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

2016-01-09 09:54: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商的变化规律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希望能帮助到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商的变化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

一、教学内容: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商的变化规律”第三个“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裴老师教学的这一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和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语言表述和思维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困难,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同步性,商不变时,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变化情况。

四、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两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完善了三个规律,使商的变化规律更完整,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紧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将学生知识、能力有效延伸

本课通过研究商不变的规律,在学生初步感知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基础上,抓住学生这个知识的生长点,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上,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进而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研究,经历数学规律产生或发现的一般过程。

3、尝试猜测—验证—总结结论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辨证的分析问题 本课使学生在平常的口算练习中,根据思考,得出一个初步的推测,这个推测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性都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不仅仅使学生学会从广泛的正面举例中证明自己的推测,还要全面的分析,从相反方面思考举出反例,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全面、正确。举反例对学生来说是个突破,能用逆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整节课就在学生不断的猜测—验证—总结结论中,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尝试了这种数学学习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900÷25=?=36 6000÷125=? = 48 让学生口算结果,后面的这道题目由于难度较大,所以学生算不出来,而教师轻易的算了出来,给学生留下悬念。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初步发现规律

口算一组:

14÷2=7 560÷80=7

140÷20=7 5600÷800=7

280÷40=7

观察这组算式,

得出:被除数乘10,2,除以2, 除数也跟着变化,而商不变

2、逐步完善,让学生举例验证我们刚发现的规律

询问学生还有别的发现吗?所有的数都符合这一规律吗?

突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是不可以的。[小学教学设计网-

(三)反馈练习,应用规律

这一部分分四个层次进行学习。

1、规律的直接应用:第94页第4题: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 3600÷300= 8000÷400=

2、规律的运用增加了难度,让学生体会到应用规律计算的方便:1400000÷200000=

3、通过判断哪个算式的结果与48÷12=4的商相等,说说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① (48÷4)÷(12÷4) ② (48×5)÷(12×5)

③ (48×3)÷(12÷3) ④ (48÷3)÷(12÷4)

4、考查学生对规律的灵活掌握情况,通过900÷25的题目,让学生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然后化难为易。

在这几个巩固反馈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规律”。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篇二: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的例5“商的变化规律”。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新授课,主要学习商的三个变化规律:即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的数学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和思想孕伏。本堂课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探索,引导学生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经历“计算—观察—比较—探索—应用”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商的变化规律。运用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零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商的三个变化规律,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紧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将学生知识、能力有效延伸

本课通过研究商不变的规律,在学生初步感知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基础上,抓住学生这个知识的生长点,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上,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进而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研究, 经历数学规律产生或发现的一般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景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观察、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设计:

在整堂课中,始终围绕着观察算式、找出规律、表述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进行的。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带领学生一同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 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一)探索“商随除数(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课件出示例题)在学生汇报结果之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并思考: (1)、每一组题中的什么数变了? (2)、什么数没有变? (3)、除数(或被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特点?根据回答引导观察第一组算式,提问:被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商是怎样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别从上往下、再从下往上看第一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比较、第二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比较,从而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 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第一个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为第二个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探究,奠定了自学的基础,所以第二个规律的学习我放手让学生自学。

认真观察第二组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边观察边思考,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1)、每一组题中的什么数变了? (2)、什么数没有变?(3)、除数(或被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在全班汇报自学情况,然后引导小结第二个规律: 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然而除以几;除数除以几,商反而乘几(0除外)。

通过对刚才这两组算式的观察、比较, 我们发现商的变化和被除数、除数有密切的关系。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商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二)小组合作,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在这一环节主要探讨第三个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因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广泛经验。这样既培养的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又充分体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课件出示)例题的表格,

说明要求:先填表,再回答问题,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1)、表中什么数有变化?什么数没有变化? (2)、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分别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每两栏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并概括出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第三环节: 应用反馈、运用规律

这一环节我采取由易到难的形式呈现,首先完成练习十七的第四题,直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规律;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进一步熟悉商的变化规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价值。第二完成第五题,虽然也是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但是题型稍有变化,练习题不是成组出现的提高了一点难度。从而达到知识的升华。

