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

2016-01-09 08:57:4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篇一:公开课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 ...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篇一:公开课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

陈冬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新文化运动的史料,探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意义。 2.立足于教材提供的基本史实,构建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能以陈独秀等人为榜样,具有勇于创新、不畏艰难、坚定改革信念、不惜为思想解放运动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但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人物离现代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而且思想文化类型的学习又是学生感到枯燥的。因此,课堂教学时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取他们熟悉的人物经历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教学,并多与学生互动和交流,增强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对于基础知识,需要全班学生掌握,对于分析、评判性的历史思维,需要全班同学了解并逐步掌握。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篇二: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案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情况,由三个代表人物和三个代表内容组成: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推动新文化运动向前发展。教材内容的安排可以说是提纲挈领,独巨匠心。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教材通过选取三个代表人物来实现这一历史事件,既可以让教材内容形象化、富有趣味,又可以让学生掌握通过了解代表人物把握历史事件的方法。

本课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在教学中让三个小组完成这些内容。这样,学生能更深入地认识这些代表人物,更深刻地理解代表作品。最后通过总结、填知识结构卡片,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全面整体的掌握。本课难点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学生已经接受了合作、探究、表现式的学习方式,具备了进行这种学习的一般能力,并且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培养的几个历史教学小助手也比较得力,能独立地有创见地组织、协调本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大多数学生对近现代史的兴趣比较浓厚,找相关的资料也相对容易,所以完全可以把这节课设计成一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1、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2、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关作者的有关作品,查找相关资料,开展展示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式恰当地选择、整理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能以陈独秀等人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不惜为思想解放运动献身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设计理念: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展示、发展的广阔平台。

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重视形式过程体验与多种感官的参与。如让学生制作图章、有感情朗读等。培养教学小助手,对全体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训练,实现“以不教代教”的效果。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1、拟定学习、活动等草案,召开小助手会议,听取小助手建议,确定、布置活动任务。2、指导、协助各小组制定本组活动安排表,指导小组准备。3、布置教室,营造气氛。4、协助学生制作多面体展示材料,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卡片。

学生准备:1、制订本组活动方案,明确各成员任务。2、分头查找资料、准备实物、撰写解说材料等。3、创办本组的历史小报,每组至少三份。4、确定本组展示主持人,课余排练。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边用多面体展示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残破、黑暗、混乱的图片,边用富有激情的语言介绍: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中国社会仍是一片黑暗——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

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还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国家形势越来越乱!同学们,如果你生在这个年代,面对这种局面,你有什么感受?你又将怎样做呢?(学生思考回答)面对越来越乱的国家局势,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接触西学、学习西学的同时,参照西方国家的经验,认为中国要有一个“文艺复兴运动”,于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革命,与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斗争,解放人民的思想。(板书)

2.学习新课

下面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第一组:多媒体出示解说内容,并有感情地解说。新文化运动是五四前后文化运动的统称。它产生在辛亥革命后是有历史原因的······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而后以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为这场运动的主要代表。这场运动中的重要人物还有钱玄同、李大钊等人。接着,介绍本组主办的历史小报“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最后是搜集的历史记录短片《新文化运动》。

第二组:介绍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陈独秀(打出投影仪,有感情地介绍)。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一九一六年》《吾人最后之觉悟》《宪法与礼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再论孔教问题》等文章,攻击专制统治,提倡共和立宪,批判孔孟纲常礼教,指斥忠孝贞节等都是奴隶道德,宣传人权与科学,表现了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接下来由学生朗读有关他的文章片断。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用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那德先生,又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到后来却没能跟的上历史发展的步伐,犯了历史错误。我们为他感到惋惜。下面展示的是“白话文的倡导者——胡适”。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1910年赴美留学,《新青年》问世不久,正在美国忙于写毕业论文的他,抽时间翻译了一篇俄国小说《决斗》,发表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上,这是《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1917年回国后,先后在《新青年》上发表倡导文学改良的文章和通讯,成为《新青年》颇有影响的重要撰稿人之一。1917年1月,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 新思潮、新文学的反封建内容需要新的形式去适应,白话文的提倡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他们还率先尝试用白话写诗,中国第一首白话诗就是他写的《蝴蝶》: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1917年2月

