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2016-01-11 08:21:4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一:八年级历史上册(北师大版)第18课 ...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一:八年级历史上册(北师大版)第18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二:历史八年级下北师大版第18课 蓝色地中海文明教学设计

第18课 蓝色的地中海文明(第1课时)

【课程标准】

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了解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伯利克里统治时期是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时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取关键词、完善表格等方法,掌握雅典民主发展的演变的基本表现。 通过材料分析,思考辩论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得与失,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材料联系现实,理解民主的践行需要真正高素质公民、民主的历程会伴随曲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正确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初步培养民主意识;

通过对梭伦、伯利克里等改革的了解,认识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通过了解地中海文明,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树立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阶段。

【教学难点】

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畅游了古老的亚非文明历史,在那里,我们重点学习了埃及的尼罗河文明、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南亚的古代印度文明。古老的东方文明让我们叹为观止,而今天带给大家文明享受的是一个更加美丽而浪漫的地方:古希腊。古希腊创造的文明是和古老的东方文明是不是一样的呢?

设计意图:给学生明确的地理概念,与之前学习的历史进行横向的比对,同时也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质疑: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创造的文明是不是一致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学习目标。

学生从中找出关键词“民主”,开始我们的学习旅程。

导入意图:导入直入主题,突出核心知识,并对前后两节课内容的内在关联性有所了解。

[讲授新课]

根据之前我们所学习的,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东方国家在政治制度上都是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那为什么雅典会突然创造出“民主”这样的概念呢?

幻灯展示中国地形图和古希腊地貌。提示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其特征。同时展示材料:

“We live around the sea like frogs around a pond.”

“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总结:(1)地理位置特征:三洲要冲

(2)地形地貌特征:山岭沟壑;海岸曲折,港湾众多;

(3)气候特征:温和宜人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你能告诉我,这样的自然环境会给美丽的古希腊带来什么吗?

通过动画演示示意图了解自然环境对古希腊的影响。

得出结论:希腊的地理环境为民主政治形成提供重要的自然条件

(过渡语)拥有智慧并且深深的热爱自由的古希腊人民创造了历史上诸多灿烂的文化,在这古希腊国度里,有这样一个城邦显得格外耀眼,它的名字叫“雅典”,然而在公元前6世纪早期,宁静的雅典城邦内部却暗潮涌动。 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8---6世纪雅典平民的境况是极其艰苦的,借了贵族的债若还不清,贵族就在借债者的土地上竖起债务碑石,借债者就会沦为“六一汉”,他们为贵族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给贵族,自己只有六分之一。如果收成不够缴纳利息,贵族便有权在一年后把欠债的平民及其妻、子变卖为奴。

分析讨论:根据材料分析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出现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适当加以点拨:对城邦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平民和那些流入本邦的难民没有太大的区别,经济上的贡献和政治权力上缺失的不协调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了解到雅典政治改革的内动力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过渡)平民与贵族的频繁冲突使得贵族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可是从自己身上剜肉,任谁都下不去狠手,面对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动荡的局势,有人写下了令人动容的哀歌:

“我注目凝视,而悲哀充溢着我的心,在爱奥尼亚

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看来再不改就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他就是梭伦。

幻灯展示梭伦头像。

阅读教材,你能说出梭伦改革的重要内容吗?

内容展示思路:

因为平民与贵族矛盾冲突严重,所以改革中肯定有涉及两者矛盾的内容,所以有了解负令,通过改革,梭伦取消了债务奴役,重新划分公民等级,创建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的预备会议,并赋予公民上诉权,从此,平民摆脱了债务并与奴隶之间划清界限,因而获得确定的公民身份,形成稳定的公民集体,通过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他们首次能参与到国家事务中。

(过渡语)有了公民,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想参与到政治中来,已经拥有政治权力的人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将高级官职保留在贵族手中,但接纳平民在政府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折中办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平民的需要,所以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仍然在上演,于是再一次改革迫在眉睫。

幻灯展示图片:克里斯提尼

幻灯展示材料:

陶片放逐法 由陶片放逐法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可以看到一个进步在于民主有了监督,另外引入与梭伦改革“四百人议事会”的对比内容“五百人议事会” 思路:既然民主范围小就扩大民主范围,害怕再出现一个人独大的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所以就有了陶片放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学会提取有效信息。

