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2016-01-09 08:40:2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一: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一: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讨论,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电解水实验的仪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1)现象:两极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氧气 (H2O) (H2)(O2) 2.小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O2、H2、N2

2.化合物:H2O、CO2、Fe3O4、Al2O3、P2O5 练习:(略)

作业:课后习题1、2、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二: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作者: 蒋多才 (初中化学 张掖市初中化学二班) 评论数/浏览数: 2 / 108 发表日期: 2011-12-06

21:31:50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的一个课题,继从与人体生命第一重要的物质氧气之后,隆重推出的与人体生命第二重要的物质--水。从生活中走进化学,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化学教学理念,并从学生身边的物质出发,让学生体验到化学是一门可学的科学,一门有必要学的科学,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 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学情分析

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所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出发,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

2.确定水的组成。

3.物质的简单分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小试管、投影仪。

2.学生用具:与水有关的资料和一些常见物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学生观看视频

[师]人们对水寄予的感情和人们对水的熟悉程度。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

[投影]展示下列资料

地球上的水,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亦称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 成年人

65%~70% 鱼类 70%~80% 水母、藻类 90以上 香蕉、生菜等 90%以上

[引入新课]由以上资料可见,水与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此外,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总之,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与水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对水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

[板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l 水的组成

[讲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

[引导学生看课本P45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学生分组活动]观看课桌上的水,总结得出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电解水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如图装置)。

[注意]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回答现象]

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评价]大家观察得非常认真仔细,希望在以后的实验中大家依然这样,这也是学化学所必备的一种品质。

[板书]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探讨。

[板书]二、验证实验

[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

[学生观察]

[讨论]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讨论后回答]

①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②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呈淡蓝色。通过预习知道是氢气,但对于氢气不太了解。

[讲解]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叫氢气,它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且火焰颜色呈淡蓝色,它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讲解并板书]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设问]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回答]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和氢气两种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

[讲解]这个反应的反应物为水(化学式H2O),反应条件是“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此反应可表示为:水氢气+氧气。

[板书]水(H2O) 氢气(H2)+氧气(O2)

[讲解]由此可见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板书]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提问]电解水这个反应属于前面我们所学过的哪一种反应类型呢?为什么?

[回答]因为它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物质水,而生成物有两种物质氢气和氧气,满足“一变多”的特点,所以它应该属于分解反应。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气体氢气,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多少呢?

[学生回答]

1.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从网上了解到,氢气是一种新型能源,将会是未来世纪最主要的能源;

3.查阅资料可知,若是不纯的氢气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4.氢气名称的来源可能与它的密度有关,因为“轻”“氢”谐音。

[教师]看来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得还真不少,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

[板书]三、氢气(H2)

[提问]谁能描述出氢气的有关物理性质呢?

[回答]1.从电解水的实验可见氢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若闻它的气味,还会发现它是一种无味的气体;2.试管2内既有氢气又有水,而氢气的体积没有减少,可见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评价]大家的分析和推理都很正确。

[板书]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

[教师]刚才有同学从资料上知道,若是不纯的氢气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要求在点燃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可见氢气具有“可燃性”这个化学性质。

[板书]2.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提问]那么该如何去检验氢气的纯度呢?你能结合课本图;3进行描述吗?

[学生讨论并总结)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的火焰。然后移开拇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如果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较纯。不纯的氢气不能点燃,需重新检验氢气纯度,直到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了才能点燃。

[注:对于学生描述不准确的地方老师要及时纠正并补充]

[板书]3.验纯方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门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

[介绍]刚才还有同学说到了氢气名称的由来,这确实与它的密度有关。在相同的条件下,氢气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也就是说,它是最轻的气

体,因此,它的名称为“氢气”。

[转折]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水电解生成的氧气和氧气的组成与水的组成有什么不同。

[板书]氢气(H2) 氧气(O2) 水(H2O)

(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生]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而水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投影]你能说出以下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吗?

