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2017-07-04 13:54:2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共7篇)油莎豆种植前景广,种植成本低产量高产品介绍 油莎豆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原产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地下长圆形的根状茎可生食、加工;是一种产量很高的油料作物,果实含油率27%左右;是利用价值很高的草本粮、油兼用作物。 油莎豆叶子针形细而长,株高20公分至1米左右,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下结果。果实长圆形或...

篇一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油莎豆种植前景广,种植成本低产量高

  产品介绍

  油莎豆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原产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地下长圆形的根状茎可生食、加工;是一种产量很高的油料作物,果实含油率27%左右;是利用价值很高的草本粮、油兼用作物。

  油莎豆叶子针形细而长,株高20公分至1米左右,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下结果。果实长圆形或长椭圆形,出油率一般为27%左右,品质优于菜籽油。

  油莎豆叶子细长有韧性,是编织手工艺品的理想原料。原产于西非沙漠,具有全能坚果、生命之果的美誉,我国1960年我国从保加利亚引进种植,目前主要分布在南北各地的沙滩、山坡、丘陵、林间。

  项目优势

  油莎豆叶子针形细而长,株高1米左右,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下结实。果实椭圆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出油率一般为25%左右,被冠以“地下核桃”之称。

  油莎豆易种好管,耐旱、耐涝、耐瘠薄,适宜于在河滩、荒地、荒山、荒坡种植。经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四川、新疆等地试种,一般亩产750至1000公斤,在瘠薄土地种植,也可产300至500公斤。种一亩油莎豆,等于种3亩油菜,2亩左右的花生,每亩可榨出品质优良、可降低血脂、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上等食用保健油150至200公斤,产饼粕400至700公斤。

  发展油莎豆对于有效补充国内食用油资源,缓解我国食用油供求不足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油莎豆也可作生物柴油使用。目前生物柴油制备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生物柴油的原料成本高己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的瓶颈。采用廉价原料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实用化的关键。

  除油莎豆外,我国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还有许多能源树,如麻疯树、元枫果、黄连木、乌桕、文冠果等等,它们的果实都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油莎豆和这些生物能源树比较,其共性是:适应性广,再生力和抗逆性强,具有较强的耐寒冷、耐瘠薄、耐盐碱、耐旱涝、易种好管,能有效的利用荒漠化土地;果实产油率相近。其特性是:生物能源树从栽培到进入盛果期需6年,而油莎豆则是春(夏)种秋收,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它成为生物柴油原料的首选。

  市场分析

  油莎豆油品质优于菜籽油,堪比橄榄油,营养价值极高。油色清澈微红,无沉淀,浓香无异味,0℃以下不冻,可作精美菜肴的调料油,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是当今植物中较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

  油莎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亚油酸,其中蛋白质8-10%,亚麻油酸20%左右,亚油酸29%,总油酸高达90%以上。

  近几十年来,反式脂肪(人造氢化油)广泛被应用在与民众息息相关的面包、蛋糕、饼干等食品上,人们渐渐发现反式脂肪给身心带来的极大危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大量出现。禁止反式脂肪(人造氢化油)在食品上应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政府已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和限量使用在食品上。当前找到一种能替代人造氢化油的现实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

  油莎豆富含的油脂,大部分为油酸、亚油酸,并含有大量VE、Vc,不含胆固醇,极具抗氧化性,是优质的不干性食用油,适宜所有人群食用,而且可用于高温油炸食品,是反式脂肪(人选氢化油)唯一的优质替代品,应用在食品上,将还人民大众一个健康身体。

  油莎豆备受关注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石油危机。由石油危机带来的整个能源危机日益加深。各国科学家都在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美国主要用大豆油生产柴油,欧洲国家主要用菜籽油生产柴油。我国有13亿人口,农业相对薄弱,所以,中国解决能源危机绝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与农民争夺粮食资源。

  一方面是食用油消费量日益高涨,一方面是产业对外依存度高,油瓶子被外国人拿捏着。尽管我省是油料大省,油菜种植面积、总产量多年居全国第一,但并没有改变食用油不能自给的窘境,更遑论发展与粮争地的生物油产业。随着油莎豆机械化收获瓶颈的突破,油莎豆产业化之路柳暗花明,为油料大省的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种植条件

  油莎豆对土壤要求非常低,可充分利用河滩、废弃荒地等广泛种植。不与大田作物争良田,可有效缓解我国乃至世界土地资源日趋减少的资源危机,还能达到改良土壤,降低盐碱,固沙、防风、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保持生态植被,调节改善局域气候。

  效益估算

  油莎豆具有一般油料作物所不具备的天然优点,产出率很高,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地上长草,高可达100—120厘米,须根系,分蘖力强,呈株丛生长,叶片扁而厚,细长呈剑状。亩产鲜草3000公斤以上,是饲养牛、羊、鱼、兔、鹅的优质饲料。

  地下结果,油莎豆的地下茎顶端膨大为椭圆块茎,形如大粒花生仁,每蔸结果数在100—300粒之间,每蔸鲜果重0.1—0.4斤。春播亩产干果1000公斤,夏播也可达750公斤,可生食、炒食,可榨优质保健食用油200—300公斤,产饼粕400——700公斤,饼粕可提取淀粉、加工食品、是熬糖、做酒和饲料。

