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

2016-01-11 10:05:1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篇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供大家学习参考。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篇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

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平时都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出示课件──儿童乐园的一角)

(2)、师:儿童乐园的景色多美呀,你看到了什么?

有湖水和小船。远处有高高的摩天轮。还有一些小朋友。

(3)、师: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

2、动手操作,摆一摆。

(1)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 (学生踊跃回答)

(2)、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

(3)、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

(4)、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l:我摆了3座小房子。

生2:我摆了2颗星星。

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

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评析:摆小棒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操作活动,我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创设了公园里小朋友们做摆小棒游戏的情境,引出“你们会用小棒摆什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为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而设计了恰当的学习活动。]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观察图形,初步探究乘法的意义。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

3、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一样的数。

4、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

5、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

生l:算式很长。

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

生3: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

生4:写起来太麻烦了。

……

6、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7、请你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8、小组讨论

9、汇报。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写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

(1)、师:刚才这些小朋友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列出了一个新的加法算式,这些新的加法算式都要比原来的简短。你们想的很好。

(2)、生4:这个加法有10个3加在一起,我就写“十个3相加”。

(3)、师:你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用语言表示比写出这个算式要省事多了。你很聪明。

(4)生5:我想用省略号。我语文课上学了省略号,我先在前面写上几个3,中间写上省略号,最后再写几个3。

(5)师:你说我写出来好吗?(生:3+3+3+……+3+3=)你能利用语文课上的知识,用一个符号代替那么多3,想的很好。

(6)生7:可以用乘法,写5乘6。因为两个3是6,有5个6。

(7)师:你说的有道理,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你知道的可真多。

10、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老师看得眼花缭乱,你们的想法都比原来的算式要简便,你们可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数学家们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和小

朋友们一样想出了许多方法来表示这么长的连加算式。后来,他们决定用这样的算式来表示 (板书:10X3= 3X10=)

11、看到这个算式你们知道数学家们是怎么想的吗?

1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议论议论。

13、学生汇报。

生:10就是10个3,3就是算式里的那些3。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二)认识乘法

1、认识乘号。

(1)师:你们真聪明,连数学家们是怎么想的都知道。对,因为有10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们就在l0和3的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 (指“X”)。3就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3, 10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也可以先写3,再写10。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中间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读作“乘”。你知道乘号是怎么来的吗?(生:不知道)乘号是l7世纪英国的一位叫欧德莱的数学家最早发明使用的。大家看,乘号的样子像什么? (生:像叉号、像拼音X、斜着看就是加号了。)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欧德莱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人们一直在使用它。

(2)师: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l:比原来简单了。

生2:比原来简单多了。要是100个3相加,就写100乘3就可以了。

(3)师:是啊,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乘法的读法和写法

(4)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吗? (生:能。)

(5)你的作业纸上还有其他的连加算式吗?请你把它们改成乘法。 (学生练习)

[评析: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同数连加算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像: “如果大家继续摆下去摆了100个作品,所写的连加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这样的算式真长啊,写起来真会非常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哇!”的想法,这时教师注意放手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了人类创造和发现“乘法”原始过程的认识状态,探索出了不同的合并加数的简便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乘法”,从中让学生真正体验了乘法的含义。这样设计,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鼓励评价,如“小朋友和数学家的发现是一样的”,让学生感到自信,感到自己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索知识,由此获得了情感体验。]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1、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一起玩了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大家不仅列出了加法算式,还通过合作探索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真了不起!现在我们再到儿童乐园的别处看看吧。

(课件出示儿童乐园的场景。)

2、师:儿童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好玩的 。你能提一个用

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 “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3、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你可以选一个问题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4、学生自主练习,并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5、(出示课件)看!动物王国正在举行运动会,动物们的队伍多整齐呀。你能算算每个代表 队有几只动物吗?

