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资源 > 高考成绩查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

2016-07-29 11:16:0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共7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建学院导师信息杨仁树:男,汉族,1963年生,岩土工程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山建设工程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书记。主要从事:矿山建设、岩土工程、工程爆破等领域的研...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一)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建学院导师信息

杨仁树:男,汉族,1963年生,岩土工程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山建设工程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

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书记。

主要从事:矿山建设、岩土工程、工程爆破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先后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煤炭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及横向项目共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1994年获中国科技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琦优秀青年科技奖”,同年获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1997年获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提名奖”,同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第二层次)”;199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同年被确定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0年荣获教育

部首届“青年教师奖”;2003年被评为“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奖”。

近三年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2007AA06Z131):露天矿安全高效爆破与监测技术及数字化

动态设计系统,2007-2010;

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B33B04):千米深井基岩5m深孔控制爆破技术研究,

2007-2010;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4025):大断面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基础,2012-2015;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874109):深井围岩动态荷载下诱发冲击灾害演化机理,

2009-2011;

5.青岛地下铁道有限公司:青岛地铁钻爆法快速施工及振动控制技术研究,2009-2012;

6.在邢台、峰峰、汾西、霍州、新汶、郑州等煤矿企业开展煤矿巷道机械化高效掘进的关键应用

技术研究,2008-2013。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26人)

龙志飞、宫伟力、金科学、 武建勋、 孙 强、 赵立志 冯 忱、 李德建、 陈寿峰、 张卫民 万元林、王 丛、 毛灵涛、 赵毅鑫、彭瑞东、 陈 新、 郑利军、 王 丹、郭志彪、吴丽丽、 郭东明、张曦沐 汪学清 岳中文 祝 捷 刘春梅

龙志飞:1957年12月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学报编委。1993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科研合作一年,1997.11-1998.5和1998.12-1999.4两次赴香港大学开展科研合作。主要从事板壳理论、网架工程和有限元等方面的研究。拓宽了有限元离散理论,创立了周协调和semiLoof型等广义协调元新模式和新理论;利用广义协调构造法建立了新型薄壳单元,克服了传统壳元有时出现刚阵奇异的障碍;针对板壳有限元剪切闭锁问题,提出了厚板剪应变场新模式,构造出一批新型厚薄板通用元;提出了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构造出一批采用四边形面积坐标新型单元;提出了建立含孔平面单元新思路和新方案,为含有缺陷材料的有限元计算提供了高效单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煤炭科技基金等九项科研课题。出版专著、教材四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4篇、EI收录26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3项,其中2002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排名第二)。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宫伟力:男,1955年生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流体力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1995-1999于北京科技大学车资源学院获博士学位;1999-200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参加了973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以及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包括: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9篇,ISTP检索论文1篇,核心期刊15篇,一般期刊及会议论文20余篇;

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自激振动式水射流粉碎机);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磨料水射流切割顶板锚索锚具技术与配套装备研发);2010年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突出贡献奖”。主要研究领域与学术成果包括:(1)高压水射流切割与粉碎技术。(2)湍流统计理论,致力于针对湍流中流场谱空间特征尺度、物理空间流动特征、以及湍流时间发展过程辨识与规律进行研究。(3)致力于现代测试微细观测试技术(CT、SEM等);在煤岩吸附/解吸过程CT图像分析、煤岩的微细观结构可视化及精细描述及损伤描述。(4)红外岩石力学的研究。

(5)致力于非线性力学方法的研究,包括混沌理论、小波分析、谱分析理论、统计力学原理等在岩石力学与流体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金科学:男,博士、 副教授。95 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并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97 年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作至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岩土工程和爆破工程的研究,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和爆破工程方面的应用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为“智能建筑”和岩土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

孙强:1962年6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力建学院土木系土木工程实验室主任。1983年本科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矿山建设专业。毕业后分配在北京矿务局工作,1986年调入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作。199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2004年转为副教授.,2006年获工程力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岩土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过《爆破工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和《工程测试与结构检验》三门本科课程,参与并主持多项科研课题,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校科研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作为硕士生导师主要招收岩土工程与工程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谢和平教授,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中共党员。1978-198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专业读本科、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北京校区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和平院士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学术带头人,力学学科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科协委员。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谢和平院士长期致力于矿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矿山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矿山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矿山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谢和平院士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200余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33篇、引用300余次,EI收录49篇,CSCD和CSTPC引用346次。他的科研成果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他先后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16名。并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1991年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2.10-1993.8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和1996年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1993、1997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谢和平院士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

