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

2016-01-14 09:25:0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篇一《简论王维诗的禅意和画境》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篇一
《简论王维诗的禅意和画境》

简论王维诗的禅意和画境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思想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并存的思想局面。从唐太宗支持玄装译经,亲自为《孝经》、《道德经》和《金刚经》作注并颁布天下得到有力的证明。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佛教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分化为天台、三论、法相、华严、禅宗等教派,其中以禅宗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禅学进入到士人的思想的领域中,影响这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最突出的表现为其诗歌创作中留有禅的气息,佛的印记。他们将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都反映诗作中。更有人在诗中直接讲佛理,如“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①,又如元好问所说:“诗为禅客填花锦,禅为诗家切玉刀。”(《嵩和尚颂序》),这正是当时诗人以禅入诗的最佳写照。而当中佼佼者当数王维一人,他以佛家思想为主导,将飘渺的禅意与画般的诗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空灵的艺术效果,被世人称人为:诗佛。

王维的诗歌不像李白的大气磅礴,个性飞扬,也不想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②,含蓄深厚。他把情景相融的意境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表现出意境浑然,含蓄携永的诗歌特点。王维高超的绘画造诣给予诗歌的艺术表现一定的帮助。他善于用心灵去感受世间万物,用精致的诗句描景状物。苏轼评价其诗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当佛教禅意融入到其诗歌创作时,仿佛给予了诗歌灵魂。使诗歌超脱了世俗功利,独立于人世。归纳王维诗歌的中心观念,那便是“空”与“静”。

“’空’与’静’是佛教的最高范畴,是佛教哲学对宇宙、人生的抽象思辨。”③王维诗歌中的“空”与“静”是他对人生的一种体验,以诗歌做媒介,通过具体物象的表现,把禅意表达出来。形成了丰富的审美内涵

一、王维诗歌中的“空”

佛教常说的“空”,并非是指什么都没有。而是要求从客观物象中领悟到空的奥秘。 强调的是一种从有到空的过渡。王维明显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起,王维因被迫接受叛军伪职而下狱;后来不仅得幸官复原职,而且步步高升,官至尚书右丞。可是王维却无心仕途,恳请朝廷革除自己的职务。④与其他读书人奋发入仕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淡泊名利观念便是佛教所说的“空”。这不仅表现在王维的日常生活在,也深深地蕴含于王诗中:

《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无论世间有多么险恶、人心有多么难测和未来的日子有多么的难以预料,王维都用平常,的开朗阔达的心境去面对,他将世事比作浮云,表达自己一份远离斗争、知足常乐的心境。浮云是这诗的中心意象。浮云似幻似虚,有形无实的形态,给人一种脱俗的洁净感,这可以看作是“空”的一种表现形式。

王维对云这个意象尤为钟爱,云常常出现在他的诗歌上。如《答裴迪》;“信心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送别》:“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终南山》:“白云回望和,青霭入看无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王维借助各种各样对云的描写,将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的禅意趣味灌注在诗歌中。诗人投身于这一尘不染的空静之境中思考人生,悠然自得地向享受这属于自己的禅趣。

二、王维诗歌中的“静”

“静”是王维诗歌经常描写的另一种境界,“宁静之美,是王维诗歌的艺术特征。”⑤古人云:“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⑥佛教看待静的观念是充满辩证法的思维特征。“静” 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王维诗歌中的“静”也充分体现其思想,充满着辩证精神。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当中,”静”是非绝对的概念。如尘世间的纷扰是不可能根绝的,因而”佛家强调从动中求静,只有这样才能破除人们属于常识的无明,领悟静的真谛。”⑦当王维诗歌要表现静时,总是会伴随这对动的描写。

如《过香积山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中,描写深山密林的荒僻,杳无人烟,忽然,从不知何处飘来一阵隐隐约约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原本寂静的山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了。

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诗人描写一场秋雨过后,举目一望,周围的景物焕然一新的景象。皎洁的月光,洒在松林上清澈的泉水,流过山石,发出潺潺的声响。竹林中传来浣女的欢笑声。通过诗人的静中有动的艺术手法,这片山间松林更加幽静了。

王维的诗歌以静为基调在此之上再写自然界的动,表现出无限的生机和乐趣。从这些描写自然之物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王维平静的心境,一种已经超脱世俗枷锁的精神状态。

三、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

王维不仅是诗人,而且精通绘画,在生前已经是有名的画家。据画史记载,“王维特妙山水,幽深之致,近古未有”。(《封氏闻见记》卷五)⑧王维的绘画修养,使他能把画艺融于诗作之中,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诗中有画”一直被认为是王维诗歌的一大特色。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精于用色