6、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提问结果。

7、完成做一做。(课本46页)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到儿童乐园去游玩,大家有什么收获啊?(学生回答略)

[评析:教师把公园游玩设计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用这一情境串起了整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获得、有发展;教师注意了过程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水平,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促进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练习环节的设计(提供信息资源丰富的游乐园场景),学生提出了多个数学问题,并用乘法知识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双基得以落实,能力得以发展。]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篇二:三上“乘法的初步认识”集体备课-张幼宇

教研组集体备课表

教材及课题:三上《乘法的初步认识》 活动时间: 2010-9-

参与者姓名: 张 幼 宇 任教年级: 三 年 级

一、写一写你对教材的理解。

二、你认为重点理解部分是哪里?

三、你认为难点是什么?

四、如果你上这一课,你还会去查阅哪些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目标:

六、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篇三:乘法的初步认识集体备课

博湖县第四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表

教学过程 ↓ ↓ ↓ ↓ 因数 乘号 因数 等号 积 3.教学例2 老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按老师的要求摆:每次摆3根,摆4次,然后再想一想“一共摆了多少根?怎样列算式?”学生一般都会列加法算式,老师应激励并用数“几个几”的方法,指引学生把它写成乘法算式。 老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用乘法有什么优点?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相同加数的加法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3页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用学具“小棒”先摆一摆,再填空。再次强调用数“几个几”的方法来填乘法算式。 2.教材第3页课堂活动第2题 一个学生摆小棒,一个学生说算式 然后互换角色进行活动。(对摆小棒的学生强调:每堆要摆得一样多!对说算式的学生强调:先用几个几的数,然后再说乘法算式。四、课堂活动 1.拍手游戏。比如老师每次拍3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戏。比如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课件展示) 9+9+9 3×4 3+3+3+3 1×4 1+1+1+1 7×5 7+7+7+7+7 3×9 五、应用拓展 现在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跟着跟着老师到校园里看一看。(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的情境图)让学生细心观看情境图,并让学生说说画上的内容,老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情境图中4个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上。你能提出和今天这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吗?怎么列乘法算式?(强调用“几个几”的方法去数,然后再列乘法算式) 六、指引总结 1.这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白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知识。 七.课后练习 教材练习一的1~3题 通过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动性。 作为老师应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供给各种能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纵情地表现自己的才干、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才能进一步激起他们愿望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在一系列的学习之落后行必要的小结,能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更

加明白的认识。 这一环节,一方面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供给了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供给了机会。 这一环节的课堂活动,将知识的巩固在一种愉乐、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本环节既重视了基础训练,同时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又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阅历的学习进行及时总结反思的习惯和才能。 六、教学反思: 依据新课标精神,对于本节课的设计和课堂实施,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在情境中学数学 “知识起源于生活” 。由于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理解才能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本节课,我充分应用“植树活动”“校园活动”这

两个主题情境,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发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努力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在需要中学数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全部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指引者、合作者。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四、课堂活动 1.拍手游戏。比如老师每次拍3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戏。比如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课件展示) 9+9+9 3×4 3+3+3+3 1×4 1+1+1+1 7×5 7+7+7+7+7 3×9 五、应用拓展 现在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跟着跟着老师到校园里看一看。(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的情境图)让学生细心观看情境图,并让学生说说画上的内容,老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情境图中4个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上。你能提出和今天这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吗?怎么列乘法算式?(强调用“几个几”的方法去数,然后再列乘法算式) 六、指引总结 1.这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白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知识。 七.课后练习 教材练习一的1~3题 通过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指引他们去想更好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有了很大激情、动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最后再指引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点,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篇四:乘法的初步认识集体备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

原设计者:王雪飞 出处地:自己设计

集体研讨人员及时间: 共享人: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P44-4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引导学生运用乘法概念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体验乘法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同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法与加法的密切联系。

1

2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篇五:乘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时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会通过加法感知乘法的积。

2、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新知,进一步提高表达的能力和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便捷性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

练习本、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以情生境,引导学生数学思考

师:国庆长假,很多同学都出去游玩了。小明等5位同学一起去了游乐城做数学手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初步感悟乘法意义

课件出示摆小棒图

师:读一读他们说的话

师:我们先一起来研究一下小亮的数学手工。

师一把小伞用了几根小棒?

师:摆了这样的几把?

