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2016-01-11 08:54:0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篇一:一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几 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篇一:一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几 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十几减几

教学反思:

《十几减几》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节课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主动的获取。低年级的小朋友爱听故事,也特别乐于助人,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小猫兄弟遇到了难题的故事来引入新课,孩子非常兴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随后,我出示了主题情境图“小猫观金鱼”,引导学生:通过两只小猫从不同角度观察,获得不同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列出减法算式作为例题,引出两个算式“13-5、13-8”。学生因有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这一知识基础,故能将计算方法迁移到十几减几的计算上来。

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并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在反馈计算方法时,出现了许多好方法。如:13-8=?学生汇报的算法有:①10—8=2,3+2=5②8+5=13,13—8=5③13—3=10,10—5=5④8—3=5,10—5=5等等。我在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学生善学、乐学!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篇二:一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冀教版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十几减几这节课是在学习了11减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讲完这节课有以下感受:

1.上课开始以学生熟悉的“小猫观金鱼”的故事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同时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2.本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11减几的退位减法这一知识基础,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学生能将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十几减几的计算上来。因此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3.在课堂上,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在反馈计算方法时,出现了许多好方法,在备课时预设的方法都出来了。学习11减几时,学生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没有进行方法的择优。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将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这几种方法都是好方法。因此,在本课中,我还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理解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能用多种方法来算同一道题,以此来感受几种方法之间不同的思考与转化的思想。同时也让这些学生有一些挑战,而不至于总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4.课后的练习创设了“智慧屋”,把各种练习题安排在里面,形式多样,以课件来演示,学生非常感兴趣,都争先恐后的来回答问题。

5.算法多样化。

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实包括“多样化”和“优化”两方面的内涵。我认为,“十几减几”这一内容,从知识层面来说,是学生今后学习“百以内减法”、“多位数减法”的基础。但从技能层面来说,学生口算时所运用的几种算法(如“破十减”、“想加算减”、“连续减”“找规律减”等),没有优劣之分,因为当学生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熟悉以后,便如同“乘法口诀”一样,将成为一种“数字性事实”运用到今后的减法运算中,常常采用提取记忆的方式即可。因此,这节课在对算法的要求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我也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次关注用自己的方法,加深对自己原有口算的理解,最终强化根据算式的特点或自身经验选择得来的方法。

6.加强练习,增强运算技能。

在新课程背景下,运算技能的提高仍然是计算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只不过是教师要注意训练的形式,“应减少单纯和程式化的技能性训练”。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你能做几题就做几题”、“同桌相互出题计算”、“游戏中计算”等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训练,又不失趣味性。特别是最后一个练习“计算出结果,跟着相应的导游出游”,既能使全班学生参与,又使整堂课在一种活泼、生动的气氛中结束。

这节减法课,尽管有11减几的计算学习作为基础,但十几减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还说要达到熟练计算的要求,难度很大。这次联系情境问题动手操作,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源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理念的体现。这次创设的操作情境,让学生经历了“13-5=8”的算理,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破十法”,“想加算减”,“连减”,“点数”的不同计算方法。学生在争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在操作实践中让学生有意识的对算法进行了对比和选择。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篇三: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的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的教学反思

花鹿坪小学 马凤琼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说一说列式,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列对算式(15-9)。这时,我让学生同桌讨论,说一说这道算式你是怎样算出结果,可是在讨论中我发现很多小组都不会说,甚至有些小组连我的这个问题都不能理解。当时只有施启乐同学说出了其中的一种方法:先从5中减9,不够减就再从10中减4,最后得6。可是在施启乐同学回答了这种方法之后,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可能由于是农村的孩子,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我只好让学生们拿出小棒摆一摆,但是在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可是一直没有学生说出“破十法”。我就强制的把这一方法教给了学生。课后,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反复思考,觉得在很多方面没有处理好:1、虽然在教学中我能使用摆小棒和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但感觉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在探讨15-9的计算方法时,我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只出现了一种方法。而我没有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思路,一味地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这时,不难看出我焦急的情绪无意中感染、影响了学生。以致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不愿说。其实,从课后了解的情况来看,并不是都不会。有的学生确实不会,有的学生不敢说,有的学生是不能正确地表述。如果我能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创

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敢于争辩了。3、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困惑时,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而是急着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为目的。但是如果无视学生遇到的困难,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究,浪费宝贵的时间不说,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积极情感地培养。所以这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