第三组:胡适不仅在倡导白话文方面身体力行,而且在课堂上言传身教,不遗余力。

第四组:上台展示自己刻的三枚图章:“文章误我”“戛剑生”“戎马书生”。并用自己的话解释鲁迅当初刻三枚图章的用意。由一位同学朗读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片段。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在小说中愤怒地揭露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之后,他又创作了《阿Q正传》《孔已己》《药》等白话小说,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下面是我们创作的短剧《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请欣赏。

场景一:夜深了,在昏暗的灯光下,鲁迅在奋笔疾书。

场景二:鲁迅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编辑《新青年》。

场景三:鲁迅在大学课堂上对青年讲学,并寄厚望于青年。

最后是鲁迅知识竞答,请同学们积极参与。(投影出示试题)

3.课堂小结:总结展示活动,形成知识体系。

4.课堂练习

做导航练习题。

5.板书设计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发起

发展

六、评价

本课积极转变教师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创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等方面做了有效的尝试。本课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重视学生过程体验与多种感官的参与。

七、教学自我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创新,务求最佳组合。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实际和本人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本课被创造性地设计成一节以活动为主的课,学生搜集、整理、引用史料的能力,组织、协调与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交流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参与表现的意识得到了培养。自认为比较成功。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篇三:北师大版《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的教学设计

作者:吕晓玲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3年第03期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以歌曲《兰花草》导入,歌词略。

设疑导入:胡适借物抒情,此花是民主之花,富强之花,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地上却是“看得花时过”“苞也无一个”呢?

设置情境:一位农村少女绝望地伫立在田间,她的祖祖辈辈都坚守在这块土地上,过着贫穷又落后的生活。随着近代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她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地主阶级给她带来了新巧的饰品,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她的困窘生活。(比喻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分别拿来了西方贵妇的裙裳和时髦大方的洋装,可惜不合尺寸且不伦不类,无法穿着。(比喻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这时又来了一些年青人,他们积极探索,想要她走出去见识广阔的天地,学习西方文化,从根本上改变她的行为及思想…… (比喻新文化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耳熟能详的歌曲,引导学生思考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实,走近那个时代,从而认识到思想的解放是时代进步的前奏。

二、明确目标

出示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两面大旗、内容。2.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3.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状况将教学目标以学习目标的方式呈现,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及要达到的要求等。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后完成下列问题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在哪里?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什么?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思考知识目标中的问题,对新文化运动有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学生分组活动

[活动一]

情境一:他们请来了两位外国专家——德先生和赛先生,他们告诉她人跟人都是平等的,要反抗专制压迫;还有月亮圆缺不是因为被天狗吃,而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 情境二:小品表演“马桶将军”杨芳的故事。

问题设计:1.新文化运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2.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3.为什么要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活动二]

情境一:他们让她读《狂人日记》,只见她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一声叹息,最后感慨道:“是啊,封建礼教害死人,三纲五常要不得!”

情境二:出示三从四德、裹小脚的图片资料。

问题设计:1.新文化运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2.你能举几个封建礼教害人的例子吗?

[活动三]

情境一:他们要求她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可她抱怨说:不是我不想读,而是读不懂!要是都像《狂人日记》那样容易看懂就好了……

情境二:小品表演胡适与黄侃的故事。

问题设计:1.新文化运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2.为什么要提倡白话文?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表演,展示本组学习内容,就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进行探讨。

(三)拓展延伸

出示材料:1.韩国将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蚩尤追认为韩国人的祖先。2.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并经“考证”认为神农氏和李时珍都是高丽人。3.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

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4.韩国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

讨论: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猛烈抨击旧文化,而现在我们却提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你认为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和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新文化运动抨击旧文化是反封建的需要,为辩证地看待新文化运动打下基础。

(四)点拨提升

出示材料:她知道了民主权利,关心国家大事,参加一些进步的团体活动;她上了学,还看了许多书籍,全是用容易懂的白话文写的。 有人说她“太离谱,应早点回家嫁人、烧火做饭、生儿育女、伺候公婆!” 她说:“Oh,no!我要过全新的生活!”