师: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师:请列出加法算式:

学生在草稿本上列算式 教师巡视,

师:列好的同学用老师喜欢的姿势告诉我

师:请说一说你列的算式

学生汇报,请4个人说说,

师:大家的算式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5+5+5=20

师:有几个5相加?

学生回答板书4个5

师:这个5表示?

师:这个4表示?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摆的

师:这些三角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加法算式?

学生口头汇报,

师:有没有反对意见?

板书3+3+3+3+3+3+3=18

师:有几个3相加?

学生回答板书6个3相加

这里的3表示?6表示?

师:那么这些五角星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0+10+10=30

师:是几个几相加?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个10相加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同加数相加(提示:5,3,10在加法算式里都叫做加数)

师:点题,向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我们可以把她改写成一种新的算式。 板书5×4=20

师:这个5是?(加数。表示一把伞用5根小棒)

师:4表示?(加数的个数,有这样的4把小伞)

师:我们还可以改写成4×5=20

师:“×”叫做乘号,读作乘

师: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集体读:5乘4等于20,4乘5等于20

师:5×4和4×5都表示(用手势引导学生说出4个5相加)

师:那么3+3+3+3+3+3+3=18可以改写成乘法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6=18 6×3=18

师:这个3是?(加数),

师:6表示(加数的个数)?

师:3×6=18 6×3=18都表示(用手势引导学生说出4个5相加)

师:那么10+10+10=30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一起读一读乘法

师:揭题:这样的算式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件出示,集体读题。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感悟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师:还有一些小朋友也用小棒摆了一些图形,他们分别用了多少根小棒呢?请你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第一个学生汇报后追问“为什么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你列的乘法是表示几个几相加

3.体会乘法比加法简便。

师:当你把这些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改写成乘法的时候,你觉得乘法有什么好处没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接下来我们回去看看小丽的摆的数学手工,你们觉得能列出乘法算式来计算吗。为什么呢?

二、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和理解乘法意义

师:马上就能用新学的知识来解决难题了,用掌声鼓励自己,让我们在掌声中一起去解决游乐园中的数学问题吧。

课件出示主题图

问题一: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师:追问3表示?(3表示一节车厢有3个人),4表示?(4表示有这样的4节) 问题二:摩天轮上有多少人?

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师:追问4表示(4表示一节车厢有4个人),5表示(5表示有这样的5个)

问题三:过山车上有多少人?

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师:追问2表示(2表示一节车厢有3个人),6表示(6表示有这样的6节)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的学习能力很让姚老师吃惊,让我们继续用新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吧!

1、出示练习一,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2+2+2+2+2

4+4+4

5+5+5+5+5+5

3+3+3+2

指名反馈,集体讲评。

师:追问最后一题,为什么不能列乘法算式。能不能让这个算式变得简单一些呢。

2、出示练习二,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2个9相加

7个3相加

8个5相加

4个1相加

20个6相加

指名回答,集体讲评

出示练习三 看图列式

一共有多少个汉字?

3、出示练习四 看图列式二

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师:仔细观察,列出算式

师:为什么不列乘法算式?

师:请你移一移,再列出乘法算式。

4、出示练习五 看图列式三

苹果图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师:圈一圈,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位新朋友?它有什么好处?

2、改写成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篇六: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学科:数学 班级:二年级A班 任课老师:XXX

授课时间:2014年5月16日

单元(章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46—51页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新授课

教具:小正方形、小圆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等

学具:小正方形、小圆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相同加数可以用乘法计

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

(2) 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 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

力;

(2) 通过拼摆活动,感受教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

思想;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在教学中渗透爱学习、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法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难点:能理解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操作、讲解、谈话配合使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问题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喜欢拼摆图形吗?

生:喜欢。

师:请大家观看这儿,仔细思考,老师是怎样摆放小花的?先用眼睛看一看,每

一组摆了几朵小花?谁来回答?

生:每组2朵花。

师:大家在心里想一想,老师摆了几个2朵?把你的结果悄悄告诉同桌,谁来把

你的悄悄话告诉大家?