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2002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

安里千:1947年生,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1975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 1975年至1980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道桥系任桥梁专业教师, 1980年至1987年在中国矿大北京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及担任教学工作。随后担任中国矿大北京研究生部教务处处长, 北京研究生部副主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现为中国岩石力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现代光测理论与应用, 红外检测技术及工程应用, 图像处理与分析,岩体力学与采矿工程, 流体力学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光弹性测试、云纹法测试、激光应用以及图形图象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有关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同。主持完成了“霍英东教育基金”、“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 曾荣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全国煤炭院校优秀教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12项荣誉称号, 1992获年度政府特殊津贴, 同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研制的“SMP-I型自动光测分析仪” 和“光栅式矿山位移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通过专家鉴定,被认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获发明专利3项, 实用新型专利12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 在《Appl. Math. & Mech.》、《实验力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成果获2001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 2007年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行二等奖一项,2009年教育部科技发明一等奖一项。

副校长姜耀东简介

姜耀东,男,汉族,1958年12月生,江苏省海安县人。

1982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力学师资班并留校工作,

获固体力学硕士学位和采矿工程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矿业

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起先后任中国矿

业大学(北京)科研处处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校长助

理,2008年3月起任副校长。

姜耀东教授多年从事工程力学、岩石力学理论与采矿

科学技术研究,1994年至1997年期间在澳大利亚矿业界工

作。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先后承担了澳大利重点自然

科学基金(LARC),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博士点基金等纵向、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其研究成果水平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 211 工程”和“ 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1960 年和 1978 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区。

学校的前身是焦作路矿学堂,始建于 1909 年,位于河南焦作。 1931 年,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 1938 年,学校西迁并与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的工学院联合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 1946 年,焦作工学院复校并于 1949 年回迁焦作。 1950 年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 1952 年院系调整期间,天津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 1953 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 1970 年,学校迁至四川合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 1978 年,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恢复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88 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1997 年,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1998 年恢复招收本科生; 2000 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3 年 1 月,经中央编制部门批复同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名义办学。 1997 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6 年成为“ 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题词曾激励着一代代矿大人为事业不懈奋斗;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指引学校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中兴之路;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学校科研工作并为我校建校 90 周年题词;胡锦涛同志为我校建校 100 周年发来贺信。 100 多年来,学校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努力奋斗,学校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校风、“好学力行”的学风,积淀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上级主管部门、煤炭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生态恢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

学校现有 62 个本科专业,有 16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35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69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173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12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 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8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1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1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教育部 2012 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分别排名第一、一、三、四位。 学校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 911 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 150 人,副教授 188 人;博士生导师 134 名,硕士生导师 212 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 74% 以上。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4 个,拥有 1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7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7 人;先后有 7 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0 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4 人被列入教

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 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4 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 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4 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 人分别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5 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3 人被评为“ 全国优秀 博士后”。 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积极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广大毕业生当中许多人已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行业发展的科技精英、管理骨干和领军人物。学校先后有 8 个专业荣获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 8 个专业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项目,“安全工程”专业在全国第一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998 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国内外科技竞赛千余人次获奖;先后有 8 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目前全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5902 人,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 6681 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 2582 人,留学生 30 人。

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国家及行业的战略需求,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十五”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22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232 项。在研科研项目 770 余项,研究与发展经费快速增长。学校建设了完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 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 79 万余册,电子图书 55 万册。

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校理事会为平台大力推进社会服务,校理事会成员单位发展到 83 家;建成了我国首家以能源与安全为特色的科技园 --- “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和“中国矿业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并与北京市共建能源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与国内 10 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联合发起成立“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与 21 所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 80 余所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学科开展了学术交流;多次举办了国际煤岩学委员会年会、国际有机岩石学年会( ICCP-TSOP )联合会议、第一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会议、国际有机岩石学会( TSOP )年会、国际采矿科学与技术大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充实内涵、外向发展”的总体思路,抓住“统筹规划、队伍建设、科学管理”三个关键,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师档案资料

院士

彭苏萍

教授 (以汉语拼音为序)

毕银丽 曹代勇 陈宜金 程久龙 崔希民 代世峰 戴华阳 胡

社荣 胡振琪 李贤庆 梁汉东 刘钦甫

孟召平 邵龙义 唐跃刚 王延斌 吴立新 武 强 赵峰

华 赵学胜 朱国维 董东林

副教授(以汉语拼音为序)

