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资源 > 高考信息 > 任正非高考素材

任正非高考素材

2016-01-11 09:46:4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任正非高考素材篇一:阅读素材 阅读素 ...

任正非高考素材篇一:阅读素材

阅读素材

我的父亲母亲

——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

我与父母相处的青少年时代,印象最深的就是度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今天想来还历历在目。我那时十四五岁,是老大,其他弟妹一个比一个小,而且不懂事。爸爸有时还有机会参加会议适当改善一下生活。而妈妈那么卑微,不仅要同别的人一样工作,而且还要负担七个孩子的培养、生活。煮饭、洗衣、修煤灶……什么都干,消耗这么大,自己却从不多吃一口。我们家当时是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如果不这样,总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我高三快高考时,有时在家复习功课,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用米糠和菜和一下,烙着吃,被爸爸碰上几次,他心疼了。其实那时我家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是用瓦缸装着,我也不敢去随便抓一把,否则也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的不自私也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华为今天这么成功,与我不自私有一点关系。)高考临近,妈妈经常早上塞给我一个小小的玉米饼,要我安心复习功课,我能考上大学,小玉米饼功劳巨大。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我也建不了华为这样的公司,社会上多了一名养猪能手,或街边多了一名能工巧匠而已。这个小小的玉米饼是从父母与弟妹的口中抠出来的,我无以报答他们。

父亲一生谨小慎微,自知地位不高,从不乱发言而埋头在学问中,可在"文革"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中,他还是被揪出来,反动学术权威、走资派、历史有问题的人……万劫难逃。他最早被关进牛棚。

1967年重庆武斗激烈时我扒火车回家。因为没有票在火车上挨过上海造反队的打,补票也不行,硬把我推下火车。我也挨过车站人员的打,回家还不敢直接在父母工作的城市下车,而在前一站青太坡下车,步行十几里回去。半夜回到家,父母见我回来了,来不及心疼,让我第二天一早就走,怕人知道受牵连,影响我的前途。第二天一早我就走了,临走,爸爸脱下他的一双旧皮鞋给我:"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妹。"背负着这种重托,我在重庆枪林弹雨的环境下,将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习题集从头到尾做了两遍,学习了许多逻辑、哲学。还自学了三门外语,当时已到可以阅读大学课本的程度,终因我不是语言天才,加之在军队服务时用不上,20多年荒废,完全忘光了。我当年穿走爸爸的皮鞋,没念及爸爸那时是做苦工的,泥里水里,冰冷潮湿,他更需要鞋子。现在回忆起来,感觉自己太自私了。

"文革"中,我家的经济状况陷入了比自然灾害时期还困难的境地。中央文革小组为了从经济上打垮走资派,下文控制他们的人均生活费标准不得高于15元。而且各级造反派层层加码,真正到手的平均10元左右。我有同学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介绍弟妹们到河里挖砂子,修铁路,抬土方……弟妹们在我结婚时,大家集在一起,送了我100元。这都是他们在冰冷的河水中筛砂,修铁路时冒着在土方塌方中被掩埋的危险……挣来的。那时的生活艰苦还能忍受,心痛比身痛要严重得多,由于父亲受审查的背景影响,弟妹们一次又一次的入学录取被否定,那个年代对他们的损失就是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除了我大学读了三年就开始文化大革命外,其他弟妹有些高中、初中、高小、初小都没读完,他们后来适应人生的技能都是自学来的。从现在的回顾来看,物质的艰苦生活以及心灵的磨难是我们后来人生的一种成熟的宝贵财富。

"文革"对国家是一场灾难,但对我们是一次人生的洗礼,使我政治上成熟起来,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书呆子。我虽然也参加了轰轰烈烈的红卫兵运动,但我始终不是红卫兵,这也是

一个奇观。因为父亲受审的影响,哪一派也不批准我参加红卫兵。后来我入伍后,也是因为父亲问题,一直没有通过入党申请,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

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使我们得到了翻身解放。我一下子成了奖励"暴发户"。"文革"中,无论我如何努力,一切立功、受奖的机会均与我无缘。在我领导的集体中,战士们立三等功、二等功、集体二等功,几乎每年都大批涌出,而唯我这个领导者从未受过嘉奖。我已习惯了我不应得奖的平静生活,这也是我今天不争荣誉的心理素质培养。粉碎"四人帮"以后,生活翻了个个儿,因为我两次填补过国家空白,又有技术发明创造,合符那时的时代需要,突然一下子"标兵、功臣……"部队与地方的奖励排山倒海式地压过来。我这人也热不起来,许多奖品都是别人去代领回来的,我又分给了大家。

1978年3月我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6000人的代表中仅有150多人在35岁以下,我33岁。我也是军队代表中少有的非党人士。在兵种党委的直接关怀下,部队未等我父亲平反就直接去为查清我父亲的历史进行外调,否定了一些不实之词,并把他们的调查结论寄给我父亲所在的地方组织。我终于入了党。后来又出席了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父亲把我与党中央领导合影的照片做了一个大大的镜框,挂在墙上,全家人都引以自豪。 我父亲也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平反。由于那时百废待兴,党组织需要尽快恢复一些重点中学,提高高考的升学率,让他去做校长。"文革"前他是一个专科学校的校长。他不计较升降,不计较得失,只认为有了一种工作机会,全身心地投进去了,很快就把教学质量抓起来了,升学率达到了90%多,成为远近闻名的学校。他直到1984年75岁才退休。他说,总算赶上了一个尾巴,干了一点事。他希望我们珍惜时光好好干。自此,我们就各忙各的,互相关心不了了。我为老一辈的政治品行自豪,他们从牛棚中放出来,一恢复组织生活,都拼命地工作。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计荣辱,爱国爱党,忠于事业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人、下一代人、下下一代人学习。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但一个人为人民奋斗的意志不能动摇。

我有幸在罗瑞卿同志逝世前三个月聆听了他为全国科学大会军队代表的讲话,他说未来十几年是一个难得的和平时期,我们要抓紧全力投入经济建设。我那时年轻,缺少政治头脑,并不明白其含意。过了两三年大裁军,我们整个兵种全部被裁掉,我才理解了什么叫预见性的领导。转入地方后,不适应商品经济,也无驾驭它的能力,一开始我在一个电子公司当经理也栽过跟斗,被人骗过。后来也是无处可以就业,才被迫创建华为的。华为的前几年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这时父母、侄子与我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里,在阳台上做饭。他们处处为我担心,生活也十分节省。攒一些钱说是为了将来救我(听妹妹说,母亲去世前两个月,还与妹妹说,她存有几万元,以后留着救哥哥,他总不会永远都好。母亲在被车撞时,她身上只装了几十元钱,又未带任何证件,是作为无名氏被110抢救的。中午吃饭时,妹妹、妹夫才发现她未回来,四处寻找,才知道遇车祸。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母亲的心有多纯)。当时广东卖鱼虾的摊贩将死鱼非常便宜地处理掉,父母他们专门买死鱼死虾吃,说这些比内地还新鲜!晚上出去买菜与西瓜,因为这时便宜一些。我也无暇顾及他们的生活,以致母亲糖尿病严重我还不知道,是邻居告诉我的。华为有了规模发展后,管理转换的压力十分巨大,我不仅照顾不了父母,而且连自己也照顾不了,我的身体也是那一段时间累垮的。我父母这时才转去昆明我妹妹处定居。我也因此理解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华为的成功,使我失去了孝敬父母的机会与责任,也消蚀了自己的健康。

