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

2016-01-20 09:01:0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篇一《《揠苗助长》读写练习题》 ...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篇一
《《揠苗助长》读写练习题》

《揠苗助长》读写练习题 姓名:

一. 读《揠苗助长》完成后面练习。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 ),( )地说 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他回到家里,( )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1. 根据课文填空。 2. 补上缺的标点符号。

3.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用“//”

标出来。

二. 写一件可笑的或有教育意义的事,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都要写。

学习小结:

课文

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跑到田里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都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他筋疲力尽。

他回到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思考.练习

1 朗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 讨论:

(1) 这个成语的意思。

(2) 举例说明这个成语用在什么地方。

2 读句子,去掉带点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

△ 找一些寓言故事,读一读,和同学交流。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篇二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 ) ②平生于书 ( ) ③或答人简札( )(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 ) 方( ) 欲 ( ) 还: (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

三、日攘一鸡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

是非君子之道( )( )以待来年然后已( )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

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

四、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③响遏行云( )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五、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 (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释] ① 神:灵性。 ② 厮:相互。

1.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

吾 能 别 香 臭 然 后 子 可 食 故 吾位 居 汝 上。

2.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A.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3.翻译。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百喻经》) [注释]①益:增加。②爽:败坏(口味)。③返:同“反”,相反。

1.解释画线词语。

(1)主人与食 (2)缘有盐故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七、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解] 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1.解释画线的词。

(1)辄拾以啖之 ( ) (2)盘外无余肴 ( )

(3)亦缘其性真素 ( ) (4)勿以我受任方州( )

2.翻译。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八、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邴原少孤:失去父亲 B. 一则羡其不孤:羡慕

C. 二则羡其得学:代词,自己 D.师恻然曰:悲伤或同情的样子。

2.翻译。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九、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 笔 辄 为 人 所 传 诵

2.解释加点词。

(1) 前后类如此( ) (2)是时 ( ) (3)往往以多相夸( )

3.翻译。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4.你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的含义。

5.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六一居士传 (节选)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

1、“屡易其号”中“屡”的意思是:

2、“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

3、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归②,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 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⑤趋——快走。往——去,到..去。⑥槁(gǎo)——草木干枯。

1.解释:揠( ) 归( ) 谓( ) 益( )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寓意?

参考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①书遂大进(终于 ) ②平生于书 ( 对于) ③或答人简札(有时 )(书信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稍微有些不满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满足。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 文征明勤奋习字,获得很大的进步。

二、铁杵磨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还: ( 回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老妪) 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4略

三 日攘一鸡一、解释加点字: 1、(这 )( 做法)2、已( 停止)

翻译下面句子(4分)译文: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

3、译文: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

(四)薛谭学讴

1.①未穷青之技(学尽 )②秦青弗止(不 )③响遏行云(遏止 )

2.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把师傅的本领完全学尽了 。

4.答: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 。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且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 《眉、眼、口、鼻》1.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2. C 3.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 4.示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愚人食盐》1.(1)给 (2)原因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就空口吃盐。3.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极端;认识事物不能一知半解。(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七、《处之不易》1.啖:吃。肴:莱。其:他。以:因为。2.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遇或碰)上水灾荒年3.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

八、《邴原少孤》1.C.2.略3.言之有理即可

九、《东坡诗文》1.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1)像 (2)这 (3)夸耀(炫耀) 3.士大夫没(熟)读过苏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面子(气短)。4.表现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名声将超过自己。

5.文段主要从侧面来表现苏东坡的成就。6.开阔的胸襟。

十、《六一居士传》1、多次2、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3、聊以志吾之乐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译文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拔 归家,回家 ,对……说 益处,好处【寓意】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篇三
《二年级语文下册—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篇四
《教育学原理试题库(6)》

