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6-01-11 10:42:3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一: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一: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估计,交流,测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为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创设自由探究的空间,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知识的喜悦和快乐。

在这节课中,我不仅准备了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的物品,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同时把测量的物品换成实物,(例如铅笔、粉笔、文具盒、硬币等)为准确的估计提供条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只要认真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如在引入毫米时,我安排学生用尺子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长、宽、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最后我设计,让学生再利用学习的毫米的知识重新测量数学书长、宽、厚。使知识的学习由感知到表象到再现逐步加深。

最后我让学生用手势体验一米,一厘米、一毫米的长度。拿出自己的尺子,自己认真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并让他们同桌互相交流,指一指从哪到哪是1毫米,2毫米等等。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在学习中发现、探索、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哪些物体的长、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学生通过这样自由、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真正对毫米的理解。

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测量、探究发现等多种方式,在巩固练习阶段 ,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判断、儿歌,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教学反思:

分米的认识也是通过实际测量、动手操作引出,向学生渗透分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直观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通过练习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发展,在练习中比较,在比较中练习,强化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与应用。

在教学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厘米的表象,进而发展空间感。通过测量身边物体的实践活动,学生对1分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分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这节课中,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1分米=10厘米,再次通过推理得出1米=10分米,同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感受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他们的长度观念,用手势分别进行了表示。在练习中学生能够根据这些表象的认识迅速的判断出物体长度所用的单位。但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对这些进率混淆了,看来要多练习了,毕竟学生刚学习了这些进率。

由于课中的操作活动浪费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儿歌和课外完成的作业也没有进行布置。明天我将对这前两课的内容进行再次的巩固练习,因为这几天没有练习册没有,只能利用电脑显示题目了。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千米的长度观念比较难建立,除了选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教师还应该自主开发一些学生身边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对于千米的感受,应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教学“千米”时,一定让学生们实地走一走,知道从哪里走到哪里(或往返几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们初步形成千米的长度观念。学生形成了较清晰的长度单位的观念,对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就容易掌握。

为了能增强学生对1千米有多远的感受,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起来,所以准备把这节的前20分钟放在操场上去上。但在这节课上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本来想让学生充分感受1千米有多长.可是,当我准备带着学生去操场的时候,才发现操场上已经站满了初一正在军训的学生.只好又调过头来,在教师进行教学,本以为学生对千米没有多少概念,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却表现出了比学习毫米和分米更容易掌握的感觉。至于一小时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能行多少千米时,我先告诉他们这些常识,所以后面练习中出现的题目,学生很容易就知道多长路程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以及大概多少时间。学生掌握的很好,我感觉很意外。

但教学中,学生最不容易理解的却是从哪到哪大概有1千米,别说学生不知道,作为老师也真的感受不出从学校门口到哪能大概是1千米,所以说,学生对1千米到底有多远,很难估测,再加上今天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去感受这1千米有多长,只是凭空想象而已。

最后的习题中,我在网上摘下了别人的课外拓展题,我感觉非常好,学生对这样的题目也很喜欢。我另外布置了两项作业:一是放学时请家长带着孩子回家时,感受从学校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二是从家门口到学校门口大约有多少千米,使用什么交通工具,需要多长时间。

《千米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教学反思

使学生在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掌握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准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长度单位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是,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过程,学生却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表现为:

一、是混淆单位之间的进率。如:5分米=500厘米,30毫米=3000厘米等。有些学生很容易把分米和厘米、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与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混淆,错当成进率是100了。

二、是没有准确掌握好单位之间的大少转换方法。例如:3040米=3000千米40米,50米8厘米=58厘米等。个别学生很容易忽略长度单位之间的转化时的乘除进率问题,导致出错。小单位转化成大单位时应该除以进率,大单位转化成小单位时除以进率。

针对上述出错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如熟记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进率。

二、是使学生切实掌握辨析清楚相邻单位间和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方法,能正确判别它们之间的进率,以确保单位转化的正确。

三、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即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以相应的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相应的进率等等。经过尝试,通过实施以上的教学策略后,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准确率明显提高。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建立吨的概念,会进行吨与千克的互化.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通过载重汽车与火车的实物图,告诉学生:计量大宗或比较重的物品的重量,会用到一个较大的重量单位——吨.

