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2016-01-12 09:37:3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一: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一: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七年级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也有半学期了,可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是从学生的作业反馈、上课问答、期中试卷作答上来看,发现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上存在许多的误区。最大的就是认为开卷考试,打开书就能抄上答案,没必要记忆基础知识。只要在书上画画重点,考场上翻翻书就行了。因此往往出现了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知识点盲目堆砌、不得要领等情况。这说明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很薄弱,他们不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根据所问的问题去认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题目明明很简单,以前类似的也做过,但再次遇到,有的学生似乎碰上了个陌生人,成了“题目认识他,而他不认识题目了”。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材知识不熟悉。

很多学生认为是开卷考试了,没必要在看教材、识记知识了,只要打开书抄上就可以了。孰不知,现在的题目对思想品德的考查虽然依然会依据教材知识来命题,只是“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对教材知识不熟悉,对重要观点不识记,答题就会不得要领,就很难把一些简单的题目解答出来。

二、题目审不清。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有粗心大意的毛病,作答时所做题目的要求审不清,造成答案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比如在做选择题中,学生还是习惯于正向思维,当遇到让选择错误选项时,只要看到一个正确的选项就入选了;题目要求回答怎么去做,而学生却会答成为什么要去做。

三、解题能力不掌握。

开卷的思想品德出题,更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出题人多从社会热点和初中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或教训出发来命题。学生抓不住解决各种题型的方法,遇到老师课上没有讲过的新的时事、案例等问题时就成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会把社会热点与教材观点、原理联系在一起,于是打开教材胡乱抄上一通或者自己信口开河乱写一通,答案缺少组织,使答案看起来混乱不堪,老师找不到答案要点,学生当然就做不对题目了。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把思想品德学好,我认为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靠学生自己的勤奋努力,夯实基础,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要做到:

一、要认真反复地看书。

看书,首先要看目录,了解全书的知识体系,列出每一课的提纲及观点;其次要抓重点,记要点,对理解、活动类的知识要重点掌握;再次,要将重点、要点知识扩展开来,再现相关的全部知识,系统复习,并力求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地运用书本知识。只有自己悟出来的知识,才是终身受用的知识。在学习或复习时可采用归类法、比较法、列表分析法等掌握;还可以把有关的知识串在一起进行复习,找出容易掌握的方法。

二、要熟记基本知识点。

同学们在夯实基础、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必须要熟知基本知识要点。一定要熟记在心,装在脑子里,这就好比我们手中掌握了所有棋子,在开卷试题这张大棋盘上,就可以运用自如,运筹帷幄。而记忆具有遗忘的特点,因此思想品德的识记要运用小时间,勤记忆,多反复的方法,穿插在其他科的学习中间,这样既可以协调各科的学习,又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典型题要练习。

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独立审题,开卷做答,然后对照标准答案寻找与自己答案不一样的地方,再回到材料看,找一下设问和材料中有哪些提示自己没有考虑到或者哪些知识点和角度自己漏答了,再寻找与标准答案不同的原因,这样反复练习,就可以逐步提高审题、解题能力。

四、掌握各大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老师指导学生在做练习时,不能敷衍了事,要探索解题方法。例如,解答单选题时我们可以分三步走:一“排”,即排除本身错误的选项;二“看”,即找准题干中的关键字,看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关;三“选”,即选出最能体现题意的选项。问答题主要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答题时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一“读”,即认真读题,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以及所提出的问题;二“找”,即在读的基础上找出题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的要求;三“联”,即在找的基础上将题中关键词与课本知识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等进行联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四“结”,即对前面分析、联系所得到的知识点和认识进行总结,组织好答案。只有这样坚持不懈的训练,逐步掌握解题的规律性,才能提高答题技巧和审题解题能力。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三则

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 通过接触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一、先入为主,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习……,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习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三、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往往符合这一规律。下面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为例,展示教学的全过程。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知耻自爱 自尊自强 尊重他人 赢得尊严

个体尊严 国之兴衰 责无旁贷

保护他尊 欣赏他人

本节课的目标主要围绕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展开,首先,为什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孟子的话,童第周的故事);其次,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再次,一要有自尊,知耻自爱,自尊自强,二要尊重他人,保护他人自尊心不受伤害,从内心接纳他人;最后,个人尊严,我们还要为国家、民族争光添彩,国之荣辱,我辈有责。 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负责八年级三个班思品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勤学上进,为搞好政治教研教学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

一、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学常规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细致的批发学生作业,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效果较好。虚心学习,多听课,钻研教材,丰富自身专业理论。认真及时写好计划,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习同时辅助差生。做好个别差生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4、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政治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5、立足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认真听教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在听中想、听中记,以想促听,以听助记。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看板书、投影,这些手段展示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只要认真观看就会一目了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时,必须拿笔,或圈或点或画或批注、记录课堂上重要的知识要点。即议论、讨论、争论,这是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提问,讨论争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质疑、争论,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每课结束我要求学生按我掌握的观点,我懂得的道理,我还存在的疑问的思路进行总结,达到知行的统一。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获得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6、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大量的资料,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二、教研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所带班级多,再加上学科的局限性,致使与学生交流不多,认识学生有限,对学生关注不够,影响了师生关系。