说一说:通过思想改造,这位少女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她身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对新文化运动有一个辩证的认识。新文化运动反封建有功,但是否定一切传统文化也是错误的。

(五)练习巩固

上联: 批判封建文化病灶, 直指“孔家店”, 呼号奔走要驱散专制阴霾。下联:探索 良方,请进“ ”,摇旗呐喊为迎接民主曙光。横批:思想大解放。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篇四: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资源包: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案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情况,由三个代表人物和三个代表内容组成: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推动新文化运动向前发展。教材内容的安排可以说是提纲挈领,独巨匠心。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教材通过选取三个代表人物来实现这一历史事件,既可以让教材内容形象化、富有趣味,又可以让学生掌握通过了解代表人物把握历史事件的方法。

本课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在教学中让三个小组完成这些内容。这样,学生能更深入地认识这些代表人物,更深刻地理解代表作品。最后通过总结、填知识结构卡片,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全面整体的掌握。本课难点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学生已经接受了合作、探究、表现式的学习方式,具备了进行这种学习的一般能力,并且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培养的几个历史教学小助手也比较得力,能独立地有创见地组织、协调本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大多数学生对近现代史的兴趣比较浓厚,找相关的资料也相对容易,所以完全可以把这节课设计成一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1、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2、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关作者的有关作品,查找相关资料,开展展示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式恰当地选择、整理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能以陈独秀等人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不惜为思想解放运动献身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设计理念: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展示、发展的广阔平台。

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重视形式过程体验与多种感官的参与。如让学生制作图章、有感情朗读等。培养教学小助手,对全体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训练,实现“以不教代教”的效果。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1、拟定学习、活动等草案,召开小助手会议,听取小助手建议,确定、布置活动任务。2、指导、协助各小组制定本组活动安排表,指导小组准备。3、布置教室,营造气氛。4、协助学生制作多面体展示材料,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卡片。

学生准备:1、制订本组活动方案,明确各成员任务。2、分头查找资料、准备实物、撰写解说材料等。3、创办本组的历史小报,每组至少三份。4、确定本组展示主持人,课余排练。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边用多面体展示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残破、黑暗、混乱的图片,边用富有激情的语言介绍: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中国社会仍是一片黑暗——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

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还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国家形势越来越乱!同学们,如果你生在这个年代,面对这种局面,你有什么感受?你又将怎样做呢?(学生思考回答)面对越来越乱的国家局势,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接触西学、学习西学的同时,参照西方国家的经验,认为中国要有一个“文艺复兴运动”,于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革命,与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斗争,解放人民的思想。(板书)

2.学习新课

下面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第一组:多媒体出示解说内容,并有感情地解说。新文化运动是五四前后文化运动的统称。它产生在辛亥革命后是有历史原因的······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而后以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为这场运动的主要代表。这场运动中的重要人物还有钱玄同、李大钊等人。接着,介绍本组主办的历史小报“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最后是搜集的历史记录短片《新文化运动》。

第二组:介绍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陈独秀(打出投影仪,有感情地介绍)。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一九一六年》《吾人最后之觉悟》《宪法与礼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再论孔教问题》等文章,攻击专制统治,提倡共和立宪,批判孔孟纲常礼教,指斥忠孝贞节等都是奴隶道德,宣传人权与科学,表现了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接下来由学生朗读有关他的文章片断。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用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那德先生,又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到后来却没能跟的上历史发展的步伐,犯了历史错误。我们为他感到惋惜。下面展示的是“白话文的倡导者——胡适”。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1910年赴美留学,《新青年》问世不久,正在美国忙于写毕业论文的他,抽时间翻译了一篇俄国小说《决斗》,发表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上,这是《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1917年回国后,先后在《新青年》上发表倡导文学改良的文章和通讯,成为《新青年》颇有影响的重要撰稿人之一。1917年1月,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 新思潮、新文学的反封建内容需要新的形式去适应,白话文的提倡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他们还率先尝试用白话写诗,中国第一首白话诗就是他写的《蝴蝶》: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1917年2月

第三组:胡适不仅在倡导白话文方面身体力行,而且在课堂上言传身教,不遗余力。

第四组:上台展示自己刻的三枚图章:“文章误我”“戛剑生”“戎马书生”。并用自己的话解释鲁迅当初刻三枚图章的用意。由一位同学朗读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片段。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在小说中愤怒地揭露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之后,他又创作了《阿Q正传》《孔已己》《药》等白话小说,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下面是我们创作的短剧《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请欣赏。

场景一:夜深了,在昏暗的灯光下,鲁迅在奋笔疾书。

场景二:鲁迅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编辑《新青年》。

场景三:鲁迅在大学课堂上对青年讲学,并寄厚望于青年。

最后是鲁迅知识竞答,请同学们积极参与。(投影出示试题)

3.课堂小结:总结展示活动,形成知识体系。

4.课堂练习

做导航练习题。

5.板书设计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发起

发展

六、评价

本课积极转变教师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创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等方面做了有效的尝试。本课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重视学生过程体验与多种感官的参与。

