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牛蛙养殖条件

牛蛙养殖条件

2017-07-04 11:43:3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牛蛙养殖条件(共7篇)泰国虎纹蛙养殖技术[农广天地]泰国虎纹蛙养殖技术(20131215)泰国虎纹蛙是我国在1996年的时候,从泰国引进的外来品种,如今,它已经很好的适应了我国的环境。泰国虎纹蛙具有身价不凡,生长迅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的特点,被我国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朋友们所接受。泰国虎纹蛙为变温动物,在养殖的过程中,...

篇一 牛蛙养殖条件
泰国虎纹蛙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泰国虎纹蛙养殖技术(20131215)

  泰国虎纹蛙是我国在1996年的时候,从泰国引进的外来品种,如今,它已经很好的适应了我国的环境。泰国虎纹蛙具有身价不凡,生长迅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的特点,被我国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朋友们所接受。泰国虎纹蛙为变温动物,在养殖的过程中,它的生长速度会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养殖户朋友们格外的注意。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为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这泰国虎纹蛙的生产性能和饲养管理技术,希望通过收看本期视频的介绍,能在养殖的过程中给广大的养殖户朋友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

  泰国虎纹蛙又名泰国青蛙,原产于泰国,是继牛蛙养殖热、美国青蛙养殖热之后引进的又一热门食用蛙养殖品种。由于它出身尊贵(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身价不凡,与另两种蛙相比其肉味更鲜美(与本地青蛙差不多),生长迅速,不挑食,发展养殖投资小,见效快。引进后,迅速在当地掀起一股养殖热潮,现已初步形成产业。

  泰国虎纹蛙的习性:

  泰国虎纹蛙生存温度12~40℃,生长适宜温度为23~30℃。泰国虎纹蛙属多次产卵型蛙类,一年中以4_7月份为旺盛期,最多为5月份,10月至次年1月最少,且一年可产卵3~4次,每次产卵3000粒左右,每隔18~25天产卵一次。产卵主要受温度的制约,其水温以在24~28℃为好。泰国虎纹蛙属于水栖型中的静水生活型。泰国虎纹蛙适应能力强,即可以用水泥池养殖(上面遮棚,池内设食台),也可在池塘栏网养殖,并可用人工膨化饲料投喂。成蛙体重一般为250—450克,大的可达650克。其头型短小,皮肤粗糙。其体形是雌蛙较大,雄蛙稍小。

  泰国虎纹蛙的价值:

  蛙类是动物中分布广、种类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两栖动物。发展蛙类养殖生产将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产品经济价值如下:

  (1)食用性:蛙肉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蛙肉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如泰蛙肉中蛋白质达19.1%,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胡萝b素、雄二醇、雌酮、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蛙卵的营养价值更高,被誉为“黑色食品”。

  (2)药用性:蛙肉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壮阳利水、补虚止咳、活血消积、健胃补脑之功效。泰蛙油是一种驰名中外的贵重药材,被古今医家视为国宝、补品之王。

  泰国虎纹蛙养殖管理:

  亲蛙的选择:

  亲蛙的品质直接影响后代的性状及生长,影响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影响幼蛙、成蛙的生长、发育。亲蛙要选择生长速度快、性腺成熟、健壮活泼的个体。亲蛙的肤色要鲜艳,身体无病、无伤。引种的地域差异越大越好。最好不选择商品蛙作亲蛙,因为泰国虎纹蛙商品蛙多数都是近亲。

  雌性亲蛙的年龄一般为2~4龄,要求体重为400 500克,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雄性个体的年龄一般为2~3龄,要求体重为300 350克,前肢婚姻瘤明显,叫声洪亮,咽喉部有明显的声囊。

  (1)摄食温度与饲养标准。一般适温为25—31℃,每天的投饵量为蛙体重量的6%一7%(前期)和2%一3%(后期),温度高于32℃或低于15℃时相应减少,下雨天也少投饵。饲养泰蛙的饲料来源较广,可投喂鲜活饲料,也可投喂青蛙专用颗粒膨化料。鲜活饵料要无毒、新鲜、干净,所选饲料应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

   (2)投喂量和次数。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幼蛙期占蛙总重量的6%一7%,成蛙期占蛙重量的3%~5%。投喂次数按蛙类规格而定,幼蛙每天投3~4次,每间隔6—8小时一次,中、成蛙每天2次,早晚各1次,把饵料分置于饲料台上即可,天气变化时少投或不投。投饵要四定:定时、定量、定位、定质。每天每次投饵时,要收拾上次的残余饵料。

   (3)水温和水质。蛙的最适宜水温为25~28℃。.炎热的天气必须遮阳,每天换水,并增加水的深度,换水时应捞出死蛙和腐败动植物。水质最好是pH值为7~8的地下水,如果用来养殖蛙苗,要经过蓄水池暴气增氧。

  (4)分级饲养。因虎纹蛙幼蛙有互相蚕食的现象,每隔7~10天应将不同规格的个体选出分级养殖,防止强食弱,大吃小。    ·

   (5)预防病害。水池要用“富氯”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消毒。要常在饵料中适当添加蛙类高维或水产专用VC、蛙健康等,做好防治工作,尤其是高温季节,要经常加水,要保持良好的水质,要经常检查蛙池周围是否有破洞、缺口或缝隙,一经发现,立即堵塞、修补,防止敌害入池和泰国虎纹蛙防逃。

  请观看农广天地视频泰国虎纹蛙的养殖技术。

篇二 牛蛙养殖条件
牛蛙养殖的条件

  因为牛蛙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其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极低,是一种高蛋白、高能量的食品,有较大的市场要求;牛蛙肉可以辅助治疗小儿疳积、咳嗽痰中带血、湿热黄疸、麻疹并发肺炎等多种疾病。牛蛙不仅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能手,也是生物学实验的好材料,牛蛙皮还可以制成革等。所以养殖牛蛙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的项目,是农村广大农民的致害之路,其发展前程广阔。