2、作业单一,本学期我在培养学生自学、复习总结方面能力增强了,但却忽视了学生专业术语和答题技巧方面的训练。

3、在作业批改方面,我在大面积鼓励学生的同时,对特优生的培养忽视了,同时也弱化了学生在学习中、作业中暴露的问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二: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1)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刘 勇

七年级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也有两学期了,可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是从学生的作业反馈、上课问答、期中试卷作答上来看,发现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上存在许多的误区。最大的就是认为开卷考试,打开书就能抄上答案,没必要记忆基础知识。只要在书上画画重点,考场上翻翻书就行了。因此往往出现了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知识点盲目堆砌、不得要领等情况。这说明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很薄弱,他们不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根据所问的问题去认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题目明明很简单,以前类似的也做过,但再次遇到,有的学生似乎碰上了个陌生人,成了“题目认识他,而他不认识题目了”。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材知识不熟悉

很多学生认为没必要看教材、识记知识,只要打开书抄上就可以了。孰不知,现在的题目对思想品德的考查虽然依然会依据教材知识来命题,只是“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对教材知识不熟悉,对重要观点不识记,答题就会不得要领,就很难把一些简单的题目解答出来。

二、题目审不清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有粗心大意的毛病,作答时所做题目的要求审不清,造成答案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比如在做选择题中,学生还是习惯于正向思维,当遇到让选择错误选项时,只要看到一个正确的选项就入选了;题目要求回答怎么去做,而学生却会答成为什么要去做。

三、解题能力不掌握

遇到老师课上没有讲过的新的时事、案例等问题时就成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会把社会热点与教材观点、原理联系在一起,于是打开教材胡乱抄上一通或者自己信口开河乱写一通,答案缺少组织,使答案看起来混乱不堪,老师找不到答案要点,学生当然就做不对题目了。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把思想品德学好,我认为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靠学生自己的勤奋努力,夯实基础,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要做到: 一、要认真反复地看书

看书,首先要看目录,了解全书的知识体系,列出每一课的提纲及观点;其次要抓重点,记要点,对理解、活动类的知识要重点掌握;再次,要将重点、要点知识扩展开来,再现相关的全部知识,系统复习,并力求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地运用书本知识。只有自己悟出来的知识,才是终身受用的知识。在学习或复习时可采用归类法、比较法、列表分析法等掌握;还可以把有关的知识串在一起进行复习,找出容易掌握的方法。

二、要熟记基本知识点

同学们在夯实基础、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必须要熟知基本知识要点。一定要熟记在心,装在脑子里,这就好比我们手中掌握了所有棋子,到了考场就可以运用自如,运筹帷幄。而记忆具有遗忘的特点,因此思想品德的识记要运用小时间,勤记忆,多反复的方法,穿插在其他科的学习中间,这样既可以协调各科的学习,又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典型题要练习

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独立审题,然后对照标准答案寻找与自己答案不一样的地方,再回到材料看,找一下设问和材料中有哪些提示自己没有考虑到或者哪些知识点和角度自己漏答了,再寻找与标准答案不同的原因,这样反复练习,

就可以逐步提高审题、解题能力。

四、掌握各大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老师指导学生在做练习时,不能敷衍了事,要探索解题方法。例如,解答单选题时我们可以分三步走:一“排”,即排除本身错误的选项;二“看”,即找准题干中的关键字,看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关;三“选”,即选出最能体现题意的选项。问答题主要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答题时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一“读”,即认真读题,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以及所提出的问题;二“找”,即在读的基础上找出题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的要求;三“联”,即在找的基础上将题中关键词与课本知识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等进行联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四“结”,即对前面分析、联系所得到的知识点和认识进行总结,组织好答案。只有这样坚持不懈的训练,逐步掌握解题的规律性,才能提高答题技巧和审题解题能力。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三则

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 通过接触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一、先入为主,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

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习……,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习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三、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往往符合这一规律。下面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为例,展示教学的全过程。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知耻自爱 自尊自强 尊重他人 赢得尊严

个体尊严 国之兴衰 责无旁贷

保护他尊 欣赏他人

本节课的目标主要围绕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展开,首先,为什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孟子的话,童第周的故事);其次,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再次,一要有自尊,知耻自爱,自尊自强,二要尊重他人,保护他人自尊心不受伤害,从内心接纳他人;最后,个人尊严,我们还要为国家、民族争光添彩,国之荣辱,我辈有责。 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三: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 “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通过接触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目 录一、先入为主,激发兴趣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三、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四、师生互动,游刃有余五、自觉主动,事半功倍 六、合作探究,拓展升华七、及时复习,巩固成效 八、教后反思,完善纠偏九、读议练讲,高效授课 十、预听温作,高效学习十一、课堂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十二、牢牢抓住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思品》教学质量