  生育期短,约110—120天,从3月初到7月都可播种,错开农忙季节。巧用农闲的时间和劳力。

  可与其它作物间套种。尤其是幼林果园,既可肥地改土、复盘遮荫、抑制杂草、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前期收入,一举多得。

  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投资产出比为1:8.3。经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等地试种,一般亩产750至1000公斤,在瘠薄土地种植,也可产300至500公斤。种一亩油莎豆,等于种3亩油菜,2亩左右的花生,每亩可榨出品质优良、可降低血脂、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上等食用保健油150至200公斤,产饼粕400至700公斤。

  油莎豆还具有生产期短、播种期长的特点,可错开农忙季节,巧用农闲劳力。油莎豆作为油料植物时,一年生栽培[

  油莎豆成熟后,干物质比重大,富含油脂、淀粉,在土中不易腐烂发霉,且具有休眠期。因此,收获后散落土中的果实,第二年春天会萌发新苗,起苗移栽既可。真可谓“一劳永逸”,年年有收。

  不仅产量高,价格也高,综合算账,效益高出一大截。我国的油莎豆种子市场价格多为30至50元/公斤,果实为10至20元/公斤,除去各种成本,农民每亩纯收入1500至1700元;国内的油莎豆大部分内销,一部分出口到东南亚各国;其果实多用于制作生物能源、食用油及休闲食品,叶多用于生产饲料。目前,油莎豆作为生物柴油的优质农作物原料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加工利用

  油莎豆食用油:

  油色清澈微红,无沉淀,浓香无异味,0℃以下不冻,可作精美菜肴的调料油,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是当今植物中较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含80.4%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要成份,对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生长发育,预防心血管等疾病有不可替代功效。

  油莎豆植物蛋白饮料:

  是高钙、高硒植物原料加工产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糖类、淀粉,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富含钙、铁、锌、硒、维生素E、维生素D3、维生素B1、B2、B6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成份,被美国航天局等官方机构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食品”。

  其他产品:

  也可加工成食品出售,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榨过油的饼粕可加工成糕点,制酱油和醋,也可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和酿酒。榨过油的饼粕经分解发酵等流程,100千克饼粕可提取优质淀粉30千克,熬糖30~34千克,还可酿造40~50度白酒14~16千克,余下的粉渣还是很好的精饲料。

  项目提醒

  油莎豆易种好管,但收割极其困难,这是制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油莎豆块茎较少,千粒重在260至650克左右,播种(点播)一亩需要用工3人,而收割一亩则需用工30个,按每工30元计算,其开支几乎占每亩生产成本的70%以上,大面积种植成本问题更为突出。

  不过,国内已经出现多款油莎豆收获机,例如:

  [我爱发明]油莎豆收获机:http://

  相关新闻:

  商务部:新疆崛起沙漠特色农业——“油莎豆”新兴产业

  油莎豆主要用于油粮、饲料、食品、医药、生物柴油、生物润滑油、沼气等行业产品的原料。同时,油莎豆生命力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还可作为绿肥培养地力,油莎豆其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超出新疆目前现有的农林牧作物。目前,新疆富汇旗下公司试种500亩油莎豆获成功,为在新疆规模种植油莎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保障。2011年,新疆争生产加工出油莎豆营养保健食用油,以填补中国食用油空白,同时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营养保健食用油日益增大的巨大需求;2013年,将计划在南北疆适宜种植油莎豆的地方开始全面推广力争30万亩,为规模化生产加工提供原料保证;2015年将实现百万亩种植计划。

  湖北实现油莎豆产业化 促进农民增收

  中新网武汉11月21日电(艾启平 钟平)记者21日从湖北省农业厅获悉,湖北目前已拥有3000多亩油莎豆种植基地,形成了油莎豆产业化运作体系。

  油莎豆是优良油料作物,被冠以“地下核桃”之称。油莎豆应用广泛,可用于食品、生物面粉、食用油、果冻胶凝剂、酿酒、淀粉、饮料等。

  湖北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类油料作物生长。上世纪60年代,湖北开始引进种植油莎豆,由于油莎豆易种难收的问题没能得到解决,种植面积较少,发展缓慢。2009年,湖北奥博美绿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襄阳市和随州市进行了试种,获得成功。该公司还自主研制收获设备取得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油莎豆收获难的瓶颈。

  据该公司在当地的生产加工表明,种植油莎豆亩产500-600公斤,同时有效利用河滩地,增加就业,生产加工过程对环境等,农民每亩纯收入1500-1700元,油每吨纯利润(以售价100元/斤计),每亩净利润2500元,饮料纯利润1500元/亩。湖北省农业厅专家组认为,油莎豆深加工产品产业化已达到,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篇二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种植价值较高的几种能源植物

  随着化石能源危机的加剧,开发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战略举措。能源植物是未来最有希望的生物能源之一。

  开发能源植物,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依赖,缓解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压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值得开发的能源植物有:

  麻疯树

  

  麻疯树,又名小桐子、柴油树,为大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它为喜光阳性植物,因其根系粗壮发达,是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的油料作物,又因枝、干、根近肉质,组织松软,含水分、浆汁多、有毒性而又不易燃烧和抗病虫害。