生:老师摆了3个2朵。

师 :真棒!老师一共摆放了3个2朵小花,小朋友们,老师一共摆放了多少朵

红花?用加法怎样列算式?

生:2+2+2=6

2、用小正方形拼摆图形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现在请小朋友们也跟老师一样,利用自己小正方形来拼摆。

大家听好老师的要求:每组摆3个,摆这样的 4组。看谁摆的又对又快?

师:有许多小朋友们都拼摆的非常好。大家看一看,老师是如何摆的?同学们,

你们用小正方形摆了几个几呀?

生:(回答问题)摆了4个3。

师:求4个3是多少,谁会用加法来计算呢?怎样列式,想一想?

生:3+3+3+3=12。

师:真厉害!好了,现在大家收起小正方形。

二、探究新知

1、观察算式特点,认识相同加数

师:老师刚才发现,有3位同学摆的特别认真。老师这里有一些笔要奖励给他们

三人。大家看好,老师是怎么奖励的?分别给第一位同学2枝,第二位同学4

枝,第三位同学6枝。小朋友们,谁能根据这些列一道加法算式,算一算老师一

共奖励了多少枝水笔呀?

生:2+4+6=12。 (板书:2+4+6=12)

师:同学们,大家看到这个加法算式,你们认为这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

生:因为有的同学奖的多,有的同学奖的少。

师:根据这位小朋友的建议,老师重新奖励一遍。大家看仔细,老师是这样奖励

的。第一位同学奖励4枝,第二位同学奖励4枝,第三位同学奖励4枝。现在该

如何列加法算式?

生:4+4+4+4=12。 (板书:4+4+4+4=12)

师: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二道算式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在加法算式中,如果 每个加数都相同,我们就把

这样的数叫做相同加数。 (板书:相同加数)

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中的一类特殊加法(即加数

是相同加数),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

教师的主导作用。

2、由困惑引发思考,怎样读简便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一道题的相同加数是几?

生:相同加数是4。

师:同学们,这里有几个4呀?

生:有3个4。 (板书:3个4相加)

师:老师发现, 第XX组的6个小朋友学习也很认真。如果老师也奖励给他们每

人4枝水笔,那么该怎样列加法算式呢?

生:4+4+4+4+4+4。 (板书:4+4+4+4+4+4)

师:真不错!那么,这里一共有几个4相加?

生:一共有6个4。 (板书:6个4)

师:回答得真不错!老师发现,我们这里的所有人都很不错。如果老师每个人同

样奖励4枝水笔。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该怎样列加法算式 ?

生:4+4+4+4+4+4+4+4+4+4+4。

师:这么多4呀!一共有多少个?

生:11个4相加。 (板书:4+4+4+4+4+4+4+4+4+4+4)

(板书的同时,要求小朋友们一起帮助老师数11个4,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数。我们求3个4、6个4、11个4相加的

和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板书:求几个 的和)

(板书的同时,要求学生一起读诵,防止学生的注意力发散)

师:大家看着这些加法算式,你们对此有什么想法?

生:这样的算式书写太麻烦了。

师:你们想不想学习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呢?

生:想。

在学生充分感知一口说出长长地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时很累,甚至说不清楚的

基础上,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的想法。

3、揭示乘法,顺学而异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先初步认识一下乘法。所以,我们今天的课题是,乘

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学习乘法,首先我们要和一个新的运算符号交朋友。这个朋友就是乘号。现

在,我们先了解一下乘号的来由。大家看一看这个符号,它像什么呀?

生:像叉、像大写字母X。

师:嗯。说的不错。那么,这个符号我们该怎么写?现在,举起你们的右手,我

们一起来写一遍,左斜、右斜。同学们,看着黑板上。刚才,老师奖励的水笔的

枝数,我们是用加法计算的。现在,大家仔细思考,用乘法该怎么计算?老师相

信,听得最认真的学生一定最先学会。大家仔细听好,先用小脑瓜想一想,老师

奖励每人几枝笔,相同加数是几?

生:相同加数是4.

师:嗯。我们就把相同加数4写在前面,再写乘号。再想一想,有几个相同加数?