使学生初步知道“吨”是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通过计算大米的重量,知道了吨与千克的关系.又通过互相背一背来体会一个同学的重量,算一算几个这么重大约是1吨,较好地建立了1吨的概念.

通过看图填重量单位的练习,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对事物重量的估计能力.通过填空的练习,巩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互化.最后练习的一道应用题,意在激发学生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条理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年级组 赵娟

《毫米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第一节新授课,这一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建立对毫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进率,并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单位的互化。在学习这一知识前学生已经对厘米以及米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长度有了一定的概念,学生在有学习过同类型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应该有较好的促进。同时,在这一课时中还应让学生回顾测量的方法。反思本节课教学,我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交流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交流,测量等活动,完成这一内容。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为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创设自由探究的空间,同 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知识的喜悦和快乐。

为了达到该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新知,我在该课时设计中更多地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知的特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机会和具体的感知的机会,避免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我从学生认知冲突出发,从测量书的厚度引发学生理解毫米的产生和其使用的范围,引出毫米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同时让学生充分利用尺子这一学具,通过观察,做手势、闭目想、量实物、举生活实例等理解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然后便向学生呈现了几种大约1毫米厚的硬币和卡,让学生感受一毫米有多长。最后,通过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量的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充分地掌握 这一知识.

在课堂中,所有的设计思路在课堂的实践时基本一致。与我原有的设想也差不多。学生从开始测量到尺子的观察都非常的配合,由于有了动手的机会,课堂上学生比较活跃,能积极跟随教师学习毫米,认识该长度单位。当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在练习时,一部分学生的测量总是不那么精确,不是量的有误差,就是没数对毫米数。我想,在以后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就一定会解决这些 问题。

同时,对课堂的时间的把握还不是很好,各个环节仍然不是很严谨,课堂的 调控上还没有注意到,在调控上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毫米的认识》最佳解决方案

三年级组 赵娟

在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这一环节。精品教案上是以测量课本的长和宽为情境,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从而引出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只会进行简单的测量,可以很容易的测量出课本的宽,但是测量课本的长有的学生就不会测量。因为学生的尺子最长时20 厘米,而课本的长是20厘米8毫米,测量时既需要点点,又需要计算,特别麻烦,学生不会测量,所以我认为用测量磁卡的长和宽生成数学问题更直观,而且学生测量完还可以直接用手摸一摸磁卡的厚度。磁卡的厚度正好是1毫米,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毫米的知识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

三年级组 赵娟

本单元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在教学设计时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本课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 1、小组讨论整理知识。2、测试分析巩固知识。

3、自主学习展示个性。4、速算抢答交流竞技。5、完成作业交流心得。

新课程教材的内容很灵活,它更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更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乐教乐学网上学习系统的有效资源,通过“学习部落”、“特训营地”等学习形式,学生自主全面的复习基础知识,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在游戏化的学习中,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学习本节课后,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 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与人交流,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生到“我的地盘”中和老师和学生讨论白天学习的知识,分享学习经验,交流学习心得,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总之,让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是这节课我的追求目标。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反思

三年级组 赵娟

在学完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竖式计算后,来学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整堂课课堂气氛比较融洽,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积极,尤其是后面的练习,学生很有兴趣,学的很愉快。在解决重点时,我安排先让四人小组摆圆片,并综合学生的12道算式板书,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无论是被除数变化、除数不变或是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化,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起初无法一下子观察出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后来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才发现余数都比除数小;考虑是否分两次操作,第一次总数不同,每份的个数相同,从而观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第二次操作总数相同,每份的个数不同,观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样也许符合学生的认识。在解决难点时,我先让学生猜测被除数一个一个增加,除数不变,分的结果怎样,再一起看屏幕演示分的结果来验证,使学生明白余数不能比除数大或和除数相等,教学效果好。

