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排名 > 大学专业 > 吉林艺术学院专业介绍

吉林艺术学院专业介绍

2015-08-24 14:50:5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吉林艺术学院专业介绍 本科类 管理学 ...

吉林艺术学院专业介绍 本科类专科类
管理学 文化产业管理   
艺术学 音乐表演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舞蹈表演    舞蹈学    舞蹈编导    表演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动画    美术学    绘画    雕塑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设计传媒 艺术设计    音乐表演    影视动画   

音乐表演(本科类)
音乐表演专业(民族乐器方向)

初试:练习曲一首;乐曲一首(不加伴奏)

复试:
1、乐曲一首(与初试曲目不同)

2、听音与乐理(笔试,参考书:《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表演专业(西洋管弦方向)

初试:大、小调音阶各一首(任选);练习曲一首;乐曲一首(不加伴奏)

复试:
1、演奏中等程度以上乐曲或奏鸣曲(与初试曲目不同)或协奏曲一首(第一乐章或第二、三乐章)

2、听音与乐理(笔试,参考书:《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

初试:歌曲一首(伴奏自备)

复试:
1、歌曲二首(与初试曲目不同,伴奏自备),其中一首是外国艺术歌曲或外国歌剧咏叹调(民族声乐除外)

2、听音与乐理(笔试,参考书:《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喉咙检查

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方向)

初试:车尔尼740或以上程度练习曲一首;三声部以上(含三声部)复调作品一首

复试:
1、乐曲一首;大型乐曲一首(奏鸣曲或协奏曲的快板乐章,变奏曲全部)

2、听音与乐理(笔试,参考书:《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表演专业(合唱指挥方向)

初试:钢琴演奏(车尔尼299或以上程度练习曲一首;乐曲一首)

复试:
1、指挥合唱曲两首(稍快速、稍慢速各一首)

2、听音与乐理(笔试,参考书:《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学(本科类)
一、音乐学专业基本情况简介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原代码为050401,授予学位门类为艺术学学位,修业年限为四年。该专业创办于1984年,首届毕业生毕业时间为1988年。累计人才培养规模354人。是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吕金藻教授曾主持“东北沦陷期间音乐研究”和“东北解放时期音乐研究”等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
音乐学专业目前是全国362个学科点中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之一。相近专业:音乐表演、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目前拥有音乐学、音乐艺术管理、音乐教育三个专业方向。该专业1994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办硕士点授权单位,是东北三省第一个音乐
学硕士点。

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十一五”总结,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音乐学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新跨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上扬长避短,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科研等进行了实践性改革。三年间,实现了音乐学专业发展方向的转型与创新,形成一支具有创新思维、学缘分布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团队。突出科研引领、以学术为支撑,实现教学、科研工作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教研、科研硕果累累,国家级、省级科研水平和数量稳步上升,共发表学术论文23篇,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教研立项12项。其中,孙佳宾教授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西方音乐史与赏析》获吉林省精品课程。“十一五”期间,我院音乐学专业教研、科研等工作较“十五”期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十一五”验收评为优秀,同时也成功申报“十二五”国家级特色专业。
二、“十一五”期间专业建设情况

   (一)、师资队伍
1、专业带头人:
孙佳宾:男1961年生,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理事,曾在国家级核心音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在省级音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主编学术著作2部,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论文评奖中获奖。

2、主要成员: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这些教师分别毕业、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等院校。其中冯伯阳教授为吉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孙佳宾教授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二) 、教学条件
音乐学专业现有实验室总面积为2005(m²) ,实验室人员13人,配共有仪器设备共有22台,总设备价值291万元。

图书资料中文藏书、图书、外文图书、期刊、乐谱、音像资料等多种载体形式(在内)的资料已逾20万件,形成了集采编、流通、阅览、资料复制、视听欣赏等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系统,为学院教学、科研等一系列工作起到了“保障与推动”的关键性作用。馆藏乐谱共计5万余册、音乐理论著作1万余册、非音乐图书1万余册、特藏资料约1千种,馆藏音像资料逾3万件。十一五期间学院设备投入建设经费165.9万元。