一、 先入为主,激发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习……,将会……”; 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习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三、循循善诱,步步深入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往往符合这一规律。下面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为例,展示教学的全过程。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知耻自爱 自尊自强 尊重他人赢得尊严 个体尊严 国之兴衰 责无旁贷 保护他尊 欣赏他人 本节课的目标主要围绕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展开,首先,为什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孟子的话,童第周的故事);其次,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再次,一要有自尊,知耻自爱,自尊自强,二要尊重他人,保护他人自尊心不受伤害,从内心接纳他人;最后,个人尊严,我们还要为国家、民族争光添彩,国之荣辱,我辈有责。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四、师生互动,游刃有余 教学片断范例: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尊重他人获得尊严》师:请问大家,那么你们想成为珍珠,还是想成为沙子?生:珍珠 师:非常好,这充分说明了大家都珍爱自己,那么要想成为珍珠,首先必须从( )开始? 生:知耻师:也就是说,我们要知荣辱,讲自爱,自己看重自己。一颗真正的珍珠,不仅仅是看重自己、自爱自重,自尊自强就行了,还需要( )才能够实现 生:尊重他人师:好,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尊重他人,赢得尊严。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2、怎样才能做到尊重他人?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将问题抄写到答案上面。 5分钟过后,学生回答答案。师:首先,我们先来讲述一下晏子使楚的故事,谁愿意展现一下自己的风采?生:回答略 师:在这个故事中,楚王如何对待晏子?生:没有尊重晏子,羞辱了晏子。 师:不尊重晏子的结果是什么?生:自取其辱。 师:生活之中,存在哪些不尊重别人的言行?生:打架、骂人 师:我们究竟应如何尊重他人,请填写课本空格生:回答略 师:看看小林的故事,取笑小林的同学的言行对吗? 生:不对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们没有维护小林的自尊心生2:没有接纳小林的缺陷师:如果大家是小林的同学,应该如何帮助小林走出困境?生1:首先自己要尊重小林

生2:小林要树立自信,悦纳自我,正确看待自己的缺陷和不足生3:小林要发挥长处,扬长避短 …… 上述师生互动,由简单到复杂,由了解到理解,最后掌握运用,成功解决问题。需要教师一要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科学展示目标;二要巧妙设置问题,从简单开始,步步深入,循序渐进;三要及时点评学生答案,总结得失,指出不足;四要适当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由此及彼,学会解决生活中自己遇到的问题。

五、自觉主动,事半功倍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它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能够自己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②能够针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③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即参与学,又参与教。④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正确的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要在上课前,学生应预习课文,划出所谓的知识点,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不懂的,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又是一个个个体,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课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二要在上课后,教师要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三是要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四要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六、合作探究,拓展升华所谓“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在过程中相互帮助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它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合作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对于合作学习,国外学者做过很多深入的研究,例如美国的弗彻斯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小组成员的构成结构和小组规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什么影响。弗彻斯等人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可简要概括如下:第一,合作学习情形都明显优于独立作业情形。在对复杂作务的完成方面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互动质量。第二,在异质二人小组中,复杂任务的学习可明显地促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

在参与水平上,二人组成的小组明显高于四人组成的小组,差生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第四,不论哪种背景情况,差生的参与度都明显低于其他成员,这意味着调动差生参与积极性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方面。所谓“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即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题目,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学习。它具有以下特点:①学习目标的方向性更强。②具有较强的生活实践性。③研究手段的多样性。④更加重视学习过程的操作。概括起来讲,在新课改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让学生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适度的探究。我们之所以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其理论依据是: 1、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思考。20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倡导一种“非指导教学”、“自由学习”、“自我指导的学习”等教学观点。之后,美国心理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法、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源于“以学生为本”,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和尊重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2、学会学习的思考。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一部影响巨大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在这个报告中,提出了“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是向全世界教育机构发出的警告。随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里,把“学会求知”作为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对教学实践而言,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合作的学习方式,这里应注意合作的必要性,有无必要合作;合作的有效性,能否解决问题;合作的组织性,几个人为好,分工如何;合作的科学性,如何通过有效合作解决复杂、疑难问题。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小论文的形式出现,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吸引学生研究学习、生活中的有价值的问题,阐述意义价值,寻找形成原因,探究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及时复习,巩固成效温故而知新。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的讲解正确理解教学内容,再次阅读课本,进一步理

解教学目标的制度,问题的分析、直至解决,自主得出结论,使知识咀嚼消化,滋润心田,强身健体。深入分析,教师应做到:第一、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第二、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渎懂文本;第三、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第四、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高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八、教后反思,完善纠偏常言道,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得再周详,教案写得再完善,课堂教学中往往也会遇到这样那样各种意料不到的问题,导致我们不能完整地实现教学计划,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深入进行反思,思考其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问题的产生和出现主要表现在教和学两个方面。第一、教学理念是否先进。不能一味进行“填鸭式”教学,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持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二、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要考虑教材、学生、教师、课标等因素,制定出具体、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并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教有目标,学有方向;第三、教学方法是否科学。要结合传统的教授法,讲透、讲清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教师轻松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教学相得益彰;第四、教学内容是否适当。一口子吃不成胖子,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剪裁得当,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共长,能力与情感同进;第五、教学效果是否体现。知识性内容,学生不但能够理解,还能掌握,举一反三;能力性问题,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在实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能够自主分析、自己解决。