  那么,养殖牛蛙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让我们先来了解牛蛙。

  认识牛蛙:

  牛蛙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黄色,四肢有黑色条纹。体长约20公分(8吋),後肢长达25公分(10吋)。成体大者体重超过0.5公斤(1磅)。常生活於静水中或其附近。春季繁殖,卵产于水中。蝌蚪呈绿褐色带有深色斑点。蝌蚪阶段持续1∼3年,决定於气候条件。

  牛蛙的栖息环境:

  1.水陆两栖:

  牛蛙水陆两栖,喜居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白天常将身体漂浮于水面,或躲在潮湿阴凉的水边草丛中、洞穴内,一遇惊扰即潜入水中。夜间四处活动,寻找食物。夏天高温季节,常栖息于阴凉的洞穴、浓密草丛、农作物地里;严冬钻入10 一 40cm 深的不冻土层或 1m 左右深的洞穴、 6ocm 左右水深的淤泥中,待翌年开春后破土而出。

  2 . 结伴群居:

  牛蛙喜欢结伴群居,往往几只或几千只共栖一处。对环境条件一经适应便定居下来,一般不轻易迁移。当栖息环境恶化,如水域干涸、食物断绝、炎热难耐,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时,牛蛙即会集群迁移到别的适宜环境中。每到繁殖季节,牛蛙常集体迁移到池塘、河沟、沼泽地等环境优良的场所,互相嬉戏,抱对繁衍子代。

  3. 养殖温度:

  牛蛙是定温动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5 一 32 ℃ ,繁殖最适温度为20 一 30℃ ,低于20℃、高于 30 ℃ 一般不产卵。当温度降至15 ℃ 时,食量很小;温度降到14℃以下,基本停食;再下降到 10 ℃ 以下,则停食冬眠。 牛蛙致死高温阈值为 39 一 40 ℃ 。 34 一 36 ℃ 时急剧跳跃挣扎、窜游; 37 一 39 ℃ 身体失去平衡,很快死亡,而且受热致。

  牛蛙的生活习性:

  牛蛙生活于湖泊、沟港、池塘等水域环境及附近的陆地,平时喜栖息于沟、塘边。若水面长有浮水植物,则伏于水草,仅以头部露出水面,一遇惊扰便潜入水中。牛蛙有群居的特性,往往是几只或几十只共栖一处,待适应环境后,便不随便搬迁。到了5月上旬,牛蛙叫声尤甚,一蛙先鸣,其他蛙跟随齐鸣,夜间比白天叫得更厉害,其后便抱对产卵。产卵期至7月中旬止,历经70天左右。卵呈片状,借水草固着浮于水面。受精卵孵化为蝌蚪,生活于水中,以后变态为蛙。过水陆两栖生活。冬季水温下降到10℃左右时,牛蛙开始躲藏于洞穴或淤泥中,停止活动与摄食。但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又出来活动觅食,即使冬天也是如此,故牛蛙在洞庭湖地带无明显休眠期。

  牛蛙蝌蚪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由肠含物分析有4种成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定形有机颗粒及腐败的有机物质和泥沙。4种成分中主要是浮游植物,另外3种成分是较次要的。而且蝌蚪的食性与其生活习性和消化道的长度有着明显的一致性。牛蛙蝌蚪属静水水域类型,游泳能力不强,所以只好吞噬随波逐流的浮游藻类。蝌蚪也喜欢聚集在烂草堆里,用角质唇齿刮取腐败的有机物质及底栖硅藻。蝌蚪肠道细长曲折,以最简单方式盘旋于腹腔之中。孵化后刚开始摄食的蝌蚪,其消化道长度约为全长的1.48倍,为体长的4倍。随着蝌蚪的成长,消化道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与全长、体长的比例也跟着增加。蝌蚪体长增长到60.1~66.0毫米时,消化道长度平均为全长的7.53倍,为体长的19.15倍。变态前夕,消化道最长达全长的10.76倍,达体长的26.32倍。蝌蚪消化道长度和全长之间比例的变化,是因为植物性饲料一般较动物饲料难消化,要较长时间和较多的接触面积才能达到消化植物纤维的目的。

  蝌蚪变态为幼蛙后,食性发生根本转变,以活的动物性饲料为食。消化道的长度则很快缩短,这时仅占体长的2/3左右。而且强大的尾部被吸收(萎缩),因而体重显著减轻。幼蛙和成蛙靠摄食小鱼、小虾、螺、蚯蚓、蚱蜢、蝼蛄、蝇蛆等生活。牛蛙捕食时,大多选择在安全、僻静和饵料丰富的浅水处,或离水不远的陆地,蹲伏不动,耐心等待。如无外来干扰,不常变换位置;发现活动物时则以猛扑的方式跳跃捕捉。当被捕获物离蛙较远时,则轻轻的爬向目标,伺机捕捉。由于其动作敏捷,一般很少落空。在陆上捕获食物后,往往立即跳入水中,用前肢帮着吞下食物,然后回转至岸边。有时连同捕获物上的附着物,如草叶、浮萍等也一同摄入。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牛蛙有大牛蛙吃小牛蛙或残食其他小型动物的现象。

  牛蛙的食性:

  牛蛙的食物构成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尤其喜食活饵。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食性也不尽相同。蝌蚪可喂以蛋黄、血粉、角粉等,也可用豆浆、麸皮、面粉等。幼蛙及成蛙的食物范围包括: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如甲壳类虾;软体动物,如螺、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幼体及哺乳类的内脏等。牛蛙生性贪婪,生长季节食量较大。用饵料盘喂食时,成群争抢上盘,体弱、个小的往往被挤出盘外。牛蛙的最大胃容可达空胃容的l0倍。6~8月是摄食旺季,每月每只平均摄食l60g人工饲料。平均每天食5克为宜。牛蛙生性凶残,经常发生大蛙吃小蛙的现象。囚此,人工养殖牛蛙要大小分养,尽量避免其同类相残。牛蛙能吃也耐饥。在食物极度缺乏时,牛蛙的新陈代谢水平会自然降低。在低温冬眠期,牛蛙可以承受4个月至1年的饥饿,体重大幅度减轻。

