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讲话 >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

2016-09-21 13:53:2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共5篇)中国地理差异说课稿 doc课题四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以及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一)教材分析《四大...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供大家学习参考。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一)
中国地理差异说课稿.doc

课题四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以及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中的第一节内容,本课内容由“地理差异显著”和“四大地理区域”组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八年级的教材安排上册讲中国地理的总论,下册讲分区,而本章内容既是对总论部分的总结,又是对分区部分的引领,因此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了一定的积累。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阶段,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引导,以便学生顺利进行学习。

(三)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及其原因;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的位置并分析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读图、析图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及其原因和分析归纳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成考虑到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状况。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我国地理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教法学法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教学重难点的安排并联系教学实际,我将采用读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以及多媒体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分析,乐于思考的品质。

(六)教学过程

了解了学情,确立了目标,找准了方法,沿着最初的设想,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设计:

为了让各位评委老师更清楚我上课的脉络,我先简单的说说我的设计思路:本节课我先播放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视频片段,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然后,新授课部分由三个环节构成,第一环节“穿越中国,论差异”,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总结;第二环节“联系实际,谈差异”,通过学生的讨论活动和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地理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三环节“看练结合,理界线”,通过看图与练习相结合,帮助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最后此基础上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导入部分:(3-5分钟)

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视频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感受把不同地区的特色饮食,并提问:谈谈你家乡的特色饮食。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大家熟悉的电视节目,引导学生谈谈家乡的美食,大家都有话可说,做到从身边的生活出发,加强了生活与地理的联系,既活跃了课堂

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课部分:(30-35分钟)

环节一:穿越中国,论差异

(1)展示比较三组图片,它们分别是海南岛瓜果飘香与黑龙江天寒地冻的景观图、江南山清水秀与西北沙漠广布的景观图以及青藏高原雪山连绵与长江三角洲温暖湿润的景观图,让学生讨论分析每组图片分别体现了我国地理环境哪方面的差异?

(2)引导学生分组读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自南向北,维度与温度之间什么关系?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分布呈现什么特点?

3.自东向西分布,地势的分布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比较引发学生讨论思考,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复习相关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环节二:联系实际,谈差异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一环节中我先:

(1)组织学生读图5.2“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让学生同桌合作,讨论造成它们作息时间差异的原因?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阅读材料和已学习过的地理知识以及自身经历,举例说明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回忆总结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环节三:看练结合,理界线

(1)引导学生观察图5.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和图5.4秦岭

——淮河的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要求学生从农田类型、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等方面说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农村生活景观的不同之处并完成活动题1。

(2)组织学生根据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完成活动题2和活动题3并探究造成秦岭——淮河两侧差异的主导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与练习相结合,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课堂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什么收获?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反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反馈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的运用,采用读图分析,问题探究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很好的解决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活动,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同时,本节课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上缺少积极性和参与性,会影响到本节课的学习,因此需要学生做好相应的课前预习和准备。

2.课堂上的讨论活动可能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因此需要教师注意把握教学节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讲究直观系统,简洁明了并突出重点,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据此,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二)
初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说课稿

初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说课稿

(复习课)

主讲人: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说教材

我说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开篇第一章《中国的

地理差异》,共包括三节6个新授课时的内容。《中国的理差异》共包括三节6个新授课时的

内容。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

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 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

地区的地理差异。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

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 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的特征作知

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让学生有

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概全。因此,本章教材在整个《中

国地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还

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说学习目标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的要求和近几年升级考试命题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实际

情况, 对本章的复习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1、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界线及划分的依据。【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

2、掌握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3、掌握西北区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特点.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以下知识确定为学生学习的重点: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自然地理差异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知识特征,以下知识是学生新课学习的难点,也是这次复 习课的难点:

1、地理区域的类型;

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为完成确定的学习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最终让学

生学会、 会学这一思想,采用三种活动方式:即“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巩固测评”。

“自主预习”是学生在教师预习提纲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会读书、会

观察、会分析、会书写、会总结等,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在大脑中形成知识框架;