王维的诗歌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颜色。他对颜色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精妙的颜色的运用使诗歌的艺术效果更上一层楼。不能不让人为之折服。如《过香积寺》:“日色冷青松”,日光本是温暖的,客观上来说,日光不可能“冷青松”。但王维的巧妙构思使阳光洒落在青松之上时,因为青色的影响是变得具有寒意了。青色是冷色调,这样使全诗弥漫这寒冷的气氛,更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又如《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篇精巧的五绝,短短的四句话竟包含了三种颜色,其中以翠绿为主色调,配以白色和红色作点缀。白色和红色不仅没有破坏以青色为主体的和谐感,还倍添几分生机,组成了一幅明丽清新的图景。

(二)、善于用线条组合

王维善于以线条的组合表现景之美。如《使至塞上》中的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无垠,远望沙漠的尽头,可以看到横向的地平线——地平线,其上是孤烟,是一条竖线;“长河”又是一条横线,其上方的圆形的“落日”则是曲线。这一组线条构成的图景,既丰富,有单调,既简练,又粗旷,很鲜明地再现了大沙漠的荒漠辽阔和雄伟。又如《田园乐》:“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孤烟冉冉升起,是直线;高原是一条横线,而高原上面垂直了一条竖线——独树。这些诗歌,就如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内容简单而意蕴丰富的中国画。

(三)、妙于营造层次感

中国画讲究构图层次感,画家运用色彩的浓谈巧妙的区分所画之物的前后远近,表现作品的层次美,进而方佛丰富画作的内容。王维的诗歌中也能表现出景物层次的感。如《山居秋暝》(见上文),月光、松林、清泉、石头,各种景物是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层次分明地将描绘成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又如《送崔兴宗》:“塞迥山河净,天长云树微”,前景是明净的山河,远景则是远方的天边和树林。树林因距离的遥远,而变得微小,又因远而朦胧。

形体越近,轮廓越分明,颜色越醒目;越远,轮廓越模糊,颜色越淡漠。这诗歌从近景到远景的描绘,形成一幅略带哀伤的图画。仿佛再现诗人往友人离开方向眺望神态。一种空虚感、孤寂感悠然而生。充分地表达出王维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王维的诗歌达到了禅意与画境的完美结合。王维的独特艺术魅力,是后人无法复制的,是唐朝诗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注释

①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第173页 ②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第240页 ③ 张海沙 《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1 第217页 ④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第197页 ⑤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第197页 ⑥ 杜大宁 《佛养心道养性》新世界出版社 2007.1 第273页

⑦ 张海沙 《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1 第226页 ⑧ 罗宗强 《隋唐五代文学史》上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3 第200页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篇二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篇三
《文言文单元》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zhé)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qì)而去。   北涉玄灞(bà),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wǎng)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nǎng)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bò)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腊月〕农历十二月。古代在农历十二月举行“腊祭”,所以称十二月为腊月。   〔景气〕气候。   〔故山殊可过〕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故山,旧居的山,指王维的“辋川别业”所在地的蓝田山。殊,很。过,过访、游览。   〔方温经〕正在温习经书。方,正。   〔烦〕打扰。   〔憩感配寺〕在感配寺休息。感配寺,王维集中有游感化寺的诗,《旧唐书·神秀传》中说,蓝田有化感寺。感配寺可能是化感寺之误。   〔饭讫(qì)〕吃完饭。讫,完。   〔北涉玄灞〕往北走渡过灞水。涉,渡。玄,黑色,指水深绿发黑。   〔华子冈〕王维辋川别业中的一处胜景。   〔辋水〕车轮状的湖水   〔村墟〕村庄。   〔夜舂〕晚上用杵臼捣谷(的声音)。   〔静默〕指已入睡。   〔仄径〕狭窄的小路。   〔当待〕等到。   〔蔓发〕蔓延生长。   〔轻鲦(tiáo)〕即白,鱼名。身体狭长,游动轻捷。   〔矫翼〕张开翅膀。矫,举。   〔青皋〕青草地。皋,水边高地。   〔麦陇〕麦田里。   〔朝雊(gòu)〕早晨野鸡鸣叫。雊,野鸡叫的声音。   〔斯之不远〕这不太远了。斯,指春天的景色。   〔倘能从我游乎〕(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倘,倘或,表示商量语气。   〔天机清妙〕性情高远。天机,天性。清妙,指超尘拔俗,与众不同。   〔不急之务〕闲事,这里指游山玩水。   〔是中〕这里。   〔无忽〕不要忽略,不要轻视。   〔因驮黄檗(bò)人往〕借驮黄檗的人前往之便(带这封信)。因,凭借。黄檗,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茎内皮为黄色,也可做染料。   〔不一〕古人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不一一详述之意。   〔山中人〕王维晚年信佛,过着半隐的生活,故自称。现在接近十二月末,景色、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我知道你正在温

