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奶厅管理视频

奶厅管理视频

2017-07-05 11:06:1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奶厅管理视频(共6篇)[科技苑]优质牛奶来自挤奶厅的卫生和管理控制 附:挤奶厅的卫生控制小知识: (1)挤奶厅位置 挤奶厅应建在养殖场的上风处或中部侧面,靠近泌乳牛舍,有专用的运输通道,不可与污道交叉。 (2)地面与墙面 挤奶厅应采用绝缘材料或砖石墙,墙面最好贴瓷砖,要求光滑,便于清洗消毒;地面...

篇一 奶厅管理视频
[科技苑]优质牛奶来自挤奶厅的卫生和管理控制

    附:挤奶厅的卫生控制小知识

    (1)挤奶厅位置  挤奶厅应建在养殖场的上风处或中部侧面,靠近泌乳牛舍,有专用的运输通道,不可与污道交叉。

    (2)地面与墙面  挤奶厅应采用绝缘材料或砖石墙,墙面最好贴瓷砖,要求光滑,便于清洗消毒;地面要做到防滑,易于清洁。


    (3)排水  挤奶厅地面冲洗用水不能使用循环水,必须使用清洁水,并保持一定的压力;地面可设一个或几个排水口,排水口应比地面或排水沟表面低1.25米,防止积水。


    (4)通风和光照  挤奶厅通风系统应尽可能考虑能同时使用定时控制和手动控制的电风扇。光照强度应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操作。


    (5)贮奶间  只能用于冷却和贮存生鲜牛乳,不得堆放任何化学物品和杂物;禁止吸烟,并张贴“禁止吸烟”的警示;有防止昆虫的措施,如安装纱窗、使用灭蝇喷雾剂、捕蝇纸和电子灭蚊蝇器,捕蝇纸要定期更换,不得放在贮奶罐上;贮奶间的门应保持经常性关闭状态;贮奶间污水的排放口需距贮奶间15米以上。


     (6)贮奶罐  外部应保持清洁、干净,没有灰尘;贮奶罐的盖子应保持关闭状态;不得向罐中加入奶以外的任何物质;交完奶应及时清洗贮奶罐,并将罐内的水排净。


    (7)外部环境  保持挤奶厅和贮奶间建筑外部的清洁卫生,防止滋生蚊蝇虫害。用于杀灭蚊蝇的杀虫剂和其他控制害虫的产品应当经国家批准,对人、奶牛和环境安全没有危害,并在牛体内不产生有害积累。

篇二 奶厅管理视频
奶厅管理

奶厅管理

强化剂奶厅管理,让奶牛远离乳房炎(2008-07-28 11:45:12)转载▼标签: 张国伟奶牛乳房炎乳头管挤奶器衬垫乳区杂谈 强化挤奶厅管理,让奶牛远离乳房炎

彭传文1,张煊明1,李德林1,李玉龙1,张国伟2,3

1.天津嘉立荷牧业有限公司 300402; 2.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300112;

3.天津市现代畜牧技术工程中心 301504)

奶牛乳房炎是让每个奶牛饲养者和管理者都感到头疼的问题。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是病原微生物、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奶牛自身及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奶牛乳房炎发生的过程不难看出,该病具有明显地传染性和地域性,而病原微生物的乳头管侵入是奶牛乳房炎发生和传染的主要途径。

挤奶厅集中挤奶有许多的好处,诸如,能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改善和提高牛奶卫生质量提供了条件。有助于育种、饲养工艺改革等项技术工作的实施。为奶牛业的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正是由于如此,近年来,机械化挤奶在我国迅猛发展。当前,天津市机械化挤奶的程度已超过90%,尤其是较大型的奶牛场,全都实现了挤奶机械化。然而,如果管理不到位,机械化集中挤奶也将会成为奶牛乳房炎发生和传染的重要环节,使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给牛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技术措施,为规范奶牛场挤乳工作提供参考。

1 机械挤奶与乳房炎的发生

挤奶机可通过以下5种方式中任意1种引发乳房炎:①充当污染物;②损伤乳头末端;③产生冲击力(或逆向压差);④细菌群居于乳头管内;⑤挤奶过度或不足造成的影响。

1.1 充当污染物

如果挤奶器清洗不干净,特别是挤奶杯的内衬积存污垢,引发乳房炎的病原菌将快速繁殖,就会在挤奶过程中发生牛只之间的自然传播,而同一牛只乳区间的传播往往是由于牛奶回流到衬垫中造成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被污染的衬垫能够传播给6~8头奶牛。如果衬垫太旧,将会增高传播的机率,因