  牛蛙生性贪婪,生长季节食量较大。用饵料盘喂食时,成群争抢上盘,体弱、个小的往往被挤出盘外。牛蛙的最大胃容可达空胃容的 l0倍。6~8月是摄食旺季,每月每只平均摄食 l60g 人工饲料。平均每天食5克为宜。

  牛蛙生性凶残,经常发生大蛙吃小蛙的现象。囚此,人工养殖牛蛙要大小分养,尽量避免其同类相残。牛蛙能吃也耐饥。在食物极度缺乏时,牛蛙的新陈代谢水平会自然降低。在低温冬眠期,牛蛙可以承受4个月至1年的饥饿,体重大幅度减轻。

  目前我国养殖生产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新疆、四川、湖北等。

篇三 牛蛙养殖条件
牛蛙的养殖技术

篇四 牛蛙养殖条件
牛蛙养殖技术大全

【牛蛙养殖条件】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牛蛙养殖是当今国内外新起的一种特种经济养殖业。牛蛙是一种经济综合利用价值最高的两栖类动物,原产于北美洲,59年传入中国。因其鸣声似牛叫故得其名。它是一种大型食用蛙。牛蛙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是喜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一、牛蛙的经济价值

1、食用:a.肉质洁白细嫩;b.蛋白质高,脂肪含量低;c.营养丰富。(优化营养结构,不但吃饱而且吃好)。

牛蛙被我国作为国宴之珍馐佳肴。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问我国时,李先念主席在宴会上招待了九道菜,里根对其中用牛蛙烹制而成的“石鳞腿”赞不决口。如今,牛蛙已列入我国许多宾馆,饭店的菜谱。食用牛蛙在世界上并不稀奇。世界上食用牛蛙起源法国。后传入北美洲诸国。现在国际市场上每年牛蛙的消费量达30万吨以上,每千克售价50美元左右。我国86年始养,去年产300吨。江苏、浙江、海南、上海、广东、山东是潜在市场。牛蛙销往沿海宾馆30---60元/公斤。

2、药用:蛙肉性平、味甘,胆性寒。治人体多种疾病,如治浮肿,治咽喉部糜烂等具有活血消积,消热解毒、补虚、止咳之功效。

3、 皮草:牛蛙的皮质地坚厚、柔软、光滑,富有弹性,且具有绚丽多彩的花纹,可作钱包、手套等皮制品的上等原料。蛙皮做的鞋400元一双。蛙皮提炼加工成皮胶,供作珠宝、钻石等装饰品的粘合剂。【牛蛙养殖条件】

4、作饲料:用牛蛙的副产品(头、内脏)干燥做成混合饲料喂鸡,可增加产蛋率。

【牛蛙养殖条件】

5、 捕虫能手:牛蛙和其它蛙类一样,都以农业害虫为主食。一只牛蛙一年平均能捕食一万多只害虫。一只蝌蚪一天最多吃掉100多只孑孓。利用牛蛙治虫,不仅能有效地防治有害昆虫和减轻对农作物的危害,而且能大大减少农药的用量。

6、 航天用:蛙油用于航天航空业。

二、牛蛙养殖的展望

1、 前景广阔:a易养;b繁殖快;c生长快;d食性杂易解决;e适应性强

2、 关键:a防止水域污染;b建立防逃措施;c饲料要充足;d防止敌害侵袭;e做好病害防治。

第二章 生物特征和习性

一、 外部形态

牛蛙的成体分为头、躯干及四肢3部分。无颈及尾。全身皮肤裸露,光滑湿润,具粘液。

1、头部: 头部亮而扁平,唇薄(青蛙尖而唇厚)。头部分:口、鼻、眼、鼓膜、声囊等器官。

2、躯干部:鼓膜之后,泄殖腔孔之前为躯干部。

3、四肢:躯干部着生四肢。前肢较短小,成年雄牛蛙拇指内侧有发达的“婚瘤”,具四指。后肢长,比前肢粗壮有力,有五趾。趾间有蹼,适于水中游泳。

二、生活习性

1、两栖性 喜栖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

2、群居性

3、变态性

4、互相残杀性

5、变温性

6、冬眠

7、体色可变性:皮肤颜色可随温度、光照和所生活环境色调变化而变化。一般有两种基色:一是黑褐色;一是绿色。冬季和早春是浓褐色,春末为鲜绿色,秋季为淡褐色。幼蛙是绿色。

8、鸣叫:牛蛙鸣叫的声音酷似黄牛。繁殖季节到来,变鸣叫。

9、再生:牛蛙身体部分损伤,脱落或截除后,能重新生长出来。

10、寿命:牛蛙寿命较长,正常能活到16年。

三、影响牛蛙生态的主要因素

1、温度:10℃--35℃,35℃---36℃急剧跳跃挣扎,37---39℃身体失去平衡,很快死亡。

2、湿度:蝌蚪离不开水。

3、盐度:不能超过1%。

4、溶氧:3mg/L 以上。

5、饵料:要充足。

【牛蛙养殖条件】

第三章 牛蛙的养殖技术

一、牛蛙的繁殖

牛蛙为雌雄异体,繁殖时,成熟个体下水“抢对”,雌性排卵、雄性排精在水中结合,进行体外受精,是典型的蛙类繁殖代表。

(一)性成熟年龄

牛蛙性腺发育,从孵出蝌蚪到性成熟,一般约需8—9个月。从体重上选择,雌蛙约在350g以上,雄蛙在300g以上。但实际上,牛蛙性成熟也因温度、饵料、养殖方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区别。

(二)雌雄鉴别

?