在解决最后一个实际问题时,应处理好标准与合理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学生能说出分的依据,就是合理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三:三年级《认识毫米》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人教版)

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估计,交流,测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为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创设自由探究的空间,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知识的喜悦和快乐。

1、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为学具,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在这节课中,我不仅准备了帮助学生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的物品,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同时把测量的物品换成实物,(例如铅笔、粉笔、文具盒、硬币等)为准确的估计提供条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只要认真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培养估测能力。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节课从一开始情境的创设中就有了估测能力的有意训练──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紧接着,在练习时让学生先估一估,再精确测量。这样的编排设计给了学生尝试、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在这节课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如在引入毫米时,我安排学生用尺子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长、宽、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最后我设计,让学生再利用学习的毫米的知识重新测量数学书长、宽、厚。使知识的学习由感知到表象到再现逐步加深。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知”“情”的密切结合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讨论数学。如:我让学生用手势体验一米,一厘米、一毫米的长度。拿出自己的尺子,自己认真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并让他们同桌互相交流,指一指从哪到哪是1毫米,2毫米等等。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在学习中发现、探索、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哪些物体的长、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学生通过这样自由、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长久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从课堂教学的反馈情况来看存在的一些问题:

1、所有的操作活动都为建立表象服务的,测量与估测联系在一起,实际也在于验证表象。第一节课我在二班上课时是让学生俩人一组合作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虽然在引入新课前我提问:用尺子怎样测量物体?但有一部份学生还是使用不当,不能用0刻度对准书的一端,而是用格尺的顶端对准了书的一端,这样测量出的长度很不准确。所以我马上改为领学生一步步来测量书的长度,学生掌握方法后再独自测量书的宽和厚就容易多了,测量也准确了。所以第二堂课我给一班上课时就改变了方法,这样学生一次成型,测量没有什么误差,而且没有浪费时间。

2、练习中从学生测量的错误情况来看:由于我没有强调5毫米这根刻度线的缘故,学生容易把这一刻度线当成厘米刻度线,还有个别学生对1毫米的小格数的不够准确,所以有时出现1毫米的误差。这些都是我课前没有预料到的。

3、本课在巩固练习时测量三角形、四边形各边的长度,由于个别学生在测量斜边时不能把0刻度对准边的顶点,格尺和边不重合,所以测量不准确。我就在黑板上画图来讲解。如果这里使用多媒体来演示会更形象,逼真。

《平移和旋转》

这节课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二是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很显然,重点和难点是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我在教学预设时,主要重视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能力。

具体体现在:课前谈话,用一岁大的女儿为例,小手因模仿风扇转动而“跳舞”,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在认识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学生举例说明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把握其运动特点;课堂尾声的一组“你知道吗?”用三个典型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给学生很大的视觉冲击——大楼平移和地球旋转,而神奇拖把——360度旋转,更是直接应用于生活,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的未知世界,引领着学生不断地探索,从而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二、展示学生错误的认识,让“错误”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资源。