为细菌容易附着在粗糙的衬垫表面。支原体感染也可通过衬垫传播。

1.2 损伤乳头末端

乳头管是防止乳房感染最重要的防御屏障。如果用设计不合理的挤奶器挤奶,会损伤乳头末端,破坏乳头管阻止细菌进入乳房的能力,增大感染的危险性。乳头皮肤的损伤(尤其使割伤和龟裂)为诱发乳房炎的微生物生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停乳链球菌)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之后挤奶的乳头消毒功效也会降低,因为消毒液不能穿透损伤的皮肤。因此乳头受

损的乳区常常伴随着更多的临床和亚临床感染。乳头损伤中最常见、影响最为严重的是表皮角化,其症状是乳头括约肌外包被光滑或粗糙的角蛋白环(干燥奶白色组织)。表皮角化的乳区体细胞数较高,亚临床感染机率也较高。某些程度的表皮角化对于奶牛来说是正常的,轻微角化对新的感染率没有影响。但感染率高时有可能是挤奶器出现了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与健康牛相比,具有临床症状的乳房炎发生1个月后和泌乳期前6个月的奶牛表皮角化较为严重。使用时间过长的衬垫张开较慢或不完全、搏动较弱,真空条件下挤奶杯中牛奶没有倒净以及挤奶过度都会促使表皮角化。

1.3 产生冲击力或逆向压差

乳头末端和挤奶杯之间的压力差会产生冲击力,使牛奶小液滴以很快的速度向乳头末端方向的短乳管或集乳器流去,这种冲击力可能会击穿乳头管。如果被细菌污染就会发生感染,引起乳房炎。造成冲击力最常见的原因是“衬垫滑落“,当衬垫滑落至乳头下方时,空气便可以从乳头壁与衬垫顶端之间进入,结果使得乳头末端和集乳器之间产生真空度差异,这种差异只要存在千分之一秒就会产生冲击力。衬垫滑落的原因有:①乳头清洗后未擦干;②仪器未校准;③真空度低;④衬垫过旧或破损;⑤挤奶过程中产生较强的真空波动;⑥挤奶过度;⑦挤奶杯过重;⑧乳头较小或较大;⑨衬垫设计不合理。

1.4 造成细菌群居于乳头管

挤奶前乳头处理工作不充分会增加环境乳房炎的发病率。冲洗奶牛脏乳头后没擦干会使受细菌污染的水积在衬垫顶端,增加了发病的可能性。挤奶过程中,从乳头管流出的牛奶会产生剥离力剥离过剩的角蛋白,并除去试图入侵乳房的附着菌。如果搏动较弱,牛奶流出率较低,剥离力不能有效剥离过剩的角蛋白,导致细菌群居于乳头管内。细菌可以持续生长并进入乳池,引发新的感染。牛棒状杆菌是乳头管的共生菌,如果发现其数量较多,表明挤奶器或挤奶之后的乳头消毒过程出现了问题。

1.5 挤奶过度或不足会增加乳房炎的发生机率

挤奶5分钟后,初次感染率可增加 4倍。过度挤奶时间越长,乳头充血程度越高,试验结果也证明挤奶过度会增加乳头口糜烂的程度;挤奶不足不仅严重影响产奶量,也会造成奶牛乳房炎高发。

2 强化挤奶厅管理的最主要措施

2.1 努力提高挤奶厅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奶厅管理视频】

2.1.1 机械挤奶的全部操作人员,必须进行理论和操作技术的培训,要求他们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明白有关操作的原理并能熟练操作,未经培训且莫上岗,否则,“学费”将是非常昂贵的。

2.1.2 挤牛

员必须掌握奶牛的行为科学,泌乳生理,牛奶特性和牛的饲养,还必须会手工挤奶,挤奶技术越过硬对使用机械越有利。

2.1.3 维修工除了自身的专业技术以外,一定要求他会挤奶,掌握牛奶的有关知识,并懂得奶牛饲养,否则,他就无法与挤奶员配合,不知牛奶生产的深浅,胜任不了维修工作。

2.1.4 要加强对挤奶员的日常管理,要求挤奶员重视个人卫生,必须经常修剪指甲,穿工作服,戴帽和口罩。挤奶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传染病者不应在牛房参加工作,更不能参加挤奶工作。挤奶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2.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机械挤奶有它的机械性,不能随意。使用挤奶器一定要依据厂家提供的文字资料,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细致、严格地制定操作性强、尽可能量化的操作规程,如,操作程序,检修维修制度,洗涤、消毒液的温度,消毒液、易损件的更换等,都应明确,使操作人员熟记,并按其严格操作,认真、严格、坚持,时刻不能松懈,最好再配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和奖惩制度。能否严格坚持按规程操作,直接关系到挤奶机械的寿命、牛奶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费用诸项大事,更是防控奶牛乳房炎成败的关键,忽视不得。笔者的经验证明,奶牛场的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对挤奶厅的监督和巡查,否则,肯定会出问题。