习经书(准备应试),不敢轻易打扰你,就独自去山中游玩,在感配寺休息,同山僧一起吃过斋饭后才离去。   (归途中)往北渡过灞(bà)水,(这时)清朗的月亮已经映照着城郭。在夜间登上华子冈,只见辋wǎng川水在月光的照耀下微波荡漾。冬天远处的山火在树林间忽明忽暗。还可以听到从深深的小巷里传出像豹子叫似的犬吠声。晚上村中舂chōng米的声音,与庙宇传来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常常回忆起往日,同你在一起的日子,(我们)携手赋诗,在小径间漫步,在清流旁伫立。   等到来年春季,草树蔓延生长,可以看到山色一片新绿,白鲦tiáo浮出水面,白鸥展翅飞翔,水露润湿了河岸,麦田里早晨野鸡鸣叫,这不太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不是你这样天性敏慧、性情高远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闲事相邀呢?然而,这里可是有着浓厚的情趣啊!不要忽略。托运送黄檗的人顺便带信给你,不能一一尽言。山中人王维说。王维于开元二十年前后曾在辋川隐居 , 他对田园风光、自然山水怀有特殊的情感 , 写了许多诗歌赞美那里的生活和景物 . 在隐居生活中他经常和野老共话桑麻 , 同朋友饮酒赋诗 , 与山僧谈经论道 . 在这些人中 , 裴迪是他最好的伴侣 . 早在移居辋川之前 , 他们就一同在终南山隐居过 ,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后 , 他们又经常“浮舟往来生 , 弹琴赋诗 , 啸咏终日” . 《辋川集》就是他二人的唱和诗集 , 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和逸兴雅趣 . 写这封信时 , 裴迪已回家去温习经书准备应试了 , 王维深感寂寞 , 只得独自去游山赏景 .   “景气和畅 , 故山殊可过” , 岁末寒冬的山间景致在王维眼中也是很优美动人的 . 故山景气如何和畅 , 他略而不述 , 专讲了饭后归来时所见到的一片晚景:灞水深沉、月照城郭;辋川在月光中涟漪起伏;山上灯火 , 透过树林明灭可见;村巷里的寒犬叫声、夜舂声和山寺里的疏钟声一并传来 . 作者所写的是夜景 , 那河水、城郭、远火 , 都是在月色朦胧中看到的 , 而那犬吠、夜舂和疏钟则是在黑夜里听到的 , 作者通过所见所闻 , 来写那寒夜的景物特色 , 这样就更切实、逼真 . 下面写他归家后的境遇和感触 . 当僮仆静默时 , 他却思绪不宁 , 感到十分孤独了!他不禁想到往日与裴迪一起走过仄径去寻幽访胜 , 对着清流赋诗论文的快乐 . 这一段所写是一天中游山的经历和感受 , 但从“猥不敢相烦”到“多思曩昔”却是写对裴迪的思念 , 这是信的本旨 , 目的是引起对方来同游故山的兴趣 .   下面便是正式的邀请了 , 王维希望裴迪来年春天能够前来 . 他用想像中的大好春光召唤