①铁(Fe) ②铜(Cu) ③过氧化氢(H2O2) ①高锰酸钾(KMnO4) ⑤叫氧化三铁(Fe3O4)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H2)、氧气(O2)、氮气(N2)、磷(P)等,把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水(H2O)等。

[板书];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答]分类学习的方法。

[教师]单质和化合物就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可见分类的方法在化学科的学习中运用的非常的多。

[学生小结展示]

[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我们还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看到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我们还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根据水、氢气、氧气等物质组成中元素的比较,我们还了解了单质和化合物。

[布置作业]习题1、3、4

课外作业:收集有关我国水的分布、水资源的状况和世界各国水资源状况的资料。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三:《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课题内容

本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中 课题1 水的组成,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分析

《水的组成》是教材出现的第二个验证性实验,但有所不同的是在验证性实验中融入探索和研究的成分——水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吗?来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本节通过电解水实验,渗透物质还可再分的观点,激发学生探究物质的微观结构。 重点: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元素

难点: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的确定,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讨论,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客观事物,爱护自然资源的情趣。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1

四、设计思路

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在整个教学的设计上始终贯穿的理念是:创设熟悉的知识情景,让学生去探究新的问题。本节将采用实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动画和声音效果的多媒体课件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题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运用客观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掌握好有关的化学知识,并利用物质的微观变化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到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变化。 五、教学资源

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氢氧化钠溶液、火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2

3

4

七、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教师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

5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四: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五: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方案

1

2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4

5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六:《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符号为H2O。 ②了解氢气的性质。

③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等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是本课题的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是本课题的难点。 4.教具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课件。 二、教法

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三、学法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探究学习

2.多种感官协同法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

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

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在水电解实验中,电极的正负极学生很难直观的看出,而且哪里是电极、放出气泡的现象、试管里水位的高低变化、氢气燃烧的颜色后排的学生根本就看不清楚,这就是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会使一部分看不清实验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失去兴趣。所以我在做演示实验时,利用多媒体将实验显示在屏幕上,等于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上述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同时,由于水电解产生的氢气量不够,我无法通过现场收集氢气做爆鸣实验,我也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不仅仅只是听我讲解、看书上的文字,能非常直观的看到整个氢气爆鸣实验的操作和现象,特别是爆鸣声不会因为突发事件让学生得到错误的印象。当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整个实验,其求知欲立马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兴趣又一次得到了满足,知识的获得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过渡时提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发现玻璃管中的水减少了,提出减少的水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是否蒸发变成水蒸气呢?),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

在学生明白水电解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后,我认为应该提示他们去看书P52图3-12,并做一些水分解的微观图片,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较快地,较直观理解水的元素组成,同时,帮助他们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模拟,用一种建模的方式,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会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回答问题:

1、在本节中你是怎样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水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看课本P48资料(水的组成揭秘)后,演示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掌握情况及障碍点。

2、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是什么? 起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认识到水的物理性质,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到水的化学式是H2O。障碍点:不能准确区分水通电后哪一极是氧气,哪一极是氢气,以及该如何检验;关于水通电后生成的产物和水到底由什么的组成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

3、展示基于学生的认知脉络而设计的系列问题。

观看视频后向学生提出你对水了解多少?想深入了解水的组成吗?减少的水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是否蒸发变成水蒸气呢?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如何验证?能利用水、氢气、氧气三种物质写出一个化学反应吗?水由什么组成?既然氢气可以燃烧,那能不能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呢?通过电解水的化学反应表达式(带化学符号),让学生观察水、氢气、氧气它们的组成相不相同?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七:探究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探究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水的物理性质和组成。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水的电解实验,检验水的两种电解产物-----氢气和氧气,进而从理论上解释水

的电解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2)通过对水的组成的认识,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乐于探究身边的

物质世界。

二、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三、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解到微观分析。

七、教学过程:

《探究水的组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粤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本节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水的物理性质和组成。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水的电解实验,检验水的两种电解产物-----氢气和氧气,进而从理论上解释水

的电解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2)通过对水的组成的认识,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乐于探究身边的

物质世界。

二、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三、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解到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 通过两幅节水图片激情导入,简洁明了,然后进入新课。

2. 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 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属于化合物,重点知识得以解决。

(展示课件)分析了水的组成后,接着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难点也得以突破。

4. 课堂练习巩固,达标检测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

《探究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

1、本节课在设计时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知识点的合理设置,与网络知识相连,将课本内容适当扩展,化学实验及生动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而在如何突破重点难点上,利用flash动画对课本知识中微观理论部分形象表述,体现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优势。