2.3 经常监测挤奶器的功能状态,及时调整维修

挤奶设备必须进行良好的维护保养才能有效挤奶。不同类型的设备应根据设备商的不同要求作特殊维护。不能正常运转就会影响挤奶,伤害奶牛的乳房和乳头,造成乳房炎高发。

2.3.1 每天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真空泵油量是否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集乳器进气孔是否被堵塞;橡胶部件是否有磨损或漏气;真空表读数是否稳定,套杯前与套杯后,真空表的读数应当相同,摘取杯组时真空会略微下降,但5s内应上升到原位;真空调节器是否有明显的放气声,如没有放气声说明真空储气量不够;奶杯内衬/杯罩间是否有液体进入,有水或奶,表明内衬有破损,应当更换。

2.3.2 每周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包括:脉动率与内衬收缩状况是否正常,可在机器运转状态下,将拇指伸入一个奶杯,其他3个奶杯堵住或折断真空,检查每分钟按摩次数(脉动率),拇指应感觉到内衬的充分收缩;奶泵止回阀,如止回阀膜片断裂,空气就会进入奶泵;

2.3.3 每月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真空泵皮带松紧,用拇指按压皮带应有1.25cm的张度;脉动器清洁,脉动器进气口需要特别做清洁,有些进气口有过滤网,需要清洗或更换,脉动器加油需按供应商的要求

进行;清洁真空调节器和传感器,用一湿布擦净真空调节器的阀、座等,传感器过滤网可用皂液清洗,晾干后再装上;奶水分离器和稳压罐浮球阀,应确保这些浮球阀工作正常,还要检查其密封情况,有磨损时应立即更换;冲洗真空管、清洁排泄阀、检查密封状况。

2.3.4 每年度检查

由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做1~2次系统检查。检查中发现设备有任何问题,都应立即解决。

2.3.5 挤奶器检查方法

2.3.5.1 乳头评分 挤奶杯取下后就应立即进行乳头状况评价,检查乳头是否有表皮角质化、充血、点状皮下出血、皮肤损伤、水肿、“楔形”乳(乳头扁平)等症状。表皮角化、充血和水肿都是由挤奶机损伤乳头引起的,及时发现这些症状很重要。

【奶厅管理视频】

2.3.5.2 搏动 评价搏动最好的方法是在挤奶后检查乳头。如果乳头不发生充血或水肿,那么搏动很可能是正常的。其它检测方法,包括兽医和挤奶员将其拇指放在挤奶杯内,启动真空系统检查衬垫的工作情况(即衬垫是否开合完全,拇指感觉是否舒适)。抽动的感觉表明拇指周围的血液循环受阻,这就可能造成挤奶

后明显的乳头充血。但要知道奶牛乳头比拇指更敏感。

2.3.5.3 真空稳定性和保留度 检查真空保留度的简单方法有①用仪表测量真空度。②让空气从1只挤奶杯泄漏进入系统内约5s。③记录真空度下降和恢复到正常工作值的时间(称之为真空恢复时间,不应超过3s)。④空气从1只挤奶杯中进入系统(相当于挤奶员将一个挤奶杯接到奶牛乳头上时)便引起真空度下降,表明真空保留度不足。⑤用2个挤奶杯重复漏气实验(相当于接上一只挤奶杯同时取下另一只的过程)。如果真空度下降超过2 Kpa,仍表明真空保留度不足。根据拇指规则,挤奶机应保证每5个挤奶杯中有一个漏气时,真空度下降不超过 2 kPa。

2.3.5.4 调节器功能 让空气进入其中几个挤奶杯,使真空度下降4~5 kPa,此时聆听调节器的声响,通过声音来检查调节器的功能。如果仍发现有空气泄漏进人挤奶机,就表明调节器出现故障,需要清洗、维修或更换。若是停止放入空气,观察真空度表,此时真空度不应该过高,否则就意味着调节器出了问题。这些试验能帮助判定挤奶机可能存在的问题。

2.3.5.5 衬垫 检查衬垫时,可以用手检查其内侧的光滑度;统计出衬垫已挤奶的次数;从乳头杯外壳上取下衬垫,检查形状的饱满程度。

2.4 保持挤奶器的干净卫生

2.4.1 挤奶前的清洗

每次挤奶前应用清水进行冲洗,清洗时间一般10min。

2.4.2 挤奶后的清洗消毒

2.4.2.1 预冲洗 挤奶完毕后,应马上进行冲洗,不加任何清洗剂,只用清洁

的温水(35~40℃)进行冲洗。预冲洗不用循环,冲洗到水变清为止。

2.4.2.2 碱洗 碱洗液的pH值应为11.5(碱洗液浓度,应考虑水的pH值和硬度)。预冲洗后立刻进行,循环清洗7~10min。碱洗液的温度开始在70~80℃左右,循环后水温不能低于41℃。