对方 , “草木蔓发”以下六个四字句 , 凝练地描绘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 . 白鲦轻快地在水中游动 , 白鸥展开那矫健的翅膀掠空飞翔 , 野雉在麦陇中鸣叫 , 草木染绿了春山 , 露水滋润了堤岸 . 这一切与前面岁末景色的淡雅清冷恰成鲜明的对照 . 作者不但在寒冬夜色中保留着浓厚的游兴 , 还能敏锐地预感到春天不久就要降临 , 他已开始品味到未来的深趣 , 这说明山中人王维正是那种“天机清妙者” , 即对自然风光有浓厚的兴趣 , 对佳山丽水具有极强领悟能力的人 . 他既能发现岁末寒冬之夜朦胧可见、清晰可闻的景物 , 又能凭自己的经验想像出来年春光的优美动人 . 人们说王维“诗中有画” , 其实王维文中也是有画的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虽然是一封书信 , 但可以说它也是作者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成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记游散文 , 一首赞美自然风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诗 .   王维与裴迪(陈铁民)   裴迪是同王维来往最多的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他开元末在张九龄荆州幕府(孟浩然有《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诗,可证),后到长安,曾隐于终南,《唐诗纪事》卷一六云:“迪初与王维、兴宗俱居终南。”维得辋川别业后,常“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新唐书·王维传》)在王维与裴迪唱和的诗中,多称迪为“秀才”,又《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云:“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以佯狂遁世的接舆喻裴迪,可见天宝年间,迪有较长时间未居官,过着隐逸的生活。裴迪《青雀歌》:“动息自适性,不曾妄与燕雀群。幸忝鹓鸾早相识,何时提携致青云。”他何尝不想致身青云,但又洁身自好,不妄与燕雀同群,这或许是他仕途失志、只得归隐的一个主要原因吧。在隐居中,他逐渐接受佛教思想,从中获得精神安慰,《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说:“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裴迪今存诗二十八首,都是同维的赠答、同咏之作;而维集中同迪的赠答、同咏之作,则达三十余篇,其数量超过维与其他任何一个作者的这类作品,由此即可见两人之间交往的密切。又从王维的宽慰裴迪(见《酌酒与裴迪》诗)和裴迪的冒险到菩提寺探望王维(时维被叛军拘于寺中),也可看出他们之间互相关心、患难与共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两人的思想、志趣相合作为基础的,用王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携手本同心”(《赠裴迪》)。  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群贤(5)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

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或取诸(26)怀抱,悟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文(51)。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已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3、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4、修禊(xì):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6、毕至:全到。   7、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8、咸:都。   9、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0、修竹:高高的竹子。   11、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2、映带:映衬、围绕。   1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14、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1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16、一觞一咏:喝点酒,作点诗。   17、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18、是日也:这一天。   19、惠风:和风   20、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21、所以:用来。   22、骋:奔驰。  

 23、极:穷尽。   24、信:实在。   2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引起下文的助词。想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26、取诸:从……中取得。    27、悟言: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   28、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29、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通“取”。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   30、静躁:安静与躁动。   31、快然:感到高兴和满足。   32、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34、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35、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36、向:过去、以前。   37、陈迹:旧迹。   38、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39、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43、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46、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47、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8、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虽,纵使。   49、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0、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1、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古今异义】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篇四
《母语积累(1-4)》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篇五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篇六
《9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课件2[1].ppt1》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篇七
《藏海花》

藏海花·天葬·三日静寂

策划:公子无琊

监制:释子快烂了

作曲编曲:贺鑫_穿越吧蛋炒

作词:无比

演唱:河图

------------------------

张起灵抓着妈妈的手,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感觉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情绪,他觉得自己抓着人世间最后一丝自己的痕迹,最后一丝自己愿意去想的东西。

三日静寂。

——题记

歌词:

天际皓月 新雪初歇

山川相叠 花海摇曳

人间的面见一面少一面

只依稀是挚爱眉眼

心如磐石 悲喜岂在一念之间

沉默只因世上本没有诺言

却有人用一生将你的存在兑现

你静静地送她走远 走远

她只想看见你不流泪的眼

多年后梦醒时分学会了想念

可那些画面再未能浮现

music

深蓝的天 血色浓艳

经旗翻卷 鹫鹰低旋

风吹过旷野歌颂着诀别

三日静寂流淌过千年

心如磐石 悲喜岂在一念之间

沉默只因世上本没有诺言

却有人用一生将你的存在兑现

你静静地送她走远 走远

她只想看见你不流泪的眼

多年后梦醒时分学会了想念

可那些画面未能浮现

你曾停留在她身边 身边

她只触碰到你犹豫的指尖

石刻被发现还留在记忆背面

却无人愿懂你的眷恋

三日静寂变沧海桑田

[00:01.91]自挂东南枝【括号中为出处】 [00:03.33] [00:05.71]串词:临池 [00:06.37]增改、翻唱:凤凰

[00:07.33]原曲:凡心大动《碧海青天》 [00:08.65] [00:11.67](念白)少壮不努力(长歌行)

[00:14.53]不如自挂东南枝(孔雀东南飞) [00:19.63] [00:22.21]去年今日此门中(题都城南庄)

[00:24.98]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00:27.68]飞流直下三千尺(望庐山瀑布) [00:30.37]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

[00:33.06]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 [00:35.82]一别西风又一年 (梅花观怀古)