由于此内容很多学生在学前班时就已经学过,可是方法却没有很好的掌握,有的甚至在用手指计算。但在我教完学生这一节课之后,我发现了很多学生还是不喜欢用课上所教方法,仍然在用手指计算。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呀!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篇四:一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8教学反思 苏教版

十几减8

教学反思:

十几减8是在学生掌握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想对学生来说应该不是很难。列出15-8的算式后,学生的算法很多,整个探究空间有了比较大的自由度。学生既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方法来解决。于是便出现了案例 中的7、8种算法,虽然有的算法看上去“笨拙”,却也是学生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而且对学生来说,数学方法可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最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在算法的交流中我让他们进行了对比,得出“破十法”比较容易理解,还有一些想加算减的方法也受到一部分学生的喜欢。在实际运用中,我要求不同的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于加法口算比较熟练地学生我就允许他们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而那些口算速度比较慢我就让他们用“破十法”来计算。经过明确地要求后,学生一开始算时还是有些慢,但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已有了明显地提高。

新课程倡导算法多样化,其实质是提倡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计算。因此我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算法之后再让他们组内交流,这样才能避免小组活动时少数学生无话可说的状况。这样可以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度,减少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1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篇五:一年级数学下册_十几减8教学反思_

十几减8教学反思

一年级组 张芳

复习安排了8加几、7加几和十几减9的口算,并指名说说13-9的算法,为学生顺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8、7做准备,也便于学生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算式15-8,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十几减9的经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学习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充分享受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算法多样化,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通过摆小棒,探索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算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逐步培养学生发表意见和表述思路的能力。

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呈现教材中的练习。将枯燥的计算寓于学生喜欢的活动中,将计算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渗透差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十几减8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十几减9)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十几减8),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解决新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枯燥的计算寓于学生喜欢的活动中,将计算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并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个教学设计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篇六:一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9 教学反思 苏教版

十几减9

今天是开学第一节新授课,在上课前我仔细阅读了教材,心中也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些估计以及对策。本节课是“十几减9”,是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我在上课前前一天还好好复习了加法。并且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还特意创设了一个情景。导入:“小兔豆豆”今天过生日,小猴想买生日礼物,于是,来到了市场——共有13个桃子,想买9个。讨论:你想到了什么?得出算式:13-9。然后让学生主动探究,用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看谁的想法多。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全班有15个学生用这一种方法)方法2:先从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有五个学生)方法3:想加算减。(因为9+4=13,所以13-9=4)(寥寥无几)为了在课上突出“算法多样化”,且得出各种方法,我充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再进行归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

反思:

1.学生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学习动机非常具体、直接、他们只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而对数学内容的兴趣不是很明显。在这一课学习前,他们已经在各种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经历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经历了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这一阶段的学生更乐于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演示,富于挑战与竞争的游戏、评比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与愿望。

2.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学习科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自学过程,主要是探索过程。主体教育理论向人们揭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的重新构建(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发展的过程,其条件是学习主体有效度的参与。由此我们不难认识:学生参与的本质是主动探索。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十几减9”的算法教学。所以在例题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思考、讨论的基础的上,同时提出了多角度思考的要求,学生在交流汇报中,逐步明确,计算“十几减9”可以有不同的算法,只要学会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分析和思考。结果课堂上出现了争抢介绍自己方法的局面。3.设计游戏,解决难点 游戏《抢椅子》,提出并解决游戏中的数学问题。 但在这热闹的后面,却有一些我们老师看不见的问题,课堂热闹了,学生活跃了,但当我们真正做题时,差生出现了,课堂上的方法太多,学生无从下手了。这么多方法我用哪一种呢?所以我现在采取的方法是:课上民主,搞素质教育,课后补差,搞应试教育。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篇七:一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苏教版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十几减几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讲完这节课有以下感受:

1.上课开始以学生熟悉的“小猫观金鱼”的故事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同时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2.本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这一知识基础,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学生能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十几减几的计算上来。因此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3.在课堂上,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在反馈计算方法时,出现了许多好方法,在备课时预设的方法都出来了。学习十几减9时,学生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没有进行方法的择优。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将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这几种方法都是好方法。因此,在本课中,我还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理解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能用多种方法来算同一道题,以此来感受几种方法之间不同的思考与转化的思想。同时也让这些学生有一些挑战,而不至于总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4.课后的练习创设了“智慧屋”,把各种练习题安排在里面,形式多样,以课件来演示,学生非常感兴趣,都争先恐后的来回答问题。