第四环节: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先启发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根据板书了解本节课知识重点,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拓展延伸练习的难度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又加大了一点,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商不变规律的进一步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篇三: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各位老师,您们好:

今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理念

新课改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要放手让学生观察、探索,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完善对规律的理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规律的发现过程。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中我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研究方法深入到各环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93页例5“商的不变规律”内容。

2、说教材简析:

“商的变化规律”是新课程教材“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乘法和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两组题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商随着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再通过填写表格中的商,引发学生去思考“被除数、除

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从教材的编排,我们看到商的变化规律是将“变与不变”作为同等重要的,让学生通过变的规律来探究不变的规律,使这一部分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同时为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打下良好基础。

3、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们的具体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商的变化规律,会用规律口算相关除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经历计算、观察、比较、分析、举例验证等探究活动,体会“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体验愉快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的好习惯。

4、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对“数与代数“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而理解被除数和除数变化的同步性,商不变时,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变化情况,以及商不变规律在实际中的运用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教学时我选择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谈话、合作、讨论法为辅。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变化规律,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归纳,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卡片:900÷25= 6000÷125= 让学生计算结果,后面的这道题目由于难度较大,所以学生算不出来,而教师轻易的算了出来,给学生留下悬念。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初步发现规律

口算一组卡片(沾在黑板上):

14÷2=7

140÷20=7

280÷40=7

560÷80=7

5600÷800=7

让学生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看观察这组数。

归纳出: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乘(或除以)不为0的同一个数)

2、逐步完善,让学生举例验证我们刚发现的规律

询问学生还有别的发现吗?所有的数都符合这一规律吗?突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是不可以的。

(三)反馈练习,应用规律

这一部分分四个层次进行学习。

1、规律的直接应用

第94页第4题: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 3600÷300= 8000÷400=

2、规律的运用增加了难度,让学生体会到应用规律计算的方便:1400000÷200000=

3、通过判断哪个算式的结果与48÷12=4的商相等,说说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① (48÷4)÷(12÷4) ② (48×5)÷(12×5)

③ (48×3)÷(12÷3) ④ (48÷3)÷(12÷4)

4、考查学生对规律的灵活掌握情况(出示小黑板)

先让学生们计算:900÷25、210÷35、630÷42、9000÷125 ,再让学生计算(900×4)÷(25×4)、(210×2)÷(35×2)、(630×5)÷(42×5)、(9000×8)÷(125×8),化难为易,同时,让学生们完成悬念问题。在这几个巩固反馈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规律”。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

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五、说板书设计

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常态课中,需要有质量的板书设计。左边黑板贴上卡片,右边黑板写巩固练习中的部分作业,最下面是归纳总结,小黑板挂在中间。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篇四: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商的变化规律》是在笔算乘法和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同时为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打基础。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观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进一步总结出商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商的变化规律。

难点: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探求欲强。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学期又学了除数是

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口算能力普遍差。所以,本节课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训练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进行除法的计算。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启发讨论、引导点拨相结合的形式,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用兴趣一线串珠,将知识分成段而又串成串,形成知识体系。在学法上,倡导孩子自主探究学习、同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互相启迪,多向交流,经历观察-比较-发现-总结-验证的过程获取知识,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总之要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四、说教学过程及设想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首先,我设计了孙悟空分饼的故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由故事引导学生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中,用故事引入,让孩子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教学过程始终吸引孩子,把他们带入探索问题,发现规律的境界。)

(二)问题引领,探究新知。

(A)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在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每次出示例题后,出示探究思考题,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观察比较,这

样就给学生从观察、探究、到总结、概括架起了一座桥梁。然后,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表述规律,教师加以纠正或补充。最后让学生举例验证规律,进一步加深理解。

(这一环节,教师只是起引导、点拨作用,结合课件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发现规律,表达规律。)