《教育学原理》试卷 (第六套)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 答案:D

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生产力发展

B.科技进步

C.教育技术进步

D.产业革命 答案:B

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答案:D

4.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

A.1996年3月

B.1996年5月

C.1987年5月

D.1989年6月 答案:A

5.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

A.发展

B.成长

C.成熟

D.生长 答案:C

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A

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

A.教育规范

B.学制

C.教育体制

D.国家 答案:B

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答案:C

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培养劳动者

D.推进素质教育 答案:C

1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合并课程 答案:B

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答案:B

12.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答案:A

1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 )

A.教育的社会化

B.社会的教育化

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D.全民接受教育 答案:C

14.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 答案:A

15.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初期 答案:C

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

A.身体发育不良

B.智力发育不良

C.认识水平较差

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答案:D

17.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答案:A

18.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 )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C

19.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

C.教育手段

D.教育内容 答案:D

20.班级授课制创始于( )

A.15世纪初

B.16世纪初

C.18世纪

D.19世纪初 答案:B

二、多选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少选、多选者,该小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与生产劳动在( )时期是相互脱离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BC

2.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 )

A.官学

B.骑士学校

C.私学

D.书院

E.教会学校 答案:ACD

3.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 )

A.认知领域

B.思维领域

C.交往领域

D.情感领域

E.动作技能领域 答案:ADE

4.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

A.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联系

B.教育活动的主客体之间联系

C.教师与社会的联系

D.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E.教育内容与社会的联系 答案:AB

5.下列教育论著中,哪些是“二战”后产生的(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学记》 答案:CD

6.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

A.制约着教育的目的B.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C.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E.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答案:ABD

7.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有( )

A.促进生产发展B.推动社会制度进步

C.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过程

D.传递和继承人类精神文明

E.选择经验和人才 答案:CDE

8.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 )

A.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B.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

C.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D.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E.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收效不高 答案:ACE

9.1958年制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三结合”是( )

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E.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ABE

10.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适龄儿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

B.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

C.国家社会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教育

D.义务教育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

E.家长有义务为子女受教育提供条件 答案:ACDE

11.教育目的规定着( )

A.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

B.教育所要培养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

C.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

D.教育内容和方法

E.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 答案:BC

1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 )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E.消灭社会分工 答案:ABD

13.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教学方法

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答案:ABCE

14.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

A.艺术美

B.心灵美

C.社会美

D.科学美

E.自然美 答案:ACDE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篇五
《当代教育学必备试卷及答案4》

试卷四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

1.狭义的教育:

2.教学艺术:

3.道德素质:

4.经验课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学生的审美素质是由和

2.教学评价的形式有总结性评价、。

3.

4.教育情境可以分为物质情境和。

5.学生的素质分为生理素质、

6. 和 是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_____。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

A、复式教学 B、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 D、分组教学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

A、传授知识 B、增强技能 C、发展能力 D、教书育人

4.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对学生_____负责。

A、思想品质发展 B、全面发展 C、身体发展 D、智力发展

5.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_____。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6.校本课程是的课程。

A、国家规定 B、学校规定、C、学校安排 D、学校教师开发

7.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贯彻 的要求。

A 、启发创造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而组织起来,这句话是 讲的。

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9.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理论为_______。

A、生物起源说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心理起源说

11.学科课程论历史悠久,它又称作

A、分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 、核心课程论 D、结构课程论

12.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李大钊

1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_____。

A、科技水平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社会生产力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效果具有

A、艰苦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5.《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

四、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学原则是人们从教学理论中总结出来的。

2.讲授法就是灌输式、就是注入式。

3.教育是今天的消费,又是明天的生产。

4.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出污泥而不染”是做不到的。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要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4.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5.如何理解学生的本质?