在授课过程中注意flash动画细节的讲述,对电解水实验的了解使学生思路清晰。合理利用多媒体平台,对它的使用让教学目标得到较完美的实现,使得难点不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良好。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提高,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教学需要与时俱进,而利用多媒体平台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全面,教学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教学活动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改进,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强化和矫正,从而使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控制和保证。因此,我认为在以后的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但在实验探究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抽象的理论概念课更加可以利用,这样使学生不但爱实验,对理论学习也不觉得枯燥,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化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新课程教学的目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八: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1.2水的组成

一.学习任务分析

《水的哪里》是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继第一堂课《水在哪里》之后进一步学习水,以微观、化学的眼光来学习水的组成,是从宏观走向微观的教学。本课以如果在水中通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并且介绍了水的一些重要性质,如水的颜色、气味、沸点。本节内容首次介绍了物质的微观组成,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反应方程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者分析

虽然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学生在七年级上时学习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化学变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却不知道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水的电解实验是本堂课的重要教学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电解水的实验。

2.水的组成。

3.水的重要性质。

难点:电解水的实验及实验得出的结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符号为H2O。

了解氢气、氧气的性质。

能够说出水的一些重要性质,如水的熔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水由氢和氧组成,并学习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

通过电解水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对《水的组成》的学习,形成用实验法探究物质组成的观念,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4)STS

根据生活现象,实验现象得出有关水的一些性质。

通过使用科学仪器电解装置电解水的实验,知道科学技术和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电解水装置、木条、打火机等

六.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并导入新课

以填空的形式回顾前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测试学生对前一节课的掌握程度,也通过这些知识来引入新课。

1.水和生命密不可分,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这是因为水是 生命有机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生物的 生命活动 也离不开水。

2.在人体中水分占人体总重的 2/3 以上。

3.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液态 存在,另外一部分则是以 固态 和 气态 存在。

4.水循环的动力是 太阳光的照射 。能给陆地上水得到补充的水循环是 海陆间循环 。植物通过 根 ,吸收 土壤 中的水分,主要由 叶 通过 蒸腾 作用将水散发到大气 中成为 气态 水。

老师: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过程中,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变成别的物质。如果在水中通直流电,这时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呢?水会变成其他物质吗?

师生共同讨论这两个问题。

老师:刚才我们讨论猜想了水通直流电会有的现象,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实验来检验一下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

(二).科学探究水的电解

1.介绍电解水装置

2.演示水的电解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

(2)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 气泡 ,两玻璃管内液面 下降 ; (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 )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 淡蓝色 ,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氢 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这是 氧 气;

(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 负 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 正 极;

(5)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2:1 。

3.通过观察到得现象,得出: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 氢气 和 氧

通电 氢气+氧气 。 气 ,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4.实验结论:氢气中的 氢 和氧气中的 氧 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 氢和氧

组成的。

(三)、水的重要性质

讨论:运用现有知识,结合你们的生活实际说说水有哪些性质

分组讨论后,汇总填写下表。

(四).课堂练习

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填写下表。

2.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 没有颜 色、没有 气味、 没有 味道的 液 体。常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凝固点是 0℃ 。

3.实验证明水是由 氢 和 氧

组成的。

七.板书设计

一.电解水实验

通电 氢气+氧气 水

氢气中的氢和氧气中的氧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二.水的重要性质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九:《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九十八中学 温惠仪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通过实验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2、能描述氢气的物理性质,知道其可燃性,学会其检验方法。 3、能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化学符号。 4、知道水的组成。

5、能根据水分解微观示意图,描述水的分解过程。

二、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水的生成及水的分解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三、教学过程

[师]水是大家熟悉的物质,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但大家可知道,在很长的一段

时间内,水曾经被看作是一种“元素”,世上有没有“水元素”?请大家翻到课后插页《元素周期表》,快迅查找有没有一种元素叫“水元素”? [生]没有。

[师]18世纪科学家通过研究水的组成来回答上述问题,他们通过水的生成及水的 分解实验确定水的组成。今天我们将亲历18世纪末科学家探究水的组成的历 程,对水的组成进行探究。对于水的组成,我必须要弄清楚两个问题:1、水 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2、每个水分子里含有这些元素的原子多少个?这些问 题将在今天的学习中得到解决。