[00:38.62]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00:41.24]载将离恨过江南(柳枝词) [00:43.81]

[00:44.07]在河之洲(关雎) [00:46.09]月上柳梢头(生查子) [00:49.25]独上兰舟(一剪梅)

[00:54.69]问君能有几多愁(虞美人) [01:00.16]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

[01:05.24]

[01:05.53]青青河畔草(饮马长城窟行) [01:11.04]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01:16.40]花落知多少(春晓)

[01:21.81]今日少年明日老(山坡羊) [01:26.65] [01:27.28]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 自挂东南枝(孔雀东南飞)

[01:29.98]欲穷千里目(登鹳雀楼) 自挂东南枝(孔雀东南飞) [01:32.59]亲朋无一字(登岳阳楼) 自挂东南枝(孔雀东南飞)

[01:35.35]人生在世不称意(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不如自挂东南枝(孔雀东南飞)

[01:38.08]秋风肃肃晨风飔(有所思) 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 [01:39.43]廉颇老矣(永遇乐) 宛转蛾眉能几时 (代悲白头翁)

[01:40.87]

[01:43.50]举杯邀明月(月下独酌)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01:46.19]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01:48.91]采菊东篱下(饮酒)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01:51.60]侯门一入深似海(赠婢)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01:54.24]车辚辚 马萧萧(兵车行) 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 [01:57.01]桃之夭夭(桃夭) 且向花间留晚照(玉楼春) [01:59.42] [01:59.77]日边红杏倚云栽(落第诗) [02:02.48]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02:05.21]仰天大笑出门去(南陵别儿童入京) [02:07.90]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 [02:10.51]

卧龙跃马终黄土(阁夜) [02:13.30]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02:15.96]蓬莱文章建安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02:18.72]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

[02:21.19] [02:21.46]诗书万卷(庐山白鹿洞联) [02:23.48]落纸如云烟(饮中八仙歌) [02:26.76]下笔千言(送丰稷) [02:32.32]须无一字不用典 [02:37.71]离题万里若等闲【这两句未知】 [02:42.66] [02:43.09]爷娘闻女来(木兰辞) 举身赴清池(孔雀东南飞) [02:45.78]阿姊闻妹来(木兰辞) 自挂东南枝(孔雀东南飞) [02:48.54]小弟闻姊来(木兰辞) 琵琶声停欲语迟(琵琶行) [02:51.19]横眉冷对千夫指(自嘲)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02:53.90]亲射虎 看孙郎(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一见知君即断肠(井底引银瓶) [02:56.61]置彼周行(卷耳) 一树梨花压海棠【苏东坡调侃张先之作,无题】 [02:58.99] [02:59.33]问君何所之(送别) 宣城太守知不知(红线毯) [03:02.56]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 宣城太守知不知(红线毯) [03:04.73]此物最相思(红豆) 宣城太守知不知(红线毯) [03:07.41]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 宣城太守知不知(红线毯) [03:10.04]

[03:10.28]红酥手(钗头凤) 将进酒(将进酒) 你既无心我便休【书剑江山?】

[03:12.87]雨疏风骤(如梦令)韶华不为少年留(江城子) [03:16.04] [03:16.65]东风不与周郎便(赤壁) 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03:18.30]夜深忽梦少年事(琵琶行) 惟梦闲人不梦君(酬乐天频梦微之) [03:21.02]后宫佳丽三千人(长恨歌) 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铁杵磨成针】 [03:23.76]出师未捷身先死(蜀相) 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 [03:26.46]满园春色关不住(游园不值) 芦橘杨梅次第开(惠州一绝) [03:29.16]病中垂死惊坐起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03:33.22] [03:33.50]欲得周郎顾(咏筝) 从此君王不早朝(长恨歌) [03:34.55]春眠不觉晓(春晓) 从此君王不早朝(长恨歌) [03:37.25]无端嫁得金龟婿(为有)从此君王不早朝 (长恨歌) [03:39.96]轻拢慢捻抹复挑(琵琶行) 从此君王不早朝(长恨歌) [03:42.24]长亭外 古道边(送别) 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03:44.98]争渡争渡(如梦令) 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03:47.51] [03:47.61]道路阻且长(行行复行行) 不如高卧且加餐(酌酒与裴迪) [03:50.49]人生不相见(赠卫八处士) 不如高卧且加餐(酌酒与裴迪) [03:53.11]驱车登古原(乐游原) 不如高卧且加餐(酌酒与裴迪) [03:55.86]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 不如高卧且加餐(酌酒与裴迪) [03:58.58]思悠悠 恨悠悠(长相思) 独立小楼风满袖( 鹊踏枝)

[04:01.23]知否知否(如梦令) 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各诗句出处纯手打……崩溃ing…… 白乐天我恨你!!!!!

