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

2016-01-11 08:42:3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篇一:《运动与摩擦力》的教学反思 ...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篇一:《运动与摩擦力》的教学反思

《运动与摩擦力》的教学反思

江湾小学 贾静明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5课。在前几课中,学生们已经利用小车和弹簧测力计对运动和力作了探究。因此,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探究性课。通过引导,讨论,实验操作,观察,感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摩擦力,经过分析交流,认识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探究摩擦力大小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通过交流猜想,制定探究方案,完善方案,实施实验,在小组共同探究分享中获得知识。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和学生反馈情况,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1.创设情境,认识摩擦力

科学学习可以明白生活中一些现象蕴涵的道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避免一些灾难。知识的探索总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情境。在关于摩擦现象的认识中,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调查教室里的摩擦现象,家庭中的摩擦现象。如:写字用的笔,穿的鞋,擦玻璃,拖地等。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想象力,从而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2.制定方案,自主探究

教学设计交流过程中有的老师提醒我要注意实验中对学生的指导与提示,于是我在这方面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自由讨论,自由猜想,制定验证计划并完

善方案。在教师参与的实验探究中,充分展现学生探究的自主性,加强了对学生认真观察的引导,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便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科学概念。利用课件提示实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怎样通过实验获得准确的信息。

3.合作学习,分析数据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科学课的学习,更多的是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意向,尽量让学生按不同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材料的选择,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的选择等,使学生的主体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实施,相互配合,乐于合作和交流,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认真听取他人意见。不断地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见解,注意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强化了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对待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集体讨论分析,交流各自的想法,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分享各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但是,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对实验操作细节的讨论不够,严谨的科学探究意识没能很好的落实,在导入和过渡性的问题上显得有些重复,没能很好的把问题简洁化。造成时间上的把握不是很恰当。考虑到时间上的把握,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没能很好展现。最终使交流讨论的时间过去形式,没能起到最佳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更加注意备学生,加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使每一堂常规课都能让学生们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篇二:《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本单元属于力学知识板块,学生初次学习,但对力已有初步的感受。教材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力的测量;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此前学生已经掌握用弹簧秤测定力的大小的实验,本课的知识是学习第六课“滑动与滚动”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初中《科学》的力学单元联系紧密,为初中学生学习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惯性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本课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感知摩擦力和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第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这一活动是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来自行设计实验、检验推测。第三、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表面粗糙,摩擦力大;

3.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 :

1.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认真进行实验的习惯;

2.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弹簧测力计(5N),供拉动的小车,钩码一盒(作为载重物),毛巾。

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5N),供拉动的小车,钩码一盒(作为载重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老师想请问一下大家,我这样测出来的读数是什么力啊?(用弹簧测力计勾起物体),那这样呢(用弹簧测力计拖动笔袋)。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大家刚才说的对不对。

(一)认识摩擦

1、科学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也都可以通过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出示轮胎的图片)这里有新旧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仔细观察一下,轮胎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是如何造成的。(一个学生回答即可)

2、说的真好,在科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摩擦。

3、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现象呢?(5、6个学生说即可)

(二)摩擦与运动密不可分

1、看来摩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我们真正了解摩擦吗?

2、感受摩擦力认识摩擦力。我们把手放在桌面上,感觉用了多大的力?把手离开桌面做同样的运动,感觉用了多大的力?对比一下,两次用力大小有什么不同?那手放在桌面上不动感觉得到摩擦力吗?

3、通过刚才的自己的感觉,大家说一下,怎样才算有摩擦?(它们不仅要相互接触,而且只有相互运动时才会有摩擦)

4、你真善于思考!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一个阻碍运动的力,我们叫做摩擦力。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探究重点。

二、了解摩擦力

(一).感受认识摩擦力的大小。 师:我们以前学过,可以用什么来测量力的大小呢?请问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用之前首先调零,读数时眼睛要与指针相平,要读出测力计的数据,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其实摩擦力也可以用这种工具来测量力的大小。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当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慢慢拉动运货小车时,测力计的计数就是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在测量摩擦力前要先把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位,测力时,要让小车匀速直线运动,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特别应注意,你的测力计不能偷懒,倚靠在桌面上,也不能淘气,向高处跑,一定要与被拉动的物体相平。下面我们来用测力计测一下我们的运货小车装运钩码时受到的摩擦力。要求大声地读出你的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快。

(2)学生动手测试,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分组练习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3)(如果学生测出的数据基本相同,老师提出来一个不同的。)

三、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一)推测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1、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大家都测出了摩擦力。请各组派代表说出你们测量的摩擦力是多少?

2、很好,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3、学生讨论,提出假设。

4、(适时板书接触面光滑程度和物体的重量)你们真善于思考总结。你们的猜测都有着一定道理,那他们之间可能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想探究吗?

(二)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1、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先来探究一下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吧。老师可先提醒大家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我们应让我们得到的数据形成对比,想想应该如何利用手中的材料(运货小车、钩码,测力计,鼠标垫)完成这个实验呢?