六、实例分析题(共13分)

“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老师说:“别给我们排

队了。”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而眼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

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专家小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

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上述教育现象。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

1.狭义的教育: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3.道德素质:是学生在掌握各种道德准则,并运用这些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评价各种道德现象、调节各种道德关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

4.经验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学生中心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学生的审美素质是由 审美经验 、 审美能力 、 审美情趣 构成的。

2.教学评价的形式有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 诊断性评价 。

3. 培养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4.教育情境可以分为物质情境和。

5.学生的素质分为生理素质、三个层次。

6. 课程计划 、 课程标准 、 课程资源 是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_____。

(C)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

(B)A、复式教学 B、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 D、分组教学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

(D)A、传授知识 B、增强技能 C、发展能力 D、教书育人

4.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对学生_____负责。

(B)A、思想品质发展 B、全面发展 C、身体发展 D、智力发展

5.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_____。

(A)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6.校本课程是的课程。

(D)A、国家规定 B、学校规定、C、学校安排 D、学校教师开发

7.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贯彻 的要求。

(C)A 、启发创造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而组织起来,这句话是

(B)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9.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

(B)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理论为_______。

(B)A、生物起源说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心理起源说

11.学科课程论历史悠久,它又称作 。

(A)A、分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 、核心课程论 D、结构课程论

12.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 。

(B)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李大钊

1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_____。

(D)A、科技水平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社会生产力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效果具有

(D)A、艰苦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5.《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C)A、卢梭 B、赫尔巴特 C 、夸美纽斯 D、杜威

四、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学原则是人们从教学理论中总结出来的。

此命题错误。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它是在总结广大教育者在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不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凭空提出来的,它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

2.讲授法就是灌输式、就是注入式。

此命题错误,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运用讲授法的指导思想不一样,讲授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讲授法既可以是启发式讲授,也可以是注入式讲授。

3.教育是今天的消费,又是明天的生产。

此命题正确,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教育培养人才的周期长,所以,教育是今天的消费,又是明天的生产。

4.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出污泥而不染”是做不到的。

此命题错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环境对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出污泥而不染”则是强调人是有主观能动性,人不是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有影响,但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出污泥而不染”也是能做到的。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其一,教育以其明确的培养目标,规定着个体发展的方向。一般说来,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自发性、离散性的特点,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则具有自主性,集中性的特点。 其二,学校教育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进行,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较为全面深刻。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的。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闻道在先学有专攻的人。学校通过教师,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运用适当的方法,并集中时间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其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断强化。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第一,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无论是何种文化的传承,都需要以人对文化的理解为中介。人对文化的理解则需要依赖于教育。教育自它产生之日起就是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第二,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社会文化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发展就意味着要有创新。没有文化的创新自然也无真实意义上的文化发展,而文化之创新则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第三,教育对文化的融合功能。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

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要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点是: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根据学科内容、任务及学生的特点,正确、恰当地联系实际;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乡土教材的补充与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观念和情感。

4.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答:第一,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所谓遗传素质,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这些特点,是其存在与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个体的存在与发展便不可思议。第二,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或者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于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第三,教育也是一种环境,是一种独特的环境。这里讲的教育是区别于上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专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个体发展的一种活动。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5.如何理解学生的本质?

答:第一,学生是人。学生既不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不是一般的动物。同时,学生的主体性也意味着学生是一个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而不是白板式的人。学生是一个能动体,是一个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第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处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他们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等都在形成过程中。第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不断整合的过程,是生理机能和心理能力不断提高、强化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第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习就成为学生的主要任务,他们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等,都是是学生生活当中必然的组成部分。

六、实例分析题(共13分)

“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老师说:“别给我们排

队了。”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而眼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专家小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

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上述教育现象。

答: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教学,查找教学中的不足,进一步改进教学,对学生来讲,主要是寻找自己学习中的缺点,如学生方法、学生策略等的不足,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指导教学,而不是衡量学生或者进行比较的工具。如果教育评价的过程给大部分的学生带来紧张和恐慌的情绪体验,那么这种评价就是失败的。

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传统的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过于注重评等、排名。我们应该把“教师评价”改为“教学评价”,把“学生评价”改为“学习评价”,是评“事”,不是评“人”,并借助于“这件事情”的评价来促进“人”(如校长、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因而,新课程应该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对教师的发展价值以及对课程本身的改善价值,倡导建立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篇六
《小学五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稠江一小五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40分钟)一、填空。(30%)