[师]研究水的组成首先是从研究水的生成这一实验开始的,而我们可以通过氢气 在空气中燃烧来生成水。 [板书]一、水的生成——氢气的燃烧

[师]氢气具有很广泛的用途,我们先学习它的物理性质。 [板书]1、氢气的物理性质

[师]请观察老师收集氢气的过程及其放置方法,然后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 (老师演示收集一瓶氢气的过程)

[生]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板书]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师]从刚才的板书“一、水的生成——氢气的燃烧”几个字中,你们可以猜到氢 气的化学性质是什么? [生]氢气能够燃烧。

[师]氢气能够燃烧的化学性质,我们常把它叫做可燃性。 [板书]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师]虽然氢气能够燃烧,但氢气却不能随便点燃。凡是有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否则会发生爆炸危险。怎样检验氢气的纯度? [板书](1)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老师演示氢气检验纯度的实验)

[师]不纯净的氢气要一直检验到纯净为止,才能点燃。 [板书]注意: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师]纯净的氢气,我们可以放心点燃了,请观察氢气燃烧时火焰的颜色。然后在 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请观察烧杯内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老师演示氢气燃烧的实验)

[师]请同学说说刚才实验的现象,产生的火焰颜色是什么? [生](学生回答)

[师]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你们估计该物质是什么?你们的依据是什么发生 了什么变化? [生](学生回答) [板书](2)氢气燃烧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上有小水珠。 [师]请按照刚才的讨论写一写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点燃

[板书]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气 水

[师]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出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结论。但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各是多少呢?目前这个实验还不能得出答案,这要通过某些实验数据计算才能得出。为此,人们发现了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水之后,又开始研究了水的分解实验,通过本实验得到某些数据进行相关计算,从面得到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资料]水的组成揭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1资料卡片) [板书]二、水的分解

[师]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从而得出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今天我们将仿照科学家的探究思路,对水的分解进行探究。

[师]对水电解装置进行解释。

[师]在实验过程中,请大家观察两电极的现象,比较正极、负极玻璃管气体体积的多少。并填写下列表格。

[投影]

[师]现在切断上述装置中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水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投影]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事实,请大家进行课本80页的讨论(1)。

[投影]讨论(1)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并尝

试写一写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回答)

通电

[板书]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 + 氧气

气体汇集: 负极 正极 气体体积比: 2 ︰ 1

检验方法: 用燃着木条 用燃着木条 气体性质: 可燃 助燃

[师]通过刚才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分析,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

是一种元素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请大家进行以下的讨论。(指导学生进行课本P80页讨论(2)) [投影]讨论

(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说明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

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

[板书](接上面板书)元素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师]根据水电解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氢气和氧气的密度、及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我们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原子构成的,因此水的化学符号可以表示为H2O;每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因此氢气的化学符号可以表示为H2;每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

子构成的,因此氧气的化学符号可以表示为O2。 [板书](接上面板书)化学符号: H2O H2 O2

[师]刚才我们从宏观实验这方面研究水的组成,现在我们尝试从微观角度来研究水的分解实验的本质。 [投影]

(学生讨论,回答)

[师]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师]通过上图水分解微观示意图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不变。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个实验,学习了以下

知识: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而水通电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四、板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水的生成——氢气的燃烧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1)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注意: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2)氢气燃烧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师]请大家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上图。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上有小水珠。

点燃

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气 水 二、水的分解

通电

[板书]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 + 氧气

气体汇集: 负极 正极 气体体积比: 2 ︰ 1

检验方法: 用燃着木条 气体性质: 可燃 元素组成:氢元素 氢元素 和氧元素

化学符号:H2O H2

用燃着木条 助燃

氧元素

O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水的组成。

2.通过电解水实验推出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分析出水的组成。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在以前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的学习中,不仅知道了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

完全了解。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来源于水,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环节二、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环节三、课题延伸

环节四、课堂小结—联系生活,知识升华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ppt 水的组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1702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