  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栽培的麻疯树每年初花期4月,果熟期10月。3公斤麻疯树种子可提炼1公斤生物柴油,合油率高的品种每2公斤多种子就可提炼1公斤生物柴油。丰产期一亩可年产种子1000公斤以上,每亩可生产提取出0.3~0.5吨左右的生物柴油。

  与化石柴油相比,麻疯树油是一种绿色柴油,它对环境友好——麻疯树油硫含量低,SO2和硫化物排放量比0#柴油低10倍;

  低温启动性能好——无添加剂冷凝达-20℃;

  润滑功能强——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

  安全性能高——闪点高,不属于危险品,运输、储存方便;

  燃料性能佳——十六烷值高,燃烧性能好于柴油,燃烧残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剂和发动机机油的使用寿命加长;具有可再生性。

  由于麻疯树的果实可以榨出很多油来,麻疯树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

  而麻疯树对于生长条件要求也不高,因此非常容易存活,完全可以在荒地种植,避免了“与民争粮”的嫌疑。

  麻疯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榨出的油即使在燃烧中也不会污染环境。大力开发麻疯树资源,不但可以形成生物能源产业,而且可以给农民提供增加收入的渠道。

  在亚热带以南地区,麻疯树可全年播种,不受季节影响。在亚热带以北地区,通常可于每年的阳历九月份以前播种育苗,当年生的幼苗株高可达100厘米左右。播种每亩苗床用种子20公斤左右。

  为提高麻疯树种子的出芽率,可在播种前一小时对备好的种子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浸泡消毒处理[

  在亚热带以南地区,麻疯树幼苗移植造林可全年进行,不受季节影响。在亚热带以北地区,于落叶后的第二年春季开始进行分栽。亩均用苗量200株左右,株行距可采用200×150厘米左右。

  黄连木

  

  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因其木材色黄而味苦,故名“黄连木”或“黄连树”,分布很广,北自黄河流域,南至两广及西南各省均有;常散生于低山丘陵及平原,其中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最多。

  黄连木在湖南、山东被称为“惜木”、“孔木”,清代《广群芳谱》栽:“孔木生孔子啄上,其干枝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故也”;因其果红如鸡冠,又名“鸡冠果”;因其幼叶可作菜蔬或茶,根皮入药可治痢疾、霍乱,故又名“黄连茶”、“茶树”、“药树”。

  《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连木,江西、湖广多有之。大可合抱,高数丈,叶似椿而小,春时新芽微红黄色,人竞采其腌食,曝以为饮,昧苦回甘如橄榄,暑天可清热生津。”雌雄异株,落叶乔木,高达30m,胸径2m,树冠近圆球形;树皮薄片状剥落。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0~14,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圆锥花序,雄花序淡绿色,雌花序紫红色。核果径约6mm,初为黄白色,后变红色至蓝紫色,若红而不紫多为空粒。花期3~4月,先叶开放;果9~11月成熟。黄连木种子舍油率为35%~42.46%,出油率为22%~30%;果壳含油率3.28%,种仁舍油率56.5%。

  油料含碘值95.8,皂化值192酸值4,黄连木油脂肪酸碳链长度集中在C16~C18之间,由黄连木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的碳链长度集中在C17~C20之间。与普通柴油主要成分的碳链长度C15~C19极为接近。因此,黄连木油脂非常适合用来生产生物柴油。

  黄连木一般以种子直播为主,2月下种,约1个月可以出苗,当年苗高可达1m。在云南、广西雨量较多地区,可以嫩枝扦插,特别是屋前后种植,常以扦插繁殖。

  油莎豆

  

  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原产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是利用价值很高的草本粮、油兼用作物。其干果出油率为20%~25%,可用作生物柴油。

  油莎豆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生长快,分孽力强,根系发达,全国各地均可栽植,一般亩产300至500公斤,丰产地一般600公斤,产油100公斤。油莎豆不耐肥水,地力太肥时易徒长,适宜在中等肥力的沙壤地上种植,也可在新开荒地、高岗地、中等盐碱地种植,或者种植在河边、路旁和房前房后,纯作、间套种均可。

  油莎豆是喜温作物,当土深5cm时地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为争取旱出苗、出齐苗,须进行催芽,当30%左右种子出芽后即可大田播种。整地后做宽200cm的大畦,刨穴点播。行距40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亩点播5000~8000穴,每穴2株。也可大垄栽培,行距60厘米,株距12~15厘米,每亩8000穴左右。

  能源草

  能源草是指植株高大、生长迅速、生物质产量高的草类能源植物,是可直接作燃料及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的草本植物的统称,多为两年或多年生。利用能源草生产生物质能源可缓解煤炭、石油的供应压力,有效利用农闲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等。

  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掀起了世界各国研究生物质能源的热潮,其中,美国和巴西最早成功用玉米和甘蔗制得燃料乙醇。然而,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质能,不仅加大了农作物需求量,也引起了粮食短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查发现,不断扩大对生物燃料的需求是导致最新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2007年我国政府呼吁停止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坚持不争粮、不争地、不争食用油和糖的方针。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报道能源草堪当未来生物能源之大任。