2.4.2.3 酸洗 碱洗后继续进行酸洗,酸洗液的pH值应为3.5(酸洗液浓度,应考虑水的pH值和硬度),循环清洗7~10min。酸洗液的温度应在60℃左右。

2.4.2.4 碱洗、酸洗也可交替使用,一般“两班碱,一班酸”。在每次碱(酸)清洗后,再用温水冲洗5分钟。清洗完毕,管道内不应留有残水。奶杯应口向下挂

篇三 奶厅管理视频
奶厅管理

强化剂奶厅管理,让奶牛远离乳房炎(2008-07-28 11:45:12)转载▼标签: 张国伟奶牛乳房炎乳头管挤奶器衬垫乳区杂谈 强化挤奶厅管理,让奶牛远离乳房炎 彭传文1,张煊明1,李德林1,李玉龙1,张国伟2,3 1.天津嘉立荷牧业有限公司 300402; 2.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300112; 3.天津市现代畜牧技术工程中心 301504) 奶牛乳房炎是让每个奶牛饲养者和管理者都感到头疼的问题。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是病原微生物、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奶牛自身及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奶牛乳房炎发生的过程不难看出,该病具有明显地传染性和地域性,而病原微生物的乳头管侵入是奶牛乳房炎发生和传染的主要途径。 挤奶厅集中挤奶有许多的好处,诸如,能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改善和提高牛奶卫生质量提供了条件。有助于育种、饲养工艺改革等项技术工作的实施。为奶牛业的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正是由于如此,近年来,机械化挤奶在我国迅猛发展。当前,天津市机械化挤奶的程度已超过90%,尤其是较大型的奶牛场,全都实现了挤奶机械化。然而,如果管理不到位,机械化集中挤奶也将会成为奶牛乳房炎发生和传染的重要环节,使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给牛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技术措施,为规范奶牛场挤乳工作提供参考。 1 机械挤奶与乳房炎的发生 挤奶机可通过以下5种方式中任意1种引发乳房炎:①充当污染物;②损伤乳头末端;③产生冲击力(或逆向压差);④细菌群居于乳头管内;⑤挤奶过度或不足造成的影响。 1.1 充当污染物 如果挤奶器清洗不干净,特别是挤奶杯的内衬积存污垢,引发乳房炎的病原菌将快速繁殖,就会在挤奶过程中发生牛只之间的自然传播,而同一牛只乳区间的传播往往是由于牛奶回流到衬垫中造成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被污染的衬垫能够传播给6~8头奶牛。如果衬垫太旧,将会增高传播的机率,因为细菌容易附着在粗糙的衬垫表面。支原体感染也可通过衬垫传播。 1.2 损伤乳头末端 乳头管是防止乳房感染最重要的防御屏障。如果用设计不合理的挤奶器挤奶,会损伤乳头末端,破坏乳头管阻止细菌进入乳房的能力,增大感染的危险性。乳头皮肤的损伤(尤其使割伤和龟裂)为诱发乳房炎的微生物生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停乳链球菌)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之后挤奶的乳头消毒功效也会降低,因为消毒液不能穿透损伤的皮肤。因此乳头受