2、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并记录实验方案。

3、你们真可称得上是小小科学家,想的都很周到。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老师给予大家一些提示,请看大屏幕。如果有时间,你们还可以选择其它的接触面,比如地面,桌面来进行实验,填写在第三行。你们会做了吗?实验时,注意实验数据的记录,当你们完成实验后,把你们的发现告诉我,好不好?

4、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5、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是比较一下自己的测量数据,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大还是小。也就是说,每一个小组都是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吗?

(三)探究摩擦力与物体轻重的关系。

1、现在我想问一下,你们小组接触面光滑时,摩擦力是多少牛顿?其他组是这个数吗?同样是光滑的接触面为什么摩擦力不一样呢?接触面粗糙时,

摩擦力是多少牛顿?其他组是不是也不同呢?这是为什么呢?(被测物体重量不同)

2、如何证明被测物体重量与摩擦力的关系呢?

3、指出1-2个学生说出实验方法。老师听明白了,是这样做对吗?让学生看大屏幕的提示。

4、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5、学生比较一下自己的测量数据,被测物体物体重时,摩擦力是大还是小呢?被测物体物体轻时,摩擦力是大还是小呢?

6、你们的实验很成功,数据也很准确,得到的结论很清楚,老师为你们的精彩表现而折服。

四、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的关系。总结板书。

2、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离不开摩擦力,摩擦力有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有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怎么办呢?对我们有利的我们就要加以利用,有害的我们就要加以防止。

3、为了检验大家的知识掌握情况,老师出了一些题,看看你们能解决吗? 板书设计: 运动与摩擦力

一、 摩擦力

二、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三、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运动和摩擦力》教学反思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5课。在前几课中,学生们已经利用小车和弹簧测力计对运动和力作了探究。因此,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探究性课。通过引导,讨论,实验操作,观察,感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摩擦力,经过分析交流,认识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探究摩擦力大小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通过交流猜想,制定探究方案,完善方案,实施实验,在小组共同探究分享中获得知识。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和学生反馈情况,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在课堂中,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认知摩擦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拉住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观察轮胎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激起孩子们的探究欲望。

2.感知摩擦力、测量摩擦力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体验摩擦力,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什么是摩擦力。出示摩擦力的定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指出,摩擦力不仅能感受到,它的大小还是可以测量的。将如何测量,测量方法进行指导,并演示。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首先让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然后选出两个猜测进行研究。记录单填写由易到难。

4.总结延伸应用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课进行小结,然后出了个个小检测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整堂课,教学流畅,教学目标达成,但反观课堂觉得也有缺憾的地方:

1.教师的语言不够富有激情,这样整个课堂显得缺少一种激情。适当的评价会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但在课堂上,我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也较少,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或汇报后,老师没有及时跟上评价,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2、在小组合作中更加注重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做到每个同学都有事可做,小组汇报的同学有话可说。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篇三:刘晶运动与摩擦力及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节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水曲柳镇中心校 刘晶

2013年11月27日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四单元第5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

(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借助弹簧测力计等实验材料,用实验操作验证,得出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的结论。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摩擦力,从而方便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三、教学准备及教学手段

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钩码、砂纸、A4纸、新运动鞋和旧运动鞋的图片,使用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摩擦力(5分钟)

1、激趣导入:我们的好朋友冰冰要和妈妈周末去爬山,看!这就是她要去爬山穿的鞋(大屏幕出示两款不同的运动鞋),帮她看看穿哪双鞋更适合爬山呢?(防滑)冰冰爬完山回来后发现他的新鞋变成这样了(大屏幕出示破旧运动鞋的图片),怎么回事呢?(运动时,鞋底与地面接触就会发生摩擦,摩擦会使物体受损了)

2、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板书:运动与摩擦力

3、那我们现在就来做一个活动感受一下摩擦力吧!师生共同做:伸出我们的右手在空中左右滑动两次,再把手紧紧地放在在桌面上上

下拖动两次,感受两次用的力大小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呢?

4、像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大屏幕出示摩擦力的概念)。那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摩擦力有时大有时小,那么它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用科学方法来测量它的大小。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7分钟)

1、出示弹簧测力计,并复习使用方法。小组讨论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摩擦力的呢?(大屏幕出示测摩擦力的方法) 教师演示:我们先把一个钩码放入空盒子里,然后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这个盒子,刚好能使这个盒子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指生读出示数。

学生以组为单位,分组测量钩码、笔袋、水杯等身边的物体在桌面上的摩擦力。

2、发现不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不同的。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猜测重量)

(三)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20分钟)

1、教师演示:一个小纸盒在斜面上运动,第一次用光滑面,下滑;而第二次用粗糙面,却没有下滑。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板书:接触面的状况/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2、小组现在可以讨论一下,如何设计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关系的这个实验呢?

学生说出桌上准备好的实验材料,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小组开始做实验,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实验,实验后,学生汇报实验数据。

我们的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

3、刚刚已经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物体的重量有关,那怎么来做这个实验呢?小组实验,实验后,学生汇报实验数据。

我们发现: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越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越小。

4、整理实验器材,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3分钟)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拓展应用(3分钟)

利用摩擦力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出示拔河、滑雪、拉琴等图片,你能从这些事例中说出人们是在减小摩擦,还是增大摩擦吗?