(B)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更加放手让学生用探索第一个规律的方法,独立观察思考,也可以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老师指名汇报,结合课件演示,师生互动,产生共鸣。再举例验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这一环节,因为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的变化是成反比例的,这对学生来讲可能较难理解,所以我采取帮扶的方法,比如举个分西瓜的例子一来减缓知识梯度,二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C)商不变的性质。

有了前面两个规律的形成,第三个规律商不变的规律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究,再此让学生经历计算、观察、比较、发现、总结、验证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借助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比较时可以互相比,也可以同第一个比,但规律是一定的。在循序渐进的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后,再把知识进行拓展,想一想被除数和除数可以同时乘(或除以)0 吗?让学生明白0除外。

在整堂课中,始终围绕着观察算式、得出规律、表述规律和验证规律来进行教学。当然学生在学习这三条规律时,也是一条比一条轻松。第一条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的得出,第二条第三条规

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算式,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对于规律的理解也可让学生抓住关键词。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完成87页做一做。

②完成89页4题。学生汇报后,同桌两人结合,说一说判断的依据。

③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④比一比,在1分钟内看谁写出结果相等的算式多。小组互评,看谁最棒!

〔做一做是在刚总结出商不变的规律之后出示的。这题目共有三组题,每组题中三个算式都有联系。学生可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熟练地口算出结果。之后出示89 页练习十七第四题,这组题目中,各小题之间都没有联系,比前一题要有难度,重点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商的变化规律,这样设计也是为了有效地达成目标。在括号里填数这一题增加了内容的梯度,比一比这道题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提高,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中切磋出思维的火花。〕

最后,再回头看孙悟空分饼的故事中谁是聪明的,学生学了商不变的规律后,自然而然地就明白,首尾呼应。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的学习有趣吗?对照目标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进行全面总结,体验成功、分享收获,增强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篇五:《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的例5“商的变化规律”。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新授课,主要学习商的三个变化规律:即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的数学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和思想孕伏。本堂课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探索,引导学生发现商的变化

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经历“计算—观察—比较—探索—应用”的过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零的简便计算,明晰算理。

(四)、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商的三个变化规律,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紧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将学生知识、能力有效延伸

本课通过研究商不变的规律,在学生初步感知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基础上,抓住学生这个知识的生长点,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上,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进而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研究,

经历数学规律产生或发现的一般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景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观察、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设计:

在整堂课中,始终围绕着观察算式、找出规律、表述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进行的。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的是通过小精灵聪聪给大家带来两组口算题,要同学们同桌两人一组进行口算比赛,先算完又全对的为赢。我认为这样设计有利于吸引孩子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 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一)探索“商随除数(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课件出示例题)在学生汇报结果之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并思考:

(1)、每一组题中的什么数变了?

(2)、什么数没有变?

(3)、除数(或被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特点?(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

根据回答边引导观察第一组算式,提问: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商是怎样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别从上往下、再从下往上看第一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比较、第二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比较,从而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扩大,商除以几变小;除数除以几变小,商乘几扩大。

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第一个规律: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因为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是成反比例的,这对学生来讲可能较难理解,所以我采取帮扶的方法,一来减缓知识梯度,二来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为第二个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探究,奠定了自学的基础,所以第二个规律的学习我放手让学生自学。

认真观察第二组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边观察边思考,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1)、每一组题中的什么数变了?

(2)、什么数没有变?

(3)、除数(或被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在全班汇报自学情况,然后引导小结第二个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

通过对刚才这两组算式的观察、比较, 我们发现商的变化和被除数、除数有密切的关系。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商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二)小组合作,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在这一环节主要探讨第三个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因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广泛经验。这样既培养的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又充分体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课件出示)例题的表格,

说明要求:先填表,再回答问题,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1)、表中什么数有变化?什么数没有变化?