(三)、专业建设与改革
1、人才培养目标:
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已从原有培养传统理论研究型人才,拓展到兼具传媒、出版(媒体音乐编辑、评介、出版)的领域之中,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努力实现音乐学专业软环境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音乐理论研究人才和创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特点:(1)在继续坚持原有的“培养从事音乐学专业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扩大与人才需求的良性对接——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和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更多地传授掌握音乐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音乐分析方法;了解和把握专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动态:进一步加强对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的掌握;提升对音乐学专业方向的学术发展水平,强化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等。

2、主要课程
音乐学概论、音乐美学、西方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代音乐史、音乐论文写作、民族音乐学概论、民族器乐概论、民歌、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与实践等。

3、主要成果:
2008年至2010年间音乐学专业教师承担,省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11项,出版专著2(译著)部。发表论文20篇。或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精品课程1项。

4、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十一五期间,学院提出创作、表演与评价相融合的教学集成模式,把实践教学的内容扩大到全院各专业,形成一个综合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作曲系学生要为表演专业的学生创作新作,表演专业的学生要为作曲学生演奏作品,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要参与对学生作品和音乐会的评价,并为全院学生的艺术实践进行组织、策划和管理。经过三年试行,在2010年正式将实践教学的内容纳入学分制管理。全院性的艺术实践统筹规划,通过艺术节的形式向社会展示综合性的教学成果。

为了解决学院教学实践条件不足的问题,由艺术实践管理办公室启动了“校外艺术实践基地”的建设。院外艺术实践和交响乐走进校园等演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5、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评价
(1)人才培养质量: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音乐学专业培养的学生质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据统计:音乐学专业毕业学生现在大学、科研院所、广播电视媒体担任重要职务有60余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0%以上,其中已取得中高级职称的达到了40余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4%以上。近三年,就业率达到90%,考研率达到60%。另外,音乐学专业所培养的专业学生不但直接为社会提供了急需的专业人才,还成为输送硕士及硕士以上高级专门人才的平台,迄今为止,我院音乐学专业已经为本院及国内外的专业院校培养和输送了50余名博士、硕士,其中就读德国、日本等国的博士已达5人,他们以其扎实的专业素养,较强的专业水平,在业界产生愈来愈广泛的社会影响。

(2)社会评价:
悠久厚重的历史传统,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和人才辈出的教学成果,为我院音乐学专业在国内赢得良好的声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本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音乐理论研究和管理型人才,他们是中国音乐事业发展中的骨干力量与生力军。在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中、高层领域中,活跃着大量我院音乐学专业校友的身影。他们是: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敬茂博士;星海音乐学院院长唐永葆博士;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尹爱青博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李晓东博士;中国音乐学院陈楠博士;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王丽伟硕士;吉林卫视文艺栏目编辑主任张亦兵等。这些优秀人才的成长,是我院音乐学专业教学的较高荣誉。

6、专业特色与优势
(1)、比较优势  
全国有362个音乐院系设置了音乐学专业,但只有16个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我院的音乐学专业就是其中之一,由此显示出我院音乐学专业的发展优势。在“十一五”期间,音乐学专业将理论创新、人才培养、艺术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尤其注重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为我院音乐学专业在国内同类艺术院校当中保持领先地位夯实了基础。音乐学专业2007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其研究成果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2)、地域特色
充分利用历史的、地缘的优势,着重在东北亚音乐比较研究(如中日、中朝、中俄)、伪满音乐研究(如对该时期音乐教育领域的考察分析)、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如萨满音乐、二人转、蒙古族音乐、朝鲜族音乐)等方面展开长期的、多角度的、广泛的、学术层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令人瞩目的成就。我院的音乐学专业历史悠久,名师众多,老一辈的如吕金藻(国内著名的俄国音乐研究专家、音乐评论家)、韩冈觉(国内知名的日本音乐研究专家),如冯伯阳(国际知名的萨满音乐研究专家、著名的中国音乐史学家)、孙佳宾(国内知名的音乐美学家)等等。另外,由于教师在职称、学历和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在省内首屈一指,形成了业务水平高、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锐意进取的教学与学术研究团队;该专业已经成为引领我省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和理论研究的重点学科的专业团队。