七、总结(2分钟)

通过本节探究式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生活事物之间的摩擦力,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也会有一些小误会、小摩擦,倘若我们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谅解,我们的同学之间的友谊就会更加牢固,我们的班集体就会更加团结。

八、板书设计

粗糙

接触面状况 光滑

物体的重量 轻

大 小 大 小 运动与摩擦力

《运动与摩擦力》的教学反思

水曲柳镇中心校 刘晶 10月,金秋送爽,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本月我很荣幸地代表学校来到舒兰市环城中心校讲课。在马主任的帮助下,最终选择了《运动与摩擦力》。

在备课中,由于开始急于求成,对教材没有完全理解,就开始做ppt,在试讲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但是在校领导的及时指正之下,我逐字逐句的进行修改,并完成了比赛。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回顾起来,心里仍满载着感动和感激。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和领导的反馈情况,现做以下反思: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5课。通过上节课对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力。因此,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分组实验课。通过引导、感知、讨论、实验操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摩擦力,经过分析交流,认识测量摩擦大小的方法,并且尝试猜测、验证摩擦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为了让学生更好学以致用,我主要在课堂上采用激励性评价,因为西方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会把生命卖给你,但却会为了一条彩色的绶带把生命奉献给你”。足以见得,激励是多么的重要,故而在上课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信任,激发他们“想要学”的欲望。

在课堂上,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认知摩擦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拉住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本环节我主要是利用生活中常会发生的小事来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一开始,我通过让学生帮冰冰选择爬山穿的鞋,爬完山后鞋破损的图片,从而认知摩擦。

2、感知摩擦力、测量摩擦力

我和学生做一个小小的互动,手分别放在空气和桌面上拖动的实验来感受力的存在,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真实感觉,让学生在玩中体会这种力。在充分描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把手放在桌面上,感受到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出示摩擦力的定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指出,摩擦力不仅能感受到,它的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篇四: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运动与摩擦》

乐兴小学: 陈波涛

科学概念:

1

2

3

4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器官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根据身边的实例,感受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

3、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4、设计实验验证摩擦力与接触面与重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听、摸、看等,运用眼、耳、手,多方位、多渠道、多器官来感受比较抽象的摩擦、特别是摩擦力的大小。

2、学生亲自动手,循序渐进,运用身边的案例,感知摩擦力是物体运动时,表面与表面接触发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3、在实物感知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量化的对比探究方法研究科学现象。

4、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继而激发科学探究的热情。

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课件、不绣钢管(大约1米)、教师搬动书柜的视频。

学生小组材料:砂纸、宝宝霜、洗洁精、弹簧测力计、纸盒、钩码、记录表。 探究过程:

一、 感知运动中摩擦的存在。

师:有这样两句响亮的广告词:运动无处不在!运动每时每刻!(课件出示)运动,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运动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大家有兴趣吗?

教师板书:运动

通过手掌摩擦感知运动时的阻力——摩擦力,揭示摩擦力的概念。

①师:当天气寒冷的时候,同学们习惯做一个动作:搓手。你们搓过吗?好,咱们一起来搓一搓。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耳朵旁边,像老师这样搓,由手掌根搓到指尖,每次尽量搓到头。教师示范。

师: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是从哪儿发出来的? 生:摩擦的声音,这个声音是从手掌之间发出来的。

师:停止搓动,这个声音还在吗?

生:不在了,没有了。

②师:为了让你们的手更漂亮,咱们抹点宝宝霜,然后再来搓手,好吗? 请小组长拿出材料袋里的宝宝霜,给每个组员挤在掌心上。待会咱们一起搓,都挤好了吗?

师:咱们继续搓。

师:这次搓起来手掌感觉怎样?

(学生回答:比刚才舒服多了,滑滑的,很细腻的感觉)

师:与第一次相比,哪次搓起来要费劲一些?

(学生回答:第一次要费劲一些。)

师:同样是你自己的手,你自己在搓,这次怎么就不那么费力了呢? 有哪位同学能够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 (学生回答:抹上宝宝霜以后,摩擦减小了)

师:哪儿的摩擦减小了呢?

(学生回答:手掌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减小了)

③ 特冷的时候,有些同学喜欢戴手套。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副手套,但很特殊。

教师出示手套,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材料袋里的手套戴上手套,我们又来搓。

师:这次搓动起来手掌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很费劲,搓不动)

师: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不光滑,太粗糙了)

师:刚才我们抹上宝宝霜搓手的时候,很顺畅,很舒服,戴上手套搓的时候,总感觉搓不动,往前搓的时候,总感觉有一种力在阻碍我们手掌运动,对了,这种阻碍手掌运动的力,我们把它叫做摩擦力。

一边搓,一边再感受。

师:当我们的两只手停止不搓的时候,这种阻碍的力量还在吗?

(学生回答:没有了。)

师:两只手分开,在空中来回的搓,这种摩擦力还有那么强烈吗?

(学生回答:没有了,几乎感觉不到。)

师:那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这种力呢? 学生回答:两只手必须接触的时候;

两只手必须要运动起来;

师:如果把我们的两只手换成其他两个物体,这种摩擦力还会存在吗? 学生回答:还会存在。 师:那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什么?