(过渡语)“主权在民”和“轮番执政”使得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此确立了起来,雅典民主制度成为全希腊的榜样,各个城邦纷纷实行。有了“民主血统”的雅典不久后迎来了他的春天。

幻灯展示伯利克里头像。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设计伯利克里改革内容的表格,完成对表格的填写。

头脑风暴:通过材料说明为什么伯利克里改革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

点拨:范围扩大,有三权分立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学生更加了解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感受这种政治对当时的社会及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

(过渡语)虽然雅典最后难逃被他邦占领的厄运,但这个小城邦留给世界的灿烂却是永恒的。让我们一起在反思中回味雅典的荣光。

反思材料一:

故事在线:据说首席大将军伯利克里的好朋友被陪审团审讯时,他曾亲自出庭竭力为其申辩,甚至痛哭流涕,但他的好朋友仍被判了刑。而他本人也曾因挪用公款被罚款,并曾被革除了将军的职务。陪审团的作用,使得雅典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使它在公民中的威信极高。

思考:通过材料,我们得出了什么信息?

点拨:

雅典民主的积极作用,对当时的雅典和今天的世界都是重大的,同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三: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精编教案 北师大版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课程标准〗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阅读并口头简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学生能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看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等教学方式,初步掌握能够自己运用有关的历史资料或亲自动手收集历史资料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聆听、学唱《黄河大合唱》等历史歌曲,去感受经典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卢沟桥事变。

难点 讲清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共赴国难是如何形成的。

〖教学设备〗

历史教学挂图、历史图片、教学投影仪、录音放音机、《黄河大合唱》磁带等。

〖教学方法〗

运用“导入――学生阅读思考――质疑――讨论――解答”五步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2.团结抗战,共赴国难

(1)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2)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入手。同学们,现在我把一张照片的复印件发给你们,请你们仔细看好手上的这张照片复印件,它是我国古代一个有名的建筑物。你们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学生较容易地回答出:卢沟桥)

2.同学们是否听说过近代卢沟桥曾经发生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在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之后,教师指出,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年抗战”。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解“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先仔细阅读思考一下课文标题下面的学习导言。

提出问题:“卢沟桥事变”是怎么回事?(板书)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教材正文大字部分第一段,稍后让学生回答“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地点、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

引导学生回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独自侵占、灭亡中国的开始,教师随后强调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之序幕,它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亚洲)的爆发。

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毫不畏惧,奋起抵抗。投影仪打出“中国守军在卢沟桥上奋起抗战”历史照片。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小字内容,叙述中国守军第29军官兵英勇作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回答“想一想”:佟麟阁将军的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实质(即热爱自己的祖国,决心与国家共存亡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指着课文“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进行介绍,虽然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但不久日军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7月底平津相继失陷。日本侵略者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企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灭亡中国。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将怎么办?(让学生议一议) 团结抗战,共赴国难(板书)

教师应引导学生简要回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然后指出,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促进国共两党进行合作。让学生朗读通电,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国共合作”。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将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7月17日,中共派周恩来等同国民党进行对话,国民党政府表示愿意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实现两党合作,共赴国难。也是在7月17日这一天,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介石在江西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愿意跟共产

党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设计问题: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比较之后,自己得出结论――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蒋介石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对日本的态度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让学生简单讲述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生之后对日态度的表现。

教师强调提出,至此,在国难当头,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合作,团结抗战,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渲染教学气氛,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当时全国同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日决心,教师可播放历史音乐《黄河大合唱》,让学生通过聆听历史音乐作品,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去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和认识历史,以便达到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之目的。