  发展能源草的意义

  根据能源草的成分特征,可将其分为4类:(1)淀粉类,生产燃料乙醇,如甜高粱等;(2)油脂类,生产生物柴油,如油莎草等;3)木质纤维素类,通过转化获得热能、电能、乙醇和生物气体等,如芦竹、芒草等;(4)萜类、烯烃类石油物质类,通过脱脂处理作为柴油使用,如续随子等。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后的第四大能源-生物质能,如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其储量丰富且可再生。除可作为固体燃料,亦是唯一转化可再生液体燃料的资源,其中,木质纤维素类植物是制取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我国木质纤维素类资源丰富,但制备过程仍存在一定困难。而能源草产量高、易获得、储量丰富,作为转化原料潜力巨大。相对于其他农作物或能源木本,能源草的优势尤为突出。

  另外,甘薯(红薯)、木薯、甜高粱等都可以作为能源植物开发。

篇三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油莎豆产业化项目

开发西部 富民强国

国家油莎豆产业化示范项目

二〇一一年三月

目 录

1 综述

2 油莎豆的特点和种植优势

3 油莎豆产品市场前景

3.1 食用油市场前景

3.2 油莎豆淀粉市场前景

3.3 油莎豆饲料市场前景

4 项目发展的重要性

5 项目发展总目标、投资概算及实施计划

5.1 总目标

5.2 投资概算及实施计划

6 在内蒙古额济纳地区发展油莎豆产业的构想

6.1 额济纳地区的现状

6.2 建设额济纳油莎豆产业示范区的方案构想

6.2.1 种子基地建设

6.2.2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6.2.3 加工基地建设

6.2.4 项目实施方案

7 项目效益

7.1 经济效益

7.2 生态效益

7.3 社会效益

1 综述

原产非洲的油莎豆(又叫油莎果、油莎草)现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前几年我国农业科研部门从国外引进了这一优质、高产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并在国内的黑龙江、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甘肃、新疆等省市引进种植均获成功。

油莎豆是当今植物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它适应性强且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豆1000公斤,干豆500公斤,种1亩油莎豆相当于种7~10亩油菜。油莎豆的利用价值是多层、多方面的,其最大价值是可榨出高档芳香食用油,是高产油料作物。除此之外所产饼粕可提取淀粉和加工营养价值较高的糕点等食品,还可将其制成营养价值较高的酱油和醋,还可从中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可熬糖、做酒和做饲料。

本项目将紧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结构调整及战略部署,按照自治区农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内蒙古额济纳地区油莎豆种植的自然环境、生长优势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面向市场,以科技为依托,以油莎豆引进和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为突破口,以提升油莎豆产量、品质和产业化水平为核心,以促进“三农”特别是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由此实现把油莎豆种植基地、生产示范基地、加工基地建设成为由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化示范粮油基地这一更大目标。

本项目的具体内容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地区建设“国家

油莎豆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该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油莎豆种子基地、生产示范基地和加工基地,是内蒙古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集种植、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基地,是带动“三农”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的国家级样板示范区。

本项目投资总概算为12.8亿元,分阶段建设30万亩油莎豆种植示范基地,建设5万亩防护林带,并建设年产50000吨食用油、10000吨淀粉和20万吨混合饲料的生产基地。

2 油莎豆的特点和种植优势

油莎豆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是莎草科一年生植物,是我国农业科研部门前几年引进的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多用型油料经济作物,是新型的粮油、饲料、食品、医药、工业、生物柴油、生物润滑油、沼气等生产制造业的原料,其经济价值极高,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油莎豆是当今植物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它适应性强且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豆1000公斤,干豆500公斤,种1亩油莎豆相当于种7~10亩油菜。油莎豆出油率一般为35%左右,每亩可榨优质保健食用油200~300公斤,产量比菜籽油高,品质比菜籽油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故被称为“地下核桃”。 油莎豆具有的八项种植优势和特性:

1、油莎豆由于其光合作用强、根系发达、分蘖再生力和抗逆性

极强,很少发生病虫害,几乎在各种土壤和条件下都可以生长,适应性极广,且耐高温、抗旱耐涝。

油莎豆在沙滩、丘陵、岗地、林间均可种植,凡能种花生的土壤都能种油莎豆,但更适合沙性土壤种植。油莎豆生命力强,适应性广,沙滩、丘陵、岗地、林间等均可种植,喜阳光、耐高温、管理粗放、抗旱耐涝、耐盐碱,易种好管,省工省肥,既可单种也可与其他作物套种(如茶林、果园、瓜地等),其播种、管理、收获、贮藏与花生相似,喜光、好气、耐旱、抗盐碱,种植在黄沙土壤上产量更高。油莎豆系山野生转种而来,其原产地为沙漠干旱地区,因此非常适宜在沙质土壤中种植,产量会很高。并且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顽强的生命力,基本上不发生病虫害,不用喷施农药。油莎豆其光合作用强,且再生力和抗逆性极强,几乎在各种土壤条件下都可以生长,不与粮食作物争地,也是发展生物柴油理想的原料。

2、目前,油莎豆在我国黑龙江、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甘肃、新疆等地引进并且种植成功。油莎豆地上长草,株高1米左右,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生长快,分蘖多,呈株丛生长。生育期短,从4月初到7月都可播种,错开农忙季节,巧用农闲的时间和劳力。每亩用种8~10kg,株距15cm~30cm,行距30cm~50cm,每穴结果200~300粒,亩产鲜草3000公斤以上,全生育期110天左右。