回顾我自己已走过的历史,扪心自问,我一生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事业与员工,无愧于朋友,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父母,没条件时没有照顾他们,有条件时也没有照顾他们。

爸爸妈妈,千声万声呼唤你们,千声万声唤不回。 逝者已经逝去,活着的还要前行。

任正非高考素材篇二:素材

1.阿里木·哈力克,新疆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人。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某部服役,1992年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靠卖每根仅有3毛左右利润的羊肉串谋生。2000年,阿里木来到毕节。2006年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助学金。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贵州省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2010年12月,新华社发起“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网上为阿里木投票,并号召网民力挺阿里木。此后,阿里木的得票数节节攀升,最终获得了245050张选票。

2011年1月13日,阿里木等10位草根英雄从6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新华社“中国网事 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并在北京参加盛大的颁奖典礼。

2011年1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为弘扬社会新风正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阿里木江·哈里克的先进事迹,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联合会决定授予阿里木江·哈里克同志“新疆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2.岳飞

1鞭教:岳云12岁参军作战,一次骑马下坡,没注意地形,人也栽进沟里。岳飞喝令○

按军法鞭打岳云,众将求情不允,责打百鞭。此后岳云刻苦训练,勇猛作战。1134年攻打随州时,挥舞80斤重的铁锤,首当其冲第一个登城。岳飞教子的原则是:受罪重于士卒,作战先于士卒,受功后于士卒。

2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

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3. 不是为了商业谈判,不是为了摆阔,更不是为了出名,只因为一个承诺,在由于航班问题难以按时赶回来的情况下,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决定从印度包机回国参加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的《青年创业中国强·2009创业英雄会》节目的录制。

这次特殊的“创业课堂”,是央视经济频道联合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英文简称YBC)推出的大型主题电视活动之一。作为YBC创业导师,马云要履行的一个公益责任就是拿出时间、精力和商业网络来帮助青年创业,让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这种社会责任也是YBC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价值观。

在马云看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讲信用,就是“一诺千金”,就是“言必信,行必果”。在节目中,马云建议他指导的创业青年王小帮“一个网商月销售额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好每一笔生意’,来获得更多客户的信任,商道的根本就是信用”。

“信用不是金钱,但它比金钱更重要。”阿里巴巴创业10年来,从最初创业的18名员工,发展到如今的1.4万名员工,“阿里人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珍惜每一个客户,只有得到他们的信任,公司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根据央视网“大学生创业问卷调查”,在“你最希望谁做你的创业导师”这项调查中,有45.97%的创业青年把票投给了马云,紧随其后的是缔造微软的比尔·盖茨(仅11.47%)。那么多创业青年把票投给马云,说明了什么?

比马云有钱的人不少,比马云长得帅的人更多,但这并不妨碍马云成为创业青年的偶像,为什么?“如果我马云可以创业成功,那么大部分的年轻人也能够创业成功。”也许是因为马云创业的草根性,也许是因为马云创业成功带动了一大批网商的诞生。

但有一点更不可否认,马云在10年创业历程中兑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承诺,成为人们心目中“说话算话”的人,是一个有信用的人。马云自己也坦言,回想过去的10年创业,信用是阿里巴巴所积累起来的最宝贵的财富。马云认为,只要信用不丢,就是有一天公司突然“跌倒”了,也会很快地重新站起来,“因为我们在成千上万的中小创业者中积累了信用”。 相反,一个拥有百年信用的老字号,如果不好好珍惜,照样可以在一夜之间倒掉,会被市场无情地抛弃,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

这也许就是马云为何与创业青年分享信用经验的原因。

4.马云 冬江水冷他先知

上上次我们听人说“冬天论”,还是华为总裁任正非,不过任总的目的是提醒华为员工居安思危,而马云的“冬天论”却向整个社会描绘了一副冷调图:冬天来了,中小企业出口不好做了,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也进入了寒冬。若干天后,更多人才发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出口企业纷纷关门了,农民工也早早回家了,冬天真的来了。我们唯一奇怪的是,在马云“冬天论”之前,为什么没有更权威的官方提醒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还要去遮遮掩掩。

5.史玉柱 扩大内需好榜样

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史玉柱透露了他从商成功的秘诀:做满足内需的产品,着眼于二三线城市。说到做到,你在看本文的时候,你的朋友可能正在考虑要不要买两瓶史玉柱最新推出的黄金酒,送给你做新年贺礼。年末的时候,把史玉柱拉出来说事,主要是想提醒两类人,一类是花纳税人钱的官员,除了基础工程等硬性投资,有没有更贴近老百姓需求的办法。一类是出口无力的民营企业家,内需这个市场,是否只是你看不见,而不是不存在。史玉柱,真是个好同志。

6.王石 公众人物的惊慌

我们面对王石,总是有一种复杂的态度。一方面,这个人总说一些真话,而且这些真话总是在兑现;另一方面,这些话可能会引发众人的反感。2008年,他说了什么?房市的拐点论兑现了,还有,地震后限员工捐款不超过10元,没兑现,给舆论骂回去了。有评论说,王石之前被媒体宠坏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以至于言论没边。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足够的

理由认为王石错了,或者舆论错了,但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学会如何跟舆论打交道,不是王石一个人的事情,反之亦然。

7、蜜蜂死亡谁之过

研究人员发现,英国乃至全球范围,蜜蜂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美国原有250万个蜜蜂群落,如今1/4的蜜蜂群落由于“群体崩溃紊乱”现象而消失。

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发电站和汽车排放污染物会破坏鲜花产生的香气分子,鲜花不香,进而扰乱昆虫闻香识花,寻找食物的能力,并阻挠它们为农作物传花授粉。食物不足更导致蜜蜂等传粉昆虫数量大幅下降。

在19世纪污染程度低的环境里,鲜花产生的香气分子传播距离能达到1000米至1200米。现在,香气分子在受到污染的大城市,即使顺风,传播距离也只有200米至300米。这就严重影响到蜜蜂的觅食和授粉。

分析:如果人类行为导致的污染持续下去,不久的未来,蜜蜂可能消失。而蜜蜂的消失和减少并非只是蜜蜂自己的事,也事关人类。因为没有蜜蜂的传花授予粉,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粮食供给,不可谓关系不大。污染的最终受害者,是人类自己。

8.代成军 个人的微薄力量代公权行事

弟弟被抢劫杀害后,因不满警方反应“迟钝”,代成军五兄弟跪在母亲面前哭着发誓,要抓到凶手为弟弟报仇。历时1年零48天,行程一万多公里,他们终于将杀人疑犯找到。抓到人,“反而不恨了。”当公民不得不以个人的微薄力量代公权行事的时候,相关公权的运行必然存在严重梗阻。这个问题不解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得到保证?一个法治国家,不需要也不会出现代氏五兄弟这样的传奇英雄。