生:有3个。

师:把3写在乘号的后面。 (板书:乘法 4×3=12)

师:同时,在这里要注意,我们也可以写成3×4=12。小朋友们要知道,3×4

或4×3都可以表示3个4相加。在乘法算式中,我们称3或4为乘数,12为积。 (板书:4×3=12,3×4=12,乘数,积)

读作:3乘4等于12,4乘3等于12。 (板书:读作:3乘4等于12,4

乘3等于12)

师: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求6个4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还可以用什

么方法计算?

生:用乘法计算。

师:怎样计算?

生:(回答问题)(叫同学上台板书,4×6,6×4) (板书:4×6,6×4)

师:(提出问题)在这个加法算式中,没有出现6,那么你的6是如何得来的?

生:6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嗯,回答的很好!经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

不仅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并且乘法比较简便。 (板书:用乘法计算

比较简便)

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了人类创造和“乘法”原始过程的认识状

态,抓住了相同加数连加与几个几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乘法”,

从中让学生真正体验了乘法的含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适时地给予学生表扬,

让学生感到自信,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拓展

1、解决前面所学连加算式如何改写成乘法算式。

2、学生动手操作,真正体会乘法算式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小练习,小朋友们对乘法的知识已经有所掌握了。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利用小圆片摆出5个4来,仔细想一想,每组要摆几个,要摆这样的几组,看谁摆的又快又好?

师:大家一起看看,老师是怎样摆的?

回答相应的加法与`乘法问题。说明乘法算式的意义。

3、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班的学生真的很棒。老师问一下,大家喜欢唱歌么?我们大家一起学习唱一首歌,好吗?《幸福拍手歌》

师:大家唱的特别棒。那么,你们在唱歌的过程中有发现什么乘法问题吗?在这首歌里,有没有什么能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呢?

生:(回答问题,各种不同的答案)

师:同学们唱的真认真,都发现了这么多乘法问题。

4、解决教科书游乐园里的数学问题

师:大家唱歌唱得开心么?想不想更开心?老师带你们到游乐园去,好么?来到游乐园,大家仔细观察,有哪些数学问题?谁能说一说你?

充分利用教科书的资源,把枯燥的练习融入生机勃勃的游乐园的各项活动场景中,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解读生活中乘法算式的意义

便利店阿姨对货物进行清算,小朋友们出于援助。

展示生活中的乘法算式,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初步感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存在着乘法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从旁指导,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会有不同的方法来解答问题。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我们还知道了,乘法算式的意义。

老师希望,你们能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去看看,我们身边、生活中还有那些事情能够用乘法来计算的,好吗?

五、课后反思

本堂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氛围特别强烈。但在课中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上课时面部表情不放松,过于僵硬;在游戏的环节出现一些问题。在课中我设计唱歌《幸福拍手歌》这一环节,本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唱歌,放松的同时,又能发现一些可以用乘法来表示的问题,以此说明,生活处处有数学。但由于考虑的不全面,没有想到学生的思维也许没有这么的容易转化,不能准确的明白老师的教学意图,所以在这一环节,本应体现的教学效果没能准确的展现,使得这一环节有点小小的失误。《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还是参与者,与学生的关系,应该定位,教学相长,教师也应做学习的参与者,

学习者,学生的合作者,教学的备课过程,教师要把自己设定为一个学生,所有的教学过程都要亲身经历、亲自参与。这样,上面的设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在此,我的教学设计还有待改善。

六、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篇七: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汤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

2、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啊?(小火车、摩天轮、过山车)

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解答

(1)让学生看小火车一节有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坐了多少人?

(2)让学生看过山车一节做了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做了多少人?

(3)让学生看摩天轮一个吊箱有多少人,有几个吊箱?一共坐了多少人?

2、组织学生交流

(1)让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书写算式(书写时速度慢一点)

(2)引导

A、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快,数字太多,老师只记得加数是2(或是其他),忘记有几个2,怎么办呢?