3、油莎豆地下结果,油莎豆的地下块茎,形如大粒花生仁,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地下结椭圆形果实,地下茎果一般亩产1000公斤,干豆500公斤,每1千公斤豆榨取优质保健食用油200~

篇四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油莎豆种植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油莎豆种植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5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5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5

1.3 项目概况 ..................................................6

1.4 研究结论 ..................................................8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

第二章 背景和必要性 ........................... 12【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2.1 项目建设背景 .............................................12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方案 ................. 16

3.1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16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3.2价格现状与预测 ............................................19

3.3销售方案 ..................................................19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 ......................... 21【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4.1厂址所在位置现状 ..........................................21

4.2场地建设条件 ..............................................21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 23

5.1项目组成和技术来源 ........................................23

5.2种植基地及良种繁育基地 ....................................24

5.3油莎豆食用油生产技术方案 ..................................25

5.4饲料生产技术方案 ..........................................31

5.5油莎豆淀粉生产技术方案 ....................................34

5.6平面布置 ..................................................36

5.7土建工程 ..................................................37

5.8给水工程 ..................................................38

5.9 排水工程 .................................................39

5.10供电 .....................................................39

5.11供热 .....................................................39

5.12 辅助生产设施 ............................................40

5.13地震设防 .................................................40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42

6.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42

6.2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42

6.3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 ........................................42

6.4绿化 ......................................................44

第七章 消防.................................... 45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7.1工程环境 ..................................................45

7.2消防给水 ..................................................45

7.3消防设施和措施简述 ........................................45

第八章 职业安全卫生 ........................... 47

8.1设计依据 ..................................................47

8.2主要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47【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8.3卫生防疫 ..................................................48

第九章 节约能源 ............................... 49

9.1 能耗指标及分析 ...........................................49

9.2 节能措施综述 .............................................49

第十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 51

10.1 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 ......................................51

10.2 劳动定员 ................................................51

10.3 职工培训 ................................................52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 53

11.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建议 .....................................53

11.2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表 .......................................53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5

12.1估算依据及说明 ...........................................55

12.2总投资估算 ...............................................55

12.3资金筹措 .................................................56

12.4资金运用计划 .............................................56

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 ............................. 57

13.1总成本和经营成本估算 .....................................57

13.2建设期生产计划建议 .......................................57

13.3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58

13.4财务效益分析 .............................................58

13.5不确定性分析 .............................................59

13.6经济评价结论 .............................................61

油莎豆种植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年种植10万亩优质油莎豆及年产万吨油莎豆食用油项目

1.1.2项目性质:新建

1.1.3 承办单位: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林某某

1.1.4 项目建设地点:某某村

1.1.5 报告编制单位:某某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1.2.1 依据

[1] 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2] 国务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3]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 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项目基础资料。

1.2.2 研究工作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种植10万亩优质油莎豆及年产万吨油莎豆食用油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建设条件与厂址、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建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并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评价。

5

篇五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油莎豆栽培技术

油莎豆栽培技术

油莎豆又称地下核桃,是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是一种粮、油、牧草兼用的经济作物,地下卵圆形块茎可生食、加工,出油率高,其品质优于菜籽油和黄豆油。中国农科院粮油研究所测定:其出油率可达到36%,油脂主要成分由29.1%的油酸、39.8的亚油酸、2.4%的亚麻油酸、23.7的棕榈油酸、2.85%的棕榈稀酸、2.05%的硬脂酸等近十多种油酸组成,营养价值极高,符合国家食用油的标准,另外,其含淀粉25%左右,糖18%左右,纤维素11.3%及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磷脂等,综合营养超过小麦和玉米。油莎草茎叶可作饲草、绿肥,具有良好的经济开发价值和生态效应。

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播前整地对待播种地进行深耕,耕深20~25厘米,在深耕前要先施15~20公斤/亩氮肥,以促进生长前期地上部分生长,将土地耙松耙细,作成宽25~30厘米的垄。

2.种子处理选用上年收获的饱满、大粒、新鲜无霉变、无虫咬的油莎豆块茎作为播种材料,播前先晒种1~2天,在45度左右温度的水中浸泡3~4天,每天更换新水,水温不能过高,以免杀死种子。待油莎豆块茎完全吸水膨胀后,可进行播种,这样处理有利于其较快、较整齐的出苗。鼠类、地下害虫较多时,则需要用农药拌种,可用福美双、1605等。

3.播种油莎豆生育期短,全生育期130天左右,在甘肃中部地区播种期应在4月下旬为宜,播的过早,由于温度较底不利于其萌发出苗,播种的太晚则易与秋季的降雨天气相遇,不利于油莎豆的及时采收。且由于其他作物都已归仓,油莎豆块茎又有特殊的香味,易引来田间鼠类和地下害虫前来取食,造成严重减产。以其块茎作为种子,播量10公斤/亩左右,播种时采用穴播,株行距15×20每次2~3粒,由于油莎豆在水肥条件较好是分茎数较多,一般一株可分茎13株左右,故不可多点。