程琳琳 杜文凤 方家虎 郝多虎 蒋金豹 李 晶 马施民 孙文彬

杨可明 杨 柳 杨瑞召

苑春方 赵艳玲

高级工程师

毕建军 周 强 彭小沾

高级实验师

艾天杰

讲师(以汉语拼音为序)

鲍 玲 崔芳鹏 何登科 鲁 静 罗红玲 孙红福 王绍清 王西勃

王占刚 魏迎春 徐春光 阎跃观

易俐娜 袁德宝 张 蕊 郑 晶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陈晓千 裴婧晶 屈 恺 黄 曼

助教

王泽惠

代世峰

基本信息

姓名: 代世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0.12

民族:汉

职称: 教授

电话:010-62341868;62339857

通讯地址:北京市学院路丁11号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子邮件:dsf@cumtb.edu.cn

个人简历

担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主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

金获得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

研究方向

煤地质学 (包括煤岩学、煤地球化学、煤矿物学和煤层气地质学)。

主要科研项目

目前主要承担了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

主要论文及著作

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Chemical Geology、American Mineralogist、Applied

Geochemistry、Fuel、《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篇。

教学情况

主要从事煤地质学的教学工作。

获得荣誉

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青年科技奖、霍英东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侯德封奖、孙越崎青年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北京市教育

创新标兵、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的获得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

曹代勇

基本信息

姓名:曹代勇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地:重庆市

出生年月:1955.8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院长

学术兼职:教育部科技委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部学部委

员,北京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

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田地质专家委员会委员,《煤炭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和《中国煤炭地质》编委,高等学校(矿业)“十一五”教材编委会地测分会副主任,全国煤炭行业“653工程”煤田地质与测绘领域培训方向首席专家,全国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矿产普查与勘探”国

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电话:010-62331409,62339301;传真:62339300;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电子邮件:cdy@cumtb.edu.cn、cdycumtb@163.com

个人简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

1982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煤田地质系,获学士学位;

1985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

1985年7月留校任教;

1987年9月-1990年12月在职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7年1月获教授任职资格;

1998年4月担任资源开发工程系副主任、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0年9月担任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3月担任煤炭资源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9年5月任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

专业和研究方向

从事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主要研究方向

煤和油气地质学、矿产地质勘查理论与方法、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盆地构造分析、构造地质定量研究、

地学信息技术、遥感与GIS、矿井地质保障技术。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化作用与构造-热事件的耦合效应及其资源环境意义”(2009-2011),负责人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 “深层煤矿床快速、综合探测体系研究”(2006-2011),负

责人

3、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预测评价”(2006年-2010),技术负责人

4、河北省发改委省校科技合作开发资金“河北省煤炭资源赋存规律、找煤预测和勘查模式研究”(2008

-2009),负责人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国煤炭地质工作的基本架构和发展战略研究”(2008-2009),

负责人

6、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科研项目“山西省无烟煤及动力煤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信息系统研究”(2008

-2009),负责人

7、湖南省国土厅科研项目“湖南湘东北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2008-2009),负责人

8、云南省煤田地质局科研课题“云南省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研究”(2008-2009),负责人

主要论文及著作

徐水师、谭克龙、曹代勇、王佟主编. 中国煤炭资源遥感调查评价理论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09

张建民、管海晏、曹代勇等. 中国地下煤火研究与治理,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

曹代勇主编. 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张军、曹代勇主编. 河北省煤炭资源安全战略研究,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孙升林、曹代勇、张群主编. 煤炭地质勘查与资源评价管理(“653”培训教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王桂梁、琚宜文、郑孟林、曹代勇、秦勇、朱炎铭. 中国北方能源盆地构造.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曹代勇等. 渤海湾盆地深层烃源岩生烃条件研究,地质出版社,2001年

曹代勇等. 沁水煤田东部构造特征研究-兼论资源勘探阶段地质构造综合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钱光谟、曹代勇主编. 煤田构造研究方法,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年

王桂梁、曹代勇、姜波主编. 华北南部逆冲推覆伸展滑覆和重力滑动构造,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 曹代勇、李小明、宁树正、林中月. 中国东部深化找煤的思路和方法. 现代地质,2009,23(2):347-