9. 19世纪中叶,护士地位低下。出身名门的南丁格尔决心以身作则,改变这一现状,自愿当了一名护士。

1854年,英、俄在克里米亚开战,南丁格尔亲自奔赴前线。她替伤员清洗、消毒、包扎、按时换药、改善伙食,还经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涤带血的衣裤。每天晚上她都要提一盏灯,在4公里的巡诊线上,挨个查看病情,给伤员唱歌,送去安抚和爱心,从无间断。为此,她经常工作20小时以上,累得头发掉光仍然坚持不懈。由于她的努力,伤员的死亡率从60%降为0.3%。后来,直到英、俄停战,最后一名士兵离开战场,她才回到家园。回国后,她又把英国人民为奖励她而募捐的5万英镑悉数拿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她还著书立说,为现代护理学的创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鉴于此,国际红十字会在她逝世后,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英国人民为她立起了手持油灯的巨型铜像,“提灯女郎”南丁格尔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

任正非高考素材篇三:高中议论文素材:华为集团孙亚芳

孙亚芳:

图文:紧随任正非开创“左非右芳”时代

楚天金报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福布斯权力女性榜张榜时间。

作为科技界女性,56岁的华为董事长孙亚芳成功跻身榜单,在全球一百人中排名第77。

说起华为,总会让人想到那位神秘、低调的“军人总裁”任正非,然而,在华为多年持续快速的成长中,“女二号”孙亚芳也功不可没。任孙二人一内一外,一唱一和,配合默契,最终形成了华为“左非右芳”时代。

初次亮相:

力主发薪重振士气

由于专业上的特点,华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男性社会”。但孙亚芳这位并非元老的文雅女性,却成了这个“男性社会”的董事长,不能不说自有其过人之处。

1982年,孙亚芳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先到国家机关任职,1992年加入成立5年的华为做培训部经理。加入华为之初,孙亚芳就以一次果敢的亮相赢得了任正非的赏识。

1992年前后,华为因货款回收太慢,现金流出现严重问题,全体员工连续几个月没有发工资,士气低落,部分员工纷纷请求辞职。

天无绝人之路,此时华为收到了一笔货款。公司高层在一起研究这笔款子怎么用,任正非也拿不准该怎么办。最终,刚入职不久的孙亚芳站了出来:先发放员工的工资再说!

于是,等待多月的员工们领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干劲马上上去了,新产品也很快研制出来,华为顺利地走出了困境。

1995年开始,国内电信部门的设备采购转向招投标方式,身为市场部副

总裁的孙亚芳发动了一次震惊企业界的“群众运动”。她带领26个办事处主任同时向公司递交了两份报告:一份是辞职报告,一份是述职报告,由公司视组织改革后的人力需要,决定接受哪一封。

任正非在会上称:“我只会在一份报告上签字。”竞争对手当时将这件事当成“作秀”。但是,最终真的有6名地方办事处主任被置换下来,一批新员工通过竞争走上了领导岗位,市场系高达30%的员工下岗。这次“运动”后不久,孙亚芳由市场部副总裁升任副总裁兼任市场部总裁。这次运动还在华为内部引发了一场员工怎样跟随公司发展、干部能上能下的大讨论。

最大贡献:

狼性营销缔造传奇

华为的“狼性”营销文化在商界大名鼎鼎,而这一市场体系,正是由孙亚芳一手建立。孙亚芳离开培训部后,到长沙做办事处主任,再主管市场,一步步晋升为华为高层。

孙亚芳在主管市场时领悟到,在通信供应领域,研发技术与竞争对手相差无几,很难凭借技术而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只有凭借着严密的市场体系才是企业制胜的秘密法宝。于是,孙亚芳便在主管市场时便开始着手华为“狼性”营销文化的建立,这也是孙亚芳对华为的最大贡献。《福布斯》杂志曾评价她为“市场杀手”。

曾有华为的销售员工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我在华为第一次见电信局长,是因为有个资料要递给他。早上8点钟我就去他办公室了,他说要开会,你等等吧,我就站在能看到他会议室的位置等着。他出来两次,我都迎上去,他说还要继续开。中午,他出来了,我连忙再上去,他告诉我,他要去吃饭,你改天再来吧。他走了,我还站在那里,一个小时后,电梯门打开,从里面出来的局长抬头看到我,一愣:‘你怎么还没回去啊,到我办公室来吧。’”——足见华为“土狼”文化的可怕。《走出华为》一书作者也曾描述过华为的狼性销售模式:华为的销售人员能做到你一天不见我,我就等你一天;一个星期不见我,我就等你一个星期;上班找不到你,我节假日也要找到你。华为的销售人员甚至在知道了你在哪个小岛上开会后,他也会摸过去把你找到。

狼性市场营销体系,对华为自1996年以来的高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孙亚芳作为这支团队的缔造者,开始逐步确立自己在华为的地位。

孙亚芳的另一个杰作便是华为人力资源体系的建立。

华为从1996年开始了风起云涌的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如果没有了人才,它就和一个仓库没什么区别。正是科学的“选、育、用、留”的人力资源体系,让华为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取得了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明显优势,才使华为能在1996年后迅速奠定了在中国通信制造业龙头老大的地位。

“左非右芳”:

完美搭档不可复制

对于一贯雷厉风行的任正非而言,孙亚芳相对和风细雨、细腻并且讲求平衡的行事风格令她在华为管理层独树一帜。

华为的一位老员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市场部的高层讨论市场策略以及人力资源的相关事宜,突然任正非从外面走进来说:“你们市场部选拔干部应该选那些有狼性的干部,比如说×××(当时的一位办事处主任),我认为这样的干部就不能晋升。”任正非话音刚落,孙亚芳当即反驳:“老板,他不是你说的这样子的,你对他不了解,不能用这种眼光来看他。”任正非竟一时语塞,好像在串门一样转身就往外走,喃喃地说:“你们接着讨论吧。”后来,这位办事处主任于2002年升任华为高级副总裁。

除了管理,孙亚芳对任正非思想的领悟与契合,无人能出其右。

早在1998年,孙亚芳就向任正非递交报告提出三个观点:一、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创造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由知识、管理创造,因此要体制创新;二、让有个人成就欲望者成为英雄,让有社会责任的人成为管理者;三、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接班人承认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具有自我批判能力。后来,任正非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引用了这些观点。 在两人广为流传的重要文章中,他们都喜欢用“战争方法论”来论述华为的市场得失及公司战略。孙亚芳的长文《探索以色列崛起之迹》,被任正非指定为《华为基本法》的辅导报告之一;她的《不要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小胜靠智,大胜在德》等文章多次被任正非引用,后者还被刻上石碑竖于华为总部。

“左非右芳”这一业界评价,是这对完美搭档最好的总结。

■“国务卿”

由于任正非的低调神秘,华为也深深打上了他的烙印,令外界捉摸不透。 但随着华为国际化战略的需要,任正非显然也意识到“透明度”对华为的重要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舆论面前,公司长期的做法就是一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个人可以做鸵鸟,但公司要攻击前进,就要适当改善和外界的关系。

