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2016-01-09 09:34:2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一:234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一:234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2、3、4的乘法口诀练习教学反思

2、3、4的乘法口诀是后面口诀的基础,所以这部分用了两课时,今天是第二课时,练习巩固,为后面的口诀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我设计了较多的活动,因为是练习课,学社容易感觉枯燥。一开始的口诀背诵比赛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好胜心,男女组比、同桌比、小组比等。接着通过打乱背诵达到灵活的效果我说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或者我说后半句学生说前半句。最后要把口诀运用到计算中,所以我出示一些算式让学生直接说口诀。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练习检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掌握的还可以。接着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口诀的含义,找到口诀中的规律关系,这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用口诀。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

1、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是每道题老师都要对答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之间有时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呢,对于一些难度小的,应该多交给学生,让他们相互间进行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并不是每道题都要交给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组织者。2、时间收缩性不够紧。希望以后多加强课堂的管理,明确纪律要求,充分利用40分钟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3、问题的提出应准确,严谨,不能太琐碎。教师对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要有价值,要能引起学生的有效思考,不能太繁琐。如我在教学时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3的乘法口诀里,每两句相邻的口诀之

间相差多少呀?”这就显得不准确,指向不清楚,因而学生的回答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在提完第一个问题,我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口误,因而接下来我改正了自己的提问:“4的乘法口诀里,每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得数相差多少呀?”这样一问,指向就清楚多了。但在说得数两个字时声音不突出,语速又较快,因而部分学生可能还是没听清是什么,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提问时应有意识的突出关键的字眼。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二:234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2、3、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感知,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先谈谈做得好的地方。

1、教学设计层次清楚,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的教学都落到了实处,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较好。特别是2、3的口诀,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背下来了。

2、创设情境教学,学生兴趣高,学习的效果好。在情境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有关的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亲身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因此对乘法口诀的理解非常好,印象很深刻,也有利于记忆。

3、能及时捕捉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进行调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既有基础题又有开放题,特别是“填一填”的设计很好,放开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活学活用。

5、对口令的游戏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关系融洽,学习积极性高。

不足之处:

1、课堂教学很扎实这既是一个优点,但同时也是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由于太过扎实,有很多地方显得老师包得太多,放手不够,例题的呈现形式也显得过于单一,在设计时可放得更开一些。如3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可以改为先用课件出示3棵幼苗,接着再出示3棵,最后再出示3棵,让学生说说刚才的过程,并试着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2、本节课还有一个很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师的语言不是很规范。如不应该说几个几,而应说成几个几相加,板书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这都是不严谨的表现,

以后钻研教材应更细致一些,多和其他老师商讨,数学老师的语言一定要规范,严谨。

3、相对而言“练”的时间还较少,因为第一个“做一做”拖延了时间,导致后面的对口诀游戏时间不够充分。

朱 宁

2014-10-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者:朱 宁

教学目标:

1、知道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认识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学生在学习口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概括、归纳等基本数学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口诀。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口述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

1、学习2的乘法口诀

出示主题图,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拍子?表示几个2?用乘法怎样计算?你能编出口诀吗?

两副拍子有几个?用乘法怎样计算?你能编出口诀吗?

齐读口诀,记忆口诀。

2、学习3的乘法口诀?

出示主题图,一束一束的气球应该用几个几表示?小组合作编出3的乘法口诀。

四、先学。

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

2、按照以上的方法,自己编出4的乘法口诀,完成55页的填空。

3、同学们自学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一考你们。

完成54页做一做。

五、后教,学生评议。

1、小小老师上台更正。用红色粉笔将要改正的写在旁边。

2、讨论。

重点强调乘法口诀的写法。

3、同桌对改。

六、小结。

七、当堂训练。

56页的习题。

《2、3、4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P24、25 。内容是《2、3、4 的乘法口诀》及“做一做”、练习六第一题。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学生通过摆实物,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如同20以内的加法一样重要,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除法所必备的知识,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法计算。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意义。知道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

二、说教法

本节是“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遵循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同时,也采用自学辅导法。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这节课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动口说一说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的意义,动脑编写乘法口诀,归纳出学习乘法口诀的方法。让学生讨论乘法口诀中每个数在乘法算式中的名称,教学例1和例2后,学生通过自学例3,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用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 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三:234的乘法口诀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四:第六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五:《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教学 2、3、4的乘法口诀时,因为有了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没有对编乘法口诀进行引导,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再对照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对口诀进行解释,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采取提问、对口令等形式进行记忆。