(2)、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分别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每两栏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并概括出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第三环节: 应用反馈、运用规律

这一环节我采取由易到难的形式呈现,首先完成练习十七的第四题,直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规律;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进一步熟悉商的变化规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价值。第二完成第五题,虽然也是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但是题型稍有变化,练习题不是成组出现的提高了一点难度。从而达到知识的升华。

第四环节: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先启发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根据板书了解本节课知识重点,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拓展延伸练习的难度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又加大了一点,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商不变规律的进一步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篇六: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商的变化规律》说课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笔算除法中的《商的变化规律》一课。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2、分析学生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探求欲强。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本学期又学了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但是本班的学生口算能力普遍差。所以,本节课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及商不变的规律,训练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进行除法的计算。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随除数(或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以讲《西游记》中的故事,孙悟空2天给猪八戒200个饼。由于猪八戒食量很大,他感觉太少了,很不高兴。后来,孙悟空改成了20天给他200个饼。猪八戒非常高兴。就这样,聪明的孙悟空把贪吃的猪八戒给糊弄过去了。通过创设情境,讲述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发现规律、探究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让学生计算三个相关联的算式,探究其中规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作用,概括出规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3、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环节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做到有坡度,由易到难,使不同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首先,我设计了孙悟空分饼的故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由故事引导学生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环节

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在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每次出示例题后,出示探究思考题,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观察比较,这样就给学生从观察、探究、到总结、

概括架起了一座桥梁。然后,学生通过独立观察思考,或者在小组里互相交流,然后师生互动,产生共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这样很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在学生每总结出一条规律之后,我设计了利用规律进行计算的练习题,给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能够利用总结出来的规律进行计算,计算速度明显提高,说明学生能灵活运用规律进行口算。

(三)在设计练习题时,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由易到难。课本上第87页的“做一做”,是在刚总结出商不变的规律之后出示的。这题目共有三组题,每组题中三个算式都有联系。学生可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熟练地口算出结果。之后出示89页练习十七第四题,这组题目中,各小题之间都没有联系,比前一题要有难度,重点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商的变化规律,这样设计也是为了有效地达成目标。

(四)最后,再回头看孙悟空分饼的故事中谁是聪明的,学生学了商不变的规律后,自然而然地就明白,首尾呼应。

五、说板书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

说课稿

申村小学 刘玮花

2014年12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篇七: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目 录

《角的度量》说课稿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角的分类和画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1亿有多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商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说课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说课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说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时。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已学习过角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提出: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贯彻启发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角色。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量角器,并正确使用量角器。 教学难点是: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将设计五个环节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1、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2、 合作交流,观察研究;3、尝试量角,探求方法;4、趣味练习,拓展延伸;5、归纳小结,升华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简笔画并提问:大家从这两幅简笔画中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形是由线段、圆、角组成的,从而教师提出问题:你了解哪些关于角的知识?简单的问题,促使学生动脑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总结,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也为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了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在此环节根据小学生喜欢简笔画的特点,通过简洁生动的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利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合作交流,观察研究

首先出示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组成,师问,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小组合作,比一比谁找得多?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并亲自将自己的发现通过小组的形式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认知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学生认识了量角器的结构和计量单位,并观察1度角的大小,观察量角器的刻度,重点认识内圈和外圈。通直观演示,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1°角的表象,这样也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接着让学生动手在量角器上找找几个比较特殊的角,在此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量角器上有两个刻度30 °、150 ° 你认为应该读哪个才正确,为什么? 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使这几个特殊的角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再通过学生找一找刻度线,读一读大小不同的角的度数,来突破内外圈刻度容易读错的难点,为后一环节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尝试量角,探求方法

这一环节一开始,教师提出:试着量一量,边量边想,你们是怎样量的?有什么好办法?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动手量角,并与同学讨论如何量这个角的度数;在学生开始介绍时,引导学生严格运用数学语言,并及时纠正,针对难点,设计两个问题:1.量角器的边和角的一边对齐,正确吗?应该怎么办? 2.看度数时,有两个数,应该怎么看?什么时候看内圈,什么时候看外圈?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化,是发展学生记忆力、思维力的重要手段。最后,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方法,并电脑课件重现量角的过程,既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又能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释疑。

整个环节,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问题,掌握量角的方法,并充分利用 (四)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本节课的练习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 (1)量一量,排排队