(学生回答:会发生摩擦。)

因此,就会产生一种什么力?

(学生回答:摩擦力。)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大屏幕显示: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发生( )。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 )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组织学生填空后,一起朗读。

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随时都能感觉到这种摩擦力。同学们可以把手放在桌面上拖动,然后把手离开桌面做同样的运动,感觉一下两次用力大小的区别。 学生汇报。

(在桌面上拖动,摩擦力大;离开桌面上时摩擦力小,这说明摩擦力有大有小。)

师: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二、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师: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摩擦力,测力计的使用大家都学习过吧!老师再来……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教师示范,并强调不能太用力猛的一拉,动作应缓缓的。

三、 生活中的运动与摩擦

1、接触面光滑程度与摩擦力的关系。

师:运动无处不在,运动每时每刻。(课件再次出示)

接下来咱们来运动运动。

(1) 拔河这项体育活动,大家参与过吧。恩,拔河是一个大型集体运动,参

加人数多。咱们今天就在教室里来拔河。不过教室里场地太小了,比赛规则变一下。参加人数2人,左右个1人就行了。比赛的绳子嘛,咱们用这根钢管来代替(大约1米长的钢管)谁愿意来?

选2名学生上讲台。一个大个子男生,一个小个子女生,分左右站好。 师:同学们先猜一下,谁会赢?

学生回答:肯定是男生。

师:还是验证一下。比赛开始

(观察比赛场景男生以绝对优势胜出)

师:看来女生的力量确实有限。可今天老师想创造以弱胜强的奇迹。我们应该帮帮谁?

学生回答:女生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帮帮女生,实现以弱胜强的愿望。

(讲桌上明显的摆出洗手液)

学生出主意:1、增加人数。(师否定,人数增加以后,女生这边就不是弱者了)

2

3

准备后,开始比赛。学生被滑稽的场景大笑。

师:我们以弱胜强的目的达到没有?看来啊,这位同学的办法很不错,你来告诉大家,这样做有什么理由?

学生回答:洗洁精弄在手上太滑,根本无法握住钢管,所以比赛输了.

师:钢管太滑,就意味着什么力量也会减弱?

学生回答:摩擦力也会减小.

师:哪儿的摩擦力减小了呢?

学生回答:减小手掌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使手无法握住钢管。

师:对,在刚才的活动中,利用给男生手上抹上洗洁精,我们来对比一下两位同学的手面,男生的手面怎么样?

学生回答:很光滑.

师:女生的手面呢?

学生回答:不光滑,很粗燥

师:也就是他们拔河时手面与钢管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怎么样?(不同) 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认为什么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呢?

学生回答: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师:谁来猜想一下: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怎样影响摩擦力大小?

学生回答: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真的是这样吗?咱们一起用实验来验证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实验单:(填空)

师:我们这次要验证的是摩擦力大小与什么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接触面光滑程度。

师:那这次实验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师:为了改变接触面光滑程度我们可以先在桌面上拉动盒子,然后在砂纸上拉动盒子。

师:由于盒子比较轻,实验效果不明显,我们可以往盒子里面装钩码来加大重量。你们看装几个?

学生回答:不统一。

师:取中间数四个,那么在砂纸上实验又装几个?

生1:4个。

生2:个数不一。

师:在对比实验中一般改变一个条件,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已经改变了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所以物体重量该不该变?

生:不该。

实验要求:实验时请同学们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实验结束后请坐好。 那请小组长上来领取实验单: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填表,齐读。

3.物体重量与摩擦力的关系

师:星期天老师准备把办公室的书柜重新摆放。(看视频)老师遇到了什么困难 学生回答:拉、拖不动。

师: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好吗?

学生回答: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

再看视频,看看同学们的办法是否与老师的做法一样呢?

师:这种办法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这是减少了书柜里的重量。

师:书柜重量减轻,还有什么力量也会随着减小呢?

学生回答:可能是摩擦力吧。

师:靠什么来减小摩擦力呢?

学生回答:依靠减少重量,来减小摩擦力

师:减少哪儿的摩擦力?

学生回答:柜底与地面的摩擦力

师:那谁来猜想一下:物体重量怎样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呢?

学生回答: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咱们一起用实验来验证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请看大屏幕:

师:我们这次要验证摩擦力大小与什么之间的关系呢? 生:物体重量。

师:那这次实验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生:物体重量。

师:为了改变物体重量,我们采用在盒子里增添钩码的方法来验证。 那请小组长上来领取实验单: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单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填表、齐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运动与摩擦力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什么叫摩擦力,还知道了通过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生活中与摩擦有关的一些图片和现象.(出示PPT)

四、 同学们:有运动,就有( ),运动无处不在,摩擦也( ),运

动每时每刻,摩擦也(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那么下来过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你们周围的运动与摩擦力,完成课外调查表: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篇五: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5课。在