(三)雌雄比例:2:3,1:1

(四)放养密度:5对/10㎡

(五)产卵地 s=10—20㎡,H=1.2m 防出墙,防出网,1m左右,要有一半水面一半陆地,水陆要种植一些草本植物。

(六)产卵习性:

1、发情行为:性成熟的雌雄牛蛙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等)的影响下,都有明显的发情行为。雄性发情的最初行为是不断鸣叫,召唤雌蛙,平均每小时叫声在100次以上,并有追逐行为。抓住雌蛙,手指轻触其颌下胸部,左右前肢会迅速合拢抱住。可见到前肢第一肢基部内侧的婚姻瘤格外明显,并呈肉红色。发情的雌蛙不吃食物,向雄蛙的鸣声处跳去,有时发出 “咔咔”应和,表明雌蛙有求偶要求,也只有到这个时刻,雌蛙才让雄蛙跳到背上抱对。

2、抱对: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雄抱对,一般在下半夜进行,抱对时间一般长达1—2天。

3、产卵、受精:牛蛙繁殖季节在4— 9月,随地域不同而有早迟。产卵的外部条件要求不高,关键是温度,只要水温达20—30℃,不论是池塘、河沟,均能顺产。理想环境要求安静、背风、行人稀少,岸边有水草。抱对行为接近尾声时,雌蛙受异体刺激,经感觉器官传到中枢神经,再抵达脑垂体,促使脑垂体分泌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雌蛙用力后瞪,腹部借助呼吸和雄蛙搂抱引起收缩,将卵产出体外。同时雄蛙排出精液,进行体外受精。排卵时间一次10—20分钟。一般个体产卵量2-3万粒,最多达5万粒。

牛蛙的卵为圆形,上下分为两极,动物极为黑色,植物性为灰白色。刚产出的卵有的动物极在上,有的植物极在上,故刚产的卵黑白相间。麻麻点点。产卵后约30—60分钟,动物极全部朝上,叫卵的自动转位。如2小时之后还有白色的植物极在上的卵,则为未受精卵。据此可以计算牛蛙产卵后的受精率,一般受精率都在90%以上。

产卵不受精的原因较多,主要是:a雌雄比例失调,正常雌雄比例是1:1,受精率在90%以上,2:1时受精率为75—80%,3:1时则只有40—50%,雄性过多或过少都有影响。b雄蛙

篇五 牛蛙养殖条件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 昊轩 2010-06-07 15:21 牛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牛蛙养殖是当今国内外新起的一种特种经济养殖业。牛蛙是一种经济综合利用价值最高的两栖类动物,原产于北美洲,59年传入中国。因其鸣声似牛叫故得其名。它是一种大型食用蛙。牛蛙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是喜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一、牛蛙的经济价值 1、食用:a.肉质洁白细嫩;b.蛋白质高,脂肪含量低;c.营养丰富。(优化营养结构,不但吃饱而且吃好)。 牛蛙被我国作为国宴之珍馐佳肴。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问我国时,李先念主席在宴会上招待了九道菜,里根对其中用牛蛙烹制而成的“石鳞腿”赞不决口。如今,牛蛙已列入我国许多宾馆,饭店的菜谱。食用牛蛙在世界上并不稀奇。世界上食用牛蛙起源法国。后传入北美洲诸国。现在国际市场上每年牛蛙的消费量达30万吨以上,每千克售价50美元左右。我国86年始养,去年产300吨。江苏、浙江、海南、上海、广东、山东是潜在市场。牛蛙销往沿海宾馆30---60元/公斤。 2、药用:蛙肉性平、味甘,胆性寒。治人体多种疾病,如治浮肿,治咽喉部糜烂等具有活血消积,消热解毒、补虚、止咳之功效。 3、 皮草:牛蛙的皮质地坚厚、柔软、光滑,富有弹性,且具有绚丽多彩的花纹,可作钱包、手套等皮制品的上等原料。蛙皮做的鞋400元一双。蛙皮提炼加工成皮胶,供作珠宝、钻石等装饰品的粘合剂。 4、作饲料:用牛蛙的副产品(头、内脏)干燥做成混合饲料喂鸡,可增加产蛋率。 5、 捕虫能手:牛蛙和其它蛙类一样,都以农业害虫为主食。一只牛蛙一年平均能捕食一万多只害虫。一只蝌蚪一天最多吃掉100多只孑孓。利用牛蛙治虫,不仅能有效地防治有害昆虫和减轻对农作物的危害,而且能大大减少农药的用量。 6、 航天用:蛙油用于航天航空业。 二、牛蛙养殖的展望 1、 前景广阔:a易养;b繁殖快;c生长快;d食性杂易解决;e适应性强 2、 关键:a防止水域污染;b建立防逃措施;c饲料要充足;d防止敌害侵袭;e做好病害防治。 第二章 生物特征和习性 一、 外部形态 牛蛙的成体分为头、躯干及四肢3部分。无颈及尾。全身皮肤裸露,光滑湿润,具粘液。 1、头部: 头部亮而扁平,唇薄(青蛙尖而唇厚)。头部分:口、鼻、眼、鼓膜、声囊等器官。 2、躯干部:鼓膜之后,泄殖腔孔之前为躯干部。 3、四肢:躯干部着生四肢。前肢较短小,成年雄牛蛙拇指内侧有发达的“婚瘤”,具四指。后肢长,比前肢粗壮有力,有五趾。趾间有蹼,