4.田间管理油莎豆在播种后一般15天出苗,15~25天齐苗。有时时间更长,可达30天左右。温度越高其出苗期越短。当幼苗长到20厘米左右时,要中耕除草,并进行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苗期主要防治金针虫、蛴螬和蝼蛄的危害,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其他杀虫剂喷洒或浇灌。在油莎豆出苗、生长60天左右,地下开始有小块茎形成,此时应对其地下部分生长进行限制,在底肥充足的情况下,其茎叶可达80厘米左右,此时应进行刈割,注意不能贴地割,而应留20~30厘米左右,割后应加强水肥管理,以利其恢复生长。在生长中后期,应尽量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以利其块茎膨大。

5.收获加工若以油莎豆地下块茎作为收获目的产物,则应在油莎豆地上草叶变黄,地下块茎颜色变为红褐色或黄褐色,变硬用牙咬时响脆,断裂面平整,有油脂光泽时即可采收。一般采用拔蔸(蔸下有果80%左右)的方法收获或用钉耙挖起。也可将其用铁锨等连根铲起,

晒1~2天后,耙细土块,可用钢丝网过筛收获,也有专门的收获工具,收获后应及时的凉晒,用于榨油和食品加工时,应将块茎洗净,去除杂质。贮藏时应注意防鼠害。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邓亚兰、宋智锋、柳文军著作

篇六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年种植10万亩优质油莎豆及年产万吨油莎豆食用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年种植10万亩优质油莎豆及年产万吨油莎豆食用油项目

1.1.2项目性质:新建

1.1.3 承办单位:################能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1.1.4 项目建设地点:内蒙古################

1.1.5 报告编制单位:北京国宏中咨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1.2.1 依据

[1] 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2] 国务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3]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 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项目基础资料。 1.2.2 研究工作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能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种植10万亩优质油莎豆及年产万吨油莎豆食用油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建设条件与厂址、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建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并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评价。

1.3 项目概况

####能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结合项目地自然环境特点,种植优质油料作物-油莎豆,加速生态经济作物基地的产业化建设,促进区域油料作物油莎豆产业链的形成。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提高优质油料作物油莎豆生态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油莎豆产品集约化产业链生产,发挥本地经济优势,在本地区形成以优质油料作物种植-良种繁育-产业加工-优质食用油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链。

充分利用当地及周边县区适宜种植油莎豆特点,把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本地区经济跨越发展,打造油莎豆产业链,建设油莎豆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建立油莎豆深加工产业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发展油莎豆经济作物,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3.1 建设内容 (1)生产基地建设内容

以良种和科技推广为手段,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初步订立收购协议,引导当地农民建设油莎豆种植基地1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带动1万户农民种植油莎豆。

(2)加工

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建设油莎豆榨油生产线和饲料配套加工生产线;

以7.2万吨油莎豆为原料,生产1.3万吨油莎豆食用油(干豆出油率30%),榨油后的饼粕提取淀粉1万吨,同时产出草料粉碎和豆渣混合制备的饲料17万吨左右。

1.3.2 建设规模

本项目将引进优质、高产油莎豆品种及种植技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引导基地农户建设10万亩油莎豆生产基地,5000亩良种繁育基地;以高产优质油莎豆榨油技术,建设年产1.3万吨油莎豆食用油生产线,以此作为本项目的实施主体,将建设厂房、车间、质检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设施,约占地320亩。规模如下表:

1.3.3 产品方案

建设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带动农户每年种植10万亩优质、高产、高效油莎豆,年产油莎豆12万吨。

年加工7.2万吨油莎豆,年产1.3万吨国际标准油莎豆食用油,提取淀粉1万吨,以草料粉碎和豆粕混合制备饲料17万吨。

1.3.4 总投资估算 (1)种植基地

种植基地总投资10463.1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955.2万元,流动资金3507.94万元。

(2)加工基地

加工基地总投资16892.3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997.8万元,流动资金3894.53万元。

1.3.5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项目单位自申报时已开始项目的筹备及建设,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全部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项目内容。

1.4 研究结论

(1)本项目利用内蒙古广阔的地域优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与广大农户联合对油莎豆进行种植开发,并发展油莎豆产品深加工产业,

投入产出率高,市场前景好,可辐射上万农民致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

(2)油莎豆油品其油质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其含有丰富的亚麻油酸和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并含有营养价值丰富且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品质远高于大豆油和菜籽油,因此油莎豆的深加工是完全必要的。

(3)通过建设油莎豆种植基地和科技培训站,引导当地农民种植油莎豆,可为当地农民带来经济收入。改变地方贫困面貌,促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项目辐射面广,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4)项目加工所需的原材料来自基地农户供应,原材料供应有保障。生产工艺采用国内成熟工艺,技术路线先进合理,技术依托可靠,产品性能独特,附加值高,符合当前消费升级需求和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

(5)项目将生产油莎豆食用油过程中产生的饼粕与茎叶加工成饲料,含有丰富的营养,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整个深加工过程中几乎没有污染物产生,各项环保指标都符合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项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动资源有效利用和配置,引导该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对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自我创新发展能力起到了示范促进作用。该项目从市场、技术、环保和经济等方面均有发展潜力,符合行业发展战略规划,该项目是可行的。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单位达产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篇七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油莎豆生产与栽培