352

曹代勇、吴见、张永东等. 山西省煤炭开采总量的环境制约模型研究. 中国矿业,2009,18(1):64-67

曹代勇、王佟、琚宜文等. 中国煤田构造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煤炭地质,2008,20(10):1-6 曹代勇,李小明,占文峰. 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模式及其构造控制. 中国煤炭地质,2008,20(10):19-

21

曹代勇。张路锁等. 河北省能源需求的中长期预测. 中国矿业,2008,17(8):28-30

曹代勇,郝伟. 煤地质学元数据标准化研究. 煤炭学报,2008,33(3):285-288

曹代勇,彭方思,王婷京. 对山东省矿业经济区划定量方法探讨. 中国矿业,2008,17(5):19-21 Cao Daiyong, Fan Xinjie, Guan Haiyan, et al. Geological model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the Wuda coalfield, Inner Mongolia, China. Review in Engneering Geology XVIII,2007:23-30 CAO DaiYong, LI Xianming, ZHANG ShouRen,Influence of tectonic stress on coalification:stress degradation mechanism and stress polycondensation mechanism,Science in China D: Earth Sciences,

2007,50(1):43-54

曹代勇、占文峰、张军等,邯郸-峰峰矿区新构造及其煤炭资源开发意义,煤炭学报,2007,32(2):14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

-145

曹代勇、占文峰、刘天绩等.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分区与煤系赋存特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7,31(3):

322-327

曹代勇,郝伟,应玺. 体验式地质教学虚拟平台建设研究. 中国地质教育,2007,(4):92-95

曹代勇,煤田构造研究-思路与方法,中国煤田地质,2006,18(6):1-4

Cao Daiyong, Xiaoming Li, Wenfeng Zhan,Influence of Tectonic-thermal Process on Coalifications ,

Abstracts 0f the 23rd Annual Meeting of TSOP,2006,40-43

曹代勇、李小明、张守仁,构造应力对煤化作用的影响,中国科学D辑,2006,36(1):59-68 曹代勇、樊新杰、时孝磊等,乌达煤田煤层自燃内因分析与自燃类型划分,煤炭学报,2005,30(3):288

-292

曹代勇、吴李泉、占文峰等,断层应力封闭性的FLAC模拟研究,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1):1-3 曹代勇、赵占芳、黄佩等,基于Oracle9i的中国煤炭特性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中国矿业,2005,14(6):

1-3

曹代勇、占文峰等,邯峰矿区古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中国煤田地质,2005,17(5):1-3

曹代勇、余志伟、赵扬、魏迎春,数字矿山及其关键技术探讨,铜业工程,2005,(1):10-12 曹代勇、李小明、魏迎春. 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的热解成烃特征研究.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4):

39-4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研究生复试方案

2015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

[2015 号)及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5年研究生录取工作的补充意见》(京考研招[2015] 号)的安排和要求,现将我校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录取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复试时间与地点

3月28-29日,具体复试地点由各学院安排并公布。

二、复试程序

请考生查看各学院网站公布具体的复试地点、时间、内容安排及相关要求(根据京财综〔2007〕1310号文件规定,考生应交纳复试费100元,由各学院收取)。

三、复试内定及要求

1.复试内容包括:①资格审查,②专业综合测试(含专业外语测试),③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④体检,⑤思想品德考核,⑥同等学力及成人应届本科报考者需加试两门本科阶段主干课程,⑦复试录取小组认为还需考核的内容。

1)资格审查:考生应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准考证、学历学位证(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入学时再交验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大学期间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应届考生由考生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

公章、非应届考生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各学院应指定熟悉招生政策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资格审查工作。单考生的资格审查由研招办负责。

2)专业综合测试:可采取面试、笔试、实践(实验)能力测试等方式,由各学院决定,同一学科、专业的复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要统一。要注重考查学生的一贯表现,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内容包括:A、专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大学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考生对所报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对所报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发展设想与计划等内容;同时考察考生回答问题的条理性、敏捷性和应变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考察考生的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以及人文素养、举止和言谈等。

由于学科专业特点的不同,各学院及二级学科专业可根据本专业情况制订更具体和详细的评分标准向考生公布。

3)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按照由我校外语系制定的评分标准及程序进行,各复试小组要采取措施,加强考生外语口语、听力等水平的测试力度,适当增加在复试总分中的比重。