本课教学中,学生在两个地方很容易发生错误,一是对钟摆的运动是不是旋转难以判断,二是数一数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对于这两个环节,我觉得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充分地展示学生的错误,然后结合实例或操作进行验证,当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后,再引导学生寻求最佳的思考方法。钟摆的运动,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常见,但自动卷笔刀却是每位同学必备的工具,教师在学生发生困惑时,用自动卷笔刀摇杆的运动为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它们的运动是一样的: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在转动。因此,钟摆的运动在方格图上数出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怎么突破?我认为,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反思,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养成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时,我首先动画显示小房图平移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小房图是怎样运动的,学生很容易看出是向右平移的,我接着提问: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呢?这时,学生的答案很多,有说两格的,四格的、六格的,也有说八格的。学生各持己见、莫衷一是,那就请各种观点的同学分别说说你是怎样看出的?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数出图中房子的最近的两个“房角”之间的距离,有的说只要数出图中房子的最近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也有数图中房子的同一条边平移前后的距离,更有数出图中小房图距离最远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到底是平移了几格呢?用事实说话。我让学生拿出课前下发的方格纸和小房图,一格一格地向右平移,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应该是向右平移了六格。这时,引导学生反思一下刚才是怎样数的,为什么会发生错误。指名回答时,原来数错的学生发现小房图在平移前后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点或边,而他们当时并不是数的对应点或对应边。教师顺势指出:那现在你们会数了吗?到此为止,学生经历了思考、操作和再思考,终于明白了错误所在,同时也找到了通往正确的道路。 教学本课后,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如:教师的语言怎样更加精炼?课堂练习如何更加有效?我想今后的教学还需要不断的思索和努力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

这一课教材内容计划上跳跃性较大。门生才刚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立刻接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百位又不够除对比难题。以是我先采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够除,让门生先尝试列竖式,然后采纳集体改正,解说。这时候板书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让门生晓畅①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③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其次再教学百位不够除,这是要得知另外一法子:④先看被除数的前一名,要是前一名小于除数,要看前两位,这是要让门生晓畅商应当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当门生晓畅

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上了,那末他们就天然会晓得商要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紧接着让门生思索一下商是几位数跟甚么有瓜葛,然后让他们果断书籍上的实习十三一题。如许,门生接纳起来就对比快。

通过课堂教学和功课修正情形来看,门生存在如下题目:①竖式没有写完全,②数位没有对齐,如

③还有少部份会涌现移两位下来的;余数大于除数的。

采取措施:让门生多实习,多说计算方法,逐渐到达正确、闇练地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教学反思

这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首位不够除)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并做到规范书写竖式;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归纳出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方法,难点是商的首位的书写位置问题。

根据上一节课时,让学生判断除法算式中商是几位数,在本节课的例题中,学生根据观察被除数的第一位数比除数小,应该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数除以除数,很容易判断出“312÷4”的商是几位数,通过提问“7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要用它的前两位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进一步巩固算理。

学生作业情况完成较好,竖式书写格式较为规范,个别数学在验算时漏加余数。

本课我先复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好准备,并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312÷4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分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算法以及讨论商的首位的书写位置。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算理、算法,同时也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可能是受前两部分知识的影响,还是有个别学生出现商的书写位置的错误。不过从课后的练习中,发现学生的掌握还可以。

但是,还是存在了不少问题:比如,重点不够突出,难点没有有效突破;没有进行适当的课堂总结,要求不够明确,比较啰嗦等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多多注意,希望有更大的进步。

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后反思

今天开学第一天,而第一天就被随堂听课,运气真是很好,幸好昨天做了认真的准备,所以不算很慌张,但是课上出现了很多我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上着上着我却是越来越慌张,最后除数被除数都不分了。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由于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所以我觉得应该不会很难,所以在例题986除以2的竖式计算那里,黑板上提示到百位上商4,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下面的算法了,但是三位数的被除数让学生无从下手,本该是一位一位往下挪的数字,有的孩子一起挪到下面来,或者是百位上有余数却没有移下来,有的数位也没有对齐就乱移一通,我自己在解释的时候也乱,后来想清楚了,觉得自己挺悲剧的。

首先,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除法应从最高位除起,这个地方点到为止。

然后弄清百位上的被除数是几,百位上有没有余数,余到十位上加上十位上的数字共同成为十位上的被除数,接着除,再看十位上有没有余数,余到个位上加上个位上的数字共同成为另一个被除数,接着除,个位上还有与余数的就余下来作为商的余数,这样讲条理会清楚一些,学生接受起来,模仿起来也容易上手。