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这些角排排队,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2)量一量,摆摆图

量出一幅三角板每个角的度数,并摆出75 120 135 180 (3)剪一剪,量一量

动手剪个五角星,小组合作,量出五角星每个角的度数

整个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比角、拼角、找角、量角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设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四)归纳小结,升华认识

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小结,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增强学习的信心。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说课稿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本着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合作探究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效果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充分给予学生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展开“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探究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操作、概括的能力,努力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P97、98)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观察与实验,自主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习科学知识打好基础。

4、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关键是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三、说教法和学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解决关键,本节课采用网页型课件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氛围,使学生从探究中自主感知、体验长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促进知识的迁移。

1、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前提。西谚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虽然教师可以通过纪律或训斥的方式把学生“拴”在教室里,你却无法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因此,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来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获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篇八: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商的变化规律》。下面我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乘法和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两组题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商随着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再通过填写表格中的商,引发学生去思考“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从教材的编排,我们看到商的变化规律是将变与不变作为同等重要的,让学生通过变的规律来探究不变的规律,使这一部分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同时为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打下良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掌握商的变化规律,会用规律口算相关除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计算、观察、比较、分析、举例验证等探究

活动,体会“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体验愉快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而理解被除数和除数变化的同步性,商不变时,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变化情况,以及商不变规律在实际中的运用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我选择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谈话、合作、讨论法为辅。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变化规律,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归纳,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五、说学法:

新课改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要放手让学生观察、探索,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完善对规律的理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规律的发现过程。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中我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研究方法深入到各环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后我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着“让过程和方法进课堂”的教学原则,

结合学生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2-3分钟)导语设置依据: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15分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突出教材的重点,明确分析教材的难点。

3、小组合作学习(5-6分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4、训练提高:(12分钟)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5、小结:(2分钟)使学生明白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并且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6、布置作业:(1-2分钟)要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通过让

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既巩固了商的变化规律,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一名数学知识的猜测者、研究者、发现者,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篇九:商的变化规律 说课稿

我教学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商的变化规律”。

一、教材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课件下载[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探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与不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而学生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教学设计

一开始我选择这一个内容,还以为只学习“商不变的性质”这一条规律,可是经过仔细阅读教材之后,才发现这节课要解决的是商的三条规律,这样一来,这节课的课件下载[内容就很多,从量上来讲就很足,一堂课要完成这么多的内容,这给我上好这堂课出了一个大难题。于是,思考过后,要同时完成这些内容,那么这节课就只能定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使学生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应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编排的时候,把被除数不变时,商随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放在最前面,接着是除数不变时,商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最后是商不变的性质。因为我们知道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是成反比例的,这对学生来讲可能较难理解,于是,我把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放在第一个,这样在正比例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反比例,学生想度来说较容易理解。

在整堂课中,始终围绕着观察算式、得出规律、表述规律和应用规律来进行教学。当然学生在学习这三条规律时,也是一条比一条轻松。第一条规律学生课件下载

[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的得出,第二条第三条规律就放手让学生学生自己去观察算式,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这里我要感谢那些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听我试讲,不断帮我改教案、帮我指点的老师,真的感谢你们!另外,在我的课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在场的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希望你们能给我多提一些宝贵的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篇十: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新课改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要放手让学生观察、探索,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完善对规律的理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规律的发现过程。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中我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研究方法深入到各环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93页内容。

2、说教材简析:“商的变化规律”是新课程教材“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乘法和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两组题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商随着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再通过填写表格中的商,引发学生去思考“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从教材的编排,我们看到商的变化规律是将变与不变作为同等重要的,让学生通过变的规律来探究不变的规律,使这一部分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同时为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打下良好基础。

3、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商的变化规律,会用规律口算相关除法; 能力目标: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经历计算、观察、比较、分析、举例验证等探究活动,体会“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体验愉快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的好习惯。

