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观潮的阅读答案

观潮的阅读答案

2016-01-20 09:09:3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观潮的阅读答案篇一《《观潮》练习题附加答案》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观潮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观潮的阅读答案篇一
《《观潮》练习题附加答案》

甲、《观潮》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

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者是也。

(2)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

(3)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4)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

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吴儿善泅者数百 善战,吾请无攻宋矣

D.皆披发文身 与儿女讲论文义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同时,还有骑在马上在水面舞旗、举枪、

挥刀的,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C.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只有“敌船”被火焚烧,随波飘去。

D.虽席地不容间也——即使是一席之地也没有空下来的。

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全文分别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等方面再现了钱塘江潮的景观和

观潮的盛况。

B.作者在描写潮来时,倾狂澜于文面,以“仅如银线”摹其形,以“玉城雪岭”绘其色,

以“声如雷霆”言其声,以“吞天沃日”状其势,笔力飞旋挥洒,令人豪兴倍增。

C.文章结尾以场面之大,物品之繁,车马之多,空地之少,正面描写观潮者众多和钱塘江

潮盛况。

D.写景和叙事相映,深细和繁简相依,风景和风俗相融,对比与映衬相间,是本文最突出

的特点。

4.文中所写的“京尹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两部分内容似乎偏离了文题“观

潮”,针对这种说法,清谈谈你的见解。(3分)

5、读第1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描绘钱塘潮之“形”的语句是:“ ”

② 描绘钱塘潮之“色”的语句是:“ ”

③描绘钱塘潮之“声”的语句是:“ ”

④描绘钱塘潮之“势”的语句是:“

第二段:(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7.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8.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9.第二段文字主要写 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10.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

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观潮》三、四段

11.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 、 、 等特征。“ ”一句是对

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12.概括两段内容。

13.第三段哪些句子突出了壮士形象?而哪些句子又突出了勇士们的高超本领?

14.上文第四段文字与写海潮和水上表演有无联系?能否删去这一段文字?为什么?

(乙)、《酒泉子 长忆观潮》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 解释下列词语。

(1) 鲸波: (2)心寒:

(3) 既望:

2、甲、乙两文在体裁上有何区别?

3、甲文先用比喻写潮水变化,初时 ,后如 ,又用夸张手法写出

白浪滔天的景象,此句是 。乙文同样用夸张手法写景的一句

是 。

4、甲乙两文都写弄潮儿挺立潮头、搏击巨浪的奇观,用了一个同样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们

高超的技艺,甲文是 ,乙文是 。

5、翻译划横线的两个句子并对这两个句子作一点分析。

(1)

分析:

(2)

分析:

6、解释加点的字。

《观潮》答案:

1.A 2.B 3.C

4.反对的观点:衬托“潮”的壮观,丰富“观”的内容(扣住“衬托”来解说即可)

赞成的观点:偏离描写重点“潮”,有离题之嫌(扣住“离题”来解说即可) 这首词同课文的题材一致,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

文中的有关描写,将词中描写的内容展开,不限字数。

5、1.①仅如银线 ②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③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 ④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如履平地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6.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 最后一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又为下文 作铺垫。

7.形、色、声、势

8.比喻: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声如雷霆。 夸张:际天而来,吞天沃日。

9.水军演习 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水兵技艺娴熟,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撤退迅速。 10烟消波静 动静相衬 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11.勇猛 矫健 灵活 旗尾略不沾湿。

12.①段写吴地健儿精湛的水上表演。②段写观潮的热闹场面。

13.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14、有联系,这是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的精彩。如删去,表现不够充分。

1、巨浪, 指心中害怕恐惧,农历十六

2、甲文为记叙文,注重写景,乙文为宋词,语言精练

3、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吞天沃日

4、旗尾略不沾湿,手把红旗旗不湿

5、分析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表现水兵作战英勇和娴熟的水上技巧。

分析:运用夸张修辞,突出吴中健儿高潮的弄潮技巧。从侧面来表现吴儿技艺的高超

6、自己找

词的上阕写观潮,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观潮,写到了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 涌的气势;写弄潮儿的表演,写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所以在改写 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 写,重点要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观潮的阅读答案篇二
《《观潮》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观潮》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 )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一、《观潮》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今杭州)外观看________大潮的盛况。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候) B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

C略不相睹(略微、一点) D披发文身(文采) ..