其次,对除法法则的渗透还要加强。我自己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除法法则,但是没有明确的说出来,造成了人为的障碍。最典型的错误就是余数会比除数大,光看算式很容易发现余数不应该比除数大,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就经常出现,问题大多出在试商的环节,口诀不熟,慢,一慢一不熟就容易让思维停滞,一旦停滞就不能考虑周到,往往乘法好不容易嘀咕出来是多少了,写出来一减余数还老大的,所以下面要练习学生的试商,简单点就直接练习乘法的口诀。

这节课我是想有一个尝试的,就是以最简答的小组合作的形式——同桌合作,来完成练习部分的锻炼。因为两个人能形成最简单的合作,并且两个人的合作有多人合作没有的优势,就是在两人合作中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其中,每个人都是发言者和倾听者,每个人必须更专心的记录或发言,而合作意味着对话的开始,对话是思维的外衣,是两个人平等的展现自己的思想,哪怕是最浅显的,也给进一步的思考提供了自信的源泉。前面两人合作口算问题不大,后面的笔算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打乱了我的教学预设,很多该小组完成的作业被延误了。 所以,计算教学需要思考的还很多,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教的过程可以不完美可以琐碎,但要条理清楚,要让人容易上手,上完学生都会做作业那就是最实在的奖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时间的内容安排都比较靠前,因此,相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难,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等内容。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算太难,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

在上了这个单元的内容后,我对于以下三点有一些困惑:

1、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反复强调了“时间”和“时刻”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2时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点,这是一个时刻,而2小时指的就是2个小时,这是一段时间。我还把书本P62上的2时=( )分,改成了2小时=( )分。事实上,2时就是我们平时口语中的2小时,2小时规范的说法就是2时。因此在复习课是,一定要纠正这个不规范的说法。

2、另一个比较困惑的地方是解决问题中的书写问题。如: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应该怎样列式呢?这是我在教学时与别人有分歧的地方。后来我问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得到了比较合理的答案: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因为如果写成11:20+25分=11:45的话就是时刻加时间等于时刻,这就不对了,而写成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话,就是时间加时间等于时间,但是11时45分又可以看成是11:45,因此这样的书写比较合理。这个问题在复习课上也是要重点纠正的。

3、“计算经过时间”,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感到很疑惑。学生对于几时~几时的经过时间掌握没有问题,但对于几时几分~几时几分中分不够减(如4:20~5:00、 4:45~6:10等)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好,只有少数思维好的同学能够掌握,其他同学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都是木然。如何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懂呢?看来还得花时间让一些比较差的学生去理解了。

时间与数学(二)教学反思

在上《时间与数学(二)》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1、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力图创新,开头与结尾新颖,由于备课时想得比较广,所以课上出现了不少亮点,有预设中的也有课堂随堂出现的,这很好地体现了课堂的动态生成。2、 能运用试验操作活动,给学生创设了探究学

习的过程。3、 重视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在教学中合理适当的运用了比较再下结论的方法。4、本课活动的安排、程序的设计就体现了‘统筹方法’,给学生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例。引领学生以身边发生事物为例,思考“时间与数学”的问题。5、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自主探索法、交流合作、归纳概括等方法和思想,在不同的环节和穿插过程中都有体现,引导和帮助,引领学生很好、很深度地学习了数学,进行了实验,发展了能力。

当然,结合自己的反思及听课课老师的建议,本节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1、课堂气氛相对来说,如果再调动、调整和渲染一些,情感会更积极,师生也更在相互的影响下,情绪更高昂地投入活动。

2、学生的言语能力的表达还需要在平日课堂中多加训练和强调,一是有孩子会说,说得很好,只是声音不够响亮,没有感染力;二是有部分孩子不愿意主动去表达,表现的意识相对薄弱,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关注,再调动一下。