前几课中,学生们已经利用小车和弹簧测力计对运动和力作了探究。因此,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探究性课。通过引导,讨论,实验操作,观察,感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摩擦力,经过分析交流,认识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探究摩擦力大小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通过交流猜想,制定探究方案,完善方案,实施实验,在小组共同探究分享中获得知识。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和学生反馈情况,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在课堂中,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认知摩擦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更能拉住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一开始,我设计了一情境:丁丁要去登山,请你帮他挑选课件上出示的哪双运动鞋更合适,并说出理由。这个情境贴近孩子们生活,能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感知摩擦力、测量摩擦力

教学中,我让学生先体验摩擦力,手放在桌面上拖动的实验来感受摩擦

力的存在,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真实感觉,在充分描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把手放在桌面上拖动的时候感受到的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出示摩擦力的定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摩擦力的概念。接着我对如何测量摩擦力的方法进行了指导,并演示,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了尝试。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首先让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

学生的猜测,然后选出两个猜测进行研究。研究前引导学生进行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并且通过展台,引导修改方案,使方案更加成熟。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按照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4.总结延伸应用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课进行小结,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

人们为了更好生活,精心设计使用的物品,需要摩擦力力时便想办法增大摩擦力,不需要摩擦力时,便想办法减小摩擦力。最后,设计了帮张老师挑选厕所地砖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课中比较成功的地方:

1.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质疑精神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精神。课堂

教学中,我没对学生进行生硬的科学知识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思考,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在实验中去获得科学知识与体验。如为了让孩子直观感受摩擦力,我让孩子们伸出手在桌面拖动,感受手受到的阻力,从而体会什么是摩擦力。在学生用测力计测出各种物品在桌面受到的摩擦力,我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了一组数据,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从这组数据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了这组数据各不相同,有大有小,我灵机一动,问孩子们:学到这儿,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几个机灵的孩子随即想到了:为什么这些数据会不同呢?是什么影响了摩擦力呢?这激活了学生思维。

学生提出了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摩擦力后,学生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我根

据学生回答进行了板书,引导孩子进行了假设,要验证假设只有通过实验,接下来,就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这些地方,老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设计,最后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猜想,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2.注重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注强调: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与学习

能力,科学实验教学中,这方面体现更为明显,一个科学实验,单凭一个人完成,很多时候很困难。它需要孩子们分工合作。

本课教学中,在测试物体摩擦力时,我让学生组内合作,测查身边物体

在桌面受到的摩擦力,孩子们有的测量、有的读数、有的记录,有的出主意,人人在参与。在提出摩擦力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后,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孩子们一人记录,其他孩子发言补充,共同想办法完善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了一个个实验方案。最后,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验证,我引导孩子们做了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记录、一人读数、其他孩子协助,学生分工明确,实验有序,效果较好。

(三)教学中的缺憾

整堂课,教学流畅,教学目标达成,但反观课堂觉得也有缺憾的地方:

1.教师的语言不够富有激情,对学生评价比较单一。适当的评价会激

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但在课堂上,我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也较少,当学

生回答完问题或汇报后,老师没有及时跟上评价,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2.教学环节时间把握不够好。

前面,教师在引导学生测查摩擦力大小方法后,演示有点啰嗦,浪费

了时间(究其原因,老师对学生信心不足,总认为他们不会,因此重复讲并演示了两次),导致后面实验操作时间不够,拓展运用没能进行。在体验了摩擦力后,教师可以单刀直入地进入下一环节指导:摩擦力不仅能感受到,它的大小还是可以测量的,怎么测量呢?学生测量物品后,汇报就行了,不要记录,节省时间。

3.教学应变能力较欠缺

针对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学生回答的引导与评价,这些都需要教师

临时应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对生成问题,有时不知如何应对,在以后课堂中多积累。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篇六:《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①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

②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2、过程与方法

①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②推测、设计实验,检测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③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 弹簧测力计一个、塑料盒子一个、钩码一盒、桌面、毛巾 教师演示材料:和学生同样的材料

四 教学流程

五 教学反思

本堂课失误处:

1. 实验报告单没有及时出示,计划中是在学生猜测结束后,立马出示实验报告单,学生根

据报告单要求进行实验计划的设计,再汇报讨论。而实际教学中是在讨论后实验前才出示。

2. 温馨提示忘记展示。

失误原因分析:

前后两堂课的教学材料有所改变,第一堂课没有实验报告单,第二堂课前匆忙印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又把它遗漏。同时,导入过程中学生提出放置在桌上的课本存在静摩擦这个问题,教师花了较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讨论,时间上没有把握好还使得教师本身产生了不顺的情绪,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本堂课设计不合理之处:

1. 实验过程安排不合理,如叶老师所建议的两个实验最好不要一起设计一起实验,这会导

致学生思维的混乱。

2. 实验数据分析表设计不合理,对比不够清晰。

由于以上的失误及不合理设计使得教学时间更加紧张,本来安排的知识应用环节不能展开,使整堂课的结构不够完善。此外,导入上还得再动点脑筋,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篇七: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学生:装有笔等的文具袋、测力计、毛巾。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教师:自制玩具小人;大米、玻璃杯、一支筷子;

自制演示实验材料两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组合装置一套;上下用木块,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理石块等组合装置一套。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生有的教师也有一份)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摩擦力

1.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小人在这根绳子上可以随便移动,而且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叫它停它就会停在哪里,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小实验:筷子提米。为什么筷子能把大米提起来呢?