于是,1998年,孙亚芳因其出色的对外协调能力就任华为董事长、法人代表,此前,华为并无董事长这一职务。任正非则专心做总裁,隐身幕后主抓内部管理。孙亚芳的“二把手”地位也就此奠定,她的华为“国务卿”外号也流传开来。

任正非的确知人善任,口才与风度俱佳的孙亚芳上任后,华为与外界的关系日益改善,其作为国际第二大通信供应商的名号也开始被各界关注。如在与美国思科的官司中,华为就获得了很大的舆论支持。

■“孙总”

《我的父亲母亲》一文是任正非的真情流露之作,他写道:“接到纪平的电话,说我母亲上午10时左右,从菜市场出来,提着两小包菜,被汽车撞成重伤,孙总已前往昆明组织抢救。”文中提到的“纪平”是华为主管财务的常务副总裁,和任正非一起创业的华为元老之一,任正非直呼其名,而称孙亚芳为“孙总”,足可见对孙亚芳的尊重。此外,在华为的公司级文件,抄报的一栏只有两个人以“任总”、“孙总”相称,其他副总裁则以姓名出现。

■“挽救华为”

公开资料显示,孙亚芳还在国家机关任职时,当时华为在资金上面临很大困难,由于看好华为,孙亚芳动用自己的关系帮助华为贷款,因此她被认为在华为最危急的时候“挽救过华为”,对任正非可谓有知遇之恩。

同学印象:

大学很活跃常组织活动

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孙亚芳的母校。 孙亚芳的大学同学、该校计算机通信教研室主任毛玉明介绍,“我们是无线电技术系通信专业77级学生,是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不过因为特殊原因,1978年年初才入学,1982年毕业。”毛玉明介绍,孙亚芳是1957年出生的,南方人,入学时21岁左右。“上大学时,孙亚芳是一个很活跃的女孩,很受同学们欢迎,经常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她是牵头者之一。她成绩也不错,在全班90人里排在前十位,还是学习代表。”

毛玉明记得,大学毕业后,孙亚芳去了河南新乡,在当时电子工业部下面一个厂里做技术员。“大学毕业后我再没见过她,2001年、2002年和2006年的几次同学会,她都说过要参加,但因为工作太忙,一次都没有来。不过不少同学在北京、深圳见过她,她对同学挺热情的。找她办个事,她不会因为是同学给你办,但出来吃个饭是没问题的。”

一个成功的男企业家背后往往有一个很好的事业伙伴——女性的事业伙伴,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阴阳配”。孙亚芳与任正非的合作,是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历史选择,可遇不可求,不可复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

我认识的很多大公司老板特别愿意找一个女性的合作者,因为男人在管理时一般很少参与情感成分,沟通方式像个一般群众。另外,女性也是团队中的稳定因素。要是两个男的,就会互不服气,对公司伤害很大。

——同样身为女性、不久前接班史玉柱成为巨人网络CEO的刘伟

任正非高考素材篇四:高考数学复习的话题与认识

高考数学复习的话题与认识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裴光亚

1 高考复习的基本经验

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经有28年了,很多东西都形成了共识,成了共同的行为,没有什么经验可谈了。但每年我们总是重复着同一个话题,而且从不厌倦,常讲常新,这是我们每一位从事高考复习的人士共同创造的奇迹。回顾这个话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是这些我们每年都要重申的东西,构成了我们高考复习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可归为四点:

1.1时间表

通常被称为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基础能力过关(8月中旬----次年3月初)。阅读教材,是知识系统化,提升应用能力。

第二轮复习,综合能力突破(3月初---5月中旬)。强化主干内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

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5月中旬---5月底)。运用模拟阶段,通过考试与评讲,把握规律,强化记忆,进入考试状态。

1.2路线图

这个路线图是什么呢?这个路线图就是强调基础,从基础出发,有基础到能力;这个路线图就是强调课本,从课本出发,在融会贯通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整合,根据这个路线图,几乎每一位谈论高考的人都众口一词:依纲考本,创新求活;立足教材,注重双基;突出主干内容,强调通性通法;重视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品质,而且主干内容是什么,思想方法有哪些,我们都如数家珍。 按照时间表,遵循路线图,就是我们高考复习的运行轨迹。

1.3指南针

它是帮助我们把握高考方向的,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考试大纲》,必须研究近年来的全国试题和本省自主命题的试题,必须了解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从中可以对未来的试题做出种种猜想:我们虽然不能说某类题在2006年的试卷中一定会出现,但我们可以推测具有某些特征的题在2006年的试卷中可能会出现。某个具体的题出现是偶然的,但某类题的出现是有规律的。正是根据《考试大纲》、往届试题和课改理念,我们才能深刻地体会高考命题的四个原则:重点内容重点考查,在知识的交汇设计师题,加强思想方法的考查,不单纯追求覆盖面。

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路线图,运用这样的指南针,它是由试题的来源决定的。试题的来源课从五个方面描述:

1.31颗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题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

1.32历届高考题成为高考题的借鉴,先例可循。在对试题进行预测时,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稳定,在稳定的前提下创新。强调稳定,也就是承认命题是一种自然的发展,不会有突变,命题不能割断历史:如应用题的发展史、选择题的进化史、多学科相互联系的交互式等。历年试题呈现一种规律性东西,它的发展和变化轨迹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作为各省自主命题,更是如此。只要我们把自己设想为一个命题者,作一点换位思考,这个道理也就非常明白了。

1.3.3课本与《课程标准》的交集成为试题的创新地带。如果我们的试题不能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接轨,不能与时俱进,这样的试题是没有生命力的。湖北胜2004年首次自主命题,有两道题被认为最具有创新精神:第(12)题,用三角函数模拟港口与时间的关系;第(21)题,概率应用题,为预防突发事件,选择何种方案,使总费用最少。其中第(12)题可以看作《课程标准》中“数学4”参考案例的改编,也可认为源于人

教版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下)的阅读材料:潮汐与港口水深。第(21)题与《课程标准》中选修2---3参考案例4如出一辙,也与课本中“概率统计”中章头语的引例相似。不妨设想一下,这样的题目是如何产生的呢?命题者希望题目具有时代气息,他当然要借助参考资料,比如《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上的东西是否可以作为现在的高考题呢?这就得看教材,如果教材支持它,一道具有时代特色的试题也就产生了,可见,一些具有导向意义的题在课本与《课程标准》的交集处产生时非常自然的。在看北京市2005年的试卷,第(14)题关于多项式值的运算次数,第(20)题“给定单峰函数”的定义,前者是算法中的问题,后者是《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中的概念。联系一下《课程标准》,我们不是可以得到某种启示吗?