3、 在引导学生探究意识方面要多下功夫,学生主动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太少,略显学习有点被动,教师要多激励学生发表见解。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将为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笔算主要是让学生1、掌握乘法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传统的计算教学侧重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是孤立的,它与估算、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了。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对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是,创设一个买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围绕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展开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我以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理清:1、掌握乘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在实际教学时,估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算出结果是多少,所以本课我较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促使学生通过迁移类推探究新知,让学生经历发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在讲解竖式计算的时候首先要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先算24乘2的积;再算24乘10的积;再把24乘2的积和24乘10的积想加。其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主要是能解决这几个问题,第二个部分积的末尾“0”能不能省?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省“0”后要注意什么?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我在设计练习时不仅注意练习的趣味性,而且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

总之,这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四: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毫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测量1 毫米的认识

1

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

估测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

(1)什么是测量(可省略)

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就称为单位。 (2)测量的步骤

①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②观察刻度尺的最大值、最小刻度和零刻度线。

③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所测物体的边的一端,观察该边另一端所对准的刻度数,直接读出即可。。 ④读数时视线垂直被测物和刻度尺,记录结果时要有单位。 总结为:选——观——估——量——读。

3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空气柱里含有水汽总数量也称为可降水量。它对应于空气中的水

分全部凝结成雨、雪降落所能形成的降水量。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它的单位是毫米mm。用英文字母p表示,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五: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A(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第 一 课 时

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 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就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有用的数学.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数学的生活化,也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改变课本中原有的例题,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来呈现课本所要学的内容。反过来,在进行应用题的练习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估计测量身边的事物,这就拉近了书本与学生的亲近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节课中发现学生的估计、估量能力比较差,出现了一些笑话,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我相信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价值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同时再将数学运用与生活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价值。

第 二 课 时

分 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3、填空:

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

4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良好的情绪能使学生的精神振奋,不良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由此可见,营造自然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主动体验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此环节教学中我设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更好地体验乐趣、体验成功。我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鼓励学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观察、测量,充分体现了师生的民主、平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通过在真实情景中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算一算、议一议,使学生建立起分米的表象。丰富了自己对1分米长度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积累实践经验。

第 三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1

教学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中,我所感觉到的不足之处是在学生的组织纪律方面。走出课堂,有的兴趣盎然,而有的是跟着走马观花。这就与教师的操控能力、语言魅力及组织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今后我一定会更加认真钻研教材,练习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第 四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2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 ( )米 1米=( )厘米

1米= ( )分米 1分米=( )毫米

二、学生实践( 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2、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3、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三、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六: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全册教案附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第 一 课 时

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 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分 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2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3、填空:

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

4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3

第 三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1

教学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第 四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2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4

2、填空:

1千米= ( )米 1米=( )厘米

1米= ( )分米 1分米=( )毫米

二、学生实践( 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2、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3、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三、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第 五 课 时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 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的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 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5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七: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中午好!

我是***考生,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凑够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的确定: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

1、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

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

体长度。

因为学生的实际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二、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这些方法的采用,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学法

学法的选择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程序

本着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构建高效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原则。为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互动探究的新课改精神,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我市三五X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的四环节教学法展开课堂教学。即四大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观察情境图你能估计出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学习,同时引出了探究的什么是毫米的问题,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二)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部分是这节课的中心部分,在这部分体现全新的课程理念,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具体分为三个小环节:

1、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 互动交流:

(1) 组内交流: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组间交流:即全班范围内展示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会互相启迪思维,生疑

共思,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3、 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进一步抓住事物的本质,总结规律一毫米的长度认识

(三)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对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进而熟练掌握。

1、 基本练习:设计直接利用本节课所学1厘米=10毫米的知识

2、 综合练习:主要是设计一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这些练习即能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此环节重在:

1、 引导学生对知识、学习方法、探索过程进行梳理。

2、 教师点拨引导,梳理知识结构,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如何突破重难点的:

1、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探究法等突破难点

3、 为加深知识的理解设计了大量的练习,巩固新知,抓住重点

最后说一下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采用的事图解式,此板书力图全面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我认为这种图解式板书既能体现当堂所学知识先后次序和内在联系,又能体现重点知识的基本内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同时还便于队板书的内容进行提炼升华。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导。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八: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上册)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