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样?怎样做才能不滑倒呢?

2.体验: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压着桌面往前推,比较两次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费力呢?

3.演示并讲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压力往前推,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

把矩形框子放在条形木板上,用测力计轻轻向右边拉,矩形框就变形为平行四边形,上面的木块倾向右边,而下面的木块还在原来的位置并没有滑动。这就说明有一种阻力在阻碍下面的木块向右滑动,这就是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向右拉动让它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起来,这个矩形框就受到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它是阻碍矩形框向右运动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矩形框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拿起一个物体,它没有掉下来,就是受到了我手对它向上的摩擦力。(搓搓双手)运动与摩擦总是相随相伴、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

动与摩擦力》。(板书课题)

4.课件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阻力就叫做摩擦力。

实物演示:让这两块木块这样相对滑动,在两块木块间就有摩擦力产生,这个摩擦力是阻碍两块木块发生相对滑动的。上面的短木块向右滑动,就会受到下面的长木块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下面的长木块向左滑动,就会受到上面的短木块对它向右的摩擦力。

(二)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1.演示并讲解: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间接测量的„„

(尽量让文具袋不快不慢按一样的速度前进)

播放测量摩擦力大小的录像:用测力计拉着文具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文具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文具袋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对文具袋的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演示:在同一斜面上放上同一块木块(一面光滑,另一面粗糙),第一次实验木块下滑而第二次实验却没有下滑。为什么呢?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在矩形框下面的木块上加上一个重物后匀速直线拉动它,比较和没加重物拉动时的变形有什么不同?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3.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怎样用它们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这里有两个因素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我们可以采用对比实验分别来研究。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呢?

4.出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实验记录表。小组轻声讨论实验方法,并把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分别填在表中。

学生演示并汇报实验方法,提出注意事项,学生分小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滑板上拖动相同重物时,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5.刚才我们只拉着一个空文具袋,这个摩擦力已经记录下来了,现在再装上文具,看看摩擦力有什么变化?

出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学习方法同上)

6.播放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动画。

我们已经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了。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用手指轻轻一推透明胶圈,移动距离很小,换种运动方式变滑动为滚动,移动距离增大。

(三)拓展应用

1.利用摩擦力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出示自行车刹车装置、拔河、滑雪、拉琴等12幅图片,你能从这些事例中说出人们是在减小摩擦,还是利用摩擦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例子呢?

作业:观察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记录下来,写一篇观察报告。

2.总结: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我们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有时又会给我们造成困难和危险。我们可以针对摩擦力的特性采取有效的办法消除它所带来的危害。

揭示听话玩具小人谜底。

五、教学反思

依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和具体要求,在了解了学生实际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扩展和延伸,对活动所需材料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使教学内容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的一项教具创作总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他们会去模仿,还可能去创作、发展。使用这些材料既经济实惠又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智慧,让他们觉得科学探究就在我们身边,会促进他们更留心身边的生活材料,引发观察和思考,从中学会发现。用生活材料做科学探究活动,其价值远远超出从活动中获得的知识,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节课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投入到备课活动中。包括课件的制作、教学的设计、精心准备的有结构性的材料等。本课力求突出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指导和精心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关注探究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全面有效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出发,利用和摩擦力有关的两个不同的小实验导入给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能很快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产生疑问。我用了两种方法制作了两个听话的小人。第一种是把一根铁丝的两端各拧一个孔,中间再拧一个孔,使得这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再用一根粗棉线穿上,把它放在长度合适的瓶底和瓶盖都打有小孔的塑料瓶里。第二种只是把穿上粗棉线的吸管放进瓶底和瓶盖都打有小孔的塑料瓶里,再塞进一纸团,让吸管始终保持弯曲状态,把多余的吸管剪去。这样就做好了听话的瓶子。原理是:瓶子里面不是直孔,是弯曲孔,绳子一松摩擦力减小,绳子上的瓶子从弯孔过去;一拉紧摩擦力增大,瓶子就过不去了。

本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我在演示实验材料的制作上花了太多的心思。通过两组演示材料的组合实验,我把抽象的摩擦力的概念转变为更直观形象的不仅可以用手感觉而且可以用眼看得到的摩擦力,为学生的实验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起到了启迪学生思维,使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达到了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对比实验的成功率。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让他们在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的探究热情。演示实验材料具体做法是:(1)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装置组合一套。用宽6.5 cm,厚1 cm,底长48 cm条形木板与高21 cm的条形木块用铰链连接固定与一块长47 cm的条形木板组成斜面;另一块短木块(一面粗糙另一面光滑)长23 cm。(2)上下用木块(一块粗糙另一块光滑),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理石块等组合一套。矩形框长26 cm,宽5 cm,高13 cm。把它放在长47 cm的条形木板上(一面粗糙另一面光滑)。

布鲁纳曾经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简短生动的模拟现象明显、清晰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观察,从而弥补学生实验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做到用最有效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郁波老师说“新的学习科学正在改变