九、读议练讲,高效授课近日,我们聆听了课改导刊专家组的关于课程改革的报告,深受启发,课堂教学改革要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成绩,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本着“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原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只有堂堂清,才能日日清,进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结合本学科,思考如下:读读,就是要学生熟悉课本故事,加深理解,鉴于班级学生较多,可以让一个学生先大声朗读,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循着声音读完这篇课文。朗读之前,最好布置思考题目,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议议,就是要教师把问题分层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简单的问题,对复杂的疑难,教师必须讲清问题,分工明确,提供时间,指导方法,充分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出理想的结果;练练,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当堂训练,从正反两面出题,谈观点、深感悟、察自身、换位思、明做法,选择正确做法,反思错误观点,举一反三;对合作、实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四:七年级思想品德 上 教学反思

新学校新同学 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回想我教学的《新朋友 新伙伴》一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 激发其好奇心,诱发学习动机。一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看见学生们高兴的样子,于是,我就让他们边做游戏边自我介绍。看着他们的表现,我知道,第一步目标我已经达到了。

2. 安排合作学习,启发学生倾听。低年级的学生有一种这样的特点,当他们的说话欲望被激起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迫不及待地向别人诉说,哪怕别人没在听他说话也无所谓。这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时,我特地向学生们介绍了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倾听的必要性。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已经在尝试怎样倾听了,这点让我兴奋不已。

3. 创设说话情境,体会交际方法。我认为,学会交际,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参加实践活动。所以,我又设计了上讲台自我介绍并表演一个小节目的活动,鼓励学生上讲台,让其它同学记住自己。目的是让学生再次体会交际的方法,锻炼交际的能力。

4. 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大胆活动。《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活动性。在最后一个环节里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听着美妙的音乐,在班中做流动性交际活动,让他们运用刚刚学会的交际方法,大胆地去实践一下。

创建新集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新课改后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既是实践者,也是受益者。新课标为教师施展才能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本人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对于这节课 , 我讲授之后有一个最深刻地感受就是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今天的学生了。时代发展了,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最充满勃勃生气和希望的群体,而恰恰也是被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人们常常忽略的群体,所以我想用一句最具有时代性的话对自己说,也对今天的教育说:“要与时俱进!要与学生俱进!”要用一双走进学生内心的慧眼,用一双与时俱进的慧眼,用一双真正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慧眼去看待学生,而且把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提了一个问题: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出乎我的意料第一个同学就回答正确(即放在大海里),因为我想他们不可能马上就回答正确,我还提前准备了许多引导学生的问题,谁想到竟然一个也没有用上。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的班集体,请学生展示小

学班集体活动的照片或介绍小学班集体的情况,目的是想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将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描绘出来。在课前准备时我没有充分了解、观察学生,估计他们会有胆怯心理,因为毕竟是刚刚迈进初中校园只有一周多的一年级新生,而且他们是即兴展示,手中也没有讲稿,肯定会出现差错。我心里忐忑不安并做好了给学生补漏的准备。但是到讲课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展示让我震惊、兴奋。震惊的是他们说得非常生动、感人,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想不到这些刚刚进入初中校门的学生在面对新同学、面对众多的陌生的听课教师时,今天竟能这样直接、大方的谈论,我忽然也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在他们面前是那样的不自信、甚至狭隘。兴奋的是看到学生对这个问题在生活中早就有了很多深入地感想,而且在课堂上说出了他们最最真实的想法、是真正的心里话。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我的狭隘,我们再也不能用以前那种不信任、不放心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学生了,应该真正的去了解学生,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再做什么。学生不仅是我的学生,更是我的老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在今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要建构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种活泼、轻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师生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和体验。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欣赏、信任他们,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信、幸福、满足的情感体验。

学习新天地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即了解初中学习的特点,学会结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去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得出结论。但有些问题的设置相似,因此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存在重复的现象,教师在这方面要注意引导。同时对于一些知识的细节处理不到位:比如讲到自主学习时,教师应明确其不是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而是按照学习计划。

享受学习 教学反思

首先,“终身学习”是未来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只有具备正确的学习观,学生才有可能不仅仅是把学习当作一项任务,而把它作为伴随自己一生的追求。因此,在本课中对为什么要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怎样珍惜自己的学习权利等进行了探讨。通过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其次,对于学习是一种享受,应珍惜学习的机会一内容,教者列举了大量的因贫穷、战争、疾病而失学儿童的数据,使学生明确拥有今日的学习条件,学习机会是多么的幸福,进而珍惜今天学习的权利,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辅以知识更新速度,让学生树立“终身

学习”的观念。最后,教者读了一篇短文《享受学习》,让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学习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快乐。前中国男足主教练米卢力倡“享受足球”、“态度决定一切”,因而将中国队历史性的带进了世界杯决赛圈。人生的学问和事业发展之所以有天壤之别,就是因为成功者能把学习当作自己人生中第一需要的大事,与学习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从而脱口词章秀,下笔如有神。成功者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乐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学习是一种典型的先苦后甜的活动,但其苦有限,其乐无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非常的付出,必有非常的回报。古今成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先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再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辛,最后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收获。当我们在茫茫学海之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千万不要泄气,也许再努点力,就能见到“柳暗花明”,享受学习的恩泽了。从而了解到要想有所获,必先付其出,进而端正学习态度。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有2部分知识,一个是,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一个是生命需要关爱。两幕内容构成了整个的知识构成。