学生学习的效果不错。我没有按书上的图片进行教学,而是举了个我们每人都有2只手的例子。课堂上学生学的十分到位。最后让学生自学例2、例3的情境图巩固加深理解,效果很好。因为对乘法意义教学比较到位,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又比较注重学生对图、口诀、算式的理解,既对几个几相加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阻力很小,学生对“有两组同学,第一组有5人,第二组有4人,一共多少人?”和“有两组同学,第一组有5人,第二组有5人,一共多少人?”能够准确在进行列式。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关于乘法计算和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关键。只有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明确深层次的认识,乘法口诀中积的推导,乘法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才能迎刃而解。教学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理解加数中加数和相同轨数的个数与乘法中因数的关系。采用改写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改加法)、看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摆图开写算式、自编应用题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六:234乘法口诀练习

2、3、4 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0 页(5~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 2、3、4 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 2、3、4 的乘法口 诀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1、熟背 2、3、4 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 2、3、4 的乘法 口诀。 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 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 3×1= 2×3= 4×1= 2×2= 1×4= 4×3= 2×4= 3×3= 二、拓展。 1、课本第 10 页第 8 题,学生独立填写。 2、第 9 题 3×□=□□× 4 =□□×□=4 4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 4 想出不同填法。 4 3、出示第 10 题图片。 4 (1) 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 4 玩) 4 (2) 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 4 式吗?(2×3=6) 4 (3) 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 4 法算式吗? 4 引导学生提出 3 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 架 4 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 3×3=9 和 4 4 ×2=8。 4 (4) 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4 三、总结评价修改意见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 大家帮助解决?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 10 页第 5、6、7 题。 板书设计 2、3、4 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 2×3=6(人) 3×3=9(人) 4×2=8(人) 教学反思以游乐园为学习途径,学生喜欢学,效果好。 [] . []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七: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我先领着学生复习5的乘法口诀,说一说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几,为学生总结2、3、4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小兔的特点:1只兔子有2只

耳朵、3瓣嘴、4条腿来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因为有了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在探究2、3、4的乘法口诀时,特别在学3的乘法口诀时,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通过1只兔子3瓣嘴来主动学习,列出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写口诀。很快就编出“一三得三”,对2、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我完全放手,学生自己编口诀,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精选练习,巩固记忆。练习题的设计力求难易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等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八:3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3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需要几个轮子》这节课我采用复习5和2的乘法口诀导入,然后通过三轮车为话题,吸引孩子的兴趣,导入新课。运用课本上的插图先让学生观察三轮车轮子的个数,然后自己动手用小棒代替轮子摆三角形,填写表格。引导学生怎样得出几辆三轮车有多少个轮子的算法,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观察乘法算式带动学生回忆5、2的乘法口诀编写过程,诱导学生自己动手编写3的乘法口诀。最后引导学生大胆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寻求最合适的记忆口诀的方法。

课堂作业设计我采取对口令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这节课不足之处:

1、板书比较凌乱,注意书写及排版的练习;

2、整堂课没有起伏和落差,调控整堂课的节奏达到节奏和谐、张弛有度,既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做到愉快地教,快乐地学。

3、文本教学把握不到位,注重文本教学,不能脱离文本,适时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并结合文本抛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4、课题导入不够明确直观,每节课的课题是标志,导入时一定要明确直观,做到因势利导,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过度。

这节课成功之处:

课前备课认真、准备充分;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积极;成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目标;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小组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显著发扬;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开心。

自我认定:

1、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到认真备课,准备充分,刻苦钻研,积极探索教学之路 。做到终身学习,因为终点在前方,而我只是奔跑在路上。

2、学习教学经验,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全方位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战胜自我。达到不断的反思,加之日积月累的经验,令自我不断成长。

3、提高自我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自我的深度思考,深思而自省,谋定而后动;调整自身的心态,平和而阳光,平静而淡定;锻炼自我的操作策略,幽默而不失率真,真诚而不失有为。

4、正确定位自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而耕耘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九:2-5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第二周

2-5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乘法在这里第一次出现,学生要经历从相同数相加到乘法的转变过程,体会到出现乘法的必要性,简便性.教材以学生喜爱的杂技表演为素材,引出乘法,学生不但兴趣高,而且易理解.我着重抓住图中有几个几铺开教学,使学生明白,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最简便,知道几个几,就可以表示成几乘几。为了很好的记忆乘法算式中的积,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把这些算式变成了口诀,用汉字写出来。口诀中前两个字表示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第一个是较小的因数,第二个是较大的因数,后面的数是乘法算式中的积。