损的乳区常常伴随着更多的临床和亚临床感染。乳头损伤中最常见、影响最为严重的是表皮角化,其症状是乳头括约肌外包被光滑或粗糙的角蛋白环(干燥奶白色组织)。表皮角化的乳区体细胞数较高,亚临床感染机率也较高。某些程度的表皮角化对于奶牛来说是正常的,轻微角化对新的感染率没有影响。但感染率高时有可能是挤奶器出现了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与健康牛相比,具有临床症状的乳房炎发生1个月后和泌乳期前6个月的奶牛表皮角化较为严重。使用时间过长的衬垫张开较慢或不完全、搏动较弱,真空条件下挤奶杯中牛奶没有倒净以及挤奶过度都会促使表皮角化。 1.3 产生冲击力或逆向压差 乳头末端和挤奶杯之间的压力差会产生冲击力,使牛奶小液滴以很快的速度向乳头末端方向的短乳管或集乳器流去,这种冲击力可能会击穿乳头管。如果被细菌污染就会发生感染,引起乳房炎。造成冲击力最常见的原因是“衬垫滑落“,当衬垫滑落至乳头下方时,空气便可以从乳头壁与衬垫顶端之间进入,结果使得乳头末端和集乳器之间产生真空度差异,这种差异只要存在千分之一秒就会产生冲击力。衬垫滑落的原因有:①乳头清洗后未擦干;②仪器未校准;③真空度低;④衬垫过旧或破损;⑤挤奶过程中产生较强的真空波动;⑥挤奶过度;⑦挤奶杯过重;⑧乳头较小或较大;⑨衬垫设计不合理。 1.4 造成细菌群居于乳头管 挤奶前乳头处理工作不充分会增加环境乳房炎的发病率。冲洗奶牛脏乳头后没擦干会使受细菌污染的水积在衬垫顶端,增加了发病的可能性。挤奶过程中,从乳头管流出的牛奶会产生剥离力剥离过剩的角蛋白,并除去试图入侵乳房的附着菌。如果搏动较弱,牛奶流出率较低,剥离力不能有效剥离过剩的角蛋白,导致细菌群居于乳头管内。细菌可以持续生长并进入乳池,引发新的感染。牛棒状杆菌是乳头管的共生菌,如果发现其数量较多,表明挤奶器或挤奶之后的乳头消毒过程出现了问题。 1.5 挤奶过度或不足会增加乳房炎的发生机率 挤奶5分钟后,初次感染率可增加 4倍。过度挤奶时间越长,乳头充血程度越高,试验结果也证明挤奶过度会增加乳头口糜烂的程度;挤奶不足不仅严重影响产奶量,也会造成奶牛乳房炎高发。 2 强化挤奶厅管理的最主要措施 2.1 努力提高挤奶厅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2.1.1 机械挤奶的全部操作人员,必须进行理论和操作技术的培训,要求他们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明白有关操作的原理并能熟练操作,未经培训且莫上岗,否则,“学费”将是非常昂贵的。 2.1.2 挤牛

员必须掌握奶牛的行为科学,泌乳生理,牛奶特性和牛的饲养,还必须会手工挤奶,挤奶技术越过硬对使用机械越有利。 2.1.3 维修工除了自身的专业技术以外,一定要求他会挤奶,掌握牛奶的有关知识,并懂得奶牛饲养,否则,他就无法与挤奶员配合,不知牛奶生产的深浅,胜任不了维修工作。 2.1.4 要加强对挤奶员的日常管理,要求挤奶员重视个人卫生,必须经常修剪指甲,穿工作服,戴帽和口罩。挤奶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传染病者不应在牛房参加工作,更不能参加挤奶工作。挤奶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2.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机械挤奶有它的机械性,不能随意。使用挤奶器一定要依据厂家提供的文字资料,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细致、严格地制定操作性强、尽可能量化的操作规程,如,操作程序,检修维修制度,洗涤、消毒液的温度,消毒液、易损件的更换等,都应明确,使操作人员熟记,并按其严格操作,认真、严格、坚持,时刻不能松懈,最好再配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和奖惩制度。能否严格坚持按规程操作,直接关系到挤奶机械的寿命、牛奶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费用诸项大事,更是防控奶牛乳房炎成败的关键,忽视不得。笔者的经验证明,奶牛场的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对挤奶厅的监督和巡查,否则,肯定会出问题。 2.3 经常监测挤奶器的功能状态,及时调整维修 挤奶设备必须进行良好的维护保养才能有效挤奶。不同类型的设备应根据设备商的不同要求作特殊维护。不能正常运转就会影响挤奶,伤害奶牛的乳房和乳头,造成乳房炎高发。 2.3.1 每天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真空泵油量是否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集乳器进气孔是否被堵塞;橡胶部件是否有磨损或漏气;真空表读数是否稳定,套杯前与套杯后,真空表的读数应当相同,摘取杯组时真空会略微下降,但5s内应上升到原位;真空调节器是否有明显的放气声,如没有放气声说明真空储气量不够;奶杯内衬/杯罩间是否有液体进入,有水或奶,表明内衬有破损,应当更换。 2.3.2 每周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包括:脉动率与内衬收缩状况是否正常,可在机器运转状态下,将拇指伸入一个奶杯,其他3个奶杯堵住或折断真空,检查每分钟按摩次数(脉动率),拇指应感觉到内衬的充分收缩;奶泵止回阀,如止回阀膜片断裂,空气就会进入奶泵; 2.3.3 每月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真空泵皮带松紧,用拇指按压皮带应有1.25cm的张度;脉动器清洁,脉动器进气口需要特别做清洁,有些进气口有过滤网,需要清洗或更换,脉动器加油需按供应商的要求