5.算法多样化。

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实包括“多样化”和“优化”两方面的内涵。我认为,“十几减几”这一内容,从知识层面来说,是学生今后学习“百以内减法”、“多位数减法”的基础。但从技能层面来说,学生口算时所运用的几种算法(如“破十减”、“想加算减”、“连续减”“找规律减”等),没有优劣之分,因为当学生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熟悉以后,便如同“乘法口诀”一样,将成为一种“数字性事实”运用到今后的减法运算中,常常采用提取记忆的方式即可。因此,这节课在对算法的要求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我也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次关注用自己的方法,加深对自己原有口算的理解,最终强化根据算式的特点或自身经验选择得来的方法。

6.加强练习,增强运算技能。

在新课程背景下,运算技能的提高仍然是计算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只不过是教师要注意训练的形式,“应减少单纯和程式化的技能性训练”。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你能做几题就做几题”、“同桌相互出题计算”、“游戏中计算”等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训练,又不失趣味性。特别是最后一个练习“计算出结果,跟着相应的导游出游”,既能使全班学生参与,又使整堂课在一种活泼、生动的气氛中结束。

这节减法课,尽管有十几减9的计算学习作为基础,但十几减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还说要达到熟练计算的要求,难度很大。这次联系情境问题动手操作,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源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理念的体现。这次创设的操作情境,让学生经历了“13-5=8”的算理,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破十法”,“想加算减”,“连减”,“点数”的不同计算方法。学生在争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在操作实践中让学生有意识的对算法进行了对比和选择。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篇八:一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几的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十几减几的练习

教学内容: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

与“十几减几”一节内容相应的练习,教材安排了“做一做”两道、“练习三”13道习题。从习题的编写形式和特点来看,编者的意图相当明显。“做一做”第1题6道小题分成三组,每组上下两题是加减配合,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第2题在第1题的基础上,用填□的形式,提高“想加算减”的思维水平。“练习三”第1题用图形的形式来暗示“想加算减”的思考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一道加法解决两道减法”的思路;第2题第1小题意图同上,只不过在形式上变换一下,第2小题则有所拓展,在一个部分量未知的情况下做减,有拓宽思维空间的功能。但从总体而言,教材练习设计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把“想加算减”作为一种基本算法加以训练(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也十分强调),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方法。

问题是“十几减几”的基本算法仅仅是“想加算减”一种吗?事实上,只要学生能够理解的、能够比较快解决问题的、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的方法就可以看作基本算法。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比较熟练的学生来说,“想加算减”是一种基本方法;而对于那些“20以内进位加法”不够熟练的,有些甚至不会算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的算法或比较熟练运用的算法可能是“破十减”和“连续减”,此时,“破十减”或“连续减”就成了这部分学生的基本算法。因此,我们认为,教材只把“想加算减”作为一种基本方法来训练的理由是不充分的,有待商榷的。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篇九:一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几的练习课 教学反思 苏教版

十几减几的练习课

教学反思:

与“十几减几”一节内容相应的练习,教材安排了好多习题。从习题的编写形式和特点来看,编者的意图相当明显。第10页第2题6道小题分成三组,每组上下两题是加减配合,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第3题在第2题的基础上,用填□的形式,提高“想加算减”的思维水平。

“练习三”第1题用图形的形式来暗示“想加算减”的思考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一道加法解决两道减法”的思路;第2题第1小题意图同上,只不过在形式上变换一下,第2小题则有所拓展,在一个部分量未知的情况下做减,有拓宽思维空间的功能。但从总体而言,教材练习设计突

出“想加算减”的思路,把“想加算减”作为一种基本算法加以训练,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方法。 问题是“十几减几”的基本算法仅仅是“想加算减”一种吗?事实上,只要学生能够理解的、能够比较快解决问题的、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的方法就可以看作基本算法。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比较熟练的学生来说,“想加算减”是一种基本方法;而对于那些“20以内进位加法”不够熟练的,有些甚至不会算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的算法或比较熟练运用的算法可能是“破十减”和“平十减”,此时,“破十减”或“平十减”就成了这部分学生的基本算法。

--1--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篇十:十几减几的教学反思

十几减几的教学反思

-----于晶涛

这节课,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的获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的设置童话情境,把计算教学蕴含在实际情境中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一方面能有效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计算的实际意义,孩子们初步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本节课采取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本节课,我采用算多样化和算法选择恰当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学生善学,乐学。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相关热词搜索: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

1、小学数学一年级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篇一:6和7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一年级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016-01-09)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2369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