B、组织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述

板书:3+3+3+3=12

2+2+2+2+2+2=12

4+4+4+4+4=20

3、提问

(1)让同学们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结论:都是加法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设疑:如果是20个3相加,30给 4相加,怎样列算式?

揭示:用加法列算式,算式很长,写起来很麻烦。

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5、以小火车图片为例:

(1)出示小火车的加法算式,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有( )个3相加? 1

(2)引出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用我们的乘法来表示的?

加法算式:3 + 3 + 3 + 3 = 12

乘法算式:3 × 4 或 4 × 3,

读 作: 3乘4 或 4乘3 带领学生读两遍

(3)介绍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 ×”这是我们今天新学的运算符号,读作乘号。让同学们两个食指交叉,做“+”,向左旋转一点就是我们的乘号了。学生试读,可能学生会把乘号读作“乘以”,教师纠正,读作“乘”

乘法算式中的“3”在这个加法算式中表示(相同加数)

乘法算式中的“4”在这个加法算式中表示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6、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并说说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反复读两遍,培养学生会读,会写的能力。

3+3+3+3=12 4×3或3×4

2+2+2+2+2+2=12 6×2或2×6

4+4+4+4+4=20 5×4或4×5

7、观察黑板上的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引出“只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才能改为乘法”。

例:2+3+5

3+3+3-3

提问:这两个算式能不能改写为乘法算式,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只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才能改为乘法”。

8、(1)出示例拼图图片

A、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B、列出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① 4个 用了20根小棒。 5+5+5+5=20

② 6个 △ 用了18根小棒。 3+3+3+3+3+3=18a

③ 3个 ☆ 用了30根小棒。 10+10+10=30

(2)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小结: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我们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把它写出来。

5+5 7+7+6 3+3+3+3+3

4+4 6+6+6 3+2+2+2

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表示

2、请你判断

4+4+4=4×3 ( )

2+2+2+2+2=2×5( )

7 +7+5=7×3 ( )

6+6+6+6=6×4 ( )

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表示.

3、看图列式

(1)列加法算式

2

(2)列乘法算式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用乘法算式表示较简便

4、看图写式

(1)先出示1个杯子,提问:你们看,这个杯子里面有几个樱桃?(6个)

(2)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樱桃?

加法算式:6+6+6+6+6=30

乘法算式:6 x 5 或 5 x 6

5、看图写式

(1)表示几个几相加? ( )个3相加

(2)列加法算式 3+3+3+3=12

(3)列乘法算式 3 x 4 = 12 或 4 x 3 = 12

6、看图写式

(1)表示几个几相加? ( )个2相加

(2)列加法算式 2+2+2=6

(3)列乘法算式 2 X 3 或 3 X 2

(五)质疑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1.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就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3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篇八:表内乘法(一)》单元集体备课

表内乘法(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时子目标:

1、第一课时目标:《乘法的初步认识》

(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第二课时目标:《5的乘法口诀》

(1)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会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2)熟记5的乘法口诀

3、第三课时目标:《2、3、4的乘法口诀》

(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计算。

4、第四课时目标:《乘加、乘减》

(1)学会乘加、乘减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通过乘加、乘减算式题帮助学生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

5、第五课时目标:《用数学》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6、第六课时目标:《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读作:5乘4等于20。

教师指出:5和4相乘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说明: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教科书“做一做“中的练习。做题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说出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学生回答出“表示4个 2”后,提问:“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求 4个2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求4和2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 2、改写算式。出示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ppt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否还有没掌握的内容?如果有,请指出是哪个知识点?