一部分,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一开始我在设计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想利用教科书上的两幅图,企图利用他们来给孩子们证明,生命很多。当时一起备课,我的指导老师赵祎老师说了一句话:“你让学生看图,如何能够让他们明白生命的多?局限性太大了,而且不够生本”,想着她的这句话,我开始琢磨,生本的教学不就是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学生吗?把学习的主动权也给学生吗?想到了。如何能够让孩子们自己说出生命是多彩的,还不是单纯的利用插图表象论证。我就改变了一开始的设计,转而设置了其他问题,其一,你所知道的生命体有什么。上课的时候,气氛一下子就活了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说自己所知道的生命体。答案五花八门。有动物种类的,有植物种类的。还有微生物种类的,等等等,多的数不胜数。他们所罗列的远远超过了课本插图里画出来的。这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课上,我又在想,不能单纯的让孩子们说 ,这只能浅层次的让孩子们了解物种。并没有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我就又添加了一个问题“世界上的生命体之最”,这个话题的抛出,孩子们更有兴趣了。比如:世界上又有最强的生命力的是胡杨;最长寿的动物是大象;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最终的动物是鲸;最香的花是兰花;最小的花是热带果树菠萝蜜花;最短命的花是麦花;„ 孩子们把生物,地理以及平时看书得到的知识都运用到了。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这时我才说;“同学们,你们刚才说了这么多,汇成一句话是什么?”孩子

们立刻想到了“多彩的生命”,水到渠成,我连多余的提示都没用。

在讲到第二部分,生命需要关爱的时候,我抛出一个问题“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生命有哪些?”

同样,又是孩子们的精彩回答。继而问他们:“庞大的生命,为什么会走向灭绝?”孩子们开始思考,讨论,最终得到答案: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是需要我们去关爱的。然后继续推进:“如果我们不关爱不保护会怎么样?”,就讲到了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后果,最后升华到保护自然保护动植物,保护地球。一堂课,精彩结束。

这堂课,让我收获颇多,除了孩子们的精彩回答。也让我体味到了。“听孩子们讲知识”的乐趣,同样我也发现了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足,比如,我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总是遗忘讨论这个环节。总是让孩子们边说边启发其他同学,感染其他同学。但是,这样的课堂就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当没有人先站出来的的时候,其他同学也就会很沉闷;教学过程中,板书极其少。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存在的缺点。也会努力地去改正。

学会聆听孩子,学会启发孩子,然后微笑着等待他们“教”你知识。真好。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教学反思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独特性。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相比,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还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上。 本节课教学设计重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相统一的教改新理念,力求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课堂以活动串联,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主题之中,突出学生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启迪学生的独立思考,真正内化生命是多彩的、生命是可贵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所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主题探究法和游戏活动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观察指纹、设计签名、模仿笔迹、设计自我新形象、谈未来人生之路等五个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学们的兴致极高,整节课的气氛热烈、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让生命之花绽放 教学反思

我在情境创设法教学尝试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尝试中,注意到要适合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活动所经历的“感性认识能力”到“深层领悟能力”的过程与发展,以

座位相邻的几位同学为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成为协同共事协同研究的团体,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总之,本节课我将探究的问题,策略条件开放,使学生开阔了探究,设计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明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生存的希望与信心,并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求生知识检阅、资料分析、演讲、讨论、谈生命价值的体现感受,写箴言、诗歌欣赏等,调动了学生全感官的参与,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了亲身体验和感悟,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在平时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应出现暴力、打架斗殴等伤害他人生命的事件,真正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走进青春 教学反思

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人文性和生活化的特点。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把握和提升,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充分发挥本课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把思品课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新颖、多样,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 给学生以听觉、视觉、感觉,多维度、立体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在对事物的感知、体验上有更深入的、自觉的思考。创造性地使用、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种活泼、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师生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和体验。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欣赏、信任他们,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信、幸福、满足的体验。 整个课堂教学变成了一个关注学生的成长的乐园,学生在探索中成长,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

感悟青春 教学反思

重温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回忆学生的课堂上表现,认为本节课讲授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上课时,对于青春误读的内容,情景设计按课文的案例来进行,显得单调,并且都是讨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显得重复。对于误区的导入,我采用直接用情景来讨论,课后思考后,我认为如果先让学生回想平时的行为,列出生活中存在的错误认识,然后在结合情景展开,可能效果更好,学生更容易进入情景。在课堂中,学生讨论较投入,较强烈,甚至有些学生还提出超出本课内容的知识,在这方面,我未能充分利用课堂上生成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五: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黄献平

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 “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

通过与其他教师在一起谈话,都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一、 先入为主,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习……,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习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三、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往往符合这一规律。 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四、自觉主动,事半功倍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能够自己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②能够针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③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即参与学,又参与教。④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正确的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要在上课前,学生应预习课文,划出所谓的知识点,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不懂的,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又是一个个个体,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课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二要在上课后,教师要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三是要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四要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五、合作探究,拓展升华