油莎豆生产与栽培

文/孙祖东博士(桂邦公司首席研究员)

一、概述

油莎豆又名油莎豆、油莎果,是莎草科,莎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油莎豆原产非洲,现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许多国家都有载培。 油莎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种植,六十年代曾大规模发展。油莎豆性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广、根系发达、分蘖再生力和抗逆性较强;油莎豆耐旱、耐涝、耐贫瘠,且耐盐碱,在沙质土、白浆土、盐碱地、黑土及荒地山坡等低、中、高肥力的土地上均可种植,但从高产栽培和便于收获角度出发,最适宜在沙壤土种植。除高寒地区外,全国各地均可种植,南方地区除水田种植较难收获外,荒滩坡地、旱地菜园、中幼龄果园、房前屋后都可以间作套种。

油莎豆富含油脂、淀粉、糖,还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油莎豆主要用于榨油,含油率10%~30%不等,一般在20%~30%之间,有的高达36%。油莎豆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主要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油莎豆油透明清亮,食味醇香,品质优于菜油,对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有独特防治功效,被称为新型保健油。除供食用外,还是良好的生物柴油原材料。此外,还可作肥皂、润滑油等。油莎豆块茎可生吃或熟吃,晒干磨粉可制作糕点。油饼可作饴糖和白酒, 糖渣和酒糟可做饲料。茎叶除可作绿肥和青饲料外,又是造纸、包装填充及编织的好材料。油莎豆是一种优质、高产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集粮、油、牧、饲为一体的经济作物。

二、种植油莎豆的优势

1、播期长,生育期短

油莎豆从3月初到7月均可播种,全生育期为110~130天。在农村可错开农忙季节,巧用农闲的时间和农村劳动力进行推广种植。

2、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栽种

油莎豆耐涝、耐贫瘠、抗干旱、耐盐碱,在沙质土、白浆土、轻盐碱地、黑土及荒地山坡等低、中、高肥力土地上均可种植,最适宜沙壤土种植。

3、病虫害少, 管理粗放

油莎豆的整个生长期基本无病害,偶有危害茎叶的螟虫、危害块茎的黄丝蚁、危害地下根的蛴螬等,采用药剂防治即可。

4、省肥

油莎豆耐贫瘠,生长高峰在前期。如果土壤肥力中等,施足基肥,一般不需追肥,播种时用复合肥拌合,土粪盖穴即可。

5、可与其它作物间套种

油莎豆是良好的间作套种作物,在广西,甘蔗、木薯、果园的行距较大,可推广间种油莎豆。油莎豆地上部茎叶繁茂,翻入土壤中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油莎豆须根繁多,在套种地里,既可肥地改土、抑制杂草,又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油莎豆的用途

油莎豆具有多种用途,除可加工成生物柴油和食用油外,还可用于食品、药品、肥料等,是一种有很好前景的经济用物。

1、生物柴油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生物柴油将成为石化柴油的优良替代品。现在,美国、欧洲生物柴油的生产主要以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为主,这需要消耗大豆的粮油作物,严重影响粮食安全。油莎豆作为非粮生物能源作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柴油主要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其主要成分是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长链饱和不饱和脂肪酸同甲醇或乙醇等醇类物质所形成的酯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油莎豆是优良的生物柴油原料。

生物柴油在冷滤点、闪点、燃烧功效、芳烃含量、对水源的危害以及生物可降解性等方面优于石化柴油,其它指标与石化柴油相当。因此,用油莎豆生产的生物柴油具备可再生性、优良环保性、生物降解性、良好润滑性、可替代性、安全性等优良性。

研究表明,油莎豆油和柴油以1:1(V/V)或3:1的比例混合,能产生比使用传统燃料更高的十六烷值和更好的发动机性能。且掺合适量油莎豆油能改善发动机的润滑性能,减轻机件磨损。

2、食用油

油莎豆脂肪含量20-30%,有的高达38%,视品种不同有所变化。油莎豆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达8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65%,亚油酸含量15%,是优质的食用油。 油莎豆油透明清高,食味醇香,品质优于菜籽油,其营养价值与花生油相似,对高血脂,心血管病和机体代谢紊乱等疾病有独特防治功效,是一种具有优势的老年人保健食用油。

3、天然药物

油莎豆块茎性辛、甘、温、有疏肝行气、健脾和健胃功效,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痛、胸闷;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胃痛纳呆、脾虚食少、食积停滞、消化不良等症。

4、风味食品

油莎豆可加工成水煮油莎豆、五香油莎豆、椒盐油莎豆、多味油莎豆和怪味油莎豆,是一种新颖的佐餐、休闲食品,规模开发可望成为一项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国外有的厂家已经生产出油莎豆的饮料、可乐、奶粉等婴幼儿、老年保健食品。

5、油莎豆粕

油莎豆榨油后的饼粕含有淀粉、糖等营养物质。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

物手段,可提取淀粉、糖等物质作为食品加工原料使用。 淀粉经化学变性后,

其衍生物有数百种,可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油莎豆饼提取淀粉的工艺流程是:

粉碎→煮料→糖化→浓缩。出糖率20%~30%。据试验,每50公斤豆饼可制出35度

饴糖25公斤左右,而且糖的质量不次于米糖。

6、绿色饲料

油莎豆分蘖多,地上草高达1m、无茎秆、叶细长,叶片平均长67cm,宽0.5cm,亩产鲜草3000kg,茎叶营养丰富,含粗脂肪7.6%~8.9%、糖10.6%、粗蛋白9.8%和粗纤维19.3%,可直接或打浆后饲养牛、羊、兔等食草动物;干草可打成粉状调配混合饲料,饲养鸡、鸭、鹅等家禽,降低饲料成本。油莎豆榨油后的饼粕,熬糖、酿酒之后的糖渣都是喂养畜禽的优质饲料。

四、油莎豆生长发育及其块茎在土层中分布

1、植物学特征

油莎豆茎叶丛生,茎三梭形,由叶片包裹而成,植株高度一般为30-100cm,分集数为40-200多个。叶片细长呈线形,光滑柔软, 主脉明显, 嫩叶青绿色,枯熟时叶呈褐黄色。油莎豆抽苔开花,多出聚散花序,花两性,白色。

地下茎分水平茎、根茎(即块茎与地下茎相连的一段,也有称果柄)以及块茎三种。块茎呈椭圆形、长椭圆形和长棒形三种。

块茎长1-2cm,直径0.7-2.0cm。块茎形成初期为白色,成熟后期渐成黄褐色。块茎顶端具有芽点1-3个。根为须根系,垂直分布于土层中。

2、生长发育

生长特性:油莎豆地上部分丛生, 茎叶茂盛。它的生长可分为三个时期, 即前期、中期和后期, 其特点是前期生长最快,中期生长减慢, 后期生长缓慢。生长速度的这种显著变化与气温有密切关系。

油莎豆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属于喜温植物, 它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成正相关。因此,在引种时应首先考虑温度因素,适时播种,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达到高产早熟的目的。

3、分蘖习性

(1)芽点:油莎豆块茎之芽点位于块茎之顶端,一般为1-3个芽点,有研究表明,一个芽点占8.6%,两个芽点占67%,三个芽点占23%,四个芽点占3.3%。以两个芽点的块茎最多。

(2)分蘖:油莎豆植株出苗6-7天以后开始分蘖,在整个生育期中分糵都在进行,直到生育后期,块茎即将成熟收获时尚有少数分蘖出现。其规律是在生育前期与中期分集数增加的快而且多,在生育后期增加的慢而且少。

(3)芽点数与分蘖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分糵数与芽点数的多少成明显的正相关,而在生育后期由子多级分糵的结果,这种关系不再存在,因此,油莎豆植株分蘖数的多少,并不决定于芽点数的多少。所以,在种植时应当合理密植才能提高产量。

油莎豆分孽性强,生长茂盛,覆盖地面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所以在生长后期比较耐旱,但在生长前期应往意灌水措施,以促进分莫,提高产量。

4、地下茎的分枝和块茎形成的特性

油莎豆地下茎腋芽顶出地面即为分菜。地下茎的分枝,一是水平方向伸展的,一是与水平成一定角度向下生长的,其尖端膨大而成块茎。这些地下茎由多级分枝形成多级分孽和多数块茎。多数分孽使地上部分呈丛状,这也是油莎豆高产的基础。

5、块茎在土层中的分布

油莎豆的块茎在土层中分布比较集中,并且是均匀地分布在其根际范围内,其幅度为直径25-30厘米,深度为地表以下5-15厘米。

表:油莎豆块茎在土壤中的分布

从表可以看出, 块茎主要分布在根基部和基部周围, 在疏松的沙质土壤上, 有时用手轻轻一提可以将大多数块茎提取出来。但仍然有些较大的块茎留在土中。因此,需用机械收获方法将其收净。否则,影响产量,不能达到高产高收获的目的。

五、油莎豆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土地选择

油莎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红、黄、沙壤土均可种植。由于油莎豆根系发达,块茎生长在地下,要获得高产,减少收获用工,栽培上要选择通气状况好的沙质土,或沙壤土种植,或者选择肥沃疏松的旱地、坡地、果园、菜地种植,这样有利于块茎形成,便于收获。水田,尤其是渍水烂泥田,粘重的土壤、低洼易涝的地块,不宜种植油莎豆。这些土地,由于土质粘重紧实,不利于油莎豆块茎的生长发育,更严重的是落果率高收获困难,影响产量。

2、精细整地

整地质量与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有密切的关系。种植油莎豆整地要细致,整地质量要求做到,平整,疏松,细碎,湿润。

油莎豆整地要求起畦或起垄,畦宽不宜太大,沟宽20cm,沟深30cm,排水要好,如果在播种时渍水,会严重影响出苗。

油莎豆的根系发达,属于浅根系,多分布在直径4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块茎则分布在直径3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深度距地表10厘米左右,所以播前应耙一次地,深度20-30厘米左右,以利于块茎形成。如果翻得过深,则加深了块茎形成的部位,落果率高,收获困难。耙后要及时起垄镇压,以利于保墒保苗。

在使用机械收获时,可根据机械作业的要求,适当调整畦宽和垄宽。

3、施足基肥


种植油莎豆的风险相关热词搜索:全国种植油莎豆 油莎豆种植方法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种植油莎豆的风险”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种植油莎豆的风险"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6445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