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 ( 泰山 ) 、西岳 ( 华山 )、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2.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

3.在我国古代被称作“诗仙”的是(李白) ,“诗豪”的是(刘禹锡),“诗圣(杜甫),“诗佛”是(王维)。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 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里塑造了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他的名字叫(保尔)。

6、2001年7月13日北京赢得了第( 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开幕式定于2008年(8)月( 8)日晚8时。

7.《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罗贯中 ) 。

8.《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法号叫( 孙行者 ) ;猪八戒的法号叫(猪悟能 );沙和尚的法号叫( 沙悟净 )。

10.《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里都有关于“三”的故事,请分别写出一个:(刘备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高俅)、(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

11.“女娲炼石补天的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人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的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

1.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唐代诗人叶绍翁的诗句。(√) 3.“三山五岳”中的“三山”指的是浙江雁荡山、江西庐山、安徽黄山。(√)

4.《守株待兔》出自《伊索寓言集》。( × )

5.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多才多艺的女子。( √ )

6.《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是“贾、王、史、薛”。(√)

7.《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的作品。( √ )

8.“女娲补天”是一个历史故事。( × )

9.“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这句话出自薛宝钗的口。(×)

10.《西游记》中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 )

三、单项或多项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20%

1.下面故事出自《格林童话》的有( C ),出自《安徒生童话》的有( AB )。

A、《皇帝的新装》、B《丑小鸭》 C、《白雪公主》 D、《牛郎织女》

2.揭示了“偶然与必然”关系的寓言故事是( D )

A、《拔苗助长》 B、《滥竽充数》 C、《自相矛盾》 D、《守株待兔》

3.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B)。

A、施耐庵 B、曹雪芹 C、老舍 D、鲁迅 4.《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是( C ),“醉打蒋门神”的人是( B )。

A、林冲 B、武松 C、鲁智深 D、李逵

5.下面作家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ABCD )。

A、王安石 B、苏辙 C、柳宗元 D、曾巩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诗人( C )的( H )。

A、杜牧 B、李白 C、苏轼 D、白居易 E、《长千行》

F、《长恨歌》 G、《江南春绝句》 H、《水调歌头》

7.《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 D ),“煮酒论英雄”的是( A )。

A、刘备 B、曹操 C、关羽 D、张飞

8.《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怪小说,全书共(B)回。

A、90 B、100 C、110 D、120

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 B )的开篇词。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10.“桃园三结义”的人物有( ACD )

A、刘备 B、赵云 C、关羽 D、张飞

四、连线(10%)

1.下列活动用了什么力用线连起来。

竹筏运动 水力

放飞风筝

帆船航海

钢笔吸水

2、把城市和别称连起来

福州

济南

拉萨

昆明

五、积累(30%)

1.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墙上芦苇——(两边倒) 飞机上吹喇叭——(名声在外)

山间竹笋——(空肚皮)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2.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3.写出下列历史故事成语里的主要人物。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 纸上谈兵(赵括) 入木三分(王羲之)

4.写出含“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

5.把下面俗语补充完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6.当送别朋友时,你会想起古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看到同学浪费时间时,你会用名言警句劝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7.根据外号,写出《水浒传》中的人物姓名。

豹子头(林冲) 及时雨(宋江) 行者(武松) 青面兽(杨志)

8.根据要求写诗句或谚语。(各写一句)

(1)带有“春”字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带有颜色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团结方面的谚语:众人拾材火焰高

(4)绿化方面的谚语: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

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

诗魔——白居易

诗豪——刘禹锡

诗囚——孟郊

诗瓢(诗奴)——贾岛

诗鬼——李贺

诗仙——李白

诗狂——贺知章

诗杰——王勃

诗骨——陈子昂

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篇七
《小学五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五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40分钟)一、填空。(30%)

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 ( 泰山 ) 、西岳 ( 华山 )、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2.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

3.在我国古代被称作“诗仙”的是(李白) ,“诗豪”的是(刘禹锡),“诗圣(杜甫),“诗佛”是(王维)。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 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里塑造了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他的名字叫(保尔)。