进行;清洁真空调节器和传感器,用一湿布擦净真空调节器的阀、座等,传感器过滤网可用皂液清洗,晾干后再装上;奶水分离器和稳压罐浮球阀,应确保这些浮球阀工作正常,还要检查其密封情况,有磨损时应立即更换;冲洗真空管、清洁排泄阀、检查密封状况。 2.3.4 每年度检查 由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做1~2次系统检查。检查中发现设备有任何问题,都应立即解决。 2.3.5 挤奶器检查方法 2.3.5.1 乳头评分 挤奶杯取下后就应立即进行乳头状况评价,检查乳头是否有表皮角质化、充血、点状皮下出血、皮肤损伤、水肿、“楔形”乳(乳头扁平)等症状。表皮角化、充血和水肿都是由挤奶机损伤乳头引起的,及时发现这些症状很重要。 2.3.5.2 搏动 评价搏动最好的方法是在挤奶后检查乳头。如果乳头不发生充血或水肿,那么搏动很可能是正常的。其它检测方法,包括兽医和挤奶员将其拇指放在挤奶杯内,启动真空系统检查衬垫的工作情况(即衬垫是否开合完全,拇指感觉是否舒适)。抽动的感觉表明拇指周围的血液循环受阻,这就可能造成挤奶后明显的乳头充血。但要知道奶牛乳头比拇指更敏感。 2.3.5.3 真空稳定性和保留度 检查真空保留度的简单方法有①用仪表测量真空度。②让空气从1只挤奶杯泄漏进入系统内约5s。③记录真空度下降和恢复到正常工作值的时间(称之为真空恢复时间,不应超过3s)。④空气从1只挤奶杯中进入系统(相当于挤奶员将一个挤奶杯接到奶牛乳头上时)便引起真空度下降,表明真空保留度不足。⑤用2个挤奶杯重复漏气实验(相当于接上一只挤奶杯同时取下另一只的过程)。如果真空度下降超过2 Kpa,仍表明真空保留度不足。根据拇指规则,挤奶机应保证每5个挤奶杯中有一个漏气时,真空度下降不超过 2 kPa。 2.3.5.4 调节器功能 让空气进入其中几个挤奶杯,使真空度下降4~5 kPa,此时聆听调节器的声响,通过声音来检查调节器的功能。如果仍发现有空气泄漏进人挤奶机,就表明调节器出现故障,需要清洗、维修或更换。若是停止放入空气,观察真空度表,此时真空度不应该过高,否则就意味着调节器出了问题。这些试验能帮助判定挤奶机可能存在的问题。 2.3.5.5 衬垫 检查衬垫时,可以用手检查其内侧的光滑度;统计出衬垫已挤奶的次数;从乳头杯外壳上取下衬垫,检查形状的饱满程度。 2.4 保持挤奶器的干净卫生 2.4.1 挤奶前的清洗 每次挤奶前应用清水进行冲洗,清洗时间一般10min。 2.4.2 挤奶后的清洗消毒 2.4.2.1 预冲洗 挤奶完毕后,应马上进行冲洗,不加任何清洗剂,只用清洁

的温水(35~40℃)进行冲洗。预冲洗不用循环,冲洗到水变清为止。 2.4.2.2 碱洗 碱洗液的pH值应为11.5(碱洗液浓度,应考虑水的pH值和硬度)。预冲洗后立刻进行,循环清洗7~10min。碱洗液的温度开始在70~80℃左右,循环后水温不能低于41℃。 2.4.2.3 酸洗 碱洗后继续进行酸洗,酸洗液的pH值应为3.5(酸洗液浓度,应考虑水的pH值和硬度),循环清洗7~10min。酸洗液的温度应在60℃左右。 2.4.2.4 碱洗、酸洗也可交替使用,一般“两班碱,一班酸”。在每次碱(酸)清洗后,再用温水冲洗5分钟。清洗完毕,管道内不应留有残水。奶杯应口向下挂置,自然干燥。 2.5 定期检测隐性乳房炎,果断处置阳性牛 隐性乳房炎患牛的奶产量可下降15%左右,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置,有可能发展成临床型乳房炎,损失可想而知。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挤奶器挤奶,都必须有一套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制度,CMT、LMT、TMT、DHI,采用什么样的诊断方法都行,关键是定期按有关规定认真进行,检验的结果要采取果断的措施,妥善处置阳性牛。如最后挤奶,或停止机械挤奶,剔到隔离牛舍改手工挤奶,对连续2次检测为强阳性的隐性乳房炎患牛及时进行医治等。 2.6 坚持良好的挤奶顺序 关于奶牛上厅挤奶的顺序有多种排列,笔者认为,从防止乳房炎传染的角度来讲,只有根据一个指标来排序才是科学的,那就是每头牛乳汁中的的体细胞数,体细胞数低的先挤,体细胞数高的后挤。临床型乳房炎患牛应严禁上厅挤奶。 2.7 坚持正确的挤奶程序 2.7.1 保持挤奶厅安静的环境,温和的对待牛只 挤奶过程的主要目标:1)刺激乳房,促使快速、完全放乳;2)乳头要干净、干燥;3)生产优质牛奶;4)尽量缩短每头牛的挤奶时间。牛在挤奶过程中,由于乳头部位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促使脑垂体释放催产素,催产素能促使乳汁排出;如果在挤奶前,粗暴对待牛只或大声叫喊,使牛受到惊吓,牛则会释放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抑制催产素的释放,使乳汁排不完全,影响产奶量。 2.7.2 清洁乳头 这道程序的目的一是刺激乳头,促进排乳;二是为了得到干净的牛奶。清洁乳头有三个过程:淋洗、擦干、按摩。淋洗时应注意不要洗的面积太大,因为面积太大会使乳房上部的脏物随水流下,集中到乳头,使乳头感染的机会增加。淋洗后用干净毛巾或纸巾擦干,注意一只牛一条毛巾或一片纸,毛巾用后清洗、消毒。然后按摩乳房,促使乳汁释放。这一过程要轻柔、快速,力争在15~25s内完成。特别建议:乳房比较干净时,可以不淋洗,但不能不按摩。 2.7.3 废弃最初