教材中乘法口诀的呈现顺序与以往教材不同。先学2的口诀,从1个2到5个2,即一二得二到二五一十;再学习5的口诀,从一五得五到五五二十五 ,最后学习3、4的口诀。这种顺序不好记忆,容易混淆。因此我活用教材,先按以往教材的顺序学习1-5的口诀,即口诀表中横着的顺序,1的口诀有一句,2的口诀有两句,等等。由图形—乘法算式—乘法口诀,让学生理解口诀意义和用途。再用教材内容使学生理解口诀的另一种意义,如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不但是3、4、5的口诀,也是2的口诀,分别表示3个2是6、4个2是8、5个2是10。

关于5的口诀的教学,我让同学们取出5根小棒,摆一摆你最喜爱的图形.接着再摆一个这样的图形,想一想用了几根小棒?表示几个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如果在往下摆,3个,4个,5个呢?请同学们一边摆一边思考问题.同学们在摆的过程中,理解了乘法算式的意思,明白了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得数是五个五个增加的,而且学生已经有了一五一十数数的经验,所以对乘法算式中的积,学生们都能很快的算出.在编乘法口诀过程中,我只对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两句稍作引导和解释,课堂中用了不长的时间就记住了这五句口诀.但在我随机的报前面半句口诀时,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很快的回答,我想这还要以后不断的巩固。

课后,在学生背乘法口诀时,要求还不够严,有些同学疙疙瘩瘩背出,我就给他们通过了,看得出来背不熟练的同学作业速度普遍慢,看来,一定得让他们流利地背才行!

第三周 角的认识教学反思

“初步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画面的角及实物角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图形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初步了解角的基本特征。学生首次研究角,暂时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有关角的表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对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目标要求,教学预设时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

1、 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初步学会画角。

2、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3、 让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建立角的概念。难点是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初步学会画角。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

更好的认识角,整个课时我将观察、操作、演示、验证、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玩一玩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 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初步学会画角。反思“认识角”这一课的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以及师生间的互动状态,我觉得本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从游戏的导入引出“角”,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有一种亲切感,不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同时因为他们对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从“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后来的“画角”给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展现自己并有机会展现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的勇气和实践探索的精神。

二、注重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做数学”中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本课中从始到终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在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形成的。从一开始让学生找角----指角----画角----做角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究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发现并认识角,进一步体

会到角的本质特征。

三、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产生兴趣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中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数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四、注重系统性与拓展性

从游戏引入角到实际摸角,然后让学生在例题情境中找角,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指角,紧接着从物体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出示角的抽象图)。一切过渡的自然而巧妙。然后再通过画角、对比,认识角的共同特点: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并且两条边必须都是直直的。最后再通过判断、做角进一步巩固角的概念,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角的模型。这里充分体现了知识建构的系统性,虽然是很简单的教学内容,却蕴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正确的摸角方法、画角方法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为以后更高一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抽象出的三个角蕴伏着“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拓展了角的外延,为下节课的学习作了必要的准备。这样的

教学设计使得我们的课堂并不局限在“40分钟”,而是给了它更大的拓展的空间。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向高段学习延伸。

五、教学行为与教学设计的差距

教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认为这节课完全可以设计得更开放一些,让学生课前先寻找需要的素材,自行确定其研究方案,真正实现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不足的是教学设计内容偏少,对角的知识延伸拓展还不够,对低学段学生认知经验准备不足,认识不足,以后应加强对重点知识的重复和强调,以及教学时间的把握。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十: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洛南县西街小学 郭亚娟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含义,怎样编乘法口诀,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教《6的乘法口诀》时我运用了生活导入法。

首先是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正符合这一点,虽然许多学生没有真正看过蜜蜂,但他们常从动画片、或各种电视节目中见过蜜蜂,在头脑中已形成了表象,因此当我出示课件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到蜜蜂里学习数学,于是我就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同桌二人交流等方式去发现水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均能各抒己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其次是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是引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突出一个“活”字,即思维活,思路活,做法活。鼓励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比如案例的商店买文具,读书,、生活数学、”等应用口诀环节,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既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美。

不足之处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让学生的的思维充分“活”起来,手也没有充分的“动”起来,既没有摆一摆,也没有画一画。练习的形式也不够多样化。同时由于本人对学生的现有起点低估了,使得对教学目标定位过低,以至于感觉课堂还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不断改进教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动手的时间,给学生探索新知的机会,在“动”字、“活”字,“新”字上做文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动手,合作,在生活中运用,才会使数学更有潜力可挖。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相关热词搜索:234的乘法口诀反思 234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1828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