目 录

一 测量……………………………………7课时 二 万以内的加法和

减法……………………………………10课时 三 四边形…………………………………6课时 四 有余数的除法…………………………6课时 五 时、分、秒……………………………4课时 六 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3课时 八 可能性…………………………………5课时 九 数学广角………………………………5课时 十 总复习…………………………………3课时 共60篇

第一单元 测 量 (7节)

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用具:直尺 教学过程:

一、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

师: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三、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四、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直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

师: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五、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 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六、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七、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毫 米 的 认 识

1厘米=10毫米

教学反思:利用多媒休与实物操作,在学生脑中清晰的建立1毫米这一长度概念,

了解与厘米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3—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直尺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3题。(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3、填空:

5分米=( )厘米 30厘米 = ( )分米

40毫米=( )厘米 2米 = ( )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5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和第7题。

五、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 米 的 认 识

1分米=10厘米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例3和例4及练习二的第1、2、4题。

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学校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7页的例3,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学校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1千米又有多长呢?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二第2题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千 米 的 认 识

1千米=1000米

教学反思:教学中让学生亲自走操场感受1千米及了解行走大概所需的时间。再以生活中的路牌感觉与认识千米这一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九:张晶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

张晶

《毫米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第一节新授课,这一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建立对毫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进率,并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单位的互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课堂的呈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矛盾的情境,让同学们用直尺测量实物具体有多长、多厚,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探寻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教学中,我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数、画, 学生对1毫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毫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轻松和快乐,然后在生活中找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通过练习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后,进行小组分工,学生兴趣盎然,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精心地做记录,在测量中体会了不同的长度。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晰,实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取了新知,体会了测量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单位。通过学生用手比划、数、画、量物体的长度,加深对毫米的认识。测量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测量能力。同时,对课堂的时间的把握还不是很好,各个环节仍然不是很严谨,而且由于从高年级下来教学低年级,还没有适应学生的一些习惯,课堂的调控上还没有注意到,在调控上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十: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整理

测量: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单位米和厘米,并有了一定的度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概念的建立,比如1毫米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观察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一打纸的厚度。充分感受1毫米的长度。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记住这些长度,如1米张开手臂的长度,1分米手掌的宽度,1厘米是手指甲的宽,1毫米是两个手指先捏住再分开一丝,眼睛刚刚可以看到一条缝的宽度。这样有助于估计,即使手边没有工具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肢体来估计。

2、 关于单位间的进率,虽然没有学过两位数以上的乘法,但我是本着先用了再说,比如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如果是大单位到小单位就在数据的后面添上两个0,小单位到大单位就在数据的后面去掉两个0。这样就比较容易做了,学生掌握的较好。

四边形教学反思

一、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两大方块:一块是信息窗上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使学生认识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二块是通过抽象逐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后要求学生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

二、本单元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使学生感知对称现象,认识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学会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三、教学本单元采用的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提出的信息图形,通过观察让学生去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都是一样的这一现象,进而上升到“像这样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这一抽象概念。2、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去感知对称现象,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认识和理解。3、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采用了借鸡下蛋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掌握巩固了已有知识,也把已有知识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在教学“你能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吗?”时,不是局限在只画一条对称轴上,在此基础上又紧随而来的是“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圆呢?”。。。。。。又如教学对称轴时,把画完对称轴的图形的一半擦掉,提问:“你能画出另一半吗?”等等。

四、本单元的教学效果:本单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则奉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掌握。加深本单元所学知识,由于教法得当,学生乐学,整个教学过程是螺旋形上升趋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基本上完成了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所不足的是有的学生在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另一半时,点找得不准确。