所谓“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在过程中相互帮助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

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它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合作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

六、课堂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六: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任七年级(7——8)的思想品德课,结合这次培训学习,以及回想这学期来的备课、上课情境,一些体会和反思也一直萦绕在头脑中,现将其整理如下:

一、备课上课的选例问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每课都有大量的例子,但是我觉得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缺乏凡人凡事,离学生的生活很远,特别是我们乡下学生,由于缺乏图书资料以及有效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许多名人的事迹不甚了解,因此教材中的例子不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于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情感熏陶时,应该尽量选用学生身边的凡人凡事来加以分析引导,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我尝试着去努力,觉得效果不错。当然,我也会尽量引导学生仰视名人,欣赏名人的风采。

二、对于讨论交流问题的引导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自由开放。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如开展辩论、讨论、体验交流等方式。就讨论活动来说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做好认真设计,精心安排,对学生讨论、辩论以及体验交流要给以积极引导,有效组织讨

论,如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讨论记录,组织讨论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时要给以评价指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道理和观点给你,形成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组织讨论的度,不可以浅尝则止,为讨论而讨论,也不可以漫无目的,不知收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材的利用问题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是师生教学对话的文本,因此,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在使用教材上要进行自主开发、创造使用,积极整合重组,让它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多,我们就不能完全按课本来讲,要进行整合、重组,才能讲透,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课本的编排注重联系实际,弱化了理论性。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理解和掌握,从体验中悟出道理、观点,而不应该强硬的归纳出理论要点,让学生不知所然。

五、教学机智问题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除了有较好的责任心、较高的业务水平、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缺乏教学机智,必然使

本来应该出彩的地方平平淡淡。例如我在讲“考试的心情”时,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以前考试紧张吗?”我就灵机一动,用我的经历来做蓝本,讲了考试前、考试中以及考试后的种种心情,还告诉学生当时我是怎样做的,然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亲历的考试心情,并交流,很快就使学生理解了考试时出现的种种心情是人的正常的心理反应,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很顺利的就达到了。

总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机智、灵活的采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七:浅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浅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感受到思想品德新教材真正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型教材。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扬弃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政治”教育的内容偏多偏难,而品德教育又相对较弱的弊处,改为“思想品德”课后,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形势要求新课改,新理念催生新课型,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知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一学年的教学中,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本文就对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形成新课程理念、呈现新课程标准、使用新课程教材,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所碰到的困难。

课标是实施培养目标、组织教育教学、检验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依据,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读透《新课程标准解读》,并以此作为我们实施教学过程的准绳。课程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后,主要对学生进行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过去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比旧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点新知:

1、教材注重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经验,通过经验再升华为新的知识、情感、能力。例如,第一课“珍惜新起点”中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直接点出“初中生活新体验”,让学生去体验,面对新学校遇到的新鲜事,体验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快乐;在“珍视新友谊”中,课本同样设计了“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在第二框“学习新天地”中,设计“你还能说出初中和小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同吗?”,“做学习管理者”中的“你对初中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新感受”?还是注重学生的体验,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第三框中”享受学习中,体验“学习中的苦与乐”、让学生通过比较,领悟学习中有苦更有乐,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这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事,还是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2、教材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第一课第二框“创建新集体”中设计“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怎样的集中”;设计“探索世界的奥妙”;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中设计“你知道沙尘暴肆虐的原因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中的“续写诗”你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第三框珍爱我们的生命中的写出“我的生命箴言”;第四课中的“感悟青春”之“决定青春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等等内容都注重学生探讨、查阅资料、理解、领悟。

3、教材能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整合道德、心理健康,能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如第一单元中的“珍视新友谊”、“团结协作、互助前行”、“做学习的管理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内容或问题中是学生关心或希望得到帮助的。第二单元“走进青春”成长中的烦恼等。这些设计符合不断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的标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

展;符合培养学生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的奉献精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培养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和同他人交往的能力。能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材中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让学生容易接受。

4、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清晰、雅致、活泼,给人耳目一新。教材的设计以初中生活中的新体验和新感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主人。教材为单元设计式,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个框题紧扣课题,每个课题紧扣单元主题。每个框题教学时数为1--2个课时,内容由正文、若干个小框、“相关链接”等构成。小框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安排、作业设计,也有学生心理上的困惑等,正文内容用四号宋体字编写,“相关链接”用五号楷体字编写,内容多为科学常识或名人轶事等。从以上结构和内容设计上看,教材贴近学生实际,受到学生的欢迎,特别是动手操作性比较强的小框,里面的内容有的附有插图,可以对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操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

总之,教材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学习,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选择,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八:初一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把握学科性质.关注学生学法.善于因材施教

——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及反思

时间飞逝,转眼间,作为新教师的我,已经踏入教坛一个学期了。从事了一个学期的初一思想品德教学工作,领略了8个班各自的风格与特色。虽然在学生兴致不高时会感到茫然,对待调皮生管教不灵时会感到困惑,进度把握不好时会感到不知所措……但整体来讲,这个学期在8个班的教学还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愉快的过程。因为,我喜欢和不同风格的班级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喜欢听他们的想法与诉说。