三、教学重点剖析: 1、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1)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包含的要素分析: (A)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B)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C)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乘法是在学生学习完连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初步认识乘法,是后继学习表内乘法的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A.第一个重点的突破,老师可以结合课本p44的主题图采用情景引入,问“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游乐场玩吧!”组织学生分区观察主题图。以摩天轮为例,先让学生先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个人,再分组讨论下“怎样数?”然后老师整理学生的汇报,凸显用加法的麻烦,从而引出一种更方便的列式方法——乘法算式。B.由加法算式引出乘法,先介绍乘号,告诉学生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然后边写从加法算式引出的相应乘法算式边说该乘法算式的读作。C.分别出示气球图和小鸭图,进一步显示乘法的优势,并让学生熟练看图列乘法算式。 2、第二课时《5的乘法口诀》 (1)教学重点:初步知道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的用口诀求积。 (2)包含的要素分析: (A)使学生学会5的乘法口诀,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B)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基于学生会“五个五个”数,先学5的乘法口诀,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A.可以组织学生用小棒摆雨伞或其他用5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从学生摆图形的活动出发,引入5的乘法口诀教学;同时,结合乘法的意义通过直观让学生明白口诀的来源。如,通过让学生用5根小棒摆成一幅雨伞图,并提出“数一数用了多少根小棒”,那再摆一把雨伞,求用了多少根木棒,先算2个5的和,强调2个5根,再写乘法算式;然后联系乘法算式引出“二五一十”这句口诀。通理,3把雨伞呢?4把呢?……这样,让学生经历归纳口诀的过程,能比教好地理解口诀的来源和它表达的意思。做好充分准备。 B.解决这一重点可通过课后习题p51的做一做,题中呈现每盘5个西红柿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画面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让学生交流思考和填写的结果,接着,可以分别出示西红柿2盘、4盘、5盘实物图,模仿上面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填写和相互交流的练习中,巩固5的乘法口诀。 3、第三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1)教学重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2)包含的要素分析: (A)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B)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进行计算。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习完5的乘法口诀后进行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又为下一步学习6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教学时,老师可以充分运用课本例2、例3的主题图,呈现画面的同时师予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借助“一颗幼苗上张开两片叶子“,引出乘法算式和2的乘法口诀。在教授3的乘法口诀时,先呈现出“向日葵长高了”画面,小燕子告诉学生“每行3棵”,由此逐一引出乘法算式和3的乘法口诀。在学习和总结完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生已有编出口诀的初步经验,让学生分组来尝试编4的乘法口诀。 4、第四课时《乘加、乘减》 (1)教学重点:乘

加、乘减算式题的计算方法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乘加、乘减算式题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2)包含的要素分析: (A)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B)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C)能正确的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习完1~5的乘法算式和相应口诀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并为混合计算打下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小熊摘玉米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数学问题,如“一共有几棵玉米?”、“3只青蛙共有几条腿?”、“还剩几棵玉米?”……然后,选取问题“小熊摘掉一个后,还剩几棵玉米?”作为本节课的重点研究。接着,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尝试通过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算式得出3×3+2和4×3-1后,先问学生该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分别再问“计算时先算什么?3×3、 4×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2和减1?”最后,习题巩固,增强计算熟练性。 5、第五课时《用数学》 (1)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包含的要素分析: (A)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B)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一年级已学习如何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上,尝试用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4)突出重点的策略:在教学本重点时,老师应先将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和过程复习一下(读题(尤其是题目中的数学问题)——分析本题求什么——找相关数学信息去解决问题)。接着,老师根据大象搬木头的情景图,让学生在图中寻找数学信息,然后问“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个过程(有3头大象,每头大象运2根木头,它们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让学生多练习口述。解决这个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两种解决的方法:a.2+2+2=6?根?.b.2×3=6?根?,这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更简便呢?通过分析、小结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课后的习题再次巩固本课重点知识。 6、第六课时《6的乘法口诀》 (1)教学重点: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2)包含的要素分析: (A)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B)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3)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习完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关于6的乘法口诀,为后续学习7~9的乘法口诀作辅。 (4)突出重点的策略:老师可以利用教材呈现给学生的金鱼嬉水的画面,先让学生数一数每条金鱼是有几个三角形组成的,明确一条金鱼是由6个三角形组成,两条呢?有2个6,是12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下3条、4条……呢?完成表格。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逐一列出乘法算式,尝试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由于学生已有归纳乘法口诀的基本能力,这里用合作讨论的方式,学生应该可以解决关于6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四、教学难点剖析: 1、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1)难点的具体表现:在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个别学生会列成相同加数×相同加数。如,5+5+5+5写成5×5。 (2)原因分析:学生没有完全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容易和2+2=2×2或1+1=1×1等题混淆, (3)解决策略:形象地通过摆小棒等实物,让学生充分明白5+5+5+5其实就是表示4个5相加,而4个5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所以5+5+5+5=5×4;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将对乘法的意义的形象理解提升到文字性的理解,如5+5+5+5就是(4)个5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为 5×4 。