1.3.4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为高考题的命制提供背景这是有两个原因构成的,一是高考题要考查学生的潜能,进一步学习的潜能,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可以成为考查潜能得了好素材。二是命题者的背景,命题组成员中大学教师占绝对优势,他们在命题是不可能不受自身学术背景和学术兴趣的影响。

1.3.5当新增内容常规化后,竞赛题将成为一个来源。2002年全国文科第(22)题,用正三角形纸片剪拼多面

体;2003年第(22)题,关于元素的排序问题,都可以说明这种趋势。

这五个来源启示我们,高考复习的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应该在考试大纲的同领下,在课本、《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源、历年高考试题和初稿等数学的衔接地带着四个方面去探索。

1.4案例集

一批成功的案例,特别是高考状元,他们的成功极大地丰富了高考复习的成果,也证明了上述三条经验是行之有效的。

2 高考复习的重新审视

上面的时间表、路线图、指南针和案例就是我们常讲常新的话题,下面,就在这些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谈谈我们的四个观点。

2.1“突出基本方法,规避题性八股”是永远的主题 高考题是教育文化的产物,他和时装文化一样,也会有一些流行元素,存在着时尚问题,但“突出基本方法,规避题型八股”这个主题是不变的,比如选择题,1995年以前,强调全面考查知识,不提倡使用对付选择题的方法来解决选择题,那时就出现了很多技巧,使对付选择题的,命题者的对策就是让这些技巧失灵,从而回归倒基础知识的理解上,后来通过题型功能的研究,发现

任正非高考素材篇五:作文素材积累(话题:靠自己,忧患意识,张扬个性)

作文素材积累(话题:靠自己,忧患意识,张扬个性)

整理:MGK 靠自己:

小布什年轻时曾经去卖过石油,也去给他人打过工。要知道,他们家族拥有大片农场,资金雄厚,作为他大可不必那么辛苦地赚钱糊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明白,只有靠自身,得来的一切才是属于自身的,他只有这样才干磨砺自身,从真正意义上生存并发展下去。之后他步入政坛,竞选为美国总统,也与他年轻时事事靠自身的良好习惯分不开。 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必需依靠自身。而他人只能是给你一些辅助作用,当困难摆在眼前时,相信自身的能力,勇敢地去把困难解决时,这样你的收获不只是胜利,而且更多的还有你的能力、经验和信心。

忧患意识:

反例:商纣王淫逸享乐、贪恋美色、废弛朝政,把自己养成漫画中吃鱼而忘了捕鼠的懒猫,将前人“披霜露斩荆棘”创下的江山毁于一旦,最后落得个亡国灭种、自焚鹿台的可悲下场。还有那乐不思蜀的蜀汉后主刘禅,刘备殚精竭虑,辛苦打拼得来的巴蜀之地被他弄得血本无归,拱手送人,贪图荣华富贵,不发愤图强,祸在眉睫,殊不可知,这是覆灭王朝的共同悲剧所在啊!安逸享乐是精神的麻痹剂和毒品,在虚幻的快感中潜伏着毁灭的危机。 正例: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生于乱世而“济世”;长于盛世而“安民”,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贞观之治”成为历朝历代治国实践中理想境界的代名词。可见,锐意进取、革故鼎新才能开创太平盛世,建立不朽的伟业。

当年解放军解放北平城时,毛泽东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共产党员不要做李自成,正是继承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美丽的家园,在世界上扬眉吐气、昂首挺胸。

东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曾任东芝社长的西室泰三说:“危机感是公司的财富。”海尔CE0张瑞敏的办公室墙上挂着“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一幅字。比尔·盖茨则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但李彦宏给出的周期更短:30天。保持适度的危机感,除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智慧外,还有利于企业顺畅渡过每个生命周期。研究表明,当人们意识到某事的成功概率约为50%时,为取得成功而发挥的潜能会达到最高峰。当企业渡过初创期、快速成长期而渐进巅峰时,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会变得平缓并逐渐走向下坡,而危机感则有助于企业对潜在的风险及时作出反应,顺畅地进入下一个快速成长期。

“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来到的。”—这是任正非痛苦的清醒意识。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这是INTEL的格鲁夫内省后的感触。

柳传志坦言:“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张扬个性:

任正非高考素材篇六:材料作文及范文:诺基亚

任正非高考素材篇七:2015年高考作文最新素材:还有哪些牛企坚持不上市圈钱?!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23日上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4胡润百富榜》,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以1500亿元身家成功登顶中国首富。 成千上万个败家娘们儿成就了今天的马云,也让阿里巴巴这个企业受世界瞩目。但是也有一些牛掰企业,宣称誓死不上市,这又是为哪般?

华为任正非:活下来好过当第一

“不要总想着做第一,第二、第三,不要抢登山头,不要有赌博心理,喜马拉雅山顶寒冷的很,不容易活下来,华为的最低和最高战略都是如何活下来,你活的比别人长久,你就是成功者。“任正非在《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里这样说。

猪养得太肥了,连哼哼声都没了。科技企业是靠人才推动的,公司过早上市,就会有一批人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们的工作激情就会衰退,这对华为不是好事,对员工本人也不见得是好事,华为会因此而增长缓慢,乃至于队伍涣散。任正非这样解释为什么不主张上市。

几年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 罗奇率领一个机构投资团队访问华为总部,任正非没出面会见,只派了负责研发的常务副总裁费敏接待。事后,罗奇有些失望地说:“他拒绝的可是一个3万亿美元的团队。”

任正非对此事的回应是:“他罗奇又不是客户,我为什么要见他?如果是客户的话,最小的我都会见。他带来机构投资者跟我有什么关系呀?我是卖设备的,就要找到买设备的人……”

曾有英国教授提到华为时评价道:华为不过是走在世界上一些曾经辉煌过的公司走过的路上。这些公司在达到顶峰之前也是客户导向的,也是不停奋斗的,但达到顶峰后它们开始变得故步自封,听不进客户的意见了,于是就衰落了。

任正非清楚的知道华为目前的处境。华为真正需要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本,唯有客户才是华为持续走向成功的根本。华为能够存活20多年,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远

离资本力量的诱惑与控制。资本市场能够快速催肥一个企业和一批创业家,但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摧毁它和他们的“虚幻成功”。

老干妈陶华碧:跟我说上市,免谈!

老干妈陶华碧说,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

她教育儿子,就好生生做人,好生生经商。千万千万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贷款,这四样要保证,保证子子孙孙做下去。

陶华碧认为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我打下的江山,我就把它做好,做专做精,我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凭自己真本事做些事情,这样活得才有意义。自己打下一片天,我觉得才是真本事,才有意义。”

国家商标局一位局长,有一年来老干妈这里,鼓动陶华碧上市控股。陶华碧坚决回应老干妈不控股、不参股、不上市、不贷款这四条原则。随即拿出账本让商标局的局长随便查。

陶华碧一个人撑起一个名族名牌,自信有多大能耐做多大事业,固执地坚决不上市。 娃哈哈宗庆后:坚持小步快跑不上市

“人家说我们比较傻,不会用银行的钱。我想还是稳定点好,娃哈哈是小步快跑,我们坚决不做心里没底的事。”

宗庆后几次提到“小步快跑”理论,这是娃哈哈扩张过程中规避风险的不二法门。他透露,娃哈哈母公司不会上市。

娃哈哈为何至今没有上市是因为股东数量的问题。宗庆后透露,娃哈哈股东数量有15000个,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上市之前股东数量不允许超过200个,而且是要追溯到自然人。