2.下列加点词的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如履平地 B披发文身 C吴儿善泅者数百 D鞭数十,....驱之别院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C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4.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

A 溯迎而上 B 而旗尾略不沾湿

C 随波而逝 D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B.天: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 ..

6. 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10.而僦凭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四、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五、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六.第二段文字主要写 这一场面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 写法,这种写法有 作用。

七.第一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 、 、 等特征。“ ”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八、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很多,试写出四句。

① ②__ ③___________ __④______ 参考答案:

一、宋;周密;临安;钱塘江二、D C C B C C三略四、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最后一句是对上文作形象概括,进一步说明涨潮时的宏伟景象,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五.形、色、声、势六、水军演习;烟消波静;动静相衬;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七勇猛;矫健 灵活 “旗尾略不沾湿”八、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观潮的阅读答案篇三
《观潮阅读题》

28《观潮》阅读题(20分)

①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②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③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④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字。(每空0.5分,共4分。)

雷tínɡ( ) 如lǚ( )平地 shū( )尔 罗qǐ( )

乘骑( ) 艨艟( ) 一舸( ) 倍穹 ( ) ....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例:如履.平地 A.西装革履 B.履险如夷 C.郑人买履 D.履行职责 ( )3. 先解释加点的重点词语,再翻译下列句子。(12分。其中每个字0.5分,每句话2分。) ①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②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

②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

④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4.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首句点明题旨,揭示描写对象,总领全文。

B. 第①段中“方其„„势极雄豪。”一句,具体从形色声势等方面侧面描写了海潮的雄伟壮观。

C. 第④段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D. 文章赞美钱塘江海潮壮观的景象,叙写了当时观潮的盛况,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观潮的阅读答案篇四
《《观潮》好习题(附答案)》

28《观潮》(周密)复习资料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 雄伟的景象 )也。自既望(农历十六日 )以至十....

八日为最盛。方(当„„时 )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 不久 )渐近,则玉城雪...

岭际( 连)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冲洗太阳),势极雄豪。杨诚...

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指这种景象 )。 ..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 战船)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

势,并有乘骑弄( 舞动)旗标( 举 )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 踩)平地。倏尔( ..... 忽然、突然)黄烟四起,人物略不( 一点也不 )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

则一舸( 船 )无迹,仅有“敌船”为( 被 )火所焚,随波而逝( 去)。 ...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 画花纹)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 但是)旗尾略不沾湿,以( 凭 )此夸能。 ..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 满 )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 高)常..

时,而僦赁( 租用 )看幕,虽( 即使)席地不容闲也。 ...

二、翻译句子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3、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4、珠翠罗绮溢目,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三、理解填空

1、这篇文章总领全文的一个词是 伟观 ,全文共描绘了四个场景,如当成四幅画的话,请你依次给四幅画命名: 江潮伟观图 、 水军演习图 、 吴儿弄潮图 、 江干观潮图 。

2、第一段在写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时,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来描绘的,请找出相应的内容:

形: 仅如银线 色: 玉城雪岭

声: 大声如雷霆 势: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3、第三段写吴儿手中彩旗“略不沾湿”的作用是 从侧面来表现吴儿技艺的高超

4、最后一段写观潮的人很多的用意是 从侧面表现浙江之潮的“伟观”

四、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D )

A、本文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戏的动人场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

B、本文结构精当,语言精练,描写十分生动。不仅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十分生动形象。

C、第二段写水军演戏的精彩场面。动静相衬的写法,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D、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是为了表现对江潮盛况的惊异。

五、阅读全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艨艟数百,分列两岸________________。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________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如履平地_______________。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_____水爆轰震,声如崩山___________________。

观潮的阅读答案篇五
《小学四年级语文观潮练习题[人教版》

班别 姓名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笼罩(lóng lǒng) 薄雾(bó báo)

余波(bō pō) 风号浪吼(háo hào)

二、写近义词。

霎时( ) 昂首( ) 颤动(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

(2)形容隐隐约约。 ( )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

四、比较词语填空。

(1)奔腾 沸腾

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了。

霎时,潮头( )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

(2)恢复 重复

这个动作,他掌握不好,( )几十次以后,终于成功地完成了。

掌声雷动,过了好久,剧场才( )平静。

(3)观赏 欣赏

妈妈站在花坛边,( )着盛开的牡丹。

我们到音乐厅( )音乐。

(4)期待 等待

党和人民( )我们快快长大。

地下资源( )我们去开发。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______________。

六、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ēn mâ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 bēng)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划去文中不正确的音节,并在第二自然段空白之处加上标点。