七、教学自我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创新,务求最佳组合。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实际和本人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本课被创造性地设计成一节以活动为主的课,学生搜集、整理、引用史料的能力,组织、协调与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交流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参与表现的意识得到了培养。自认为比较成功。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篇五:历史八年级上北师大版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课件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篇六:北师大版《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的教学设计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篇七: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篇八:2.9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的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以歌曲《兰花草》导入,歌词略。设疑导入:胡适借物抒情,此花是民主之花,富强之花,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地上却是“看得花时过”“苞也无一个”呢?设置情境:一位农村少女绝望地伫立在田间,她的祖祖辈辈都坚守在这块土地上,过着贫穷又落后的生活。随着近代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她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地主阶级给她带来了新巧的饰品,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她的困窘生活。(比喻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分别拿来了西方贵妇的裙裳和时髦大方的洋装,可惜不合尺寸且不伦不类,无法穿着。(比喻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这时又来了一些年青人,他们积极探索,想要她走出去见识广阔的天地,学习西方文化,从根本上改变她的行为及思想…… (比喻新文化运动)设计意图:通过耳熟能详的歌曲,引导学生思考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实,走近那个时代,从而认识到思想的解放是时代进步的前奏。二、明确目标出示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两面大旗、内容。2.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3.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状况将教学目标以学习目标的方式呈现,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及要达到的要求等。三、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后完成下列问题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在哪里?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什么?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思考知识目标中的问题,对新文化运动有初步认识。(二)合作交流——学生分组活动[活动一]情境一:他们请来了两位外国专家——德先生和赛先生,他们告诉她人跟人都是平等的,要反抗专制压迫;还有月亮圆缺不是因为被天狗吃,而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 情境二:小品表演“马桶将军”杨芳的故事。问题设计:1.新文化运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2.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3.为什么要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活动二]情境一:他们让她读《狂人日记》,只见她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一声叹息,最后感慨道:“是啊,封建礼教害死人,三纲五常要不得!”情境二:出示三从四德、裹小脚的图片资料。问题设计:1.新文化运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2.你能举几个封建礼教害人的例子吗?[活动三]情境一:他们要求她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可她抱怨说:不是我不想读,而是读不懂!要是都像《

狂人日记》那样容易看懂就好了……情境二:小品表演胡适与黄侃的故事。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篇九:八年级上历史(北师大版)导学案: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学案

1917继胡适之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三、新文学的巨匠——鲁迅

1.地位: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作品:1918

3.影响:鲁迅将反封建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问题】怎样看待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探究:(1)“孔家店”是指代表封建专制制度和旧礼教、旧道德的孔子学说。

(2)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是有进步意义的。

(3)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4)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胡适 ④鲁迅 ⑤孙中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3.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民主和平等 B.民主和科学

C.自由和科学 D.自由和平等

4.电影《孔子》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弘扬了孔子一生追求光明、正义,不畏强权,与分裂势力斗争的精神。但在近代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却明确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哪一场运动(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5.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该文章中他主张( )

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

A.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实行维新变法

C.推翻清朝统治

D.兴办实业救国

6.阅读下列材料: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请完成:

(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谁?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2)材料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3)你认为“吃人”的人是指哪些人?

参考答案: 1. 答案:D

2. 解析:孙中山是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答案:A

3. 答案:B

4. 答案:C

5. 答案:A

6. 参考答案:(1)鲁迅。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作者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对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3)指封建统治者和封建道德的维护者。

1.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鲁迅

2.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挑选出来(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李鸿章 D.胡适

3.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族独立富强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努力都未达到目的,于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又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

D.“民主”与“科学”

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是指( )

A.提倡民主和科学 B.继续坚持反封建斗争

C.倡导向西方学习

D.都反对尊孔复古

5.“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陈独秀纪念馆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和珍贵的文物史料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陈独秀的生平事迹。关于对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B.民主科学的追求者

C.开启思想闸门的解放者

D.儒家学说的捍卫者

7.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下图便是绍兴鲁迅纪念馆。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为了揭穿几千年来封建统治的真面目而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孔乙己》 B.《故乡》

C.《阿Q正传》 D.《狂人日记》

8.读下面漫画:《靠不住》

请完成:

(1)图中一位中国妇女孤独无依地背靠着刻有“三从四德”的石柱,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这一石柱象征着什么?