(3)、人才培养特色  
充分利用综合性艺术院校的特有优势,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项目中,及时整合优质学术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专业教学和研究水平。构建了以音乐学大学科教学为主线,以音乐学专业理论研究和以教学研究、编辑、出版、评价的两个不同专业倾向为特点的新的专业方向;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应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使我院音乐学专业能够与时俱进,显现出强大的活力。目前该专业将继续保持省内最优的专业地位,并为未来在国内院校中取得领先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4)、本专业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
①、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在原有传统专业基础上,努力拓宽和发展音乐出版、音乐编辑等新的专业方向。
②、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考察。
③、加快教学硬环境改造、软环境提升,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新的成  果。
④、创建新型的现场式实践教学体系,缩短用人岗位的适应周期。

 7、存在的问题:
(1)、专业建设中需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2)、拓展专业研究领域,加强地域音乐文化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实力,提升研究水平使其融入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中。
(3)、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保证特色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十二五”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本专业的发展将达到:
(1)、保持省内最优,将我院的音乐学专业建设成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领先,并在国内艺术院校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
(2)、将音乐学专业打造成我省音乐理论研究和和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并适时地构成对省外,尤其是对东北地区相关领域的辐射作用和学术影响。
(3)、扩展现有的专业方向,进一步完善专业和课程结构,形成与国际国内一流院校和研究机构在专业上实现平等的学术对话与交流。

2、建设方案
(1)、不断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并根据专业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保持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学科知识,学缘及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和业界影响等方面的优势地位。
(2)、采取有效措施支持音乐学专业教师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活动,扩大其学术影响、提高学术知名度。加强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音乐学专业教师的学习和考察制度,保持教师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
(3)、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以现有优势课程为核心,逐步构建起具有我院特色的专业课程群;加快专业内各个方向的教材建设,逐步推出一批符合综合类艺术院校教学需要的专业学术著作,以实现教学和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汇集;进一步注重各类资料的搜集和保存,为专业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4)、加强专业学术梯队的纵向与横向建设,夯实梯队基础,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强调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
(5)、寻求更为广泛的社会合作伙伴,为学生搭建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社会艺术实践平台。

3、进度安排为:
把建设目标分为近期、中期、长期三步进行专业建设
(1)近期: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保持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学科知识,学缘及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和业界影响等领域的优势地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支持音乐学专业教师参与国际、国内比赛以及相应学术团体的各类活动,为他们扩大学术影响、提高学术地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中期:积极创造与国际、国内的相关院校和机构加强专业交流的机会,尤其要逐步建立音乐学教师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和考察制度,保持教师具有广阔和前瞻的学术视野,加强专业学术梯队的纵向与横向建设,夯实梯队基础,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强调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
(3)长期:学院层面不断加大专业建设资金投入,并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及时出台有益的政策和规定,将我院的音乐学专业建设成为在国内同级院校中领先,并在国内艺术院校中享有盛誉的音乐学专业。

4、主要措施:
(1)音乐学专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在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和音乐表演两个专业方向建设中,充分发挥专业间互动、互补、互相促进的良性作用,与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和音乐表演专业形成群体优势,依靠自己的综合实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2)在已有的优势专业基础上,大力拓展新兴专业,形成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办学格局。
(3)加大科研创作力度,加大经费投入,为科研创作提供有利保障。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引进高端人才,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层次、职称层次,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5)加大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力度,扩大并延伸至课堂教学渠道,拓展教学空间,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6)加大教学管理力度,进一步抓好学院的软环境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为早出、多出人才创造条件。

5、成果预测: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音乐学作为优势专业方向办成具有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优势专业,在音乐学专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新的成就,力争在音乐国内最具权威性的音乐“金钟奖理论奖”评奖中取得好成绩,申报“2-3”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并在国家级核心音乐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8-12篇,同时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全面提升建设水平,引进高端人才2-3人,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2门,力争建设国家级精品课1门,编写高质量的教材2-3部,新增1-2专业方向,使本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水平,并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和努力,使本专业跻身于国内一流的学科水平,办出高水平、高质量、独具特色的精品专业,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6、保障:
(1)学科专业发展定位保障
吉林艺术学院重视该专业建设,突出音乐学专业的创新应用型专业特色。紧密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按照“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社会急需”的原则,在硬件建设、管理机制、人才、资金等方面对该专业给予政策倾斜。
 (2)政策保障
 学校结合本科质量工程建设,出台了加大人才引进投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系列倾斜措施,为本专业发展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3)经费保障
学院为本专业建设提供专项经费。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本科类)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