篇四 奶厅管理视频
配奶室管理及流程

【奶厅管理视频】

篇五 奶厅管理视频
挤奶厅管理责任制

挤奶厅管理责任制

1、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事请假,不迟到,不早退。【奶厅管理视频】

2、严格按蒙牛对奶厅的操作规程执行。(包括:卫生、清洗、维护、保养)。

3、按挤奶操作规程,对每头牛的乳头、乳房进行清洗干净 ,做到一牛一巾,前药浴、后药浴必须每头做到,以防细菌数超标。

4、挤前三把奶要认真负责,发现乳房及奶有异常,因及时汇报处理,严禁异常奶入灌。

5、正确上杯,做到无漏上、跑气现象并及时巡杯。

6、做后药浴时要及时检查乳房状况,看是否有未挤净或漏挤的,以防乳房炎的发生。

7、对上奶厅的挤奶牛要有序上厅,严禁粗暴打牛。

8、认真做好各项记录,耳号、奶量记录准确。为送种送育打好基础。

9、如不愿从事本工作,须提前一月告知,违者按公司规定处理。

10、遵守公司制定的奖罚制度。

挤奶厅奖罚制度【奶厅管理视频】

1、服从公司领导及组长安排的各项工作,如违者开除。

2、对所从事的工作出现失误,按失误大小,由公司决定。

3、对迟到早退半小时者,每次扣发奖金20元。

4、对上级或公司组织检查发现问题的,没人扣发50元奖金。

5、对发生乳房炎超过规定的,每超一头扣发20元奖金。对不及时汇报,延误治疗造成瞎乳头的,每坏一个乳头,扣发100元。全坏当月奖金全部扣除并解除工作。(乳房炎每月暂定不超过三头)

6、对异常乳入罐送蒙牛拒收,属重大事故,此事由公司商讨处理。

(建议公司每人每月按200元奖金发放)

篇六 奶厅管理视频
安全高效奶厅管理模式

不管奶厅大小,奶厅的工作效率,即每个人每小时能挤多少头奶牛,这个数值区间变化不是非常大。一般来讲,员工人数越少,挤奶工作效率就越高。在人工成本较高的发达国家,农场主常通过减少人员数量的方式提高每个工人的相对工作效率。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Attach(直接上杯)、Full(挤头几把奶,初药浴,擦干和上杯)、Min(挤头几把奶,上杯或擦拭乳头、挤头几把奶、上杯)代表了不同的工作流程。full代表全部的意思,即从开始挤头三把奶再药浴擦干,然后再上杯这是一个全部的流程。如果是这种流程它整个的时间和效率就会稍微低一点;但如果相关设施配合程度高,在有些牧场,挤奶前的相关操作甚至可以省略掉,可以直接上杯,但值得提醒的一点是,这些牧场直接上杯,并不意味着挤奶前的操作没有意义,,而是因为牛场已经配备了相关流程,所以可以直接上杯。这样的话整个效率会提高很多。美国的一个11000头的大型牧场,它的产奶牛大概4200头,他仅用一个2×40的奶厅和一个2×12的奶厅就可以完成每天三次挤奶。这在国内是不可能达到的,国内一个万头牧场通常要有两个2×60挤奶厅才可以做到。美国和新西兰的一些牛场,它可能没有挤奶前的准备工作就直接上杯,因为这些国家外部环境会好一些。奶厅的工作效率和挤奶厅的规模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它和整个的工作流程有直接的关系。工作流程简单,效率自然高,如果要做整套的工作流程,工作效率肯定要稍低一点。从表中可以看出,那些挤奶效率非常高的牛场基本上都不是做全部的工作,而是只是做一部分或者是不做。但是,对奶厅来说最重要的不仅是提高整个的奶厅工人的工作效率,而是挤更多更好质量的牛奶。所以,保证奶牛乳房【奶厅管理视频】