比如娃哈哈15000个股东,组建一家公司参股娃哈哈,还是要按照15000名股东计算,这是中国证监会核准企业上市的一条红线,很多家企业都被卡在这条红线外。“全部整合上市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宗庆后透露这是娃哈哈目前上市最大的障碍。

“上市企业造假多的去了”,宗庆后觉得目前娃哈哈虽然没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远高于一些上市企业。

立白副总裁徐晓东:我名利都不缺为何上市

立白集团副总裁许晓东此前曾坦言:“上市的目的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提高知名度,二是融资。而这两点我们暂时都不需要。

2013年,立白去渍霸赞助《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在终端渠道其销量成倍增长;今年,去渍霸加大了对《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赞助额。2013年年底,立白集团发力,以2.35亿元拿下《我是歌手》的冠名权。这两个节目的冠名让立白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至于资金,徐晓东说立白是业内第一家款到发货、打破行业三角债的企业,所以资金很顺畅。”

立白总裁陈凯旋说:”我的原则是不炒股,不进入房地产。实实在在地做品牌,虽然很艰难,但还是要坚持到底。尽管立白一直在做上市的准备,但上市之事则是顺其自然就好。上市融资固然好,但不是“一上就灵”,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

方太茅忠群:上市和做高端有矛盾

“不上市、不打价格战、不欺骗”,这是茅忠群的“三不原则”。在崇尚速度与金钱的中国企业界,这绝对另类。

茅忠群说:“有些上市企业走进了单纯追求利润的不良怪圈,上市反倒会被股东施加压力,首要任务变成了一味追求利润规模,这与方太做高端品牌的梦想会有冲突。一个真正的高端品牌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不是用规模利润来决定的。” 有同行说,方太做得如此累,也没看出多赚了多少钱,规模也不大。而近两年来方太不引入风险投资资本,不上市更是让他被认为保守。但他就是理想地信奉:不做500强,要做500年。

“不上市就是为了自己能够真正的静下心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展,因为上市公司会受很多的影响,股价涨跌,业绩公布,投资方对你指手画脚,例如每个季度都要交报表,可能到时为了销售的利润不得不采取短期措施。上市和不上市其实差距还是比较大。”茅忠群说。

顺丰也缺钱,但顺丰不上市

“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成为上市公司后,你的每一笔投入,都要向股民交代,说服他们这笔投入是有利可图的,是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利润的,要有业绩出来,这个我恐怕做不到,我真的没有办法保证对未来的战略性投入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不能保证我不会失败,这也违背了我做企业的精神。“

在国内快递行业面临着国际上四大快递巨头的竞争,一旦上市的话,就要信息披露,企业就要变得透明,这样将不利于我们制定战略性的计划,作为一家正在快速成长的企业,更加有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

顺丰王卫说,在短期内顺丰不可能上市,未来也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圈钱而上市。

上市能为企业带来充量的资金和名气,然而并未这条路都走得很顺,不让企业被股东操控,踏实做企业,将自己的企业经营成一个优秀的老品牌,在这些企业看来,做五百年远远好过成为五百强企业。

【杨哥点评】在这个当乞丐也想成立公司上市的时代,这几家公司无疑成为了企业的良知。真心希望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多一点!另外,在高考作文素材运用方面,我也真心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童鞋们多多思考,并能由此及彼,写出属于自己的思考!

任正非高考素材篇八:柳传志的再教育

柳传志的再教育

贺昊勋 环球企业家 2011-01-25 22:06:44 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

核心提示:“联想文化就意味着说到做到、尽心尽力。我们信奉的是公司利益至上,但公司和个人彼此成就。我们不停地复盘,领导以身作则最重要。”

早已功成名就的柳传志可能最不需要的就是各种奖项的肯定,但2010年底法国里昂的一场颁奖晚会仍因他的出现而情绪不同:里昂商学院将“世界企业家”的称号颁给柳——与其同时代的中国企业家从未被放在这样的坐标系上定义过。

“我一来就给大家添麻烦了,大家要带上耳机。”柳传志开场展现的谦逊颇具象征意义:无论从其在IT领域的体量还是国际化进程,现在的联想集团一旦发出声音便无法被忽视,但国际社会仍须通过“翻译”理解它。

很难历数柳传志迄今得过多少奖,他的“企业家”身份前面又曾被缀以多少形容词。推崇他的理由从未改变:过去27年,他将始于中国科学院大院里一间小平房的身份模糊的公司,变成全球第四大个人电脑(PC)制造商,并将其推上国际化之路。

这已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老一辈人物中柳传志公众形象最透明——在谷歌上搜索柳传志、任正非和张瑞敏三位中国最顶级企业家,得到的搜索结果分别为570万、61万和32万。当任正非刻意保持神秘、张瑞敏闭门专研如何从管理和组织角度再造海尔时,柳传志并不抗拒外界对自己的好奇和敬仰。

尽管柳毫不吝于表达自己和联想的经历与经验,真正理解他的人却在逐渐减少。时代变了。借用联想集团企业宣传片中的一句话,联想诞生的1980年代是“有人出了名,有人出了事,惊人的效益掩盖了惊人的混乱”。当下的中国仍在重复这些,只不过故事有了另一种写法。

到2009年,旗下拥有联想集团、神州数码、弘毅投资、联想投资、融科智地、神州租车等多项核心业务的联想系控股公司总员工已达3.1万人,总资产992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1466亿元,希望在未来5至7年整体上市。这无疑是个庞然大物,但越来越多身段和手段更轻巧的公司开始上位。比如,团购网站拉手网的估值号称8个月飙升500倍至5亿美元—联想集团苦心营役27年,至今市值不到70亿美元,80亿美元年收入中净利润只有4亿。

将联想与拉手网对比只是一个极端案例,隐含的问题却很典型:在这个赚钱越来越快、越来越疯狂的世界,谁还真的想成为历经艰辛才有今日的柳传志?

于是,这个名字成为人人都在谈论却并非人人都懂得其内涵的符号。

柳传志把自己投注在联想集团的毕生心血总结为四大贡献:率先走出中国科研院所高科技产业化道路;与多家国际PC品牌本土竞争并胜出,打响中国IT企业民族品牌;通过产权机制改革解决了最根本的身份和激励问题;培养了一批年轻领军人物,并将20多年的摸索总结成企业管理的一般规律。

这些贡献及其价值毋庸置疑。但早在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的记者就曾向柳提出问题:在一个商业环境分秒变化的世界中,经验是否有任何价值?仅从功利角度看待柳传志在今天的价值,是莫大的悲哀。虽然今天的联想已不再是轰轰烈烈的传奇,柳也没有特立独行之处供世人膜拜,他们的方法论却是中国商界迄今唯一可供后人大规模复制的—1980年代脱胎于传统体制、生存至今且极大繁荣的企业极少,此背景下的联想DNA深刻融合了中国历史特色与现代企业制度。这往往被视为联想的包袱,鲜有人懂得其中的普适生存哲学。