盗墓笔记·万水千山 原曲::『千の海をこぇて』 秋夜无意惹 朝花夕落 刀影错 雨萧索 尘缘多 千里云烟绝 风沙送三叠 此去一别奈何是天劫 我本浮生客 心归何处 麒麟刻 思无邪 情不诉 若知相思苦 相识亦不驻 无动于衷方不惧辜负 谁相信 萍水无期 轻言曾经 一折戏而已 谁再听 合手而许 鬼蜮魔窟 逆天亦何惧 随君去 且走遍万水与千山 共赴远 天涯边 终不过 梦一场岁月的变迁 能相守 空困倦 执手翻古卷 平生识遍 爱恨间 凭谁问 前生缘 望君清影散 衷情随沉湎 不负一生换天真十年 沉似海 山河而栖 月落乌啼 孤影斟诗意 空自嘲 妄与偕老 今留一人 你早是预料 负手看 山河广袤无垠无边 桃花面 映两岸 回首望 来时路已然隔天堑 此生最 相守难 一人去 万水千山独自走遍 天涯边 青影浅 终看透 这一场宿命的变迁 春花闲 向湖晚 END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篇八
《诗歌鉴赏意象》

流水

(1)时光易逝

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2)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

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杜鹃”意象: “满袖杨花听杜鹃”

1、蒙冤之恨

余靖《子规》: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北宋名臣范仲淹遭到守旧派攻讦贬官,挚友余靖竭力为范仲淹鸣冤叫屈。此诗托物起兴,以杜鹃之冤暗示范仲淹之冤,字里行间,充满了朋友间生死不渝的友情。

名缰利锁:比喻名利束缚人就像缰绳和锁链一样 。

2)杜鹃——别离之悲、思乡之苦

晏几道《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翠微:清翠的山。取次:随意。争奈:怎奈、无奈。

杜鹃“不如归去”的叫声引发了相思之情。

再如吴融《子规》: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委:丢弃。逝川:一去不复返的江河水。

3)杜鹃——亡国之痛

南宋文天祥《金陵驿》: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刻,杜鹃更是频频出现于诗词之中,以声声凄厉的叫声触发诗人亡国破家之悲。

南宋谢枋得《春日闻杜宇》:

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寂寞,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再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夕阳(斜阳、落日)

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

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 苍茫沉郁

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

夕阳和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

鹧鸪鸟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表达哀愁之情。

再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

“西陆(代指秋天)蝉声唱,

南冠(案犯,或有节操的囚犯)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蝉 :

(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垂绥:把帽子系住的带子,这里指蝉的触须。

流响:像水流一样动听的声响。

(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例1:“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

例2:陈子昂: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这首诗即明写蝉,暗伤己。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落花

1)古人见落花而伤怀,大多因移情所致,从落花想到自己,折射出对人世短促的感伤。 所以“落花”有时指慨叹时光流逝,

有时指伤感的心情,

有时指不可挽回无可奈何的事情 。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是初唐时期吟落花的名篇,也可以说是正式以落花吟咏人生悲哀的开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

此诗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

再如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司空曙《峡口送友人》

何处最伤游客思,春风三月落花时 (武元衡《陌上暮春》: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李煜《乌夜啼》)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2)落花使诗人心境澄明,体悟悠闲细致的生活情趣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田园乐》)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刘长卿《别严士元》)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班马

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别之地

除长亭、南浦外,还有谢亭、西楼、劳劳亭等,都是著名的送别之地。 谢亭——如李白:“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

李洞《送张乔下第归宣州》:“无成来往过,折尽谢亭松。”

西楼——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忧伤、离别之歌。

另外西楼也泛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唐代诗人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劳劳亭

又名劳楼、劳劳楼坐落于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临近南京市著名建筑新亭,是一座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的著名历史古迹,自古以来即是来往其地行人分别、相送的场所。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

寒塞无因见落梅,胡人吹入笛声来。 劳劳亭上春应度,夜夜城南战未回。——唐·皎然

劳劳亭下路东西,翻遣行人到此迷。 山鸟似经离别过,至今不敢尽情啼。——明·柳应芳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篇九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上课用》

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篇十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裴迪答案 酌酒与裴迪颈联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酌酒与裴迪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3402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