6、2001年7月13日北京赢得了第( 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开幕式定于2008年(8)月( 8)日晚8时。

7.《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罗贯中 ) 。

8.《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法号叫( 孙行者 ) ;猪八戒的法号叫(猪悟能 );沙和尚的法号叫( 沙悟净 )。

10.《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里都有关于“三”的故事,请分别写出一个:(刘备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高俅)、(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

11.“女娲炼石补天的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人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的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

1.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唐代诗人叶绍翁的诗句。(√) 3.“三山五岳”中的“三山”指的是浙江雁荡山、江西庐山、安徽黄山。(√)

4.《守株待兔》出自《伊索寓言集》。( × )

5.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多才多艺的女子。( √ )

6.《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是“贾、王、史、薛”。(√)

7.《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的作品。( √ )

8.“女娲补天”是一个历史故事。( × )

9.“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这句话出自薛宝钗的口。(×)

10.《西游记》中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 )

三、单项或多项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20%

1.下面故事出自《格林童话》的有( C ),出自《安徒生童话》的有( AB )。

A、《皇帝的新装》、B《丑小鸭》 C、《白雪公主》 D、《牛郎织女》

2.揭示了“偶然与必然”关系的寓言故事是( D )

A、《拔苗助长》 B、《滥竽充数》 C、《自相矛盾》 D、《守株待兔》

3.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B)。

A、施耐庵 B、曹雪芹 C、老舍 D、鲁迅 4.《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是( C ),“醉打蒋门神”的人是( B )。

A、林冲 B、武松 C、鲁智深 D、李逵

5.下面作家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ABCD )。

A、王安石 B、苏辙 C、柳宗元 D、曾巩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诗人( C )的( H )。

A、杜牧 B、李白 C、苏轼 D、白居易 E、《长千行》

F、《长恨歌》 G、《江南春绝句》 H、《水调歌头》

7.《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 D ),“煮酒论英雄”的是( A )。

A、刘备 B、曹操 C、关羽 D、张飞

8.《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怪小说,全书共(B)回。

A、90 B、100 C、110 D、120

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 B )的开篇词。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10.“桃园三结义”的人物有( ACD )

A、刘备 B、赵云 C、关羽 D、张飞

四、连线(10%)

1.下列活动用了什么力用线连起来。

竹筏运动 水力

放飞风筝

帆船航海

钢笔吸水

2、把城市和别称连起来

福州

济南

拉萨

昆明

五、积累(30%)

1.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墙上芦苇——(两边倒) 飞机上吹喇叭——(名声在外)

山间竹笋——(空肚皮)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2.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3.写出下列历史故事成语里的主要人物。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 纸上谈兵(赵括) 入木三分(王羲之)

4.写出含“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

5.把下面俗语补充完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6.当送别朋友时,你会想起古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看到同学浪费时间时,你会用名言警句劝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7.根据外号,写出《水浒传》中的人物姓名。

豹子头(林冲) 及时雨(宋江) 行者(武松) 青面兽(杨志)

8.根据要求写诗句或谚语。(各写一句)

(1)带有“春”字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带有颜色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团结方面的谚语:众人拾材火焰高

(4)绿化方面的谚语: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篇八
《教育学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教师考录教育学模拟题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80个)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A.世界上最早的一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特点。

A.严格的等级性 、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C.教育目标明确 、D.鲜明的阶级性

答案: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与生产实践相分离和对立的特点。

3、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一一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答案:C.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

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格塞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答案:C.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格塞尔是成熟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5、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后天学习和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答案:D.格塞尔的“同卯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教育不能超越人的生理成熟的基础。

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A.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

育学》、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答案:B.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了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8、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答案:B.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

9、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答案:A.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问题。

10、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的特点决定的。

A.劳动内容 、B.劳动对象 、C.劳动手段 、D.劳动方式

答案:B.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的特点所决定的。

11、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 )。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评价法 D.自我教育法

