流水池)和安装推水曝气设备,使原有的静态池塘通过空气推水设备使池塘形成动态循环流水“生态式圈养”模式养鱼。

主要养殖品种高密度“圈养”在始终处于流水状态的养殖槽内,槽内利用水流将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存饲料冲到养殖槽的尾部,并通过安装在养殖槽尾部的排泄物收集池收集起来。外围宽阔的池塘水体(外塘)作为水质净化区,适宜于养殖净水性鱼类(如鲢、鳙),还可种植水生植物,把水中的氮、磷吸收,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也可以及时清除漂浮物和固体物,真正实现养殖业的低碳高效。经过1年的试验,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材料与方法【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1.1试验材料

1.1.1 池塘建设

试验地点选择在富阳区东洲街道五丰村富阳市云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试验池面积35亩,在池塘的中间位置设置水槽3个,单个水槽长23m、宽5m、深2m,吸污池长15.6m、宽3m、深2m,水槽底部、墙面等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浇筑而成,进水与出水两端用金属网片、聚乙烯网片等材料隔离,并与池塘相通。水槽进水口设置纳米管流水式增氧系统,出水口设置移动式吸污区。(池塘设计见附图)

图:池塘循环水养殖示意图

1.1.2 池塘清整

2月将池水抽干,清除池底杂物,整修塘埂、塘底。3月开始建设好池塘循环水养殖设备。

1.1.3 渔机配套

在水槽式流水养殖鱼区内,配备2.2kW的罗茨鼓风机与纳米管相结合的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3套,3kW底增氧设备1套,设置3kw的吸污系统1套,配备8kV自起式发电机1台。通过相关渔业机械的综合配套设置,可以达到养殖池塘与水槽的水体上下与水平交换流动,

循环利用,以及鱼类排泄物的清除。

1.2 种苗放养

5月30日,在1号水槽内放养 5cm长的 优鲈1号2万尾,6月7日在3号水槽内放养4cm长的太阳鱼5.5万尾,6月30日,在2号水槽内放养15cm长的七星鲈0.5万尾。在水槽外放养20cm长的花鲢400尾,20cm长的白鲢800尾。【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1.3饲养管理

在池塘内全程投喂通威海水鱼饲料。每天2~4次,并要求以每次10min以内吃完为宜,具体根据鱼的吃食情况而定。

1.3.2 日常管理

1.3.2.1 水质管理

池塘水位保持在1.5m左右,。每隔30d左右用一次复合碘进行水体消毒。养殖期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40cm。

1.3.2.2 池塘增氧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当水槽内放养鱼种后, 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24小时不间断开动,前期开动1套,中后期则开动2~3套,投喂饵料时开启底增氧,确保饵料在水槽中间,避免鱼与水槽壁的摩擦,保证池塘水体流动与溶解氧充足。

1.3.2.3 水槽吸污

每天早上进行吸污一次,一般每次吸污约5min。具体视吸出来污水状况而定。

1.3.2.4 巡塘

做到早、中、晚3次巡塘,检查吃食情况、水质变化情况、缺氧浮头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有浮头预兆或天气闷热的情况,则减少投饲量,及时交潜开动增氧机械,严防缺氧浮头。

1.3.2.3 出售

10月开始,游客在水槽内开始垂钓, 到12月将鱼类分品种分养到其它池塘中进行暂养与销售。

2、试验结果

2.1养殖产量

试验共捕获鱼18,735kg,按35亩的池塘计算,折合平均亩产535kg。其中总产优鲈1号5,760kg,七星鲈2,500kg,太阳鱼6,875kg,花鲢1,600kg,白鲢2,000 kg;总产鱼1,8735kg。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经济效益

2.2.1 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槽建设成本

养殖槽3只,单个水槽长23m、宽5m、深2m,吸污池长15.6m、宽3m、深2m,池底浇筑钢筋混泥土底板长28m,宽18m,厚0.3m等,基础工程建设成本27.8万元;配备发电机、吸污设备、底增氧设备、气提式循环推水设备等渔业机械,渔业机械购置成本10.4万元。两项合计总成本38.2万元,初步估算基础工程和渔业机械可使用6年,平均每年成本为6.37万元。具体情况详见表2。

2.2.2 养殖成本

养殖成本主要由塘租、苗种、饲料、电费、工资、药费、其它等构成,共计 33.225万元,【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折合亩成本为 9,492元。在各项成本支出中,饲料成本所占比例最大,为64.1%。具体养殖成本支出情况详见表3。