4)复试体检:复试体检工作由研究生院与校医院共同组织,地点在校医院。推荐免试生只参加体检,外校推荐免试生可在原推荐学校进行,将结果邮寄至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其他所有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学校体检。

5)思想品德考核:由研招办统一制表,考生下载填写后,由考生所在单位加盖公章,在复试时交所在学院复试小组。

6)同等学力及成人应届本科考生:需加试报考专业二门本科阶段主干课程,考试方式采取笔试,百分制,每门课加试时间为3个小时。

只获得毕业证、未获得学士学位证书的本科毕业生、复试专业与本(专)科所学专业学科门类相差较大的考生是否加试由各学院决定。

7)学院认为需要进一步考查时,可对考生再次进行复试。

2.复试成绩计算及使用

1)考生复试成绩为复试各环节、内容考核成绩之和,复试各环节、内容所占复试成绩的比例由学院自定。

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 50%的范围内,具体比例由各学院确定。

3)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分数低于总分的60%);加试课成绩不合格(分数低于总分的60%)者不予录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其他考考根据入学考试总成绩进行排序,根据本专业招生名额决定考生录取结果。

3.复试结果记录及要求

1)全部复试工作安排在标准化考场进行,复试小组要对复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复试教师给出的复试成绩要留档备查。

2)如对复试结果确有争议,应当及时向学院复试录取领导小组、学校复试录取小组汇报,逐级复议。

4.各学院、学科、专业根据上线生源情况尽可能进行差额复试。上线生与录取指标之比大于1不足1.2的全部考生参加差额复试;上线生与录取指标之比大于1.2的学科专业要根据本学科专业实际情况自行划定复试线,报研招办备案后向考生公布,但差额比例不得低于1:1.2,原则上不超过1:1.5,最高不得超过1:2。

5.破格复试工作要求

根据我校2015年上线生源情况,我校不按排破格复试。

6、调剂工作

[1]复试合格生源充足的学科专业不得调剂校外考生,不足的专业首先在校内相近专业进行调剂,优先考虑本校应届毕业生。

[2]如确需校外生源必须经过研招办同意才能调剂,只能调入与本专业学科相近,统考科目相同的考生,专业课不同者则需加试本专业自命题专业课,适当优先考虑本校报考外校的应届毕业生回调。

[3]无论校内生源、校外生源的调剂工作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经调剂系统录取的调剂考生一律不予承认。系统网址为:

[4]调剂工作由校研招办统一管理。

四、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管理

1.各学院成立相应的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落实分专业的复试录取小组、复试地点及具体流程安排

2.各学科专业根据复试人数组成若干复试录取小组,每组不少于5人,负责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具体安排与实施,制定复试考生名单的确定原

则、笔试、面试、实践等复试环节考核的要求、初试、复试成绩权重分配、复试考生的成绩评定和计算方法以及复试监督和复议的具体办法和形式等。

五、信息公开

1.招生名额:各学院需要在本学院网站各学科专业(群)招生名额。

2.复试线及复试名单:各学院在本学院网站公布学科专业(群)复试分数线,公布进入复试考生的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

3.复试录取办法公开:各学院要尽量细化本学院各学科门类的复试要求,明确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和其他业务要求以及复试、调剂、录取等各环节具体规定。

4.录取信息公示与公开:拟录取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等信息。

四、保密工作

1. 复试笔试试题、同等学力者加试试题、复试英语笔试试题,在使用前属国家机密材料,要注意保管。如发生泄密事件,责任人将负法律责任。

2. 各学院命题人、复试小组组成名单要对考生保密。

复试录取期间,北京教育考试院专用监督电话为82837217,学校的投诉监督举报电话为62331431。举报信箱为:jjsc@cumtb.edu.cn。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5年3月17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五)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无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 粗盐的提纯

1.过量的Ba2+ 如何除去?

答:滴加Na2CO3溶液,将Ba2+转化为BaCO3沉淀。 2.粗盐提纯中为什么要加盐酸?

答:除去过量的碳酸盐和氢氧化钠杂质确保制得的NaCl的纯度。

3.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要不要先把容量瓶干燥或者用原溶液润洗? 答:①不需要,不干燥的容量瓶并不影响配制溶液的浓度(溶质不变) ②不能用原溶液润洗,会改变配制溶液的浓度(溶质增加)

4.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要用所盛溶液润洗2~3次?锥形瓶是否也有必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答:①通过润洗对其进行清洗,避免杂质(包括溶剂,会稀释溶液而造成误差)对溶液造成污染。 ②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导致待测液增多,影响实验测定。

5.为什么要分两步过滤沉淀?