“合作交流”是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成果、解决学习困惑、锻炼协作 能

力、碰撞思维火花、教师点拨释疑的活动方式,它主要包括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点拨

等活动形式,旨在让学生会合作、会交流、会表述、会倾听、会质疑、会总结;

“巩固测评”是检测学生知识落实和能力提高情况主要手段,旨在锻炼学生的书写、

应用能力, 并巩固所学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是根据各个课时的教学特点和内容的难易程度,自主预习—合

作交流—巩固测评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也可分为三种课型:即自主预习课、合作交流课、

达标测评课。如果是三种活动方式在一节课内完成, “自主预习”和 “合作交流” 可采取两

种顺序进行:当学习内容难度不大的时候,自主预习和合作交流可依次独立进行;当预习内

容难度比较大,前面的学习内容可能给后面内容的学习带来较大困难时,自主预习和合作交

流也可多次交叉进行,教师多次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随机预习并交流。今天我说的第六章《中

国的地理差异》是两个课时的复习课,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第二课时进行合作交流和巩固

测评。

六、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自主预习

时间:40分钟,即第一课时。

方法:学生完成教学案上的“知识梳理”部分 。

目的: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强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难点

知识进行初步的思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不同种类的地理区域 1、区域类型: 2、不同级别的区域: 3、邮政编码:

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 2、位置和界线: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自然差异

二、主导因素

三、人文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 、干旱的西北地区

1、位置和范围: 2、所跨地形区: 3、自然特征:

二、高寒的青藏地区

1、位置和范围: 2、所跨地形区: 3、自然特征:

三、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1、牧区特色: 2、优良畜种: 3、种植业

第二步:合作交流

时间:第二课时开始的15-20分钟

方法:以教师点拨难点、强化重点为主,学生质疑为辅。

重点内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自然地理差异。

难点内容:地理区域的三种类型;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原

因。

地形区、作物熟制、准噶尔盆地、祁连山、 牦牛、青稞

目的:在于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步:巩固测评

时间和方法:学生用10-15分钟的时间记忆, 最后用不超过10分钟的时间对两节复习

的内容进行测评。

测评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 ,突出对重点知 识的考查(具体见教学案课堂测评部分)。 目的:巩固所学知识,反馈学习结果。

在整堂课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因为我坚信: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的课堂才是一个真正的知识的殿堂。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说课稿 张瑞

《中国的地理差异》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对于本节课,我将从七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 课标要求及分析

作为区域地理的一部分,本章起到了一个宏观介绍的作用。课标分析如下:

1. 在地图上找到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学习动词是说明,学习水平是掌握,学习内容是“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学习动词是指出,学习水平是运用,学习内容是“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3.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体现能力目标。学习动词时说明,学习水平是了解,学习内容是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只对区域地理宏观进行介绍,其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重点、难点:

重点:①四大地理区域范围、自然地理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难点: 1、四大地理区域的类型。

2、四大地理区域的形成原因。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②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的划分。

③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的原因。

④在地图上指出秦岭-淮河,并说明其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导入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本班进行不同类别的分组,并说出划分依据。学生会以“性别”、“身高”、“头发长短”、“是否近视”„„为依据来分组,从而得出班级分组可以分成多种类型的组,同一个人可以是很多组的成员。其实地理区域划分的方法与班级小组的划分方法类似,只是划分的依据应是地理要素而已,顺理成章地点出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

异》的教学。

二、 探究新课:

此过程主要包括两大内容的学习,地理差异显著和四大地理区域。

1、地理差异显著,分成四个环节

(1)说说你想像中的中国区域划分。

这个问题旨在调出学生已有知识,老师稍加点拨即可。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很多区域划分,在回忆的过程中,学生间经常发生思维碰撞,想起一个又一个,老师则在这里顺便带领学生复习,纠正偏差并追问划分依据,从而总结区域划分是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的。

(2)抢答:帮助他们找区域类型。此环节分成两个步骤

① “我来说你来猜”:人们根据需要划分了很多种地理区域,来听一听他们的介绍,哪些是有关区域的术语。这时选择4名学生分别代表新疆、东南沿海、西双版纳、长江三角洲的居民上台介绍。最后小结可以归成三类:行政区域,经济区域,自然区域。

② “说说身边事”:我们这里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有什么含义?区号是多少?