2、“鼎”可查音序;还可先查部首,再查画。“鼎”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1)古代煮东西的器物;(2)盛大;(3)正为、正在。“鼎沸”的“鼎”应取第 种解释。

3、短文从、这三方面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

4、按照时间顺序把第一自然段分成两层(用“/”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 。

(1)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

(2)第二层写江潮刚来时的特点是

5、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时,只按照从 到 的顺序观察的。不但写了亲眼看到的浪潮的 ,还写了亲耳听到的浪潮的 。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2)作者观察细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到来时的变化过程。描写听到的声音变化顺序是:从远处传来 ,好像 ;过了一会儿,响声 ;浪潮越来越近时, ,

(3)描写看到的景象的变化顺序是: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那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 , ;再近些, , ;浪潮越来越近, ,

(4)我还从 、 、 这三个词语体会到观潮人的惊喜之情。

7、找出短文中四个字的词语。

、、 、、

8、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出题者:东城区花园小学 李敏君)

观潮的阅读答案篇六
《观潮练习题》

《观潮》阅读练习

一、《观潮》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今杭州)外观看________大潮的盛况。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候) B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C略不相睹(略微、一点) D披发文身(文采) 2.下列加点词的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如履平地 B披发文身 C吴儿善泅者数

百 D鞭数十,驱之别院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C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4.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

A 溯迎而上 B 而旗尾略不沾湿

C 随波而逝 D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天: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观潮》

阅读练习题答案

6. 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10.而僦凭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四、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五、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六.第二段文字主要写 这一场面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 写法,这种写法有 作用。

七.第一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

的 、 、 等特征。“ ”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八、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很多,试写出四句。

① ②__ ③___________ __④

______

参考答案:

一、宋;周密;临安;钱塘江二、D C C B C C三略四、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最后一句是对上文作形象概括,进一步说明涨潮时的宏伟景象,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五.形、色、声、势六、水军演习;烟消波静;动静相衬;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七勇猛;矫健 灵活 “旗尾略不沾湿”八、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观潮》阅读练习

《观潮》练习题及答案

(1) 读准字音.

艨( ) 艟( ) 倏( ) 泅( ) 舸( ) 雉( )

溯( ) 僦( ) 绮( ) 溢( )

(2) 读懂词义.

①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 略不相睹( ) 略不沾湿( )

虽: 虽席地不容闲也(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皆: 皆披发纹身( ) 皆出酒食( )

既而: 既而渐进( ) 既而儿醒( )

②生词释义点读.

珠翠罗绮溢目 ________________ 倏尔黄烟四起 _____________ 方其远出海门 ________________

③通读句子,指出其修辞方法.

A.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 B,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

3. 研读.

(1) 本文作者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块,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可将文章分为

两层,第1——3段正面描写,第4段侧面烘托.

(2) 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马众侧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壮美.

4. 赏读.

(1)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

写涨潮,由远而近,顺势而下,挽狂澜于笔端.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尽了大海的威仪和气派.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角度进行描绘,如:"仅如银线"写其形;"玉城雪岭"状其色;"大声如雷霆"描其声;"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绘其势.

(2)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和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屡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任务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写参演船舱之多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写"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亮点探究.

观潮的阅读答案篇七
《观潮含答案》

《观潮》导学案

【学习目标 】

1、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5、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观潮美景的句子。

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3、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

译。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

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

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

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

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

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

识》《草窗韵语》等。

【自主学习】

1、填空:

《观潮》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文学家。著

有 、 、 等。

2、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 ) 艨( )艟( ) shū( )尔 一舸( ) 善泅.....

( ) 倍穹( ) 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 Jiù( )赁( )看..

幕 如lǚ( )平地 鲸波万rèn(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沃: (2)倏尔黄烟四起 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 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穹:

(5)珠翠罗绮溢目 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 方: (8)如履平地 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为: 逝:

(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文:

(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溯迎: 出没:

(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江干: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 古义: 今义:.

(2)吞天沃日 古义: 今义: .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

骑:古义: 今义:

标枪:古义: 今义: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

(1)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海涌银为郭(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

为盛( ) .

(2)以:以此夸能(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

(3)仅:仅如银线( )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4)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5)势:势极雄豪( )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6)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7)腾: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腾身百变( )

6、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

(3)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4)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

7、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B: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C: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8、按原文填空。

(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合作探究】

9、作者在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描写了钱塘江观潮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

上,立足点在“观”上。请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观潮”的?