2、第二、三、六课时《2-6的乘法口诀》 (1)难点的具体表现:根据意图写出或算出乘法算式。 (2)原因分析:审题不认真;图意不理解;口诀没记牢。 (3)解决策略:教会学生审题方法,养成先审题再动笔的好习惯;鼓励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大胆地说出不懂的地方,同时,也鼓励优等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解释图意,必要时老师再补充;通过学生喜闻乐用的方式吸引他们牢记2-6的乘法口诀,如对口令、唱口诀歌、口诀大王、小竞赛等等。 3、第四课时《乘加、乘减》 (1)难点的具体表现: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算出最后的结果。 (2)原因分析:学生初次接触这类型的算式,对算式的理解不深,进而不能很好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3)解决策略:形象地通过摆小棒等实物,加深学生对乘加或乘减意义的理解,进而明白先算乘法方便,也就是说乘加或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先×后+、-。 4、第五课时《用数学》 (1)难点的具体表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原因分析:不理解题目的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得不够好。 (3)解决策略:重温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进行同类题型的练习,深化含义的理解;多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 1、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基本教学策略:结合主题图抽象出1—5各数→尝试用各个数字表示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利用计数器感知数序→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识记各数的形状→学习数字的写法→巩固练习 2、第二、三、六课时《2-6的乘法口诀》 基本教学策略:结合主题图编出2-6的乘法口诀→利用乘法口诀歌帮助学生识记2-6的乘法口诀→各种游戏练习巩固2-6的乘法口诀 3、第四课时:《乘加、乘减》 基本教学策略:利用情景图吸引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总结不同的方法→ 练习活动,加深乘加、乘减题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与习惯 4、第五课时:《用数学》 基本教学策略:充分借助主题图,进一步感知乘法含义→练习活动,巩固乘法含义。 六、练习题的分析。 1、教材的练习中,重点讲解的题目: (1)课本48页的第4题,做题之前老师要先让学生弄清图意,两个小熊猫一组,有这样的3组,所以是3个2,而不是2个3。(2)课本49页的第7题要求把可以写出乘法算式的写出来。练习时,老师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于把3+3+3+2改写成3×3+2或是4×2+3,把4+4+4-4改写成4×3-4或是4×2的学生,应给于肯定和表扬,进而促使学生乐于动脑思考,探索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课本50页的第10题,做题之前老师要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要求用直尺连线。(3)课本57页的第1题,做题之前老师要先让学生弄清图意,如小青蛙一次跳3格,小兔一次跳4格,小袋鼠一次跳5格,然后,再让学生用口诀说出××一次、两次、三次……的格数。能用动画课件相配,会增加练习的趣味性。(4)课本57页的第2题,做题之前老师要先让学生弄清图意,为每个小动物选择过河路线帮助它们过河。可以不用直尺连线。(5)课本64页的第11题和66页的第2题,老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注:凡课本练习中出现的情景图,都尽量让学生先表述图意再做题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在做练习时,习惯不去看图,先填算式。原因分析:填算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而且学生有一种思维习惯,就是见空就填。如果这种情况老师不加以引导,那课本上的很多图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解决策略:老师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初步的数学语言去表达图意,逐步培养学生填空前先看图,说图意的习惯。(2)课本中有比较多的地方要求学生填写或连线完成,个别学生书写马虎或懒得用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篇九: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数学第二册教案 克拉玛依市第九小学 段澎江

1

数学第二册教案

克拉玛依市第九小学 段澎江

2

3

4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篇十: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备课2

何店镇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二 年级 数学(上) 学科 主备人:王道云 执教人:王道云

相关热词搜索: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ppt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乘法的初步认识表格式备课"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2547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