4、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对“数与代数“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而理解被除数和除数变化的同步性,商不变时,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变化情况,以及商不变规律在实际中的运用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我选择以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发现法为主,谈话、合作、讨论法为辅。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用眼睛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变化规律,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归纳,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着“让过程和方法进课堂”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课前以变脸话题,引出在研究与发现数学规律时,也需要观察“变”与“不变”。

(一)、利用迁移、大胆猜测。

课标指出,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目标,有层次,循序渐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由发现、自由发挥的空间。本课内容较多,在第一环节我创设问题,安排学生直接进行探究。出示一组习题,通过计算观察:每组题的商是“变”还是“不变”再以表格分析“ 每一组除法式题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为下面探究的方向打好基础。学生初步感悟商随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后我顺势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变”与“不变”,

有没有规律可循?引出课题《商的变化规律》并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顺利进入下一环节。

(二)、验证猜测、研究规律。

要实现有梯度的探究过程,合理使用教材的三个学习材料成为关键。为便于学生全员参与,我将为他们提供研究题卡。我认为,从规律内在的联系上,前两个规律联系紧密,可以安排在一起进行探究;从理解上看,被除数不变的难度最大。于是,我有目的地将除数不变的探究安排为先学内容:要求学生在题卡中选择要验证“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应选用哪组材料,技术后提示学生先建立观察顺序,并说明和第几数比较,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交流,在交流中总结出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体现新的数学理念。 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安排为二次探究的内容,由于有了前面的学习经历,这一层次的教学,我采取“帮扶”的方法,将教学精力集中在突破对规律的理解上。每个学生自由计算、思考、小组讨论总结,我抛出问题“你还能自己设计一组被除数不变的算式,通过计算,来验证你的发现吗?验证解决的过程实际就是函数一一对应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初步渗透的过程。新课程非常强调数学知识的建构。数学知识是在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随着课堂活动的不断深入而动态生成。当学生小组合作验证了: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后,针对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的方向相反,而除数不变时,商和被除数的变化方向一致。我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律?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吗?”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借助生活中的原型,可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回答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特备学习材料,供选用: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例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大家所发现的规律,比如:有100颗糖,如果平均分给10个人吃,每人吃10颗;如果平均分给5个人吃,每人吃20颗,(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2倍,商反而扩大2倍,每人吃的颗数变多了),如果平均分给2个人吃,每人吃50颗,(每人吃的颗数更多了);这就像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就缩小,除数缩小商就扩大的道理是一样的。

第三个规律,商不变的规律。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有了两次的探究经验,这一规律的学习与理解,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猜想如果商不变,被除数、除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可能会有不同猜想,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计算、观察、比较、主动探讨总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利用合作学习,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给学生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体验成功。需要教师提醒(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我设计如下练习题:

1、 轻松园地:

出示一组习题不用计算直接判断,和一组填空题。通过比较与发现考察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及商不变性质理解与掌握情况。

2、 竞猜广角:

根据24÷12=2,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商。变式练习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商的变化规律的进一步理解。

3、 益智乐园:

利用猴王分桃的故事复习商不变规律的同时感悟运用商不变性质可以使计算更加简单,并明白其中的算理。最后提出:两个数相除,商是20,要使商变成40 ,怎么办? 全面回顾商的变化规律,考察学生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能力。

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既巩固了商的变化规律,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

五、说板书设计

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常态课中,需要有质量的板书设计。本节课在板书的牵线搭桥下,实现了课堂组织的灵活性与针对性。板书设计分成两次完成:

第一次:围绕“变”与“不变”设计,板书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第二次:通过修改板书中的“变”,以表格的形式具体呈现出这节课研究的三大数学规律,清晰的板书形式有利于及时进行教学小结,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孩子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规律 被除数 除数 商 1 扩大(或缩小)几倍 不变 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 2 不变 扩大(或缩小)几倍 缩小(或扩大)相同倍数 3 扩大(或缩小)几倍 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0除外) 不变 在具体板书的过程中,用红粉笔书写板书中的重要内容,以达到唤醒孩子们的注意力的目的。

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商的变化规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一名数学知识的猜测者、研究者、发现者,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说课"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1873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