适于水中游泳。 二、生活习性 1、两栖 性 喜栖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 2、群居性 3、变态性 4、互相残杀性 5、变温性 6、冬眠 7、体色可变性:皮肤颜色可随温度、光照和所生活环境色调变化而变化。一般有两种基色:一是黑褐色;一是绿色。冬季和早春是浓褐色,春末为鲜绿色,秋季为淡褐色。幼蛙是绿色。 8、鸣叫:牛蛙鸣叫的声音酷似黄牛。繁殖季节到来,变鸣叫。 9、再生:牛蛙身体部分损伤,脱落或截除后,能重新生长出来。 10、寿命:牛蛙寿命较长,正常能活到16年。 三、影响牛蛙生态的主要因素 1、温度:10℃--35℃,35℃---36℃急剧跳跃挣扎,37---39℃身体失去平衡,很快死亡。 2、湿度:蝌蚪离不开水。 3、盐度:不能超过1%。 4、溶氧:3mg/L 以上。 5、饵料:要充足。 美国青蛙与牛蛙的区别 类别 美国青蛙 牛蛙 体型 个体300—500g 个体较大700—2000g 体色 墨绿色,皮肤光滑 黄褐色,皮肤较粗糙,有突起的疙瘩 纵肤沟 明显 不明显 比较 性情温和,抗病力强,耐低温1-37℃ 10-35℃ 第三章 牛蛙的养殖技术 一、牛蛙的繁殖 牛蛙为雌雄异体,繁殖时,成熟个体下水“抢对”,雌性排卵、雄性排精在水中结合,进行体外受精,是典型的蛙类繁殖代表。 (一)性成熟年龄 牛蛙性腺发育,从孵出蝌蚪到性成熟,一般约需8—9个月。从体重上选择,雌蛙约在350g以上,雄蛙在300g以上。但实际上,牛蛙性成熟也因温度、饵料、养殖方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区别。 (二)雌雄鉴别 部位 雌性特征 雄性特征 鼓膜 与眼睛大小相同或稍大 比眼睛大一倍左右 前肢 第一指不发达无婚姻瘤 第一指很发达,有婚姻瘤 咽喉部 呈灰色,皮下无声囊,鸣声低 黄色,皮下有声囊,鸣声如黄牛 体色 黄褐色,斑点明显 暗绿色 体型 生长缓慢,体型较小 生长迅速,体型较大 ? (三)雌雄比例:2:3,1:1 (四)放养密度:5对/10㎡ (五)产卵地 s=10—20㎡,H=1.2m 防出墙,防出网,1m左右,要有一半水面一半陆地,水陆要种植一些草本植物。 (六)产卵习性: 1、发情行为:性成熟的雌雄牛蛙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等)的影响下,都有明显的发情行为。雄性发情的最初行为是不断鸣叫,召唤雌蛙,平均每小时叫声在100次以上,并有追逐行为。抓住雌蛙,手指轻触其颌下胸部,左右前肢会迅速合拢抱住。可见到前肢第一肢基部内侧的婚姻瘤格外明显,并呈肉红色。发情的雌蛙不吃食物,向雄蛙的鸣声处跳去,有时发出 “咔咔”应和,表明雌蛙有求偶要求,也只有到这个时刻,雌蛙才让

雄蛙跳到背上抱对。 2、抱对: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雄抱对,一般在下半夜进行 ,抱对时间一般长达1—2天。 3、产卵、受精:牛蛙繁殖季节在4— 9月,随地域不同而有早迟。产卵的外部条件要求不高,关键是温度,只要水温达20—30℃,不论是池塘、河沟,均能顺产。理想环境要求安静、背风、行人稀少,岸边有水草。抱对行为接近尾声时,雌蛙受异体刺激,经感觉器官传到中枢神经,再抵达脑垂体,促使脑垂体分泌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雌蛙用力后瞪,腹部借助呼吸和雄蛙搂抱引起收缩,将卵产出体外。同时雄蛙排出精液,进行体外受精。排卵时间一次10—20分钟。一般个体产卵量2-3万粒,最多达5万粒。 牛蛙的卵为圆形,上下分为两极,动物极为黑色,植物性为灰白色。刚产出的卵有的动物极在上,有的植物极在上,故刚产的卵黑白相间。麻麻点点。产卵后约30—60分钟,动物极全部朝上,叫卵的自动转位。如2小时之后还有白色的植物极在上的卵,则为未受精卵。据此可以计算牛蛙产卵后的受精率,一般受精率都在90%以上。 产卵不受精的原因较多,主要是:a雌雄比例失调,正常雌雄比例是1:1,受精率在90%以上,2:1时受精率为75—80%,3:1时则只有40—50%,雄性过多或过少都有影响。b雄蛙年龄过大,衰弱老残之故。实践表明,二龄种蛙受精率最高,经产3—4胎的种蛙受精率较低。C水温过低,水质不净。D水面过于宽大,产卵地方不适宜。提高受精率的途径也有许多,采取人工受精是行之有效的捷径,受精率可达90—95%。 (四)繁殖力 牛蛙的繁殖力在蛙类中是最大的。一龄牛蛙,个体绝对怀卵量为1.5万粒左右,以后随年龄、体长、体重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呈线形的相关关系。 如图所示,刚达性成熟的一龄蛙,虽然在体重上接近二龄蛙,但怀卵量却抵不上二龄蛙的一半。 绝对怀卵量的多少,除了与年龄体重有关外,还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营养良好发育正常的雌蛙要好些。因此,获得较大的发繁殖力,必须注重种蛙的净化培育。 (五)产卵类型 牛蛙是一年多次产卵型,每年自然产卵3—5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能将温度控制在25—30一龄℃,则终年都能产卵。 (六)采捞卵块 产卵季节,夜间牛蛙鸣叫不停,此时要注意,每天早上天亮时要巡池一周,脚步要轻,行动要缓慢,以免惊动牛蛙产卵。同时留心观察池边是否有卵块和正在产卵的牛蛙。如牛蛙正在产卵切不可惊动,在牛蛙产卵和卵块周围作好标记。等产完卵后,再根据标记采捞卵块。采捞卵块时,人要站