当学生完整地听一遍《黄河大合唱》之后,教师再将收录机的控制音量开关关小(能听见为宜),然后重播《黄河大合唱》,教师一边用它作为背景音乐,一边向学生满怀激情地简述道:“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震撼山河的吼声,像火山熔岩喷射而出,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作品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是不可侮的!为了挽救危难的祖国,四万万同胞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掀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拿起笔做刀枪,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对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同学们,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注意观看两幅图片:投影展示“日军在南京活埋中国平民”和“日军在南京集体枪杀中国平民”,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间的什么事件?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小目大字后回答。教师接着板书:南京大屠杀。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占领首都南京,使用各种残忍方式对我国和平居民和被俘士兵进行了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的具体情况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内容。待学生看完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残暴表现,教师归纳概括:侵华日军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日军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使用机枪扫射、刀砍、活埋等多种灭绝人性的残暴方式,对我国南京的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30万人,进行了为期六周的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古都南京顿时成了一座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人间地狱。南京大屠杀这一人间惨剧的发生,说明了日本侵略者是一帮穷凶极恶、丧失人性的法西斯分子。南京大屠杀使我国无辜的和平居民付出了巨大牺牲,我们永远也不应当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

为了让同学们对发动战争的战争罪犯有一个更为直观地了解和认识,我特意安排了一项活动:把“恶魔的末日”――1947年4月26日,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罪大恶极的谷寿夫1946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引渡到中国后,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军事法庭根据他所犯下的罪行,判处其死刑,押至刑场处决的照片展示在同学们眼前。让同学们更为直观地懂得一个道理:即“多行不义必自毙,作恶到头终有报,

这是历史的惩罚!”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卢沟桥事变”是怎么一回事,也大致了解到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英勇反抗行动以及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恶,初步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中国人民是如何用劣势装备,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进行殊死抗争的。下一课我们还将继续了解与学习前辈是如何艰难而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 〖教案点评〗

本课是一节常规课,教师紧扣“卢沟桥事变和团结抗战、共赴国难”这一主题,对教材内容重新设计,既兼顾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又不乏新颖、独到之处,其特点概括如下:

第一,看图导课,符合该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征。教师针对乡村中学教学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收集的地图、图片等资料,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出较为直观、真实的感性认识场景,符合课改的理念。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导入――阅读――思考――质疑――讨论――解答”的五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形成问题意识,并以讨论问题的方式,激发其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

第三,用声情并茂、音画同步的方式,组织学生聆听、学唱《黄河大合唱》,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体会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感受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使爱国情感于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的心田,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人文素养的教育功能。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四:八年级历史上册(北师大版)第18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五: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课件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六: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学习目标】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学习重点】

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1页到93页的内容,回答1—2问题:

2.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又向哪些地方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3—94页的内容,回答第3题:

3.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什么时间?日军杀人手段有哪些?共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多少人?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4页的内容,回答第4题: 4.说说与这两付臂章有关的历史。

【共同探究】

1.为什么说“芦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现在,日本国内不时出现一些公然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事情,日本政要络绎不绝地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内供奉着战后处以死刑的东条英机、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等十四名甲级战犯及其他战争罪犯。日本右翼势力竭力否认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血的历史事实,对此,你想说些什么?

【知识拓展】

1.“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

A.台儿庄 B.南京 C.卢沟桥 D.沈阳

2.“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3.永州市某校初二(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l949年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

A.国民革命 洪流奔涌 B.十年对峙 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 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 革命胜利

4.“„„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 A.东北 B.北京 C.上海 D.南京

5.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D.日本的官方言论 6.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7.读图题

(1) 图一中此地曾发生过哪一重要历史事件?对中国有何重大影响?

2)图二反映的信息与日军的哪一暴行相关? 3)面对日军的咄咄逼人之势,两党的表现如何? (

【学后反思】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七: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学案 (北师大版)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学习目标 】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了解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学习重点】 了解日军在侵华期间所犯下的罪行,学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学习难点】 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因。

【学法提示】 逐层分析、读图分析、类比联想。

一、导入示标: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我东北,之后,步步进逼华北,1937年,日寇在卢沟桥,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的抗战从此开始了。

二、自学知疑:

(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

(时间),日本侵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 “ ” 。 ...