喜欢自己的工作是幸福的。然而,这种幸福也绝不会只建立在简单的喜欢之上,而是要有理性的思考。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具有重要意义,对新教师成长更是至关重要,它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断促进自我完善。也只有经常反思,才能够收获长期的职业幸福感。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应该在学科性质、学生学法以及因材施教三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对于自己所教的学科,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科性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程更有深度;学生方面,要从引发感悟,明确要求的角度努力提高自己;同时教8个班级,让我感受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我这个学期处于摸索阶段,不断地不知所措,也在不断地摸索方法,如果说有没有适用于8个班的统一的方法,那就是“因材施教”。以下是我具体的反思内容:

一、反思学科性质,提高课程深度

新老师往往为了使自己的课对学生有吸引力,课堂中会有丰富新颖的教学素材吸引学生的眼球,也会有生动有趣的活动,为学生带来欢乐,还会有大胆创新的教学设计……这些华丽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但是华丽背后并不一定有丰富的学科内涵。经过这个学期的上课,去附中本校听师傅课,我感觉我的课总是“不是很透彻”。主要原因是课程的学科性质不是很鲜明,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反思学科性质,时刻清楚自己的学科是教什么的。

(一)课堂总结一定要突出思想性和道德性

一次课上与学生讨论学习的“苦”与“乐”,学生说得起劲,但是学生说完后,我的总结很中性,缺乏更深层面的道德引导。这让我认识到了,思想品德教师的总结一定要带有德育性质的正向引导,就这节课来说,可以放大学生所说的

学习之“乐”,使其爱上学习;对于学习的“苦”,要唤起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去克服,从而超越自我,这才是思想品德的学科性质所在。

(二)课程内容要富有思想道德意义

学会调控情绪这一课,我过多地注重了教会学生调控情绪的方法,而没有深刻揭示出调控情绪的道德意义,从而没有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学会调控情绪的重要性。初一上学期的思想品德课,主要都是围绕着“我”这个主题,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包括适应新环境、珍视生命、面对青春期的“我”等等。然而,心理和道德也是密切相关的。

回顾这学期所有的课程,所有的心理内容都是具有道德性和思想性的。第一课适应新学校、新同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适应力,其中的新集体内容指向集体主义的道德教育。第二课是关于学习的主题。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热爱学习,也是作为学生所应具备的学业道德。第三课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与其他生命平等和谐相处也是现代社会应该具备的环境伦理道德;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四课适应青春期的变化,其中的对待同学的身体变化要持有理解与尊重的态度,是每个学生都应遵守的人际道德。第五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己潜能,树立自我新形象,主要是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第六课学会调控情绪,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想,善于控制自我。第七课品味生活,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是一种生活美德。第八课拒绝不良诱惑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的意志品质。第九课保护自我,主要是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自身安全,具有防范意识。

以上内容是对每课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反思,虽然在课标、教参中都清楚地写着,但是只有从实践中获得的收获才算是深有体会的。也就是说,书本中写的不经历亲身实践仿佛永远都是与自己无关的东西。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获得真正的领悟。这种领悟也为我今后的教学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今后的备课中,一定认真思考学科性质,仔细研读课标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而不是再用华而不实的内容吸引学生。

二、调动学生感悟,要求细致明确

一次课下与5班同学闲聊中,谈到学习压力大的话题。于是,我给他们讲了管理学上的压力水平与工作效率的倒U型曲线关系。当我刚在黑板上画出坐标时,下面就有一个学生开玩笑地说:“老师,您又要讲大道理了。”我当时一愣,

不知道她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

我想这句话反映了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讲大道理”。我觉得这个形象得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一方面,政治老师本质上确实就是讲大道理的,这是思想品德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学生对我有这样的评价,说明就政治学科而言,我基本能树立起政治老师的学科形象。然而,学校教育理念讲究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对我这样的评价,是否意味着我给予他们的“道理”对他们来说有些“大”了呢?这使我感觉到了,我的视角和学生的视角存在一定的差距。弥补这个不足的办法是要在备课时多思考学生的“学”,曾经有一位前辈跟我说的话让我时刻铭记于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备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决定今后备课中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九: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对郭武松校长一节思想品德课的反思

香鹿山镇第二初级中学 何利娜 2011.11.13

前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郭武松副校长的一节思想品德课,郭校长的教学目的性强,有针对性,学生自主积极性很高,学习氛围浓厚,仿佛是一场视觉、听觉交织的盛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值得反思的地方。