最能理解和体会柳传志价值的,莫过于与其同时代的老企业家。但正如这位67岁的老人在演讲中时常提到的,多年前与他一起上台领奖的三九赵新先、大邱庄禹作敏等企业家早已黯淡甚至过世。

所幸,柳传志并不悲情。他是非常现实的梦想家,生命力无比顽强。虽然相信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他仍在跟进这个世界的最新动向。

“对世界和国家来说,后浪推前浪,谁死了都无所谓,地球继续转动。但我自己就是不愿意死。”这是柳谈及移动互联网对联想集团的挑战时袒露的真话。他非常清楚联想必须先跟在领先者身后“吃土”才有可能超越。“iPhone势能已经这么大,我们如果重头创造一条更新的路,也许能过一把当英雄的瘾,但英雄的下场是马上摔死。风险太大。”柳对《环球企业家》说道。

他明确对本刊表示,联想技术和财力储备与苹果等真正的移动巨头相比差得很远,面对变局时必须下注却又不能赌错。“我们仔细考虑过各种困难和陷阱,虽然这样未必能跃过这个坎,总比没考虑过好。我们的目标是希望5年左右大幅提高在移动市场的份额和行业地位。联想这几年现金储备确实越来越多,但仍要小心。两三亿美元的错误可以接受,超出这个还是会有问题。”

这种谨慎与柳传志公开将iPhone定为乐Phone靶子时的高调判若云泥。事实上,柳从偶像邓小平所学到的智慧就在于此:必须随时代变化改革,却不做冒进,成为牺牲者。这亦从侧面说明,擅于向公众展示自己和联想的柳从未迷失于外界毁誉。他被尊为“教父”,但每当有人提及这个称谓时,他总是先澄清自己从未承认过。

同样,“世界企业家”的赞誉意味着什么柳也看得很清楚:“千万别把这个当回事。虽然是国际上评的奖,但联想只是全球第四。我是联想的一个标志,代表说到做到,仅此而已。联想有了多年累积的品牌,做事业才更方便。比如我们要进军农业,别人认不认我们的牌子就很是问题,也许后来还需要我出面支撑。所以之前的宣传很必要。但我真的是世界企业家吗?还早着呢。”

不论柳传志是否自视为世界企业家,现实是联想集团的国际化进阶已将其推上世界舞台。他是“中国制造”的第一个全球化运营公司的董事长,标本与实践意义远超同时代或任何新晋企业家。当然,柳所面临的挑战也远非旁人所能想象,从金融危机下联想暴露出的文化整合不利,及其导致的巨亏便可见一斑。

可资欣慰的是,联想27年累积而成的“联想之道”已在美国、欧洲、非洲等等业务所及之处扎根。

【度尽劫波】

回顾一生,柳传志最得意的成就是“一边做事一边带人”。2000年前后,50多岁的柳感到冲在一线做业务很累。当时互联网在中国兴起,他白天管PC业务,晚上研究互联网,身体消耗很大:“这时我就不想干了,让够格的年轻人当CEO,我当董事长。”柳传志并不希望成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无法完成统一大业。喜欢驾驭战略的他有了更高级的指挥千军万马的方式,便是成为杨元庆、郭为、朱立南等人的幕后军师。

如非联想并购IBM PC后陷入混乱,又因金融危机冲击遭受巨创,柳传志的“大隐隐于市”还将继续下去。但如非他出面,联想不可能如此迅速地终结动荡,并在生死存亡之际仍将文化作为根本问题来抓。

柳并不讳言与前任CEO威廉·阿梅里奥持不同意见。在他看来,职业经理人行事太注重短期目标。柳亦曾希望帮阿梅里奥“建班子”,但对方并不领情。更重要的是,联想的优秀文化受到威胁,比如,下级轻易做出承诺最终无法兑现,而上级对此持宽容态度。这是柳传志绝无法容忍和原谅的,尤其在业务根基动摇时。

阿梅里奥的离开并非没有风险。董事会的主要担心之一是其招募的西方高管会随之撤退。在柳传志的背书下,重回CEO职位的杨元庆为此制定了一个很高的激励报酬,希望以此挽留包括现任COO罗瑞德(Rory Read)和负责人力资源的高级副总裁Kenneth DiPietro在内的外籍高管。事实证明这一做法的有效,这些人不但没有离开,反而成为如今联想国际化的支柱。

杨元庆上台后,每个重大计划都由所有人反复讨论,制定的目标切实可行,且按联想传统仔细复盘。对此,DiPietro深有体会:“杨元庆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我们需要聚焦四个关键:制定正确的战略、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重启创新引擎、清楚定义文化。”他也是联想8人编制的执行委员会(LEC)成员。最初,柳、杨等人探讨创建LEC时,DiPietro只是会议组织者之一,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但在一次会议中,柳点名要求他加入LEC。“2008年金融危机和2009年换CEO时我都没有离开联想。当时我个人对联想、对柳传志和杨元庆都作出了很多承诺,我很想完成我们在这儿开始的一切工作。”

作为人力资源专家,DiPietro很清楚联想当时面临的文化挑战—联想的老员工有自己的文化,并购IBM PC后加入的员工带有IBM文化,快速扩张招募的新人又带来他们原有的文化。“早期我们没有做足够的事去创建能反映新联想的统一文化,定义我们将去向何方。”他向《环球企业家》指出,建立文化就很难,改变文化更难,当时的联想需要明确价值观和方法论,业务系统、人力资源和管理层等等都要随之改变,如此才能将文化落到实处。“首先要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给他们一些统一的、不能争论的、简单却触动心灵的新东西去思考。”

这正是柳传志擅长的。他从1990年代起就尝试将联想好的传统系统化,并以“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三要素和“求实进取、以人为本”等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外传达。柳的另一优势是,联想坎坷的历史给了他足够的阅历和素材,以讲故事的方式将道理说出来。他花了很多时间亲自指导DiPietro,向其讲述联想1980年代末因担忧员工吃不上肉而办养猪场、1990年代用公司资产为年轻人买房贷款做担保和想尽办法实现股权激励的历史。这些故事深刻影响了DiPietro:“他给我讲了一个员工偷公司钱,他却给了对方第二次机会的故事。这跟我在西方的经验完全不同。”

每次出国,柳传志都会去当地联想办公室和普通员工开圆桌会议,在法国领“世界企业家”奖项时也一样。他习惯以这种方式了解大家眼中真正的联想是什么样,并将自己的故事和价值观传递出去。

但柳并非口若悬河地给外籍员工“洗脑”。相比亲切而笑容满面的杨元庆,柳在外籍高管和员工心目中形象威严。“我一开始讲话只是很短的说明,因为我不能做什么,说得再多别人也不信。等一年后我们把事做成了、做好了,大家慢慢也熟了,我再多说几句。我没

任正非高考素材篇九:2015年重大新闻事件

任正非高考素材篇十:马云、任正非等十个大佬的用人之道

马云、任正非等十个大佬的用人之道

经营管理

2014-07-10 2255

马云、任正非等十个大佬的用人之道 Top1: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把钱存在员工身上