(3)依样画葫芦,学习描述你的家乡

如果现在是你大学第一天,要做个自我介绍,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4)你会划分区域吗?来试一试吧!

利用课本P3活动题1中提供的图片,简单的解说后就让学生动笔划分,教师和学生一起【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

2、四大地理区域:

①动一动:我给祖国划区域。

师:学会描述自己的家乡,也学会了给小地方划分,你会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将我们国家划分出合适的区域来吗?

学生有了前面的成功体验,现在给国家划区域,自豪感和兴奋感会油然而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思维的火花也会更耀眼。

接着师承转:看专家对我国进行了什么样的粗线条划分?

②做一做:我来找界限。

在试卷上给学生印出空白的中国政区图,根据地理图册让学生在政区图上划出三个界

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欣赏我国不同的地理区域图片。

四、布置作业:

访问你的亲戚朋友,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判断出他们所在的地理区域,并请他介绍一下他们那里的地理特征。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位置,所以在板书中我也重点在于给学生以空间概念。

至此,整堂课的环节已经结束。在整堂课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量身而做。因为我坚信: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课堂才是一个真正的知识的殿堂。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四)
中国的地理差异说课稿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各位评委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只对区域地理宏观进行介绍,其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

②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的划分。

③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的原因。

④在地图上指出秦岭-淮河,并说明其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点:

①我国所划分的四个地区的位置、范围。

②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

教学难点:区域地理观念的形成。

五、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理课程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地理学科的特点,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我制定教学与学习的方法是:情景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时时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导入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本班进行不同类别的分组,并说出划分依据。学生会以“性别”、“身高”、“头发长短”、“是否近视”„„为依据来分组,从而得出班级分组可以分成多种类型的组,同一个人可以是很多组的成员。其实地理区域划分的方法与班级小组的划分方法类似,只是划分的依据应是地理要素而已,顺理成章地点出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的教学。

设计意图:地理区域的划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距离遥远,让学生亲身体验班级分组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差异的存在和区域划分的方法,架起了生活与地理知识的桥梁,也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课:此过程主要包括两大内容的学习,不同的地理区域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分成四个环节

(1)说说你想像中的中国区域划分。

这个问题旨在调出学生已有知识,老师稍加点拨即可。由于有了八年级上册中国总论部分的学习,学生会谈到很多区域划分:行政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三级阶梯的划分、内流区与外流区、温度带的划分等等。在回忆的过程中,学生间经常发生思维碰撞,想起一个又一个,老师则在这里顺便带领学生复习,纠正偏差并追问划分依据,从而总结区域划分是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的。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使学生感受到其实我们已接触过很多区域划分,增加他们对新知识的亲切感,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合。

(2)抢答:帮助他们找区域类型。此环节分成两个步骤

① “我来说你来猜”:人们根据需要划分了很多种地理区域,来听一听他们的介绍,哪些是有关区域的术语。这时选择4名学生分别代表新疆、东南沿海、西双版纳、长江三角洲的居民上台介绍。最后小结可以归成三类:行政区域,经济区域,自然区域。

② “说说身边事”:我们这里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有什么含义?区号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环节学生很清楚地明白了区域的类型,以及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3)依样画葫芦,学习描述你的家乡

如果现在是你大学第一天,要做个自我介绍,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设计意图:有了刚才的基础,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区域特色有了了解,通过这个活动,看他们是如何准确到位地描述自己的家乡,。在这里是从未来的角度介绍,可激发学生描述区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进行了乡土教学,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4)你会划分区域吗?来试一试吧!