答案:C.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品德评价法。

12、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答案:B.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榜样法。

13、“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答案:D.“大有大成,小有小成”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14、教师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连续性 、D.主体性

答案:B.教师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15、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A.活动课时制、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答案:B.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分组教学。

16、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 )。

A.新授课 、B.复习课 、C.技能课 、D.综合课

答案:D.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综合课,它适用于比较容易的课程。

17、教育目的的功能在于( )。

A.导向,规范和权威功能 、B.激励,评价和规定功能 、C.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 、

D.规范,引导和评价功能

答案:C.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育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答案:B.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育班集体。

19、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答案:C.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属于隐性课程。

20、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基础 、B.关键 、C.导向和动力 、D.物质基础

答案:C.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而遗传才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

21、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答案:B.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沦上二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2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C.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2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答案:A.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答案:C.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2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答案:B.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2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答案:B.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2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B.华生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其上述观点认为儿童的成长发展只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与遗传等其他因素无关,故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答案: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9、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教科书 、C.学生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 答案:A.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30、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答案:C.学校教育在少年儿童的品德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31、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

A.明确的共同目标、B.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C.共同的生活准则 、D.一定的组织结构

答案:A.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32、“视其所以,观其所难,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B.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疏导性原则。

33、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教学 、D.设计教学

答案:C.班级教学制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地培养学生。

3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

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答案:A.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35、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

A.殷周时期 、B.秦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A.我国最早的小学出现于殷周时代。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答案:B.《论语》中最早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此语最早由孔子提出。

37、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答案:A.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感知具有笼统性,精确性比较差。

38、学生的个别差异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答案:B.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老师在进行教学是必须要有创造性,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39、有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D.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机体的某一部分受损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补偿,这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40、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A.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4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的学者和第一次把教育学搬上大学讲坛的学者分别是( ) C

A.培根、夸美纽斯 、B.夸美纽斯、赫尔巴特 、C.培根、康德 、D.杜威、卢梭

4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 ) A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43、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家是( ) C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44、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 D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状 、D.教育问题

45、学校教育产生于( ) 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6、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 ) B

A.规章制度 、B.思想观念 、C.优秀师资 、D.物资设备

47、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说“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的收益”。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 ) A

A.教育的经济功能 、B.教育的文化功能 、C.教育的自然功能 、D.教育的道德功能

4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教育要( ) C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抓关键期 、D.扬长避短

49、《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认得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现象。 A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区

50、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D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5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 ) A

A.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良好习惯 、C.良好个性品质 、D.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52、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C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洛克

53、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 D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4、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D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55、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 A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56、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5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时间为( ) A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58、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 C

A.社会教育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基础教育制度

59、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 ) C

A.单轨制 、B.中间型学制 、C.双轨制 、D.分支学制

60、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此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D

A.示范性 、B.复杂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61、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新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的过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阶段是( ) A

A.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B.关注学生——关注情境——关注生存 、

C.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 、D.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关注情境

62、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C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的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的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6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 ) B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64、有学者说:“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以此而建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篇九
《2014年6月二年级阅读考级检测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如东县小学课外阅读

三级(二年级)考级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古诗诵读。(39分)

1.将下列相应的诗句连线。(15分)

hã yâ yǐ wú qínɡ yǔ ɡài yí shì yín hã luî jiǔ tiān 荷 叶 已 无 擎 雨 盖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jú cán yïu yǒu àoshuānɡ zhī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ãr tïnɡxiānɡjiàn bù xiānɡshí shuānɡyâ hïnɡ yú âr yuâ huā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liǎnɡ àn yuánshēnɡ tí bú zhùàowân kâ cïnɡ hã chù lái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 笑 问 客 从 何 处 来 tínɡchē zuî ài fēnɡlín wǎīnɡzhōu yǐ ɡuî wànchïnɡshā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2.将成语和故事中的人物连线。(12分)

曹 植卧薪尝胆

勾 践完璧归赵

蔺相如磨杵成针

李 白七步之才

3.选择合适的答案,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①“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出自【 C 】。