在水中,用剪刀将卵块周围和卵块下面与卵块相连的杂草剪断,然后用脸盆从卵块旁边轻轻地插入卵块下面水中,将卵块 搬入孵化池中进行孵化。 发现卵块后要及时采捞,一般产卵后30分钟既应采捞,否则,种蛙及鱼类等动物活动可能冲散卵块或吞食蛙卵。再者,因时间过长,胶膜软化,卵粒就会沉入池底,降低孵化率。 (七)孵化设备及孵化前的准备 牛蛙的孵化设备简单,大小随孵卵数量多少而定,瓷盆、水缸、木盆、鱼苗网箱。规格120cm×80cm×40cm。40目的尼龙网,用木框架固定。用水泥池孵化,在卵下池前,将池子清洗干净,不让泥沙沉积,然后灌入30cm的新鲜水,用洗去泥沙的水花生等杂草均匀地在水面上薄薄地摊一层,其作用是支撑卵块,防止下沉。池上方有棚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和水温骤变。每平方米放受精卵6000左右(约一窝)。 (八)孵化的环境条件 牛蛙卵的孵化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能提高蝌蚪的孵化率,否则孵化率降低。 a水温:适宜水温是25---30℃,不得地狱16℃或高于34℃。19--27℃,3—4天孵化蝌蚪,25--30℃,2天半孵化蝌蚪。bPH=6—8.6之间。C含氧量=3mg/L 以上。 二、蝌蚪的饲养 刚孵化出的蝌蚪,体小、黑色、游泳能力差,随着个体长大,游泳能力增强。因此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中。在蝌蚪下池之前,水池要清洗干净,并用200PPM的漂白粉消毒,如果是泥土池,则要用生石灰(每亩75KG)消毒,过7天生石灰药效消失(并经试水),再放入蝌蚪。 1、蝌蚪池的构造: 用于饲养蝌蚪的池子可用水泥池,也可用土池。以水泥出池效果较好。池子面积不可以过大。水泥池以4---10㎡为宜。土池稍大,10--20㎡,水深40 —80cm。池底设排水孔,池壁上设进水口。池壁有一定坡度。池中种植水葫芦或水花生。密度不易过大。为了合理放养蝌蚪,蝌蚪池可做小些,多做几个以便根据产卵分期分批饲养。如无条件,产卵池可代替孵化池。池周围必须用竹片、铁丝网、砖做成屏障,防逃防敌。 2、 放养密度: 日 龄 放养只数 孵化10天的蝌蚪 1000—2000尾/㎡ 孵化20天的蝌蚪 500—1000尾/㎡ 孵化30天后的蝌蚪 100—150尾/㎡ 3、 第一阶段(30日龄内的蝌蚪)的饲养管理 a饵料投喂: 刚孵出的蝌蚪4—5天不吃东西,靠卵黄囊供给养料,从第六天起卵黄囊消失,开始吃浮游植物,绿藻、矽藻等。因此,在孵化前要把水质培肥使浮游生物繁殖,如水质不肥,可用煮熟的蛋黄喂。按一万尾蝌蚪供给一个蛋黄进行投喂,早晚一次。半个月可喂豆浆、按体重的10—15%投喂,上午9:0

0----下午 16:00。 b水质管理:蝌蚪池要求水质良好,要及时捞出蝌蚪粪便和剩余饵料,保持水质清新,注意适当换水,防止水质恶化。初期水深控制在20—25cm左右 ,随着蝌蚪的生长逐渐将水加深30-40cm左右。 4、 第二阶段(30日龄到完全变态期蝌蚪的饲养管理) a饵料投喂:该阶段除了人工投喂商品饲料外,还必须在培育浮游生物作天然饵料。主要饲料是:豆浆、麦麸、米糠、蚕蛹粉、鱼粉、稀饭、田螺肉、鱼肉、动物内脏等。投法是100只蝌蚪投饵40—80g,动物饵料占47%,植物占43%。每天投1—2次,上午下午或下午一次。将饵料分投放在食台上。 b水质管理:蝌蚪池水保持在40—80cm,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及时加注新鲜水,调节水质。 c日常管理:注意排灌水,防止暴雨或干旱造成水位失常,水温应控制在35℃以下,过高时更换新鲜水或搭棚降温。可偶长出四肢后,应向水里投些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和木板,供幼雏栖息。稍后,及时移到幼蛙池中饲养。饲养得当,大约70天左右的时间蝌蚪就长成幼蛙。饲养期间,应经常巡塘,分析其摄食及健康情况,发现蝌蚪生病,要及时隔离治疗。 5、 蝌蚪的变态与越冬 当年蝌蚪均能变成幼蛙,但如果饲养密度高,饵料不足,水质条件差,变态期需要80—90天。特别是7月中旬产卵期,由于8月份以后,温度逐渐下降,变态期将延长到100天左右,这种延迟变态的幼蛙,因摄食代谢降低,体质不良,越冬期间容易死亡。控制温度和饲料可以加快或延长牛蛙蝌蚪的变态时间。平均水温保持29--30℃(水温达35℃时将影响蝌蚪生长,达38--39℃体质衰弱,达40℃就全部死亡。)如果多投动物性饵料,只需40—42天就能变成幼蛙,但由于这种幼蛙发育时间不够,躯体小。当水温保持在25℃以下,多投植物饵料,就能延长蝌蚪的变态时间。因此,如果是七月份孵化的蝌蚪,宜采用延长蝌蚪变态时间的方法。使其充分发育到第二年5月变态。这种幼蛙虽然比早期变态的蛙晚几个月,但幼蛙个体大,生长快。 三、 幼蛙的饲养 1、幼蛙的饲养: 主要关键技术是及时分级饲养和食性训化。幼蛙池的构造:幼蛙池面积20—50平方米,池深60—80cm,有坡度。水陆面积比为1:1,供幼蛙休息和觅食。池的四周要设1.5m的墙。蛙池要多设,以便今后按大小分养,避免大的吞食小的。 2、 放养密度:蝌蚪变态后应及时转入幼蛙池饲养。一般刚变态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80-100只。变态30天后,体重达25—50g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30— 50只。为防止残食,根据大小及时分级饲养。【牛蛙养殖条件】3、饵料投喂:幼蛙和成蛙的

篇六 牛蛙养殖条件
牛蛙成蛙的饲养管理经验

篇七 牛蛙养殖条件
牛蛙养殖生态与病害综述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牛蛙的养殖生态与病害研究 Investig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iseases of Rana catesbeiana