传统的对学科的看法”。联系“真实”问题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利用相同的材料设计出不同的实验装置,表现出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利用课件再现生活中大量的事例图片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让他们进一步认识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同时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研究发现只有服务于生活才能真正体现研究成果的价值。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功和喜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构建结构性材料,最大限度地开发多媒体功能,引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相信学生一定会深切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也会越来越喜欢我们的科学课!那么在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活动也将会开展得更健康、更有效。

六、上课时的部分照片

作者在执教本节课

拉紧粗棉线,摩擦力增大,三孔铁丝不下滑 静止时保持原有形状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篇八: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运动与摩擦力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1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第1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磨损的鞋底入手,引起学生对物体接触摩擦的理解,然后引出摩擦力,继而通过教师演示活动和学生讨论,使学生发现运动与摩擦之间的关系,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然后通过讨论演示,认识到摩擦力有大小、有方向,并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在对摩擦力的认识过程中,穿插摩擦力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分析摩擦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写短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写作和表达能力,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背景

本课是人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物体的表面都有些微小的凹凸不平的地方,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做相对运动时,这些凸起的地方会相互碰撞并破坏,这就是摩擦。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都要与其他物体接触,发生摩擦,也就产生了摩擦力。研究运动就要研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从本课起,单元探究活动将转入对摩擦力的研究。教材共有三个活动。

第一,感知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的运动。通过在桌子上拖动手掌等方法感知摩擦力。通过测量物体刚刚能运动起来需要的力来感知摩擦力。

第二,知道摩擦力大小是可以测量的,会用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第三,知道摩擦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写一段话,假如世界没有摩擦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或即将产生运动时,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就是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要使物体运动起来需要克服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拖动手,感知摩擦力。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科学产生兴趣,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用测力计较准确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摩擦力1、摩擦力2 图片:完好的鞋底花纹、磨损的鞋底 动画:汽车行驶与摩擦力的关系

记录表1、记录表2、测力计、学生的书、尺子、笔袋、铅笔盒…… 绳子(拴物品用)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篇九: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

教材分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五课,从本课起,单元的探究活动将转入对摩擦力的研究。这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通过学生猜想、设计对比实验、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科学概念,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感受摩擦力和测量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教材首先给出了摩擦力的概念,然后说明“摩擦力是可以感觉到的”,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摩擦力。教材中说明“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第二部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很多,本课只提供了两个方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的重量。对这两个因素的探究都是经历了作出假设、制定研究方案(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来进行探究。对于第一个因素的探究,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而对于第二个因素的探究,放手给学生,完成由扶到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后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或解决学生提出的“摩擦力大小与运动方式有关”的猜测,自然的将教学引入到下一节课的教学中。

学情分析

在科学探究方面,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本课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运动和摩擦力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感性体验。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拉力、重力、反冲力、弹力等力能使小车动起来,知道力有大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社会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社会生活中。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重量的关系。进一步熟悉对比实

验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科学概念

1.从体验活动中认识到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通过科学探究认识到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重量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设计和操作实验使学生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并乐意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生活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会用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方法验证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通过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掌握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教学思路

首先使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亲自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给出摩擦力的概念,规范学生的认识。再通过亲自测量摩擦力,使学生明白摩擦力的大小确实是可以测量的。在通过测量后,学生会认识到摩擦力是有大小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自然而然的进入下面的对比实验环节,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对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进行控制,从而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笔袋、塑料盒、钩码、木板、砂纸、记录表、教学课件、学生自备要测的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认识摩擦力 (3分钟)

【设计意图】:联系前面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拉力、重力、反冲力、弹力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用燃油做动力的汽车可以跑得更快。但是,汽车在运动时轮胎要与地面发生摩擦,我们从汽车轮胎受到的磨损就可以知道。(出示图片)

在地上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摩擦,这种摩擦与物体运动有关系吗?

教师发言:是的,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在与其他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摩擦时,就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ppt出示课件

板书:(与)摩擦力

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摩擦力。

【设计意图】:此活动引导学生从感知、体验摩擦力入手,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同时也感觉到摩擦力有大小之分。

把手放在桌面上向前推动,感觉一下你用了多大的力。然后把手抬到空中,做同样的运动,感受一下你用了多大的力。对比一下两次用力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发言:手在桌面上推动时,明显感觉到了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也就是手受到的摩擦力。

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感觉到摩擦力?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感觉到的摩擦力。

二、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5分钟)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的难点,教师采用演示讲解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认同摩擦力的存在,认同摩擦力对运动的阻碍作用。

教师发言:我们感觉到了摩擦力,同时摩擦力的大小也是可以测量的。

教师讲解,投影示范: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

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师:下面我们用测力计来测量一下笔袋在桌面上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在测量摩擦力大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给每个小组提供一种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也想到了几点:

PPT出示温馨提示:

1.要正确使用测力计;

2.拉动物体时要均匀用力,使物体刚好运动起来,运动时要匀速;

3.要在物体运动时读数;

4.为了准确,多测几次。

(学生实验测量笔袋在桌面上运动时的摩擦力并进行记录。)

交流测量结果:

各小组交流测量情况,教师记下各个组测量结果。

教师提问:观察比较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放慢语速)

学生交流:摩擦力大小不一样。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交流:为什么摩擦力的大小会不一样呢?