马云认为,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就是员工。阿里巴巴也始终把“员工、客户”看作公司最不能忘的两件事。所以他提出,“把钱存在员工身上”的理念。他说“我们认为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钱投在员工身上,我们坚信员工不成长,企业是不会成长。”

解决员工的源动力,不论是薪酬,还是培训晋升,核心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激发员工源动力。而员工的源动力真正来自于:1、梦想。2、收入。3、成长。4、机会。5、认同。

6、文化。做到永远不会被“人”束缚住,不会因为“人”而僵化,也不会让“人”滞后于战略。 团队的领导者应该像一个闲庭信步的守门员,所有危机和问题都能被前锋和后卫解决掉,当然,也会有重大危机,对方突破重围杀到球门前,这就要考验守门员的危机应变能力。同时,作为领导如果手下的人没有超过你,你将永远不能升职。

“唐僧是个好领导,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执着;孙悟空虽然很自以为是,但是很勤奋,能力强;猪八戒虽然懒一点,但是却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沙僧,从来都不谈理想,脚踏实地的上班。这四个人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最完美的团队。

Top2:

柳传志(联想控股董事长):办公司就是办人

柳传志认为办公司就是办人:1.寄予希望让其能够忍受,考验其忠诚;2.赛马不相马,有本事就拿出来溜溜。3.给予压力让其乐于折腾,锻炼其能力;4.共享利益,上同一条船,捆绑命运;5.搭建平台,给做大事的机会,让其施展才华。

Top3:

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选拔人才注重人的大节,就是要敢于奋斗、不怕吃苦,不要小富则安

选拔人才注重人的大节,就是要敢于奋斗、不怕吃苦,不要小富则安。一要看到干部的长远性,不要总抓住缺点,要给予改正的机会。二干部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要看长远利益。为一瓶酒一包烟,把你换掉,不值得;但不换掉你,后面还会仿效,也不合适。你现在就把问题改掉就行。

Top4:

张瑞敏(海尔集团创始人):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

张瑞敏说:什么是人才?做得事,能吃得了亏,负得了责!

用人就要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用人要疑”,主要是指约束和监督机制,用了的人不等于不需要监督,疑问在先,就能把可能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疑人要用,就是在其人格、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观察、选拔和使用他,免埋没人才和浪费人才。敢用疑人,会用疑人,才能保证企业的人才用之不竭。

Top5:

李彦宏(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用人从不看毕业院校

李彦宏表示,百度并不看重员工的年龄、性别、学历、毕业院校以及工作背景。甚至有些重要岗位上的人,百度并不知道他们的毕业院校。李彦宏列出了百度选用人才时基本遵循的两条标准:

有没有能力和潜力胜任工作?一般情况下,新人不一定会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在百度新人可以犯错,但是经过“点拨”之后,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一点就通”显示出新人的能力和潜力。

认同不认同公司文化?百度致力于保持创业激情、愿意学习、富有创新的公司文化。但是有些人求稳,不愿意冒险,不愿意在高速成长的环境中工作,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生活,那么这类人就不太适合百度。

每一个“百度人”进入百度后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百度内部的晋升基本分为两条道路,分别为技术职称和管理角度。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技术职称一步一步提升,最高可以到相当于副总裁级别。

如果更喜欢纯技术,可以从技术角度发展,更擅长管理,可以从管理角度发展。李彦宏举了个例子:7月1日,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可能仍然没有毕业,但是在百度,一名实习生已经被提升为产品经理,管理60多名员工的团队。因为这名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体现了良好的潜力和能力。

Top6:

雷军(小米手机创始人):花80%的时间找人;找最聪明的人

雷军组建创业团队时,前半年花了至少80%的时间找人,最后建立了小米的7人核心团队。公司成立之后,他每天都要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招募人才,公司的前100名员工入职都得亲自见面并沟通。同时在他看来,最聪明的人才,成本是最低的。“所以,我们雇了一群最聪明的人。”

同时,雷军用人时从不设置任何KPI考核机制,他认为优秀的人才拥有主动创造与劳动的原动力。真正来到小米的人,都是真正干活的人。他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特别有热情。

Top7:

周鸿祎(奇虎360董事长):五类员工不能用

创业不易,辨人更难。反思过往,有五类员工不能用,如不能迅速处理,就会影响团队的凝聚力,有害无利:张嘴说谎的,自我膨胀的,心胸狭窄的,吃里扒外的,拉帮结派的。

Top8:

史玉柱(巨人网络创始人):要说到做到,建立信任,不做周扒皮

领导者用人,第一,是说到做到,建立信任,这是首要的前提。 另外除了平时的言行上之外,一旦你有利益了,老板获得利益了,你一定要让他们分享,不能太抠,不要做周扒皮,否则没人愿意跟你。

第二,你平时要敢于放开,不要什么权都要自己抓着,甚至出张支票都要自己签字报销,我们公司不大只有十几个人时候,我就有这个习惯,什么事喜欢放给别人去做,放给别人做以后比自己做好,刘伟我就研究过,有很多事,我放给刘伟做,然后我自己做,我发现她做得比好,因为她做她有压力,她做得不好上面有一个人会说三道四,我自己做就没有这个压力了。

Top9:

刘强东(京东商城 创始人):内部提拔,不愿放权

70%的高管会从内部提拔:过去几年京东的主要高管大多由外部引入,而现在刘强东更愿意培养京东出身的高管。他说,未来京东70%的高管会从内部提拔。

亲自管理、调教管培生。刘强东说,京东选拔管培生,是要选择那些“真正能够一辈子吃苦的人”。京东对管培生候选人要做家庭背景调查,父母是普通工人或农民的,才能顺利通过。这些管培生由刘强东亲自管理调教,相较于其他人会获得更多、更快的提升机会。但这当然也会让公司的其他员工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对“京东人”的关注,是未来十年唯一考核目标:过去刘强东在互联网界以严格管理著称,每周工作六天,还有许多严格到苛刻的管理细则。但在今年初的内部员工大会上,刘强东直言未来十年对自己的考核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京东人的关注,致力于员工家庭“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同时,京东要求高级管理人员将更多时间放在公司文化建设方面,确保团队价值观统一,而非像过去90%精力都放在业务层面。 放权的形式,不放权的本质。一直以来,刘强东用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放权。但是理性告诉刘强东,必须放权。这两年,他引入了诸多职业经理人,设立CFO、CSO、CHO、CMO、COO,每条业务线交给一位CXO负责。但公司内部人士认为,再多放权也抵不上早会制度对其的稀释。

Top10: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小企业不要用太强势的人

小企业和大企业也有区分,小企业最好不要用太强势能人尤其是倚重一个能人,否则很容易搅局使企业发展不稳;但大企业就可以用强势能人,因为同时用很多能人,之间就互相

制约了。企业的用人之道在于发挥每人才华保持人才心态平衡企业才会稳定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大。

自:http//club.1688.com/article/42576620.html


任正非高考素材相关热词搜索:任正非作文素材 任正非 任正非妻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任正非高考素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任正非高考素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gaokao/gaokaoxinxi/12504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