学院水产学院 专业生物学 姓名赵秋毅

学号201611710001

【牛蛙养殖条件】

指导教师陈晓凤副教授

牛蛙的养殖生态与病害研究

Investig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iseases of Rana catesbeiana

摘要:牛蛙是国内现存重要的养殖食用物种,其适应性强,生长繁殖速度快,易于管理,肉质佳,味道鲜美,市场需求巨大,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牛蛙养殖发展迅速,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化和养殖时间的推进,牛蛙养殖过程中出现较多生态与疾病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询,对当前牛蛙养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病害加以总结,旨在从整体上把握牛蛙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牛蛙;生态环境;病害;防治;

Abstract:Rana catesbeiana is one of existing domestic important farmed edible species, with great amount of market demand and economic value, due to its strong adaptability, fast growth, easy management, good meat, delicious tast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ullfrog breeding’s scale and as time goes by, quantities of ecological and disease problems arise in the process of breeding bullfrog, which we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Based on the related data of studies and investigations, we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iseases in the breeding process,asiming to grasp the points as a whole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armers.

Keywords: Rana catesbeia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牛蛙(Rana catesbeiana)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1]。是现存北美的最大的蛙之一。因其鸣声洪亮酷似牛叫,故名牛蛙。牛蛙包括四个生活周期,受精卵经过一系列变态发育形成蝌蚪。在适当的条件下蝌蚪开始变态,形成幼体,随着尾部消失,幼体开始水陆两栖生活。牛蛙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黄色,四肢有黑色条纹[2]。体长约20cm,后肢长达25cm。成体大者体重超过0.5kg。野外生活在静水中或其附近[3]。

牛蛙个体大,商品价值高,发展较快。发展牛蛙养殖有许多优点:繁殖快、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逆性强、饲料易取、效益较好。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每100克蛙肉中含蛋白质19.9克,脂肪0.3克,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4],备受百姓喜爱。牛蛙分泌的激素和消化酶可用作各种工业、医药、科学研究等。蛙皮是制作手

术缝合线的原料之一。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将牛蛙列为世界百大入侵种之一[5]。牛蛙是比较凶猛的动物,它们以无脊椎动物、小鱼和其他的小蛙为食,有时也会吃水鸟的幼雏,在台湾有“蛙界暴龙”之称。牛蛙可导致本土小型物种在一定范围内灭绝[6],所以在养殖、运输过程中一定要防止牛蛙逃逸。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就现有的牛蛙养殖生态模式及常见的牛蛙病害做如下综述。 1牛蛙养殖生态

1.1牛蛙养殖场的选择和建造

牛蛙养殖场的选择和建造[7],主要应根据选择的养殖方式,比如是大面积粗放养殖,还是小面积集约化养殖而定。总的原则要按照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来考虑,既要遵循经济上投入少,效益高,又应照顾到生产上的科学性,以及管理上的方便。

1.1.1养殖场的建场条件 牛蛙善于跳、爬、游、钻,所以牛蛙养殖场需要建造防逃设施,可以用塑料薄膜、铁丝网或尼龙线网围栏防逃[8],有条件的用砖砌围墙更为持久可靠。养殖场必须有充足的水源。水源以江、湖、水库的水最为理想,这种水的水质好,溶氧高,水量充足。

蛙池最好建在冬暖夏凉的地方,蛙池不仅水质要好,排灌水方便,还应具备不同用途的养殖池、动物性饵料繁殖场地及其他配套设施。另外,牛蛙养殖场还应选择在水陆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9]。

1.1.2牛蛙养殖池的建造

根据牛蛙的繁殖特点、变态过程、生活习性,牛蛙养殖场需设立如下养殖池[7][10]:

(1)亲蛙池:亲蛙池主要用于培育产卵用的亲蛙和繁殖期后分养雌雄亲蛙。养蛙规模较大的单位,一般要建造2~3个。亲蛙池也可兼作产卵池。亲蛙池一般为土池,面积以200平方米为宜,深度1.2米,能蓄0.8~1.0米深的水为好。池底要有15~20厘米的淤泥,以利亲蛙越冬。堤埂坡度要大,以1∶2.5为宜。亲蛙池的总面积要根据亲蛙的数量而定,通常以每平方米放养1只亲蛙为宜。

*产卵池:产卵池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产卵池主要在人工催产时使用。一般用土池,效果较好。面积以100~200平方米为宜,要求池深1米,蓄水0.6~0.8米深,堤埂坡度要大,以1∶(2.5~3)为好。池内要种植金鱼藻、马来眼子菜、聚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以促使牛蛙正常产卵。

(2)孵化池:孵化池也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使用效果以水泥池为好,面积一般为3平方米,正好适合于1只牛蛙所产的卵的孵化,池深度0.6米。池子内壁抹以水泥粉,不必很光滑,稍粗糙反而有利于刚孵化的蝌蚪的吸附,能提高蝌蚪的成活率。土池因有堤埂坡度,面积比水泥池大,一般为6平方米,池深60厘米,蓄水40厘米深。使用时最好在池内铺垫塑料薄膜,效果较好,可以大幅度提高孵化率。孵化池总面积,要根据生产上孵化蛙卵的数量来确定,还应考虑孵化池的周转。

(3)蝌蚪池:蝌蚪池也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池面积以15平方米为宜,池深1米,

蓄水0.8米深;土池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宜,池深0.8~1米深,蓄水0.6~0.8米,堤埂坡度以1∶(1.5~2)为宜。蝌蚪池的总面积,根据培育蝌蚪的数量和需要育成幼蛙的数量而定。

(4)幼蛙池:为了便于饲养管理,应建立专门的幼蛙池,并留足幼蛙捕食活动的场所。一般来说,蝌蚪变态成幼蛙,在水中生活的时间较短。因此,幼蛙池不宜太大,一般以15平方米为宜,水深50厘米左右。在幼蛙池四周,应种植一些供幼蛙隐蔽和捕食的植物,便于幼蛙上岸活动。在幼蛙池的一个角搭一个饵料台,作为幼蛙天然饵料不足时补充人工饲料的场所。在固定饵料台上空设灯光诱虫,这是解决天然饵料不足的较好途径之一。