利用课本P3活动题1中提供的图片,简单的解说后就让学生动笔划分,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比评价。

其中山区和平原的划分主要是从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程度来划分,把图中的东南部分化为山区,西北部化为平原,问题不大。但对林区和农耕区可能存在一些争执,但争执的地方正是解决问题的地方。本活动的目的不在区域划分本身,而是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划分区域,以及掌握划分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由听、看、说,到做,由易到难,理解越来越深刻,正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四大地理区域:

①动一动:我给祖国划区域。

师:学会描述自己的家乡,也学会了给小地方划分,你会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将我们国家划分出合适的区域来吗?

学生有了前面的成功体验,现在给国家划区域,自豪感和兴奋感会油然而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思维的火花也会更耀眼。

接着师承转:看专家对我国进行了什么样的粗线条划分?

根据图例在图中找到A、B、C三条线,看看这三条线你熟悉吗?回忆一下,完成课本P3习题1、2、3。

设计意图:这里是本课的重点,但也属于旧知识穿新衣服的问题,学生能够很快得出结论,老师只要稍加引导即可。我认为重点知识并不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

②做一做:我来找界限。

在试卷上给学生印出空白的中国政区图,根据地理图册让学生在政区图上划出三个界

设计意图:此处可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区域范围和位置,填表也变得比较容易。重点培养了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三)课堂小结:

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欣赏我国不同的地理区域图片。

设计意图:传统的课堂小结会再现本章知识结构,我认为经过前面活动,学生对知识点已经很深刻,再说必然重复。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再现地理区域,会让学生印象更深刻,缓解疲惫神经,在对祖国美丽山河的欣赏与热爱中结束本课。

(四)布置作业:

访问你的亲戚朋友,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判断出他们所在的地理区域,并请他介绍一下他们那里的地理特征。

设计意图:①能够学以致用,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大鼓舞。②体验地理中有生活,生活中更是处处有地理。③为下节课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位置,所以在板书中我也重点在于给学生以空间概念。

至此,整堂课的环节已经结束。在整堂课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量身而做。因为我坚信: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课堂才是一个真正的知识的殿堂。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五)
八年级地理中国自然资源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中国自然资源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对初中地理上册进行复习。在初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只涉及了三节内容;分别是中国的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三节内容。要求教师要根据会考的要求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 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后安排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主要是考虑到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是促进和影响自然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而自然资源的利用受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国自然资源的学习是后期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学习的基础。因此本单元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各类自然资源的分布以及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1)各类自然资源在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2)对学生进行自然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1课时教授本单元的内容,一课时安排练习并讲解练习。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特点,并且要把这些知识点落实在图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分布图和各类资源统计表,培养学生运用图表信息,分析说明各类资源的分布和基本特征的技能。如在讲授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直接向学生展示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和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这个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任务具有相似性,就是运用图表来掌握各类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特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从头到尾一个一个的给学生讲清楚。教师应该以一种或两种自然资源为例,给学生做一个标准的示范。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老师是怎样一步一步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特点的。这样学生就知道了学习自然资源的方法,就会主动的去学习后面的各类自然资源,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中国的土地资源

1、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先讲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然后利用图列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我国的分布,从地形上分析各种土地资源在各大地形区的分布,从气候上分析各种土地资源在我国各大气候区的分布。

2、通过展示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3、结合以上分析,归纳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在讲授完以后,将以上内容的学习方法在给学生介绍一遍,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为后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对于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学习,教师通过展示资源分布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通过提问来验证自学效果,适当的给与补充。达到所要求的学习目的。

三 、说学生

1、针对学生差异比较大的事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那些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设置问题时针对这些学生的情况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在图中一看就能得到答案或在课本中就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以鼓励他们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针对那些综合性强,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习程度差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合作学习有利于讨论,观点碰撞,引发思考,得出结论。教师给予合作学习的要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最终实现每一个学习个体在达成自身学习目标的同时,成为其他个体教学目标达成的促进者。这样在一节课中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够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 、达标检测

在每节内容完成后,教师要精选练习题,根据班里学生程度的差异,针对性的完成练习题。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有难度练习题。而学习程度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题目。

相关热词搜索:八年级上册地理说课稿 七年级地理下册说课稿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十分钟说课稿"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nghua/64283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