的健康是奶厅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因此,还是建议几个步骤全部做下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奶牛的乳房。

从表中可以看到,国外的一些牛场如果全部的四步流程都做的话,他的工作效率大概在每小时每个人60到90头牛。我们可以对照一下,我们的牧场是否能够达到这样的工作效率。

三、高效挤奶厅管理方案

对于整个奶厅管理来讲,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挤奶流程与人员安排: 这对保护乳房健康,对乳房炎的控制都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表2 一头牛的挤奶流程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步建议是要挤掉头三把奶,大概要4~6秒。挤掉头几把奶有两个目的,一是因为头几把奶的体细胞和细菌含量比较高。二是在整个验奶过程中我们能发现新的乳房炎。因此在整个奶厅管理中我们不但要关注我们的员工是不是验了头三把奶还要更关注他是否在观察奶牛有没乳房炎;第二步是初药浴。药浴后需等待30秒,因为这是碘酊杀死乳头细菌的过程,这和碘酊具体的使用剂量无关,它是一个必须的时间;第三步是30秒后擦掉碘酊;最后一步是把整个挤奶杯组上到乳房上开始挤奶。员工整个流程的时间大概在24~32秒之间,即一分钟可以挤两头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挤奶前的工作只是整个挤奶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说奶杯掉了要上杯,挤奶后还要药浴,所以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这样算。其实整个流程做下来,一个人平均的工作效率是每小时60~90头牛,这样的奶厅效率是非常高的。

下面我们推荐一种挤奶的流程,它是以5头牛为一组的。

这个流程将挤头三把奶和初药浴两步合起来做,先挤完三把奶观察没问题,然后做初药浴。挤奶工每头都挤头三把奶,然后初药浴,从第一头一直做到第五头。这样在做完第5头的时候,第一头药浴的时间已经超过了30秒,这样再从第5头牛挪到第一头牛开始擦干和上杯。

从表中药浴液作用时间看,5头牛一组最少的时间48秒也远远超过30秒杀菌的时间的限制。最后一行,从头三把奶按摩乳房开始到最后上杯的间隔时间,这个时间是非常关键的,一般要求是60~120秒之间,因为按摩后会给奶牛信号刺激,大脑会分泌催产素,促进排乳,如果这个时间间隔不够,它排乳速度会变得非常慢,表中数据从67~83秒都在数据范围之内。

如果将每组牛缩小到3头,碘酊的杀菌时间就不够。而增加到每组10头,催产素的分泌时间已经超过2分钟,这不符合奶牛生理需求。

小型奶厅人员管理:2×12

因为它的总体牛头数比较小,我们分成3组,这个奶厅用两位挤奶工就可以了。第一个人就是前两组即前8头牛,第二个人就是最后的4头牛。图中粉色代表挤奶工1;蓝色代表挤奶工2。其中挤奶工1:负责8头奶牛挤奶,以4头奶牛为一组,完成上杯后,转至对面挤奶台,检查掉杯,进行后药浴以及挤奶完毕之后的放牛;挤奶工2:为挤奶工1进行赶牛,直至所有奶牛进入奶厅后,关闭奶厅门,开始挤奶。负责第9位至第12位挤奶,在其挤完奶之后(一般情况下,对面已经放牛),转到对面奶台为挤奶工1赶牛;两个挤奶工每周轮岗一次。

中型奶厅人员管理: 2×40

这个奶厅推荐用四个人,3个挤奶工和一个主管。其中图中粉色代表挤奶工1,蓝色代表挤奶工2,紫色代表挤奶工3 和奶厅主管;挤奶工1负责挤奶,每5头奶牛一组,共挤奶15头,挤完后,转至相反的方向,检查掉杯、后药浴,负责第1位至第20位的掉被和后药浴工作;挤奶工2负责为挤奶工1赶牛,直至16位,到达16位后,开始挤奶,每5头奶牛一组,共挤奶15头,至30位,挤完奶后,检查对面挤奶台是否有漏下没有后药浴的奶牛;挤奶工3负责为挤奶工2赶牛,直至31位,到达31位后,开始挤奶,每5头奶牛一组,


奶厅管理视频相关热词搜索:抖奶视频 奶涨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奶厅管理视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奶厅管理视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6680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