10、题目为《观潮》,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校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

【课堂练习】阅读下段,回答问题。

11、在文中有引用的诗句,说说作者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12、从选段来看,作者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13、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14、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不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赞叹与描绘,你能默写出两句赞叹钱

塘大潮的诗句吗?

第二十八课答案:

1、《武林旧事》 周密 公瑾 草窗 南宋 《武林旧事》、《齐东野语》、《草窗韵语》

2、yǐn méng chōng 倏 gě qiú qióng 绮 溯 僦 lìn 履 仞

3、(1)用水淋洗 (2)突然 (3)微,一点 (4)高 (5)满 (6)农历十六 (7)当„„时 (8)踩 (9)被 去,往 (10)刺着文采 (11)逆流迎着潮水 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12)江岸

4、(1)外城 姓 (2)用水淋洗 肥沃 (3)名词,马 动词,骑马 举枪 一种体育器材

5、(1)被 当作,作为 算是 (2)凭借 而,连词 (3)几乎,将近 仅仅

(4)景象 看 (5)气势 阵势 (6)本领 能够 (7)腾起 翻腾

6、(1)被动句 ,其中“为„„所”表被动 (2)判断句 ,“也”表判断 (3)省略句 ,此句承上省略主语“潮”,译时补上 (4)倒装句,“万仞鲸波”是定语后置

7、C

8、(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如履平地 (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9、作者是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这四个方面来写的。作者先由远及近写潮来之状,运用比喻,写出潮水涌动的雄伟壮阔,然后写演兵之威,这是文章最精彩之笔。作者生动的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先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数百条战船摆开的阵势上,以显示演练水军场面的宏伟,又通过描写南宋水军演练过程的一举一动,表现他们武艺高强。作者又写弄潮儿高超的弄潮之技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勇猛;“出没于鲸波万仞中”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间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10、作者在描写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后,又写了“校阅水军”和“健儿弄潮”的精湛技巧,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这样的描写,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亲临现场,使中心更加突出。

11、“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首句

12、比喻、夸张, 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表现出来。

13、(1)接着就渐渐地近了,就像玉城雪岭一般从天上涌了过来。(2)震荡冲激摇动喷射,吞没天空,洗刷太阳。

14、例: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课堂练习】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 ”者是也。

观潮的阅读答案篇八
《《观潮》练习(含答案)》

《观 潮》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京尹( ) 雷霆( ) 艨艟( )( ) 奔.....

腾( )

乘骑( ) 如履平地( ) 倏尔( ) 一舸无迹....

( )

善泅者( ) 罗绮( ) 倍穹( ) 僦赁( ).....

( )

yǐn tínɡ ménɡ chōnɡ

bēn jì lǚ shū gě

qiú qǐ qiónɡ jiù lìn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 自既望( ) (2)方其远出海门( ) ..

(3)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 ) ..

(4)吞天沃日( ) (5)艨艟( ) (6)...

( )

(7)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 ( ) ..

(8)倏尔黄烟四起( ) (9)则一舸无迹( )...

(10)披发文身( ) (11)溯迎而上( )..

(1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 ) ....

(13)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

(14)则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 ( ) ...既. 而.尽

①从 ②当„„时 ③ 城墙 连接 ④用水淋洗

⑤战船

⑥一会儿 ⑦马 树立,举 ⑧忽然 ⑨船 ⑩画

花纹

(11)逆流 (12)巨浪 形容浪头极高 (13)加倍高 (14)

租用 即使

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动词。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 )发( )身,手( )十幅大彩旗,( )

先鼓勇,溯( )而上,( )于鲸波万仞中,( )百变,而旗尾略不沾

湿。

披 文 持 争 迎 出没 腾身

4、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候) B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

C略不相睹(略微、一点) D披发文身(文采) 画花纹V. ..