小学数学第五册的第五单元是《时、分、秒》,教材分两个内容,一是秒的认识,二是时间的计算。秒的认识倒还不难,对于时间的计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类似于“3时等于多少分”“5分等于多少秒”的换算时,由于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学生还不会计算60×3、60×5。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注意出题时数据不要太大。此外,我觉得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教学第六单元中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内容,再教学第五单元,这样,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连加和乘法这两种方法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了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计算经过时间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教材以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让学生在熟悉的事情中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较简单的经过时间。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经过时间打下基础。

学习例2时,我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了数格子和列式计算两种方法。这是课前有所预设的,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完例2,我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出示了

这样一道题:一堂课从8:50开始,到9:30结束,这堂课上了多长时间?学生在计算中发现9:30—8:50,30分钟不够减50分钟,我引导学生结合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使学生明白:30分钟不够减50分钟,要向9时借1时作60分(借1当60),60分与30分合起来是90分,90分减50分是40分。然后学生完成了相应的练习,如:少儿节目从5:20到6:00播出,播出了多长时间?那么5:00至6:05播出呢?这样在层层深入的教学中,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将这个知识点学懂了。 练习部分的设计,我尽量地做到习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从具体情况看,学生的参与面还是不够,也就是应该让大部分的同学都有练习的机会。所以,练习的形式应该更多样,如出现一些开放题,即与3:10分相差40分钟,会是什么时刻呢?学生既可以往前算得2:30分,也可以往后算得3:50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活学活用,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训练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这两周我们学习的都是乘法的笔算,反思这两周的教学我认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如学习例3和例4时,我让学生先预习,预习要求是这样提的:1、先读课本,要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认真阅读。2、寻找图中的信息,并根据有关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3、怎样解决这个问题?4、怎样计算?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教家长。课堂中我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回忆昨晚的预习情况,并做好汇报工作。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他们进行讲解,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孩子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讲的头头是道,令人佩服。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其中缘由,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及时讲解,重点讲明算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可矛盾的是:时间哪儿找?

《万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十加、减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第一节课下来,我就有点不知所措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

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本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作业本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开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比如把570写成750等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

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单元教学反思 本应该在期中考试之前完成第四单元的教学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使教学进度没有完全赶上教学计划。现在就把第四单元进行以下总结。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1)100以内数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

(2)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和估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普通三位数加减笔算,加减法的估算。

(3)万以内笔算中的不连续进位加法和不连续退位减法。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三位数减三位数不连续退减法。

(4)加减法的验算。笔算加法的验算方法,笔算减法的验算方法。

在教学内容(1)的学习中,我发现学生的计算速度较慢,正确率倒很好,分析原因,学生在进退位浪费的时间较多,口算方法虽然学生会说,但在实际计算时,学生却抛弃了计算方法,想当然的用起了自己的“原创”,致使时间浪费了很多。

关于估算加减法,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通过分析出错学生的习题,我发现出错原因有:1、求数的近似数出现问题。2、运算符号看错,明明是减法,有学生却算成加法。

关于笔算加减法,有以前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基础,通过知识迁移,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掌握的较好。但在练习时,学生也出现了较多问题。经过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粗心”。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比如:题目是356却写成365,减号抄成加号,上下两行题串在一起等。还有在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本来做减法题,做到百位时却按加法计算;加法忘了进1或进了1却忘了加;数位不对齐等等。

教学中我从几方面入手:1、要求学生先观察、看准题,再动手计算。2、要求学生书写要工整,不管是作业还是练习都要认认真真的去对待,就是在草稿纸上列竖式算草书写也要整齐清晰。3、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的习惯,无论是板演还是课堂练习,都不厌其烦地去强调检查、检查、再检查。4、经常联系学生家长进行家访,努力做到家校齐抓共管。

本单元的单元测试,成绩在我看来比较理想,90分以上的能占大约85%,出错原因主要有:估算时出错(相当部分学生看错运算符号),比多比少的问题,究其原因,学生不会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比多比少的问题”要多给学生分析,借助线段图帮助他们分析。

相关热词搜索: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毫米的认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2648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