1.目标明确,自学指导展示具体。

说实话,人民版的思想品德教材故事、案例丰富多彩,但是概括性的知识点很少,只是偶尔穿插几句令人思索和警醒的话语,不少教师反映这样的教材知识点不详细,很难下手。我教七年级思想品德一年半,在此方面的困惑和感悟颇多,上课的目的性也不强,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更是感觉力不从心,而郭校长教学的强目的性给我很深的触动。他从生动的课文里提炼精华,把教学目标具体化,学习指导以问题式的呈现“如何”“有哪些”“是什么”“怎样”„„更能刺激学生内心深处强烈的求知欲和掌控欲,问题解决了,目标就自然而然的实现了。自学环节学生紧张认真,后教环节学生激情高涨,踊跃发言,积极展示,就算成绩欠佳的学生也不敢落后,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2.关注全体学生,给所有人展现个性的机会。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能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中、下等生潜意识里有着更强烈的被关注欲,学困生的转化是“永威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学困生有更大的上升空间,他们内心也是渴望得到提升的。郭校长就比较关注学困生,印象最深的就是叫号提问,给30号之后的同学不少展示风采的机会,就算他们的答案南辕北辙,也会对其采取适当的激励性语言,在提高学生自信心上下功夫,让他们思考的更多,学的更多,表现得更出色。

3别出心裁的练习和达标方式。

自我感觉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此处。他把练习分成两部分,先让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练习册的选择题,做完后拿出红笔同桌对改,要求把相应的分数展示在练习册指定的位置,并且亲自巡查。学生看着自己的得分,与以前的分数形成对比,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是否进步,时刻警醒。最大的亮点就是对非选择题的处理,思想品德是开卷考试的,以往教学中我总是直接把简答题的思路和答案告诉学生,致使学生分析、思考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很弱,听了郭校长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他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应试能力,面对简答题,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翻书查找知识点,归纳答案,并且要把知识点具体在哪一页、哪段话的位置标在相关问题后面,这样锻炼了学生考试时动手翻书查找答案的速度,也可以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更大程度的训练了解答问题的分析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目前我校教师都激情高涨的学习“先学后教”模式,尽我们所能把学生教育成才,不可否认,老教师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有很多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今后我要多听课,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吸收经验,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围绕学科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努力让自己再上一个新台阶。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篇十: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 针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存在的心理特点,即由一名小学生成为一名中学生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心理不适应,七年级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这种新生教育不是单纯地解决适应和不适应的问题,而是为了使初中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生活更加活泼、健康。因此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大面积文字材料以及形式单一的缺陷,融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教育性为一体,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何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以便将来更好地走进社会,达到教学的目标,是我一直思索和探索的问题。教学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好的教学内容赋予好的教学模式,对于完成授课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可以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代教育提倡“寓教于乐”,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一)注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这门功课感兴趣,他自然就会去学,去研究。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把握好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学生,一时难以走出小学生的那份活泼、积极、主动的情绪,上课时很容易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他们有个性,也想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对于身边的人或事似懂非懂,因此,他们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欲望;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步入青春期,随着“成人”意识的增加,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要多下功夫:

(1)注意启发性设问。一个较好的启发性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挫折面前也从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①你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有过挫折吗?②当你受到挫折时,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③你认为挫折对你而言,是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为什么?④你认为挫折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好事,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坏事?这说明了什么?⑤那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该怎么做呢?这6个问题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自身实际和教材本身,学生很赶兴趣,想想也都能答,也愿意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2)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课堂小辩论。在讲《享受学习》这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辩题:正方——学习是快乐的;反方——学习是苦的。学生们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自己的看法,而且讲得有理有据,气氛非常热烈。如:分组竞赛。在讲民族自尊和自信时,设计了祖国在我心中的知识竞赛,学生们争先恐后,组与组之间竞争的非常激烈,在这样一种比赛中学生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从而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心。如:小品表演。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又能从小品中很容易悟出其中的道理。

第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我每天注意看新闻和报纸,只要是能为教学所用的我都会进行收集。上半年中国最为关注的是“山西黑砖窑事件”,学生自然也感兴趣,于是在上课的时候把这一事件与所学的内容加以联系。在讲“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保护”时,我问:“山西黑砖窑事件”中有许多是未成年人,为什么?学生的第一反应便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容易受到外来侵害。”;“你认为这些窑主的行为是什么行为?”学生:“是犯罪。”“为什么?”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了“犯罪的三个特征”;“自己遇到非法侵犯时该怎么做?”从黑砖窑成功出逃的“小黑”给同学们上了一课,也就是要斗智斗勇。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何营造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

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2 、学会聆听,倡导平等参与课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

课堂上的讲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如:在讲学习的乐趣时,一个学生的比喻用得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只要你在学语文时把它当成吃巧克力;在学数学时把它当成吃草莓;在学英语时把它当成吃哈密瓜,你就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了。”又如:在讲自信者能走向成功所具备的心理品质时,教材上给出了“原一平成功的事例”,学生一般联系教材的内容来分析他所具备的心理品质,但其中有一位同学他从材料中找到原一平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这匹“千里马”得到了“伯乐”即大老板的赏识。那么,对于他这个回答我首先加以肯定,说明他看材料非常仔细。然后,又接着问:这个大老板为什么会赏识他呢?是由于他的专注、他的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些是内在因素;老板的赏识是外在因素。他得到了我的尊重,脸上的笑容证明了他是快乐的。

总之,我认为新课改下思想品德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课堂上要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更好的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意识,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将不断充实自已,在课堂教学中多下功夫,完成“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从而感受到生命再生的喜悦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七年级思品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282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