2.下列加点词的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C )

A如履平地 n.--v. 踩 B披发文身 n.--v. 画花纹 ..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擅长 D鞭数十,驱之别院 n.--v. 鞭打 ..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C )

A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

霆。

C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4.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B )

A 溯迎而上 修饰 B 而旗尾略不沾湿

C 随波而逝 修饰 D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修饰

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C )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是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被

B.天:天下之伟观也 世界 吞天沃日 天空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上百,形容数量多

D.而:溯迎而上 修饰 而僦赁看幕 但是

6. 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C )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

火所焚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

里间

5、翻译句子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

当潮远远地从海口涌起来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2.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

豪。 过了一会儿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

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冲荡太阳,气势非常雄伟豪壮。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一会儿,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

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他们)好像

踩在平地上一样。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

音就像山崩了一样。

5.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

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

6.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间也不容有。

二、阅读

(一)问题探究

1.《观潮》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

(今杭州)外观看 大潮的盛况。宋;周密;临安;

钱塘江

2.首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首句总领全文,点明题旨。

3. 第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 形、色、声、势 四个方面

第二段文字主要写 水军演习 这一场面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烟

消波静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 动静相衬 写法,这种写法有 突出水

军演习的精彩,为下面吴中健儿水上弄潮表演做铺垫 作用。

5. 文章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一)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

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

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

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

逝。

1.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

最后一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

2.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形、色、声、势

3.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比喻: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声如雷霆。

夸张:际天而来,吞天沃日。

第二段文字主要写 水军演习 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

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水兵技艺娴熟,战斗激烈、

声势浩大,撤退迅速。

5.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烟消波静

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二)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

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

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6.第一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勇猛 矫健 灵活等特征。“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7.第一段哪些句子突出了壮士形象?而哪些句子又突出了勇士们的高超本领?

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

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8.上文第二段文字与写海潮和水上表演有无联系?能否删去这一段文字?为什

么?

有联系,这是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的精彩。如删去,表现不

够充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6分)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

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

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

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

也尽然。

[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人不对 ( 回答 ) (2)家富则市得良犬 ( 买 ) ..

2.翻译下面句子。(2 分)

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回到家里,就感到对不起妻子和孩子,走出家门,就感到对不起朋友乡邻。

3.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2分) 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

观潮的阅读答案篇九
《观潮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观 潮 练习题

姓名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声如雷霆( ) ②吞天沃日( ) ③艨艟数百( )( ) ....

④一舸无迹( ) ⑤乘骑弄旗( ) ⑥鲸波万仞( )( ) ....

⑦车马塞途( ) ⑧珠翠罗绮( ) ⑨僦赁看幕( )( )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自既望________ 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 ..

吞天沃日________ 舞刀于水面________ ..

吴儿善泅________ 略不相睹________ ________ ...

随波而逝________ 鲸波万仞 ________ ...

倍穹常时________ 僦赁看幕________ ________ ...

披发文身________ 溯迎而上________ ..

如履平地________ 弄旗、标枪________ ________ ...

罗绮溢目________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________ ________ .....

三、一词多义。

(1)为:①海涌银为郭________ ②“敌船”为火所焚________ ..

③十八日为最盛________ .

(2)势:①势极雄豪________ ②奔腾分合五阵之势________ ..

(3)仅:①仅如银线 ________ ②仅有“敌船”________ ..

(4)能:①以此夸能________ ②能以径寸之木________ ..

四、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项( )

A、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林尽水源 ..

B、虽席地不容闲也 虽乘奔御风 ..

C、旗尾略不沾湿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D、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

五、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C、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六、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

七、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填空:

①《观潮》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今杭州)外观看________大潮的盛况。

②文中从视觉角度来写潮水的句子,先用比喻写潮水的变化,初时 ,后如 。再用夸张手法写出白浪滔天景象 。 ③文中从听觉角度来写潮水的句子是

④文中写弄潮儿挺立潮头,搏击巨浪的奇观,用了一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们高超的技艺,句子是 。

⑤写出两句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

,。 ,。

九、请写出文中正面描写海潮的句子,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文中引用杨万里的诗句: , 。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文章结尾写观潮人数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比较阅读《观潮》:《酒泉子》,自选角度说说两文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一、①tíng ②wî ③méng chōng ④gě ⑤jì

⑥jīng rèn ⑦sè ⑧qǐ ⑨jiù lìn

二、(略)

三、(1)为:①成为 ②被 ③是

(2)势:①气势 ②阵势

(3)仅:①几乎,将近 ②只

(4)能:①本领 ②能够

四、D

五、C

六、C

七、(略)

八、①宋;周密;临安;钱塘江

②仅如银线 玉城雪岭 吞天沃日

③大声如雷霆

④而旗尾略不沾湿

⑤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九、“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写。

十、“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作用:结构上,呼应首句;内容上,对潮水壮丽景象作侧面补充。

十一、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十二、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观潮的阅读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观潮阅读答案 观潮阅读题及答案 十七日观潮阅读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观潮的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观潮的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5450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