2.2.3 养殖收益

试验塘实现总产值 81.05万元,折合平均亩产值 23,157元,实现总利润41.445万元,折合平均亩利润11,841元,具体情况详见表4。

3、讨论与小结

(1)在池塘中设置流水式水槽,并在水槽内开展高密度流水养鱼,在池塘中开展花白鲢养殖。这种养殖模式,可以解决养殖生物间的食性和习性不同、小水体与大水体的相互配合与协同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大水体养水,小水体养鱼,达到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产量、提

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是一种互补互利的池塘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2)这种循环水虾鱼高效养殖模式,还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是养殖池塘水体可以实施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减少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

二是可以实现池塘进行工程化管理,全程监控,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药物的使用,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是流水式水槽末端设置吸污系统,能有效收集养殖鱼类的排泄物,从根本上解决了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和污染问题。而且收集的鱼类排泄物,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就能变成高效有机肥,用于蔬菜、瓜果、苗木的种植。

(3)这种流水式养鱼水槽,选择的养殖品种十分重要。2015年我们选择了优鲈1号、七星鲈、太阳鱼三个品种。七星鲈、太阳鱼二个品种生长快,增重率高,适合于流水式水槽中养殖,但优鲈1号由于饵料等因素生长速度较慢。

篇五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流水养鱼是在流动的水体中进行鱼类高密度精养的生产方式

流水养鱼是在流动的水体中进行鱼类高密度精养的生产方式。流动的水能不断输入溶解氧和带出鱼类排泄物,使鱼类能在良好的水质条件下生长。因此,可大幅度提高鱼类的放养密度,获得高产。 早在公元478-482年,中国杭州便建造了玉泉池,利用涌泉水常年蓄养青鱼、草鱼以供观赏。明代年间,在浙江、江西、安徽三省交界的莲花山区域,已有农家利用小型流水养鱼。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水养鱼在全国以更快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如广州市三元里利用灌渠水饲养草鱼、鲤和非鲫;四川省眉山县进行渠道金属网栏流水养鲤;乌鲁木齐市利用电厂余热水进行温流水饲养非鲫、鲤等。 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依靠现代化工业技术和材料,在敞开式流水养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封闭循环式的流水养鱼新工艺。鱼池排出的水经过滤、净化后再注入鱼池,循环使用,可解决水域受工业废水污染和水源紧缺地区与发展养鱼用水之间的矛盾。 敞开流水式是流水养鱼类型的一种形式,鱼池流出的水不再回收利用。以水库、灌渠、河道、涌泉以及地热水、工厂余热水等为水源,依地形建筑鱼池,一般不用动力抽水。敞开流水式又可分为常温流水养鱼和温流水养鱼。 常温流水养鱼,最简单的形式是在山区、丘陵区利用自然水源进行的农家流水养鱼。鱼池浅而小,面积3-30平方米,形状视地形而定,土堤或用卵石砌成,高1-1.4米。池底大都铺沙,池上用物覆盖2/3,以防敌害及遮荫。用竹或木槽作进、出水管,设在鱼池两端。流速要求均匀,无死角,流量随季节而异。饲养种类主要有草鱼、鲤、团头鲂或配养青鱼、鳊、鲮等。这种养鱼方式占地少,设备简单,成本低,便于农户个体经营。 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流水养鱼池多采用混凝土结构,并在给水过程中采用跌水增氧、喷洒增氧或采用射流增氧泵。鱼的产量与水的交换频率呈正比。如在4立方米的池中饲养非鲫和草鱼,每增加池水交换频率一次,鱼产量相应增加7-9千克/(月·米3)。池的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水流无死角,排污性能好。长方形池的长宽比为3-4:1,面积30-150平方米,池高1.1 ~1.8米,底部坡降3~5%。进水闸门设在池的高端,闸门与流水池间可设一开有上、中、下层三排孔的“疏流板”,水通过此板流入鱼池,可保持各水层的流速均匀。在池的末端,设一出水闸门,使集中在底部的污物随水排出。圆形池底部锅形,池边向中央的坡降为10%,底部周边设多个定向喷嘴,促使池水旋转,使污物集中于池底中心排出。