,日军攻陷南京后的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人以上 ,这就是 “ ” 。(用图片证据反驳日本言论)

认识: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暴露了日本法西斯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二)质疑问难: 三、探究交流:

步骤一:魂断卢沟桥

材料一: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中学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阐述了哪一事件?历史真相真的如材料二所说吗?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的目的是什么?请说说这一事件的影响。

步骤二:守土抗战之责

材料三:

(2)材料中共产党的通电和蒋介石的讲话出现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从这些话语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国共双方的决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步骤三:泣血的“30万”

材料四:

《东京日日新闻》报道

材料五:2005年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仅轻描淡写地说,“由于日本军,中国军民出现了多数死伤者” ;日本领导人连续不断地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日本在南京活埋中国平民

材料六:关于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战争的目的,教科书狡辩说,“原来是为了获取资源,(战争)也成为加速亚洲各国开始出现的独立运动的一个契机”;关于侵略战争带来的灾难,教科书称,“在战争中,没有不杀害和不虐待非武装人员的国家”。

(3)材料四两幅图片再现了哪一史实?对照两幅图片,结合自己了解内容,你认为材料五和材料六说法正确吗?材料五、六反映出日本对待历史持什么态度?

(4)近些年,日本领导人连续不断地参拜靖国神社,说明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你认为要想中日关系达到“经热政热”的程度,日本政府应怎么做?

材料七:温家宝总理指出:中日两国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中日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如何理解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四、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8分)

1.右图是我国军队在某一时期的肩章,这一时期是

A.十年内战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

2.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1937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首诗反映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D.局部抗日战争的开始

4.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B.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C.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D.日本的战略失误

五、学习感悟:

虽然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4年了,但至今日本政府没有正确看待侵华历史。中国人民必须牢记国耻,居安思危,发奋图强!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确保我们受侵略、遭残害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我想说: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八:历史八年级上(北师大版)13---18课(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九: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学教练案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杨宗鹏 时间:2014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及结果和历史影响。

2.通过了解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残的侵略本质。

一、自主预习,认真准备 (一)卢沟桥事变

1.时间: 年7月7日 2 .经过: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 ,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史称 ,又称“ 。 3.影响: 。

(二)南京大屠杀 1.时间 年12月 2.主要手段: 、焚烧、 、砍头、军犬撕咬等极其残忍的手段。 3.结果: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的 内,屠杀中国军民 人以上。

(三)共赴国难

1.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 , 任总指挥, 任副总指挥,

开赴 抗日前线。

2.1937年10月, 改变为新四军, 任军长, 任副军长,在 开展对日作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分析交流以下材料:

在卢沟桥作战中,二十九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砍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

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做《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抗战的正规军,后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前进。冲向那敌人。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请完成:

(1)《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2)材料描述的中国历史上的哪次事件?

(3)“鬼子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4)《大刀进行曲》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三、当堂训练,检测固学

1.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北京的桥千姿百态,世界闻名,其中卢沟桥不但体现了中国古代造桥技术的高超,还和现代史上

哪一事件有关-------------------------------------------------------------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经历了---------------------------------- ( )

A.5年 B.7年 C.8年 D.10年

4.1937年12月,一名记者来到南京,他能看到什么是事情的发生------------------ ( )

A.中华民国成立 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南京大屠杀 D.南京解放

5.为反驳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二部设计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 )

A.难忘九一八 B.激战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战台儿庄

6.“国家多难,军人应马革裹尸„”在卢沟桥中,指挥军队奋勇抗战,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是( )

A.佟麟阁、赵登禹 B.张学良、杨虎城 C.蔡廷锴、蒋光鼐 D.张自忠、左权

7.有一个人在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华北地区参加对日作战。他加入的是( )

A.新四军 B.八路军 C.解放军 D.志愿军

8.日军在卢沟桥事变后未能速战速决地灭亡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军民英勇抵抗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日本的综合国力下降 D.美国对日宣战

9.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把日本在20世纪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美化为“把亚洲人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

来”。以下侵华史实中能使这一谎言不攻自破的有------------------------------ ( ) ①挑起甲午战争,制造旅顺屠杀 ②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③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④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日本侵略中国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 ①九一八事变 ②挑起甲午战争 ③南京大屠杀 ④卢沟桥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11.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能够再次合作,共赴国难的原因是------------------ ( )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中美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国共两党的矛盾消除了 D.中日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2.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 ) ①都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在中共努力下促成 ③都推动了革命进程 ④都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分析理解

13.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在近代多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的伤害。 (1)请列举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2)根据历史事实填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是标志局部抗战开始的是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日本还伙同其他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 。

四、教(学)后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篇十: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课件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230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