初试:
1、基本乐理(笔试,参考书:《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四部和声写作(笔试,参考书:《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复试:
1、旋律发展;歌曲写作(笔试,参考书:《歌曲写作教程》樊祖荫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钢琴或其它乐器演奏(车尔尼299或以上程度练习曲一首;乐曲一首)

3、听音(笔试)


美术学(本科类)
美术学专业(美术馆管理、美术理论与批评、艺术品经营与拍卖、复制与鉴定方向)

初试:考生经面试(形象、色盲检查等)后,当场确定参加复试资格

复试:
1、素描(静物,3小时)

2、美术理论(2小时30分钟)


绘画(本科类)
一、    专业基本情况简介
1、师资队伍
 绘画专业学术带头人,朱臣教授、美术学院院长。曾获得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荣誉称号。中国人民政协长春市政协委员、民革吉林省委委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长春市美、家协会副主席、长春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长春市政协画院副院长、民革中央书画院理事。吉林艺术学院绘画专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优化、业务能力卓越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绘画专业教师27人,教授 5 人,副教授 9 人,讲师 9 人,助教4人。教师队伍中有省级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4人。
  
2、教学条件
绘画专业现拥有资料室、微机室共计1270㎡,版画、数字影像、装裱修复实验室共计 919.6 ㎡,教学空间共计 6000㎡,在“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投入经费143万余元;学院为本专业配套投入专项经费229万元,共计372万元。中外文藏书共计 56300 册,期刊260种。

3、专业特色
1、以绘画为手段,追求高品质的人文精神。提升精神蕴含与纯粹的审美品质为此专业的首要特色。
2、绘画专业各画种齐全,包括国画、油画、版画以及现代绘画等诸画种。如此全备的画种为此专业的又一特色。
3、在继承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学养的基础上,结合东北的地域特色,表现当代人的精神与生活。
4、绘画专业实践能力居省内最先,全国前位。从师生在全国美展中的参展获奖数,及近两年《学生毕业作品集》的出版,社会反响是有利的证明。
5、绘画专业实行工作室制,优化课程体系,重视基础与个性创作的衔接,构建个性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

二、“十一五”期间建设情况
(一)为保证教学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
1.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完备:
绘画专业出台了与专业相关的制度文件,如有关教学大纲设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大纲修改、听课制度有关规定、选修课管理体制条例、毕业创作及毕业论文指导等。

2.专业教学活动:
一是课堂教学;二为外出写生;三是作业汇报展;四是学生的毕业创作展。

3.教学检查与教学督导:
在教学监督与管理上,一方面教学院长与系主任定期检查教学成果,以教学汇报展的方式接受全院师生的教学检查。另一方面,由教务处专派教学督导每天例行日常教学检查,督促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此外还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对教学的监督作用。学院每学期还要进行一次教学大检查、大总结活动,除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外,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和推广。严格对待学校制定的《吉林艺术学院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责任事故处理办法》,并同《吉林艺术学院院内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结合起来执行,如在教学中出现事故,一律按在上两个文件执行。

(二)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特点
1.人才培养目标:
为满足21世纪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及对新型艺术人才的需要,适应新形势改革的步伐及市场的竞争与挑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致力于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坚实的学科支柱,灵活的专业方向”的高水准的艺术人才为其人才培养目标。

2.基本要求:
(1)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景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2)为适应我国专业美术发展的需要,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的原则下,培养科学寄出厚,专业口径宽,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3)教学过程反映绘画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优势,体现高起点、严要求、少学时、多自学、重实践的特点。
(4)以综合素质提高为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绘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
(1)创作能力强:在校期间能够创作富有个性的独立艺术作品,能够参与国家级、省级美展,举办个展、联展。    
(2)个性鲜明:有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学生作品有独特的个性面貌。
 (3)可塑性强:绘画专业学生可塑性强。本专业90%以上的毕业生从事绘画以及绘画相关领域的工作,在非纯绘画领域的平台上毕业生也具有备受肯定的工作能力。

4.教研立项、论文及成果
2008年《揭裱与修复》课程评为省精品课程;《版画》课程评为省级优秀课程;《实验素描》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绘画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油画的保护与修复教学实验研究》被评为省级重点教研立项课程。教研获奖共计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项。教研论文:绘画专业论文发表方面,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级及省级出版社出版各类画集、专著20余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发表作品百余件。学生成果:“十一五”期间,绘画专业学生在国内外多次参加国内外、地区级展览竞赛,获奖项200余个,其中国家级奖40个,省级30个。