(5)成蛙池:即商品蛙池,根据生产规模建立成蛙池,要将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成蛙分池饲养。成蛙池可以建大些,一般占地600~6000平方米,池的深处0.5~1米,池的四周可以人为地堆些石块、砖块或筑些土洞,地面尽可能绿化,给牛蛙提供较多的隐蔽场所,便于牛蛙生长和繁殖。对于幼蛙和成蛙,生活环境的水面与陆地的面积比以3∶2为宜,可充分利用陆地种植果树、蔬菜和花卉植物,提高场地的利用率。

牛蛙养殖场设计多种多样,应根据自己的场地面积、环境条件、资金来源和产销等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牛蛙养殖场。

1.2 成蛙养殖模式

1.2.1半精养模式

利用鱼池、洼池、稻田、藕塘等进行养蛙,由于面积大,蛙较分散,密度也不大,产量不高,一般多以天然饵料为主,颗粒饲料为辅的方式养殖,称为半精养。 这种模式获取天然饵料的方法主要是灯光诱虫。周围不应有高大的建筑物,以免遮挡灯光,开灯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傍晚开灯。半精养方式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放10~30只,视饵料条件而定[11]。

1.2.2 集约化养殖 室内集约化养殖,着眼于控制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充分满足牛蛙生长的营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强化培育手段[12-13]。尤其是随着牛蛙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成功,更能发挥其高效的特点,是发展牛蛙商品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集约化养殖池的结构为方形砖砌水泥池,单个蛙池面积3~4平方米,正常养殖水位0.2米,池中设木制饵台。每平方米面积初期投放体重20克幼蛙150尾。随着蛙的个体增大,每平方米面积的放养数量逐步递减,5个月后养成均重300克的成蛙,每平方米面积饲养数量35只。

1.2.3网箱养殖

是借鉴网箱养鱼技术,结合蛙的生物学特性,利用网箱把牛蛙在水体中围养起来的一种高密度养蛙方式[14-15]。网箱设置在静水池塘中。网箱内设置一个悬于水面的饵料台及适量的水葫芦,保持水深60厘米左右。高温时网箱上部架设遮阴网,防止高温袭击牛蛙。牛蛙饲养密度为75只/m2。

网箱养蛙有如下优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库、湖泊和大鱼塘,既节约了养蛙用地,又提高了上述水体的利用率,即做到了水中养鱼,网中养蛙,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网

箱内外水流畅通,水体不断更新,箱内溶氧充足,网箱成为一个活的水体环境,可实行高密度的饲养,而且产量高;网箱养蛙后,可增加水体肥力,提高鱼产量;由于网箱养蛙面积小,饲养管理方便,同时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能量消耗减少,利于生长。

牛蛙在网箱、室内集约化养殖的活动范围限制的很小,已改变昼伏夜出的习性。在水温10℃以下,牛蛙一般沉入水中躲避风寒,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慢慢开始摄食。当水温达到22℃以上,牛蛙昼夜蹲伏在饵料台或水葫芦上,偶尔进入水中湿润身体,水温升高到35℃,牛蛙则全部潜伏水葫芦丛中,躲避高温。牛蛙对于阳光有强烈需求。初春季节,每当煦暖的阳光照射网箱牛蛙都相互挤做一团,伏在饵料台上晒太阳。牛蛙对声音敏感,当距离网箱2~3米处发出声响,纷纷落水。牛蛙体色多变,温室饲养牛蛙的体色表现为深褐色,移入池塘后,牛蛙的体色变为绿褐色。整个夏季,集约化养殖和网箱养殖的牛蛙均能正常摄食生长,并不会出现夏眠的现象。

1.3 牛蛙养殖条件

1.3.1温度

牛蛙在蝌蚪期较为耐寒,在冰下洁净水环境中可以安全越冬,但对高温忍耐性差,水温达35℃时不安、浮头至死亡。自然状态下牛蛙水陆两栖,白天常将身体漂浮于水面,或躲在潮湿阴凉的地方,喜欢在安静、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一遇惊扰即潜入水中。牛蛙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2℃;繁殖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或高于30℃时一般不产卵;当温度降至15℃时,食量很小;温度降到14℃以下,基本停食;再下降到10℃以下,则停食冬眠。牛蛙致死温度阈值为39~40℃。34~36℃时急剧跳跃挣扎、窜游;37~39℃身体失去平衡,很快死亡[16-17]。

1.3.2湿度

蛙类在蝌蚪期离不开水体,即使短时间离开水体也很快死亡,幼蛙在空气中日晒30min即可死亡,常温下无水生活20h可致死。

1.3.3光照

蛙类有畏光的习性,昼伏夜出,尤其是逃避强光的直射,但趋向弱光。自然条件下蛙类的性腺活动随日照长短节律性变化,若长期生活在黑暗条件下,则蛙类性腺成熟被中断,或性腺活动受到抑制,导致停止产卵、排精。

1.3.4 水质

养殖牛蛙的水源很多,江湖水、井水、地下水、山泉水等。江湖水、池塘水较肥,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多,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和水污染。井水和地下水水温低,自来水中含氯,需要暴晒3~4天后再引入养殖池中使用。城市附近的雨水可能含有较多空气污染物,不应直接用作牛蛙的孵化用水。被农药、化肥或其他污染物严重污染的水,绝对不能用于养殖牛蛙。

1.3.5 食物

牛蛙的食物构成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尤其喜食活饵。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食性也不尽相同。蝌蚪喜食蛋黄、血粉、角粉、豆浆、麸皮、面粉等。幼蛙及成蛙的食物范围包括: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如甲壳类虾;软体动物,如螺、蚌;鱼类、两栖类、


牛蛙养殖条件相关热词搜索: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牛蛙养殖条件”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牛蛙养殖条件"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6209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