三、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0分钟)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采用“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制定研究计划——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步完成,不仅使学生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也让学生形成了认真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

1.提出问题

教师谈话:这些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呢?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改)教师谈话:是啊,摩擦力的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呢?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吗?有怎样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如果看学生没有举手的,请请小组同学相互讨论一下)

交流:(组织学生,请大家做好,来看老师)

1)学生回答: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状况有关(要引导学生完整表达,

追问:有怎样的关系?)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板书:接触面光滑程度(红色)

2)与物体重量有关

板书:物体重量(红色)

3)与运动方式有关

师:你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吗?(引导学生说出搬运纯净水桶)

师:你真是生活的细心人,我们把这称作物体运动方式的不同。

板书:物体运动方式(蓝色)

2.确定研究问题

师:大家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这么多的假设,可是这只是我们的猜测,科学需要证据,还需要经过实验来验证。一节课我们不能全部完成,这节课我们先选择前两个因素来研究。

实验一: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教师谈话:要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我们要设计对比实验来研究,在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不同的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

教师提问:我们一起来制定我们的研究报告。

在这个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ppt上出示)

学生交流:改变的条件是接触面光滑程度;不改变的条件是物体重量和运动方式等。(边交流,边出示课件)

教师谈话: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出示课件)

教师提问:利用这些材料我们改怎样实验呢?

学生交流:

教师补充:实验步骤第1,第2

下面请各小组根据我们的实验方案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此时,教师要转三圈,第一圈看实验材料是否到位;第二圈深入小组重点指导两到三组交流小组;第三圈看实验完成情况。)

(交流实验)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交流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请3个小组台前投影展示。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篇十:小学科学五下第一单元“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下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学生:装有笔等的文具袋、测力计、毛巾。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教师:自制玩具小人;大米、玻璃杯、一支筷子;

自制演示实验材料两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组合装置一套;上下用木块,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理石块等组合装置一套。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生有的教师也有一份)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摩擦力

1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小人在这根绳子上可以随便移动,而且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叫它停它就会停在哪里,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小实验:筷子提米。为什么筷子能把大米提起来呢?

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样?怎样做才能不滑倒呢?

2体验: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压着桌面往前推,比较两次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费力呢?

3演示并讲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压力往前推,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

把矩形框子放在条形木板上,用测力计轻轻向右边拉,矩形框就变形为平行四边形,上面的木块倾向右边,而下面的木块还在原来的位置并没有滑动。这就说明有一种阻力在阻碍下面的木块向右滑动,这就是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向右拉动让它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起来,这个矩形框就受到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它是阻碍矩形框向右运动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矩形框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拿起一个物体,它没有掉下来,就是受到了我手对它向上的摩擦力。(搓搓双手)运动与摩擦总是相随相伴、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与摩擦力》。(板书课题)

4课件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阻力就叫做摩擦力。

实物演示:让这两块木块这样相对滑动,在两块木块间就有摩擦力产生,这个摩擦力是阻碍两块木块发生相对滑动的。上面的短木块向右滑动,就会受到下面的长木块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下面的长木块向左滑动,就会受到上面的短木块对它向右的摩擦力。

(板书接触面摩擦产生)

(二)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1演示并讲解: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间接测量的……

(尽量让文具袋不快不慢按一样的速度前进)

播放测量摩擦力大小的录像:用测力计拉着文具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文具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文具袋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对文具袋的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板书大小)

2演示:在同一斜面上放上同一块木块(一面光滑,另一面粗糙),第一次实验木块下滑而第二次实验却没有下滑。为什么呢?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在矩形框下面的木块上加上一个重物后匀速直线拉动它,比较和没加重物拉动时的变形有什么不同?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3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怎样用它们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这里有两个因素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我们可以采用对比实验分别来研究。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呢?

4出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实验记录表。小组轻声讨论实验方法,并把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分别填在表中。

学生演示并汇报实验方法,提出注意事项,学生分小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滑板上拖动相同重物时,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板书光滑粗糙)

5刚才我们只拉着一个空文具袋,这个摩擦力已经记录下来了,现在再装上文具,看看摩擦力有什么变化?

出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学习方法同上)

(板书轻重)

6播放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动画。

我们已经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了。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用手指轻轻一推透明胶圈,移动距离很小,换种运动方式变滑动为滚动,移动距离增大。

(三)拓展应用

1利用摩擦力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出示自行车刹车装置、拔河、滑雪、拉琴等12幅图片,你能从这些事例中说出人们是在减小摩擦,还是利用摩擦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例子呢?

作业:观察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记录下来,写一篇观察报告。 2总结: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我们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有时又会给我们造成困难和危险。我们可以针对摩擦力的特性采取有效的办法消除它所带来的危害。

揭示听话玩具小人谜底。

五、板书

接触面摩擦

产生↙↗轻重

运动与摩擦力→大小

↘光滑粗糙


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相关热词搜索:大班科学摩擦起电反思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 摩擦力教学反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学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234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