5.科研立项、论文及成果: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级及省级出版社出版各类画集、专著20余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发表作品200余件。科研获奖129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部级78项。教师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10次,在全国及省级以上美展中参展、获奖80次。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经费合计 31.2 万元:

6.课程建设
有省级优秀课程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1 门。“十一五”期间绘画专业有专业课程185门,其中专业基础课24 门,专业课160门,选修课30门,省级优秀课程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1 门。设计专业长期以来一直重视课程建设,已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绘画专业课程体系。

7.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绘画专业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目前有校外实习基地10处,省内的土门岭、查干湖、伪满皇宫、冰峪沟、长白山、抚松、辽宁兴城、山东临沂等地,每学年由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基地写生,现场指导。这些实习基地为绘画专业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8.人才培养质量
绘画专业学生能够在文化艺术部门、专业院校、美术馆、画院、出版社、报社及有关单位美术领域内各种专业从事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的实际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毕业生该行率少,专业系统基础好。90%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职业。学生独立创作能力强,“十一五”期间,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美展200余次,举办个展、联展50余次。学生考研积极性高,以2011届版画毕业生为例,20名毕业生考上研究生5人,占总人数25%。本学科培养了众多高级绘画艺术人才,他们以深厚的艺术功底、扎实的人文素质享誉各界。从50年代开始向社会输送了千名绘画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布祖国各地,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吉林省及东北地区画家培养的重要基地。如我校留校的优秀毕业生著名画家赵开坤、刘大明、任传文、朱臣教授等。在国内知名高校、画院的业务骨干如我院本专业毕业生中央美术学院贾涤非教授、温德斌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临教授,北京大学王强教授,北京印刷学院李一凡教授、杨虹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张谧诠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王连敏教授,天津美术学院范敏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岗教授,天津画院王爱忠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周绍斌教授,吉林大学类维顺教授,延边大学李胜龙教授等。他们为我国美术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美誉。

三、绘画专业“十二五”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将我院的绘画专业建设成为在国内同级院校中办学理念领先,学科设置合理,教学设施完善,人才质量良好并在国内同类美术院校中享有广泛盛誉的专业。
(1)在导师工作室制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科方向。
(2)优化教师学历结构,构建以博士、硕士高学历为主的教师队伍。
(3)加大教学设备更新速度及其资金投入力度,力争多方投资达到辅助教学目的。
(4)力争在国家级、省级以上科研创作及著作、论文发表获奖数量和质量上再创新高。
(5)力争与更多的著名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并邀请著名学者讲学、担任客座教授。

2、建设方案
(1)调整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
(2)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有计划地选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出外进修;提倡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留学,并给予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
(3)加大教学科研奖励制度。奖励在教学、科研创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与学生。

3、主要措施
(1)学科建设:
在未来五年,拓展学科发展方向(如:漆画方向),健全绘画专业必备的学科方向(如:水彩画、石版画、中国画山水、油画材料等学科方向)。
(2)师资建设:
为保证教学质量,以每三年力争派出2名教师出国或在国内一流专业院校进修访学为标准。计划未来五年派出3~4名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严把人才引进的质量关,力争未来五年使空白学科、薄弱学科师资齐全。

4、成果预测
(1)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完成省级精品课程 1 门,省级优秀课程 2 门。
(2)五年内参加国家级专业展览7~10件次。
(3)五年内完成专业教材(含专著画集)7~10部。
(4)五年内公开出版3~4部学生写生作品集及全院教师作品集,以此让全社会检验教学成果。
(5)学院已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预计从2013年起有计划地派遣学生或教师去该校留学或访学。

5、经费保障
绘画专业是我院最具品牌价值专业,在建院的几十年中为我院和社会培养了大量中坚人才,学院对其可持续发展将给予特殊的支持和保障。科研经费申报与教学经费的投入,社会资金的注入。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学校公布的数据为准!

...
吉林艺术学院专业介绍相关热词搜索:吉林艺术学院官网2015 艺术设计学专业介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吉林艺术学院专业介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吉林艺术学院专业介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axuezhuanye/3650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