A《回乡偶书》 B《赠刘景文》 C《宿建德江》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下一句是【 A 】。

A每逢佳节倍思亲 B忽闻岸上踏歌声 C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的作者是【 B 】。

A贺知章 B胡令能 C杨万里

④《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的第三句是【 B 】。

A树头花落未成阴 B儿童急走追黄蝶 C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判断题,在正确说法前面的括号里打“√”,错的打“×”。(18分)

1.【 × 】《小猪唏哩呼噜和他的弟弟》的故事中,哈巴老板开的是“金流星皮鞋店”。

2.【 √ 】猩猩经理想把小不点留在饭店里,当他的“摇钱树”。

3.【 × 】猩猩经理的高招儿全都用上了,但是也没能让小不点留下来。

4.【 × 】“拔苗助长”后,庄稼长得很好,农夫得到了大丰收。

5.【 √ 】画画、说话、做事,都要恰当、合理,不要“画蛇添足”。

6.【 √ 】小不点长得和哥哥、姐姐们不一样,耳朵比他们小,胳膊、腿比他们粗,最喜欢吃竹子。

三、选择题,选择合适的答案,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1分)

1.马太太取名“唏哩呼噜”是由于小猪【 B 】比谁都响。

A打呼噜的声音 B吃东西的声音 C跑步后喘气的声音

2.猪妈妈给孩子们吃的是【 C 】。

A红薯稀饭 B芋头稀饭 C白薯稀饭

3.猪崽子们的“游泳池”其实是【 A 】。

A泥 塘 B水 库 C小 河

4.“三角眼”是一只【 C 】的名字。

A狐 狸 B鼹 鼠 C老 狼

5.成语【 A 】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己原有的长处。

A邯郸学步 B井底之蛙 C掩耳盗铃

6.成语“呕心沥血”与唐代诗人【 B 】有关。

A韩 愈 B李 贺 C杜 牧

7.牛郎织女的故事【 B 】,广为流传。

A争先恐后 B家喻户晓 C捕风捉影

四、填空题,根据阅读积累填空。(22分)

1.在《小猪唏哩呼噜》一书中,我最喜欢 ,因为 。

2.读了《成语故事》一书,我积累了 、 、 、 等成语。

3.在本学期,我还阅读了《 》等书,从中知道了 。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篇十
《2014年6月二年级阅读考级检测题答案》

《小猪唏哩呼噜和他的弟弟》阅读测试题

一、判断题,在正确说法前面的括号里打“√”,错的打“×”。(18分)

1.【 × 】《小猪唏哩呼噜和他的弟弟》的故事中,哈巴老板开的是“金流星皮鞋店”。

2.【 √ 】猩猩经理想把小不点留在饭店里,当他的“摇钱树”。

3.【 × 】猩猩经理的高招儿全都用上了,但是也没能让小不点留下来。

4.【 × 】“拔苗助长”后,庄稼长得很好,农夫得到了大丰收。

5.【 √ 】画画、说话、做事,都要恰当、合理,不要“画蛇添足”。

6.【 √ 】小不点长得和哥哥、姐姐们不一样,耳朵比他们小,胳膊、腿比他们粗,最喜欢吃竹子。

三、选择题,选择合适的答案,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1分)

1.马太太取名“唏哩呼噜”是由于小猪【 B 】比谁都响。

A打呼噜的声音 B吃东西的声音 C跑步后喘气的声音

2.猪妈妈给孩子们吃的是【 C 】。

A红薯稀饭 B芋头稀饭 C白薯稀饭

3.猪崽子们的“游泳池”其实是【 A 】。

A泥 塘 B水 库 C小 河

4.“三角眼”是一只【 C 】的名字。

A狐 狸 B鼹 鼠 C老 狼

第 1 页 共 1 页


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相关热词搜索:揠苗助长阅读答案 揠苗助长的阅读答案 拔苗助长的道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拔苗助长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拔苗助长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5426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