答:因为Ksp【BaSO4】= 1.08×10-10 ,Ksp【BaCO3】= 8.1×10-9 ,Ksp【BaSO4】略小于Ksp【BaCO3】,如不先除去BaSO4沉淀,由于加入Na2CO3,使[CO32-]增大,则BaSO4沉淀转为BaCO3沉淀,使SO42-留在溶液中。

实验二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气体常数的测定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等. 2.看实验原理

3.实验中为什么要用过量的KIO3?如果Na2S2O3过量会怎样? 答:(1)使用过量KIO3可以使Na2S2O3在反应过程中消耗完,反映的终点,就以生成的单质碘为标志。

(2) 如果Na2S2O3过量,会造成反应过程无终点出现(单质碘会被过量的Na2S2O3消耗)。

4.结合下列反应:2NO2∆H=-58.04kJ/mol 回答:

(1)若压缩气体的体积,则2的量【减少】,N2O4的量【增加】, KP的值【不变】,平衡向【右】移动。

(2)若升高温度,P(NO2)【增大】,P(N2O4)【减小】 ,KP的值 【减小】 ,平衡向【 左】移动。

5.为什么要检查装臵的气密性?如果装臵漏气会造成怎样的误差? 答:(1)防止漏气,造成测量误差。

(2)是测量的气体体积偏小,从而导致气体常数偏小。

6.在读取量气管中水面的读数时,为什么要使水平管中的水面量气管中水面相平?

答:当量气管和漏斗中的液面不在同一水平面时表明量气管里面的气压与外面大气的气压大小存在不平衡的情况,量气管里面的气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即气体体积可能会膨胀或是收缩),当量气管和漏斗中的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时,表明气体已经达到室温,气体体积已经稳定不变,此时读取数据才是有效的。

7.如果在实验中,有水从水平漏斗中溢出,会对结果造成怎样的误差?

答:水从水平漏斗中溢出会使测量的氢气体积偏大,最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

实验三 醋酸的标定及其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测定

1.所用烧杯、移液管各用哪种HAc溶液润洗?容量瓶是否要用HAc溶液润洗?

答:(1)已知浓度(实验室标定浓度)的HAc溶液润洗。 (2)只要是使用容量瓶,都一律不需也不准用待配制溶液润洗。

2.测定HAc的Ka值时,为什么可以不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HAc溶液?滴定时若将HAc溶液稀释而其他条件不变,是否会影响Ka的测定结果?

答:(1)滴加NaOH溶液目的是为了使HAc完全转变成Ac-,与NaOH溶液浓度无关。所以,可以不用标准NaOH溶液。

(2)不会。将HAc溶液稀释不会影响等浓度HAc和NaAc缓冲溶液的配制,最后也不会影响Ka的测定结果。

3.使用复合电极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答:(1)电极在测量前必须用已知pH值的标准缓冲溶液进行定位校准。

(2)在塑料保护栅内的敏感玻璃泡不与硬物接触,任何破损和擦毛都会使电极失效。

(3)电极的引出端,必须保持清洁和干燥,绝对防止输出两端短路,否则将导至测量结果失准或失效。

4.若不用移液管分别量取HAc溶液,而将一定体积的HAc溶液等分为二,一份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后与另一份再混合,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可行。因为利用缓冲溶液计算HAc的Ka值时,只需使得[HAc]=[ Ac-]即可。

5.用pH计测定醋酸溶液的pH值,为什么要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

答:pH计测量的原理是:利用玻璃泡内的H+浓度与溶液中H+浓度差形成的电势差测量。若是先测量浓度高的溶液形成的高电势对测量低浓度溶液有较大影响,形成较大误差。先测浓度低的,再测浓度高的则误差可忽略不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六)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系统入口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系统入口地址是:http://jwchu.cumt.edu.cn/DWWZ/DWWZQianTai/JWB/Index.aspx
点击下图进入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系统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系统用户登录信息:http://jwchu.cumt.edu.cn/SJZCPT/DLGL/index.aspx

如需联系,请查看下面的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入口:http://219.242.68.30:8080/jwcportal/page/default.a ...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处入口:http://219.242.68.30:8080/jwcportal/page/default.asp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务系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gaokao/gaokaochengjichaxun/52096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