(2)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3)图中揭示这一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

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参考答案: 1. 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答案:C

2. 解析: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答案:C

3. 解析:“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的主张;“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故本题选D项。

答案:D

4. 解析: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是因为三者在反封建上具有一致性。新文化运动继续高举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反封建旗帜,把反封建斗争进行得更为彻底。

答案:B

5. 解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此主张与“八荣八耻”中的“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相类似,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6. 解析: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向封建礼教发起挑战,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故D项的评述不正确。

答案:D

7. 解析:《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答案:D

8. 参考答案:(1)封建礼教。

(2)新文化运动。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9. 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

(2)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

(3)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篇十:北师大版第九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九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南湾中学 梁静荷

【知识与能力】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关作者的有关作品,查找相关资料,开展展示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客观的评价新文化运动,学习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能以陈独秀等人为榜样,具有勇于创新、不畏艰难、坚定改革信念、不惜为思想解放运动而献身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教学方法】

以提问引导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阅读、多媒体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1919)

导入:回顾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之前我们学习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我们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发现还是没办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想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来挽救民族危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还一度恢复帝制。袁世凯死后,国内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思想界还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对这样混乱的国家形势,一些中国人特别是那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的新出路。

2、要让学生了解在这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阵地?旗帜是什么?(由学生阅读课本找出)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旗帜: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

新文化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1915 年 9 月,他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这是新文化运动发起的标志。

PPT展示《新青年》杂志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是希望这本杂志如同青少年一样,给社会注入一股新鲜血液,振奋人心,鼓舞人们参与这次的运动。

蔡元培也是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之一,当时他担任北大的校长,提出了“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我们刚刚提过的几个代表人物都在北大任职过。当时他们认为光是在杂志上宣传民主科学是不够的,学校就是一个有利于宣传新思想的地方。于是他们把北大也当做一个宣传新思想的活动基地。

展示PPT,过渡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问新文化内容还有哪些?)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PPT 展示

(前期)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

四提倡,四提倡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1、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就是反对独裁专制,提倡自由平等。

2、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的自然科学,反对封建愚昧、迷信。

3、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指的是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核

心是三纲五常)新道德指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西方道德细想

PPT 提问:“孔家店”指的是什么?

封建专制制度和旧礼教、旧道德。

由于这种旧道德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又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

4、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继胡适之后,陈独秀明确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

PPT展示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胡适提倡文学改良八项主张: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讲个关于胡适和文言文的小故事,增加课堂趣味性。

胡适在北大教书的时候讲到写白话文,并且大肆赞扬使用白话文的好处,他的学生就不服气觉得白话文太啰嗦了故意举了一个例子,说是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拍电报给他的,白话文就是:你太太死了,赶紧回来吧。但是用文言文就只需4个字:妻丧速归。胡适也不生气,他出了一个题目:如果有人请你出山去做官,而你不愿意去,学生们用文言文,他用白话文拟一份电报,看看谁的比较短。在所有交上来的文言文中,最长的有40个字,胡适从中挑出了一份表达最完整,用字最少的电报是:“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如果用白话文只要这么说:“谢谢,干不了!”要是想更短的话,直接说“不”就完了。这下学生么才信服。

PPT展示胡适写的我国第一首白话诗

《蝴蝶》

两只黄蝴蝶,双双天上飞。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白话诗简单易懂,只要念一下,大家都能明白什么意思。所以使用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另一位为新文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鲁迅了。鲁迅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

(弃医从文:鲁迅在日本求学学医的时候,有一天教室里在放映片子,讲得是日俄战争时,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这件事对鲁迅的触动很大,他认为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于是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开始拯救国人灵魂的生涯!)

鲁迅不仅是支持写白话文,而且还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PPT 展示《狂人日记》片段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从仁义道德中看到“吃人”两个字,将封建旧礼教、旧道德直接比作吃人的怪兽,这种封建旧道德旧礼教要不得。后来鲁迅又陆续创作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白话小说,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猛烈的抨击。他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的高度。

PPT展示一些吃人的礼教

意在让同学们了解封建礼教对人们的荼毒

PPT展示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

让同学们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意义)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进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小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如同春雷一般惊醒了无数人,数千年来人们都被这种封建制度和旧道德、旧礼教压得喘不过气来,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和科学刺激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追求自由的热情,促使人们打破封建思想的枷锁,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所以人们说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课堂笔记: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4、旗帜: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白话文

B、鲁迅 《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四、做练习。


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北师版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教学设计思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1738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