三、鱼港的建造 1、堤坝 鱼港的堤坝可分为内堤和外堤。外堤的作用是保持水位,防止风浪冲击,阻挡潮汐和洪水,避免鱼类外逃。内堤的作用主要是分隔鱼池。同时堤坝面还可作为交通道路。 外堤一般底宽18~28 m,顶宽3~4 m。堤的高度高出历年最高水位1 m以上。在风浪大、底质含泥多的地区,堤的坡度要小一些。同一堤坝,外侧面临风浪,受风浪冲击较严重,其坡度应小于背风浪的内侧,坡比一般为1∶2~3。迎风浪的外堤和闸门内面用水泥和石块砌成护坡,在土质太软或有流沙的水道之处,还应在地基打木桩或水泥桩,以免堤坝坍塌。内堤坡度可略大于外堤,高度比港内水面高0.5~0.7 m,堤顶宽度1~2 m,坡度1∶1~2。 2、水沟 鱼港内有纵横连通的水沟以保证港内水流畅通,便于排灌水,又可供鱼类栖息生长、避暑和防寒,水沟的面积一般占整个鱼港的20%左右。常见的水沟主要有如下几种。 (1)中心沟 又称进水沟或纳潮沟。面对大问和小闸,纵贯整个鱼港,是主要进水渠道。一般上口宽6~8 m,底宽3~4 m,深1 m左右。 (2)边缘沟 又称环沟,围绕鱼港堤坝内侧,与中心沟相通。在小间或排水闸口处较深,以便排出积水。边缘沟一般是在建筑外堤挖土时将所挖土坑整理而成,所以其深度不定,随挖土多少而异。一般上口宽5~6 m,底宽2~3 m,深1 m左右。为了保护堤坝,避免堤土坍塌时淤积水沟,边缘沟需离开堤脚2 m以上。 (3)横沟和支沟 由中心沟和边缘沟分出的小沟,其数目随当地实际情况而定。鱼港面积大,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廉,可稍多,沟多水深有利于增产。 3、闸门 常见的闸门主要有大闸、中间、小闸、取鱼闸等。根据鱼港的实际情况,有时一种闸门起两种以上的作用。 (1)大闸 又称纳鱼闸。位于中心沟外侧,一般鱼港

有1~2个,用于进水纳苗。闸门一般宽2~3 m,高1~2 m左右。建造大闸处的大堤应略向港内弯曲,闸外要挖一条喇叭型外宽内窄的外沟,使海流急速流入港内,以便在纳苗时冲进鱼苗防止鱼苗外逃。 (2)中闸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港内地势较高、能够引入淡水之处设立,用于纳苗以后引入河水,调节港内的盐度和水质。 (3)小闸 又称为倒流闸,用于纳入有逆流习性的鱼苗和排水。一般宽约1 m。小闸外的水沟应曲折,使水流缓慢,并建有弯曲的小水潭,供鱼苗溯水时休息。为了防止港内鱼类外逃,小闸间安装有八字箔。

(4)取鱼闸 建在鱼港地势最低处,用于放出港内积水,收获鱼类。

篇六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

篇七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池塘循环微流水高产养鱼技术要点

龙源期刊网 .cn

池塘循环微流水高产养鱼技术要点

作者:杨洪刚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10期

摘 要:鱼类的肉质鲜美,口感独特,是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为了满足人们对鱼类产品的需求,很多地区纷纷建设了养鱼池,以提高鱼的产量。养鱼池的建设和管理问题一直是养鱼户关心的重点内容,目前很多地区都将循环微流水技术应用到养鱼池中,大幅度的提高了鱼的产量。本文将论述池塘循环微流水养鱼技术要点,为广大养鱼户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池塘;循环;微流水;高产养鱼技术

中图分类号:S9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79

1 微流水池塘的建造

1.1 基本条件

循环微流水池塘的建造是保证整个养鱼过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应确保池塘规格与设计方案规定的标准一致,能够满足鱼类生长的基本需求。池塘的底部应该尽量平整,且保持在同一高度上,否则会降低水的流动速率。

1.2 循环通管的设置

应根据池塘的形状、面积埋设循环通管,使其尽量远离池塘的进出水口,且与池底保持较远的距离,才能够保证循环通管时刻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将池塘中的废水及时排出。用水泥砌筑管道,保护循环通管使其不受流水的侵蚀,延长循环通管的使用寿命。

1.3 水泵的安装

水泵的功率要符合微流水的特征,不能为了加快水流速率就选择大功率水泵,这样会造成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对养鱼户来说得不偿失;如果采用的水泵功率过小,就无法将废水及时排出,池塘环境也会遭到破坏,甚至会造成鱼类的死亡率上升,因此选择合适的水泵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应尽量使用柴油、电机双配套的水泵,以保证在任何条件下水泵都可以正常工作,不会受到停电、跳闸等突发情况的影响。

2 微流水池鱼的饲管

2.1 水体交换


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相关热词搜索:生财有道养鱼视频 生财有道生态养鱼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生财有道流水养鱼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5120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